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學習中一定要善始善終,只有總結才標志工作階段性完成或者徹底的終止。通過總結對工作學習進行回顧和分析,從中找出經驗和教訓,引出規律性認識,以指導今后工作和實踐活動。寫總結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總結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小學三年級植樹節班會總結與反思篇一
1、春季傳染病相關類型與相關知識了解。
2、學會如何預防春季傳染病,進行相關知識的了解。
3、讓學生了解了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抵抗力等等,使學生們懂得了只有好的、健康的身體才能更好的學習。增長學生的衛生知識,增強學生的自我保健意識。
教學方法:講解和討論
一、春季常見傳染病
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由于天氣多變,時暖時寒,氣候仍然寒冷、干燥,特別是在北方,人們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冬天,當春季來臨時,人體內環境很難一下子與外界環境相適應,人體的免疫力相對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機而入、侵襲人體,特別容易引起流感、流腦、流腮等呼吸道傳染病,同時隨著氣溫轉暖,手足口病等傳染病也逐漸抬頭。若平時不注意鍛煉,再加上室內空氣不流通,很容易發生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的流行。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
傳播途徑:以空氣飛沫直接傳播為主,也可通過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間接傳播。
主要癥狀:有發熱、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癥狀。
易感人群:人群對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維持的時間不長,病毒不斷發生變異,可引起反復感染發病。
預防措施:接種流感疫苗已被國際醫學界公認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變異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類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種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達到預防的效果。另外,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在流感季節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老年人、兒童盡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預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麻疹
麻疹是一種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發生在冬春季節。凡是沒有接種過麻疹疫苗,接觸后90%以上均會發病,1-5歲小兒發病率。
傳播途徑:病人是的傳染源,病人的眼結膜、鼻、口、咽等處的分泌物(如眼淚、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著麻疹病毒。
主要癥狀:麻疹的潛伏期為10-11天,開始時癥狀像感冒,但同時出現眼紅、眼皮發腫、流淚、怕光、打噴嚏、咳嗽等更嚴重的癥狀。第4天起從耳朵后面開始出現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內皮疹遍及全身,隨后疹退,脫屑。其他癥狀也逐漸消退。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見于嬰幼兒,但近年來由于麻疹疫苗的廣泛接種,發病年齡有后移趨勢。
預防措施:盡量減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屬接觸是預防麻疹的關鍵。做好保健工作,按時接種麻疹疫苗,室內空氣流通,流行季節少到公共場所,鍛煉身體,增強抗病能力。
水痘
水痘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水痘患者多為1-14歲的孩子。在幼兒園和小學最容易發生和流行。雖然水痘屬于急性傳染病,但通常比較溫和,不會引起嚴重的并發癥。
傳播途徑:水痘主要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染,接觸被病毒污染的塵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傳染。
主要癥狀:水痘病毒感染人體后,經過大約2周的潛伏期,患者可出現頭痛、全身不適、發熱、食欲下降等前期癥狀,繼而出現有特征性的紅色斑疹,后變為丘疹、再發展為水皰、常伴有瘙癢,1-2天后開始干枯結痂,持續一周左右痂皮脫落。皮疹軀干部最多,頭面部次之,四肢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見于2-10歲的兒童,一次發病可終身獲得較高的免疫力。
預防措施:接種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經濟的預防措施。流行期間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場所,經常開窗通風等也很重要。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簡稱腮腺炎,是一種通過飛沫傳播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冬春季節容易發生,多發生于兒童。
傳播途徑:病人是的傳染源,主要通過飛沫傳染,少數通過用具間接傳染,傳染性強。
主要癥狀:本病大多數起病較急,有發熱、畏寒、頭痛、咽痛等全身不適癥狀。患者一側或雙側耳下腮腺腫大、疼痛,咀嚼時更痛。并發癥有腦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_炎等。整個病程約7-12天。
易感人群:多見于5到15歲的兒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獲終生免疫。
預防措施:及時隔離患者至消腫為止。接種腮腺炎疫苗。
流行性腦膜炎
簡稱:流腦流行性腦膜炎由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傳播途徑:大多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而感染。
主要癥狀:最初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多數病人無明顯癥狀,隨后病人突然寒戰,高熱體溫可達40℃,頭痛、嘔吐反復發作,早期皮膚上可見出血點或淤斑,1-2日內發展為腦膜炎,高熱持續不退,頭痛劇烈,頻繁的嘔吐,伴有驚厥,甚至出現昏迷。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兒童發病率高。
預防措施:免疫接種是預防流腦的主要措施,接種對象為1-15周歲兒童。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
傳播途徑:主要經消化道或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經接觸病_膚、粘膜皰疹液而感染。
主要癥狀:先出現發燒癥狀,手心、腳心出現斑丘疹和皰疹(疹子周圍可發紅),口腔粘膜出現皰疹和/或潰瘍,疼痛明顯。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和頭疼等癥狀。少數患者病情較重,可并發腦炎、腦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易感人群:嬰幼兒和兒童普遍多發,3歲及3歲以下嬰幼兒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發病,但會將病毒傳播給孩子。
預防措施:勤洗手、勤通風,流行期間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兒童出現相關癥狀要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
禽流感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以呼吸道損害為主的人急性感染性疾病。
傳播途徑:禽流感主要通過空氣傳播,病毒隨病禽分泌物、排泄物及尸體的血液,器官組織、飲水和環境以及衣物、種蛋等傳播,造成環境污染,亦可經過消化道和皮膚傷口而感染。
主要癥狀:人禽流感的潛伏期一般為1-7天,出現早期癥狀與一般流感相似,主要有發熱、流涕、咽痛、咳嗽等,體溫可達39℃以上,伴有全身酸痛,有些病人可有惡心、腹痛、腹瀉、結膜炎等。
易感人群:任何年齡均具有被感染的可能性,但一般來說12歲以下兒童發病率較高,病情較重。與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觸人員為高危人群。
預防措施: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后、接觸禽類要用流水洗手;注意飲食衛生,不喝生水,進食禽肉、蛋類要徹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時要注意生、熟分開;搞好廚房衛生,不生食禽肉和內臟,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徹底洗手。
結核病
結核病過去俗稱“癆病”,是由結核桿菌主要經呼吸道傳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傳染病,其中以肺結核最為常見,也可侵犯腦膜、腸道、腎臟、骨頭、卵巢、子宮等器官。
傳播途徑:活動期的排菌(也就是痰涂片陽性或者痰培養陽性)肺結核病人是主要的傳染源;結核病的傳播途徑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黏膜接觸,但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
主要癥狀:結核病多為緩慢起病,長期伴有疲倦、午后低熱、夜間盜汗、食欲不振、體重減輕、女性有月經紊亂等癥狀。嚴重的患者可有高熱、畏寒、胸痛、呼吸困難、全身衰竭等表現。肺結核病人往往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可帶血絲。結核桿菌侵犯腦膜、腸道、腎臟、骨頭、卵巢、子宮等器官,可有頭痛、嘔吐、意識障礙、消瘦、腹瀉與便秘交替,還可有血尿、膿尿、脾大、貧血以及婦科疾病的癥狀等。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是與肺結核病人有密切接觸的人群;機體對結核菌抵抗力較弱的人群,如幼兒、老年人、營養不良、塵(矽)肺、糖尿病患者、hiv陽性或者艾滋病人等群體是重點人群。
二、春季預防傳染性疾病傳播的常用方法:
傳染病主要通過食物、口鼻飛沫及接觸傳播
多通風:新鮮空氣能夠去除過量的濕氣和稀釋室內污染物。應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讓陽光射進室內,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間,起到消毒效果。
勤洗手:傳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飛沫等呼吸道分泌物以及排泄物等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過手接觸分泌物和排泄物,傳染給健康人,因此特別強調注意手的衛生。
常喝水:特別在氣候干燥,空氣中塵埃含量高,人體鼻黏膜容易受損,要多喝水,讓鼻黏膜保持濕潤,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還有利于體內_排泄,凈化體內環境。
補充營養:適當增加水分和維生素的攝入。注意多補充些魚、肉、蛋、奶等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增強肌體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水果,可中和體內_,提高抗病能力,增強抵抗力。
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煙、不喝酒、少食辛辣的食物,以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
避免受涼:當人體受涼時,呼吸道血管收縮,血液供應減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堅持體育鍛煉和耐寒鍛煉:適當增加戶外活動,因為運動不僅能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增強心肺功能,對我們的呼吸系統也是一個很有益的鍛煉。
注意生活規律:保證睡眠充足。生活不規律易使免疫系統功能減弱;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勞,調節人體各種機能,增強免疫力。
加強個人衛生和個人防護:要注意勤洗手、勤漱口,不要用臟手觸摸臉、眼、口等部位。出門在外要盡量站在空氣通暢的地方。避免去擁擠的公共場所。
早發現,早報告,早治療:當自己或周圍的人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氣短等一種或多種呼吸道癥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醫并報告給相關部門,切忌不當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亂吃藥,以免延誤診斷和治療,即耽誤了自己,又可能影響他人。
預防接種:及時給適齡人群接種疫苗,可有效預防許多呼吸道傳染病。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人群集中地場所空氣質量差、通風不夠,而且人群集中的地方存在傳染性疾病患者的可能性較大,因此盡量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
簡單做到如下幾點:
1、注意飲食衛生,避免病從口入;
2、避免與患兒接觸,幼托機構發現病人,要采取隔離措施;
3、平時應加強體質鍛煉;
4、調理脾胃,及早治療食積。
5、流行時,做好環境、食品衛生和個人衛生;
6、飯前便后要洗手,預防病從口入;
7、家長盡量少讓孩子到擁擠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機會;
三、討論下列行為好不好:
1、咳嗽沒用手捂住嘴;
2、打疫苗害怕,就不打了;
3、平時不注意鍛煉;
4、不洗手就吃飯(東西)。
四、學生交流如何預防傳染病:
1、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自我防病能力。
2、加強體育鍛煉,增強對傳染病的抵抗力。
3、按規定進行預防接種,提高免疫力。
4、搞好環境衛生,消滅傳播疾病的蚊、蠅、鼠、蟑螂等害蟲。
5、傳染病人要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防止交叉感染。
6、傳染病人接觸過的用品及居室均嚴格消毒。
五、向全班同學提出要求:
1、頭發:頭發整潔無異味;男生不留長發。
2、臉:潔凈無污垢。
3、頸:脖頸、耳根干凈無污垢。
4、手:手干凈無污物;不留長指甲,指甲縫內無污垢。
5、衣服:衣服整潔,勤換洗;衣領、衣袖無污垢;
6、鞋襪:鞋子整潔,上學穿襪子,不拖鞋帶
7、書包:書包干凈整潔,書本擺放整齊。桌兜:整潔無雜物。
六、總結: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班會課,我們不僅對傳染病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更重要的是我們知道了如何去做才能更好的預防傳染病,并且,通過剛才大家的交流又進一步加深了印象,那么,希望我們同學能夠從今天做起,從我做起,人人都做講衛生的好孩子,遠離各種傳染病,愿我們都能夠健康成長。
小學三年級植樹節班會總結與反思篇二
二、隊會目標:預防青少年犯罪,讓學生明白偷盜的危害性
三、參加人員:全班同學
四、班隊會流程
(一)活動儀式
1、中隊長:“全體起立,稍息、立正,各小隊整隊、報告人數。”
中隊長:“接受你的報告。”
第二小隊……
第三小隊……
第四小隊……
2、中隊長:“中隊長向輔導員報告人數。”
輔導員:“接受你的報告,允許你們召開,并預祝你們的隊會_成功!”
4、中隊長:“第一項:全體隊員立正,出旗,奏樂,敬禮。(禮畢)
第二項:唱隊歌,由指揮。(請坐)
第三項:請主持人上場。
(二)活動過程:
主持人: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歡迎大家參加四三中隊的主題班隊會《法在我心中》。
我是主持人王羽茜。當今社會是法制社會,人人在學法,守法。法規,法則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緊密相連。現在我宣布:四三班主題隊會《法在我心中》現在開始!
主持人: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偶爾會發生讓人生氣的事情,甚至這樣的事情已經涉及到了法規。比如偷盜事件,大家看小品《誰動了我的筆袋兒》。
《誰動了我的筆袋兒》
旁白(董安琪):班里最近出現了不小的風波,因為大家的筆時常莫名其妙的就沒了,你看,王茜雅又在傷心了。
王茜雅:(哭)我的芭比娃娃圖案的筆哪去了啊,誰拿了呀?
于佳萌:你先別著急啊,再好好想想,是不是忘記放在哪兒了呢?
劉瑞新:對啊,再找找看啊。
王茜雅:沒有,我明明把筆收拾好了后放進筆袋中了,怎么就沒了呢?(趴在桌上哭)
(眾人勸,劉嘉妍,先別著急啊,可真是的,誰拿走的呢?)
旁白(董安琪):(走向前)怎么可以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呢,王茜雅很傷心,因為那只漂亮的筆是她過生日時,她爺爺送給她的。
董安琪:或許拿那根筆的人看你的筆很好看,沒有告訴你,先拿去用了,說不定他還會還給你的。
(眾人勸劉嘉妍,對啊,或許他就是喜歡,拿走看看,沒準很快就會還了,先別傷心了。)
于佳萌:(氣憤)小偷!就是小偷,太可惡了,不經過別人的允許就拿別人的東西,這個人怎么能這樣呢。要是大家知道了是誰干的,大家都再也不會理他了!
(演員起立鞠躬,回位)
主持人:小品演完了,雖然是小品,但我感覺很真實,相信大家也有同感吧。平時,我們有時會找不到自己的東西,當發現東西丟了時,是怎樣的難過和生氣啊!偷拿東西的人,相信他本人也會良心受到譴責吧。
下面,就請大家談一談偷東西會產生哪些危害!我們分小組討論一下,一會各小組派出代表來表述看法。
宋放:我覺得偷東西是非常不好的行為,會讓別人瞧不起,時間長了,還可能養成偷盜的習慣,被偷的人也會非常傷心和難過的。
顧蓉嘉:我認為被偷的人會非常的難過,偷東西的人很可恨。
薛彥喆:我們應該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因為偷東西可恥,是不對的,父母知道了也會非常生氣和傷心的。
張家銘:我從電視中看過,偷東西的人還會被警察抓的,是違法的行為。
趙東宇:從小就偷東西,長大后就會非法犯罪,今天偷別人的鉛筆,明天可能就會去偷更多的東西,長此以往,害人終害己。最后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主持人:大家的發言很精彩,是啊,偷盜有這么多的危害,我們從小事上就要防微杜漸,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偷拿別人的筆可能覺得是很小的一件事,但是長此以往,長大后就可能會想偷更多的東西了,最終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其實還有同學想說說他的心里話,下面就有請申子銘同學,他給我們帶來的是書法。大家歡迎。申子銘寫“法”這個字。
申子銘:我寫的是一個“法”字,我想把這個字送給各位同學,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著法規,法則,只有大家都來遵守,我們才能生活在一個和平,寧靜,溫暖的大家庭中。讓我們大家時時刻刻做個文明的好學生,讓“法”常駐心中,讓“法”如影隨形。謝謝大家!
主持人:謝謝申子銘給我們帶來的精彩。他說得真好,讓“法”常駐心中,讓“法”如影隨形。沒有錯,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遵紀守法,_規,圣人訓。讓我們坐正,精神飽滿,一起來高聲背誦_規吧。
(全班齊背)
見面時,問聲好,早、中、晚,不能少,謝謝你,不客氣,有禮貌。
樓道大堂不追跑,上下樓梯靠右走,蹦跳喧鬧都不要,安全。
上下樓梯要排隊,并行擁擠那不對,扶老讓小好寶寶,真好。
走路要走人行道,游戲不在馬路上,亂跑亂撞更不要,很危險。
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交通規則要遵守,安全第一齊歡喜,對啦。
垃圾不能隨便扔,手臉自己洗干凈,手帕襪子自己洗,講衛生。
衣食住行不浪費,奢侈揮霍才可恥,攀比心理要不得,要節約。
借東西,按時還,勤借勤還借不難,借用東西不歸還,真討厭。
客人到家我倒茶,眾人面前要大方,唱歌跳舞不扭捏,真不賴。
建立自信很重要,自卑只能增煩惱,自信讓我更出色,真棒。
勤奮之后出天才,謙虛讓人多受益,誠實守信是美德,光榮。
寬容別人的缺點,自己也感到很快樂,斤斤計較沒朋友,孤單。
文明禮儀伴我行,品格高尚做棟梁,我們大家齊努力,都能行。
主持人:謝謝大家的精彩表演。說的真好,短短的三句半中概括了我們應該遵守的文明禮儀,到這里,我們的隊會也要接近尾聲了,下面,有請我們的趙老師給我們做最后的總結。大家歡迎。
(三)活動結束
1、主持人:“請輔導員趙老師講話,大家歡迎!”
輔導員先敬個隊禮,然后對本次隊會簡單小結,再敬禮。
老師:孩子們,老師,真高興參加了大家的《法在我心中》的主題隊會,看了大家的精彩表演,我也很有感觸,尤其是申子銘寫的“法”字,他說得真好,讓“法”常駐心中,讓“法”如影隨形。老師也想送給大家一個字“敬”字,我們每個人,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自己,不做違反紀律和法規的事情,比如偷拿別人的東西,其實啊,偷別人的東西看似自己占便宜了,其實不是,我們看這個“偷”字。它有單人旁,一個月,和一把利刀,我們知道月代表人身體,“偷”字就是用利刀在人的身上割了一刀,其實偷盜對人對己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剛才聽大家高聲朗誦_規,讓我想起來了咱班的班訓,“慎獨”在沒人的時候做的自己。相信大家都能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孩子,祝福大家。
主持人:感謝趙老師對我們的教誨,我們會牢記班訓,作為新時期小學生的我們,在學習中、生活中,都應樹立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的牢固觀念,擺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態度。一個真正有教養的人,是一個愛自己,愛他人,愛社會,愛國家,愛民族的人。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生活才會更加地美好。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一起攜起手來,共同營造一個美好的明天,做一個新世紀的遵紀守法的合格的小學生。
3、輔導員:“請舉起右拳,跟我呼號: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
全體學生回答:“時刻準備著!”
4、中隊長:“第五項:全體立正,退旗,奏樂,敬禮。(禮畢、請坐)”
5、主持人:感謝大家的積極參與,感謝各位老師的到來。三三班《法在我心中》主題隊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小學三年級植樹節班會總結與反思篇三
在換位的情感體驗中,了解殘疾人的艱辛與不易。重點讓學生了解殘疾人身殘卻志堅,懂得殘疾人最需要的不是同情和施舍,而是尊重和理解。
換位體驗、訪談
小品的排練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出示大屏幕,打出醒目的紅色字體:要么精彩活,要么趕緊死!(視頻展示“斷臂男——劉偉”的故事)
視頻滾動播放:殘疾人的清澈笑臉。
揭示活動主題“假如我是殘疾人”。
(二)模擬活動,體驗情感:
1、小品表演:《歐陽姍姍的一天》
小品主要講述失去雙臂、不能行走的歐陽姍姍從早上六點中起床后到晚上上床睡覺前的生活經歷。選用穿衣、疊被、刷牙、吃飯等主要場景。
2、學生交流觀看了表演后的感受。
3、體驗活動:全班同學分為六個組:一、二組聾啞人體驗組;三、四組肢殘人體驗組;五、六組盲人體驗組。
相互交流體驗活動后的感受。
(三)走進內心,理解尊重
2、視頻播放:殘疾人訪談錄
3、全班交流
4、詩歌朗誦:《假如我是殘疾人》
(四)活動總結
“假如我是殘疾人,即使我比正常人面臨更大的困難,我也不需要同情,我需要的是理解和支持,因為心靈的障礙比身體的障礙更難以克服”。
殘疾人最需要的不是同情和施舍,而是尊重和理解。
本次活動過程中,弱化了向學生介紹殘疾人生活的艱辛,而把重點放在如何正確看待殘疾人的問題上。殘疾人雖然生活艱辛,需要他人的幫助,但是在人格上和健康人是平等的,應理解和尊重殘疾人。
基于這種理念,活動開始,就以“首位中國達人斷臂殘疾人劉偉”的故事以及殘疾自信、清澈的笑臉為情感導引,開篇就把殘疾人身殘志堅的形象定位于學生心中,摒棄了以往殘疾人是一味值得人同情和憐憫的形象。接下來又讓學生在小品和模擬活動和自身情感體驗中換位初步體驗到殘疾人在生活中的艱辛,面對如此艱辛,殘疾人到底心里是怎么想的?他們到底需要怎么樣的幫助?教師設疑到位,準確地引出“走進殘疾人心理,理解和尊重殘疾人”這一主題,殘疾人訪談錄的播放和詩歌朗誦《假如我是殘疾人》,再一次讓學生走進殘疾人的內心世界,真正理解殘疾人內心所需;從而得到啟示,在與殘疾人的交往過程中,給予幫助的同時,更應該對他們保有人格的平等和尊重!
小學三年級植樹節班會總結與反思篇四
1、了解中秋節的有關知識。
2、介紹有關中秋節的傳奇故事。
3、介紹我團屯墾史。
一、齊讀班會的主題,交流對主題的理解:
(中秋節是月亮最圓的時候,是團圓的日子,我們心里也會喜洋洋、甜滋滋的)
二、中秋節來歷
中秋節是東亞的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歷的八月十五日。中秋節不單單是華人的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日本、韓國的傳統節日。
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但并沒有說明是八月的哪一天。 唐朝以后,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傳說唐玄宗夢游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一般認為,中秋節開始盛行于宋朝,到了明清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大傳統節日了。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三、中秋知識競猜:
(春節、端午節、中秋節)
2、中秋節是中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它有許多習俗,我們知道些什么習俗都可以說出來哦,看誰說的多?(拜月娘、賞月、吃毛豆芋艿、吃月餅等等)
四、簡介團史
五、故事引趣:
2、繼續介紹關于中秋節的神話故事
3、介紹中秋節的水果 柚子
六、優秀詩文誦讀:《靜夜詩》 《古朗月行》 《水調歌頭》等。
七、小結
同學們了解了那么多關于中秋節的知識,又為我們班級如何過明天的中秋節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老師感到好開心!看來,我們三年級是一個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節的月亮一樣圓圓整整,大家永遠齊心協力,共同出謀劃策做好每一件事!
小學三年級植樹節班會總結與反思篇五
1.使學生知道一些簡單的安全常識。
2.使學生掌握一些在家遇到火災、觸電、食物中毒、遇到壞人的處理方法。
(二)活動地點: 教室
(三)教育重點:學習防火、防觸電、防中毒、防壞人破壞的生活常識,培養有關防范力。
(四)班會流程:
1、第一組代表表演防火:(一人讀情節過程,三人表演)
2、大家認真觀察表演后討論:
(1)發生了什么事?他們是怎么處理的?發生火情應該怎樣與消防隊取得聯系?(打火警119、講清出事地點詳細地址、火勢情況)
3、學習防觸電知識的情景表演:
(1)第二組代表表演:
(2)大家認真討論觀察表演后討論:
a.提問:發生了什么事?他們是怎么做的?
4、學習防中毒知識的情景表演:
(1)第三組代表表演:
(2)大家認真觀察表演后討論:
5、學習防壞人破壞知識的情景表演:
(1)、第四組代表:
(2)、大家認真觀察表演后討論:
(五)鞏固總結
1、匪警、火警、急救中心電話各是什么?遇壞人打110,著火打119,急救中心120。
2 遇到火情,危險情況時,要保持鎮靜,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注意事項:
防火:不要在易燃物品(棉織物、柴草堆、木板堆、柴油汽油庫等)附近玩火、放鞭炮。注意(液化氣)灶的合理使用,用完電熨斗、電爐后應立即拔出插頭。
防觸電:自己不隨便擺弄電器,用久的電器設施要注意檢查、維修。
防中毒:不吃過期、腐爛食品,有毒的藥物(如殺蟲劑、鼠藥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六)學生發表本節班會課的感想
(七)班主任總結
同學們,生命像是一根絲線,一端系著昨天,一端系著明天。站在兩端之間,我們才知道:因為生命,我們才會擁有今天,因為今天,我們的生命才得以延續。
生活中總有一些突發事件,這些突發事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自救互救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今天我們的目的便是培養大家的這種意識和能力,在緊急時刻我們能用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去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我們的生命是寶貴的,也是脆弱的,一次小小的意外就可能吹破生命那張薄弱的紙,一點點燭光可能很微弱,寒風、冷雨會將它隨時澆熄,但如若我們將它捧在手心,細心呵護,那一點微弱的燭光就可能照亮整個世界。
讓我們把心中的溫暖獻給這美麗的生命吧!
小學三年級植樹節班會總結與反思篇六
1、使學生懂得我們中華民族是世界聞名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做人的美德,更是一個現代文明人必須具備的美德。
2、通過主題班會活動,使學生繼承優良傳統美德,增強愛國情感,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初步樹立社會責任感。
3、把禮儀常規貫穿到我們的日常行為當中,懂得禮儀對于學生成長的重要性。
時間:xxx年3月7日
地點:三年級教室
(一)班會開始
主持人:文明,使人舉止文雅;禮儀,使人風度翩翩。現在,我宣布三年級《爭做文明學生》主題班會現在開始!同學們,這次班會的主題是——文明禮儀。也許有些同學會覺得這個主題與自己無關緊要,但是講究文明禮儀在當今社會已越來越重要了,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對個人的成材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這次的班會我希望同學們能夠認真對待。
(二)小品表演
第一部分
(1)老師進入教室上課,學生a、b、c三人在聊天
(2)上課后,a趴在桌子上睡覺,b、c繼續聊天
(3)d自行進入教室與老師爭執,d離開教室
(4)繼續上課,b、c開始爭吵,a參與其中
(5)老師氣憤而去
主持人:好,小品看完了,他們有哪些不文明的行為和語言,我們現在找同學來說一說(針對以上場景,同學們進行2分鐘評論)
(三)禮儀知識學習
主持人:上面這些同學有這么多的不文明行為,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呢?現在我們隨著禮儀知識學習小組,進入禮儀知識學習大課堂。
禮儀知識學習
1、我們升國旗時我們要做到哪些禮儀?
(介紹者——):升國旗時我們應該立正站好,向國旗行隊禮,我們要尊重國旗,要知道自己是一名中國人升國旗時,要想想我國體育健兒奪得奧運冠軍時升國旗的樣子——目不轉睛的看著國旗冉冉生起,要知道為了這一面國旗有多少人為此付出了生命。國旗代表著我們的國家,升國旗是一件神圣而莊嚴的事,我們不應該當作兒戲,不應該說話打鬧而要尊重它、愛護它。
2、我們在學校內要做到哪些?
(高雅):我們作為現代化新人,應該講究文明禮儀。我個人認為要做到校園文明禮儀有三大點:首先,在學校要尊重老師。在個人方面要做到不打架、不罵人、不吸煙、不喝酒,儀容儀表要符合學校規范。在同學之間要做到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創造出一種積極向上良好的范圍。
3、那我們在公共場合呢?
(賈一鳴)說:不去游戲廳、網吧。
徐瑞:看見垃圾隨手揀起來仍到垃圾箱里。不玩危險的游戲。
童艷麗:不去危險的地方玩。
劉戀:尊老愛幼,不大聲喧嘩,不隨地吐談。
高萬越:不浪費水資源,講衛生。
王凱;不吃陌生人的東西,不和陌生人說話。
宋文武:不在教室里亂跑,不拿別人的東西。
在不同的公共場所對我們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說在乘車時應遵守乘車秩序,尊重司售人員,尊老愛幼;在影劇院時不大聲喧嘩,不亂扔廢棄物;在參加大型活動時要聽從現場安排,入場時不要擁擠,進場后不隨便走動,不亂扔垃圾等。
他們說得都很對,我們也要像他們所說的那樣做一名講文明知禮儀的小學生。
(四)講故事《下課》
主持人:下面有請我班的故事大王上臺為大家講一個《下課》的故事。
(主持人和故事大王——共同合作把問題和故事穿插其中)
同學們聽后根據故事的內容說一說小強和小剛哪做得不對,哪做得對。
(五)現場采訪
主持人:今天有一位小記者聽說咱班舉行有關文明禮儀的主題班會,特意從中國少年兒童報社趕來,參加我們的這次活動,大家熱烈鼓掌歡迎小記者的到來。
小記者:
1、做自我介紹
2、現場采訪
(六)小品回放《上課》
大家還記得剛開始的那個小品嗎?他們通過學習之后,有什么改變嗎?大家一起來看。
第二部分:開始上課,同學們都很認真地記筆記,積極讀課文,老師很滿意。(過程略)
主持人:說說這些同學有了哪些變化?(同學們自由發言)
(七)唱拍手歌《禮貌用語歌》
主持人:看到他們現在的表現,我們很高興,這正是我們這次班會的目的。現在讓我們一起拍手歌《禮貌用語歌》,讓禮貌用語牢記心間。
(八)結束語
主持人:是啊,你給別人一個微笑,別人給你一個春天。你給別人一份溫暖,別人給你快樂無限。你給別人一份謙讓,別人給你敬重萬千。你給別人一份真誠,別人給你溫馨的思念。我們是祖國的小雛鷹,讓我們插上文明的翅膀,人人都來爭做文明使者。現在,三年級《爭做文明使者》主題班會圓滿結束!
小學三年級植樹節班會總結與反思篇七
一、活動目的:
對于品德教育應從小抓起。美的行為、美的心靈需要從各方面來培養,針對三年級學生,應有一個規范的行為,配合學校的德育工作,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美好心靈的創造是起步工作的重點。為此,舉行了本次主題班會,旨在進一步貫徹落實《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中小學生守則》。加強學生品德修養,使學生明確在校、在家庭、在社會都應該有美的行為和美的心靈。
二、活動材料:
1,《小學生行為規范》
2,小品《課間十分鐘》
3,多媒體圖片
4,小品劇《墻壁的_
5,歌曲
三、活動地點:
本班教室
四、活動準備
1、確定主持人和節目表演者。
2、制作多媒體課件。
3、學生自已熟悉《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內容。
五、活動程序:
(主持人甲——江蔚、乙——張美瑩)
甲:尊敬的來賓,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乙:對你們的來臨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甲乙:三(3)班《美的行為,美的心靈》尚美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甲:三年前,我們踏進校門的那一天起,我們就不再是父母身邊撒嬌的娃娃,而是一名光榮的小學生了。
乙:我們就要以新的規范和準則來要求自己,希望早日成為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
甲:古人說得好,“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每個組織都要有一定的準則和規范。
乙:那么,我們小學生行為的規范是什么?它就是《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甲:三年前,我們告別了幼兒園,邁進了學校的大門。那時,我們對《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并不了解。
乙:但三年以來,我們組織學習了《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知道了作為一名合格小學生必須達到的基本條件。
甲:那么,行為規范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呢?(幻燈打出“在校做個好學生”)
甲:《規范》向我們明確提出了努力的方向。但你們有沒有真正地去理解?
乙:現在我們進行一個競賽來考驗一下你們。我宣布《行為規范》競猜開始。
甲:我們將采取競賽,案例分析討論的形式進行。
《行為規范》競賽
甲:各位同學請聽題目:
1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共有幾條?請背誦第一條的內容。
3乙:《規范》第12條中說,課前預習,課后認真復習,按時完成作業,書寫工整,卷面整潔。請說出你的理解。
甲:來些有點難度的題目:
1請接下去背誦出我所說的條款,“愛護公物”
乙:2遵守交通法規……
甲:說《行為規范》你們都說得很不錯,但結合實際,你們還懂嗎?
乙:下面進行案例討論題。請看小品《課間十分鐘》。
表演者:老師——李夢菲;小明——曹海榮;小剛——王鈺楓。
甲:小品看完了,請你們結合《規范》的條款評價他們的表現。
乙:討論分析人物做得好在哪里,錯在哪里,我們要怎樣做?
其他學生回答:
乙:每一個參賽選手表現得都很出色,看來大家真的已經把《規范》的各項條款牢牢記在心中。
甲:我們不光要記牢,跟重要的是要按照條款的內容去做。
乙:我們來看看生活中這些行為是否美?(幻燈片)
甲:以上的一些不好的行為,我們千萬不要學習,如果碰到還可以勸告他們不要那樣做;我們要學習他們好的行為。
甲:我們在校做個好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同樣,也要努力做一位社會的好公民。(幻燈打出“在社會做個好公民”)
乙:所以我們不僅要遵守學校的行為規范,還要遵守社會公德。
乙:請欣賞小品劇《墻壁的_
表演者:白墻壁——江蔚;同學a——黃佳泳;同學b——梁家禧;
同學c——張蓓詩;同學d——謝雨珍;同學e——韋朝杰。
乙:小品看完了,請你們結合《規范》的條款評價他們的表現。
其他學生回答。
甲:你們回答得非常好,希望生活中也要做到自覺愛護公物.
甲:來同學們,讓我們共同朗讀《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三字歌,全班的同學共同學習和遵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各個成為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
乙:隊歌起,同學們,祝你們早日成為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
甲:《小學生行為規范》指導我們的言行,使我們懂得了作為一名小學生應該承擔的責任以及必須履行的義務,同學們,讓我們牢記《行為規范》的每一條內容,共同擁有美的行為,美的心靈。
乙:歡迎班主任劉老師為我們總結。
教師結合班會主題總結,向學生提出學習和生活的要求。
甲乙:讓我們在歡樂的歌聲中勇往直前,迎接美好的明天!三(3)班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全班同學起立掌聲歡送聽課的老師。
六、課后反思:
教師小結是整節課得重要部分,教師應抓住學生整節課的表現分析總結。我只是針對主題作了簡單的總結,沒有及時對這節課表現好的學生給予表揚,沒有向他們提出存在的不足。這節課的主體是學生,教師起的是引導作用,前期的準備工作是老師“引”的主要作用,課后的“導”工作做得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