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改寫贈汪倫篇一
一天,李白乘船去看望自己的老朋友汪倫,就在他即將出發的時候,他突然想起汪倫家住在山上,還需要準備一些酒菜,不然他的山上沒有什么能吃的。只有野菜,甘水,還是帶些吧,別忘了酒。
到了他家,汪倫熱情招待,他們坐在一起飲酒作樂。寫詩談心,可開心啦。李白想:還是老朋友呀!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改寫贈汪倫篇二
清晨,曉霧未散,天邊只有絲絲微光,一切浸在朦朧之中。一旁的柳樹,在曉風中徐徐搖曳,遠處的粉墻黛瓦,灰蒙蒙的,空中的云仿佛隨時都會壓下來。
已近卯時,天越來越亮起來。地上的青石板,幾行雨絲在空中無聲地滑過,于光滑的潭面留下層層漣漪,若有若無間,好似一道人影閃過,只有雨訴說著無窮的愁怨。
李白久久回望著這個地方,幾個月前,他曾像今天一樣久久凝望著這幽美的汪家莊,贊嘆著這美景,而如今,只剩下無邊無際的留戀。留戀那一條條縱橫交錯的小橋,留戀那一排排垂柳,留戀那一戶戶酒家。
最留戀的,是他的熱情好客的汪兄。
而等待他一個時辰,卻只等來了船夫的一次次催促。他不能再等,只是嘆了口氣,回望了一眼這給他留下無從眷戀的地方,上了船。
正當他準備離開時,忽聞一陣嘹亮的歌聲,陣陣入耳。他頓時熱了眼眶。穿過霧氣。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他汪倫那一臉烏黑的胡子扎,圓圓胖胖的臉,永遠有著魚尾紋的眼角。少了幾分仙風道骨,卻又有一股和藹。他大概是從外地趕來,沒有穿著以前那些做工考究的衣裳,粗布衫上粘了點點細沙。在他身后,挑夫挑著兩壇美酒。李白的眼睛頓時蒙上了一層水霧,他快步下船,來到汪倫面前。只見汪倫也流下了激動的淚,仿佛兩人已離別了上千年。
進了岸邊的涼亭。美酒佳肴擺上了,汪倫在杯里倒滿了美酒,兩人只是對飲。李白又忽地想起,汪倫曾在信中寫道:“此地有萬家酒店,十里桃花。”自己便慕名而來。不想,卻是萬家開的酒店,而“十里桃花”只是一條街名。到現在仍是有些惆悵,店里那酒,那時光,那快樂,那笑容,仿佛只在一瞬間灰飛煙滅,眼里又含滿了清淚。那無數的'話語,無數的不舍,無數的悲哀,此時只化作兩行清淚。
二人正沉思時,只覺腸斷桃花潭。從來都說離別不易,這兩位飽經風霜的中年男人,經過無數次的離別,卻仍是無法控制住自己的悲哀。
“太白兄,保重!”李白欲回頭時,汪倫又叫住了他,默默的倒上了最后一杯酒。兩人舉杯,舉杯,再舉杯,最后一飲而盡。
李白不由感慨萬分,便取出筆墨紙硯,寫下《贈汪倫》一詩: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改寫贈汪倫篇三
夕陽西下,一陣“咚,咚,咚”急促的敲門聲驚醒了李白。原來是汪倫來了,他站在門外,一襲白衣似雪,臉上滿是期待。李白匆忙起身,“吱嘎”一聲打開了那扇沉舊的木門。
汪倫豪邁地走進屋內,步伐穩健,手中的酒杯發出清脆的聲響。“喝幾杯再走吧。”汪倫一邊篩酒,一邊笑著說。李白若有所思,微微晗首。
李白獨自在月下漫步,身后是燭光閃爍的木屋,李白踱了幾步,卻又猶豫了一會,最終惆悵著離開了木屋。
次日午時,一葉扁舟從遠處緩緩駛來,李白站在江邊,心想汪倫也許未醒,但他的祝福永遠伴隨著自己。李白回望一眼,眼中盡有萬般不舍。可扁舟漸近,李白長嘆一聲,踏上扁舟。
改寫贈汪倫篇四
晨露漫漫,纏纏綿綿,如同在天空中發酵的冰晶;還透著金燦燦的陽光,如同無數支削鐵如泥的金劍,刺透了晨霧,勇往直前;橙紅的太陽如同出嫁的姑娘,羞答答地待在帷幔般的晨霧里,顯得十分神秘。李白回首遙望,月光如同鐵屑被磁鐵緊固般凝視著汪家莊。
今天,就是李白與好友汪倫分別的日子了。李白拳頭握緊,垂著腦袋,像是不堪重負被壓垮的玉米般。眼眸緊閉著,好像在奮力閉收著內心的無限依戀。眼角,好像有個閥門流淌著晶瑩剔透的淚珠,靜靜地流淌著。內心,如同被刀絞了般的悲痛不已。是啊,他是多么不遠離開這位舉世難再尋的好友啊!他的腦海中,如同電影重播般,不斷回放著這些日子與好友汪倫吟詩作對的快樂時光。這些日子與好友汪倫同飲美酒的爽快,汪倫那張陽光般的臉龐刻在了李白的腦海中,寄托了他無限的想念。
但汪倫為何還不來相送呢?難道他有事兒耽擱了?正想著,耳畔又響起了那熟悉不已的旋律,只見李白猛地睜開眼睛,明亮的眼眸中洋溢著無法控制的驚喜。
他猛地上前幾步,張開修長的手臂,緊緊擁抱住汪倫,汪倫緊緊地握住李白的手,溫暖的手心包裹著李白的手,就如同包裹住了那樣一顆眷戀的心。昔日的快樂時光又如一般流涌怒流一般急速略過心頭,帶起一陣陣想念的高浪,不停撞擊著友誼的海岸。
汪倫一揮手,只見一個小書童帶來了幾個大大的袋子。李白一愣,問:“汪兄,這是……”話沒說完,那香飄十里的香味和麻布遮掩不住晶亮光澤,就給了他答案。李白鼻尖猛地就是一酸,如同被嗆了醋一般的酸味瞬間布滿了全身。眼眶一熱,二行熱淚,承載著萬般不舍與感動,拂過了李白的臉頰。
“汪兄,你這……這是為何?你我……我之間的友……友誼又如何能用這滿……滿腔銅臭所玷污?”李白斷斷續續地泣不成聲地喃道。
“太白兄,不用如此推卻了,一路上旅程艱辛,你就收下吧,指不定哪日又要用到呢?”汪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把錢囊強行塞進李白的懷中。
李白又上前幾步,緊緊擁住汪倫這位人生摯友,連涕淚俱下流如錦繡衣裳也甚不在意。
這一聲吆喝打破了李白所有的欲留之情。如果再不走就來不及了,可是他實在是不舍。他想,如果可以,真希望此時此刻時光永凝,就在這好友的陪伴下永遠靜止。他又想起了這幾日與好友痛飲美酒的美好時光。想著,李白翻開布袋,拿出酒罐子,撥開酒瓶,豪氣穿云地說道:“汪兄啊,讓我們再痛快地喝它一杯吧!”汪倫應聲接過,揚起酒罐,帶著無限的不舍與思念,無比珍重得樂享著這與好友最后的共處時光。他相信,這杯承載著李白無限友誼的美酒,所蘊含的甘甜,會永遠縈繞在自己的心頭上。
隨著船夫的一聲催促,李白帶著不舍的心情,上了船。他望著遠處朦朧中的山莊,回憶著與好友共處的美好時光,想著不久將來,與汪兄再重逢的激動心情,遙遙揮手告別。望著那一行逐漸與山水翠色融為一體的一行黑影,又想起離別時汪倫那寄望未來的笑容。
你放心,我們這一別,不可能是永別,你我二人定會再重逢!這時,晨霧漸漸散去,太陽璀璨的光芒如同古時萬箭齊發般“射”下來,耀得湖上漣漪晶光四射,像是浮于水面的沉銀一般。燦爛的陽光,此時不僅照射湖面,也照耀著李白懷念故人的心靈。這美好的陽光,也好像在預示著那美好一刻的到來。
李白想著此事,一首詩脫口而出: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送別
改寫贈汪倫篇五
前幾天,大詩人李白在網上發布他將去旅行的消息,他的粉絲們紛紛推薦自己的家鄉美,希望有一天李白大駕光臨,汪倫自然也不甘示弱,也發了一封郵件給李白。
李白火急火燎地來到汪倫家,說明來意,汪倫便帶著他往萬家酒店的方向去。
幾周后,李白忽然想起自己還有幾天就要去參加文學大會了,他不忍讓汪倫為他離去而傷心,便悄悄來到了碼頭上。
在這里,幾周前桃花盛開,而現在,只留下在風中顯得格外蕭瑟的葉……
幾天后,汪倫百無聊賴地打開電視,正傳來李白在文學會上的得意之作: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汪倫聽后,泣不成聲。
改寫贈汪倫篇六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是一首李白寫給好友汪倫的名詩,但你聽過贈汪倫的傳奇故事嗎?下面聽我一一道來吧!
汪倫是唐朝涇州(今安徽省涇縣)人,他生性豪爽,喜歡結交義士,經常仗義疏財,慷慨解囊,一擲千金而不惜。當時,李白在詩壇上名氣頗盛,汪倫非常崇拜,一心想要目睹一下詩仙的風采。但是,涇州是個小地方,自己也不是什么偉人,該如何才能請到李白呢?過了幾天,機會終于來了,汪倫得知李白將要來到安徽游玩的訊息,他欣喜若狂,想著:一定要把握住這次難得的機會。于是,王倫便決定寫封信邀請李白。那時,盡人皆知李白有兩大愛好:品酒和游玩。只要有名酒喝著,美景賞著,李白就會聞訊而動。于是汪倫投其所好,寫了這樣一段話:“請問李先生愛好游山玩水嗎?我們這呀,有十里桃花。請問李先生愛好品嘗美酒嗎?我們這兒呀,有萬家酒家。”果不其然,李白收到信后,便興沖沖地趕去了。一見到汪倫,便急著要去看“十里桃花”和“萬家酒家”。汪倫微笑著告訴他:“桃花是我們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圓十里,并沒有桃花。萬家呢,是我們這酒家店老板的姓,并不是說有一萬家酒家。”李白聽了,先是一愣,繼而哈哈大笑,連聲說:“佩服,佩服!”于是,汪倫就留住了李白在家開心的玩了很多天,李白在那兒過得非常快樂。他每天面對著山巒疊翠,一邊欣賞著清幽的環境,一邊品嘗著醇厚的美酒,一邊與高朋勝友高談闊論,不亦樂乎。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李白就要離開了。就在李白坐上小船即將離開時,忽然聽到了一陣陣歌聲。李白回頭一看,見汪倫和許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歌為自己送行,此時李白十分感動。于是當即寫下了《贈汪倫》這首千古名詩。
《贈汪倫》這首詩,使普通村民汪倫的名字流傳后世,桃花潭也因此成為游覽的勝地。為了紀念李白,村民們在潭的東南岸建起“踏歌岸閣”,至今還吸引著眾多游人。李白和汪倫深厚友誼的故事也流傳至今。古人云:“錢財如糞土,情誼值千金”就是這個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