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絲瓜絲瓜篇一
將老絲瓜燒成炭,研成細末,撒在鞋中,赤腳連穿半月。
由于絲瓜中維生素b等含量高,有利于小兒大腦發育及中老年人大腦健康;絲瓜藤莖的汁液具有保持皮膚彈性的特殊功能,能美容去皺。
絲瓜汁有“美容水”之譽。含防止皮膚老化的b族維生素,增白皮膚的維生素c等成分,能保護皮膚、消除斑塊,使皮膚潔白、細嫩。
將生長的絲瓜藤割斷,流出的液汁,用紗布蘸絲瓜水涂搽臉或肌膚,能潤肌防皺功效;也可以將絲瓜直接絞汁,調入適量蜂蜜或甘油搽,效果更好。
用絲瓜絡1個,加水1碗煎服,常喝可調理。把絲瓜子烘干,加水1碗煎服,水開后加入少量紅糖,沖黃酒溫服早晚各1次,對調理月經不順有效。
老絲瓜1個,燒干后研成細末,每次服9克,鹽開水調服。可治療月經過多。
干絲瓜用鐵鍋焙焦,研成細么末。每次服6克,于早晨空腹時用溫開水沖服,連服8天。可治療鼻竇炎。
嫩絲瓜洗凈搗爛擠汁,加入適量白糖。每日1匙,每天3次。可治療咽喉炎。
絲瓜自焙干,研成細末,煉蜜為丸,每次9克,每天3次。可治療風寒咳嗽。
絲瓜藤洗凈搗爛擠汁,每次服1匙,每天3次。可治療過敏性哮喘。
生小絲瓜2條,切斷,放砂鍋內煮爛,取濃汁150毫升服,每日3次。可治療過敏性哮喘。
把絲瓜汁溫熱后飲下,用量根據癥狀而定,每日100毫升左右,或者用絲瓜葉莖搗爛擠汁涂抹患部,對神經痛也有療效。
絲瓜根,莖,葉均可,洗凈后搗爛擠汁每次服2匙,每天3次。可治療菌痢。
絲瓜花30克,槐花15克,水煎服,每日1次。可治療痔瘡引起大便帶血。
鮮絲瓜250克切塊,豬瘦肉200克切片,加水適量共煮湯,煮熟后食鹽調味佐膳。可治療痔瘡引起大便帶血。
鮮絲瓜1個,搗爛后敷在患處,然后再用紗布包扎,每天換藥1次。可治療皮膚癤腫。
鮮絲瓜葉一把,搗爛擠汁,加入少許冰片,涂抹患部。可治療蕁麻疹。
絲瓜絲瓜篇二
;今年春天,孩子們在房前空地上,斬草挖土,開辟出來一個一丈見方的小花園。周圍用竹竿扎了一個籬笆,在竹籬下面隨意種上了幾棵扁豆和兩棵絲瓜。土壤并不肥沃,大家不過是玩玩而已。
過了不久,絲瓜竟然長了出來,而且日益茁壯、長大。這當然增加了我們的興趣。但是我們也并沒有過高的期望,只不過順便看一看絲瓜罷了。
絲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沒有想到會有什么神奇之處。可是忽然有一天,我發現絲瓜秧爬出了籬笆,爬上了樓墻。以后,每天看絲瓜,總比前一天向樓上爬了一大段;
最后竟從一樓爬上了二樓,又從二樓爬上了三樓。絲瓜的秧不過像細繩一般粗,如不注意,連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這樣細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間輸送這樣多的水分和養料,供應前方,使得上面的葉子長得又肥又綠。
不知道從哪一天起,我忽然又發現,在兩個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樓之間,在一根細秧的頂端,又長出來一個瓜,垂直地懸在那里。我又犯了擔心病:這個瓜上面夠不到窗臺,下面也是空空的;
總有一天,它越長越大,會把上面的兩個大瓜也墜下來,一起墜到地上。
我百思不得其解。我仿佛覺得這棵絲瓜有了思想,它能考慮問題,而且有行動,它能讓無法承擔重量的瓜停止生長;
它能給處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擔重量的地方;
它能讓懸垂的瓜平身躺下。絲瓜用什么來思想呢?我左考慮,右考慮,越考慮越糊涂。我無法同絲瓜對話,這是一個沉默的奇跡。
彤彤摘自《人間·名家散文經典書系·春》
文章描寫生動,讓讀者仿佛親見絲瓜旺盛的生命力,絲瓜的絲絲縷縷、寸寸節節都被放大、看清了,其情其景像是字中畫、畫中詩。在作者眼中,這努力向上、努力生長的絲瓜是個有思想的人。它生長的智慧在于能從容不迫地應對各種生存環境,順境時盡情攀登,逆境時懂得取舍。作者以一顆未泯的童心,與絲瓜進行了無言的對話,也啟示我們:漂泊在繁花似錦的物質世界里,別忘記了我們身邊平凡事物所展示的精彩的一面!
相關熱詞搜索:;絲瓜絲瓜篇三
我家住在錦祥花園,那里的住戶將樓下的花園改成了菜園,只見一根根竹竿搭建的瓜架上爬滿了瓜藤,我很喜歡它。
絲瓜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綠的,不幾天葉子長大,就變成翠綠的了,絲瓜長大的葉子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那些沒長大的葉子,那些葉子綠油油的,看著非常舒服。
絲瓜的花長在莖的分岔口的中間,那些剛長出來的小小的綠色的花骨朵,還被葉片包著,像一個綠色的小球球;聞著已開放的金黃金黃的絲瓜花,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呢!絲瓜的花開放時像我們的小手掌,有五個花瓣兒。你看,那絲瓜花的莖下一條條長滿毛毛的嫩綠色的小絲瓜,綠中泛著白色,頂上像戴著一頂漂亮的小帽子。望著一個又一個在綠葉陪襯下垂在架上的絲瓜,有的直,有的彎,活像一條條小青蛇。
絲瓜秧的末端會出現像蝸牛觸角般的細絲,那就是絲瓜的腳。你給絲瓜搭起竹架,它就會一步步往上爬,當它的腳觸到竹棍時,就成螺旋狀展開,牢牢地纏在棍子上向上爬,爬到頂端時,絲瓜也已經長大。絲瓜的腳能牢牢地抓住棍子,使細細的藤居然能承受那么重的絲瓜,真是太神奇了!
我聽媽媽講過:絲瓜可用來炒菜、做湯,絲瓜長老以后,經過曬干,里面的絲瓜瓤還可以刷鍋。這不起眼的小家伙還真是個寶貝呢!
李方芳點評:小作者擁有一雙善于觀察的慧眼,學習葉圣陶《爬山虎的腳》的觀察方法,細致地描寫了絲瓜的葉子、花,特別是絲瓜的“腳”的形態和特點。比喻句的恰當運用使文章饒有趣味,這一架絲瓜仿佛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