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孫女給爺爺的生日祝福語篇一
感謝大家前來參加爺爺的葬禮。白沙垂首,伊洛嗚咽!爺爺走了,走的匆忙,沒有留下任何遺愿。
爺爺xxx,于農歷19xx年xx月xx日出生在吳起薛岔鄉背山溝,于農歷20xx年xx月xx日晚xx點xx分因車禍在吳起縣人民醫院與世長辭,享年xx歲。爺的一生是勤勞、平凡、樸素的一生,他沒有給我們留下物質財富,卻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精神財富,他教導我們如何勤儉節約,如何做事做人。爺爺出生在一個貧寒的農村家庭,經歷了兩個不同的社會。少年時代是在黑暗的舊中國度過的,年幼的爺爺從小就懂得愛國愛家。1945年也就是爺爺xx歲那年,參軍當兵,近兩年的時間參加過“堆子梁”等多次戰役,曾身上攜帶超重量的武器奔跑三十多里路程后,胃受損而導致嚴重吐血,但爺爺依然堅持,他從沒有放棄。
1948年2月,爺爺便去了青海擔架隊,期間,10人一組住在一間破窯洞里,半夜,窯洞坍塌,除了爺爺幸存外,其余9人均被掩埋死亡。爺爺的生命是頑強的,直到九月份,終于返回家中。爺爺成家后,以務農為生,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與奶奶靠勞動和汗水,長期過著艱苦而平淡的日子,那年頭,糧食短缺,只能靠野菜、樹皮充饑,如果能飽飽的吃上一頓煮洋芋,已經算是很高興的事了,那時候,家里的土炕上就一塊破沙氈,被子、褥子破破爛爛,根本達不到每人一套,到了冬天,早早的把炕燒上,以此取暖,由于炕太燒,父親和叔伯們在爛氈上翻滾,爺爺就給這個蓋蓋,給那個揪揪,又怕凍著,又怕燙著。為了能讓家人都吃個飽飯,都不要受罪,爺爺每天砍柴,步行十多里地到集市賣柴,一次也只能買兩三塊錢,就這樣,爺爺不辭辛勞,為我們這個家默默地承受一切,默默地付出一切。
爺爺共有兒女10人,7男3女,其中一女七歲病亡,一女出嫁后因意外火災而亡,其余子女均健在。共有子嗣64人。老人家生前含辛茹苦,不屈不撓,不向困難低頭,艱辛的人生歷程,仿佛記憶猶新,歷歷在目……爺爺74歲時,為了尋找根基淵源,下定決心,立志尋根,于20xx年正月,遵照爺爺的爺爺(也就是老祖輩)的遺言,到處打聽,開始尋找老家,幾經打聽,輾轉反側,用了七天的時間找到老家定邊縣盧草溝,失散百余年的親人終于相認,爺爺是為了爺爺的爺爺的七代360口人的根源,含辛茹苦,老心勞累,這是對親人的無限牽掛和無私大愛,爺爺為了我們高馮相認做出了非常大貢獻,同時完成了幾代人都沒有完成的遺愿。
教子齊家語不聞,寸草何曾報爺恩?望云路斷親何在?空余血淚灑新墳。
失爺之痛,催徹心肝,欲絕之情,萬言難盡,今天兒孫共64人,僅以薄言鉛淚一把敬爺爺。爺爺啊爺爺,若魂升天國則請極樂,若靈赴九泉則請含笑,無論何處,敬請安息。萬世千古,永垂不朽,萬世千古,永垂不朽!
親愛的爺爺,請您安息吧!
孫女給爺爺的生日祝福語篇二
白沙垂首,伊洛嗚咽!
今天我們懷著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我的爺爺——一位和善的大好人,他于xx年去世,享年xxx歲。
他與人為善、樂于助人、襟懷坦白,平易近人,生活節儉,艱苦樸素,家庭和睦,鄰里團結。他對我們從嚴管教,嚴格要求,他在病榻中始終以頑強的毅力和病魔做斗爭。
我爺爺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也是艱苦奮斗、經受磨礪的一生,更是善良正直、勤儉節約的一生。雖然他不愛言辭,不愛張揚,卻在人們心中樹起一座豐碑。
理應享受美好生活的時候,無情的病魔卻奪取了他的生命,怎不令人扼腕嘆息,悲痛欲絕!
爺爺我多么希望能和你再在一起說說話、聊聊天,而您這次沒有再聽我們的話,沒有再多等待些日子,沒有再給我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這次您拒絕的是那么的干脆!
如果可以重來,我們一定去多陪陪你,和你說說話,讓你不再感到寂寞!
如果可以重來,我們一定不會經常惹你老人家生氣,讓你笑容常掛臉上!
如果可以重來,我們一定會每天做好吃的東西給你,讓你享受天倫之樂!
在孫子們眼里,你是英雄,是驕傲。在你的教導下,孫子們個個知書達理,人人為社會出力。
我們還記得在爺爺最后的日子,最后的冷暖,最后的目光,默默地,停留在窗外的四季中,停留在過去的風景里。爺爺雖然離我們而去了,但是你的音容笑貌常存,你的善良正直勤儉節約影響這我們,你的高風亮節是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陰晴圓缺月,生死離別情。寂寞墳冢前,何人能相陪。仰天空悲切,無淚報春暉,百年浪跡后,再來孝前緣。
安息吧!爺爺!
一路走好,爺爺!我們永遠想念你!
孫女給爺爺的生日祝福語篇三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在這里悼念我不幸病逝的爺爺,并向他作最后的告別。首先,我代表全家衷心地感謝大家不辭辛勞地來到這里,與我們共同分擔這份悲痛。謝謝!爺爺于20xx年8月6日晚上9點50分,因腦溢血醫治無效,不幸與世長辭,享年88歲。人這一輩子,誰也不能避免生老病死的痛苦。每當我們一次又一次聽到爺爺生病的消息時,總是默默地為他老人家祈福,他也總是能在家人的精心照顧下,一次次康復,而這一次,爺爺卻永遠離開了我們。
雖然我們知道,爺爺常年被病魔纏身,身體虛弱,也知道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可一聽到他去世的噩耗,我們還是悲痛欲絕,肝腸寸斷,從此以后,我們再也不能跟爺爺一起促膝交談了,再也聽不到爺爺呼喊我們的名字了。爺爺這輩子走的路實在太難了,1925年農歷二月廿二他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家庭里,他的童年在苦難的舊社會度過,6歲喪父,從小就和他的母親相依為命,9歲開始給人家放牛,12歲開始當學徒……一生歷經磨難,含辛茹苦,養育兒女們長大成人,飽嘗生活的辛酸,但他從來都沒有抱怨過,只是默默的支撐著這個家。爺爺在工作中,憑著過硬的手藝和辛勤的勞動,獲得了單位領導和同事的認可,并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范。
爺爺在1980年退休后本該在家安享晚年,可他看著兒女們的生活過得不輕松,于是又主動去外面打工掙錢補貼家用。爺爺是急性子,容易發脾氣,但對我們孫輩卻是非常的和藹,從來沒有罵過我們一句,就算我們在外面闖了禍,他也只是苦口婆心地教導,并不會責怪半句。爺爺對遠在千里之外的曾孫萬語行,也是格外地想念,每天都會拿著相冊翻看多遍,四世同堂也的確不容易啊。爺爺在病重,處于半昏迷狀態的這段時間里,還在擔心兒女們為了照顧他耽誤了工作,還惦記著孫子們吃飯了沒有。
爺爺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也是輝煌的一生!為了這個家,他挺過了風風雨雨,為了這個家,他飽嘗了人間的酸甜苦辣。生生不息,勤勞儉樸,自立自強,誠實守信,是爺爺給我們晚輩留下的寶貴精神遺產。爺爺,您走了,我們再也看不到您慈祥的面孔,再也聽不到您親切的聲音,但您的音容笑貌和諄諄教誨我們會永遠銘記在心。
爺爺,您的在天之靈,一定為您的兒孫祈福,保佑我們平平安安,一切順利!您的兒女們永遠忘不掉您的養育之恩,您的孫子孫女們也會永遠記住您的言傳身教,您的曾孫們也會永遠懷念您并繼承您的優良傳統。爺爺,天堂里沒有病魔,您再也不會受病痛折磨,天堂的道路平坦,您再也不用擔心摔倒!您一路走好,您老人家安息吧!最后,我再次代表全家衷心地感謝各位長輩,各位親朋好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