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種創作的過程,我們要用心去體驗,用心去表達,才能寫出優秀的作品。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優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參考學習。
第一次包湯圓大全(19篇)篇一
湯圓的寓意是,圓圓滿滿,也包含了希望一家人團團圓圓,開開心心的吃一頓團年飯,而元宵節那是非得吃湯圓的。
湯圓代表著圓圓滿滿,包湯圓也一樣吧!一家人圍在一起有說有笑,多圓滿呀!雖然第一次邂逅湯圓就鬧出了笑話,但那熱鬧團圓的畫面讓人記憶深刻!
文檔為doc格式。
第一次包湯圓大全(19篇)篇二
元宵節到了,我們一家準備包湯圓。
奶奶準備好糯米粉,爺爺準備好湯圓餡,我們開始包湯圓了。奶奶先包了一個給我們看了看,告訴我們該怎么包,又讓我們挨個包一個給她看看。只有包合格了才可以繼續包更多湯圓。要是包得不合格,就要一直包到合格才行。我們包了黑芝麻餡的、果仁餡的……這還是我第一次包湯圓呢!我剛開始包的湯圓總是露餡。后來奶奶教給我一個辦法,把糯米快弄大一點,但是不能太大,像一元硬幣那么大就行。我按照奶奶告訴我的方法包了一個,果然包得比以前那些好了很多。我們一家包了很多湯圓,我感覺都能吃一個星期了。奶奶煮了一些果仁的,一些黑芝麻的。我最喜歡吃黑芝麻的了。奶奶還把我包的湯圓單獨煮,說讓大家嘗嘗我的手藝。湯圓煮好了,我心里也忐忑不安,恐怕我包的湯圓不好吃。他們都嘗了嘗我包的湯圓,連我們家最小的小弟弟都吃了我包的湯圓。我緊張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兒。沒想到他們都連連稱贊我包的湯圓好吃。“真的好吃嗎?”我激動地說。隨后,我也吃了一個,的確如他們所說。我真是太開心了!
今年元宵節,我很高興,因為我學會了包湯圓。你們要不要品嘗一下我包的湯圓呢?
第一次包湯圓大全(19篇)篇三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第一次,但是比較難忘的第一次是很少的。我學包元宵就使我永遠不會忘記,因為從中我學到了做什么事都要開動腦筋,要有耐心。
那天,媽媽把元宵粉加熱水和成軟硬適中的芝麻、糖和油拌成餡,就等著包呢。我也把手洗得干干凈凈準備包元宵。我想這是很簡單的事,把餡放到面里一團不就包好了嗎?媽媽開始包元宵了。只見媽媽先把和好的元宵面揉成圓團,然后把它捏成扁圓的面片,再把餡放進去,用大拇指按在上面邊捏邊轉,最后把它團一下,這樣一個又大又圓的元宵就包好了。我也照著媽媽的樣子,把和好的面揉成圓團,并把它捏刻扁,放進芝麻餡包起來,可是包來包去也包不到一塊,面粘得粘在我的手上,五指都張不開,餡也到處都是。我貫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勉強好一個元宵。仔細一看既不賀也不白,外面都是芝麻,簡直不像樣。媽媽笑著說:“這哪是元宵呀,倒像一個花球,一下鍋煮非成一鍋湯不可。”我又包了一個,還不行。我對包元宵失去了信心,想洗手不干了。這時媽媽對我說“:什么事做起來都不那么簡單,包元宵也有竅門。我來教你。”媽媽一邊包一邊講。她左手托著皮,把餡放在皮上,大拇指另按著餡,外四個指頭把皮往一起攏,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幫助往一起團,最后收口捏緊,一個又大又圓又白的元宵就做好了。“你就該多動一動腦子,不能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多練一練就會做了。”在媽媽的指導下我又開始起來,一個比一個包得好,越包越熟練,越有信心。不知不覺我包了十幾個。我終于會包元宵了。我非常高興。
媽媽開始煮元宵了,那一個個圓溜溜的小東西在沸騰的水里跳來跳去,不斷地翻滾,真像一個個白色的小皮球在跳舞。十幾分鐘后元宵就上了我家的餐桌。看著一碗碗熱氣騰騰的元宵,我急不可待地夾起一個咬了一口,啊!里面的芝麻又香又甜真好吃。特別是吃到我親手包的元宵時,我的心砰砰砰直跳,真有些激動。
通過這次包元宵,我懂得了不管干什么事,只要動腦筋,下工夫,就沒有辦不到的事。
第一次包湯圓大全(19篇)篇四
又開始包第二個湯圓。這次有經驗了,我把湯圓面團搓成一個圓形,再按個窩,把芝麻,花生和糖放進窩里,這次放的餡不多不少,剛好合適。我用均勻的力把湯圓粘好搓圓。這個湯圓比上一個漂亮多了。我又抓了一小塊湯圓面團做起來。真是熟能生巧,反復幾次,我終于學會了包湯圓。
湯圓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把湯圓放進燒沸的鍋里煮。媽媽說:"湯圓浮上水面來就熟了。"我心里一直想,做湯圓并不是一件小事,認真做才能做得成功。過了幾分鐘后,湯圓熟了,全部浮出水面。我舀了兩碗給爸爸媽媽吃,我也舀了半碗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吃著自己親手包的湯圓,感到特別有滋味!
第一次包湯圓大全(19篇)篇五
今天是元宵節,是一家團聚的日子。
晚上,彩色的煙花令人眩目。整個深圳都洋溢著歡樂的笑聲和濃濃的湯圓味。我問:“爸爸我們吃湯圓好嗎?”“好哇”爸爸回答道,又說:“不過,你剛剛買的湯圓都不很圓我們把它揉圓吧!這就代表今年就會團團圓圓的。”“嗯,不過也太沒新意了吧!要不……”我翻了翻口袋,掏出了一枚一角硬幣。“老爸,等一下,我們把這枚硬幣放進湯圓里,如果誰吃到誰今年就是最幸運的人。”我興奮的說,“好哇”爸爸笑著贊同了我的意見。
我們父女倆就開始包湯圓了,我心里想,希望我們一家三口全是今年最幸福的人。不一會兒,湯圓煮好了,爸爸用他那“雞嗓子”叫到,我和媽媽迫不急待地想吃美味可口的湯圓呢。“哎喲”媽媽大聲叫到,湯圓里面怎么有硬幣呀,哈哈媽媽吃到幸運幣了,我就連聲說到“老媽,你今年要發大財了”!媽媽樂呵呵地說:肯定是你這個調皮蛋想的點子。我開心極了!
我祝愿媽媽和我們全家今年事事順利,團團圓圓,健康快樂!
第一次包湯圓大全(19篇)篇六
今天在家里我和家人要進行一次包湯圓活動。當時我很興奮,心中無比期待。
媽媽說:“今天我們全家一起包湯圓。我為大家準備的材料有一些糯米粉,還有芝麻餡和五仁餡。”媽媽又說:“首先,必須把糯米粉和成面團,然后取一小塊捏成餅的形狀。再把里面放上餡,最后把它和上口弄成圓形就行了。”
我小心取下一塊面團。包的時候,我先把它捏成餅形,再用大拇指在餅中間用力往下摁,這樣就出來一個小圓窩,再放上餡。用左右手一起把湯圓捏圓,就可以了。湯圓的外皮很厚也很白,像一個白色的士兵在保護里面的“金銀財寶”。看著包好的湯圓,真是令人眼前一亮。有的人包的是圓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有的是橢圓形的,還有的是輪胎形狀,而哥哥更新穎,他包的是三角形。
包完后,開始煮了。只見湯圓在沸水中滾來滾去,像個歡騰的孩子。終于湯圓出鍋了,看著熱氣騰騰的湯圓,我口水直流。我們趕緊開動了,吃湯圓的時候,我們說說笑笑,談論著湯圓的味道。媽媽說:“‘吃不言,睡不語’。老祖宗的話是有道理的,吃湯圓時不能說話,要不然一會該肚子疼了。”聽完媽媽的話我們二話不說,乖乖閉嘴繼續吃湯圓。
第一次包湯圓大全(19篇)篇七
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在那成百上千的星星中那顆最亮的“北斗星”就是親自包湯圓了。
在20xx年的元宵節,我和媽媽去超市里買湯圓,但是到超市后,媽媽并沒有伸手去拿袋裝的湯圓,而是拿了一包糯米粉和一包豆沙餡。
“媽媽,你這是要干什么呀?”我非常不解。“猜猜看”,媽媽調皮地說道。“做湯圓!”我想了一會兒,興奮地叫道。“對了!”媽媽微笑著點了點頭。這可把我高興壞了,因為我還沒有動手包過湯圓呢!
回到家后,媽媽好像也和我一樣興奮。于是,我們不敢浪費一秒,就開始了“工作”。
媽媽把糯米粉倒進碗里,再倒一些水進去,攪一攪,揉一揉,揉成團狀放在碗里。這樣準備工作就算做好了,接下來的工作就要交給我了。
我先把糯米面團和豆沙餡料分別揉成小球,再把揉好的糯米球弄成碗狀,然后把豆沙球放進去,揉一揉,盡量揉的圓一些,這樣美味的湯圓就做好了。
晚上,吃著自己親手包的湯圓,心里美的不得了。
原來,只有自己親手摘下的果實最好吃。
第一次包湯圓大全(19篇)篇八
吃“湯圓”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習俗。“湯圓”又名“湯團”“元宵”“浮園子”“乳糖圓子”“湯丸”。
“哈…”咦,哪里來的笑聲啊?讓我們一起來瞧一瞧吧!
來到小荷,只見百合老師的手端著一個鐵盆,里面裝著一個糯米團,老師用盡了十八番功夫,揉、捏、打、搓、壓,老師將糯米團變成了一大團黏黏糊湖的面團。
我看見百合老師一直在搗鼓那些面團,我躍躍欲試,一直想要試試,可百合老師制止了,我就問:“百合老師,你為什么要折磨這些面團呢?”百合老師笑著回答:“為了等一下讓湯圓更順滑,更有黏性。”我微笑著點了點頭。
“老師,好了沒有啊。”“老師,行不行呀?”“老師,快點呀”同學們都等不及了。
“好啦!”老師終于搞好了,把面團端了上來,“不許碰,先聽我講。”接下來,老師告訴我們怎么包湯圓:“首先捏起一團面團,放手中快速揉,直到成了一個圓開,把放在虎口上,用食指在湯圓中心點一個洞,把紅豆沙放進去,再放入手中揉圓。”隨后,老師又端來一個鐵盆,里面裝著生糯米粉,最后放在這個粉里面滾下,一個湯圓就誕生了。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我捏起一團糯米,它一開始要圓有圓,要扁有扁,和我玩橡皮泥一樣。我把它捏圓,放在虎口上,我怕把湯圓戳出一個洞來,所以小心翼翼地把食指放在面團上,用上點點力。再拿出一個紅豆沙放在小洞里,拿起多余的面團,慢慢合攏,可是那紅豆沙總是不聽話,總是把它那小腦袋往外伸,好像在說:“你沒法把我包進去,我也要出來看看外面的.世界!”我也拿它沒辦法,只好讓它這樣了。
再看看其他同學,只見陳奕燦,她正在包湯圓“家族”呢,一個大,一個小。哈,這個大點的是媽媽,這個小點的應該是小寶寶了!
不過一會兒,大家就都大功告成了,看著那可愛的湯圓,我真想回到家一口吃了呀!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把湯圓下了鍋,放點白砂糖,過了10分鐘,我把它端了出來,燙!那個紅豆沙還在外面呢!正沖我瞇瞇笑:“你還是沒把我包進去吧!”
爸爸,媽媽吃了以后,開心地說:“我的乖女兒長大了,懂事了!”奶奶直說:“好吃,好吃!“我心里甜蜜蜜的。”
吃湯圓象征全家團圓,合家幸福,祝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第一次包湯圓大全(19篇)篇九
今天我起得特別早,因為我要和媽媽學包湯圓,并且要吃自己包的湯圓。
我先拿出湯圓粉,把湯圓粉倒進小盆里,再放一些熱水,把湯圓粉攪拌均勻,然后用手大力地揉捏湯圓粉,揉呀揉,捏呀捏,我的手都酸疼了才捏揉好。接著在湯圓面團中揪出一個小面團,放在手掌上搓圓,用大拇指在中間按一個小窩,然后把芝麻,花生和糖做的餡放進窩里,再包起來。我因為把餡放得太多,餡都露出來了,我再輕輕地把餡拿走一些,再把面皮補上。媽媽說:"你真粗心,包湯圓時餡不能放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的話餡會流出來,太少的話就沒味道。"我覺得媽媽說得有道理。第一個湯圓做出來了,胖敦敦的,我看了笑起來。又開始包第二個湯圓。這次有經驗了,我把湯圓面團搓成一個圓形,再按個窩,把芝麻,花生和糖放進窩里,這次放的餡不多不少,剛好合適。我用均勻的力把湯圓粘好搓圓。這個湯圓比上一個漂亮多了。我又抓了一小塊湯圓面團做起來。真是熟能生巧,反復幾次,我終于學會了包湯圓。
湯圓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把湯圓放進燒沸的鍋里煮。媽媽說:"湯圓浮上水面來就熟了。"我心里一直想,做湯圓并不是一件小事,認真做才能做得成功。過了幾分鐘后,湯圓熟了,全部浮出水面。我舀了兩碗給爸爸媽媽吃,我也舀了半碗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吃著自己親手包的湯圓,感到特別有滋味!
第一次包湯圓大全(19篇)篇十
星期六晚上,家里燒湯圓,我自告奮勇加入包湯圓人員的行列。
媽媽先把面粉加上了熱水,再把它和成了硬度適中的面團,然后把芝麻、糖、油拌在一起。我呢!也把小手洗得干干凈凈,“嚴陣以待”。
開始包了,媽媽把和好的面團輕輕地揉成了圓團,緊接著又慢慢地捏成了扇片,把拌好了的餡放進扇片中,然后用大拇指按在上面邊捏邊轉,最后團了一下,一個又大又圓的湯圓就做好了。我一邊看著媽媽忙活,一邊小聲嘀咕:“包湯圓也不過就這么一回事,輪到我大顯身手了!”
我也先把面團揉成了圓團,又捏成了扇片,再放進了芝麻餡,可無論無何始終包不到一塊兒——不是這邊散了就是那頭裂了,害得我七手八腳,東拼西湊。結果餡丟得到處都是,很多面粉粘到了身上,五個手指頭還黏呼呼的,怎么張也張不開。
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包好了一個,仔細一看,湯圓外面全是芝麻!媽媽看了看,笑著說:“這哪是湯圓啊!倒像是個花球。”辛辛苦苦的成果沒有得到絲毫肯定,我的眼淚都快出來了。這時,媽媽又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很多事看看簡單,做起來并沒那么容易。干什么事都是有竅門的,你仔細看……”說著動手示范起來——只見媽媽左手拿著皮,把餡放在皮上,大拇指按在餡上,另外的四個手指往上一攏,將收口捏緊……很快,一個既圓溜又光滑的湯圓就包好了。“哦,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按著媽媽教的方法,我也包了很多湯圓,而且一個比一個好!
晚餐,大家都吃得很開心,我更是胃口大開,因為我不僅學會了包湯圓,還懂得了不管做什么事,只要開動腦筋,肯下功夫,就一定會成功!
第一次包湯圓大全(19篇)篇十一
星期日,我和同學們一起參加了“鬧元宵”活動。
首先,老師向我們介紹了元宵節的來歷: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只仙鶴迷路而來到人間,卻意外被不知情的人射死。玉帝知道后大發雷霆,立即下令天兵在正月十五這天燒毀了人間的房屋。有一位善良的老仙人,偷偷下凡將此消息告訴人類,并讓他們在正月十五在家里點亮燈籠,燃放煙花爆竹。到了正月十五,玉帝看見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以為人類已經受到了懲罰,便忘了此事。后來人們為了紀念這個日子,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掛燈籠,成了“元宵節”。
聽完故事后,我又參加了做“親手搓元宵”活動,老師發給我們每人一個面團,做元宵就開始了。我們把面搓成長條,然后揪下一小團搓成小圓球。一開始,我做得元宵大大小小,形狀也不等。后來老師的指導我們要用力均勻,先搓成形,再看大了還是小了,再添加或減少面量,我試了這種方法后,果然做出了標準的元宵,看到這一個個元宵光澤雪白,如一顆顆大珍珠一般,我心里可高興啦。
今天真是有意義的一天。
第一次包湯圓大全(19篇)篇十二
“賣湯圓,賣湯圓。小二哥的湯圓圓又圓……”聽著這首歌,我不禁想起了中午包湯圓的“荒延”經歷。
今天,我突發奇想,要午飯自己包湯圓吃,可我一點經驗也沒有呀!沒辦法,我只好拜“大名鼎鼎”的`老爹為師。
“先和面,加適量的水,再抓,揉成條。再把每個條掰成一個一個的二號電池般粗細的小面柱,把中間按一個坑。再放些紅糖,搓成小圓球。燒水,等水開了以后下鍋,待湯圓浮上水面就可以吃了。”這就是包湯圓的全過程。
第三步:好不容易解決了包的問題。該下鍋了。水燒得挺順利,可下鍋時湯卻噴到了我臉上。臉沒燙著,面卻化了。嘿嘿!歪打正著!
湯圓做好了,味道很一般。可我覺得: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湯圓!
第一次包湯圓大全(19篇)篇十三
吃“湯圓”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習俗。“湯圓”又名“湯團”“元宵”“浮園子”“乳糖圓子”“湯丸”。
“哈…”咦,哪里來的笑聲啊?讓我們一起來瞧一瞧吧!
來到小荷,只見百合老師的`手端著一個鐵盆,里面裝著一個糯米團,老師用盡了十八番功夫,揉、捏、打、搓、壓,老師將糯米團變成了一大團黏黏糊湖的面團。
我看見百合老師一直在搗鼓那些面團,我躍躍欲試,一直想要試試,可百合老師制止了,我就問:“百合老師,你為什么要折磨這些面團呢?”百合老師笑著回答:“為了等一下讓湯圓更順滑,更有黏性。”我微笑著點了點頭。
“老師,好了沒有啊。”“老師,行不行呀?”“老師,快點呀”同學們都等不及了。
“好啦!”老師終于搞好了,把面團端了上來,“不許碰,先聽我講。”接下來,老師告訴我們怎么包湯圓:“首先捏起一團面團,放手中快速揉,直到成了一個圓開,把放在虎口上,用食指在湯圓中心點一個洞,把紅豆沙放進去,再放入手中揉圓。”隨后,老師又端來一個鐵盆,里面裝著生糯米粉,最后放在這個粉里面滾下,一個湯圓就誕生了。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我捏起一團糯米,它一開始要圓有圓,要扁有扁,和我玩橡皮泥一樣。我把它捏圓,放在虎口上,我怕把湯圓戳出一個洞來,所以小心翼翼地把食指放在面團上,用上點點力。再拿出一個紅豆沙放在小洞里,拿起多余的面團,慢慢合攏,可是那紅豆沙總是不聽話,總是把它那小腦袋往外伸,好像在說:“你沒法把我包進去,我也要出來看看外面的世界!”我也拿它沒辦法,只好讓它這樣了。
再看看其他同學,只見陳奕燦,她正在包湯圓“家族”呢,一個大,一個小。哈,這個大點的是媽媽,這個小點的應該是小寶寶了!
不過一會兒,大家就都大功告成了,看著那可愛的湯圓,我真想回到家一口吃了呀!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把湯圓下了鍋,放點白砂糖,過了10分鐘,我把它端了出來,燙!那個紅豆沙還在外面呢!正沖我瞇瞇笑:“你還是沒把我包進去吧!”
爸爸,媽媽吃了以后,開心地說:“我的乖女兒長大了,懂事了!”奶奶直說:“好吃,好吃!“我心里甜蜜蜜的。”
吃湯圓象征全家團圓,合家幸福,祝20xx年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第一次包湯圓大全(19篇)篇十四
元宵節是一定要吃湯圓的。今年元宵節我們一家一起做湯圓。
媽媽準備好面團和餡。就要開工了。今年的湯圓餡可不一般,是巧克力餡、黑芝麻餡、桂花豬油餡。準備完畢。媽媽說“今天,我們每個人都只包一種餡,比比誰包的多。先讓我來抽簽決定誰包什么餡的吧”。說著拿出三張紙條。
抽簽結果出來了:媽媽包巧克力、爸爸包桂花豬油餡、我包芝麻餡。開始包湯圓了。全家總動員,我們都包起了湯圓。
一開始我像捏彩泥一樣。慢慢的,變得熟練,動作也快了一大團面團消失了。媽媽讓我們數數自己包了多少個。我包了18個,媽媽包了40個,爸爸包了32個。媽媽贏了,獎品是一包巧克力。最后的環節是煮湯圓,吃湯圓。
媽媽把三個碗里的湯圓放進鍋里煮了10來分鐘,看著一個個湯圓在鍋里慢慢的漂浮起來,媽媽說湯圓熟了,來把碗拿來。吃湯圓啦。吃著香噴噴的湯圓別提有多高興了。媽媽說:“這湯圓味道好幸福。”“那是當然。”今天真是最快樂的一天。
第一次包湯圓大全(19篇)篇十五
一進教室,看見大家全都在討論,我也去聽了一下,原來,同學們看見講臺上有兩口鍋,在想,會不會想上次火燒魚一樣,給我們弄夜宵?還是上一節“科學課”?滿頭的問號在大家頭頂奔跑。
上課了,朱老師走上講臺,對大家說:“今天讓我這個大廚來教你們做湯圓!”朱老師話一說完,教室頓時沸騰起來。
“這次朱老師真要給我們弄夜宵!”
“是啊!朱老師真大方!”
“對啊!這一次要吃個飽!”
隨著朱老師一聲令下,開始教我們做湯圓了!
首先,老師先將一塊塊面粉搓成一個光滑的球,再把它壓扁,放上料,最后將它包起來,一個可愛的湯圓就“出生”了。
看著朱老師如此輕松的包湯圓,我也躍躍欲試了,拿到材料我也揪下一小塊,學起朱老師的動作包起來,可這個面團似乎在與我開玩笑,我“友好”地與它“做朋友”,可它偏偏與我作對,我越想把它搓圓,它就越扁,最后成了一個蛋不像蛋,餅不像餅的東西,弄了好久,我才將面團“制服”,開始鉆洞了,想學老師的方法做出碗狀放餡,卻沒想,做出來的要么穿底了,要么太薄了,唉,這看著簡單,做起來還真挺不容易的呢。
將所有湯圓包好后,是時候讓它們去“游泳”了,我們把所有的湯圓給朱老師后,老師將已經準備好的泳池打開,讓小湯圓們一個個下去,“小家伙”們入水后,一起嬉戲打鬧,游來游去,朱老師叫也叫不住,只能讓它們自己玩了!
過了一會兒,小湯圓們已經累了,浮在泳池上面休息,而朱老師為了它們的“健康”,就它們上岸了——盛入了我們的碗里。
老師給我們撒上桂花,放上一勺白糖,最后加入一點原湯,嗯……那味道香極了。
我們幾人一口咬下去,那桂花與玫瑰豆沙湯圓融合在一起,仿佛讓人置身于另一個世界,讓人情不自禁地贊道:“真是人間美味啊!”
這節作文課上,讓我們上的暖暖的,提前感受到了冬至的氛圍,讓我們不僅在嘴里甜了,還甜到了我們的心里。
第一次包湯圓大全(19篇)篇十六
今天,我們剛坐到自己的座位上,作文老師說:“我們今天呀,就來包湯圓吧!”
聽到消息后,同學們特別高興。有的正在拍桌子,有的正在晃板凳,有的一蹦三尺高,我心里特別激動。
準備的材料有:糯米粉、黑芝麻餡。糯米粉的樣子雪白雪白的,用手摸摸澀澀的。黑芝麻餡樣子是正方形的,是墨綠色的,樣子也特別好看,用手摸一摸有一點硬。拿起來聞聞一股香油味,仔細聞一聞有一股黑芝麻味道。
老師給我們示范:怎樣包才好。
先把糯米粉放到一個小盆子里,放點溫水把它揉成圓圓的,然后,再用食指彈成圓圓的片,再把黑芝麻餡放進去,把它包好。最后,蘸點糯米粉就行了。
同學們就開始包起來!有的包成三角形,有的包成正方形,還有的包成圓形。在這期間,有的同學說:“老師,給我點糯米粉吧!有的說:“老師,給我點水吧!”還有的說:“老師,我的包壞了。”大家都享受這其樂融融的氛圍。
同學們,你們會做這圓圓的湯圓嗎?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次包湯圓大全(19篇)篇十七
每年元宵節,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寓意著團團圓圓。湯圓最早在宋代時叫“浮元子”后稱“元宵”。就在今年的元宵節,我也第一次包了湯圓。
調皮的餡跑出來了。湯圓變成了燒麥。我趕緊補上,湯圓又變成了“胖將軍”。我又重復上面的步驟,一口氣包了十幾個“胖將軍”湯圓。這時,媽媽走了過來,看了看我的“胖將軍”
說“這湯圓太肥了,得瘦些。”我聽了,說“知道了”。說完,我一邊哼這小曲兒,一邊包。
可是,我發現了一個問題,面團會粘手,而且粘上了就清理。我趕緊問媽媽,媽媽說:“把面粉撒在手上就不粘手了。”媽媽剛說完,我就把面粉撒在手心。撒完后,我又繼續。嘿,真有效。面團不粘手了。不過,接著我又碰到了一個大問題:湯圓和湯圓黏在一起了。這時,我突然想,既然手上有面粉就不會黏手,我在湯圓之間撒點面粉,那樣湯圓和湯圓之間就不會黏在一起了。真的很湊效。
不一會兒,我就包了很多湯圓。媽媽把我包好的湯圓放在鍋里。半小時后,湯圓浮在了水面上了,出鍋了。我吃著自己包的湯圓,心里美滋滋的。
第一次包湯圓大全(19篇)篇十八
我每年暑假都會去外婆家度假,記得有一天早晨,婆婆在樓下喊我,大聲說:“今天早上吃湯圓,快起床包湯圓!”我懶懶地應道:“來嘍。”于是起了床。
來到廚房后,我看見桌子上放著一個大盆和一個小碗。大盆里放著婆婆起早和好的面,小碗里裝著婆婆提前準備好的芝麻糖。我望著婆婆做的芝麻糖,口水都流了出來。“不能吃,那是包圓子的。”婆婆看見了,對我說。所以我只能“望糖興嘆”了。
婆婆先揪了一小團面,然后將它搓圓、壓扁,再用勺子盛了一些芝麻糖放進去,再把面皮合攏包好,搓成圓形,一個湯圓就包好了。他對我說:“圓子就是這樣包的,你也搓幾個試一下唄。”
我聽了婆婆的`話,興奮極了,心想:湯圓包的越大,就越好吃。所以我揪了一大團面,然后放黑乎乎的芝麻,可是面太多了,我搓不動,特別的著急,婆婆又過來教我怎么包。“先拿一點面,不要多……”終于,我搓出了一個橢圓形的湯圓,可激動了,又蹦又跳,所以又搓了好多好多個又白又圓的小湯圓,嚷著要婆婆下湯圓給我吃,婆婆看著我的高興勁,趕緊去給我下湯圓。
“湯圓下好了,慢點吃,別燙著!”婆婆笑著對我說。我望著熱氣騰騰的湯圓,開心得直拍手,吃了一個又一個香噴噴、甜絲絲的湯圓,心里比吃了蜜還甜,因為這是我親手做出來的!
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個清晨。
第一次包湯圓大全(19篇)篇十九
aoue歡迎教師投稿。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和媽媽一起。
我和媽媽一起高高興興地去超市買了湯圓粉和糖餡,回到家里,我們就開始包起湯圓。
首先在廚房媽媽把湯圓粉倒進盆子里,加上熱水,開始攪拌,然后用手反復揉搓,形成一團,接下來就開始,媽媽給了我一小團的湯圓團,我把它搓成圓形,用大拇指在中間轉了個窩,把糖餡放進去,把口封上,湯圓就做成了。我和媽媽連續做了好多湯圓呢!湯圓煮好后,我們吃了又香又甜的湯圓,心里美滋滋的。
這次我是媽媽的小幫手,我感到很高興。以后我要多做家務活,做個勤勞的好孩子。
aoue歡迎教師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