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的篇幅要適中,既能充分展開論述,又不至于啰嗦冗長。聚焦于優秀作文的精華部分,讓我們一起來品味文學的魅力。
做一粒種子袁隆平(熱門19篇)篇一
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小主人把我埋在了泥土里。我睡了三天三夜,小主人每天都給我澆水,我渴了喝點水,然后又睡,漸漸地我長胖了。
一只蚯蚓來了,他說:“小種子我給你松松土吧。”我說:“謝謝你蚯蚓大哥”,然后挺了挺身子探出了頭。我看見旁邊的小伙伴有的展開了小葉,有的'還穿著白紗衣,還聽見了許多鳥兒的叫聲,還看見了柳綠花紅,一片好風光。陽光一直照著我,春雨也滋潤著我,小主人也呵護著我,我漸漸的長高了。
一個月后我有十多厘米高了,也有七八片葉子了,葉子有小主人手掌那么大了。我覺得我是最幸福的種子了,我想不久的將來我一定能開出鮮艷的花朵,然后結出好多的果子給小主人品嘗。
做一粒種子袁隆平(熱門19篇)篇二
1936年,年僅6歲的小袁隆平和同學們一起,參觀了一個風景如畫的園藝場,那里如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一般,美不勝收,令他流連忘返。
在竹籬笆外放眼一望,星星點點的嫩粉、橙黃點綴在一片蒼翠之間,讓人迫不及待要進入一探究竟。
跑累了,小袁隆平佇足田埂上,抬頭望去,正瞧見一串串紫紅色的葡萄從藤架上垂掛下來,仿佛一盞盞水晶燈。“在夜里,它們估計會閃閃發光呢!”想著,他小心翼翼地捧起一串葡萄,把鼻子湊近嗅了嗅,一股淡淡的果香環繞鼻尖,沁人心脾。他忍不住摘下一顆,剝下紫色外衣,嫩綠色的果肉在陽光下晶瑩剔透。滑入口里,酸甜可口的果肉游蕩唇齒之間。
在小袁隆平眼中,這一切都新奇極了。沒一會兒,他的目光便被不遠處的一簇簇花朵吸引。他蹲在花壇旁,目不轉睛地盯著,百思不得其解:為什么蜜蜂一直停在花朵上面呢?為什么花朵不會因此感到生氣呢?為什么蜜蜂們。
幸好,那只蜜蜂仿佛有了靈性一般,嗡嗡地飛走了。同學們跑來拍了拍他的肩膀,他這才晃過神來。環顧四周,大伙兒正玩得不亦樂乎。
他探出小腦袋,繼續研究花朵。咦,這一叢是什么?用手輕輕一碰這圓圓的東西,這個圓東西立馬就爆炸開來。小袁隆平忙拾起散落在地上的一顆顆小小的黑籽,左思右想,終于得出了結論:這就是植物的種子吧!
此時此刻,小袁隆平的心里萌生出了一種奇特的想法:大自然真是一個神奇的寶庫,我們和它還是好朋友呢!他愛上了大自然的種子,而這顆種子,與此同時也永遠地埋在了他的心里,萌發出了學農之夢。
做一粒種子袁隆平(熱門19篇)篇三
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第四單元植物中的《一粒種子》。課本22—23頁內容。
1、知識與能力:綜合運用學過的方法認識14個字;讀懂課文,了解種子發芽需要哪些條件;分角色朗讀課文,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
2、過程與方法:充分利用課件,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像力和創造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種子對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之情。
認識14個生字;知道種子發芽需要哪些條件。
認字卡片,教學課件。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課件演示春天的美麗景色。)同學們,現在是什么季節?(指名學生說說春天的景色。)春天真是個美麗的季節,小樹發芽了,小草綠了,花兒開了,農民伯伯開始播種了。你們知道種子嗎?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篇有關種子的課文。相信大家學了課文就會有收獲。(板書課題)
2、讀讀課題,說說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3、說說你對種子了解的一些情況。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遇到不懂的字詞請教同學或老師。
2、把難讀的字詞找出來,并多讀幾遍。
3、小組內互讀、互評。
4、檢查自讀情況。
5、標出自然段,并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三、自主合作,學習生字。
1、在文中找出要認的14個生字,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自主認讀。
2、同桌互讀,糾正字音。
3、在小組中認讀,交流識字方法。
4、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5、把生字放回課文里讀一讀。
四、圖文結合,理解課文。
1、課件播放畫面,配樂朗讀,學生邊看、邊聽、邊想課文中給我們講了什么?
2、分自然段理解課文。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說說這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
(2)自由朗讀第2自然段,讀了這個自然段,說說你們知道了什么?
(3)指名分角色朗讀3—8自然段,集體評議:讀得好嗎?好在哪里?
(4)小組討論:種子想出去嗎?從哪里看出?它又是怎樣看到外邊世界的?(課件再次演示種子要出土的和出土后的畫面。)
(5)交流討論情況。
3、種子看到一個怎樣的世界?他的心情怎樣?他會說些什么?
4、教師小結:種子為了快快長大成才,特別希望能早點看到光明、美好的世界。春天的氣候暖和,種子呆在肥沃的土壤里,有水、有空氣,又在蚯蚓的幫助下,它看到了外邊的世界,這多么令人高興啊!
五、指導朗讀,體驗情感。
1、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課件配樂)
2、學了這篇課文,你知道種子的生長需要哪些條件嗎?
3、學完課文,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嗎?
4、有感情地讀課文,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
六、鞏固知識,豐富課外。
1、讓父母考考自己是不是還認得15個字,并給它們口頭組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和同學們演一演。
做一粒種子袁隆平(熱門19篇)篇四
1.幼兒通過音樂發揮想象,用肢體語言表現種子成長過程。
2.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以及大自然的神奇。
3.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4.經過舞蹈活動促進全身運動。
5.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種子若干
一.欣賞錄像,感知音樂的優美和種子發芽成長的過程.
師:"葵花種子已經怎么樣了?"
幼:長大了
幼:長成了向日葵.
二.發揮想象,隨音樂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種子成長過程.
1.初步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音樂.
幼:我想長成西瓜
幼:假如我是一粒種子,我想長成柳樹.
師:老師有個好主意,不如今天我們就來當一粒種子吧,種子們都到地里去吧,請你們用動作來表現.(放音樂)
2.用不同的動作進一步表現種子的成長過程.
師:剛才我們這些種子都長大了,老師還會用不同的動作表現更多的種子,你們會不會?(啟發幼兒用更多肢體語言表現種子成長過程)
邀請若干幼兒上來表演,其他幼兒猜.
三.啟發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暴風雨中的植物.
1.啟發幼兒想象暴風雨中的植物,并嘗試用動作表現.
(放風.雨.雷聲)
師:天氣怎么樣?
幼:打雷了了.下雨了.刮風了.
師:這樣的天氣植物會怎么樣?(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
2.觀賞錄像:暴風雨中的向日葵.
3.隨音樂表演一遍.
師:我們也來表演一下暴風雨中的植物吧.
四.完整表演一遍.
1.出示種子若干.
師:今天我們班還來了好多種子小客人,它們是來和我們做朋友的.
2.幼兒隨音樂完整表演一遍.
幼兒每人帶一顆種子回家,并種到盆里,并觀察、記錄種子成長的過程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愿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使其產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揮想象,表現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造。
做一粒種子袁隆平(熱門19篇)篇五
有一粒種子,總是在忍受世人的嘲笑:“這么小一粒,準是顆野花籽0但是,它卻什么也不說,默默生長,春夏秋冬過去了,它長出苗兒。
轉眼兩年過去了,它長出了葉,看起來很不起眼,大家又嘲笑它:"嘻嘻,我就說嘛,它準是棵野草1嘻笑聲越來越大,連過路的小動物們也不時用輕蔑的眼神看著它,但它卻視而不見,閉上眼默默生長。又過了許多年,它的.枝頭長出了一串紅色的果實,一些人看見了,驚呼道:“人參哪!是人參1他們拿出挖掘工具,熟練地干著。不久,那枚當初被萬般嘲笑的種子現在正躺在人們的手里,被千贊萬嘆。
種子就如同人生一般,最初都只是小小一枚,但是在歷經風雨之后,最終都會綻放,誰也不知道自己以后的樣子和命運,只能靜靜地等待。
做一粒種子袁隆平(熱門19篇)篇六
有一個女孩子,高中畢業后沒考上大學。母親鼓勵她找一份工作。
女兒到飯店涮盤子,沒過多久就被老板趕了出來,原來她涮的不干凈,影響了飯店的生意。老板把她趕了出來,女兒回到家后,后悔地哭了起來。母親鼓勵她說:“既然你不是干活的料,你就去教書吧。”
于是,她去教初中。可是,因為講錯了一道數學題,被學生哄下了臺。她灰頭土臉地回到了家。母親接著鼓勵她繼續找工作。
她去一個聾啞兒童學校當老師,她用自己的愛心照顧每一個孩子,經過幾年的'努力,她榮獲了兒童教育講,她還申請辦了一所殘疾人學校。當她來到了年過七旬的母親面前,母親對她說:“如果有一塊地,要是種大豆,大豆不長,就種綠豆,如果綠豆不長,就種水稻、、、、、、不過,我相信這塊地一定適合一種種子。
女兒聽了,眼淚如泉說:“母親我明白了、、、、、、”
做一粒種子袁隆平(熱門19篇)篇七
春天到了,人們把我種在肥沃的土壤里,也開始了我的一段神奇冒險之旅!
每天有柔和的太陽照耀我;有清涼的雨水滋潤我,讓我感受到大自然給我的溫暖。在泥土里,我身旁有非常多的朋友幫忙著我,如:泥蚯、地鼠會幫忙松土,方便我伸伸懶腰;小螞蟻陪我聊天,告訴我外面花花世界發生的趣事,讓我的生活充滿樂趣;蠶寶寶偶爾會跳肚皮舞給我欣賞,讓我忍不住哈哈大笑,真是熱鬧極了!
因為大自然不斷的賜給我力量以及朋友給我無微不至的.愛,讓我非常感動,于是我努力的吸收養分,拼命的向上掙扎,希望可以快快破土而出,奔向另一個奇妙的世界。
不久的將來,我即將要長出小嫩葉,會看見許多不同的人、事、物,心情是多么的充滿期待啊!我希望可以長出粗狀的手臂,讓鳥兒有個安全的家;長出雄偉的身體,讓松鼠們有玩耍、跳躍的地方;長出茂密的樹葉,來綠化環境,我要做一棵“開心果”大樹,帶給所有人無窮的歡樂!
做一粒種子袁隆平(熱門19篇)篇八
美德,高尚心靈;文學,謳歌生命。讀了《美德少年文學故事叢書》系列后,我對美德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它似一雙翅膀,把愛的種子送進我的心靈,讓它生根、發芽,直到使心靈得到滋潤,結出美麗的花朵。
系列中的《今天我負責》一書其中一個故事——《捐款》讓我刻骨銘心,一瞬間,我懂得了美的內涵。這個故事講述一個叫金典的美德少年,是校園電視節目主持人。那天,她要做一個給地震災區捐款的節目。金典還不讓學校老師們參與進來,可見金典是一位不依賴他人的小學生。果然,金典把這次捐款活動做得井井有條。可是,就在大家忙得不亦樂乎的時候,事情突然有了一點波折。貧困生閔航為了捐五元錢,一個星期都沒有乘公交車,但與同學相比,他捐得最少。可金典卻大聲說:“我也捐五元!”五枚硬幣被投進了。閔航一愣,也把五元錢投了進去。由此可見,金典是一名不嘲笑他人、尊重他人的.小學生。閔航盡管家境貧寒,但心存愛心,把自己乘公交車的錢省下來捐給災區。金典同學尊重他人,呵護了閔航的愛心,同樣有著一顆金子般的心,金典的愛心潤物無聲,深深地感染著我。讓我深受震撼——年紀雖小,愛心永存。她讓人油然而生敬意。
著名作家馬昇嘉曾經說過:“愛是一粒種子,施以心靈滋養,就能綻放鮮艷的花朵,結出甜美的果實。”美德,這個抽象的概念,只要你理解它,并且把它付之實踐,你就會成為一位品德高尚的人。每個人有了美德,哪怕只是一點點,我們的社會將更加和諧、更加溫馨,讓我們都擁有美德吧!
做一粒種子袁隆平(熱門19篇)篇九
一次,我對大樹媽媽說:“媽媽,我想飛到公園里,長大后,給小鳥做窩,給人們帶來清涼,好嗎?”大樹媽媽對我說:“你還小,媽媽舍不得啊,還是在媽媽身邊更安全!”
又過了些日子,我對媽媽提出同樣的要求,媽媽終于答應了。在風伯伯的帶領下,我來到了向往已久的公園,土地爸爸在那里歡迎我,各種各樣的花兒來為我作伴,熱熱鬧鬧的人們每天總是絡繹不絕地從我身邊經過,我在這兒快樂地生長。
一天,一位晨煉的老奶奶站在那里夸贊我:“你們看,這棵樹長得多好看呀!”我聽了心里美滋滋的.。但也有讓我不愉快的事兒,一天,來了一個小男孩,拿了一把鋒利的刀子,在我身上劃呀劃,劃破了我的皮膚,劃爛了我的臉蛋,我傷心地哭著要找媽媽。土地爸爸勸我說:“孩子,要學會堅強,勇敢的面對它,生活總有酸甜苦辣,你要學會適應它”。
就這樣,我在太陽的照耀下,一天天地成長。由原來的種子變成了一棵茂密的大樹,實現了我小時候的愿望。
做一粒種子袁隆平(熱門19篇)篇十
我是一顆神奇的豌豆,我非常喜歡陽光,只要陽光一照,我就“啪”的一聲,炸開了。后來的我小小的,圓圓的,像極了一粒珍珠,我變成了一粒全新的種子。
風兒帶我去藍天中游覽了一圈,我掉下來的時候,雷聲大作,天上下起了傾盆大雨,我趕緊躲了起來,生怕被雨淋濕,漸漸地,雨聲小了,我摸了摸身邊,忽然我摸到了一棵粗壯的老樹根。我和大樹拉起了小提琴,大伙兒聽見了這么優美的`“樂曲”,都連連稱贊道:“真好聽啊,真好聽啊!”大樹和我聽了,心里都非常自豪。
我該回家了,我很喜歡我的大樹朋友,大樹也很舍不得我,我們倆依依不舍地告別了。
我是一粒神奇的種子,未來還有更多奇妙的事情等著我呢!
做一粒種子袁隆平(熱門19篇)篇十一
是一個播種的季節,這時候我想到那不起眼的種子。于是,我的.幻想之門又一次打開了。
假如我是一粒種子,我要帶著對人類的祝福來到人間,造福社會。
假如我是一粒種子,我會來到春天的,悄悄溜進泥土,與種子們一起茁壯成長,早日讓農民伯伯看到來年的希望。
假如我是一粒種子,我會來到城市的公園里、大街旁、角落里扎穩根基。我要用我頑強的生命力為城市擋風避塵,為人們帶來滿眼綠色,添光增彩。
假如我是一粒種子,我會來到急需要我的地方大沙漠。很快,我變成一棵大樹,而且不怕干旱和炎熱。我要用自己的身體防風固沙,沙漠因為有了我,逐漸變成了綠洲。
假如我是一粒種子,我會時刻為人民服務。
做一粒種子袁隆平(熱門19篇)篇十二
所有來看望媽媽的朋友都不敢相信,病床上的媽媽竟然氣色豐潤,像春天里一粒就要爆芽的鮮活的種子。
幾周前,媽媽還憔悴不堪。手術、化療,像兩條糾纏不休的大嘴巴鯊魚,毫不留情地吞噬著她的頭發、胃口、快樂和希望。
可現在,曾經就此放棄生命的媽媽,終于找到了必須頑強活下去的理由。那是上周星期天,我比平時晚了6個小時來看她。我滿頭大汗地跑到媽媽的床前,興奮地告訴媽媽,我剛到姥姥家去過了。那是一條復雜路,要倒3次公共汽車,還要步行一段路。“媽媽,您知道嗎,我買了和以前一樣的`東西送給了姥姥。”以前,媽媽經常領著我到姥姥家去,路上,總要在一家小店里,買上三種姥姥最愛吃的東西:一只水晶肘子,一袋凍水餃,一簍紅蘋果。媽媽激動地說:“想不到,你都記住了,還有那條復雜的路線。路上車子多,萬一……你害怕過嗎?”“我害怕極了,但我一想到您,我就不怕了。我想,您如果看到我能自己去看姥姥了,一高興,說不定身體就好了!媽媽,您一定要好起來,您可是我心中的一粒種子啊!沒有您,我也就沒有希望了!”
聽我說到這里,媽媽淚如雨下。媽媽把我抱在懷里,說:“好女兒,你這么小都知道不氣餒,不服輸,堅強地向困難挑戰,媽媽也不能退卻!我曾想到自己是一株就要衰敗的秋草,沒想到是你心中的一粒種子!好,媽媽要堅強地活下去!”
就這樣,媽媽像一顆鮮活的種子,又面色紅潤地出現在我和眾多親朋好友的面前。是啊,親朋好友,就該是我們活著的動力!
做一粒種子袁隆平(熱門19篇)篇十三
這幾天,我讀了【葉圣陶專集】之一粒種一子,內容是:從前,有個國王,他有一粒神奇的種一子。在他一精一心的培育照顧下,一年后種一子發了芽,但卻長得很難看,國王把它扔到小溪里,后來被一個商人撿到了,商人讓五個園丁培育它。
兩年過去了,它依然這么難看,就把它扔到了墻角下。再后來,又被一個士兵撿到了,他把這粒種一子帶到了部隊里。
過了幾個月,他連根拔起,看見根長得核桃那么大,他又把種一子扔到了農田里。一個農夫看見了,就把它埋在土里,每天施肥澆水。過了好多年,那粒種一子長成了巨花,香氣十足。附近的人都趕過來看這朵巨花……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只有堅持不懈,才能獲得成功。
做一粒種子袁隆平(熱門19篇)篇十四
教學目標:識字15個,寫字6個。理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掛圖、生字卡片、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種子是怎樣發芽的嗎?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粒種子。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聽錄音。
2.看一看,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3.一個自然段一個自然段的讀。圈出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
5.我愿當小老師。
6.找出生字的“鄰居”,還能和誰做朋友?
7.組內讀課文。一人讀一節。
8.選讀得好的同學到前面讀。
三.在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
1.指名讀課文。
3.聽學生匯報,并總結。
4.再讀課文。
四.鞏固練習。
五.課堂總結:這節課同學們學得真棒!
教學回顧:
泥?醒?和?挺?舒?聲?鉆?松。
泉?熱?鬧?連?忙?趕?光。
教學目標:學習寫字。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一粒種子”,誰能把這篇課文讀一遍?
二:學習寫字。
1.出示生字:?渴?喝?聲?音??趕?光。
2.齊讀生字。
3.指導寫“渴”(1)師先示范筆順。
(2)用紅筆描出三點水旁,再請學生思考:“渴”為什么是三點水旁?
(3)請學生在書桌上用手指邊寫邊說筆順后描紅。
4.同樣方法自己學寫“喝”,說說“喝”為什么是口子旁?
5.其余的字學生自己在田字格里練習寫。
三.總結評比。評出寫得較好的學生表揚。
四.教學回顧:
渴?喝?聲?音??趕?光。
做一粒種子袁隆平(熱門19篇)篇十五
我是,主人總是把我帶在身上。有一天,她觀賞鮮花的時候,不小心把我丟了,于是我便躺在百花叢中。
自從我掉落下來,就被百花嘲笑,有一個花骨朵兒喊道:“咦,大家來看,這里有顆種子,它長得好丑啊。看看你那丑樣子,再看看我。我纖細的花枝,飽滿的花朵兒,再看看你,渾身烏黑的,那么大的身子殼,你不丑誰丑。”一位游客走到這里,不禁感嘆,“這里的花兒長得真美啊,只是這顆大種子卻沒有發芽,肯定是死胚,沒有用的。”剛才那朵花兒更得意了,“你聽,連人類都覺得你沒用。”
我生氣了,我決定要努力地生長。借助一陣風,我翻落到泥土里。我努力汲取這些大花兒剩下的營養,喝他們剩下的露汁。多少個日日夜夜,他們都睡覺去了,我還是在努力成長。后來,我生根發芽了,卻依然被他們嘲笑為雜草,因為我的葉子跟他們不一樣,他們又說我是異類。終于有一天,我開出了一個花朵兒,潔白的花瓣,獨特的清香,柔美的葉子更襯托了我的美麗。
“這不是郁金香嗎,這些野花里怎么會有郁金香?”有散步的'人不禁驚嘆道。其它花兒目瞪口呆,這時的我已經長得比他們要高出很多、漂亮許多。我終于不再是他們眼中的丑八怪了。
其實,只要你很努力去做事,你一定能成功的。
上一頁2下一頁。
@_@我是分割線@_@。
做一粒種子袁隆平(熱門19篇)篇十六
安靜地躺在松軟的泥土里。
我在泥土里靜靜地想:我會是什么植物的種子呢?開出花后,人們會喜歡我嗎。
就這樣,日復一日,我感受到一絲光亮。我感覺自己頭上癢癢的。往上一看,啊!發芽了!翠綠綠的,真好。但是,我在向上長時,厚厚的泥土擋住了我的去路。這時,出現了一位白衣小天使和一位黑衣小惡魔。小天使鼓勵我:“加油,鉆出泥土,你就能長成漂亮的小花了!”小惡魔冷冷地笑道:“放棄吧!破土太難了,你做不到的。”我思考了一會兒,最后,拍死了小惡魔,相信了小天使的話。
我努力地向上鉆,過了很久,我已經汗如雨下了,但是,堅持就是勝利呀!所以,我繼續向上鉆,慢慢地見到很多的光亮。終于,我爬出泥土,舒展開身子。這時,我發現自己不再是一粒種子,而是一顆美麗的小花了。我環顧了四周,破土后的明亮世界,真是太美了。
種子的生命旅程,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只要你肯努力,就定有收獲。
做一粒種子袁隆平(熱門19篇)篇十七
1、認識生字12個,積累詞語11個詞語和句句子。
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小節。
3、知道種子通常在春天發芽長大,初步了解種子發芽需要一定的溫度、水分和空氣。
1、識生字12個,積累詞語11個詞語和句句子。
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小節。
知道種子通常在春天發芽長大,初步了解種子發芽需要一定的溫度、水分和空氣。
生字卡片媒體錄音。
1、師:老師這里有一段很優美的文字,想請大家來聽一聽,并且告訴老師這段文字描寫的是哪一個季節的景色。
教師朗讀: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春天)。
2、師過渡:是啊,春天到了,冰雪融化了,桃花開了,柳樹綠了,瞧,種子也從泥土中醒來了,聽,他在說著悄悄話呢!讓我們打開課本,聽聽種子在和誰說話,他又說了些什么?(出示課題:一粒種子)。
1、游戲一:點泡泡(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2、游戲二:照鏡子(書空泥、粒、渴、喝)。
1、:師:我們把這些生字寶寶放到課文中再來讀一讀。(學生輕聲讀課文)邊讀課文思考:課文里幾次寫到種子挺一挺?用線劃出。
2、學生交流:
第一次挺一挺(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組內朗讀第一節。
(2)做動作,演一演。
第二次挺一挺(學習課文第二小節)。
(1)指名讀第二小節。
(2)演一演。
(3)種子覺得很舒服,會說些什么?
第三、四次挺一挺(學習課文第三九小節)。
1、默讀37節:這幾節寫誰和誰的對話?
2、介紹蚯蚓:你聽說過蚯蚓嗎?它有什么特點?
3、板書:松土(空氣)。
4、學生字:咱呢。
5、分角色朗讀。
6、學習八、九小節。
(1)師:是啊,春天這么熱鬧!課文中是怎么描寫春天熱鬧的景象的呢?
(2)自由讀劃出寫春天熱鬧的句子。
(3)種子聽到外面這么熱鬧,他怎么說?
比較句子:我要出去!
啊,我要趕快出去!
3、思考問題: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聰明的小朋友你們知道種子發芽需要哪些條件?(水、空氣、陽光)。
4、小結:小作者根據種子發芽需要溫度、水分和空氣三個條件。用擬人化的寫法寫了這篇科學通話。四個挺一挺敘述了種子發芽生長的全過程。
完成說一說。
種子鉆出地面以后,會看到什么呢?加上動作,說一說,寫一寫。
暖和(溫度)。
挺一挺。
喝水(水分)。
又挺一挺。
松土(空氣)。
又挺一挺。
又挺一挺。
做一粒種子袁隆平(熱門19篇)篇十八
1、學會課文中10個生字,知道“挺一挺、舒服、鉆出來、熱鬧”等詞的意思。
2、了解種子的生長過程,感受生長的快樂。
3、懂得種子發芽需要一定的條件,獲得一些簡單的植物生長的知識。
4、能用“熱鬧、一邊……一邊……”各寫一個句子。
教學重點:學會課文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了解種子發芽的條件和經過。
教學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一、看課題提問。
看到這個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種子是怎樣長大可的?……)。
二、聽配樂朗讀課文。
1、你都聽明白了什么?交流。
2、自由讀課文,看還能讀明白什么?
3、交流。
4、填空:課后習題6。
三、檢查課文的預習情況。
1、把自己最喜歡的、讀得最好的讀給大家聽。
2、讀生字詞。
3、完成《課堂作業?》2。
四、鞏固練習。
1、記一記自己認為難寫的字。
2、寫一寫生字。
3、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讀生字詞。
2、按課文填空(課后6)。
二、研讀課文。
1、你能從這段話中讀出種子發芽需要那些條件嗎?
板書:暖和的天氣。
喝水。
松土(空氣)。
2、你樂意當一回種子嗎?為什么?好好讀讀課文感受一下吧!
3、如果你真是種子,你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陽光?泉水?還是空氣?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部分讀,說明原因。
4、交流:第一部分抓住“醒、挺”
第二部分抓住“種子喝的水是從哪兒來的”
第三部分是重點。
(1)在學生交流后,請同學分別劃出蚯蚓和種子的話。
(2)男女生分讀,比一比,哪邊同學能提出比較有價值的問題。
(3)重點理解種子奇怪的語氣,“招呼”的意思。
三、小結課文。
1、到這里為止,種子已經挺了三次了。我們用朗讀來表現他三次挺的動作好嗎?
2、老師讀,學生表演。
3、女生讀,男生表演。
4、男生讀,女生表演。
四、鞏固練習。
1、齊讀1——7段。
2、完成課堂作業?3。
五、熟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讀生字詞。
2、讀課文1——7段。
二、學習課文8、9段。
1、當種子挺了三次之后,他聽見了什么?
2、出示句子:春風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鳥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
3、你能想像一下,他們都會怎么唱呢?
4、比較句子:春風在吹,泉水在流,小鳥在叫,小朋友在唱歌。
5、練習朗讀。
6、如果你是那在地底下呆了很久的種子,當聽到外面的歌聲會想些什么?(理解“熱鬧”,你還知道哪兒很熱鬧?)。
7、指導朗讀種子說的話。
8、種子終于又挺了挺身子,他終于看到了一個光明的世界,你能給“光明”換一種說法嗎?幫他描述一下他眼中“光明的世界”。
9、齊讀8、9段。
三、總結課文。
1、你喜歡這篇課文嗎?為什么?
(把種子當作人來寫,知道了種子鉆出地面的條件……)。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完整地讀一遍課文。
四、鞏固練習。
1、聽寫詞語。
2、完成課堂作業?。
五、課外閱讀。
1、《選學讀本》《對人類有益的動物——蚯蚓》。
2、《新教材》《筍芽兒》。
做一粒種子袁隆平(熱門19篇)篇十九
《一粒種子》是一篇常識性的童話,敘述了種子發芽出土的條件和過程。全文共9個自然段,用4個“挺一挺”,分4個層次來寫。
1.懂得種子發芽需要一定的條件,獲得一些簡單的植物生長的知識。
2.學會本課的12個生字,理解種子、泥土、暖和、舒服、蚯蚓、招呼、松土、泉水、熱鬧、突然、光明、世界等12個詞語的意思。
3.能用“熱鬧、也”各寫一個句子。
4.會正確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種子怎樣才能鉆出地面。
幻燈、錄音機、掛圖,自制小黑板。
1.初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了解課文大意及種子發芽需要溫度、水分、空氣這些條件,激發學生愛科學的興趣。
2.學習文中“泥、舒、蚯蚓、招、鉆、挺”7個生字及“泥土、挺一挺,舒服、招呼”等詞的意思。
1.激發興趣,提示課題。
出示兩個試管,觀察異同,導入課文:一粒種子。
2.初讀課文,了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