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一
孝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家庭和社會的和諧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最近,我有幸參加了一場關于孝道文化的講座,深深感受到了孝道的偉大和深遠影響。以下是我對于聽孝道文化的心得體會。
首先,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凝聚著家族的團結和親情的偉力。在講座中,我了解到孝道是我國古代圣賢們一直強調的至高價值觀念,也是傳統家族文化的核心。孝道以尊敬父母為核心,追求家庭的和睦與美滿。孝道可以使家族成員之間團結友愛,相互關心,共同構建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
其次,孝道教會我們要尊重和關愛長輩,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聽孝道文化講座的過程中,我深深被一位長者的一席話所打動:“我們身上的皺紋,是歲月的見證,是智慧的積累。不論我們曾經犯過多少錯誤,我們依然值得被關心和尊重。”這句話讓我深刻地認識到孝順長輩的重要性,學會尊重長輩的意見和建議,不僅僅是聽的過程,更是一種尊重和關愛的體現。
另外, 孝道文化也教會我們要幫助和關心弱勢群體。講座中,主講人通過講述歷史上著名孝子的事跡,強調了孝道文化對于社會和諧的重要作用。“大孝之舉,必須回報社會。”這句話讓我認識到,孝道不僅僅是眷顧父母,還包括對弱勢群體的關愛和幫助。我們要關心那些困境中的人們,盡自己所能去幫助他們。這樣的行為不僅體現了自己對孝道文化的理解和實踐,也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了貢獻。
再次, 孝道文化啟發我們要寬容和尊重不同的觀點和意見。孝道教會我們要傾聽他人,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和選擇。在聽孝道文化的過程中,我學會了珍視他人的觀點,學會與人和睦相處。在不同的觀點和意見面前,我們要學會包容與寬容,尊重與理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建立起一個更加和諧和包容的社會。
最后, 孝道文化教會我們要常懷感恩之心,認識到家人的重要性。在講座的最后,我被一個視頻深深感動。“一個人的人生,是無法計算的。然而,親人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愛與關懷。我們要時刻懷著感恩之心,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這個視頻讓我意識到孝道文化中的感恩之心的重要性。我們要時刻學會感恩,感恩身邊的家人和親人,他們對我們的付出和關心是無私的。只有懂得感恩,我們才能更加珍惜身邊的人和事。
綜上所述,聽孝道文化的體會讓我深刻認識到了孝道的偉大和深遠影響。孝道不僅僅是尊敬父母,更是一種尊重,關愛和奉獻的精神。我們要學習孝道,將其內化為自己行為準則的一部分,同時也要發揚孝道精神,讓它在家庭和社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二
一般人認為,只要對自己的父母克盡奉養,就是孝順了。我不反對這種看法,這是孝順了,只是這個孝順只限于父母罷了。雖然這種孝是最基本的,但已是孝了。
但現在,這種看法也許會被人否認,因為許多家長都曾對孩子說:你要真的孝順我,就拿出點成績來。雖然現在已不是什么功成名就、光宗耀祖的時代了,但知識卻是要的,事業也總是要的。許多貧困山區的父母寧可累死餓死也要送自己的孩子上學,如果孩子真的能“拿出點成績來“,那也是可謂盡孝了。
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孝順的為什么偏偏只有父母呢。不可否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而且養育了我們,也許我們無法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我們需要盡孝道。但我們又能報答老師的培育之恩嗎?不能。可為什么我們不對老師也盡孝道呢。要知道,是老師給了我們知識,給了我們能力,給了我們機會,在老師的耐心指導下,培養出了大批的人才,我們為什么就不對老師盡孝道呢?我們是應該的,我們需要以優秀的成績來回報老師的努力,我們需要才華來回報老師的培育,同樣需要以成就事業來證明自己。
孝道,一個永恒不變的話題,隨著時代的進步,也應該擴大范圍了。也許真的要我們對整個民族盡孝對一切眾生盡孝是大了點,聽起來也覺得十分困難,但是整個民族養育了你 ,你是應該盡孝的;是許多許多的人給了你一個愛的世界,所以你也是應該盡孝的;是一切的生靈給了你一個美麗的生存空間,所以你也應該盡孝的。
成就事業方能顯出你的價值。盡你自己的努力,去創造屬于自己的輝煌,給生你養你的父母,給辛辛苦苦培育你的老師,給養育了你的整個民族一個滿意的答案,也許這是孝的一種吧!別人給了你,你就應該懂得回報別人,中國有句老話: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對父母的盡忠盡責克盡奉養并不是孝的全部。
成就一番事業,然后在自己的事業上默默地奉獻,用自己的成績與愛心來回報世界上的種種,這也是孝順了吧!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三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體現了對父母、家族和社會的尊重和關愛。為了進一步弘揚和傳承孝道文化,我參加了一次針對孝道文化的培訓課程。通過這次培訓,我深刻感受到了孝道文化的重要性和價值,也進一步認識到了如何傳承和弘揚孝道文化。以下是我對這次培訓的心得體會。
第一段:培訓內容的引入和總結
這次培訓課程主要包括了孝道的重要性、孝道的具體表現形式以及如何傳承和弘揚孝道文化等內容,在培訓過程中,我們通過聽講座、觀看視頻、參與討論以及實踐活動等形式進行學習,對孝道文化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通過這次培訓,我們確立了正確的價值觀,懂得了孝道的意義和作用,也更加明確了如何將孝道文化扎根于自己的生活中。
第二段:對孝道的認識和理解
在這次培訓中,我對孝道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孝道不僅僅是對父母的尊敬和照顧,更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孝道要求我們關心、尊重和關愛他人,表現出一種和諧的家庭和社會關系。孝道還要求我們尊重老人、照顧弱勢群體,并且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念。孝道是我們作為個體和社會的一份子應該具備的基本品質,它是我們實現個人和社會幸福的重要保障。
第三段:如何傳承和弘揚孝道文化
在培訓課程中,我們學習到了一些傳承和弘揚孝道文化的方法和途徑。首先,要從家庭教育做起,父母要帶頭樹立榜樣,引導孩子從小培養尊敬和關愛他人的習慣。其次,我們要通過教育機構和社會活動來推廣孝道文化,向更多的人傳遞孝道思想,以期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最后,我們還可以通過在網上發布有關孝道的文章、視頻,參與孝道活動等方式,引導和激勵更多的人積極踐行孝道。
第四段:培訓中的心得體會
這次培訓中,我們學習到了很多值得我們思考和反思的內容。首先,孝道不僅僅是言傳身教,更要轉化為行動,通過具體的實踐來體驗和感悟孝道的真諦。其次,孝道是需要長期堅持和實踐的,我們要時刻保持對家人和社會的關心和尊重。最后,培養孝道文化需要從自身做起,通過自己的言行和做法來影響和感染身邊的人,從而形成傳遞的連鎖反應。
第五段:對未來的展望和期待
通過這次培訓,我深刻認識到孝道文化的重要性和價值,我將繼續通過自身的努力來傳承和弘揚孝道文化。我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影響和行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尊重孝道,共同營造和諧的家庭和社會。我也期待社會的關注和支持,希望孝道文化能夠在更大范圍內傳播和深入人心,成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我對孝道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并且明確了如何傳承和弘揚孝道文化的方法和途徑。我將繼續努力,將孝道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并以榜樣的力量影響和感染身邊的人。我相信,只有人人都懂得并且踐行孝道,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加和諧美好。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四
最令人感動的文章往往不是華麗的。
曾經很痛恨不孝的子女,妄想把她們扔進十八層地獄,受盡層層之苦,但我沒有想到,這種事情會發生在我的身邊。
今年暑假,姥姥住院了,貌似很嚴重,據說走的時候是被擔架抬走的,經過一番搶救,所幸有驚無險,只是身體有些虛弱,需要在醫院調養幾天,本來應該順利解決的事情卻在這時出現了危機,說來可笑,不是因為姥姥病情加重,也不是因為姥姥不肯接受治療,而是因為出現了分歧,我的三位姨母和一位舅舅分為兩個派系,一派支持姥姥出院,正方的主觀點為醫院太坑爹,除了多花冤枉錢外,沒什么好處,現在姥姥病情已無大礙,不如出院回家養著;另一派反對姥姥出院,反方主觀點為好不容易來一次醫院,應該徹頭徹尾的來一次全面檢查,治好所有病后再出院。也許你會認為有點小題大做,不就住不住院的問題嘛!問問姥姥的主觀意見不就行了嗎?可是問題就出現在這里,姥姥自始至終都是哭哭啼啼的,什么話也不說,這樣一來,正反方一致認為姥姥受了委屈,卻將責任推給對方,正方認為,老人那么大歲數了,本應頤享天年的時候,卻在醫院里胡折騰,這不是加重老人的痛苦嗎?反方卻認為這是老人對他們的寒心,老人年少時含辛茹苦將他們養大,如今自己病啦,兒女卻因心疼醫藥費而放棄對自己的治療,這是該遭天譴的事情,總之,吵得不可開交。。。發展越來越偏軌,結局越來越荒.唐,到了最后,他們竟然為了賭氣,將姥姥一個人扔在醫院里,醫院內,幾乎每個人都在對著他們的背影指指點點,我不知道身為當事人的他們有什么想法,但我卻知道,最后是我們幾個外甥照顧了她七天七夜,無怨無悔的七天七夜。。。七天內,他們一直在吵,結局也許在意料之中,正方強制性的辦了出院手續,也就是說,正方,贏啦。反方不知是賭氣還是因為什么原因,留下了六個字——生不養,死不葬。后來,聽說搬到了外地,再無音訊。
結局很悲憫,至少不是太圓滿,不知道姥姥年輕時,是否會想到有這一天,自己撫養了30幾年的子女會拋棄自己,也許姥姥并不在乎他們的醫藥費,她要的,只是那份守候,不管是不是賭氣,但脆弱的心兒,足夠碎了。
我不知道該以怎樣的身份去評價這件事情,雖然我的至親也參與了其中,但我不愿承認,我一直以為他們有著不為人知的苦衷,就像電視中演的一樣,壞人,在結局往往會突變,也許是我太天真了,但我愿一輩子生活在其中,去撫平這近乎玩笑似地鬧劇,就像一個旁觀人一樣,站在高處,俯視一切。
中國,有很多很多關于孝的諺語,例如百善孝為先,家有一寶,不如一老,黃金難買父母恩等等,但生活在當今時代,有很多人把它扭曲了,認為它只不過是一句口頭禪,留著勵志用的,實際上并沒有什么太大的作用,認為它只不過是一句口號,就像動亂時期的生為毛主席生,死為毛主席死一樣,只不過是一種面具,世人都用它偽裝自己,將自己偽裝成一個千孝子,來完成自己不為人知的目的。
前天看到一篇帖子,上面說是父母年輕時一腔熱血,只為了一時快樂,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過錯,是他們,一手將你的的幸福摧毀,是他們,剝奪了你投生于富人家的機會!
如果你認為可以借此逃避一切責任,我告訴你,你想錯了。
你要知道,當他們付出時,心里想的不是回報,而是百年之后,他們漸漸老了,他希望你能夠像這樣去守護著他,這,就夠了,這不是一筆交易,而是愛的真諦。
這是一類,他們對父母存在偏見和怨恨,也許幾句不痛不癢的話打動不了他們的心,但日久天長,他們會明白我今日之言的;還有另一類,他們不懂孝。
不知你身邊是否有這樣一類人,他們信誓旦旦地與父母承諾,會給父母一個完美的生活,但最后卻不了而之,不是他們不想去實現自己的諾言,而是他們覺得時機未到,待日后功成身退,衣錦還鄉時再去實現當初自己的承諾,不讓父母再跟著自己受苦,奔波與勞累。
這似乎是個不錯的辦法,但似乎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性,忘了父母也會漸漸變老,忘了他們也許等不到你說的那一天,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想要挽回,時光,卻不會再給我們機會。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上面有這樣一句;一件漂亮的衣服是愛,一粒紐扣也是愛,一棟豪宅是愛,一塊磚瓦也是愛。
說了那么多,只想說明一個道理。
最樸實的舉動往往最打動人心。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五
作為一名員工,我有幸在一家重視孝道文化的公司工作。這家公司的經營理念是以孝道為核心,鼓勵員工尊重長輩、關心家庭,同時也注重員工間的互助和團結。這種獨特的文化使得公司成為一個大家庭,員工們在工作中感受到了親情和溫暖。下面我將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闡述公司孝道文化對我的影響。
第二段:家庭觀念的重要性
公司將家庭觀念置于首位,并通過實際行動向員工傳達這一理念。首先,公司在組織各類團建活動的同時,注重員工家屬的參與。舉辦家庭日活動,讓員工能夠帶上家人一起參與,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和感情。此外,公司還定期組織親子活動和父母節慶祝活動,鼓勵員工與家人交流,增強家庭關系。這樣的公司文化讓我深刻感受到家庭觀念的重要性,更加珍惜和關心我的家人。
第三段:長輩尊重和關心
公司堅信孝道要從身邊小事做起,通過日常的行為習慣來體現。在公司,每個員工都會主動尊重和關心長輩。無論是對待年長的同事還是對待老板,我們都會用最誠摯的態度和最有耐心的言行來表達敬意。我時常看到年輕同事主動幫助年長的同事解決問題,耐心傾聽他們的意見和經驗。這種尊重和關心的態度在公司內部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讓我深感傳統的孝道觀念是多么重要。
第四段:互助和團結的力量
公司的孝道文化也注重員工間的互助和團結。公司鼓勵員工之間相互幫助、共同進步。在工作中,我們可以互相學習、互相配合,共同解決問題。而且,公司還設立了員工互助基金,用于員工間的緊急救助和急需資助。我曾經親眼見證了這個基金的力量,它幫助了幾位員工渡過了難關,讓我深感團結和互助的力量是無窮的。
第五段:孝道文化的價值觀啟示
在公司的這段時間里,我不僅切身體會到了公司孝道文化的影響力,更深刻體悟到孝道的價值觀啟示。家庭觀念的重要性、對長輩的尊重和關心、互助和團結的力量等,都是孝道文化中蘊含的寶貴價值觀。這些價值觀不僅在公司中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也讓我在日常生活中受益良多。我相信,只要我們將孝道文化發揚光大,將這些價值觀融入到生活中,我們的家庭、社會將變得更加和諧、溫暖。
總結:
公司的孝道文化以家庭觀念的重要性、對長輩的尊重和關心、互助和團結的力量為核心,給予了員工們深刻的體驗和感悟。我通過公司的各種活動和員工之間的交流,真切地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和親情的珍貴。同時,我也明白了孝道文化中所蘊含的寶貴價值觀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只有將這些價值觀貫徹到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才能真正體驗到孝道文化所帶來的美好和影響力。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六
假期無意中在嫂子家翻到〈中華孝道故事〉這本書。隨便翻看幾頁后,便被其中的故事吸引了,于是便借回家中細細品讀。
這本書分為(上)近現代名人篇(中)當代大眾篇(下)古代圣賢篇三篇。向人們講述了從古至今,從名人至普通百姓的孝道故事。
子路背米孝雙親;子騫勸父諒后母;花木蘭替父從軍;譚嗣同臨危救父;許世友四跪慈母;朱德深情憶母;三學子“典身”救娘;孝心暖公爹等故事讀后無不令人深深感動。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兩大基本傳統道德行為準則之一。幾千年來,人們把忠孝視為天性,甚至作為區別人與禽的標志。孝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人倫道德的基石,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她始終閃耀著不滅的光芒。
我們當今的時代更需要孝。
我們的兒童更需要孝。一個從小就知道孝敬父母的人,長大以后才可能成為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有責任感的人,成為道德高尚、能夠成就大事的人。
做為一名班主任,我應該在以后的教學生活中不斷向孩子們講述這些地孝道故事,讓他們成為一個懂得孝道的人。只有懂得孝道的學長大后才能成為一名真正有用的人材。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七
近年來,孝道文化在中國社會中的重要性逐漸受到重視。為了更好地傳承和弘揚孝道文化,我于近期參加了一次孝道文化培訓課程。在這次培訓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孝道文化的意義和內涵,也對如何將孝道付諸實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下是我對于這次培訓的心得體會。
首先,了解了孝道文化的歷史淵源和基本概念。通過培訓,我了解到孝道文化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被視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孝道的重要性在孔子時代就已經被倡導和推崇。孔子曾說:“弟子孝友,阿意以聽”意思是孝子須待人好,才能聽從長輩的教導。這體現了孔子對于孝道文化的重視和強調。此外,通過培訓,我還了解到孝道的基本概念是“立正見實”,即正確認識孝道,將孝道付諸實踐。
其次,在培訓中我了解到了孝道與現代社會的關系。在現代社會中,孝道文化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由于現代人對于個人主義的追求,往往忽略了家庭的重要性,孝道觀念逐漸淡化。不過,在這次培訓中,我看到很多例子證明孝道與現代社會并不是背道而馳的。孝敬、關心和照料父母,并不意味著放棄個人的追求和發展。反而,恰恰是因為有了家人的支持和鞭策,個人才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價值和理想。因此,孝道文化與現代社會并不矛盾,而是可以相互促進和融合的。
第三,通過培訓,我深刻認識到孝道的實踐需要付出。孝道并不僅僅是口頭上的誓言或看似淺顯的問候和關心,而是需要真正的行動。孝敬父母并不僅僅是給他們買一些物質上的東西,更重要的是關注他們的內心感受和情感需求。這需要我們為父母提供陪伴、關心和理解,并將這些傳遞給下一代。而這種行為和態度需要我們投入時間和精力,付出真情實感。通過培訓,我明白了只有真正投入和付出才能感受到孝道所帶來的深層次的快樂和滿足。
第四,通過培訓,我對于孝道的實踐和傳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培訓中,導師強調了傳承家庭價值觀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們成長的第一所學校,家庭的價值觀和道德準則對于孩子們長大后的人生選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對于我們來說,傳承孝道,培養家庭價值觀念,就成為一種責任和使命。在培訓中,我也學到了一些實踐孝道的方法和技巧,比如“三心覆蓋法”,即心念、心行和心意并重,通過行動和表達來傳遞孝心。
最后,通過培訓,我深深感受到了孝道文化的莊嚴和崇高。孝道不僅僅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個傳統,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和道德準則。它涉及到親情、愛情、友情三個層面,可以說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個主題。而對于個人來說,孝道也是一種修養和提高自身素質的一種途徑。只有通過實踐和體驗,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孝道的內涵和深意。
總之,這次孝道文化培訓讓我對于孝道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孝道需要我們將其付諸實踐,并將其傳承給下一代。通過付出和傳承,我們能夠感受到孝道所帶來的快樂和滿足。作為現代人,我們應該努力弘揚和傳承孝道文化,讓孝道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