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農牧區宣傳文案 農牧宣傳簡報篇一
2、(譯文)陰山腳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四面與大地相連,看起來好像牧民們的氈帳一般。藍天下的草原翻滾著綠色的波瀾,那風吹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穹廬是游牧異議的活動居室,是他們的衣食來源,對于這些與他們的生活和命運相關的事物,他們有著極深極厚的感情。所以我們說,他們謳歌草原,謳歌牛羊,就是贊美家鄉,贊美生活;我們并且認為,這首民歌具有濃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歌詠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
3、所以牧民儲存的過冬牧草主要是為了大雪天氣應急只用。
4、特色民族風篝火晚會,烤全羊,擠牛奶,制奶茶,體驗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
5、蒙古包看起來外形雖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采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非常適合于經常轉場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6、抵達住宿客棧稍作休息可去覓食啦,可品嘗俄羅斯特色美食,嘗一嘗俄羅斯的大列巴。餐后喜歡熱鬧的你也可以喊上幾名志同道合的酒友,拎上當地啤酒,跟隨喜歡拍夕陽的朋友一起爬上山頭,拍攝美麗的斜陽落日。
7、過去蒙古族以游牧為主,所以住的全是蒙古包。現在除了游牧,相當多的蒙古族從事農業生產或農牧兼營,他們已定居村鎮。
8、2015年7月23日,青海玉樹,政府安置社區的籃球場。
9、一份展示內蒙古旅游攝影成果的在線讀物
10、帳篷,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牧民使用的主要居舍之一。通常有生活帳篷和娛樂、休閑帳篷兩種。生活帳篷是多用牛毛制成的黑色帳篷,用數根支架支住頂棚,外邊四周用牛毛繩索拉緊栓在木撅上,再把木撅釘入土中,十分牢固。牛毛帳篷不怕雨雪的浸透,任憑外邊下多么大的雨,帳篷里不會漏雨,非常適合高原變化無常的天氣。帳篷里中間是爐灶。過去一般是三塊石頭架起的鍋灶,如今多用鐵皮爐子,煙筒從帳頂中央伸出去。四周多堆放糧食袋子和日用雜物,進門正對面擺放佛龕、懸掛“唐卡”(佛像絹軸畫)等。兩邊鋪牛、羊皮或羊毛氈子,再在上邊鋪用羊毛編織成的“卡墊”(地毯)。藏族貴右,尊貴的客人通常被讓到右邊坐或睡。
11、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
12、是蒙古族人們生活中極其重要的盛會。
13、※邊境公路被公認為呼倫貝爾最美公路,雖然景色優美但近年來路況一直不是很好。因是砂石土路一經遇到強降雨會經常將路面沖壞,所以一旦發生類似情況,為了安全起見將改走公路。
14、草原的朵朵白云之下,牧民們過著的卻是孤寂的生活,當我們羨慕這里的朵朵白云時,其實更要想到孤寂的牧民們面臨的種種無奈!
15、蒙古人的傳統交通運輸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車輛兩種。役畜以馬和駱駝為主,車輛為勒勒車。
16、在草原上,生命可以肆意舒展,自由而不羈。草原的兒女,他們對生命的理解,往往也格外灑脫與珍惜。這些逐水草而居,以放牧牛羊為生的民族,有著和我們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人生信仰。
17、鄂溫克人飼養馴鹿具有悠久的歷史。相傳在很早以前,他們的8位祖先在山中狩獵,捉住了6只野生鹿仔帶回飼養,久而久之發展成了今天人工飼養的馴鹿。據有關專家考證,鄂溫克人飼養鹿可追溯到漢朝以前,《梁書》中關于“養鹿如養牛”的記載指的就是這里飼養馴鹿的北方民族。由于歷史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馴鹿在其他北方民族中都已先后消失,惟獨在鄂溫克獵民中得以延續。
18、下午:飯后開始搭建我們今晚的行宮(帳篷)屆時向導也為大家準備好了蒙古服,我們穿著好后騎上馬放著羊群融入到牧民的生活,放羊的同時我們可以挑選一只肥美的小羊用牧民獨有的方式為我們做上一頓大餐,在夕陽落下之前也可以拿上風箏,足球在這片遼闊的草原上盡情的撒歡,可以約上幾個人比試一下箭法,不知不覺感覺一下午的時間過的飛快,我們讓牧民加工的小羊也出爐了開始展示大家戰斗力的時候到了。
19、下午:飯后前往馬術培訓地,抵達后馬師會根據驢友情況挑選各自適合自己喜愛的馬匹,屆時會進行系統的上馬前的基本要領,大家到時一定要認真聽,這對于你更好更快的掌握騎馬技術至關重要,然后在馬師跟領隊的帶領下在草原里自由練習下騎馬,爭取將騎馬要領全部掌握,駕馭著馬兒奔向亞洲第一濕地,那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里等待你的光臨,相信你一定有所震撼。騎了半天馬的我們都會很累了,這時我們也要打道回府驅車前往醉美額爾古納,抵達后我們可以去街上尋覓美食然會回到賓館美美的睡上一覺,美好的一天注定以美夢結束!那當真是極好的。
20、鄂溫克族人在森林中沒有固定的住所,“撮羅子”是他們的傳統民居。“撮羅子”,鄂溫克語叫“希欏柱”,它的外形如同鄂倫春族的“斜人柱”,高約3米,直徑約4米,是一種圓錐形建筑物,實際上是用松木桿搭成的圓形窩棚,也是一種非常簡單的帳篷。
農牧區宣傳文案 農牧宣傳簡報篇二
1、應該叫帳房。蒙古包是蒙古草原上的稱謂。有歌詞為證:“人們走過了她的帳房,都要回頭留念的向往”。
2、偏遠農牧區用電升級工程的實施,讓達茂旗最西側的明安鎮希拉朝魯隊牧戶鄧龍家的用電設備同步升級。
3、青海省的藏族人主要聚居在青海湖周邊及青海省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地區,在這里,人類與豐富多變的大自然和諧相處著。過去,這里的藏族人大多飼養羊、牦牛、馬匹等高原牲畜,在廣袤的青藏高原游牧。如今,青海地區藏族人的生活隨著現代化的滲入發生了很大變化,他們的生活狀況和居住條件也因個人年齡、閱歷、職業不同呈現出巨大的差異。如果說過去的藏區牧民終日關注的是如何經營他們的牛羊,那么現在藏區牧民更多的則是在為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提高子女的受教育水平而努力。
4、內蒙古藝術攝影協會會員作品展(參展)
5、萌娃“外援”來助力引發家長探討“二胎”話題
6、青海|青海湖邊還隱藏著一個詩意美景仙女灣!
7、“房子西邊新蓋的采光房計劃再養殖30頭牛,同時增加30千瓦飼料加工機一臺,到時候不光自己用,還能給別人家加工飼料”,鄧海龍滔滔不絕細數著有電后的計劃。
8、(來源:錫林郭勒新聞)
9、※陽光,草地,馬群,濕地等等美景美不勝數,溫馨提示大家在游玩的過程中別忘記防曬哦,草原的烈日還是很毒狠毒的不要出來玩一次都變黑了哦特別是美眉們哦,男士們也要做好防曬,不能礙于面子不做防曬,真的會曬傷哦,同時提醒大家做好防蚊防蟲。
10、套餐c:2880元/人(獨自一匹馬適合騎過馬或體力好的隊員)
11、2015年7月26日,青海玉樹,藏族游牧民燃燒杜松為將參加賽馬比賽的馬凈化、祈禱好運。
12、奶茶摻和著牛奶或羊奶的茶,是蒙古族同胞敬客最重要的飲料。
13、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無論是物種豐富的動植物、變幻莫測的自然現象,還是別具地域風情的生產勞作活動等,都能讓孩子們習得知識,獲得成長。在節目開始的成長打卡實驗中,面對來自電子產品的誘惑,大多數孩子選擇與可愛的小動物互動相處,這說明大自然對孩子是存在天然的吸引力。對于在充斥著電子產品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萌娃們,大自然不僅帶給孩子們玩樂和新鮮感,更重要的是能帶來對自然萬物的感受和體驗,因此家長在成長教育中,要帶孩子們多多走進自然,減少孩子們對電子產品的過分依賴和沉迷。
14、2020年谷雨后的達茂草原還沒有泛青,碧藍的天空上幾朵白云轉眼間被微風撕卷成大小不一的條狀,由近及遠劃向我們要東去的方向—農區小文公鄉。
15、走進呼倫貝爾真正代表性的草原牧業四旗環線(鄂溫克旗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旗陳巴爾虎旗)
16、 祝壽儀式比較簡單,席間,來賓們都為老人敬酒、獻哈達和禮品。敬酒八碗的蒙古語稱“朱來”。然后叩拜主人,表示感謝主家招待。祝壽的禮品通常有:馬、牛、綿羊或羊烏查、皮長袍、棉長袍、夾長袍、靴子、煙、荷包、錢等。
17、第22屆內蒙古攝影藝術展(優秀獎)
18、放眼望去,綠色的草原,
19、上午:喝著由我們自己擠出香醇的牛奶以及主人為我們精心準備的早餐后我們前往中國第五大湖泊——呼倫湖。途徑新巴爾虎右旗草原,呼倫湖方圓二千多平方公里,碧波萬頃,如同一顆晶瑩碩大的明珠,鑲嵌在呼倫貝爾草原之上。呼倫湖的景色與每年的降水量息息相關,如果運氣不好,我們是無法感受昔日呼倫湖的美麗。相反取而代之的是水位退后留下的沙化岸邊,昏暗的湖水。因此,大家一方面期待人品爆發,一方面要對這個景點做好一定心里準備,以免屆時落差巨大。
20、驅車120公里來到達茂旗最東側與四子王旗接壤的小文公鄉,與鄉黨委對接后,再次來到包頭供電局精準扶貧的重點村——拉兌九行政村,在精準扶貧的14戶農戶中,變化最大的一戶當屬謝素蘭家。
農牧區宣傳文案 農牧宣傳簡報篇三
優化結構 提質增效 適度規模 標準養殖
發展現代畜牧業 促農增收又致富
發達的畜牧業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
科學養殖 增產增收
推進標準化養殖 發展現代畜牧業
轉變生產方式 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
實施畜產品安全行動計劃 促進現代畜牧業大發展
加強動物衛生監督 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
加強動物衛生監督 提高重大動物疫病防疫質量
嚴厲打擊收售病害動物及動物產品的違法行為
打擊經營、加工、儲藏病害動物及動物產品的違法行為
禁止經營未經檢疫和無檢疫合格證的動物及動物產品
養健康牛 喝放心奶
勤檢測 重巡查 把好鮮奶質量關
適度規模 標準養殖 奶業發展 質量為先
改良奶牛 優奶增效
奶牛是人類的保姆
牛奶是白色血液
大力發展奶牛產業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一杯牛奶 強壯一個民族
建設生態奶源基地 打造西南奶業大市
良種牛 優質草 生態奶
發展生豬產業 促進新農村建設
建設生豬養殖示范園 推進現代畜牧業大發展
推行生豬標準化生產 促進畜牧業上檔升級
堅定不移把現代畜牧業放在農業農村經濟優先發展位置
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 不斷增加農民收入
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 促進縣鄉經濟發展
強力推進現代畜牧業發展
強化服務 狠抓發展 打造現代畜牧業強縣
創造良好發展環境 強力推進現代畜牧業發展
畜產品加工業是現代畜牧業發展的助推器
發展畜產品加工業就是發展現代畜牧業
2、加強動物防疫工作,促進養殖業健康發展。
3、加強動物衛生監督,維護公共衛生安全。
4、依法實施動物檢疫,保障動物產品食用安全。
5、依法落實強制免疫義務,提高動物預防保健水平。
6、完善動物防疫應急預案,加強動物疫情應急管理。
7、嚴格動物防疫條件,規范動物防疫行為。
8、病死動物不屠宰,病害肉類不買賣。
9、發現疫情快報告,發現違章速舉報。
10現代畜牧業成敗在防疫
養在于防 防重于治
防疫制度神圣不可侵犯
防疫無小事 關鍵在落實
太平不忘警鐘鳴 發展不忘抓防疫
養殖須免疫 進出必消毒 管理要科學 健康促發、飼養動物應免疫,出售動物須檢疫。
農牧區宣傳文案 農牧宣傳簡報篇四
1、很多人甚至會認為內蒙古大草原的牧民們接受的教育非常的少,而且吃的東西都是一些,青稞面,牛羊肉等,但是并不是這樣,他們的生活中的吃的東西,除了與我們,正常情況下,想象的那樣意外,他們也擁有和我們一樣的吃的,而且他們的教育水平也是非常高的,并不是像我們想象的那樣,那在遼闊的大草原上面又非常寬闊的柏油路,交通也是十分的,便利的,而且很多人并不是單純的生活在蒙古包里面,他們也有屬于自己的高樓大廈。所以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內蒙古的人都是非常貧窮的。
2、冬天放羊一般就是晚出早歸,在離牧民家很近的草場放牧。
3、上午:吃過早餐后驅車前往有著浪漫故事的白樺林,見到它們你會情不自禁的去貼近,走進這些白樺林,去撫摸它們,仿佛在與一種無言的生命傾訴。一種圣潔的感覺會油然而生,耳邊仿佛又想起俄羅斯歌曲白樺樹的旋律、還有那經久不衰的愛情故事再現眼簾,睜開眼睛醒醒吧,別沉浸在這天然氧吧之中了我們要去俄羅斯民俗村恩河吃午飯嘍。
4、※成人持有效證件全程不產生門票或半票當場退還門票費用
5、察爾汗鹽湖|鹽花奇景:盛開在生命禁區的“生命之花”!
6、※草原早晚溫差較大,早晚較涼,中午又比較熱,所以白天穿短袖,帶好遮陽帽,太陽鏡,早晚穿長袖是最合理的搭配,所以出行前一定要準備好長衣長袖,以免著涼,不過主要還是草原傍晚蚊子多,長衣長袖不容易被蚊蟲叮咬(先把一些驅蚊藥水噴在身上是很明智的選擇),所以不用太厚的。
7、“自然教育”以自然為背景,通過利用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兒童融入大自然,從而實現成長,獲得身心健康的一種教育方式。節目中,“一日牧民”體驗活動為孩子們和大自然建立了親密的關系,在放羊、找草料、撿牛糞、找水源的過程中,孩子們鍛煉了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善于觀察和探索的能力,在實踐中體驗自然的美好。通過一日牧民體驗活動,孩子們坦然接受了驚喜和遺憾都是多變的大自然給予的禮物,尤其在傅首爾夫婦、王弢老師的講解下,他們懂得了,人生難免經歷失敗與遺憾,學會享受過程,從經歷中收獲成長,這才是豁達而積極的人生觀。
8、下午;一路草原風光我們向著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口岸城市,素有“東亞之窗”的美譽,融合中俄蒙三國風情。被譽為“東亞之窗”的滿洲里。入住步行街附近酒店后大家可以到處逛逛,如果大家愿意,晚上集體fb晚餐,讓我們齊聚一堂,舉杯暢飲,飯后欣賞滿洲里夜色之美,滿大街的俄羅斯車,滿洲里的夜景充滿了異域風情,仿佛到了國外的感覺,可以買些俄羅斯的工藝品帶給親朋好友,最后提醒大家不要忘記偷拍幾張俄羅斯美女哦!
9、 吃飯禁忌:忌諱給客人食用無鹽的茶飯;吃熱飯時忌諱用嘴吹氣;忌諱倒撒食物;飯后忌諱伸懶腰。
10、第一晚海拉爾酒店雙標,獨立衛浴
11、 祝壽是蒙古族人民為老人舉行的一個禮儀慶典。蒙古民族的祝壽禮和過本歷年都是在年紀大時才舉行的。一般在九十時才祝壽。不過父母親在世時,兒孫輩即使到了七八十歲也不許做壽。
12、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納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納10幾個人。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在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包的大小先畫一個畫圈,然后沿著畫好的圓圈將“哈納”(用5米長的柳條交叉編結而成)架好,再架上頂部的“烏尼”(長約2米的柳條棍),將“哈納”和“烏尼”按圓形銜接在一起綁架好,然后搭上毛氈,用毛繩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戶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戶了。
13、2015年7月25日,青海玉樹,藏族民眾穿傳統服裝等待在當地政府贊助的節日上表演。
14、鑲黃旗春季休牧草場面積為393萬畝,休牧牲畜總頭數06萬頭只,涉及牧戶5500多戶。休牧期間,鑲黃旗多次組織蘇木鎮和各有關部門干部職工,深入嘎查、牧戶及時了解牧民畜牧業生產經營及飼草料儲備情況,充分發揮旗草業市場作用,與企業簽訂飼草料購銷協議,儲備飼草料3000多噸,保證了春季休牧期的飼草料需求。
15、見到牧民孩子不要大聲斥責,更不能打孩子。不要當著家人的面說孩子生理上的缺陷。對孩子和善、親切,被認為是對家長的尊重。
16、鑲黃旗寶格達音高勒蘇木那日圖嘎查牧民圖門巴圖家也是年年都提前備足休牧期的飼草料,為牲畜休牧一個月備足“干糧”。圖門巴圖告訴記者,牧民非常珍惜和保護賴以生存的草場,祖祖輩輩生活在草原上,草原就是牧民的生命線
17、春季休牧期間,鑲黃旗牧民們用實際行動落實休牧工作,保護綠色生命線。
18、d5醉美額爾古納—白樺林—恩河——邊防公路—室韋—臨江
19、※蒙古服都是均碼號不一定都是很合身的,望理解
20、蒙古包的最大優點就是拆裝容易。搬遷簡便。架設時將“哈納”拉開便成圓形的圍墻,拆卸時將哈納折疊合回體積便縮小,又能當牛、馬車的車板。一頂蒙古包只需要兩峰駱駝或一輛雙輪牛車就可以運走,兩三小時就能搭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