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體會范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團輔活動的心得體會篇一
一個星期天,爸爸媽媽不在家。做完作業后,我在家里閑了兩次。我真的無事可做。最好是收拾一下,打發時間。也許我能得到父母的表揚。說干就干,我還記得爸爸媽媽的清潔程序:先掃地,然后把拖把弄濕,再拖地板。
我找到一把掃帚,使勁掃了起來。我從沙發下面掃出幾張紙,飛來飛去地飛了一會兒。我花了很長時間才把它們打掃干凈。我擦了地板。我又洗了拖把,開始拖地。濕拖把真的很重。拖了幾次之后,我的背開始疼了。短暫休息后,我繼續拖地。最后,我拖了幾個房間。我深吸了一口氣。
從遠處看,地面是干凈的,但我拖的那個是濕的。之后,我環顧四周,發現電視機柜上有一層灰。我找到一塊抹布,擦了擦電視柜、茶幾、我的桌子和電腦桌。最后,房子基本干凈了。我也有背痛和出汗,兩個袖子都濕了一半。
就在那時,我的父母回來了,看著潮濕的地面,讓我很尷尬,我的母親驚訝地說:“你為什么要打掃?”我自豪地說:“我拖著地面,擦著桌子?!卑职謰寢尞惪谕暤貙ξ艺f:“你真的長大了,知道怎么做家務了?!碧昧?!”媽媽補充說:“下次你把拖把擰干,它就不會那么濕了!”我很高興聽到爸爸媽媽的話。
這份家務活讓我充分體會到了父母平時的辛苦。的確,對他們來說,既要上班又要做復雜的家務是不容易的。在未來,我必須盡我所能,盡可能地減輕他們的負擔。
“勞動”這個詞是多么的重要,學習以及其它的事情,你要得到成果,取得進步,就得勞動,不勞動就會一事無成。
我記得由老舍寫的《養花》有一句這樣的話:“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對于這句話,我是有很深的體會的。做什么事都要付出勞動,想不勞動便得到勞動果實,那只能空想,得到的只會是一事無成。就拿我的學習來說吧。以前,我很懶,連課堂筆記也不記,到了考試的時候,便來個“臨時抱佛腳”,東抄西借,蒙混過關。抱著這樣一種得過且過的態度,正好應了一條格言:“業精于勤,而荒于嬉”的結果。我的成績很不穩定,總是晃來晃去,這就是我沒有付出勞動的緣故。從那以后,我痛改前非,在學習上多付出勞動,穩扎穩打。只有這樣,才能鞏固學到的知識,也只有這樣,才會使成績明顯的提高。
如果不勞動就哪來的收獲,如果不流汗就哪來的成果,想不勞而獲,根本是空想,因為“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你所付出的越多,收獲也就會越多,相反,就只有一無所獲!
團輔活動的心得體會篇二
學校組織數學教師參加了安徽省金典課展示與引領系列活動,我有幸聽了11月17日上午三位專家上的3節優質課,使我受益匪淺,感觸頗深,具體說來有以下幾點:
精心設置問題情景,提問有計劃性、針對性、啟發性。尤其老師的評價用語更是各具特色,能夠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整個課堂精彩紛呈,特別是老師對課堂上突發事件處理的得心應手。而這點正是我要向他們學習的地方。
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如鄭桂元的《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老師讓學生看圖說話,根據圖片內容說一句和可能性有關的語句,將新知識轉化成了舊知識;同時緊密結合了學生身邊的現象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舊知的基礎上很好的理解和掌握了新知識。
以前為了上課而準備課件,老師圍繞課件轉,像一名導演一切都安排好的,害怕學生回答出錯。而忽略了新課標的核心:以學生發展為本,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三位老師準備的課件突出與學生的互動,根據不同的回答展示不同的內容,如吳冬冬老師上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多媒體的運用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讓學生倍感親切,特別放松,能夠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和學生交流。我驚奇地發現,在這些特級老師的課堂上,學生特別放的開,發言時真是妙語連珠,博得了聽課老師的陣陣掌聲。使我感受到名師的魅力。
通過參加這次觀摩課帶給我很多的思考:“應該怎樣上課?怎樣上好課?我要教給孩子什么?孩子應該學到什么?”通過觀摩還讓我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讓我在觀摩他人的教育方式的同時,學習了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促使我不斷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理念。這次觀摩活動使我找到了自身的差距,今后,我要吸取他人的經驗,彌補自己的不足,不斷地充實自己,使我的教育水平不斷提高。
團輔活動的心得體會篇三
7月15日,我們一行22人冒著大雨如期來到射陽海防營。
到達之后首先來到了士兵們的宿舍,映入眼簾的是整齊的軍被,就像豆腐塊一樣,方方正正,一絲不茍。打開他們的衣柜,即便是個人的物品,也都被收拾的整整齊齊,不禁讓在場的大學生都贊嘆不已。之后我們來到他們訓練的操場,那里立著一面墻,刻著的都是打破各項軍事競賽項目記錄的先進典型。
隨后,我們來到了海防營的榮譽室,一張張獎狀,一個個榮譽,一組組圖片,整個榮譽室被填充的滿滿當當,這些都是軍人們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緊接著,我們和海防營官兵共同聆聽了一次精彩的黨課,學校黨委宣傳部的李部長為我們解讀了習近平總書記“七一講話”的主要內容,尤其著重闡述了“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面向未來,面對挑戰”的八個具體方面。接著,部隊指導員還就全營官兵參與阜寧龍卷風搶險救災情況作了一個詳細地介紹,并對當前國家安全形勢作了一個簡要的分析。
雖然這次實踐時間很短,但我卻感觸良多。一個人在別的國家的地位取決于自己國家的綜合國力,一個國家發展的前提是和平,而和平正是多虧了這群最可愛的人。在自然災害面前,他們沖在最前面;在國家安危面前,他們亦沖在最前面。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他們紀律嚴明,嚴于律己,吃苦耐勞,勇當先鋒。
同時也讓我聯想到,平時的習慣養成我們如何強調都不為過,而養成良好的習慣卻需要一個艱苦的過程,它也許會帶給你痛苦,但是正如所羅門的指環上所顯示的:這一切都會過去。當這些痛苦成為過去時,它反而會沉淀出甜蜜的回憶。當良好的習慣養成時,它會牢牢地與你給合在一起,指引你、激勵你、鞭策你,直把你指引到你最向往的頂峰。這就需要我們對自己嚴格要求,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它將會令你受益一生。
看著軍人們在阜寧搶險救災時的照片:疲憊時只能趁著午飯時間在廢墟之上休息片刻,更多的是心疼,心中的敬佩之情噴薄而出。人民是國家之本,但軍人是國家的脊梁,是民族的脊梁。一個國家的和平來之不易,軍人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我們應該要感謝他們,感謝他們不求得失,從不貪功,默默為國家,為人民奉獻著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