報告,漢語詞語,公文的一種格式,是指對上級有所陳請或匯報時所作的口頭或書面的陳述。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報告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報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農民職業體驗報告篇一
在這一次的千種職業體驗中我體驗了水電工這一職業。我隨在這一行工作的叔叔到一戶新建的人家中幫忙接通電器和水管。
在這一次的體驗中我學到了許多,以前在初中也學過一點關于家庭電路的知識但到生活中好像完全用不起來。果然這些只不過是基礎的知識要運用到現實生活中也不過是保護自身的安全罷了。一開始我先學著怎么連接開關和插座。并見到了真正的測電筆于是我按照初中的知識按著筆尾金屬體用筆尖觸碰火線和零線,果然在觸碰到火線時氖管發出了微弱的光芒。這時的我還害怕觸電一下丟掉了測電筆,讓一旁的叔叔笑得,唉......果然初來乍到的我還是沒適應著項工作啊。
看著,看著,我也躍躍欲試,于是跟叔叔申請要連接一個電燈的開關。一開始我因為我在不停地觀察中一定能掌握了一些方法并成功地完成這一“重任”但過程的困難卻使我望而生畏。首先我需要將被絕緣皮緊緊得包裹著的銅絲拉出來(即將那一段銅絲的外皮去掉。)但這一看似簡單的步驟卻消耗了我大量的時間。我手中拿著老虎鉗卻不知道該怎么操作。后來才知道原來有一種給新手用的專門用來去除絕緣皮的工具師傅們都叫它“剝皮夾”真是讓人毛骨悚然的名字呢。但它的外表卻和老虎鉗沒什么區別只不過在中間有一些小孔罷了但正是這些小孔讓它變得那么簡單好用。但技術嫻熟的人好像根本不需要它因為光憑一把老虎鉗他們好像就可以完成它所能做的的一切真是技不如人啊。
好不容易完成了這一項艱苦的工作,接下來就是用老虎鉗把將裸露在外的銅絲對折然后將其插入開關的小孔之中再將螺絲旋緊。但這對行家們來說是家常便飯的事但對我來說卻難如登天。好不容易將電線插進去后卻發現銅線之間的空隙太大使銅線無法到達螺絲所能固定的位置于是我只能講電線拔出再鉗緊銅絲。
接下來就是電燈了同樣的找到與開關相對應的火線和零線然后再將他們剝皮將整流器上的火線與零線與它們纏繞在一起在貼上絕緣膠布就好了。聽起來簡單的工序卻花了我很長的時間在這之中有著如絕緣膠布韌性很好不想一般的膠布好撕,而且在使用的時候還要一直拿著兩條纏繞在一起的銅線于是只能通過手的旋轉來使其成功得完全封住隨時都可能漏出來的電流。終于可以接上電燈了。我興奮地將整流器與電燈連接在一起然后打開開關,拉下電閘。于是這個世界上第一盞因我而亮起的電燈出現了。
在這一天的體驗中我雖然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和觀察,也只操作了一次但我卻深深地明白了勞動人民的辛苦,他們的工作環境不好雜亂,煙塵滿天飛。但他們還是兢兢業業地在工作。在這里我想向基層的勞動人民說一聲謝謝。是你們的付出才有了今天我們快樂的生活。所以我們在生活要節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因為這些都是勞動人民的辛苦換來的。是他們的血和汗造就的。讓我們走進他們的生活,真真正正地了解他們。然后我們便會知道要去珍惜身邊的每一件事物。
農民職業體驗報告篇二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一個月的暑期實踐讓我們體會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在實踐中認識自己,挑戰自己,感受與學校生活不一樣的風景,韌性和耐性在心中萌芽,頓時覺得其實我們一直都在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有人這樣形容現在的大學生打工族:中文專業投筆從“融”,外文專業西游取“金”,歷史專業談“股”論“金”,醫學專業精益求“金”。其實并不是我們有嚴重的拜金主義傾向,只不過我們在這個現實的社會中懂得了該如何學會生存。
我們的小組分為兩個方向,有兩位同學進入暑期英語培訓班,主要目的是與學生進行教學交流,學會與學生互動,在教學中體驗教的樂趣,為以后走上講臺積累經驗。一位同學進入快遞公司進行社會實踐,主要了解快遞工作員的日常生活,同時培養自己的耐性以及學會處理人際關系。為以后進入職場打下基礎。
必須要有感染力。我們拿出自己十足的熱情和耐心,就這樣,一節新課就開始了。在有經驗的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單詞,讀英語課文,進行簡單的英語對話,我們順利的講完了第一節課。下課之后,學生們紛紛圍到我們面前,看著年輕的老師,嘰嘰喳喳的問著各種問題。面對這樣的熱情,我們感到很開心。因為學生接納了我們,而不是冷漠的走開。這樣的形式,是以前在校園期間從未體驗過的,有一種自我的滿足與需要。總體來說,當老師感覺還挺開心的。
在圓通快遞公司的網點工作的第一天,感覺有點緊張。雖然說工作人員都認識,但還是有點緊張。由于對工作內容還比較陌生,工作環境也還不熟悉,所以心里還是挺緊張的。不過圓通快遞里面的工作人員還是挺好的,提前告訴了我許多要注意的地方。幫客人寄東西,取東西,整個上午也就過去了。忽然發現在熟悉了一件事情之后,有一種莫名的成就感。
在進行實踐的過程中,當然也經歷了許多困難。在英語培訓班期間,也出現了許多令我們很頭疼的事情。盡管如此,我們還是將其看作一種挑戰。在日常的上課期間,或許是我們經歷了太多的社會體驗,已經不明白身為學生時的接受模式,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我們變得習慣于接受事物而不去問為什么,而我們所教的學生他們卻還處在懵懂的時候,避免不了刨根問底的問問題。這時候我們可以解釋兩遍三遍,但學生卻不一定會理解,這就要求我們很耐心并且有條理的講給他們聽,重復或許很累,很枯燥,但是很培養我們作為老師的耐性的。學生之間免不了起一些摩擦,有時候也會因為某件事爭論不休從而發生口角,甚至動起手來。這時候老師就必須站出來對這些事情進行教育批評。在這個時候,老師其實也是要嚴厲的,因為打架這種事是不能放任不管的。或許一些學生心里會感覺難受,委屈,批評他沒有批評別人,我們這時候是需要安慰并講道理的。告訴他們有所為有所不為。而在圓通快遞工作期間,也免不了一些問題。有時候客戶將收件地址沒寫正確,打電話聯系也無人應答,只能將其上報問題件暫放三天,而客戶卻認為是快遞公司不對其包裹進行派送,到公司進行理論,這時候我們就不得不解釋,但解釋往往讓別人覺得你在找借口。最后還是一番誠懇道歉,然后將包裹找出來給人家。這些事情都是我們所面臨的挑戰,我們必須要面對,而不是去逃避。在實踐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改進。通過處理不同的問題積累經驗,為以后進入社會做好準備。
以下三點是我們在社會實踐中學到的:
1.認真做自己該做的事,不管什么時候,不要泄氣。
2.不管自己的工作能力如何,一定要積極,向上,努力。做不了最優秀的員工,但必須做到是最努力的。
3.熱情,熱情過后是積極的工作態度。
一個人在他的學生時代最重要的是學習東西,增長見識,鍛煉能力,尤其在大學學習時候,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認識了不同的人,體了不一樣的生活方式,感受了不一樣的人生經歷。在未來這條道路上,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知識,能力,目標,毅力,熱情,處事態度,這許許多多,我們還要不停的磨練,才能成長。才華不是與生俱來的,經驗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看一個人,首先是要看他處理問題時的態度和方法。
兩年之后,我們已經不再是一名大學生,是社會中的一分子,要與社會交流為社會做貢獻。只懂得紙上談兵是遠遠不及的,以后的人生旅途是漫長的,應該鍛煉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人,總是需要去磨練,去拼搏,我們一直相信:既然給你做人的機會,那么就要好好的把握!
農民職業體驗報告篇三
去年寒假回老家前,我的心中充滿愉悅,想象著“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桑蠶又插田”的浪漫田園生活。可到了才知道:想象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第二天雞叫頭遍,我便萬分不情愿地在老爸的威逼下爬出溫暖的被窩,在老爸的安排下去干農活。
任務一:壓水。聽到這個任務,我長舒了一口氣。“雖說我體格不算健壯,但好歹也是六年級的學生了,這種小力氣活我還是可以的。”這種念頭剛露面,就被那比我還高半個頭的水桶一腳踢開。我走上壓水臺,氣沉丹田,兩手緊握壓水器那布滿赤色銅銹的手柄,兩臂發力,雙腿微曲,扎好馬步,心中默數:“一、二、三!”同時將手柄微微向上提起,然后猛地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往下壓去。牙齒緊咬住嘴唇,雙目緊閉。“嘎吱——”古老的壓水器用嘶啞的嗓子聲嘶力竭地大吼著。那聲音尖銳刺耳,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我花了吃奶的力氣,卻只壓出了一縷水絲。氣煞我也!
不過,咱可是文化人。我靈機一動,抓起旁邊的小板子(椅子),拿麻繩往手柄上一綁,一個簡易的蹺蹺板就完成了。坐在上面一起一浮,這下壓起水來就快了許多。如果說之前壓水是爬一座高聳入云的萬仞高山,這會兒至多也就是一座小山包了。
任務二:給豬喂食。我簡直要哭出來了,光是那遠在天涯海角都可以聞到的臭味就已經讓我望而生畏了,更別提那滿地污泥的豬圈了。
我一咬牙,男子漢大丈夫,敢進萬千敵眾之中拼殺,還怕這一個小小的豬圈!我挽起褲腿,捏著鼻子,提起那個裝滿豬食的桶,踮起腳尖仿佛走在雷區上,輕輕地、小心翼翼地繞開那些正在呼呼大睡的肥豬。“哼……哼……”背后突然響起一陣聲音,嚇得我匆匆把豬食倒進食槽,便頭也不回地落荒而逃。但其實只是一只豬在打呼嚕。虛驚一場!
“每一粟,便思稼苦;每一肉,便思養辛;每一衣,便思紡累。”第一次干農活,終于讓我理解了這句話。
嗯,我被豬的睡眠聲嚇了一跳的事,還請幫鄙人保密。
農民職業體驗報告篇四
來到鄉下,只見田地兩邊金黃一片,一陣威風拂過,好像金色的波濤在翻滾。麥子顆粒飽滿,有的精神抖擻挺立在那里,等待收割。田里已經有不少農民在收割麥子了。他們頭戴草帽,脖子上圍著毛巾,正快速地割著,都沒有一點功夫擦汗。麥田與辛勤的農民組成一副樸實的畫卷。
爸爸媽媽和公公婆婆動工了,而我還在看麥子。麥子像小孩子一樣在風中搖頭,我越看越喜歡。爸爸叫了我一下,我才回過神來,“這怎么割呀?”我問。這是,婆婆卻擺了擺手,“不行,割破了手怎么辦?”爸爸媽媽費盡了口舌才說服婆婆。媽媽給我做了示范,我學著媽媽的樣子,用手握住一些麥子,用刀割它們的根部,馬上就割好了一捆,還真容易的。但不一會兒就滿頭大汗了,再看看婆婆們沒有叫苦叫累,臉上沒有勞累,只有汗水和豐收的喜悅,現在我才體會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道理。
回到家婆婆變法術般的從井里變出一瓶飲料,我喝了非常涼爽,像是從冰箱里出來的。原來井是“天然冰箱”啊!
農村的生活真奇特!
五一勞動節終于到了,我和爸爸來到了大莊,來做什么呢?一嘛,當然是看望爺爺奶奶;二啊,就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才盼來的事了——親自找櫻桃。當然,也免不了吃櫻桃了。
在我的腦海中,我一直認為摘櫻桃的地方一定是一片樹的海洋,樹上則掛滿了一個個羞紅了臉的小櫻桃。地上也許是菜,也許是草。我真想馬上出發,看看那兒和我想的一不一樣。
晌午我們才出發,隊伍一點也不龐大,只有我、盈婷姐姐和肖像哥哥。哦,對了!還有一只狗。
我們邊走邊玩,一會兒便到了一座簡陋的土房前,我跟著走進了這座房子,迅速地打量著四周:里面有一個不大的院子,可狼狗卻有兩只。屋子里全是以前的舊家具,一個老奶奶正在上香,可能在祭奠誰吧。屋里還有幾個人沉默地坐著,即使說話也是很小聲的。
姐姐說明了來意,接著又拿了一個小籃子。一個老爺爺把狗拉開,我們便從旁邊的一個小道到了后院。我驚呆了——環境出乎我的意料。
一棵高大挺秀的櫻桃樹立在不大的菜園里,它的下面種了許多菜,旁邊還有一棵低矮的樹,我不認得它。
姐姐把籃子掛在了樹枝上,籃子上有個小鉤,而這種籃子也是采摘果實時用的。長在低處的櫻桃還挺多的,高處的因為曬著太陽的時間長,自然就格外紅,所以也就所剩無幾了。
我像一個熟練的農民,把枝頭上的紅彤彤的櫻桃迅速地摘了下來,放在籃子里。哥哥爬上了樹,但是樹上能摘到的櫻桃已經沒有了,他只好又小心翼翼地跳了下來。而姐姐呢,只摘了幾顆就到一旁吃去了。而且把我摘的孿生四姐妹都吃了呢。
他們不摘我來摘,盡管我的速度很快,但做的不如吃的快,籃里的櫻桃不僅不見長,反而少了。哥哥在一旁擺弄著一個木梯,姐姐悠閑地吃著櫻桃,就見我最忙。
過了十幾分鐘,籃里的櫻桃也沒有多少,我就打退堂鼓了。吃櫻桃去嘍。
我和姐姐一人抓了一把櫻桃,到水龍頭下面給可愛的小櫻桃們洗了一個舒舒服服的澡,便讓它們下了肚。
真甜啊,比買來的還甜。看來,自己做的就是不一樣啊,我不僅嘴里甜,而且心里像喝了蜜一樣甜。怪不得人們都說:只要流下了汗水,就會贏得甜蜜;只要付出了勞動,就會取得成功。猛然間,我想起了今天是勞動節。
農民職業體驗報告篇五
今天,我們全家和7樓的鄰居還有他們的朋友去體驗農家樂。車開了很久才到了體驗農家樂的地方,也就是從化市溫泉鎮的溪口村。
我們先是要吃農家飯,我發現菜都是他們自己種的,雞也是他們自己養的,而且飯菜咸淡適中,非常可口,看來他們的烹飪技術還不錯。
飯后休息的時候,我看到院子里有幾只雞,覺得很好奇,因為平時我們很少以這種方式接觸雞,于是就悄悄地跑到一只雞的后面,然后突然向它沖去,它連跑帶跳地逃走了,羽毛都掉了幾根,十分狼狽,真是有趣。
休息完了,我們沿著小溪向上游走,向上仰望,天空是蔚藍的,偶爾有幾片白云飄過,令人心曠神怡。環顧四周,滿山的翠竹盡收眼底,還有一些不知名的樹種,它們的葉子千奇百怪:有的像扇子,有的像船帆。向前走了大約一千米,隱隱約約聽到潺潺流水的聲音,走近向下一看,原來有一個袖珍瀑布,瀑布的四周長滿了爬藤,溪水清澈見底,正在緩緩地往下流。鄰居家的小伙伴一個勁兒地拍照,相機很快就沒電了。
離開瀑布,繼續往前走,因為有點兒累了,大家決定在小溪邊休息一下。由于從來沒有如此親近大自然,我興奮不已,哪有心思休息?我踩著溪中的石塊,想看看溪中是否有小魚或者其它的動物,誰知一不小心失足掉進了小溪里,多虧爸爸媽媽及時趕過來,把我從冰冷的溪水中營救上來,但是我的鞋襪、褲子和衣服都濕透了。我覺得又興奮,又生氣,興奮的是從來沒有如此冒險的經歷,生氣的是渾身濕透,像一只落湯雞——很是狼狽。
好在熱的時候脫掉的一些衣服,現在正好派上了用場,變成了我的“救生衣”。換了衣服就舒服多了,但是鞋始終是濕的,沒有辦法繼續前行,大家只好匆匆往回走,然后去吃晚飯。看來我的“失足”或多或少影響了大家的游興。
吃完晚飯就回家了,回家的途上,回想掉進水里的經歷,我覺得真是有趣!
農民職業體驗報告篇六
職業體驗 星期日,踏著明媚的陽光,我們第四雛鷹假日小隊來到了下城區青少年活動中心。來干什么呢?當然是來參加“爆米花小鎮”雛鷹假日小隊職業體驗活動的。
到了我們幻想以久的“爆米花小鎮”,隊成員的心情格外開朗,視線內一切的事物都變得那么的美妙。我們一起仰望天空,感到天空藍悠悠的,白云軟綿綿的,心里樂陶陶的,像吃了蜜糖一般。
換好預約劵,帶上小鎮居民特有的手環,我們便興沖沖的進入了小鎮。一走進“爆米花小鎮”,一個五彩繽紛的的新世界展現在我們眼前,隊員們一個個都像離了弦的箭一般沖了出去,邊跑邊尋找喜歡的職業體驗。
我們體驗的第一站是“食品檢測局”,檢測局里的阿姨給我們講解了擺在眼前的各種檢測儀器,還分了一小塊香腸讓我們檢驗。首先我們測量準確的香腸克數,然后將香腸掰成小粒放入取樣瓶中,加入液體后上下搖晃,最后將液體放入試劑管中,我們看到里面的水有了變化,阿姨解釋說這說明香腸中含有大量防腐劑,對我們人體是不利的。檢測局的阿姨還告訴我們可樂中也含有很多對人體不好的成分,還讓我們回家自己去做小實驗呢。
體驗完后,我們又開始找“工作”了,只見每個館里都有人在工作,而外面的隊伍也是人頭攢動,我們個個心急如焚。在繞了“小鎮”一圈后,我們選定了體驗的第二站“消防英雄”,在這里我們換上了消防服戴上了消防帽,館里的阿姨還給我們講了許多消防小知識。聽完知識講解后,隊員們有序地登上消防車趕往“火場”。來到“火場”我們看到火勢很兇猛,大家一字排開,手握“水槍”,齊刷刷地指向“火燒”的方向撲救。不一會兒,“火”被撲滅了,大家都開心的笑了。
此時,夕陽西下。我們第四雛鷹小隊的隊員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爆米花小鎮”。這次的職業體驗之旅,讓我們深刻的感受到了各種職業的重要性。“雛鷹小隊活動,下次再見!”此刻,我們帶回的是好心情、好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