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心得體會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家訪教師心得體會幼兒園家訪教師心得體會篇一
連續兩個星期做了兩次家訪,雖然孩子們所在的年級不一樣,學習情況不一樣,家庭背景也不一樣,但是他們的家長對我們的到來非常的歡迎,從這些家長的身上我看到了他們對孩子學習的用心,小學教師家訪心得體會。
六年級二班的李傲同學,經過在班主任那里了解,他在班里面學習成績不是很好,但是他很聽老師的話,不打架,對于學校或者班級的活動都會積極的參加,老師布置的作業基本也會按時完成。經了解他的媽媽也是我們實驗小學的老師,他的爸爸也有一份很好的工作。當我們到達他家時,他的父母都在家,也非常熱情的接待了我們。但是由于平時都是媽媽在管孩子的學習,所以在家訪的過程中,基本上都是你媽媽在回答我們的問題,我們可以看得出這是一位很用心的家長。
在家訪的過程中,我們問到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從李傲的媽媽回答中我發現他們在孩子身上很用心,但是孩子正處于叛逆期,大于家長的話又是當作耳邊風,這一點讓他們很無奈,但是他們對孩子的成績不是很在意,他們只是希望孩子可以快快樂樂的學習知識,而不是被壓迫著學習。其實并不是所有的家長都可以放寬孩子的成績的,一旦孩子的成績有所下家他們就開始采取措施,跟任課老師交流也好,自己給孩子買習題做也罷,目的就是讓孩子的學習成績提高。其實我覺得這位家長可能也是老師的原因,她懂得該何時給自己的孩子施壓,而不是一直讓他處于壓力當中。雖然這位學生的成績不是很好,但是我覺得像她的媽媽這樣給他時間讓他成長,自己學會學習,也是一種很不錯的教育方法,或許以后他會超越很多人,但是前提是他足夠努力,他可以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一年級四班的武禹軒同學,他是我現在帶的學生,他是我們班的小班長,不僅學習成績非常棒,而且非常的聽話懂事,作業情況都完成的很好,他可以算的上是班里全優的學生。其實我也很好奇什么樣的家庭才可以培養出這么一個小小年紀就很“人才”的孩子。上個星期日在孔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去到了他家。
經過跟他的家長的談話,我才知道孩子為什么可以學習這么好。不得不承認他是很聰明的一個孩子,但是更多得要歸功于他媽媽的管教。他每天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業,寫完作業以后在寫媽媽給布置的作業。他的媽媽給他買了很多課外書:口算題卡、應用題、復習試卷、閱讀題以及與寫作有關的書。可能看上去對于一個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有點多,但是從談話中我們知道家長給它分配的很合理,并且他做過的試題,他的媽媽都會給他批改。家長對于孩子的學習很用心,但是孩子有時候也會覺得家長給布置的作業有點多,但是他們覺得自己的家長非常的負責任。
在家訪的過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家長們對子女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了他們對老師的尊重與信賴,這次家訪我詳細地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長及家庭結構、成長經歷、健康狀況、學習環境、在家表現,并聽取了家長對教師的意見、希望。通過家訪活動,我不僅如此近距離的接觸了學生,而且也深深地體會到作為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關心和重視,了解了家長的期望與要求,了解了學生的個性與想法,不僅加強了師生感情,對以后的工作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家訪工作看似麻煩,煩瑣,工作量大,耗費時間,但是這種方法是其他教育觀察法所不能比擬的。
家訪教師心得體會幼兒園家訪教師心得體會篇二
“千名教師訪萬戶,師生情誼傳萬家”活動的開展如一縷春風吹進千家萬戶,家訪帶給我們的收益有很多很多。
一、家訪能讓老師全面了解孩子與家長達成共識。
二、家訪能教給家長正確的教育方法,及時地避免孩子問題的產生。教師注重進行家訪,教會家長一些方式方法,有理有根據地去轉變家長的一些觀念,對孩子的健康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家訪還能協調師生關系,從而促進學生更健康的心理發展。
在這次家訪活動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如:有的家中父母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孩子交由爺爺奶奶管教,長輩的寵愛使得學生心理放縱,有的孩子來自單親家庭,特殊的家庭環境讓學生的心理有陰影,這些都對教育工作增添了難度。再如,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子女有求必應,以至于溺愛和放縱,養成了驕縱的心理,他們在言論、態度、行為等方面表現出挑三揀四,愛耍脾氣等不良行為。
一、要具備愛心和童心
教師的個性特征和教學表現對課堂教學秩序有很大影響。專家認為要維持良好的課堂秩序,首要因素是學生必須喜歡老師,愿意接受老師的教育。“親其師,信其道”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我們要有愛心和童心。我們對學生像父母一樣的愛,對學生的每一個關愛和激勵的眼神,學生都能深深地感受到,并且會用加倍的熱情來回報我們。我們具有一顆童心,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能真正和學生成為朋友,從而使學生喜歡我們。
二、用放大鏡尋找問題學生的優點
人人都有想獲得贊賞的需求,年紀越小,獲得贊賞的需求越強烈。一個班級往往只有十多個成績優異的學生因為學業上和課堂習慣上有良好的表現而時常獲得老師的稱贊,其他多數學生獲得老師贊賞的機會很少,更有不少學生不但根本沒有得到贊賞的機會,反而時常受到斥責和處罰。這些學生的特征不是學習習慣差,就是成績不太理想。由于他(她)們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老師的歡心和贊賞,最后他們往往自暴自棄,出現各種不良行為,成為破壞課堂秩序的主導因素。我們對那些缺點多的學生,不能“在雞蛋里挑骨頭”,而是要“骨頭里挑雞蛋”。我們必須想盡辦法尋找其閃光點,并把這些閃光點予以擴大,樹立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以平等之心關注學困生
學困生多是我們教育教學中的一大難點,我們老師要以平等的心態,朋友的身份來關心這些學困生,加強跟學生及其家長的交流和溝通,全面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學習安排,生活情況,細心聽取家長的傾訴,了解家長教育的方法和遇到的主要問題。通過平等溝通達到全面了解,進而實行因人施教。
總之,家訪也給我上了一課。因為一個學生在班上不過是六十七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卻是家長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訪時的交談中,深深體會到家長的期盼,深感責任重大,對今后的工作絲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家訪教師心得體會幼兒園家訪教師心得體會篇三
人們常說,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家長是孩子的鏡子。可見,一個孩子的成長,與家庭環境、父母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這一點,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更清楚。為了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我們每學期的家訪工作成了學期結束收尾中的重點。
7月3日結束了畢校式后,下午我與吳老師乘興而至,一同踏上了家訪之路。這次的家訪收獲很大,在家訪的過程中有些體會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家訪,必不可少的教育形式
1、能全方位認識孩子。了解了很多學校里無法了解的東西,認識了更真實、更全面的學生。如:我們班的锘渝。她在校性格內向、膽怯,說話聲如細絲,有什么事都藏在肚子里,不與別人分享。但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她在家的表現與在學校的表現截然相反——剛踏入她家院子,看見她與哥哥正興致勃勃地打籃球,還聽見了她那銀鈴般的笑聲。看見老師來訪,她輕輕地問候完便嬌羞地躲在媽媽的身后。聽她媽媽說,在家里她可活潑了,把學校里學的什么都跟他們表演,跟他們說,這樣的表現確實讓我和吳老師大跌眼鏡。其實班里家校反差很大的學生還有很多,經過家訪,全面了解了他們后,在今后的教育中,能更好地掌握他們的心理,以引導他們的行為。
2、能更好地建立了家長與老師之間的信任。我感覺,每次的家訪都很重要。這是一次難得能與家長真正面對面,走進他們的生活,坐下來聊聊他們的孩子。于是,我們拿出比平時更有耐心,向學生家長講述孩子的在校表現等基本情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解決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這就增強了家長的責任意識和信任度。很多家長對于我們的到訪,深受感動,也很熱情。雖然一杯開水很普通,家長的話語很樸實,但卻能澆熄當時的炎熱,迎來的是涼風習習。
3、獲得許多第一手育人資料。我們的家訪深入到了每一個學生的家庭,真誠地與學生、與家長交流,了解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以及思想動態,讓每一個學生不在學校卻繼續享受學校給予的關愛,耐心傾聽家長對我們工作的反饋和建議,不僅取得了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理解和支持,同時還加深了教師與家長的感情。在這“零距離”的溝通中,我們和學生家長打成一片,感情親切融洽,那么,今后家校合作的教育工作也能得心應手。
二、家訪,每次要算好線路和時間
由于我校生源范圍廣,有來自:內坑、永和、安海鎮的各個村……每個孩子的住址很分散。于是,出發前應先與家訪對象取得聯系,約好家訪時間再制定好路線,這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里達到更高的效率。
三、家訪,不能用打電話代替
電話里,有的家長比較委婉,有話不愿直說,而且有些話也說不清楚,如果不到學生家里去看看,老師不可能有針對性地教育學生。也不可能了解這個孩子的家庭,因為孩子的教育跟家庭有很重要的關系。
四、家訪,很累但很快樂
家訪,每次都跑那么遠、那么多的路。有時會因為不熟悉路程,要找這家而繞一些冤枉路,有時也會遭遇迷路時的窘境,甚至有時還會遇到“攔路虎”——狗。但是,家訪也有讓我感到快樂的。比如,你會接過家長遞上的冷飲,你會聽到家長一句句的問候,你會看見家長發自內心的微笑,你會遠遠的看著孩子一家站在門前望著你的離開等等。每每看到這些,想想累,但辛苦都值得。
總之,家訪讓我受益非淺。既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和老師對學生的殷切期望,又使我了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通過家訪,家長和教師面對面促膝交談,相互學習,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結成一個家庭學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們的教育才會獲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