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教案的編寫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包括思維能力、學習方法、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培養。以下是一些經典的六年級教案,希望能給您的教學工作帶來幫助。
六年級數學認識百分數教案設計范文(17篇)篇一
教學目標:
1、在操作、探究活動中,逐步理解一個整體,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2、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應用意識。
3、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l教學重點:
理解單位“1”和分數的意義。
l教學難點:
理解單位“1”和分數的意義。
l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自制教學課件。
學具準備:小棒、練習紙。
l設計意圖: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在課前通過與學生的談話引出分數后,短短的一句“關于分數,你已經知道了什么”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找到了新知與舊知的鏈接點,接著又借助媒體教學手段向學生介紹分數的由來,適時滲透了數學文化思想。使學生的思維開始了“起跑”。
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我力求引在核心處,撥在關鍵處,讓學生自主探究、補充概括,借助于課堂這個思維“運動場”,不著痕跡地引導學生理解分數的真正含義。從引導學生“起跑”到“加速”,最后“沖刺”,水道渠成,促使每個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l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通過師生之間的談話引出分數。
2、關于分數,你已經知道了什么?
3、提出要求:
二、分數的產生。
1、板書課題。
師:課前我們一起聊到了分數,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來認識分數。
師:你知道古人是怎樣表示分數的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三、理解分數的意義。
1.理解一個整體。
(1)、找出各種材料的1/4。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材料,你能分別找到它們的四分之一嗎?
師:那就請同學們開動腦筋,分一分、涂一涂,找出它們的1/4。
然后同桌之間說一說,你是如何找到它們的1/4的。聽明白了嗎?
(2)、匯報交流。
教師進行規范:
生:我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一份就是這個正方形的1/4。
生:我是把這條線段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一份就是這條線段的1/4。
突出整體:
師:這里的1/4是如何得到的呢?
生:我把4個蘋果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一份就是這個整體的1/4。
師:這是他的想法,還有不同想法嗎?
生:把4個蘋果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一份就是這個整體的1/4。
師:說得不錯。只要把這4個蘋果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一份就是這個整體的1/4。
進行知識遷移:
生:我是把8個三角形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一份就是這個整體的1/4。
(3)小結:
提問:剛才我們在不同的材料里找到了四分之一,找的過程中有什么相同的或不同的地方。
不同點:材料不同。
跟進:但我們都把這些材料看成了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可以是一個物體也可以是多個物體。
相同點:都是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表示了這樣的一份,得到了這個整體的四分之一。
2、理解單位“1”。
(1)深化理解一個整體。
學生自主創作:
師:現在,老師為同學們準備了一些小棒。同桌合作,任選一些小棒,分一分、找一找他們的1/4。開始吧。
交流匯報:
師:你用幾根小棒表示1/4?你把幾根小棒看作一個整體?你能說說這個1/4的含義嗎?(多說幾個)。
學生說4根小棒、8根小棒,師:4根小棒、8根小棒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
(2)揭示單位“1”。
師:說的真好。在數學中,通常把一個整體叫做單位“1”。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一份可以用1/4來表示。(板書單位1)。
師:如果一個菠蘿用三分之一表示,他是把什么看作單位1呢?——果然如此。
師:如果2個橘子用五分之一來表示,她的單位1,又是多少呢?你是怎樣想的?
師:同學們真是了不起!已經能很快地找到單位1了。
3.理解分子、分母的含義。
(1)、找其他分數。
那就請同學們動手涂一涂,用陰影表示出這個分數,并把這個分數寫在下方,再和你的同桌說一說這個分數的含義。
(2)、匯報交流。
師:誰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所找到的分數?
生:把4個蘋果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2份就是2/4。
(3)比較:
師:在剛才同學們動手涂一涂,寫一寫的時候,老師發現,有些同學找到了,這幾個分數。(課件使用說明:點擊課件出現:
師:觀察這些分數,你發現了什么?
生:分母都是4。
師:為什么分母都是4呢?
生:因為都是平均分成了4份。
師:把什么平均分成4份?——單位“1”。
師:要是單位“1”平均分成5份,分母是幾呢?——5。平均分成6份——分母就是——6。
師:分母其實就是表示——平均分的份數。
師:同學們的觀察力可不一般吶。還有什么發現嗎?
生:分子各不相同,都差1。
師:分母為什么會不一樣呢?
生:取的份數不同。
師:平均分成4份,取這樣的一份就是1,兩份就是——2,三份就是——3。
師:分子其實就是表示——取的份數。
師:同學們不僅觀察能力強,分析、概括能力也很出色。
4.揭示分數的意義。
(1)逐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師:我們通過動手分一分,涂一涂等方法已經認識了很多的分數。
現在老師再寫一個分數5/9,你能說說它的含義嗎?
生:把單位“1”平均分成9份,這樣的的5份,就是單位1的5/9。
師:已經會用單位1來說了,真好。誰也愿意來試一試呢?
生:把單位“1”平均分成9份,這樣的的5份,就是單位1的5/9。
師:說的真好。如果不是平均分成9份,板書5/(),那么它的含義是什么呢?
生:把單位“1”平均分成很多份,取這樣的5份,就是5/()。
師:很多份可以是幾份?——2份,3份……。
師: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表示(板書:若干份)。
師:如果取的份數也不是5份了,板書()/(),那么這個分數的含義是什么呢??
生: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若干份,就是()/()。
師:可以取這樣的一份,也可以取這樣的……幾份。
小結:像同學們所理解的,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板書)這就是我們今天所學的分數的意義。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2)理解分數單位。
師:分數和整數一樣,也有計數單位。像這樣表示其中一份的數我們叫做分數單位。
1/4,2/4,3/4,4/4的分數單位就是——1/4。
師:5/9的分數單位?
生:1/9。
師:5/99。
生:1/99。
師:()/1000。
生:1/1000。
師:老師都還沒說分子呢,你怎么就知道分數單位了?
生:分數單位就是表示一份的數。
師:也就是說一個分數的分母是幾,這個分數的分數單位就是——幾分之一。
師:那3/4里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呢?5/9里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呢?
5.總結: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合作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四、練習鞏固。
師:看來同學們的收獲還真不少。請同學們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分數。
1.填一填。
(1)說說3/5的意義。
(2)同意嗎?
(3)3/8的分數單位是多少?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2、點擊生活。
哪位同學愿意來讀一讀,并說說其中分數的意義。
(1)、我校五年級學生約占全校學生的1/6。
(2)、長江約3/5的水體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師:還有幾分之幾的水體沒受污染呢?
師:受污染水體多還是沒受污染的水體多?——怎么想的?
師:有什么想說的?——要保護環境。
師:看來同學們很有環保意識。那你希望,長江受污染的水體占長江水體的幾分之幾呢?
師:大家都有美好的希望,那就讓我們拿出實際行動,共同來保護環境。
(3)、姚明的頭部高度約占他身高的1/8。
師:我們的身體中還蘊藏著很多分數,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去查一查資料。
五、總結全課、質疑問難。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六年級數學認識百分數教案設計范文(17篇)篇二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北師大版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6、7頁圓的認識二。
1、通過折紙活動,探索并發現圓是軸對稱圖形,理解同一個圓里半徑與直徑的關系。
2、進一步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征,體會圓的特征。
3、在折紙找圓心、驗證圓是軸對稱圖形等活動中,發展空間觀念。
1、圓的特征。
2、同一個圓里半徑與直徑的關系。
1、三角尺、直尺、圓規。
2、教學課件。
教 學過程
教學過程說明
1、折一折。
每人準備一個圓,請同學們想辦法找出圓心。
2、小組活動:剪幾個圓,折一折,你發現了什么?
小組交流。
3、匯報:沿著任意一條直徑對折,都能完全重合。
4、小結:圓是軸對稱圖形,直徑所在的直線是圓的對稱軸。
圓有無數條對稱軸。
在同一個圓里,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可以表示為d=2rr=d/2。
1、說一說學過的圖形中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分別有幾條對稱軸?
正方形:4條
長方形:2條
等腰三角形:1條
等邊三角形:3條
圓:無數條
2、要求學生剪出書本第7頁做一做的三幅圖,沿中心點a轉動,同學們發現了什么?
1、練一練第一題。
學生在書上填寫,集體交流。
2、練一練第二題。
學生在書上填寫,集體交流。
3、練一練第三題。
學生畫出對稱軸,集體交流。
4、練一練第四題。
學生實際測量,集體交流。
5、練一練第五題。
學生在書上填寫,集體交流。
使學生通過折紙活動進一步理解同一個圓的半徑都相等的特征,以及圓的軸對稱性和同一個圓里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引導學生整理已學過的軸對稱圖形。
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圖形的旋轉對稱性,以及圓是一個任意旋轉對稱圖形。
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學生在掌握圓的特征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圓,知道圓是一個軸對稱圖形,而且有無數條對稱軸。
存在問題:對于畫對稱軸,學生掌握得層次不齊。需要進一步練習鞏固!
六年級數學認識百分數教案設計范文(17篇)篇三
1.理解以“和倍”問題為基礎的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會列方程解答此類應用題.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3.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應用的數量關系,找到題目中的等量關系.
教學難點。
找準題中的等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1、果園里有蘋果樹x棵,梨樹的棵數是蘋果樹棵數的3/4。梨樹有|棵。
蘋果樹和梨樹一共有()棵。
2、飼養小組養了黑兔a只,白兔的只數是黑兔的5倍,白兔有()只;黑兔和白兔一共有()只。
二、生活引入.
1.老師說: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通過今天知識的學習,你們就能知道了.
2.板書課題:分數除法應用題。
3、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弄清誰是單位”1“,畫出線段圖.
4、分層指導。
思考:(1)根據我和楊瑩的年齡和是42歲這個條件找到它的等量關系嗎?
5.學生練習,集體訂正,說明思路。
三、嘗試練習。
(一)出示例3。
例3.飼養小組養的白兔和黑兔共有18只,其中黑兔的只數是白兔的.白兔和黑兔。
各有幾只?
1.讀題,理解題意弄清誰是單位”1“,畫出線段圖.
2.小組回答:
(1)根據飼養小組養白兔和黑兔共有18只這個條件找到它的等量關系嗎?
(2)根據黑兔的只數是白兔的這個條件,可以把誰設為?白兔、黑兔的只數用含。
有的式子怎么表示?
3.學生練習。
4.學生打開書本對答。(65頁)。
解:設白兔的只數為只,黑兔的只數是.
白兔只數+黑兔只數=總只數。
答:白兔有15只,黑兔有3只.
4.教師提問:這道題還可以怎樣列式?
18÷(1+)什么意思?
(二)寫出下面應用題的等量關系,只列出含有未知數的等式,不解答.
1.商店運來蘋果和沙果350筐,其中沙果的筐數是蘋果的,蘋果和沙果各有多少筐?
2.商店運來的蘋果比沙果多60筐,其中沙果的筐數是蘋果的,蘋果和沙果各有多。
少筐?
教師歸納:今天學習的應用題在解答時要根據分率句確定單位”1“,把單位”1“設為.
另一個數就是幾分之幾.根據已知條件列出方程解答.
四、鞏固練習.
(一)變式練習。
(二)對比練習。
1.李明家九月份用水18噸,十月份用的水是九月份的,九月份和十月份一共用水多。
少噸?
(三)選擇練習。
果園里蘋果樹和桃樹共350棵,其中蘋果的棵數是桃樹的,桃樹有多少棵?
解:設桃樹有棵.
a.b.
c.d.
五、質疑總結.
1.用方程解這類題的關鍵是什么?
2.用算術方法解答時應注意什么?
六、板書設計。
分數除法應用題。
解:設老師的年齡是歲.
老師年齡。
答:老師30歲,楊瑩12歲.
六年級數學認識百分數教案設計范文(17篇)篇四
1.填一填。
(1)甲、乙兩數的比是5∶3,乙數占兩數和的()%。
(2)用300顆種子做發芽試驗,結果發芽的有294顆。這些種子的發芽率為()%。
(3)一種電腦原價6800元,現降價1700元,降價()%,現價是原價的()%。
2.只列算式,不計算。
六(1)班有男生20人,女生15人。
3.判一判。
(1)34噸的80%和800千克的75%一樣重。()。
(2)用110粒種子做發芽實驗,全部發芽,這些種子的發芽率是110%。()。
(3)數學考試的優秀率,是指不及格的人數占參加考試人數的百分之幾。()。
4.東風小學六(1)班有50人,暑假期間同學們參加課外活動的情況如下表:
課外活動游泳舞蹈電子琴藝術活動。
人數(人)9121514。
算一算,參加游泳的占百分之幾?參加藝術活動的占百分之幾?
5.植樹活動中,六(1)班同學一共植樹60棵,其中有57棵成活,求這次植樹活動中樹的成活率。
六年級數學認識百分數教案設計范文(17篇)篇五
1、進一步理解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加深解答分數應用題的一般規律。
2、進一步掌握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的解題思路。
3、進一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和分析、推理等思維能力,提高解題能力。
教學重難點。
進一步理解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加深解答分數應用題的一般規律。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備注。
一、復習鋪墊。
二、教學新課。
三、鞏固練習。
四、課堂小結。
五、作業。
1、復習。
出示復習題(見幻燈)。
問:解答這道題是怎樣想的?為什么列方程解?
2、揭示課題。
解答分數應用題,要先確定單位“1”,再找出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式,然后列式。這節課就繼續按照這樣的思路來學習分數應用題。
1、教學例2。
(1)學生讀題,找條件和問題。
(2)找關鍵句,說數量關系。
(3)學生畫線段圖。
(4)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5)小結:這道題的解題思路是怎樣的?
2、教學試一試。
(1)學生讀題,找條件和問題。
(2)找關鍵句,說數量關系。
(3)學生畫線段圖。
(4)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3、小結。
問:通過上面的學習,你認為解答分數應用題該怎么去思考?
1、做練習十第6題。
2、做“練一練”
3、做練習十第9題。
問:列方程解是怎樣想的?
練習使7、8、10。
課后感受。
例2比較簡單,從學生的掌握情況來看,“試一試”稍有一些難度。所以本節課的重點放在了“試一試”的分析上。的確通過畫線段圖的分析,學生對此類題目有了一定的解題思路。
六年級數學認識百分數教案設計范文(17篇)篇六
教學目標:
1.體會引入百分數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百分數。在具體情境中,解釋百分數的意義,體會百分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2.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百分數的過程,培養學生探究歸納能力。
3.讓學生在操作和探索過程中體會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教學過程:
一、聯系實際,激趣引入。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
生:喜歡!
師:老師也非常喜歡旅游,并且去過好多地方。(出示老師外出旅游的照片,并加以介紹)。
六年級數學認識百分數教案設計范文(17篇)篇七
結合具體的情境,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能用圓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簡單現象。
圓的特征的進一步體會
用圓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簡單現象。(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點:研究各圖形中心點的運動軌跡)
紙片(圓形,方形,橢圓形)
電化教具
動畫課件
教學過程:
一、 知識回顧
1、用你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樣的圖形是圓?
2、按下列要求畫圓:(在平面上固定一個點a)
(1)以點a為圓心畫一個圓;
(2)畫一個圓,使所畫的圓經過這個點a;
(3)畫一個圓,使a點為圓心,半徑為2厘米。
3、舉出生活中看到圓的例子。(從車輪是圓形的引入新課)
二、新課探究
1、問題:車輪為什么做成圓形的?
2、小組討論探究策略(引導學生想做成圓形有什么好處,如果做成正方形,三角形,橢圓形又會是什么情況?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點是研究幾種圖形中心點的運動軌跡的不同)
3、學生動手探究(用準備好的紙片試一試),把各種圖形的中心點的運動軌跡想辦法描出來。
4、小組內討論交流,準備好發言,在全班交流
由于圓上的各點到中心點(圓心)的距離相等,所以圓在滾動時,圓心在一條直線上運動,這樣坐在車上的人或放在車內的物就很平穩;而正方形、橢圓形等由于上面的點到中心點的距離不一樣,這樣在運動中,中心點運動的線路就不是一條直線,如果人坐在這樣的車上會感覺到顛簸。
三、觀看動畫,進一步體會車輪為什么做成圓形的。
本質:圓上的各點到中心點的距離都相等,而其它圖形不具有這個特點。
四、拓展應用
要重視讓學生動手寫的練習。可先讓一些學生說,其他人補充。
五、課后延伸
用心發現生活中的圓,嘗試用學過的知識解釋。
進一步體會圓的特征
要使學生明白回答這樣一個問題應從哪方面入手,最基本的一個方法就是探究車輪做成圓會是什么情況,做成其它形狀又是什么情況,這兩種情況進行比較就能得出結論了。
觀看動畫,進一步加深印象。
學以致用,體驗成功。
圓的認識(一)
車輪為什么做成圓形的?
結合具體的情境,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能用圓的知識
來解釋生活中的簡單現象。學生掌握得較好,能體會和解釋這些與圓有關的現象。
六年級數學認識百分數教案設計范文(17篇)篇八
教學目標:
使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分數應用題的解答方法。弄清稍復雜的分數應用題是從基本題擴展而來的,抓住關鍵提高學生的辯別能力。
使學生能夠正確地選擇適當的方法解答分數(百分數)應用題。
教學過程:
指導學習例題。
基本復習。
誰能根據這兩個已知條件提出簡單的用分烽解的問題并列出相應的算式。(水彩畫是蠟筆畫的幾分之幾?50/80;蠟筆畫是水彩畫的幾分之幾?80/50)。
稍復雜分數應用題的復習:
根據上面已知條件,教師提出“蠟筆畫比水彩畫多幾分之幾”誰會列式并算出結果?(學生列式教師板書(80-50)÷50=3/5)如果提出“水彩畫比蠟筆畫少幾分之幾”又該怎樣列式?結果又是多少?學生列式教師板書(80-50)÷80=3/8)。
提問:解答以上問題列式的關鍵是什么?關鍵弄清哪個量是哪個量、哪個量比哪個量多(少)幾分之幾。“是”和“比”后面的量就看作單位“1”的量做除數,前面的量則做被除數。
稍有變化的復習題:根據上面總結的解題關鍵,我們來討論下面兩個問題。(教材111頁的兩道小題,可一一出示后讓學生列式解答。)。
總結解答方法:
找準題中單位“1”的量。
看單位“1”的量是已知還是未知。(單位“1”的量是已知就用乘法解答,否則可用方程解)。
單位“1”的量×幾分之幾=幾分之幾的量。
完成教材111頁例4的“想一想”:
教師強調說明解題方法一樣。因為這里的分數與百分數都是表示兩個數的相除關系,實質是一樣的,只是形式不同,如最前面的基本題中最后結果要化成百分數。
3.鞏固練習。
只列式說得數。
完成教材113頁的“做一做”。
小軍看一本240頁的書,第一天看了全書的1/5,第二天看了全書的1/4。
1)240×1/5求的是()。
2)240×(1/4-1/5)求的是()。
3)240×(1/4+1/5)求的是()。
4)240×(1-1/4-1/5)求的是()。
解答下面各題。
光明學校的男生數占全校學生的33%,比女生少170人,女生有多少人?
(此二題可供班級中優等生解答,對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可做教材練習二十八第一題。)。
4.全課總結(略)。
六年級數學認識百分數教案設計范文(17篇)篇九
1:理解百分數的意義,知道百分數在實際應用中的重要性,并能正確地讀、寫百分數。
2:總結百分數的意義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比較能力。
重點:正確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難點:結合生活實際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師:多媒體課件、橡皮筋。
生: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數。
談話:學生自我介紹,教師表演小魔術。
一:創設情景,生成問題。
師:由魔術你會想到誰?
生:劉謙。
介紹劉謙資料呈現:天才=99%的汗水+1%的靈感。
關于百分數你想了解哪些知識?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初始信息,形成認知矛盾。
籃球比賽,選高手參賽,有三位老師參加預賽,情況如下:
投籃;總次數;投中次數。
張老師:20;18。
王老師:10;7。
李老師:25;21。
師:如果你是小評委,會選哪位老師參賽呢?
學生說答案,意見不統一。
小組內交流(師巡視指導)。
小組匯報,寫成分數形式。
師:寫成分數形式就能一眼看出選哪位老師了嗎?
引生說出“通分”并計算。
理解90/10070/10084/100的意義。
2:呈現90%、70%、84%,初步感知,學習讀、寫。
4:總結百分數的意義。
一個數。
師板書:——百分之幾。
另一個數。
明確:百分數又叫百分比、百分率。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理解生活中的百分數。
師隨機板書分子是小數的百分數。
2:理解老師搜集資料中的百分數,并說一說自己的聯想。
3:游戲。
要求:
(1)限定時間內寫10個百分數。
(2)書寫規范,美觀大方。
用百分數說一句話,讓同學猜一猜你寫了幾個百分數。
老師一個也沒寫,你能用百分數表示嗎?
如果老師寫了12個呢?你也能用百分數表示嗎?
隨機板書:0%、12%。
師:觀察這些百分數,說一說你的發現。
5:理解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
6:說出下列成語中的百分數,并說出你是怎樣理解的?
白發白中平分秋色半壁江山。
白里挑一十拿九穩一箭雙雕。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用百分數說一句話,說一說自己對本節課的滿意情況,并說一說本節課的收。
獲…….
師:關于百分數還有更多的知識等待著我們去探索,老師相信只要我們付出。
99%的汗水再加上1%的靈感就會有100%的收獲!
板書設計:
百分數(百分比、百分率)。
90%、2.5%、0%、120%一個數。
——百分之幾另一個數。
六年級數學認識百分數教案設計范文(17篇)篇十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學生在學習了整數、小數、特別是分數的意義和應用的基礎上進行學習,本節課為后面學習解決百分數的實際問題奠定了基礎。百分數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教科書十分關注百分數與現實世界的聯系,努力結合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幫助學生體會百分數的意義。
教材中安排了“派誰去罰點球”這個主題情境,讓學生體會引入百分數的必要性,然后通過多方面、多層次的練習讓學生加深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
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課外知識較豐富,有一定的收集信息能力。生活中存在著較多的百分數,學生在生活中或有所見、或有所聞。這些為本節課的開展奠定了生活經驗基礎,成為促進學生深入學習和思考的課堂資源。學習新課之前,學生已經學習過分數,知道分數可以表示兩個量之間的關系,還可以表示一個具體的數量,而且在生活中對百分數已經有一些零散的感性知識,部分學生能說出每一個百分數的具體含義,有一定的知識基礎,不過大多數學生對百分數的概念還是比較模糊的。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結合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體會引入百分數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百分數。
過程與方法:在具體情境中,解釋百分數的意義,體會百分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感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百分數。
教學難點: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答題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99%的汗水+1%的靈感。
師:99%、1%,同學們知道這些叫什么數嗎?(百分數)。
對于百分數,同學們想知道些什么?
生1:百分數的意義是什么?
生2:學習百分數有什么好處?
生3:百分數的用途是什么?
生4:百分數怎么讀寫?
師小結:同學想知道,意義、讀寫、用途、好處。
師:帶著同學們提出的問題,我們一起來來學習------百分數的認識(板書:百分數的認識)。
二、引導探索新知:
1、體驗百分數產生的必要性。
師:同學們,喜歡踢足球或看足球嗎?(喜歡)。
在一場足球比賽中,猛虎隊獲得一次罰點球的機會,他們準備派三名隊員中的一名去罰點球。下面是這三名隊員近期罰點球情況統計。
如果你是教練員你會拍誰去罰點球,依據是什么?
讓學生分析,學生先自己想想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同桌聽,再和小組合作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總結:當分母不同時,不容易比較大小,如果都把它們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數就更容易比較了。
2、百分數的讀寫。
像這樣分母是100的分數,還有一種讀法和寫法,你們想知道嗎?
請同學們自學課本第39頁。
(1)自學完成后請把剛才算出來的分母是100的分數,找學生上黑板寫,并點評寫百分注意什么。
(2)試著讀出這三個百分數。
板書:84%讀作:百分之八十四。
說說在讀百分數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
要讀成百分之多少不能讀成一百分之多少。
3、初步感知百分數的意義。
4、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師:百分數不僅能科學地幫我們描述出許多數學問題,它在人們的生活中還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呢!(課件出示相關百分數信息)。
(1)今天全校學生的出勤率為95%。
(2)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表明:目前我國男性人口約占總人口的51%,女性人口約占總人口的49%。
(3)妙想入學時身高是1.2米,現在身高是1.5米,現在身高是入學身高的125%。
5、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系區別。
這是教學中的難點,純語言的表達過于抽象,也不利于理解。因此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是通過練習的形式解決。
如:下列句子中的分數哪些是百分數?哪些不是?為什么?
(1)本班女生約占全班人數的50/100;
(2)一堆煤,已經運走了60/100噸;
(3)中國耕地面積占世界耕地總面積的7%,而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22%。
通過上面的例子,讓學生觀察,交流,總結出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
三、回歸生活,應用提高,拓展延伸。
1、判斷題。
(1)34%讀作:一百分之三十四。
(2)最大的百分數是100%,最小的百分數是1%。()。
(3)今天六年級一班的出勤率是100%()。
(4)40/100米可以寫成40%米。()。
2、用百分數來表示成語。
其實百分數的知識不僅數學課堂上要學,語文知識中也會遇到。
你能用百分數來表示下面的成語嗎?
百發百中百里挑一十拿九穩一舉兩得。
半壁江山事半功倍。
四、全課總結,暢談收獲。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能用一個百分數來評價一下自己課上的表現嗎?比如:我對同學們這節課上的表現的滿意度為100%。
最后老師想用這句話來結束我們今天這節課:“天才=99%的汗水+1%的靈感”。一個人的成功是與不懈的努力和奮斗分不開的,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希望同學們都能付出100%的努力去創造你們未來人生100%的輝煌。
五、一分鐘測試。
在今天這堂課中,你學到的最重要的內容是什么?
六年級數學認識百分數教案設計范文(17篇)篇十一
采用游戲引入的形式,寓教于樂,即感知了圓的形成過程,滲透了集合思想,初步領悟了畫圓的要領,同時密切了師生情感。根據幾何知識的特點和兒童的認知規律,通過看、想、說、畫、議等形式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實踐活動。不但從感性到理性認識了圓,同時還發展了空間想像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1.使學生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
2.使學生掌握圓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個圓里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3.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培養學生的作圖能力.
4.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理解和掌握圓的特征,學會用圓規畫圓的方法.
理解圓上的概念,歸納圓的特征.
一、鋪墊孕伏
(一)教師用投影出示下面的圖形
1.教師提問:這是我們以前學過的哪些平面圖形?這些圖形都是由什么圍成的?
2.教師指出:我們把這樣的圖形叫做平面上的直線圖形.
(二)教師演示
一個小球,小球上還系著一段繩子,老師用手拽著繩子的一端,將小球甩起來.
1.教師提問:你們看小球畫出了一個什么圖形?(小球畫出了一個圓)
2.小結引入:(出示鐵絲圍成的圓)這就是一個圓.圓也是一種平面圖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圓的認識.(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二、探究新知
(一)教師讓學生舉例說明周圍哪些物體上有圓.
(二)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和圓的特征.
1.學生拿出圓的學具.
2.教師:你們摸一摸圓的邊緣,是直的還是彎的?(彎曲的)
教師說明:圓是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
3.通過具體操作,來認識一下圓的各部分名稱和圓的特征.
(1)先把圓對折、打開,換個方向,再對折,再打開這樣反復折幾次.
教師提問:折過若干次后,你發現了什么?(在圓內出現了許多折痕)
仔細觀察一下,這些折痕總在圓的什么地方相交?(圓的中心一點)
教師指出:我們把圓中心的這一點叫做圓心.圓心一般用字母 表示.
教師板書:圓心
(2)用尺子量一量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看一看,可以發現什么?
(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
教師指出:我們把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半徑一般用字母 表示.(教師在圓內畫出一條半徑,并板書:半徑 )
教師提問:根據半徑的概念同學們想一想,半徑應具備哪些條件?
在同一個圓里可以畫多少條半徑?
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嗎?
教師板書: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條半徑,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
教師指出:我們把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直徑一般用字母 來表示.(教師在圓內畫出一條直徑,并板書:直徑 )
教師提問:根據直徑的概念同學們想一想,直徑應具備什么條件?
在同一個圓里可以畫出多少條直徑?
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個圓里的幾條直徑,看一看,所有直徑的長度都相等嗎?
教師板書: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條直徑,所有直徑的長度都相等.
(4)教師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條半徑,所有半徑的
長度都相等;有無數條直徑,所有直徑的長度也都相等.
(5)討論:在同一個圓里,直徑的長度與半徑的長度又有什么關系呢?
如何用字母表示這種關系?
反過來,在同一個圓里,半徑的長度是直徑的幾分之幾?
教師板書:在同一個圓里,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
六年級數學認識百分數教案設計范文(17篇)篇十二
p29、p30“百分數的應用(四)”
1、能利用百分數的有關知識,解決一些與儲蓄有關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結合儲蓄等活動,學習合理理財,逐步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百分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一、談話引入。
課前布置學生分小組到銀行去調查利率并了解有關儲蓄的知識。
師:課前同學們到銀行調查了有關儲蓄的知識,哪個小組愿意和大家交流你們的調查情況。
組1:我知道人們把錢放到銀行是有好處的。可以得到一些利息。
組3:我們調查了存款的年利率。
存期(整存整取)。
年利率%。
一年2.25。
二年2.70。
三年3.24。
五年3.60。
組4:我們知道國債和教育儲蓄不收利息稅,其他的要交20%的利息稅。
生:當然是存到銀行了。
二、探究思考。
生:我想存三年整存整取,時間長一些利息就會多。
生:我存一年的整存整取,如果時間太長,需要用錢時取出來,就按活期存款計算利息了,那樣利息就少了。
師:你知道得真多,活期存款的利率低一些。
師:同學們想得很周到,我們存錢時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怎樣存,剛才同學們說的存款方式,到期后利息究竟是多少呢?我們一起來計算。
(教師給出計算利息公式:利息=本金x年利率x年限,并給出年利率表,學生計算300元存一年和三年整存整取的利息。)。
板書。
300x2.25%x1。
=6.75(元)。
300x3.24%x3。
=29.16(元)。
師:從1999年11月1日起,個人在銀行存款所得利息應按20%納稅,這就是利息稅。國家將這部分稅收用于社會福利事業。
師:下面大家再算一算300元存一年和三年整存整取各應交多少利息稅?
學生匯報。
6.75x20%=29.16x20%=。
師:那有沒有不用交利息稅的呢?
生:
師:對,只有國債和教育儲蓄是不需要交利息稅的。
三、練習鞏固。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前布置學生分小組到銀行調查利率并了解有關儲蓄的知識。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調查活動中,接觸到更多的實際生活中的百分數,認識到數學應用的廣泛性。
提出“怎樣處理這些錢”“存入銀行有什么好處”等問題,使學生從中了解儲蓄的意義。
學生己有了儲蓄的知識基礎,對于存款的方式讓學生自己討論,在討論交流中,學生感受到,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儲蓄方式。再引出計算利息的方法。
由于討論的問題和數據都來自于學生,這樣就使計算利息更具有實際意義,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會大大提高。
拓展學生的思維。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結合實際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支援貧困地區的失學兒童。
六年級數學認識百分數教案設計范文(17篇)篇十三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圓的認識(一)》,在課本的2——5頁。
知識與技能:結合生活實際,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圓,并認識到“同一個圓中半徑都相等、直徑都相等”,體會圓的特征及圓心和半徑的作用,會用圓規畫圓。
過程與方法:結合生活實際,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等活動,認識圓及圓的一些特征,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情感態度價值觀:結合具體的情境,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能用圓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簡單現象。
在觀察和操作中體會圓的特征,知道直徑和半徑的概念。
用圓規畫圓。
課件
師:我本想讓大家做一個套圈游戲,但對于大家站在什么位置參與游戲更公平,老師一直沒有想好,請大家幫我參謀一下。(課件出示三種游戲方式,觸控筆畫出同學與小旗標志之間的距離。)
導入:為什么圓會有這么大的優點呢?讓我們一起來探尋圓的奧秘吧!
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學生對于三種游戲方式進行評價,并說原因。
1.欣賞圖形。
(課件出示生活中的圓,同時用觸控筆“抽”出圓形)
師:圓和以前學過的圖形有什么不同呢?(出示以前學過的圖形)
(出示一個橢圓和一個凹凸不平的圓)問:這是圓嗎?為什么?
2.嘗試畫圓。
(2)(實物投影儀)老師示范畫圓。
3.認識圓各部分的名稱。
老師在白板上用圓規、直尺等工具演示畫圓、圓心、半徑、直徑及用字母表示的方式。
4.探究圓的特征。
(1)畫:在剛才自己畫的較成功的一個圓中繼續畫3條半徑、3條直徑。
(2)畫:a.以點a為圓心畫兩個大小不同的圓;b.在另外一個地方畫兩個半徑都是2厘米的圓。
想:圓的位置與什么有關系?圓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系?
5.首尾呼應
(第一關用白板遮蓋的方式逐一呈現練習題,在學生回答出結果時,用觸控筆及時給出結果。第二關演示圓形、正方形、橢圓滾動過程及中心點留下的痕跡。)
(調用電子白板上的“科技素材”)
五、全總結理知識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感受圓的歷史。
如果要在操場上畫一個很大的圓,你有什么方法嗎?
談收獲。
板書設計:
圓心 o 位置
半徑 r 圓的大小
直徑 d
六年級數學認識百分數教案設計范文(17篇)篇十四
在教學時,我充分為學生創設“思維活動”的場所,使學生的思維活動處于高度興奮和活躍的狀態。
(1)在感受一如百分數的必要性時,教師創設了罰點球的典型實例,每個學生都發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在思維的交流、碰撞中獲得初步的感性認識,百分數比其他方法更容易方便比大小。
(2)在指導完百分數的寫法時讓學生書寫10個百分數,在學生書寫的過程中,我突然叫停筆,讓學生默默地數一數,自己寫了幾個。然后讓學生用百分數來告訴老師完成的情況嗎?”學生頓覺有趣,積極思維后,有的學生回答:“我完成了任務的百分之百”有的學生回答:“我完成了任務的40%。”有的學生回答:“我超額完成了任務的百分之二十。”這個教學活動不僅讓學生練習了寫百分號,更重要的是將學生所學的知識用到了實踐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開拓了學生的思維,為后續知識的教學做好了鋪墊。
百分數是一個非常生活化的內容,于是在教學時,我從生活實例導入,又讓學生搜集大量的百分數,在充分理解每個百分數意義的基礎上,讓學生把自己對百分數的認識用抽象的語言概括。新授教學充分揭示了知識的發生過程。知識發生過程蘊含著極豐富的推理方法、思維方法和思想方法,它們是知識結構中最活躍的元素,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最好素材。
練習,是數學教學的重要一環。它既是促進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重要途徑,又是使學生形成技能技巧的基礎。我在練習時,注意練習的目的性、典型性、針對性、層次性、多樣性和趣味性。特別是判斷題和選擇題的設計,是針對本課時的教學難點設計的,引導學生在對比中弄清區別,在辨析中加深理解,在概括中把握聯系。使得學生對于分數和百分數的區別的認識又更進一層。
大多數人認為,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是語文課和思品課的專利,其實不然,在數學課中,只要有心,隨時可以滲透。例如:在練習的第一環節,讀寫百分數時,我選取得都是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有的體現祖國的發展迅猛,有的體現黨對務工人員的關懷,以及最后的名人名言,也是對學生進行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養成認真刻苦學習的習慣。
六年級數學認識百分數教案設計范文(17篇)篇十五
2.使學生掌握圓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個圓里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3.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培養學生的作圖能力.。
4.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理解和掌握圓的特征,學會用圓規畫圓的方法.。
理解圓上的概念,歸納圓的特征.。
(一)教師提問:我們已經學過哪些平面幾何圖形?
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
(二)談話引入: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一個新的幾何圖形.。
(一)圓的形成過程。
2.教師提問。
(1)明明拉著繩子圍著教師走動,他的位置發生了變化,但是有一點是沒有變的,你知道嗎?(明明和教師的距離沒有變化)。
(2)老師的位置在哪里?(引出圓心)。
(二)聯系實際。
生活中的圓形物體處處可見,你能舉一些例子嗎?
(三)畫圓。
1.介紹圓規的歷史.。
2.教師介紹畫圓步驟。
(1)把圓規的兩腳分開,定好兩腳間的距離;
(2)把有針尖的一只腳定在一點上;這個點就是圓心,用字母o來表示.。
(3)把裝有鉛筆尖的一只腳旋轉一周.。
3.教師強調。
(1)圓規兩腳距離不能變;
(2)重心放在針尖一腳上;
(3)起點和終點要重合.。
4.學生練習。
(1)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畫圓。
(2)學生自己練習畫圓。
(3)學生按要求畫圓(兩腳間距離為3厘米)。
(四)認識半徑、直徑和兩者間的關系.。
1.認識半徑:教師在圓內畫一條線段,線段的一個端點在圓心,另一個端點在圓上.。
(1)教師說明:這樣的線段叫圓的半徑,用字母r表示。
(3)學生反饋:你畫了幾條?長度呢?如果還有時間你還能畫多少條?
(4)教師小結并板書: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教師追問:你圓中的半徑和老師黑板上畫的圓的半徑為什么不相等呢?
(5)補充板書:在同圓或等圓中,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2.認識直徑:教師示范畫直徑。
(1)觀察:什么叫直徑?直徑有多少條?長度呢?
(2)教師小結并板書:在同圓或等圓中,所有的直徑都相等,直徑用字母d表示.。
3.用彩色筆標出下面各圓的半徑和直徑.(出示圖片:練習)。
4.半徑與直徑的關系。
教師提問:在同圓或等圓中,半徑和直徑有什么關系?
六年級數學認識百分數教案設計范文(17篇)篇十六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第十冊第六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百分數是在學生學過整數、小數、分數,特別是解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幾分之幾”問題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這一內容是學習百分數與分數,小數互化和用百分數知識解決問題的基礎,是小學數學中重要的基礎知識之一。百分數在學生生活社會生產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大部分學生都直接或間接的接觸過一些簡單的百分數,對百分數有了一些零散的感性認識,所以在教學中我從學生實際入手,讓學生在生活實例中感知并能正確地運用它解決實際問題,真正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
新課標的要求是“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結合本節教材內容,根據學生的知識現狀和年齡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通過學習,讓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能正確地讀寫百分數,解釋百分數的意義,體會百分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2、過程性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真正體會數學的生活化,會主動的將生活中的數據加以收集理解。
3、情感態度目標:結合相關信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與勤儉節約的思想品德教育。
4、個性品質目標:在學習中充分的讓學生發揮個性特長,體現課堂中的生命化教育。
本著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立了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難點: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系與區別。
數學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通過認真分析教材,貫徹新課標的精神,并結合小學五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在教學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生活化、活動化的問題情境容易引發學生的興趣和問題意識,使學生產生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積極心態。因此在導入新課時,我通過亞運會精彩瞬間與獎牌引入,為學生創設情境,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
2、知識遷移,以舊帶新。
對教學影響最大的是學生已有的知識,要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水平,巧妙的推進新課的教學。因此在進行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復習舊知,在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基礎上,在老師的帶領下逐步完成“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學習。使教學過程自然,順暢,讓學習新課變成是對已有知識的鞏固,讓學生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就學會新知識。
3、循循善誘,適時啟發。
教師要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而不是最終的結果。在教學中多采用啟發式的提問,給學生指明方向,讓他們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
古人云:“授之以魚,受用一時,授人以漁,終身受用”。現代教育要交給學生方法,交給他們終身受用的知識。因此在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新課標理念下,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
1、注重數學學習的情感化。
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我尊重并引導學生大膽表達自已內心的想法,營造了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敢于質疑,樂于交流合作。在學習活動中嘗到成功的喜悅,建立自信心。
2、注重數學學習的活動化。
生活的中心是活動,課堂教學的本質應該是活動的,要讓學生“活”起來,必需先讓學生“動”起來。小組活動是學生喜歡的學習活動形式之一。把數學教學與活動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情趣,激發學習動機。
3、注重數學學習的自主化。
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放手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學習方式,主動進行學習,學生學得積極,教師教得輕松活潑。這樣實實在在地把學生放到主體地位,使其參與新知的認知過程。
百分數的意義: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或者百分比。
寫法:2。5%讀法:百分之十點五。
300%百分之三百。
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分數百分數。
既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只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
也可以表示某個具體數量。倍數關系。
(這樣的板書設計力求簡明扼要、條理分明、布局合理,體現形式美和簡潔美。把知識的重點鮮明地展現在學生睛前。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加深學生的印象)。
六年級數學認識百分數教案設計范文(17篇)篇十七
結合具體的情境,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能用圓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簡單現象。
圓的特征的進一步體會
用圓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簡單現象。(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點:研究各圖形中心點的運動軌跡)
紙片(圓形,方形,橢圓形)
電化教具
動畫課件
教學過程:
一、 知識回顧
1、用你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樣的圖形是圓?
2、按下列要求畫圓:(在平面上固定一個點a)
(1)以點a為圓心畫一個圓;
(2)畫一個圓,使所畫的圓經過這個點a;
(3)畫一個圓,使a點為圓心,半徑為2厘米。
3、舉出生活中看到圓的例子。(從車輪是圓形的引入新課)
二、新課探究
1、問題:車輪為什么做成圓形的?
2、小組討論探究策略(引導學生想做成圓形有什么好處,如果做成正方形,三角形,橢圓形又會是什么情況?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點是研究幾種圖形中心點的運動軌跡的不同)
3、學生動手探究(用準備好的紙片試一試),把各種圖形的中心點的運動軌跡想辦法描出來。
4、小組內討論交流,準備好發言,在全班交流
由于圓上的各點到中心點(圓心)的距離相等,所以圓在滾動時,圓心在一條直線上運動,這樣坐在車上的人或放在車內的物就很平穩;而正方形、橢圓形等由于上面的點到中心點的距離不一樣,這樣在運動中,中心點運動的線路就不是一條直線,如果人坐在這樣的車上會感覺到顛簸。
三、觀看動畫,進一步體會車輪為什么做成圓形的。
本質:圓上的各點到中心點的距離都相等,而其它圖形不具有這個特點。
四、拓展應用
要重視讓學生動手寫的練習。可先讓一些學生說,其他人補充。
五、課后延伸
用心發現生活中的圓,嘗試用學過的知識解釋。
進一步體會圓的特征
要使學生明白回答這樣一個問題應從哪方面入手,最基本的一個方法就是探究車輪做成圓會是什么情況,做成其它形狀又是什么情況,這兩種情況進行比較就能得出結論了。
觀看動畫,進一步加深印象。
學以致用,體驗成功。
圓的認識(一)
車輪為什么做成圓形的?
結合具體的情境,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能用圓的知識
來解釋生活中的簡單現象。學生掌握得較好,能體會和解釋這些與圓有關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