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中華傳統節日手抄報篇一
元宵節我們包湯圓、吃湯圓和猜燈謎。我最喜歡的是包湯圓的環節。媽媽叫我去廚房:“今天我們來包湯圓吧!”“好呀!好呀!”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首先媽媽拿出了糯米粉倒在碗里,然后倒一點水,用手揉捏均勻。再重復這個過程,直到糯米團有一點粘手就可以了。接下來用手把面團捏成像碗一樣形狀,把不同口味的餡料放進去。放在手心中搓圓就可以了。
包出來的湯圓,有的像小倉鼠,正在吃東西;有的像小貓的爪子,軟乎乎的;還有的像小朋友們圓潤的小臉蛋……
“媽媽,你看我做的好嗎?”我舉起我包好的湯圓說。“嗯!非常好!”媽媽舉起兩個大拇指表揚我。包湯圓太好玩了,下次我要讓全家人嘗到我的手藝!
正是因為我喜歡包湯圓和吃湯圓,所以我特別喜歡元宵節。
中華傳統節日手抄報篇二
“咚咚……”在沉重大鐘敲響了十二聲后,我們迎來了那個令無數中國人興奮至極的節日——春節。
春節是一年之歲首,農歷新年,傳統上的“年節”,傳統名稱分別有新春、新歲、新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過年。春節歷史悠久,是由上古時代歲首祭祀活動演變來,其起源蘊含著豐富深邃的人文與自然文化。
今年春節,我和家人一起動手包了餃子。我包的第一個餃子真是慘不忍睹,因為捏的力氣不夠大,竟然“趴”了下去。第二個呢,因為放了很多餡,包好后竟然把餡露出了一大截……。哎,再看爸爸媽媽包的,一個個挺著大肚子,活像了打了勝仗的大將軍,我不禁更氣餒了。媽媽一看我這模樣,連忙安慰我說“老天不負有心人嘛,加油!”在媽媽的鼓勵下,我重新振作起來,我非常仔細、認真地觀察了媽媽的手法,慢慢地也掌握了包餃子的技巧,也可以包出像模樣的餃子了。餃子煮好了,夾起一個自己包的餃子,吃到嘴里,心里就像吃了蜂蜜一樣甜。
在一輪彎彎的月亮下,在神秘無比的夜空下,在這個充滿愛的家中,我無比幸福。
來自: 宇宙最大圖書館> 《待分類》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傳統文化感想作文600字
傳統文化感想作文600字傳統文化感想作文600字一:我喜愛的一個傳統佳節據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共有十個太陽火辣辣地炙烤著大地,有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了9個太陽,后娶嫦娥為妻。而對...
包粽子 / 河南馬翊騰 三年級
包粽子 / 河南馬翊騰 三年級。包粽子。聽媽媽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一個節日,傳說,屈原跳了汨羅江,百姓們為了...
三年級關于端午節傳統節日的作文有哪些
姥姥說要包粽子。粽子的形狀是四角形的,用兩到三片蘆葦葉剝裹著白白的糯米,再用馬蓮桿纏住綁好,這樣一個粽子就做成了。今天,是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我很喜歡包粽子了,我家的人都會包一種“...
【原創作文】?粽香飄飄
中華傳統節日手抄報篇三
伴著新年的鐘聲,春姑娘邁著它輕盈的步伐向我們走來。
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春節了。時光似剪,歲月如梭,一轉眼就到了春節的晚上。廚房里熱火朝天,不一會兒,一盤盤香噴噴的飯菜被端上了飯桌,這可使我們饞嘴的孩子們垂涎欲滴。
可是,這么多菜里怎么沒有我最喜歡吃的餃子呢?奶奶說:“過春節怎么能沒餃子呢,今天我們就現場包。”爺爺自豪地說:“我會搟面。”媽媽興高采烈地說:“我會揉面團。”所有的工作都準備就緒,接下來就是包餃子了。
奶奶拿起一張正方形的皮,接著把肉包進去,然后用手沾水,把水沾到餃子皮的邊上,熟練地把面皮捏攏,最后放到鍋里。不知不覺,我們家開始了一場包餃子比賽,看誰包得最好,一個個可愛的小水餃像一個個優雅的舞蹈演員。
我左盼右盼的餃子終于熟了。我拿起筷子就準備“大開殺戒”,把這些飯菜全部消滅。不久,很多飯菜都被我吃到肚子里了。
快樂的一天馬上就要結束了,我期待以后春節的到來。同學們,你們喜歡什么節日呢?
中華傳統節日手抄報篇四
盼星星,盼月亮,我終于盼到了大年三十!
清晨,我們早早的來到集市采購年貨,天啊!原本冷冷清清的小鎮一下子熱鬧起來了!小販們賣的東西各種各樣,有賣煙花禮炮的、有賣瓜果蔬菜的、還有賣對聯的。爸爸采購完年貨后,我還去挑了很多煙花。
下午,奶奶用糯米做了很多圓子,再用農家大鐵鍋炸糯米圓子,剛出鍋的圓子,金燦燦的,好看極了!咬一口,又酥又脆,又軟又糯,真讓人食欲大動!
然后爸爸和爺爺去山上祭祖,這是個封建傳統,一般是男子祭祖,也是對先人的緬懷!
晚上,吃過年夜飯,奶奶就給我了一個大紅包!忽然,只聽到“砰”地一聲,放煙花啦!我興奮地跑出門外,五彩繽紛的大球重疊在一起,紅的黃的藍的紫的各種顏色縱橫交錯,宛如一顆顆美麗的“寶石”,不一會兒,這些“寶石”便紛紛掉下來了。
這是我家鄉的年三十,你們的大年三十是什么樣的呢?
中華傳統節日手抄報篇五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也是傳統節日。
這天早上,我早早起床,媽媽去菜場買菜了,我趕緊吃爸爸親手做的早餐,之后我就去寫作業,因為這樣不僅能趕媽媽回家寫完,還可以多玩一會。
終于寫完了,忽然聽到一陣敲門的聲音,不好!是媽媽。于是,我只能去開門,心想:要是再晚一會兒,就好了!
媽媽一進門就說:“你看,媽媽給你買了你最喜歡的餃子。”但最讓我開心的是,還給我買了不同餡料的月餅,奶奶叫這是雪花。每個月餅獨立包裝,漂亮美觀,看著就有強烈的食欲。
媽媽在廚房開始煮餃子啦!我急忙去叫爺爺、奶奶、爸爸、小姨……來吃餃子。
我給大家調了蒜汁,拿起一個餃子,蘸了一下汁,一口吃了下去,那味道美極了!
小姨說:“我感覺自己就像回到了小時候,吃著媽媽包的餃子。”
晚上,我們坐在院子里,媽媽拿出葡萄和月餅,還有各種水果,我們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我遙望天空明月,似乎看到嫦娥在孤獨嘆息,想念人間的后羿。
中華傳統節日手抄報篇六
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而我最喜歡的要數春節。春節是中國的農歷新年,它是民間最隆重,也是最熱鬧的節日。
春節的慶祝活動有很多:放煙花、舞獅子、貼春聯、拜年還有守歲……
臨近春節,大街小巷披上了節日的盛裝,小區大門上掛著燈籠,家家戶戶貼著春聯和福字,人們把房子打扮得像個新娘,大家進進出出、忙忙碌碌,一邊置辦年貨,一邊熱情地相互問好。
媽媽也忙得不可開交,打掃房間,準備年夜飯,還要包餃子。每年的這個時候她都會拉著我給她幫忙,我最喜歡做的就是包餃子。全家人圍在一起有說有笑,我還會放一個花生在餃子里,誰在年夜飯的時候吃到有花生的餃子,寓意今年會有好運。
終于等到了除夕夜,媽媽做好了年夜飯,只聽媽媽喊了一聲“開飯嘍”我一骨碌爬到椅子上。全家共同舉杯,慶祝新年的到來,爸爸給我夾了塊魚,“過年吃魚,年年有余。”媽媽夾了個竹筍說:“來,吃個竹筍來年節節高。”我端起茶杯給爺爺敬酒,“爺爺,祝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爺爺樂得眼睛瞇成一條縫,直夸我又長大一歲真是更懂事了。
春節多么熱鬧有趣啊,不僅能和家人團圓,還有美味的佳肴,我已經開始期待下一個春節了。
中華傳統節日手抄報篇七
我今日十分高興,你明白么?今日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據說是為了紀念古代楚國大忠臣屈原的。他是投江而死的,當地居民趕來營救,撈了半天也沒撈到,大家就把粽子投下去喂魚。漸漸就成了風俗,端午節也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聽爸爸說,我們那里的習俗是端午節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和菖蒲劍。我還和爸爸一齊在門口掛了艾草和菖蒲劍,聽說是驅邪的。奶奶要做粽子了,我連忙跑去觀看。奶奶做的是蜜棗棕,她先準備好箬葉,然后再把糯米放進裹成錐形的箬葉里,再在糯米中間放顆蜜棗,最終把葉子包起來,緊緊地扎上線就能夠了。把裹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煮,我就開始耐心等待了。
粽子煮好了。我接過粽子就是一口,啊!又甜又軟,真好吃!我吃了好幾個,肚子都快撐破了!
每當我看到人們過春節那喜洋洋的照片和節目時,我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今年初五我干的一件“傻事”。
初五也叫“破五”,是送年的意思,傳統的送年也要吃餃子,并且餃子里還要包上錢、棗、糖,每樣包上6個。意思是:如果吃到帶錢的餃子,這一年就會發財,如果吃到帶棗的餃子,這一年就會好運早來;如果吃到帶糖的餃子,這一年就會過的“甜甜蜜蜜”一家人就會和和睦睦。6是吉祥的數字。雖然這只是人們對新年的期望,但我們家還是繼承了這種傳統。
初五晚上,我們吃餃子送年。爸爸在吃第一個餃子時,只聽見“咯噔”一聲,第一個錢被爸爸吃著了,他露出了得意地笑容。這時,媽媽也學著爸爸的樣貌說:“你猜這個餃子里有沒有東西?”我想:媽媽一向愛開玩笑。自信地說:“沒有!”結果第一塊糖又被媽媽吃著了。此刻就我還沒有吃著東西呢!我十分著急。最終,我吃了20個餃子,只吃出了3塊糖,媽媽吃了25個餃子,吃了4個錢,2塊糖,爸爸吃了30個餃子,吃出了2個錢,1塊糖和3個棗,此刻只剩下了10個餃子,我不甘心落后想:這10個餃子里肯定有3個棗,雖然,我已經吃的很飽了,但還是抵不住棗餃子的誘惑。我揉了揉肚子,不由自主的又吃了兩個餃子,可還是沒有吃到棗餃子。我看了看一向爭強好勝的爸爸和媽媽,他們悠閑的吃著別的菜,好像并不在乎我是否把剩下的3個棗吃出來。
我不管那么多,又吃了5個餃子,還是沒有吃到棗餃子。我開始懷疑他們是不是已經把剩下的3個棗吃出來了?我看了看他們的“戰利品”沒有多呀?就在這時他們不約而同的來夾這3個餃子,我看了他們的動作,想:這最終的3個棗,必須就在這三個餃子里!我連忙拿起筷子夾起這三個餃子就往嘴里送,一咬,怎樣一個棗也沒有。這時,爸爸笑著說:“廚房里還有一盤餃子沒煮。”我跑到廚房一看,果然還有一盤餃子沒煮呢,我后悔不已。恰好這3個棗就是不在這10個餃子里。
每當我想起這件事,我就會時刻提醒自我,無論干什么事都要研究周到,不要盲目行事。
中華傳統節日手抄報篇八
端午節的時間是農歷五月初五,習俗是吃粽子,賽龍舟,掛燈籠。
我最喜歡包粽子,我和媽媽一起做,媽媽準備材料,我來做。
首先拿出葦葉在拿出糯米和大紅棗,裹在一起,在倒到葦葉上,再包起來,第一個粽子就完成啦。
再接著包很多粽子,晚上可以和爸爸媽媽吃粽子了然后我來幫媽媽煮粽子。
時間到了,我來掀開鍋蓋,香噴噴的粽子在房子里冒煙,我飛快地拿起粽子,我突然叫起來,因為粽子剛掀開太熱了,所以我才叫起來這,可是我的手被熱紅了,所以我才叫起來,可是我的手被熱紅了,媽媽拿了藥,幫我抹了抹,在貼上創口貼,過了一會兒,我覺得不痛了就拿掉了。
我和我媽媽等著我爸爸回來,可是我爸爸一直都不回來,我媽媽給爸爸打了個電話,爸爸說:“你們等一會兒吧,因為工作太忙了,你們等等吧!”媽媽說:“好吧,我們就等等。”
我去看電視啦,看著看著,爸爸回來了,我們一家三口吃的香噴噴的粽子,我說:“我包的粽子真好吃。”爸爸媽媽也說:“你包的粽子可好吃啦。”
我一定會記住這一刻。
中華傳統節日手抄報篇九
我最喜歡的節日是春節,因為春節家家戶戶張燈結彩,一家人都團團圓圓在一起。
一大早起來,我和爸爸媽媽把在市場精心挑選的對聯和福字貼好,又把窗花分別貼了上去。
下午時,我們開始準備年夜飯了。爺爺做了金黃酥脆的炸老板魚、油亮亮的麻花;姥姥和姥爺一起準備了晶瑩剔透的皮凍;奶奶做的是酸甜可口的白菜心拌蜇皮;我做了一道奶媽之前發明的菜“香菜”,年夜飯的菜還有……。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就到了傍晚。要吃年夜飯了!我上桌了。呀!菜還不止我知道的那些,還有炸肉丸,寓意著團團圓圓,涼拌生菜,寓意生財。奶奶把熱氣騰騰的三鮮餡餃子端了上來。我們把電視打開,調出了春晚,大家聚精會神的看春晚。節目真多:有二人轉,有高難度的舞蹈,有優美動聽的歌曲……。
“當”!“當”!“當”……鐘響了十二下,大家穿上新衣服出門放煙花了。我們先放爆竹,“噼噼啪啪”,震耳欲聾的響聲傳了出來。我們又放起了煙花,那個小火苗在空中畫出了一個倒八字,哈!太好玩了!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新的一年伴著爆竹聲來到了千家方戶,我們團聚在一起。啊!我愛春節!
中華傳統節日手抄報篇十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它和中秋節,春節并列為中國的三大傳統節日。
端午節到了,碧綠,有著清香的竹葉;用水浸泡過的糯米看上去晶瑩剔透;用調料腌制過的五花肉;毛竽,豆腐,青豆,板栗,蜜棗,豆沙,紅棗……它們顯得美味又誘人。媽媽用靈巧的雙手把粽葉左折右疊,再用繩子層層纏繞,一會兒,一個個精致小巧的粽子就包好了。不一會兒,滿屋飄香,把我饞的直流口水。我連忙打開一個粽子,迫不及待的往嘴里送。
“寶貝,別光顧著吃,你知道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嗎?”媽媽問道。
“當然是因為紀念屈原。他是一個愛國詩人,看見秦軍攻破楚國國都時,就滿懷悲憤地投江自盡了。”媽媽帶我穿越了時空,來到了烽火四起的楚國,看見了屈原跳江時臉上絕望的神情。老百姓把粽子丟到江里,希望能喂飽魚蝦,不讓他們奪食屈原的尸體。
我喜歡過端午節,它不僅能讓我吃到香香的
粽子,還能讓我了解中國的歷史。
中華傳統節日手抄報篇十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每吟誦這首詩,我就會想到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春節。
大年三十,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到處都洋溢著歡樂的氣氛。小朋友們一個個從家里跑了出來,三個一群,五個一伙跳啊,唱啊,開心的像剛出籠的小鳥。爸爸和爺爺在掛燈籠,貼對聯,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媽媽和奶奶在家里做豐盛的團圓飯。
我看奶奶左手拿皮,右手放陷,兩手一捏,轉眼間,就包好了一排元寶似的餃子。我心想:包餃子這么簡單,我也來試試!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包餃子,結果根本不是想象的那么簡單。我包的餃子,東倒西歪,大的大,小的小,奶奶和媽媽都哈哈笑了起來。可看著奇形怪狀的餃子,我還是挺有成就感的。
開飯啦!隨著奶奶的一聲吆喝,一道道美食從廚房端過來,把桌子都擺滿了。有香噴噴的紅燒肉,外酥里嫩的排骨等,還有必不可少的餃子!
吃完晚飯后,我就高高興興地出去玩了。正當我玩得開心的時候,咚的一聲,我循聲望去,哇,好美啊!就在這時,一聲接著一聲響了起來,仰望天空,看那形態各異,色彩繽紛的煙花,就像多情的流星雨,淅淅瀝瀝,又似降落傘從空中落下來,也如螢火蟲般在空中翩翩起舞。
春節是熱熱鬧鬧的,我真想每天都像過春節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