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能夠幫助教師及時進行教學反思和教學改進,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這是一份科學嚴謹的教學工作計劃,它將引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正確使用教育教學手段和方法。
師恩難忘教學教案(通用17篇)篇一
1、通過朗讀,自學生字詞,并結合課文理解生字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讀課文,整體感知大意,感知理清課文脈絡。教學重點:自讀自畫,再讀解疑。
一、談話激趣,設境導入
2、指名作答。
3、揭題:下面,我們大家一起聽一聽著名作家劉紹棠對兒時老師的回憶。板書課文標題。
二、初讀課文,自讀自畫
1、抽讀生字,糾正讀音。
2、出示閱讀要求,指導認真自讀。
(1)閱讀要求(書本第4頁金鑰匙)“閱讀時,在有問題的地方做記號,比如畫問號后直線。”
(2)指名讀要求,學生自由讀文,教師巡視點撥。
三、再讀課文,引導解決粗淺問題
1、指名分節讀課文。
2、全班交流:提出自讀時疑難疑問之處。
3、針對學生問題,教師分類梳理。
(1)學生能夠自己解答的,組織學生互幫互學,當堂解決。
(2)疑難問題歸類后示與黑板,結合下文學習時相機解決。
四、細讀課文,深入學習重點部分
1、師導:課文題為“師恩難忘”,根據剛才讀文學文你認為文章重點寫什么內容?(老師對我的幫助教育,對我產生了積極影響。)
2、畫出相應段落。(4—9)段
3、輕聲讀4—9段。
4、匯報交流:在田老師門下受業四年,哪三件事給我印象最深?事件1:學兄帶學弟描紅摹紙。事件2:田老師講山村故事。事件3:田老師故事讓我入迷,使我開竅。
5、根據學生匯報的3件事,展開學習,深入體會。
事件1:學兄帶學弟描紅摹紙。課堂交流:田老師為什么這樣安排,從中說明了什么?指導讀相應的句子。
事件3:田老師故事讓我入迷,使我開竅。指導朗讀入迷的句子。在田老師門下受業了四年聽了上千個引人入勝的故事,為什么說這讓我開了竅?用感恩的心齊讀8、9自然段,感受師恩。
五、小結歸納,布置作業
1、小結:我在田老師門下學習了四年,充分地感受到田老師編故事教學的精彩,培養了我發達的形象思維,豐富的想象力,讓了開了竅。
2、作業:朗讀課文。《學習指導叢書》第一頁。
板書:師恩難忘
學兄帶著,描紅摹紙印象深刻
山村故事,娓娓動聽
如臨其境,入迷開竅
師恩難忘教學教案(通用17篇)篇二
從而以百倍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回報老師的付出。
2、培養學生尊師、愛師、親師的感情。
通過學習培養學生尊師、愛師、親師的感情。
讀書指導法。
一、將自己所編的故事全班交流。
二、再讀課文,賞析課文。
1.引導學生思考:“你認為田老師是怎樣的人?你喜歡他嗎?”說出理由。
2.再讀課文,小組交流。
3.小組匯報交流成果。
4.過渡:作者對田老師的態度如何?
5.生找相應的句子讀一讀,說一說,理解“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意思。
6.小結:田老師用心地教導學生,對“我”有巨大的影響,“我”深深地敬愛著這位老師。
7.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給同桌聽。
三、拓展延伸:學寫摘錄筆記。
1、將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詞和句子摘錄下來。注意寫清文章題目、作者、書名和日期,以備查閱。
2、學生交流摘錄情況,進行評議。
四、復習鞏固。
師檢查學生的生字掌握情況,并鞏固。
五、課堂總結。
師生合作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六、布置作業。
編故事行禮。
讓我入迷感念。
讓我開了竅。
師生情深。
師恩難忘教學教案(通用17篇)篇三
1、認知目標:認識并正確、規范書寫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連貫地復述“我”開學第一課的情景。
2、能力目標:能復述課文。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尊師、愛師、親師的感情
兩課時
初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感悟作者對教師的難忘之情。
2、揭題:下面,我們聽一聽著名作家劉紹棠對兒時老師的回憶。
3、播放課文錄音。
1、自學生字詞。自由讀,指名讀,再齊讀。
2、指名分節讀課文,相機正音。
3、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1、自由讀讀。試給課文分段。
2、交流分段情況。概括段意。
1、讀一讀。
2、想一想,田老師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說一說。
a:抄寫詞語。
b:收集有關愛師尊師的名人故事與名人名言。
學習作者緊扣題意選取典型事例,在敘事之中融入自己的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
說說課文寫了什么?
1、速讀課文第二段,找田老師教學最讓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筆畫下來。
2、同桌討論,指名匯報。
3、你想聽一回田老師的國文課嗎?同桌互相讀給對方聽,再指名朗讀。
4、小組研讀:開學第一天,田老師上怎樣上課的?他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5、反復閱讀第五自然段,然后把這個故事復述給大家聽。并交流一下你很快能復述出來的秘訣。
1、讀一讀,想想哪些語句反映了“我”難忘田老師的教誨之恩?
2、指導朗讀:說說怎樣讀才能表達作者對教師的尊敬與感激之情?
3、自由讀,再指名讀。
4、小組研究: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與課文標題有什么關系?
1、跟著錄音輕讀課文。
2、縱觀全文,說說田教師是一位怎樣的教師?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兩句話說出來?
在教過你的老師中,誰給你的印象最深,選擇有關他的一件事寫下來。
a:準備名人故事交流與尊師名言交流活動。
自制賀卡,在教師節前送給你的教師表達自己的祝福。
b:預習下文。
師恩難忘教學教案(通用17篇)篇四
教學重點:
1.學習課文,理解“師恩”一詞,使學生了解啟蒙老師田老師對作者的巨大影響——使他成功地走上了文學之路,感受作者對老師的理解、敬佩和感激之情,激發學生敬師愛師的情感。
2.在自讀課文時,引導學生練習畫出自己的問題,學做批注筆記。
3.學認生字13個,學寫10個,在閱讀中理解和積累詞語“娓娓動聽、身臨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勝、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以及俗語“無心插柳柳成蔭”等。
4.仿照田老師編故事學語文的方法,引導學生給古詩編故事,啟發學生展開想象學習語文。
5.學寫摘錄筆記。
第一課時。
一、預習課文要求。
1.自讀課文,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生字,將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了解課文大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坐上標記,試著尋找答案。
二、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根據你預習的情況說說課題的意思。
3.引導學生思考:讓作者難以忘記的老師是誰?什么事讓他難忘?
三、了解課文大意。
1.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2.全班交流,弄清課文主要寫了“我”的啟蒙老師田老師用講故事的方法教“我們”學習古典詩詞,給“我”巨大影響的事。
四、指導認真閱讀,深入理解課文。
1.分小組討論自己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
2.小組匯報本組學習情況。
3.全班交流在小組內未解決的問題。
4.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內容重點理解詞語:
娓娓動聽、身臨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勝、年近古稀、恭恭敬敬。
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成語造句。
5.引導學生重點理解課文第七段。
質疑:田老師的故事講得怎樣?從“我”的表現中哪些詞可以看出來?
生朗讀第七段,找出相應詞語理解交流(入迷、恍如、發呆、驚醒)。
請生分別扮演田老師講故事,“我”聽故事,再現場景,體會當時作者的心情。
6.過渡:田老師編故事講課對“我”以后有什么影響?
7.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第九段。(簡介“劉紹棠”,幫助學生理解。)。
五、鼓勵學生選一首學過的古詩編個故事。
第二課時。
一、將自己所編的故事全班交流。
二、再讀課文,賞析課文。
1.引導學生思考:“你認為田老師是怎樣的人?你喜歡他嗎?”說出理由。
2.再讀課文,小組交流。
3.小組匯報交流成果。
4.過渡:作者對田老師的態度如何?
5.生找相應的句子讀一讀,說一說,理解“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意思。
6.小結:田老師用心地教導學生,對“我”有巨大的影響,“我”深深地敬愛著這位老師。
7.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給同桌聽。
三、學寫摘錄筆記。
將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詞和句子摘錄下來。注意寫清文章題目、作者、書名和日期,以備查閱。
第三課時。
一、學生交流摘錄情況,進行評議。
二、比較記憶字形,鞏固識字。
恍畔杖描。
光伴仗瞄。
三、練習寫生字10個。
師恩難忘教學教案(通用17篇)篇五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娓娓動聽”和“身臨其境”兩個詞語造句。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二.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三.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清文章脈絡,給文章分段。
二.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滲透了老師的多少心血,不少同學熱情謳歌過辛勤培育自己的園丁。著名作家劉紹棠在《師恩難忘》這篇文章里表達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這是一篇深情而樸實的文章。我們能深切體會到作者的一片尊師情。
(二)初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
2.帶著“是一件什么事使作者難以忘記老師的恩情的”這一問題自讀課文。
3.理解詞語:姥姥念叨戛然而止引人入勝身臨其境
4.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
(2)生字詞正音
念叨炊煙茂盛鄰近娓娓動聽歇腳往事心田滋潤身臨其境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3.課文中哪句話概括了插圖的意思。
(四)理清課文脈絡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法分層。
課文哪幾自然段是講田老師怎樣上課的?
2.學生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我”到鄰近的一所鄉村小學讀書。
第二段(2~7):教語文的田老師在講課文時編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4年都是如此。
第三段(8~9):“我”不忘老師的教誨之恩。
(五)分段讀課文。
(六)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3.會用“娓娓動聽”和“身臨其境”兩個詞語造句。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1.認讀生字詞。
2.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課文哪幾小節寫了這件事?
(二)學習課文第二段
2.自由朗讀課文第二段,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有哪些地方還讀不明白?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
3.四人小組交流自學所得。
(3)這件事為什么讓我到今難忘?
5.指導朗讀。
(1)從這幾個自然段的閱讀中,你們覺得田老師教課有什么特點?
(2)我們應該怎樣讀?
(3)指名試讀,自由練讀,全班齊讀。
(三)學習第三段
1.默讀第三段,找出表達了作者對老師的尊敬、感激之情的詞句,并想一想你從這些詞句中體會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仍然、像……那樣……恭恭敬敬、行禮、深深感謝、教誨之恩、終生難忘)
3.兒時的一位鄉村小學老師為什么這樣令作者難忘?
4.指導朗讀:范讀、試讀、自由練讀、齊讀。
5.小結并板書。
(四)自由朗讀并嘗試復述全文。
(五)作業。
師恩難忘教學教案(通用17篇)篇六
《珍珠鳥》聽過不少次,印象較深的有兩節課,一節是4號在夫子廟小學陸華山老師上的,之所以印象深,是因為更像常態課,就是我們需要的那一種。另一節是竇桂梅老師的,在東南大學禮堂,第一課時后,我們以為結束了,想不到又用了一節課,就挖“信賴”!有些想不到,語文課需要“挖”嗎?開學第一課《難忘師恩》結束后,我對“挖”有了進一步認識。
師:“娓娓動聽”是什么意思?
生:是很有趣,很動聽。
師:你能把這個故事說一遍嗎,可以看著書,也可以不看書。
生:(看書朗讀)大家聽得不太認真。
生:(沒有看書)但也說不上有趣。
師:(把故事說一遍,學生聽得很入神)。
田教師說的故事,像我們三個人中的誰?
生:(齊聲)老師。
師:你怎么知道?
生:因為課文中有“娓娓動聽”這個詞。
對于詞語的理解有查閱資料或聯系課文內容,我傾向于后者,但是更重要的應該是運用,因此,理解的層次的不僅僅是知道其意思,還應該知道什么情況下怎么運用,“娓娓動聽”本來學生說出意思也就可以,但結合故事加深理解、感受,既讓學生加深了對故事內容的了解,對“娓娓動聽”的理解層次也更加深刻。
課后思考題“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這樣問題比較模糊,對于小學生有較大難度,記得兩年前上這節課時,只是就問題答問題,效果也不好,于是我將這個問題化解。
師:為什么說在作者的心中播下了“文學的種子”?。
生1:因為作者是一位作家。
生2:因為田老師的文筆很好。
生3:因為田老師每一則故事都十分吸引人。
師:“文學的種子”是什么?(沉默片刻)。
生1:可能是成百上千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生2:可能是老師說過的令作者記憶深刻的一句話。
生3:可能是田老師寫過的文章。
生4:可能是田老師幫作者修改過的一篇作文……。
這么一挖,對于這個難題進行分解突破,對田老師人物的認識進一步加深。
片段3:
還是這句話:“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
生1:也許會談田老師曾經講過的一個故事,對他的影響很大。
生2也許會談到老師的某一堂課令他記憶深刻。
生3:也許田師會說作者很有出息,而作者會告訴田老師,他之所以會有今天的成就,是因為教師那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生4:也許作者會讓老師再講一個故事給他聽一聽。
……。
這個問題是對教材的創造性使用,目地是啟發學生想象,通過想象作者對恩師之間的對話,加深對“師恩”與“難忘”的感受。
語文課不是讓學生將自己已經知道的東西在課堂上用自己的語言出來,那樣只能是訓練語言表達能力,培養自信心,語文課要幫助學生學習那些有困難、不會的且又必須要掌握的東西,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學生語文的能力。所以在語文課上教師還得依據教學目標,有意識地挖一挖,帶領學生鉆一鉆,論一論,這樣的語文學習才會更加有效。
師恩難忘教學教案(通用17篇)篇七
1、認識并正確、規范地書寫本課的13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連貫、通順地復述“我”開。
學第一課的情景。
3、培養學生尊師、愛師、親師的感情。
學習作者緊扣題旨選取典型事例,在敘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
讀書指導法。
兩課時。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齊讀課題——;介紹了解——劉紹棠。
2、師生交流劉紹棠的情況。
二、新授。
(一)初讀全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把生字詞圈、劃出來讀正確,把不好讀的句子多讀幾遍,讀通順。
2、檢查讀詞及課文的情況。
3、師:哪位同學說一說,這篇課文告訴我們什么事?
4、小結。
(二)詳讀課文,理解重點部分。
1、解決故事: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一想:田老師是怎樣給我們上課的?
(2)重點練習朗讀和復述:請認真讀一讀這個故事,然后同位互相講一講。請一位同學到前邊講給其它同學聽一聽。你喜歡這個故事嗎?說說理由。
(3)田老師上課愛編故事,對“我”有什么影響?請結合著7—10自然段,談一談你的看法。
(4)教師小結:田老師愛編故事,讓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入了迷。
板書:入了迷。
(6)師小結:此時此刻,你就是作者,你取得了這么多成績,你想對田老師說點什么?(談感激之情)三個方面,師的評價。
2、學習理解最后兩個自然段。
師:是啊,田老師在文學方面對我影響這么大,我又是怎么做的呢?
(感激——行禮,終生難忘)。
3、小結總結板書,用自己的話總結——引出“師生情深”
三、鞏固練習。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內容。
四、拓展延伸。
讓學生選擇一首詩進行編故事,同桌交流,下節課集體進行交流。
五、總結全文。
1、學完課文你認為田老師是一位怎樣的老師?
2、說一說你這節課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3、你想對教過自己的老師們說幾句話嗎?
和進步離不開老師的辛勤教育,所以同學們要尊重每一位老師,不要。
忘記老師的教誨之恩。
六、布置作業。
編故事行禮。
讓我入迷感念。
讓我開了竅終生難忘。
師生情深。
師恩難忘教學教案(通用17篇)篇八
1、用個性化的朗讀方式,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娓娓動聽”和“身臨其境”兩個詞語造。
3、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激發學生尊敬老師,喜愛老師的感情。
讓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激發學生尊敬老師,喜愛老師的感情。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出示課題,指讀,評議,齊讀。
2、說說自己第一次讀了這個課題,想到了些什么?
3、談談自學后知道了些什么?
二、讀文,了解課文內容。
1、指讀課文,正音,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討論,概括。(作者小學一年級時的一位老師在講渴望內時編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4年都是如此。這給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3、根據主要事件理清課文層次。
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了我到鄰近的一所鄉村小學讀書。
第二段:第(2-7)自然段,講了教語文的田老師在講課文時編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4年都是如此。
第三段:第(8-9)自然段,講了我不忘老師的教誨之恩。
三、檢查學習生字。
1、出示詞語:
正月 娓娓動聽 衣襟 炊煙 歇腳 茂盛 念叨 身臨其境
戛然而止 恍如 引人入勝 滋潤 拄著 拐杖 恭恭敬敬
往事 幼小 教誨
(1)個人讀,小組內檢查讀,齊讀。(2)說說對其中詞的理解,不明確的提出,共同解決。(3)結合“娓娓動聽”和“身臨其境”的理解指導造句。
2、指導描紅。
四、討論學生課前質疑,小結作業。
1、請學生發言,其他學生解答,部分深刻的進入下節課交流。
2、肯定鼓勵“學貴存疑”。
作業:
(一)辨字組詞:
尾( )炊( )歇( )誨( )
娓( )吹( )息( )海( )
(二)用“娓娓動聽”和“身臨其境”造句。
教學過程:
一、循情,讀詞悟句。
1、讀詞。(我們一起來讀好這一組詞語)
娓娓動聽 身臨其境
引人入勝 深深感謝
春雨點點 恭恭敬敬
(1)出示,讀;說說這些詞有什么特點?(2)齊讀。
2、讀句。(如果把這些詞語放在句子中讀,同學們會讀得更好)
(1)他先把這首詩念一遍,又連起來講一遍,然后,編出一段故事, 地講起來。我聽得入了迷,恍如 。田老師每講一課,都要編一個 的故事。
(2)我仍然象40年前的小學生那樣, 地向他行禮。
二、探文,讀文悟理。
1、自讀,三到五自然段。
2、小組交流,文中什么地方給你的印象最深刻?小組匯報,全班補充。
提示:
(1)田老師的故事(一個小孩子————————變成了一座大花園)
(2)這首有趣的小詩(一去二三里——————————八九十枝花)(3)田老師教課的方法(田老師給一年級上課了—————娓娓動聽地講起來)
3、再讀,讀好印象深刻的地方。
4、品悟。(現在,誰來說說田老師是一個怎么樣的老師?) 提示:
(1)他口才、文筆都很好 (2)他教書很有方法
(3)他的課引人入勝,而且故事里還蘊涵著做人的道理
5、回讀。 “他先把這首詩念一遍,又連起來講一遍,然后,編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我聽得入了迷,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每講一課,都要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挑戰讀
三、入景,讀圖悟景。
1、讀圖。(出示課文插圖)這就是田老師的語文課,我們一起和作者走進這引人入勝的課堂。
2、小組內交流并匯報。 抓住:身臨其境、發呆、捅、才、驚醒等詞語
3、齊讀第五小節。 (這就是田老師的課堂!一起來讀讀文章的第五小節)
4、匯報介紹作者(也正是這樣的癡迷勁,使我愛上了語文,使我走上了文學之路——)
劉紹棠,中國當代著名作家。13歲開始就發表作品,20歲成為中國作家協會最年輕的會員,被譽為中國文壇的“神童作家”。長篇小說《京門臉子》獲北京優秀長篇小說獎。《敬柳亭說書》獲首屆中國大眾文學獎。《蒲柳人家》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多部中、短篇小說被譯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泰國、孟加拉、阿爾巴尼亞文出版。其他小組和同學補充。
四、入境——讀恩悟情
1、引讀。(田老師那些引人入勝的故事,一直伴隨著我。這些故事就像是陽光,就像是雨露——滋潤著我,感染著我!至今,我還深深懷念著田老師那富有詩意的課堂——)出示:我在田老師那里學習四年,聽了上千個故事,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
(那個時候,我還不滿6歲,可是田老師卻引我走進了知識的海洋,教會我許多做人的道理,所以很多年過去了——)出示: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
2、回讀。(正因為這樣,四十年后的作者當再見到田老師時,他還要——)出示:我仍然象40年前的小學生那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禮。
3、交流。(現在誰說說,40年后,作者為什么還要像小學生那樣恭恭敬敬地向田老師行禮呢?)
4、板書。
這就是田老師給我的教誨之恩
它使我終身難忘,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板書)
5、拓展延伸。
栽培一棵樹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培養一個人需要更多的心血,而這心血就含在平平凡凡、點點滴滴的小事中,作者劉紹棠就選取了四十年前的一堂課以此來表達對田老師的敬重和懷念。你還知道那些名人尊師重教的故事,交流一下。
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許多多的平平凡凡、點點滴滴,請你也選取一件平凡的小事來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吧。
師恩難忘教學教案(通用17篇)篇九
中要著重指導學生自讀自悟。
一、抓關鍵詞句。
教學中,我緊扣關鍵詞語“娓娓動聽”、“身臨其境”、“引人入勝”等想象田老師把古詩改編成動人的故事來講課的經過,引導學生細心體會老師不僅教給了學生知識,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還不忘教導學生做人……使學生深入體會到老師的“恩”和對學生的愛。然后,在這樣的感情基礎上,帶著學生感受作者對老師的喜愛、敬佩和感激之情,理解感悟文中重點句子——“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
二、把握整體,抓重點。
在讀課文后,學生已經知道了文章的脈絡,這是我抓住時機,及時引導學生梳理課文內容,反復朗讀4—7自然段,讓學生真正明白作者的那份情意來自何處。學生在充分朗讀田老師用詩歌改編的故事之后,要求學生娓娓動聽地把故事講給大家聽。其他學生邊聽邊想,看看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然后進行交流。這樣,學生不但了解了這首詩的每句話的意思,更能體會到田老師把詩句變成故事,來解釋詩意給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也在誦讀中、評議中、交流中內化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師恩難忘教學教案(通用17篇)篇十
2.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在閱讀品味中感知作者對教師的情感。
培養學生熱愛老師的情感,永葆感恩的心。
1課時。
熟讀課文,查字典、看注釋,掃除文字障礙查找作者資料,搜集有關感恩的詩詞或者名言。
1.正確讀出下列詞語。
高瞻遠矚隕落憂心忡忡遠見卓識。
冥思苦想寧靜淡泊娓娓動聽歇腳。
念叨身臨其境教誨炊煙。
2.講講你和老師的故事。
3.交流關于感恩的詩句或者名言。
4.根據你預習的情況說說課題的意思。
1.師恩難忘,難忘師恩,文章回憶了哪幾位恩師?概括其給我的恩惠。
2.哪件事詳寫,哪件事略寫?為什么這樣安排材料?
1.寫自己師恩難忘,為什么在開頭寫幾則尊師的.佳話?
2.你怎樣理解師道無窮?聯系實際談感受。
3.給第一自然段寫點評。
4.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用簡要的語言概括本文的中心,以及你學習完本文的收獲。
針對預習中出現的問題還未解決的提出來,師生共同完成。
1.交流感恩的詩句和名言,并說出感受。
師恩難忘教學教案(通用17篇)篇十一
這是一篇深情而又樸實的記敘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劉紹棠。作者通過對小學一年級時一位教學有方的田老師的回憶,抒發了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全文依循行敘事后抒情的順序,情真意切,塑造了一位可敬、可親的鄉村教師形象。課文共9人自然段,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可以分為3段。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兩條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認識一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1、從田老師講的故事與所學的古詩的關系中體會田老師教學有方。
2、理解“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的含義。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授課類型。
講讀課。
教學時間。
20xx年9月2、3日。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兩條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
3、能結合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學準備。
掛圖、卡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新課,激起興趣:
1、有人把老師比喻為蠟燭、春蠶,也有人把老師比類靈魂的工程師,可見教師的工作是多么高尚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課。(板書課題)。
2、讀題。你想知道什么呢?(作者的老師是誰?為什么難忘這位老師?這位老師是怎么上課的?……)。
3、帶著這些疑問請學生先自讀課文。
設計意圖:
感悟,既是學習語文的重要目標之一,又是學習語文的一種基本方法。《語文課程標準》在“實施建議”中指出,“語文教學法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又說,“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所以,教學本課,我們必須重視引導學生學會感悟,善于感悟。因此,提示課題后,大可不必徑直開講,可引導學生自主解題,自主推測課文應該寫些什么。接著,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走向文本,尋求答案,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樣,引讀導悟,由表及里,由淺入深,步步推進,效果應該良好。
二、檢查自學:
1、檢查生字詞。
炊煙念叨感謝姥姥歇腳捅了一下戛然而止。
(1)自己讀讀這些一類字和二類字,你有什么收獲?(這個匯報內容可以從音、形、義等不同方面進行,還應鼓勵那些已經學會弄懂這些字的學生介紹方法“從哪里我知道了什么?”)。
(2)集體認讀。
2、檢查朗讀課文。
(1)分節朗讀。
(2)評議糾正。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生自讀課文,思考:本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本文主要寫了作者小學一年級時的田老師在講課文時編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四年級也如此,給作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3、課文中哪句話概括了插圖的內容?(他先把這首詩念了一遍,又連起來講一遍,然后,編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
四、再講解課文,理清條理:
1、課文哪一部分是講田老師怎樣上課的?(第3~7自然段)。
2、把這部分再讀一讀。
3、小組合作討論分段及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寫“我”到鄰近的一所鄉村小學去讀書以及學校的概況。
第二段(第3~7自然段):寫開學頭一天,田老師根據一首小詩編了一段有趣的故事,后來每講一課都是如此。
第三段(第8~9自然段):寫“我”感激老師的教誨之恩,并終生難忘。
五、指導書寫:
1、復習生字詞:
(1)出示生字“娓、姥、炊、歇、叨、誨”。
(2)指讀。
(3)觀察字形,想一想: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個共同特點是什么?
2、重點指導“歇、誨”(注意“歇”左部分的寫法,“誨”要注意右邊的書寫順序。)。
3、描紅、臨寫。
4、評價:
(1)學生互評:
看看臨寫的字和范字像不像,像的就用紅筆把它圈起來,不像的字請你告訴他(她)哪兒不像,指導他(她)再寫一遍。
(2)老師總結,表揚紅圈較多的同學。
文檔為doc格式。
師恩難忘教學教案(通用17篇)篇十二
這是一篇語言樸實、情感真摯的記敘文。作者通過對小學一年級時的田老師的回憶,抒發了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課文通過典型事例反映老師的教學有方,字里行間流露出對老師的敬愛之情。本文語言淺顯易懂,因此學生自讀、自悟難度不大。
另外,文章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利用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寄寓情感。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一資源進行訓練,訓練學生根據詩歌創編故事的能力;另一方面,將自我創編的故事和原文的故事進行對比,從而讓學生明白田老師創編故事的目的除了要在每個幼小的童心中播下文學的種子外,還利用這樣的故事教育孩子們應該怎樣做人。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培養學生尊師、愛師、親師的感情。
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學習作者緊扣題旨選取典型事例,在敘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
多媒體課件。
2課時。
一、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
二、教學目標:
理清文章條理,感悟作者對教師的難忘之情。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2、揭題:下面,我們聽一聽著名作家劉紹棠對兒時老師的回憶。
3、播放課文錄音。
(二)初讀課文。
1、自學生字詞。自由讀,指名讀,再齊讀。
2、指名分節讀課文,相機正音。
3、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清文章條理。
1、自由讀讀。試給課文分段。
2、交流分段情況。概括段意。
(四)略讀第一段。
1、讀一讀。
2、想一想,田老師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說一說。
(五)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收集有關愛師尊師的名人故事與名人名言。
一、教學內容:
精讀課文。
二、教學要求:
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學習作者緊扣題意選取典型事例,在敘事之中融入自己的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回顧復習。
說說課文寫了什么?
(二)深入學習,再現情景。
1、速讀課文第二段,找田老師教學最讓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筆畫下來。
2、同桌討論,指名匯報。
3、你想聽一回田老師的國文課嗎?同桌互相讀給對方聽,再指名朗讀。
4、小組研讀:開學第一天,田老師是怎樣上課的?他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5、反復閱讀第五自然段,然后把這個故事復述給大家聽。并交流一下你很快能復述出來的秘訣。
(三)默讀課文第三段。
1、讀一讀,想想哪些語句反映了“我”難忘田老師的教誨之恩?
2、指導朗讀:說說怎樣讀才能表達作者對教師的尊敬與感激之情?
3、自由讀,再指名讀。
4、小組研究: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與課文標題有什么關系?
(四)總結全文。
1、輕讀課文。
2、縱觀全文,說說田教師是一位怎樣的教師?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兩句話說出來?
(引導語言訓練:田老師的才能主要表現在哪幾個方面?他教語文有什么特別之處?這樣的老師能給人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五)遷移練習。
在教過你的老師中,誰給你的印象最深,選擇有關他的一件事寫下來。
(六)布置作業。
準備名人故事交流與尊師名言交流活動。
自制賀卡,在教師節前送給你的教師表達自己的祝福。
口才、文筆都很好。
每上一課都要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備注:
師恩難忘教學教案(通用17篇)篇十三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認識多音字“正”。
3.通過或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意思:娓娓動聽、身臨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勝、恭恭敬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4.學習課文第一段,通過抓關鍵詞句感知田老師的獨特教學。
重點:把課文讀通順,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難點:正確理解并運用本課的成語。
1.自制ppt。
2.劉紹棠,中國當代著名作家。13歲開始就發表作品,20歲成為中國作家協會最年輕的會員,被譽為中國文壇的“神童作家”。長篇小說《京門臉子》獲北京優秀長篇小說獎。《敬柳亭說書》獲首屆中國大眾文學獎。《蒲柳人家》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多部中、短篇小說被譯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泰國、孟加拉、阿爾巴尼亞文出版。
1.朗讀課文,劃出帶有生字的詞語,聯系上下文或理解詞語的意思。
2.摘抄本課四字詞語,完成課后練習2的填空,聯系上下文思考詞語的意思。
4.《習字冊》生字部分描紅一個,寫一個。
1.學生交流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位老師,說清楚他為什么使自己難忘。
2.學生深情齊讀課題。
3.學生認真傾聽教師介紹。
1.讀準詞語的字音。
2.提出書寫時的注意點。
3.“正”多音字,組詞。
1.說說預習時找到了哪些成語。
2.指名回答題目。
結合上下文說說所填成語的意思。
娓娓動聽:形容田老師講故事生動,使人愛聽。
身臨其境:親自到那個地方。
引人入勝:田老師講的故事很有吸引力。
恭恭敬敬:對田老師嚴肅有禮貌。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本文指培養人才很不容易,是長久之計。
1.小組選擇喜歡的方式合作朗讀課文。
2.指名小組朗讀展示。
3.在教師指導下練讀。
4.自由練讀。
1.自由朗讀課文,根據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說說每段的意思。
2.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3.學習時間:5分鐘。
1.學生自主學習。
2.學生展示。
第一段(1)“我”到鄰近的一所鄉村小學讀書。
第二段(2-7)教語文的田老師在講課文時編了生動有趣的故事,且4年都是如此。
第三段(8-9)“我”不忘田老師的教誨之恩。
3.課文主要寫了作者上小學的時候,有一位教他語文的田老師在上課的時候總是把課文編成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講給同學聽,正是這些故事如春雨滋潤著作者,使他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
1.回憶我6歲時到鄰近的鄉村上小學的情景。
2.(開篇)那年。
3.一位老師教四個年級。
17歲就開始教書了,他口才、文筆都很好。
4.用陳述的語氣來讀好這一段。
(1分鐘)。
第一板塊:創設情境,導入課文。
2.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是《師恩難忘》,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劉紹棠,寫了他對兒時老師的回憶。學生齊讀課題。
3.教師介紹作者劉紹棠。
師恩難忘教學教案(通用17篇)篇十四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悟田老師是一位教學有方的老師。
3、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1、感悟田老師是一位教學有方的老師。
2、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理解“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這句話的意思。
1、聽寫詞語。
炊煙。
歇腳。
念叨。
恍如。
驚醒。
滋潤。
拐杖。
2、說說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交流:
(1)哪些語句寫出“我”難忘田老師的教誨之恩?“教誨之恩”指的什么?
(2)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內容和劉紹棠的資料談談自己的理解。總結、過渡:正是因為有了田老師那上千個引人入勝的故事的引領,作者才一步步邁進文學的殿堂,取得巨大的文學成就。因此,40年后的再相遇,作者——(引讀第八節)也才會發出這樣的感嘆(出示第九節)請同學們讀一讀這一節,你是怎樣理解的。三、讀寫結合想象40年后“我”在村邊遇到老師的情景,并寫下來。
師:
編故事。
娓娓動聽。
如春雨滋潤。
生:
聽故事身臨其境。
師恩難忘教學教案(通用17篇)篇十五
1、認知目標:認識并正確、規范書寫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連貫地復述“我”開學第一課的情景。
2、能力目標:能復述課文。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尊師、愛師、親師的感情。
兩課時。
教學重點:初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感悟作者對教師的難忘之情。
2、揭題:下面,我們聽一聽著名作家劉紹棠對兒時老師的回憶。
3、播放課文錄音。
1、自學生字詞。自由讀,指名讀,再齊讀。
2、指名分節讀課文,相機正音。
3、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1、自由讀讀。試給課文分段。
2、交流分段情況。概括段意。
1、讀一讀。
2、想一想,田老師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說一說。
a:抄寫詞語。
b:收集有關愛師尊師的名人故事與名人名言。
師恩難忘教學教案(通用17篇)篇十六
班會目標:
1、讓學生了解教師節的來歷,教師工作的辛苦。
2、引導學生學會珍惜別人的勞動,學會體貼關心老師。
3、培養學生尊師敬師愛師的好品質。
班會重點:
了解教師的辛苦,學會體貼關心老師,尊敬老師。
班會流程:
一、教師節的來歷。
問學生:你們的節日有哪些?預設:生日;六一兒童節。
老師也有自己的節日,那就是教師節。
由教師介紹教師節的來歷。語言通俗易懂。
附搜集的資料:中國教師節(9月10日)。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作出決議,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我國的教師節。
尊師重教是中國的優良傳統,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就提出“弟子事師,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無類”、“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被中國人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其實早在1932年,民國政府曾規定6月6日為教師節,解放后廢除了6月6日的教師節,改用“五一國際勞動節”為教師節,但教師節沒有單獨的活動,沒有特點。而將教師節定在9月10日是考慮到全國大、中、小學新學年開始,學校要有新的氣象。新生入學開始,即尊師重教,可以給“教師教好、學生學好”創造良好的氣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國恢復建立第一個教師節,從此以后,老師便有了自己的節日。
二、了解教師工作:
同學們,你知道老師一天里,都做些什么嗎?
學生列舉,教師補充(用學生能理解和接受的語言):
1、教課。
2、管理班級。
3、輔導學生。
4、批改作業。
三、你想為老師做些什么?
學生暢所欲言。
預設:
1、課堂上怎么做。
2、下課后怎么做。
3、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老師的尊敬和愛……。
四、教師總結:
感謝同學們對老師的體貼和關心,希望你們嚴格要求自己,做品學兼優的好學生,這是送給老師最好的禮物。
師恩難忘教學教案(通用17篇)篇十七
1、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2、通過學習課文,生出對老師的理解與感激之情。
1、這是一首贊美老師的歌,昨天我們還讀了一篇贊美老師的文章《師恩難忘》,從文章中我們認識了著名作家劉紹棠的啟蒙老師――田老師。通過昨天的學習,田老師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2、你能用上昨天我們學過的這些詞語,來說說田老師的故事嗎?出示(娓娓動聽引人入勝身臨其境)。
3、(指圖):看,一位年輕的老師正在娓娓動聽的講著故事,孩子們聽著他的故事甜甜的笑了。從田老師的故事中,我究竟得到了些什么呢?請大家默讀課文想一想。
4、學生默讀課文。——教師提問,指名回答。
5、田老師的故事生動有趣,讓我不知不覺中感受到快樂,學到了知識,懂得了道理,所以,在我的心中,田老師的故事好像是什么?(出示:我在田老師那兒學習了四年,聽了上千個故事,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
6、田老師講了上千個故事,如果說一個故事讓我獲得了一份知識,那么上千個故事我就獲得了--(生答):上千份知識。
7、練習句式:“如果說一()讓我懂得了一(),那么上千()就讓我懂得了上千()。”
8、再讀出示的話。(齊讀)老師的故事是春雨。還記得那首描寫春雨的小詩:“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老師的教育就像這春雨,悄無聲息,飄進我的心田。再來讀讀。(生再讀,找到春雨的感覺)。
9、在密密春雨中,知識的種子在發芽,在長葉,感受到了嗎?一起讀。(生齊讀)。
10、(出示:劉紹棠簡介。)看了作者的簡介,你還想說什么嗎?
11、想起田老師,想起田老師的故事,那是感激、是幸福,更是四十年來不能忘記的田老師的教誨之恩!你能再讀讀這句話嗎?(齊讀):“我在田老師那兒學習四年,聽了上千個故事,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我愛米蘭》音樂起)。
13、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兩小節,感受我對老師深深的敬意。(配樂朗讀)。
三、拓展閱讀。
1、(出示冰心寫老師的一篇文章、毛澤東寫給徐特立的一封信)這兩篇文章的作者是怎樣表達自己對老師的.尊敬和懷念的呢?找出有關的語句,有感情地朗讀。(學生找有關語句,練習感情朗讀)。
2、這是母親死后第一次流淚,老師在我心目中的份量和誰一樣重?我們一起來輕聲地讀讀這一段。
3、每當想起自己的老師是那樣親切、那樣溫暖,那樣自豪。所以這兩位作者不約而同地給自己的文章取了一個題目,是什么?(我的老師。)想起老師,我感到那樣親切,該怎么讀?(齊):我的老師。想起老師,我是那樣溫暖,該怎么讀?(齊):我的老師。
四、身同感受。
2、(出示句式:“老師啊,您是,。)寫在課堂筆記本上,然后深情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