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音樂楊柳青教學反思篇一
《楊柳青》是江蘇揚州地區最富代表性的民歌之一,曲調為五聲宮調式,全歌活潑風趣。襯詞在歌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擴充樂句的重要手段。教唱時,要讓學生聽幾首揚州地區的民歌,使學生初步感受揚州民歌風格特點。歌曲可用領唱與齊唱或女聲表演唱的形式演唱。
1、通過學習江蘇民歌《楊柳青》,使學生能從中感受到濃郁的揚州民歌風格;
2、用輕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楊柳青》,并嘗試用揚州方言來演唱;
3、講授揚州相關文化,使學生增加對民歌的認識,并喜愛民族文化。
感受民歌獨有的地方風味;
嘗試用揚州方言演唱歌曲。
多媒體,出示相關圖片,播放課前音樂揚州民歌《拔根蘆柴花》
1課時
師:同學們,伴隨著美妙的江蘇揚州音樂《拔根蘆柴花》,我們的音樂課開始了,提起江蘇揚州我不禁想起一句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師:有好多詩人曾經在作品中寫到揚州美景,比如杜牧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師:揚州確實有著令人神往的美景!讓我們隨著美妙的音樂,去游覽揚州的美景吧。(播放《楊柳青》的音樂,出示揚州風光圖,讓學生欣賞畫面。)
師:揚州不但山美水美,揚州的民歌更美呢。今天,我們就來聽一首江蘇揚州的民歌《楊柳青》。
(1)初聽:這首歌給你一種什么感覺?(輕松,活潑)
(2)再聽:這首歌唱的什么?歌曲的名字與內容的關系?勞動人民下田干活的情景,你覺得幾拍子比較合適?(了解歌詞內容,歌名與內容的關系,體會幾拍子的)
(3)再聽:從歌詞上看它更是與眾不同,你發現了嗎?(了解襯詞的作用)
師:那么多襯詞又不表達什么具體的意思,能不能去掉不唱呢?(先聽老師去掉襯詞唱歌曲,再聽歌曲,感受襯詞的作用)襯詞雖然不表達具體意思,但是能夠起到烘托氣氛的作用,沒有了襯詞,這首歌曲就沒有味道了。《楊柳青》是江蘇揚州地區最富代表性的民歌之一,歌曲因為有了這些襯詞,所以更顯得活潑風趣。
師:剛才我們都知道了這首歌曲是2拍子的,它的強弱規律是怎樣的?(強弱)演唱時可要注意了。(老師范唱一句)下面,請同學們跟著老師的琴聲,輕輕地唱譜。難唱的地方重點處理。
3、輕聲讀歌詞,重點讀清襯詞,注意附點音符的節奏。
4、跟琴聲填歌詞唱。(邊唱邊找什么地方感覺比較難唱)
5、難點解決,引導學生練習,并滲透樂理知識,結合用讀歌詞的方法解決附點節奏難點,再唱一遍歌詞(唱出活潑與詼諧的感覺來)注意歌曲的'強弱感覺、襯詞的表達等。
1、我想問一下大家,歌曲中令你情緒高漲的地方在哪里?
生:那一大段襯詞。
師:這些襯詞雖然不表達意思,卻表現了當地人民在唱這首歌時的心情
2、都說揚州山美水美人美,而歌聲更是水靈靈的美,那你覺得怎樣才能唱出那種水靈靈的聲音呢?(老師講解高位置演唱的技巧與方法,結合歌詞練習)
3、導學生選擇不同的演唱形式進行鞏固:獨唱,領唱,加樂器(口風琴)伴奏唱。
1、師:同學們唱得真不錯!《楊柳青》是一首揚州民歌,揚州人也有自己的方言,這首歌曲如果用方言來演唱的話一定會更加有趣的。你想不想聽聽?(播放一首用正宗的揚州方言演唱的《楊柳青》)你能聽懂它唱的什么嗎?揚州方言前鼻音較多,發音的位置相對靠前,沒有“zh、ch、sh”,都變成“z、c、s”了。我們一起學一學?(教學生學用揚州方言演唱)
2、你覺得民歌是怎樣產生的?不錯!民歌產生于民間,在民間的各種風俗活動中,由口頭創作又經過口頭廣泛流傳,在流傳的過程中不斷地被加工進行再創作,使之更加完美。正因為這樣,許多民歌都是用當地的方言來演唱的。我們再來體會一下用揚州方言唱唱這首歌,好嗎?用方言唱歌確實很有味道,但很多方言演唱的歌曲都很難聽懂,所以我們還是主張說普通話,這樣大家都能聽懂,現在我們再用我們的母語來聲情并茂的演唱這首《楊柳青》吧!
同學們唱得真好!今天我們不僅學會了演唱《楊柳青》這首歌,還知道了不少其他的知識。都知道了什么?其實揚州還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比如揚州八怪,那可是揚州一大特點,揚州還有著名的小吃,可吸引人了,想起來就嘴饞。今天我們的音樂課馬上就要結束了,你們一定還想繼續去了解揚州、了解揚州的民歌,這里我給你們提供個網址,相信一定會讓你有所收獲的!下面,讓我們再次合作《楊柳青》。
在設計《楊柳青》一課時,我通過趣味性地音樂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養成學生聆聽音樂的好習慣。充滿濃郁鄉土風味的教材內容,富有深厚揚州文化底蘊的民間音樂,很容易喚起學生學習的欲望。
音樂楊柳青教學反思篇二
這一課是音樂課改教材四年級下學期的歌曲教學課,教學目標設計是表現出歌曲的情緒,并讓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創編活動,體現新課改的教育理念。本課設計,我從教材入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教法,突破教學重點、難點,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音樂知識技能、技巧,并鼓勵學生大膽進行音樂實踐活動。
在學唱歌曲的過程中,我首先抓住學生喜歡看電視的特點,以一部電視連續劇的插曲來提問,然后請學生欣賞,同學們聽得認真,回答問題踴躍。以為有《武林外傳》劇情吸引學生,所以后來在學生聽范唱過程中,充分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情緒。又采取讓學生模唱的方法進行學習歌曲,在模唱的過程中,通過比較法、探究法選擇歌曲的演唱技巧。最后我又介紹了歌曲是一首江蘇民歌,《武林外傳》就是用了這首歌的`曲調,填了幽默滑稽的歌詞,運用到了電視劇上面。
為了激發學生的創作激情,我們要對這首歌曲進行創編活動,你可以為歌曲改編歌詞,也可以加入情節進行表演,還可以用自己制作的打擊樂為歌曲伴奏等等。看誰的思維最活躍,誰的表演最精彩,誰的想象力最豐富。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學生自由組合了故事表演組、歌詞創編組、器樂表現組、續編故事表演組。學生的創作的興趣很濃,都分組進行了展示,師生進行講評。學生們在歡快的情緒中結束了音樂課。反思本課,有如下啟示:
1、準確定位教學目標
在確立教學目標時,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即重視音樂知識技能的訓練的和培養,又要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同時又要激發學生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和表現美。因此《楊柳青》的教學目標定為:指導學生能用輕快自然的聲音演唱《楊柳青》,感受輕快活潑的情緒;在感受的基礎上進行音樂創編活動,培養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通過學唱歌曲,教育學生關心長輩,富有愛心和同情心。因此,準確地確立教學目標很重要。
2、巧妙設計教法,突破教學重難點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音樂以審美為中心。新課標要求:音樂教學應遵循參與性原則、情感性原則、愉悅性原則。在音樂教學中,從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入手,以情動人,以美育人。在學習用“急吸氣”的方法表現歡快活潑的歌曲演唱技巧時,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首先根據學生好模仿的特點,先聽辨教師的范唱,讓學生模唱,體會音樂所表達的情感。在選擇氣息方法的時候,教師讓學生采用比較法和探究法讓學生選擇正確的呼吸方法唱好歌曲,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能主動的表現歌曲的情緒。
3、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鼓勵學生大膽表現音樂作品。
音樂實踐活動,能過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發展學生的音樂感受與鑒賞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為了激發學生參與創作活動的熱情,采取啟發式,鼓勵學生,大膽創作和表演,學生自愿組合,看誰的思維最活躍,誰的表演最精彩,誰的想象力最豐富。學生可以選擇自制的打擊樂器為歌曲配器,也可以以舞蹈、續編故事、創編歌詞等多種形式表現。教師還為學生準備充分的道具。讓學生在音樂實踐活動中體會與他人合作的快樂,感受創編的樂趣。
本課在教學過程中,還存有不足:如學生的演唱技巧還應加強,
音樂楊柳青教學反思篇三
《楊柳青》這首歌曲旋律明快而又活潑,節奏簡短而又跳躍,填詞熱情洋溢又不乏幽默風趣,是揚州最受歡迎的民歌之一。
雖然篇幅較之于一般歌曲來說,稍顯簡短,但因其獨特的鄉土氣息以及歌曲中所展現出來的農民在鄉間快樂勞作的情景而被廣泛流傳。
學生在學習這首歌曲時,剛開始并沒有產生很大的興趣,我通過提問學生這首歌曲是哪個地區的樂曲,引出江蘇民歌,詢問學生都聽過哪些江蘇民歌,如《茉莉花》,學生開始合唱起來這首歌,課堂氣氛高漲起來。
這首歌曲的特別之處在于江蘇方言的使用與襯詞的使用,江蘇方言對我們的'學生來說比較困難,一是沒有接觸過,二是方言學起來比較有難度,只需了解方言的使用對于歌曲的作用即可,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下去找音頻或視頻研究學習。而襯詞在小學音樂中使用的還是比較頻繁的,首先要先讓學生了解襯詞的作用,可以通過對比感受有無襯詞的區別,襯詞雖然不表達具體意思,但是能夠起到烘托氣氛的作用。
由于歌曲比較難唱,第一課時我們基本上用在了學唱部分,學生在歌詞還有音準方面比較欠缺,對于江蘇民歌的特點掌握的還不夠,我會在以后的教學中多滲透影響,豐富他們的音樂知識。
第二課時如果時間充足的話,在復習的時候可以讓學生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豐富音樂,鍛煉學生的節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