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版畫展廳設計文案篇一
一、學生書畫比賽
比賽時間:十五周星期一下午二、三節書法、繪畫同時進行
比賽地點:各班課室
比賽要求:
1、具體內容另行通知。
2、書法:學前班、一、二、三年級硬筆字(自備300字原稿紙),四、五、六年級軟筆字(自備墨水、毛筆、4尺4開宣紙)
3、繪畫:自備4開繪畫紙張,繪畫工具(工具不限)
4、繪畫、硬筆字的作品一律在右下角寫上年級、姓名。
參賽形式及評獎辦法:全校學生均要參賽,賽后由各班評選出書法、繪畫作品各5份,再以年級為單位次日早上交德育處,再由有關評委評選出書法、繪畫各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6名。
評委:_____
二、教師書法比賽
比賽時間:十五周星期一、二下午第二、三節課
比賽地點:一樓電教室
比賽安排:十五周星期一下午第二、三節由班主任上課,其余教師比賽;星期二下午二、三節是班主任比賽、由副班主任上課。
比賽要求:按學校指定的內容選寫,自備毛筆、鋼筆,紙張由學校統一。
參賽形式及評獎辦法:全校教師參加比賽,評選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8名,優秀獎20名
評委:_____
版畫展廳設計文案篇二
校園是我們的家園,也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樂園,更是我們每個人展示自己才華、書寫人生美好篇章的舞臺。
為迎接陽歷新年元旦和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激發學生的繪畫興趣,發揮同學們的主動性和創新精神,努力提高同學們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格調,發展大家的藝術特長,提高美術學習的興趣。讓同學們加深對傳統文化節日的認識。學校特別舉辦了“迎元旦書畫展”。
一、活動安排:
1、活動內容及形式:
繪畫(包含兒童畫、國畫、剪紙、線描、素描、書法等)
2、參展對象:合肥師范附小三小全體學生
3、內容要求:內容要求積極向上,題材和內容不限,與新年元旦有關更好。
4、作品大小:8開紙張和4開畫紙為主。
5、作品上交數量:每班至少5份作品,再次進行選拔展出。
二、活動時間安排:
1、作品上交截止時間:12月23日(請班主任收齊后,統一上交至美術老師處)。
評比時間:20__年12月24日
3、展出時間:20__年12月25日——20__年1月5日
三、觀展方式:
1、集體參觀:
①班主任帶領學生利用下午小課時間,集體參觀。
(周二:一年級與六年級參觀周四:二年級與五年級參觀周五:三年級與四年級參觀)
②美術老師利用課堂時間組織學生參觀
2、自由參觀:喜愛美術的同學可用下課時間自由觀展。
四、觀展要求:秩序井然,學生參觀時不得大聲喧嘩,注意他人作品的愛護,不亂動展出作品。
五、參展地點:學校體育館二樓。
六、安全要求:
禁止學生碰觸畫板,避免畫板歪倒。
版畫展廳設計文案篇三
你好! 給你一篇作為參考。。。 《山西博物館陳列藝術方案設計》 山西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發祥地之一,千古不息的黃河滋潤著這方北國的黃土地,積淀了博大精深的三晉文明。山西博物館陳列藝術方案圍繞“晉魂”主題,將一幅源遠流長的三晉文化和無數絢麗的歷史長卷奉獻給廣大觀眾。
在總體設計中,我們選用館藏文物的典型,突出營造晉文化的氛圍,體現山西博物館的鮮明地域特點,以文物為主,借助輔助展品,如場景復原、展柜、展臺、壁龕,陳列展示文物,從不同方面反映出山西史前文化、夏文化、商代方國文化、晉文化、北朝文化、唐宋元明清文化以及各個歷史時期中原文化和北方部落氏族文化相互影響、滲透、融合,在山西區域性上所具備的鮮明的地方特色。設計根據陳列體系與內容構架,從整體到局部,空間均衡、重點突出、富于變化,觀眾參觀路線順暢,安全通道清晰,采用象征、寓意等手法,運用豐富的陳列語言,建立起內容與展品間的內在聯系,起到升華陳列主題、增強藝術感染力的作用,以世界博物館發展的新趨勢“綠色陳列”與可持續發展的新理念,使陳列設計既具有較高的學術藝術定位,又能以人為本,滿足廣大觀眾的審美心理,寓教于美,寓教于樂,達到雅俗共賞的效果。
序廳以簡約的晉文化印象,為空間加入深層次的文化內涵。門廳柱體設計為青銅紋飾,與天井三晉青銅紋飾交相映襯。大廳以“晉”字為源頭的漢白玉石柱,將各樓層貫通,其更高處“晉”字源頭涌出一汪泉水從頂端溢下,流經雕刻有不同時期文化遺存的柱體,通過柱基匯入中央的“雙龍玉環”池中。龍,象征著華夏,標志著泱泱中華文化的厚積;環,寓意聚合,體現著中華各民族的交融與團結。廳中央如玉似鏡的池面互映著內廳,與館外環境的疊水遙相呼應。序廳以動靜結合的形式啟發人們從更深層次理解晉文化的源遠流長。一曲雄渾壯偉的交響樂“晉魂”從這里奏起……
二層文明搖籃展廳透過破開不同時期積淀的文化層看到山西地形與地貌的模型,預示著混沌初開、采集漁獵的先民生活。從原始巖畫和場景復原上反映出華夏文明的曙光。文物陳列全部采用背景、模型、文物、輔助展品相結合的方式,使觀眾能夠更直觀地理解文物,再次陳述這里是中華民族的植根和搖籃之地。
二層過廳采用與晉國霸業相呼應的立體造型,中間突出晉文化特有符號,左右墻面分別以石器時代巖畫與夏商龍型觥來寓意過廳所連接的兩個展廳的內容。
二層夏商蹤跡展廳的序取材于象征夏商時期晉已步入青銅時代的“?”脫出陶范的瞬間。由陶范與背景雙龍浮雕紋飾共同構成此場景,突出了山西青銅工藝的成就,形成亮點,點明主題。以電子顯示和沙盤結合的動態形式表現夏商的文化遺址。陳列柜以玻璃落地罩的形式陳列青銅器組合,使輔助展品便于與文物結合。
二層晉國霸業展廳序以晉國霸業的確立——城濮之戰為背景,采用了高科技數字化虛擬劇院、幻影成像技術,與沙盤模型相結合,再現了文公稱霸、會盟踐土、悼平復霸、九合諸侯及晉國確立春秋霸主地位的歷史一幕。它既是序的場景,又是第二單元“春秋熱土”中陳展的一部分,該場景起到一景兩用效果。展廳地面以兩塊巨大的地圖再現歷史上晉國霸土的輝煌氣勢。西周晉侯、晉國霸業、三家分晉作為展廳各單元的主題,用晉侯墓復原、趙卿墓原形輿車、烘范窯與展廳的特殊陳列光纖照明為重點,再現了晉國“政平民阜,財用不匱”的太平盛世。
一層臨時展廳的設計重點在于展廳設備能夠按陳展主題的需要調整,展廳內空間可隨意分隔,展墻按頂部軌道縱橫調動拆裝。展臺、展柜及展柜內的掛鏡線按模數設計,可任意組合。展廳的采光照明設計了人工光和自然光“光泄露”裝置,充分考慮了節能,所有設備設施利用率高,經濟安全。
一層互動天地突出互動和參與,以中國傳統的互動元素——榫鉚為序。展廳內的互動是觀眾參與、普及科學考古知識的一種實踐方式。展廳設計為考古現場,頂部用帳篷頂式的軟性吊頂,地面設置有從石器時期到宋元時期的考古探坑,觀眾可在此發掘出文物復制品,以作留念。參與者動手動腦,增加了知識性、趣味性。
版畫展廳設計文案篇四
一、活動主題:墨鳴生活,筆舞青春。
二、活動目的:為校園莘莘學子提供一個相互學習與交流的平臺,彰顯同學們的個性與智慧,營造一片“暢游于書海,徒步于藝林”的深厚校園文化氛圍,充實學生的課外生活,展現中國上下五千年的藝術魅力。
三、活動思想:如果沒有書畫之美,誰來填補心靈中空缺的那份貧乏;如果沒有青春之旅,誰能尋到記憶中流浙的那份理想。
四、活動時間:
五、舉辦單位:__理工大學書畫協會
六、活動程序:
1、征集作品
⑴、作品要求:健康向上、積極創新、貼近主題、形式多樣、彰顯青春。
⑵、作品類型:書法作品(軟筆、硬筆、內容可出自名家文章或自己原作);繪畫作品(油畫、水彩、素描、漫畫等各種形式均可)。
2、宣傳活動:
⑴、協會成員負責制作海報兩張,分別置于男女生食堂門口進行宣傳,并且負責對報名者的姓名、電話等信息的記錄工作。(為期2-3天)
⑵、由協會會長負責與新校區的書畫協會進行聯合,遵循新老校書畫資源共享,促進校區間的交流原則。
⑶、協會內部收羅一些內部成員的作品,并且借閱一些優秀老師的畫作。
3、活動準備:
⑴、活動場地:二教一樓的部分場地
⑵、場地布置:
①、將兩根繩子分別繞于兩根柱子上,形成四條線(為防止繩子下滑,在繩子下方緊挨之處多繞幾圈粗線,讓繩子下方有依托)。選取兩條對稱的繩子分別系上四個氣球(氣球可用于展示書畫活動的主題“墨鳴生活,筆舞青春”),繩上其它部位用于展示參賽作品。
②、在外側石柱的左右的地板上各貼五個紙質“腳印”圖案,腳印上用彩筆寫上“書畫展覽會”,腳印移動方向為柱子中心。(這樣就不需要所謂的橫幅了!)
③、柱子中心板對稱放置兩個用長方體的泡沫板制成的全等三棱柱,主要用于展示長的作品(直接用大頭針固定作品的四個角落,方便作品的呈現與收取。如果成本高,可以選擇放棄。)
④、作品若過多,就直接以柱子的四個面為空間,繩子系于一根柱上,以柱的四面展示作品。
4、作品展示:為期一周。協會成員負責對書畫的管理、布置以及清理現場和作品。
七、費用預算
毛筆5×12元=60元鋼筆:借唄!
墨水1×8元=8元宣紙:2疊×3元=6元
彩筆一支圖釘或大頭針若干
海報2張×10元=20元氣球八個
作品懸掛:所需繩子兩條,夾子一定數量。
八、獎品設置
獎狀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