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柏樹柏樹篇一
在江西吉安縣固江鄉精合黃村的古侯城書院遺址,有兩棵遒勁挺拔、枝葉茂盛的古柏。村里人都說,這兩棵柏樹是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栽下的。
文天祥少年時候,有一次跟父親到侯城書院去。一進大門,只見對面墻上掛著幾幅人物畫像。
“這是誰呀?”文天祥指著一幅畫像問。
“歐陽修。”父親不假思索地回答。
“太慘了!”文天祥眼睛里噴射出怒光。
“這邊兩幅畫像,分別畫的`是周必大和胡銓。他們也都是本朝很得民心的人物。”父親深情地介紹著,每一言每一語都強烈地撞擊著文天祥純真的心靈。
文天祥決心學習歐陽修的文章道德,周必大的氣度學識,楊邦義、胡銓的氣節忠勇,長大了報效國家。為表達這種雄心壯志,他當即從附近的山坡上找來五棵柏樹苗,栽在書院門前。前四棵柏樹,象征歐陽修、周必大、楊邦義、胡銓,第五棵尾梢入士,兜根朝上,代表自己。后來,這五棵柏樹不僅全成活了,而且長得格外蒼翠。清代著名詩人胡友梅還寫過一首《吊侯城書院古柏》的五言古詩呢!可惜,由于戰亂,先后有三棵古柏被大火焚為灰燼。幸存的兩棵,現已列為重點保護文物,接受人們的憑吊。
柏樹柏樹篇二
在荒無人煙的粗獷上,有一棵孤零零的大松樹頑強地生長著,每天都祈禱,渴望有個伴侶和她一起生活。
有一天,一個疲倦的仙女來到大樹的身下休息了一宿,為表達感謝,她栽下一棵小柏樹滿足了大松樹的愿望,就離開了。小柏樹一天比一天大,一天比一天可愛,經常逗大松樹開心,給大松樹帶來了不少歡笑。大松樹把小柏樹視于上天賜予的珍寶一樣看待,十分疼愛。
下雨時,大松樹舒展開來,像一把綠色的.大傘,為小柏樹遮雨;刮風時,大松樹挺拔不屈,像一個巨大的屏障,為小柏樹擋風;晴天時,大松樹彎著腰,像一個遮陽棚,為小柏樹遮擋住了火辣辣的太陽光。
不知過了多久,大松樹老了,壽命到了,深情地望著嬌小的小柏樹,帶著對小柏樹的思念和遺憾,倒下了。結果沒過多久,小柏樹就死了。
原來,當大松樹遮雨的時候,小柏樹應該適量地去接一些水,否則就會嚴重缺少水分而不適;當大松樹擋風的時候,小柏樹應該去鍛煉一下,否則就會越來越脆弱,弱不禁風;當大松樹遮擋陽光的時候,小柏樹應該去曬一曬太陽助于成長,否則就會體質偏差不健康。
大松樹本是疼愛小柏樹的,可是卻不知道自己卻是殺害小柏樹的“真兇”,害死了小柏樹。
自然界的動植物如此,我們人類也一樣。小孩子從小要有獨立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旦遇到突發災難也不會措手不及。
我們要做風雨中翱翔的雄鷹,不做溫室里的花朵!
柏樹柏樹篇三
我贊美柏樹,因為它雖然不柔美,但十分堅強;雖不高大,但十分挺拔。我愿意做一個像柏樹一樣的人,微笑著迎接風雪,勇敢地面對人生。今天小編就來分享校園的柏樹作文,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鑒。
在我們學校里有許多松柏,它們雖然不像桃樹、梨樹那樣能開出滿樹芬芳的小花,結出許多又大又甜的果子。但它們卻是樹木中的偉男子,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天,也不會脫下翠綠的衣裳。
松柏,如一個堅定的士兵。挺立在哨站,永遠那么魁梧,那么勇敢,毫不退縮,永遠不屈人之膝下。堅定,倔強,種種精神從這快翡翠中閃射出來。冬天,北風呼嘯,只有松柏依然挺立著,小寒風刺骨,樹們更光禿禿,只有松柏毫不退縮著為白茫茫的大地奉獻著一絲綠色。
我贊美松柏,因為它雖然不柔美,但十分堅強;雖不高大,但十分挺拔。我愿意做一個像松柏一樣的人,微笑著迎接風雪,勇敢地面對人生。
來到學校,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老師,不是同學,而是學校里的那幾棵古樹——柏樹。
春天,是大地從沉睡中蘇醒的季節,此時,樹木又披上了綠裝,百花又開始爭艷,蜜蜂又忙著采蜜,彩蝶又翩翩起舞。可柏樹卻沒有用扎眼德嫩綠來點綴自己,更沒有用鮮花來裝扮自己,而是始終保持著自己本來的顏色。
夏天,是一年中最炎熱、最多雨的季節。在那炎熱的日子里,很多樹、花都被曬得垂頭喪氣,失去了往日的神采。可柏樹卻把根扎得深深的,吸取足夠的水分,抬著頭、挺著胸,傲視著斜陽;在那大雨滂沱的日子里,那些膽小的花木被雷電嚇得發抖,被風雨撕得支離破碎。可那柏樹卻屹立在風雨中,對著那風、那雨、那雷,發出嘲諷的笑聲。暴風雨在頑強的柏樹面前只能發出無可奈何的嘆息聲了。
秋天。悄悄來臨了,樹的葉子發黃、脫落、花不再開放。可柏樹仍舊脆綠,秋天想迫使它脫下綠裝,可是它奮力反抗,終于,秋天認輸了。
冬天帶著北風的怒號、冰雪的襲擊來了,它想把柏樹凍死、壓垮,這是大自然最無情、最殘酷的一手了。啊!柏樹,你已經歷盡了無數次的磨難,你這次會倒下嗎?不,你不會,北風再狂,冰雪再狠,也不摧折你頑強的身軀,堅忍的信念。
不管刮風下雨,柏樹都一直陪著我一起吸收生命的旋律,它永遠都是那么的綠,那么的溫柔。
在我們的校園里,有一個美麗的花壇。她像一個仙子,花兒點綴著她的翅膀,婀娜起舞。
花壇里大約有十幾顆柏樹,排列著整整齊齊,想一個個哨兵似的,每一天守衛著我們的校園。柏樹一身上下綠油油的,還戴著一頂小巧玲瓏的帽子。
每當萬紫千紅的.春天來臨時,杜鵑花,梔子花,迎春花吐出嫩芽,這兒一叢,那兒一簇,美麗得大家停住腳欣賞。他們也爭先恐后地讓人們來欣賞自己艷麗風姿。梔子花的葉子很光滑,看起來也很舒服,葉尖是三角形的像針似的。
當夏日來臨時,花壇又換了一種景象,柏樹的葉子顏色變深了,一串紅開了,連小蜜蜂都引來了,也許是他的葉子,還是心形的。
當蕭瑟的秋天來臨時,幾乎是枯枝敗葉的景象,仙子也好像將要離開了。但是驚奇地發現就在落葉之間,還有幾株菊花隨風擺動,不時散發一陣沁人心脾的幽香。
在花壇里,你也許會發現了另外的小小的生命,一些雜七雜八的小草,它們體現了生命的價值,這些小生命一定也想讓人們來欣賞自己的美和亮點吧!可惜他們還太弱小,所以,只能生存在那些群芳爭艷的花兒下面了。
這就是我校園的一角。每當我跑完步,都會來看看這個美麗的地方,感受著她的芳香,陶醉其中。有一種“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感覺罷了。我愛它,母校。
我們學校旗后種著三棵蒼翠挺拔的柏樹。它們像三個親密的小伙伴,挺直腰,整齊地站成一排。
紅褐色的莖,直直地立在土里。它的莖很粗糙,但它堅韌不拔的精神都駐扎在我們的心中。它的葉子一片挨著一片,每片葉都像造形獨特的樹,如果工匠能雕刻下來,那工匠的技藝可真棒了!星星的花綴滿葉間,好像青朗的夜空上閃爍著幾顆明亮的星。
一陣風拂過,它搖晃著身子,好像在向我們揮手致意,又像孔雀在開屏。遠看,側伯就像一堵綠色的城墻,保衛著我的校園。柏樹雖然不如百花那樣艷麗,但是它把校園里的花襯托地更加美麗。
它不怕困難,在夏日里,有多少花,草受不住烈日的炙烤,而它卻站立在陽光的照射下。寒冬里有多少植物受不了刺骨的寒風,而它那頑強的意志,使它挺立在寒風里,顯得更加蒼翠挺拔!
我愿做一棵小小的柏樹!
柏樹柏樹篇四
深山里有一棵柏樹,它從小就在山里長大,從一粒種子到一棵小樹,再到一棵大樹。可它卻希望能夠到城市里去看看,因為它在深山里太寂寞,每天只有鳥兒跟他說話。
終于有一天,來了一群人,柏樹從人們的對話中知道他們要砍一棵圣誕樹。柏樹高興極了,心想:砍我吧!
砍我吧!
一個小男孩走到它面前,說:“媽媽,就要這棵吧!”柏樹高興極了,它強忍著被砍的疼痛。終于,人們將它砍了下來,裝在車上,運走了。
到了城市,他們把柏樹抬進一間房子里,“啊!多漂亮的房子!”柏樹叫道。大人們把精心挑選的彩燈、彩帶,鈴鐺掛在柏樹身上。圣誕節到了,柏樹被裝扮得五彩繽紛,人們也都贊揚它很美,它自己也很高興。
儲藏室的門打開了,柏樹興奮極了,以為人們會再把它裝扮成圣誕樹,但沒有想到,他卻被砍成了一截一截,扔進了灶爐里,它這才明白:原來他們是想把他當成柴火燒了。
柏樹后悔極了,當初真應該和兄弟姐妹們呆在深山里,說不定還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呢!
柏樹柏樹篇五
愛爾青青色,移根此地來。
不曾臺上種,留向磧中栽。
脆葉欺門柳,狂花笑院梅。
不須愁歲晚,霜露豈能摧。
《使院中新栽柏樹子呈李十五棲筠》是唐代詩人岑參的五言律詩。此詩稱頌柏樹枝葉青蔥,扎根沙漠,不畏霜露,堅韌不拔,質樸平凡的美德,隱喻詩人百折不撓、建功于沙漠的人生追求目標。全詩詠物明志,寫得形象、貼切、全面、生動,顯示了高超的藝術水平。
⑴李十五棲筠:李棲筠,安西節度府判官。
⑵臺:指御史臺。漢代御史府中多植柏樹,后因稱御史臺為柏臺或柏府。
⑶磧:沙漠。
因為喜愛你那青蔥的秀色,所以把你移種到這個地方來。不曾被植種于御史臺中,只能栽于這沙漠之中。柏樹傲視那葉片脆弱易折的門前柳樹,嘲笑那花朵濫放媚俗的院內梅花。不用發愁歲月已近冬日,那些寒霜冷露哪里能令柏樹摧損呢。
這首詩作于公元755年(天寶十四載)。這是一首典型的詠物詩,呈給友人,是用以互相勉勵之意。
開篇二句敘述移栽柏樹的原因,言辭極為樸實、淡雅,頗有古韻。“愛爾青青色,移根此地來”,以如此恬靜、閑適的.筆觸引領全文,令人如處炎炎夏日,避身于柏樹濃陰之下,一股清涼之氣溢滿全身,令人心馳神往。
頷聯二句是詩人對這株柏樹命運的嘆惜:“不曾臺上種,留向磧中栽。”很明顯這是詩人引以自喻,即自己不能被任用于朝堂,只好兀兀效力于邊塞。其實,柏樹無論栽于何處,那“青青”秀色是不變的,也正如詩人不論身處廟堂之高還是居身于邊塞之遠,都能時時以報國為己任,其高風亮節如翠柏常青,千載而后濃陰仍能蔭庇后人。
“脆葉欺門柳,狂花笑院梅”二句運用了擬人和倒裝的修辭手法,十分生動傳神地表達了詩人對那些竊居高位,卻不思加強自身修養、為國為民,只是一味地飾言媚上、互相傾軋、爭權奪勢的無恥之徒的蔑視與嘲笑。
最后,“不須愁歲晚,霜露豈能摧”,夸贊柏樹有四季常青的優良品質,足以傲視嚴寒。同時也是詩人自明心志,表達了任何挫折困難都無從磨滅自己一心為國的志向。
全詩清新、秀雅,頗有建安風骨之氣象。先寫移栽的原因,飽含著對柏樹青蔥本色的贊賞;承此而嘆惜柏樹的命運,又蘊涵對其不棄沙漠之地,仍然茁壯成長的欽佩之情,轉而貶斥楊柳與梅花的無聊、纖弱,更襯出柏樹的不同凡響;最后高揚柏樹的歲寒本色。全詩的意境也同這柏樹之品質的升華一樣登上更高的臺階。
柏樹柏樹篇六
我喜歡柏樹,因為它和別的樹木不一樣。
柏樹,不是一般的樹木可以比擬的。不管是暖和的春天,炎熱的夏天,涼爽的秋天,或者是寒風透骨的冬天,它一樣那樣蒼翠和枝葉茂密,充分表現出它堅韌不拔的性格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春天,草木都長出了嫩綠的新葉子,柏樹也不例外,也蓬勃地生長著。在陽光的照耀下,它靜靜地聽著人們的贊美。
秋風過后,許多樹木開始落葉,有的已經披上了黃衣裳;往日那頑皮的小草也不再那么活潑了,顯出憔悴的模樣。只有柏樹像什么事也沒有發生過,它昂首挺胸,任由風吹雨打,流露出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在寒風呼嘯的冬天,許多花兒都凋謝了,許多草也枯萎了,許多樹木也只留下光禿禿的枝條。只有那柏樹,仍然披著碧綠的衣裳,像一位站崗的衛兵挺立著。天氣越是嚴寒,就越是顯出它的堅強不屈。
看吧,柏樹的堅強不屈一直是我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