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不僅僅是教師的個人行為,也是學校教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積累了一些教學工作計劃的經驗和案例,希望與大家分享。
最新防雷電班會教案(實用15篇)篇一
1、教育學生學會如何防雷電。
2、鍛煉學生對事情的判斷能力和想像力,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
課件《如何防雷電》;躲雷雨閃電的情景場地布置(即游戲場地):大樹一棵、電線桿一條,房子一座,雨的形成:用銀色的包裝紙剪成一條條細小的長帶,掛在場地的房頂上面飄落下來;情景演習的準備:電燙斗一個,一件破了一個洞的衣服;小兔子頭飾、木籃子各40個;音樂《下雨了》。
一、活動的.導入:今天,有一位同學邀請我們到她家去做客,現在,我們出發吧。
二、躲雷雨閃電的情景:
1、剛走到半路上,突然傳來一陣雷雨閃電的聲音(用錄音機播放音樂),“孩子們,下雨了,打雷啦,趕快躲”。仔細觀察孩子們躲在哪里。
2、雨停了,繼續走,來到了黃可芳的家里坐下,她媽媽熱情招待我們。
三、圍繞剛才躲雷雨閃電的情景進行提問:
1、剛才我們在半路上遇到什么事情啦?
2、你們是怎樣避雷雨閃電的?躲在哪里?
3、今天小可愛也遇到了像我們同樣的事情,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她是怎樣做的?
四、觀看課件《如何防雷電》。
五、圍繞課件內容與學生展開討論:
1、故事里的小可愛她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閃電的?
2、小帥哥又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閃電的?
3、小可愛、小帥哥誰做得對呢?請幼兒自由討論,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對事情的判斷能力。
4、老師小結應該怎樣防雷電。
(1)不可以跑到大樹下躲雷雨閃電。
(2)不可以躲在電線桿下。
(3)不可以躲在高危的地方。
(4)不可以躲在潮濕的地方。
課堂小結;通過這節的學習我們知道哪些防雷電安全的知識呢?
最新防雷電班會教案(實用15篇)篇二
活動目標:
1、教育學生學會如何防雷電。
2、鍛煉學生對事物的判斷能力和想象能力,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
3、通過表演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感受到活動的樂趣,并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學的安全知識。
活動準備:
(1)模擬大樹一棵。
(2)模擬電線桿一根、電線一條。
(3)模擬房子一座。
(4)用銀色的包裝紙剪成一條條細小的長帶。
(5)小兔子頭飾(若干)。
(6)籃子一個。
(7)音樂《下魚了》。
(8)自編兒歌一首《安全避雷電》。
活動過程:
1、導入,今天,___小朋友邀請我們到他家去做客,現在我們出發吧。
2、躲雷雨閃電的情景。
1)剛走到半路上,突然傳來一陣雷雨閃電的聲音(用錄音機播放音樂)“”孩子們,下雨了,打雷啦,趕快躲“,仔細觀察孩子們躲在哪里。
2)雨停了,繼續走,來到了___的家里坐下,他媽媽熱情招待我們。
3、圍繞剛才躲雷雨閃電的情景進行提問:
1)剛才我們在半路上遇到什么事情啦?
2)今天小可愛也遇到了像我們同樣的事情,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怎樣做的,好么?
4、觀看課件《如何防雷電》。
5、圍繞課件內容與學生展開討論。
1)故事里的小可愛她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閃電的?
2)小哥哥又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閃電的?
3)小可愛、小哥哥,誰做得對呢?
4)教師小結。
a)不可以跑到大樹下躲避雷雨閃電。
b)不可以躲在高危的地方。
c)不可以躲在電線桿下。
d)不可以躲避在潮濕的地方。
6、教念兒歌《安全避雷電》。
不能躲在大樹下;不能躲在電線桿下;不能躲在潮濕處;不能躲在高危處;不慌不亂四處看;找到低處蹲下來,雷電沒有再走動,定能安全回到家。
最新防雷電班會教案(實用15篇)篇三
1、不要停留在山頂、山脊或建(構)筑物頂部。
2、不要停留在鐵門、鐵柵欄、金屬曬衣繩、架空金屬體以及鐵路軌道附近。
3、應迅速躲入有防雷保護的建(構)筑物內,或有金屬殼體的各種車輛及船舶內。不具備上述條件時,應立即雙腳并攏下蹲,頭部向前彎曲,降低自己的高度,以減少跨步電壓帶來的危害。因為雷電流經落雷點會沿著地面逐漸向四周釋放能量。此時,行走之中人的前腳和后腳之間就可能因電位差不同,而在兩步間產生一定的電壓。
4、不要在大樹、電線桿、廣告牌、各類鐵塔底下避雨。因為此時,大樹潮濕的枝干相當于一個引雷裝置,如果用手接觸大樹、電線桿、廣告牌、各類鐵塔就仿佛手握防雷裝置引下線一樣,就很可能會被雷擊。
5、不要在水邊(江、河、湖、海、塘、渠等)、游泳池、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中去避雷雨。
6、不要拿著金屬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為金屬物品屬于導電物質,在雷雨天氣中有時能夠起到引雷的作用。隨身所帶的金屬物品,應該暫時放在5米以外的地方,等雷電活動停止后再拾回。
7、不要觸摸或者靠近防雷引下線、自來水管、家用電器的接地線、大樹樹干等可能因雷擊而帶電的物體,以防接觸電壓或者接觸雷擊和旁側閃擊。
8、不要在戶外接聽和撥打手機,因為手機的電滋波也會引雷。
9.雷暴天氣出門,穿膠鞋,這樣可以起到絕緣的作用。
10、打雷時,首先要做的就是關好門窗,防止雷電直擊室內和球形雷飄進室內。
11、在室內也要離開進戶的金屬水管和與屋頂相連的下水管等。
12、不宜使用淋浴器。雖然目前新建居民樓的金屬水管一般與防雷接地已進行等電位連接,但雷電流仍有可能通過水流傳導而致人傷亡。
13、雷雨天氣時,盡量不要撥打、接聽電話,或使用電話上網,應拔掉家用電器的電源、電話線及電視饋線等有可能將雷電引入室內的金屬導線。穩妥科學的辦法是在電源線上安裝電源避雷器,在電話線上安裝電話避雷器,在天饋線上安裝天饋避雷器并做好可靠保護接地措施。
14、保持屋內的干燥,房子漏雨時,應該及時修理好。
15、進戶電源線的絕緣子鐵腳應做到可靠接地,室內的電源插座中的保護地線應連接良好。
16、晾曬衣服被褥等用的鐵絲不要拉到窗戶、門口,以防鐵絲引雷。
17、不要在沒有防雷裝置或孤立的涼亭、草棚中避雨久留。注意避開電線、不要站立燈泡下,是斷電或不使用電器。
雷雨天氣要注意什么。
雷雨天氣介紹。
雷雨是空氣在極端不穩定狀況下,所產生的劇烈天氣現象,它常挾帶強風、暴雨、閃電、雷擊,甚至伴隨有冰雹或龍卷風出現,因此往往可造成災害。大家盡量避免戶外活動。
雷雨天氣室外注意事項。
遠離開闊的地方(曠野、露天停車場、運動場等)、山脊、山頂、孤立建筑物,不在避雷針及其引下線、有外漏金屬物的地方(比如電話亭、路燈下等)停留,不在屋頂停留,不在大樹和崗亭下避雨;尋找合適的避雷場所,有防雷裝置的建筑物內、較深的山洞、但勿觸及洞壁并要并攏雙腳;如實在找不到以上地點,可選擇低矮、茂密的樹林、雙腳并攏下蹲,穿好雨衣;在野外不打傘,關閉手機、小靈通及其它無線通信工具,不宜手持固定電話話筒通話,不使用電飯煲等帶有金屬的器具。
雷雨天氣出行注意事項。
雷雨時,如果感到頭發豎起時應立即雙腳合并、下蹲、向前彎曲、雙手抱膝。在室內躲雨時,不應依著建筑物或構筑物墻壁站立,宜保持一定距離,雷雨天氣上下車時,不宜一腳在地、一腳在車,雙腳同時離地或離車是方法;不在水面或者水陸交界處作業;不騎自行車摩托車等。盡量不要出門,若必須外出,穿膠鞋,披雨衣,可起到對雷電的絕緣作用。閃電打雷時,不要接近一切電力設施,如高壓電線變壓電器等。
雷雨天氣室內注意事項。
在室內關閉電視、電腦等,拔掉電源線,并且拔掉電腦網線甚至集線器、modern等的插線電源;盡量不打手機電話;雷雨閃電時,不要撥打接聽電話,要關閉手機,因電話線和手機的電磁波會引入雷電傷人。關閉門窗,以防球形閃電和球雷侵入等。對鋼筋水泥框架結構的建筑物來說,關閉門窗可以預防側擊雷和球雷的侵入;雷擊時不宜接近建筑物的裸露金屬物,如水管、暖氣管、煤氣管等,不宜使用淋浴器;不要站在電燈泡下,不要沖涼洗澡。
雷雨天氣行車注意事項。
雨天行車比較容易碰到路滑。馬路的積水使高速行駛的車輛造成單邊阻力突然增大,嚴重者使車輛打圈或是去控制,所以應降低車速,扶好方向盤,并留意路面積水。如果真的遇到車子打滑,也無須太過慌張。一定要保持冷靜。如果是前輪側滑,應當將方向盤朝側滑的相反方向糾正,如果是后輪側滑,側要將方向盤朝側滑相同的方向糾正。如遇特大暴雨,能見度極低時,應開啟大燈及前后霧燈和危險警告燈,能靠路邊停車,等雨勢好裝再行駛。
雷電具有很強的破壞性,主要有直擊雷、雷電感應、雷電波侵入和地電壓反擊四種形式。其中又以感應雷和電壓反擊對弱電設備破壞能力。當天空的雷雨產生雷擊時,其將攜帶高負荷雷電脈沖、電壓及電流,以電磁波形式無規則釋放,從而導致雷區域1~5公里范圍內(視雷電波強度而定)所有帶金屬的導線(如高空架設天線、有線電視電纜、通信電纜、供電系統電纜等),在瞬間內感應到相應強度的脈沖電壓及電流,這些電流沿著電器設備上的各種電源電線或信號電纜進入電器設備內部,在雷擊電壓超過電器設備額定抗電壓的瞬間擊壞內部器件;主要原因是由于連接在電器上所有電線電纜所帶的電壓高低不等,高電壓就會往低壓沖去,形成電流,從而將電器設備局部擊壞,造成整個設備系統癱瘓,嚴重時甚至把整機擊毀,甚至觸及到人身安全。當發生雷電時,我們應該做到:。
1.留在室內,關好門窗;如在野外無法躲入有防雷設施的建筑物內時,要將手表、眼鏡等金屬物品摘掉.千萬不要在離電源、大樹和電桿較近的地方避雨;盡量降低身體的高度,以減少直接雷擊的危險;雙腳要盡量靠近,與地面接觸面愈小愈好,以減少“跨步電壓”;野外的防護場所是洞穴、溝渠、峽谷。
2.不宜使用無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電視、音響等電器,不要靠近打開的門窗、金屬管道,要拔掉電器用具插頭,關上電器開關;不宜使用水龍頭,切忌使用電吹風、電動剃須刀等。
3.切勿接觸天線、水管、鐵絲網、金屬門窗、建筑物外墻等帶電設備或其它類似金屬裝置。
4.不要或減少使用固定電話和手提電話;不宜停留在鐵柵欄、金屬曬衣繩、架空金屬體以及鐵軌附近,切勿站立于山頂、樓頂上或接近導電性高的物體。不宜進入和靠近無防雷設施的建筑物、車庫、車棚、臨時棚屋、崗亭等低矮建筑。
5.切勿游泳或從事其他水上活動,不宜停留在游泳他、湖泊、海濱、水田等地或小船上;不宜進行室外球類運動.。
6.另外在空曠場地不宜打傘;行人打傘時,雨傘的金屬不要與身體接觸;不宜把鋤頭、鐵鍬、羽毛球拍、釣魚竿、高爾夫球桿等扛在肩上。
7.不宜在外騎摩托車、騎自行車等。
8.不可躲在大樹下避雨,不可進入無防雷設施的棚屋、崗亭等建筑物內躲雨。
最新防雷電班會教案(實用15篇)篇四
1、讓幼兒了解下雨打雷的危險性。
2、讓幼兒學會避雷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活動準備。
西游記里師徒四人的“頭飾”。
打雷的兒歌。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首先老師播放西游記的音樂,然后引出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還有唐僧,老師模仿豬八戒的聲音說:師傅,您瞧咱們走的這么遠的路了,一滴水都沒有,這天氣越來越熱了,可怎么辦啊,熱死我了,渴死我了,我不走了,唐僧說:悟空,你看這?悟空說:師傅您別著急,老孫去去就來,于是孫悟空一個筋斗云就翻上了天空,對著雷公,電母和雨神就說:快快打雷,快快下閃電,快快下雨,一會兒:天空中烏云密布,電閃雷鳴,下起了雨,這會看見下雨了唐僧和沙和尚趕緊找了一個無人居住的小房子躲了進去,關上門窗,但是這會豬八戒比較興奮,看見下雨了,在雨中又蹦又跳,一會爬到樹上,一會兒爬到電線桿上,正當這時,一個雷劈了下來,豬八戒感覺渾身發麻,腦袋僅有的幾根毛發也豎了起來,這會孫悟空一個筋斗云翻了下來,找來一根木棒,將豬八戒從電線桿上打了下來,豬八戒半暈半醒,孫悟空給他做了心臟按壓,沒幾分鐘,豬八戒醒了過來,這會天氣也變晴朗了,師傅和沙和尚也走了過來,安慰和教導了豬八戒,最后大家又一起踏上了去西天取經的道路。
二、教師提問:故事中都有誰?他們在取經的路上發生什么了?
當遇到雷電時唐僧和沙和尚是怎么做的?
當豬八戒被雷擊的時候,孫悟空是怎么做的?
三、活動操練:老師布置場景,播放打雷的聲音,然后看看小朋友是怎么防雷的,假如有人被雷擊了,小朋友又是怎么做的。
四、活動總結:讓幼兒回家跟家長分享防雷的知識。
最新防雷電班會教案(實用15篇)篇五
1、提升安全意識,愿意自覺去學習溺水安全的相關知識,在學習中增強與同學的合作交流意識。
2、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相關內容,知道每一個學生(包括公民)都要提升安全意識。
3、自己能改變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習慣,提升對生活中違反安全原則的行為的辨別水平。
二、活動準備。
1、在黑板上寫出班會主題:珍愛生命、預防溺水;。
2、收集相關防溺水事故發生的資料;以及夏季游泳溺水自救方略資料。
三、活動內容。
一、創設情境,提升氛圍。
講發生的慘痛溺水事件:一群天性活潑的十二、三歲少年在淺水域相互追逐嬉鬧,瘋玩之中,一名叫張猛的少年突然跌入了主河道,其他4名少年都不會游泳,看到情況危急,4名少年做了一個既勇敢又錯誤的決定:下去救張猛。結果,5名少年都溺水身亡,留下的是悲痛欲絕的家人。通過講述一個真實的事件,在同學們的感嘆,惋惜中很自然引出課題,《珍愛生命預防溺水》。
二、討論感悟:
1、上面的孩子們為什么會發生溺水事件呢,他們違反了哪些安全規則?
這時,給予孩子們充分的交流時間、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們在交流中,理解安全的重要性,感悟生命的可貴。
2、讓學生說一說身邊的溺水事件。
通過同學們講述身邊的溺水事件,再一次震撼學生的心靈,為下面學習防溺水安全行為知識做好了鋪墊。
安全兒歌小結:人,應該珍愛生命。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珍愛我們的生命——防溺水教育三、了解溺水的相關情況。溺水是游泳或掉入水坑、水井等常見的意外事故。一般發生溺水的地點通常在:游泳池、水庫、水坑、池塘、河流、溪邊、海邊等場所。
四、預防溺水的幾點要求。
夏天是溺水事故的多發季節。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身亡事故發生。在溺水者當中,有的是不會游泳的人,也有的是一些會游泳、水性好的人。所以,為了防止溺水事故的發生,要求學生必須做到六個“不”:
1、未經家長老師同意不去;2、沒有會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3、深水的地方不去;4、不熟悉的江溪池塘不去。
5、發現有人落水,不冒然下水營救。
6、不到錢塘江邊去玩耍。
五、夏季游泳溺水自救方略介紹六、朗誦防溺水兒歌《防溺水兒歌》我防溺水有高招,大人陪伴第一招。
私自游泳很危險,不去深水很重要。
我防溺水有高招,游前熱身第二招。
伸手踢腿彎彎腰,預備動作不可少。
我防溺水有高招,解除抽筋第三招。
趕緊上岸很重要,喝補糖水解疲勞。
防溺措施要知道,不可逞能不驕傲。
安全二字記心中,遠離危險身體好。
通過誦讀這首瑯瑯上口的兒歌,既為學生們創造了一個輕松,快樂的氛圍,學生們也從中找到了防溺水的訣竅,并牢記心中。
七、活動總結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樂掌握在你的手里。同學們,珍愛我們的生命吧!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安全意識,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水無情,人有情。希望同學們通過這次班會活動,學會珍惜生命,遠離所有的不安全!
最新防雷電班會教案(實用15篇)篇六
夏季來臨,雷雨,溺水事件越來越多,為提高同學們防雷雨、防溺水知識,為大家分享最新防溺水主題班會教案范文,歡迎參考閱讀!
1、介紹雷電的形成
雷電是一種大氣中規模巨大的火花放電現象,主要產生于積雨云中,積雨云在形成過程中,某些云團帶正電荷,某些云層帶負電荷。他們使大地地面或建筑物表面產生異性電荷,當電荷積累到一定程度時,不同云團之間、或者云與大地之間的電場強度可以擊穿空氣(一般e=25-30kv/cm),開始游離放電,稱之為“先導放電”。云對地的先導放電是云向地面跳躍式逐漸發展的,當到達地面(或地面上的建筑物、架空輸電線)時,便會產生由地面向云團的逆導主放電,在主放電階段里,由于異性電荷的劇烈中和,會出現很大的電流,電流做功的結果,可使電流通過地方的氣體瞬間溫度急劇升高到30 000攝氏度左右,從而呈現強烈的火光,這就是我們看到的劃破天空的閃電,同時受熱的電離氣體體積急劇膨脹而發生隆隆的雷聲,這就是雷電。
2、雷電的威力
雷電電流平均約為20 000a(甚至更大),雷電電壓大約是10的10次方伏(人體安全電壓為36伏),一次雷電的時候大約為千分之一秒,平均一次雷電發出的功率達200億千瓦(一般電飯鍋的功率低于1000瓦)。
我國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站——三峽水電站,電站的裝機總容量為1820萬千瓦,只有一次雷電功率的千分之一。當然雷電的電功率雖然很大,但由于放電時間短,所以閃電電流的電功并不算大,一次約為5555度。全世界每秒就有100次以上的雷電現象,一年里雷電釋放的總電能余約為17.5億千度。若一度電的電費為0.30元,全世界一年的雷電價值為5.25萬億元,這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但由于雷電時間極短,人類還無法捕捉這種電能,目前世界上還沒有研究出利用雷電電能的方法。
3、雷電的危害(可安排學生交流后發言)
強雷暴是一種災害性天氣,雷達會引起雷擊火險,由于雷電主要產生于積雨云中,而積雨云是空氣強對流的產物,所以電閃雷鳴常伴有大風、陣性降雨或冰雹等惡劣天氣,大風刮倒房屋,拔起大樹(有時會被雷劈開),農作物遭冰雹襲擊,暴雨引發山洪暴發、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雷電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觸目驚心的,雷電以其巨大的破壞力給人類社會帶來了慘重的災難,對國民經濟和生命安全危害日趨嚴重,所以防雷意識的加強,做好防雷減災工作,將災害降至最低,這些被社會各界和越來越多的人們重視。
雷電通常會擊中戶外最高的物體尖頂,所以孤立的高大樹木或建筑物往往最易遭雷擊,人們在雷電大作業時,在戶外應遵守以下規則,以確保安全。
1、雷雨天氣時不要停留在高樓平臺上,在戶外空曠處不宜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等。
2、遠離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及電力設備。
3、不宜在大樹下躲避雷雨,如萬不得已,則須與樹干保持3米距離,下蹲并雙腿靠
4、如果在雷電交加時,頭、頸、手處有螞蟻爬走感,頭發豎起,說明將發雷擊,應趕緊趴在地上,這樣可以減少遭雷擊的危險,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和發卡、項鏈等。
5、如果在戶外遭遇雷雨,來不及離開高大物體時,應馬上找些干燥的絕緣物放在地上,并將雙腳合攏坐在上面,切勿將腳放在絕緣物以外的地面上,因為水能導電。
6、在戶外躲避雷雨時,應注意不要用手撐地,同時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膝蓋,盡量低下頭,因為頭部較之身體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擊。
7、當在戶外看見閃電幾秒鐘內就聽見雷聲時,說明正處于近雷暴的.危險環境,此時應停止行走,兩腳并攏并立即下蹲,不要與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在曠野中打傘,或高舉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棍、鋤頭等;不宜進行戶外球類運動,雷暴天氣進行高爾夫球、足球等運動是非常危險的;不宜在水面和水邊停留;不宜在河邊洗衣服、釣魚、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快速開摩托、快騎自行車和在雨中狂奔,因為身體的跨步越大,電壓就越大,也越容易傷人。
1、游泳中要注意的問題:
學生討論:在游泳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學生分組討論以后,教師進行總結:
游泳要嚴格遵守“四不”:未經家長、老師同意不去;沒有會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
2、溺水的急救
(1)發現溺水者如何將其救上岸。
教師進行詳細講解:
方法一:可將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拋給溺水者,再將其拖至岸邊;
方法二:若沒有救護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護。接近溺水者時要轉動他的髖部,使其背向自己(為什么?)然后拖運。拖運時通常采用側泳或仰泳拖運法。
未成年人發現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營救,應立即大聲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未成年人保護法也規定:“未成年不能參加搶險等危險性活動。”
學生按照教師的講解方法,全班學生每2人分成一個小組,進行模擬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護者。每個小組輪流進行,其他同學細心觀察,最后做出總結,指出優點和缺點。
(2)如何開展岸上急救
教師詳細講解急救步驟:
第一步:當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應立即將其口腔打開,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及其他異物。如果溺水者牙關緊閉,要從其后面用兩手的拇指由后向前頂住他的下頜關節,并用力向前推進。同時,兩手的食指與中指向下扳頜骨,即可搬開他的牙關。
第二步:控水。救護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將溺水者的腹部放到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住他的頭部,使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壓他的背部,這樣即可將其腹內水排出。
第三步:如果溺水者昏迷,呼吸微弱或停止,要立即進行人工呼吸,通常采用口對口吹氣的方法效果較好。若心跳停止還應立即配合胸部按壓,進行心臟復蘇。
第四步:注意要在急救的同時,要迅速打急救電話,或攔車送醫院。
學生按照教師的講解方法,全班學生每2人分成一個小組,進行模擬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護者。每個小組輪流進行,其他同學細心觀察,最后做出總結,指出優點和缺點。
讓學生前后幾個人相互交流這節課的感受,然后指派代表小結本節課的收獲。
最新防雷電班會教案(實用15篇)篇七
一、預防觸電應注意事項:
1、要買合格的電器。
2、不要用濕手去接觸電源開關。
3、室內電燈或其它電器損壞要及時找人修補或更換。
4、不能隨便觸摸已經接通了電源的電線和破損處。
5、不要在宿舍亂接亂搭電線和使用大功率電器,嚴禁將帶電插座放置在床鋪上。
6、禁止在潮濕的地板上修電器,發現有“霹靂”的火花聲時,立即關閉電源,預防觸電。
二、觸電的急救原則:
2、對呼吸和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和心臟胸外擠壓,直至呼吸和心跳恢復為止。
3、在就地搶救的同時,盡快呼叫醫務人員或打“120”求援。
1、雷雨來臨時,盡量在室內躲避,關閉門窗;要把電視機、電風扇等電器的電源關閉,不要打電話,不要靠近暖氣片等金屬管道及門窗等易被雷擊的地方。
2、不要在雷電交加時用噴頭沖涼,因為巨大的雷電會沿著水流襲擊淋浴的人。
3、汽車內也是躲避雷擊的理想地方,就算閃電擊中汽車,也很少會傷人。
4、不要在雷雨中放風箏,那樣很可能會遭到雷擊。
6、不要在曠野中打傘,或高舉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棍、鋤頭等。
7、不要在水邊停留,更不要在河邊洗衣服、釣魚、游泳、玩耍。
8、雷雨天氣里,不要在路上飛快地奔跑。
9、避開一切容易導電的物體,如金屬,潮濕的動物和植物等,也不要穿濕衣服。用塑料布頂在頭上避雨時,應該避免兜水。
10、不要在巨石下、懸崖下和山洞口躲避雷雨,電流從這些地方通過時會產生電弧,把人擊傷。如果山洞很深,可以盡量躲在里面。
11、不要躲在曠野中孤立的小屋里。
12、離開高地,不要在孤立的大樹下、高樓煙囪下、地勢高的山丘處停留。
13、如果處在野外無處躲避,雷電交加時要立即蹲下,雙腳并攏,雙臂抱膝,頭部俯下,盡量縮小身體體積和接地面積。手中如果有金屬物品,比如金屬桿的雨傘、鐵器皿、鐵鍬等,要迅速放到較遠的地方。
14、如果在雷電交加時,頭、頸、手處有螞蟻在爬的感覺,頭發豎起來,說明要發生雷擊了,應該趕緊趴在地上,這樣可以減少雷擊的危險,并去掉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和發卡、項鏈等。
15、在戶外看見閃電后很短的時間內就聽見雷聲,說明離發生雷電的地方很近,這時應停止行走,兩腳并攏并立即下蹲,不要與別人拉在一起。
16、如果在戶外看到高壓線遭雷擊斷裂,就要提高警惕了,因為在斷了的高壓線附近跨步很可能被電擊到,這時千萬不要跑動,而應該雙腳并攏,跳到安全地帶。
最新防雷電班會教案(實用15篇)篇八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向學生介紹一些汛期發生的災難性事件,敲響警鐘,提高學生的警惕;
3、通過向學生介紹一些面對災害的自救及逃生方法,提高學生的自救能力。
二、活動準備:。
1、準備一些比較典型的汛期災害事件的材料;
2、安排幾名同學排練一些預防災害的姿勢;
3、準備一些防雷防汛的知識。
三、活動過程:
(一)主題導入。
我們先看幾幅圖片,聽一聽關于這幾幅圖片的沉痛的悲劇。”
(二)雷電及汛期災害前兆。
(1)早晨天氣悶熱,甚至感到呼吸有困難,一般是低氣壓天氣系統臨近的征兆,午后往往有強降雨發生。
(2)早晨見到遠處有寶塔狀墨云隆起,一般午后會有強雷雨發生。
(3)多日天氣晴朗無云,天氣特別炎熱,忽見山嶺迎風坡上隆起小云團,一般午夜或凌晨會有強雷雨發生。
(4)炎熱的夜晚,聽到不遠處不斷有沉悶的雷聲忽東忽西,一般是暴雨即將來臨的征兆。
(5)看到天邊有漏斗狀云或龍尾巴云時,表明天氣極不穩定,隨時都有雷雨大風來臨的可能。
主持人:希望同學們能夠將這些知識學以致用。
(三)雷電及汛期災害事故預防措施。
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樣的預防措施呢?看看我的防雷秘訣是什么。
1.不要在大樹底下避雨。因為下雨時,大樹潮濕的枝干相當于一個引雷裝置,如果用手扶大樹,就仿佛用手摸避雷針一樣。所以,在打雷時最好離大樹5米以外。
2.下雨時不要在水邊(江、河、湖、海、塘、渠等)、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避雨,要觀察住房是否適合避雨,山區找不到房子,可以到山巖下或者山洞里避雨。
3.不要拿著金屬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為金屬物品屬于導電物質。
4.打雷時,首先要做的就是關好門窗,防止雷電直擊室內和球形雷飄進室內。
(四)雷電及汛期災害事故自救及逃生方法。
1、如果打雷、閃電時,我們在戶外,記住不要停留在高樓平臺上,不要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不要在大樹下躲避雷雨,如萬不得已,則須與樹干保持3米距離,下蹲并雙腿靠攏。不宜在水面和水邊停留。
2、如果在雷電交加時,頭、頸、手處有螞蟻爬走感,頭發豎起,說明將發。
生雷擊,應趕緊趴在地上,盡量低下頭,因為頭部較之身體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擊,這樣可以減少遭雷擊的危險,并取下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和發卡、項鏈等。
(五)班會總結。
通過今天的主題班會,我們學習了很多關于防雷防汛的知識。希望各位同學一定要重視。我們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千萬不能用它來開玩笑。
最新防雷電班會教案(實用15篇)篇九
1、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關內容,知道每一個學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識。
2、利用防雷電知識宣傳活動,不斷提高學生自我安全防范意識。
3、重視防雷,防溺水安全知識的學習,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以討論為主。
二(2)班關愛生命,預防溺水,防雷電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a:夏天來了,暑假快到了,游泳是大家喜愛的消暑解熱的活動。
b:是啊!對同學們來說,游泳不但可以鍛煉身體,增強體質,還可以提高身體的協調性。但是游泳必須要注意一定的安全。每年都有很多青少年發生游泳溺水事故。一個個例子,一組組數據,實在讓人觸目驚心。
一.聽一聽。
班長:同學們對在我們身邊去年發生的青少年游泳溺水事故了解多少呢?誰愿意說說?
4月15日,石臺縣中學1名高一學生與同學結伴擅自下河游泳,泥水身亡。5月7日,山西省應縣7名中小學生結伴到一水庫玩,其中1名小學生五年級女生在水庫邊洗手時,不小心踩空滑落水中,其他同伴伸手去救落水學生,5名學生陸續墜入水中,溺水身亡。5月1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全州縣石塘高中4名學生外出游玩,在返回途中遭遇洪水,溺水身亡。
二.議一議。
班長:同學們,這些小朋友為什么會發生溺水事故呢?他們違反了哪些安全規則呢?
a:有的學生私自下水,沒有成人的陪同下;有的學生為了逞強好勝,在不知水的深度和水底的情況下,就潛入水底;有的甚至在水里連續游兩個小時以上,還做各式各樣的姿勢,這樣很容易因體力不支而溺水;等等。
a:這必須多方面努力。如:家長要加強暑期兒童的人身安全監護措施,同時提醒兒童不要擅自到水庫、池塘等水域游泳。游泳時必需有救生設施和熟悉水性的成年人陪護,到游泳館游泳需有專業救生人員陪護。兒童必需掌握必備的游泳安全的'知識。也必需掌握必備的游泳急救知識和自救知識。等等。
三.說一說。
班長:現在我們來說一說游泳安全的知識。
a:保持自身良好的身體狀態;下水時切勿太餓、太飽。飯后一小時才能下水,以免抽筋;飲酒不宜游泳;有開放性傷口、皮膚病、眼疾不宜游泳;感冒、生病、身體不適或虛弱不宜游泳。
b:做好充足準備工作,預防抽筋;做好身體熱身準備工作,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后再跳入水中。不要立刻跳入水中;腹部疼痛時,應上岸,最好喝一些熱的飲料或熱湯,以保持身體溫暖。
d:游泳時禁止與同伴過份的開玩笑;要在有救生員及合格場所游泳。
班長:萬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時我們怎樣自救?
a:萬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同學們切莫慌張,應保持鎮靜,積極自救:水中切忌慌、亂,如遇抽筋,請保持冷靜;當發生溺水時,不熟悉水性時可采取自救法,此時千萬不要慌張,不要將手臂上舉亂撲動,而使身體下沉更快。
b:對于手腳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則可將手握拳,然后用力張開,迅速反復多做幾次,直到抽筋消除為止;若是小腿或腳趾抽筋,先吸一口氣仰浮水上,用抽筋肢體對側的手握住抽筋肢體的腳趾,并用力向身體方向拉,同時用同側的手掌壓在抽筋肢體的膝蓋上,幫助抽筋腿伸直;要是大腿抽筋的話,可同樣采用拉長抽筋肌肉的辦法解決。
a:同學們,若遇到溺水者,應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觀察清楚位置,從其后方出手救援。當沒有把握時不應下水救人,可一面大聲呼救一面利用竹竿、樹枝、繩索、衣服或漂浮物搶救。讓落水者攀扶上岸。
班長:在救護溺水者時,怎樣進行急救?
a:將傷員抬出水面后,應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內的水、泥及污物,用紗布(手帕)裹著手指將傷員舌頭拉出口外,解開衣扣、領口,以保持呼吸道通暢,然后抱起傷員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頭下垂進行倒水。
b:呼吸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對口吹氣為最佳。
c:心跳停止者應先進行胸外心臟按摩。
四.小結。
a:今天我們在班會上通過多種形式對同學進行“預防溺水”安全知識的宣傳,包括“溺水常識”、“溺水的預防與急救”等等,教育同學要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識,提高對溺水危害的認識,堅決杜絕溺水事故的發生。
b:經過今天的學習,我們掌握了游泳的安全知識和急救基本常識。為了更好的記憶,我在這里給同學們朗誦詩歌“防溺水歌”。
我防溺水有高招,大人陪伴第一招。私自游泳很危險,不去深水很重要。
我防溺水有高招,泳前熱身第二招。伸手踢腳彎彎腰,預備動作不可少。
我防溺水有高招,解除抽筋第三招。趕緊上岸很重要,喝杯糖水解疲勞。
防溺措施要知道,不可逞能不驕傲。“安全”二字記心中,遠離危險身體好。
五、雷電的危害。
雷電對人體的傷害,有電流的直接作用和超壓或動力作用,以及高溫作用。當人遭受雷電擊的一瞬間,電流迅速通過人體,重者可導致心跳、呼吸停止,腦組織缺氧而死亡。另外,雷擊時產生的是火花,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皮膚燒灼傷。雷電擊傷,亦可使人體出現樹枝狀雷擊紋,表皮剝脫,皮內出血,也能造成耳鼓膜或內臟破裂等。
六、雷擊一般在哪兒?
1.缺少避雷設備或避雷設備不合格的高大建筑物、儲罐等;
2.沒有良好接地的金屬屋頂;
3.潮濕或空曠地區的建筑物、樹木等;
4.由于煙氣的導電性,煙囪特別易遭雷擊;
5.建筑物上有無線電而又沒有避雷器和沒有良好接地的地方。
七、怎樣防雷。
1.建筑物上裝設避雷裝置。即利用避雷裝置將雷電流引入大地而消失。
2.在雷雨時,人不要靠近高壓變電室、高壓電線和孤立的高樓、煙囪、電桿、大樹、旗桿等,更不要站在空曠的高地上或在大樹下躲雨。
3.不能用有金屬立柱的雨傘。在郊區或露天操作時,不要使用金屬工具,如鐵撬棒等。
4.不要穿潮濕的衣服靠近或站在露天金屬商品的貨垛上。
5.在雷雨天氣,不要去江、河、湖邊游泳、劃船、垂釣等。
6.在電閃雷鳴、風雨交加之時,若旅游者在旅店休息,應立即關掉室內的電視機、收錄機、音響、空調機等電器,以避免產生導電。打雷時,在房間的正中央較為安全,切忌停留在電燈正下面,忌依靠在柱子、墻壁邊、門窗邊,以避免在打雷時產生感應電而致意外。
八、學生討論。
你認為應該怎樣防雷?
1、打雷時,要關好門窗,盡量不要撥打、接聽電話、手機或上網,拔掉家用電器的電源以及電話線、電視閉路線等可能將雷電引入的金屬導線。
2、在室內也要離開進戶的金屬水管以及跟屋頂相連的下水管,鐵絲不要拉到窗戶、門口。
3、遇到突然的雷雨,出現發硬豎起來時,應該雙腳并攏蹲下,同時拿掉身上的金屬物品和發卡、項鏈等,不要與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4、外出躲避雷雨時,要注意不要躲在洞穴、大石、懸崖、草棚和孤樹等危險地方。
5、注意收聽天氣預報,有雷雨天氣時盡量不要外出,并提前做好應急預防。
班長:二(2)班“珍愛生命,防溺水,防雷電”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班主任點評:同學們,經過今天的學習,我們掌握了游泳的安全知識和急救基本常識,進一步增強了自我保護意識,為即將到來的夏季學生溺水高發期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證,在炎炎夏日的長假中,希望大家出外游泳時要時刻保持安全保護的意識,要選擇安全的游泳場所進行游泳。老師也希望通過這次防雷主題班會,同學們知道防雷的重要性,在日常的工作、學習、生活中能學以致用,做一個懂得保護自己的學生。
最新防雷電班會教案(實用15篇)篇十
同學們通過這次安全教育課的學習,能夠了解雷電的危害等有關知識,并能掌握室內預防雷電的措施和雷電時自救及互救的方法。
1、雷電的危害。
2、雷擊易發生的部位。
3、雷電時的自救及互救。
4、室內雷電的預防措施。
計算機與廣告設計二班。
20xx年6月6日“每周一課”班會時間。
2課時。
一、導入本次安全教育課的主題:
由于夏季的到來,雷雨天氣增多,為切實加強學校安全管理,讓學生充分認識雷電的危害,并學會預防雷電襲擊的知識,故將雷電知識講給學生們聽。
由于雷電襲擊引起的災害回放:
(1)1987年3月26日,美國國家航天局的大力神/半人馬座火箭升空時遭雷擊,損失超過1。5億美元。
(2)2006年6月22日到28日短短七天的時間里,江西省南昌市近效一個名為“雷公村”的村子里有23人遭雷擊身亡。
二、詢問同學們對雷電的認識。
三、同學們介紹自己曾看到過或聽說過的雷電現象。
四、老師解釋雷電現象及說明其危害。
1、什么是雷電。
最新防雷電班會教案(實用15篇)篇十一
1、使幼兒知道雷電的危害時的一些應對辦法。
2、鍛煉幼兒對事情的判斷能力和想像力,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3、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4、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一、活動的導入:
今天,小芳小朋友邀請我們到她家去做客,現在,我們出發吧。
二、躲雷雨閃電的情景:
1、剛走到半路上,突然傳來一陣雷雨閃電的聲音(用錄音機播放音樂),“孩子們,下雨了,打雷啦,趕快躲”。仔細觀察孩子們躲在哪里。
2、雨停了,繼續走,來到了小芳的家里坐下。
三、圍繞剛才躲雷雨閃電的情景進行提問:
1、剛才我們在半路上遇到什么事情啦?
2、你們是怎樣避雷雨閃電的?躲在哪里?
3、今天娜娜也遇到了像我們同樣的事情,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她是怎樣做的?
五、圍繞課件內容與幼兒展開討論:
1、故事里的娜娜她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閃電的?
2、楠楠又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閃電的?
3、誰做得對?請幼兒自由討論,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對事情的判斷能力。
4、老師小結應該怎樣防雷電。
(1)不可以跑到大樹下躲雷雨閃電。
(2)不可以躲在電線桿下。
(3)不可以躲在高危的地方。
(4)不可以躲在潮濕的地方。
最新防雷電班會教案(實用15篇)篇十二
1、在雷雨較多的季節或地方居住時,應隨時留意電視或電臺的天氣預報,為了避免遇到雷擊的意外事故發生,應注意根據天氣的變化安排上山計劃或其他戶外活動。
2、在野外遇到雷雨天氣時,盡量不要在雨中行走,尤其不要騎在自行車或馬背上行走。雷雨較大時,應將身上所有金屬物品(如小刀、雨傘、手表、眼鏡、照相機、鐵農具等)拋離。身處曠野者,要盡量將身體蹲低;水中游泳或乘坐小船者,應盡快上岸避雨。
3、雷雨天避雨,不要躲在大樹或電線桿下,也不要站在高樓墻邊。在以樹木高度為半徑的周圍盡量蹲下比較安全。要注意,田野中的小棚或草木垛很容易成為雷擊的目標。
4、當雷雨發生時,即使人們在室內,如果不注意避雷,也會遭到雷電的襲擊。因為雷電有可能從開啟著的門、窗、煙道等侵入室內。下雨時,應及時關好門、窗,停止使用接有室外天線的'電視機,雷雨密集時其他家用電器也應拔掉電源。人停留在家中房間的正中央最為安全,但應避免停留在電燈的正下面。不要依在柱或墻壁旁邊,不要接觸門窗以及一切沿墻的金屬器件,以免在打雷時會發生感電意外。
5、下雨天有人遭到雷擊時,要立即進行搶救。已失去意識者,要施行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臟按壓法,皮膚灼傷者則進行燙傷的處理,灼傷嚴重者不可涂抹油類、膏類藥物,以免把水泡弄破,造成感染。
最新防雷電班會教案(實用15篇)篇十三
活動目標:
2、鍛煉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和想象能力,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3、通過表演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感受到活動的樂趣,并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學的安全知識。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
1)錄音機、磁帶。
2)模擬大樹一棵。
3)模擬電線桿一根、電線一條。
4)模擬房子一座。
5)用銀色的包裝紙剪成一條條細小的長帶。
6)小兔子頭飾(若干)。
7)籃子一個。
8)音樂《下魚了》。
9)自編兒歌一首《安全避雷電》。
2、知識經驗準備:
認識情景表演中的小演員。
活動過程:
1、導入,今天,小朋友邀請我們到他家去做客,現在我們出發吧。
2、躲雷雨閃電的情景。
1)剛走到半路上,突然傳來一陣雷雨閃電的聲音(用錄音機播放音樂)“”孩子們,下雨了,打雷啦,趕快躲”,仔細觀察孩子們躲在哪里。
2)雨停了,繼續走,來到了的家里坐下,他媽媽熱情招待我們。
3、圍繞剛才躲雷雨閃電的情景進行提問:
1)剛才我們在半路上遇到什么事情啦?
2)今天小可愛也遇到了像我們同樣的事情,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怎樣做的,好么?
4、觀看課件《如何防雷電》。
5、圍繞課件內容與幼兒展開討論。
1)故事里的小可愛她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閃電的?
2)小哥哥又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閃電的?
3)小可愛、小哥哥,誰做得對呢?
4)教師小結。
a)不可以跑到大樹下躲避雷雨閃電。
b)不可以躲在高危的地方。
c)不可以躲在電線桿下。
d)不可以躲避在潮濕的地方。
6、教念兒歌《安全避雷電》。
7、表演游戲《下雨啦》。
情景設計:播放音樂《下雨啦》,兔媽媽和小兔們隨著輕快的音樂去采蘑菇,突然下雨了,打雷了,兔媽媽和小兔們趕快躲雨。雨停了,兔媽媽表揚躲得好、躲得對的小兔。
8、結束。
小兔們再次隨兔媽媽出去采蘑菇。
最新防雷電班會教案(實用15篇)篇十四
1、嚴禁在高低壓電線下打井、豎電視天線和釣魚。
2、發現電線斷落,無論帶電與否,都應視為帶電,應與電線斷落點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并及時向有關部門匯報。
3、發現有人觸電,不能直接接觸觸電者,應用木棒或其它絕緣物將電源線挑開,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4、電源插頭、插座布置在幼兒接觸不到的地方,并經常給家中的老人和孩子講解家庭安全用電常識,增強老人和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
5、入戶線如發現與樹木、建筑物直接接觸,為防止電線被磨破,應及時剪伐樹木,或在入戶線上加絕緣套管。
6、雷雨天在市區人行道上行走,不要用手觸摸樹木、電桿及電桿拉線,以防觸電。
7、不準靠近或接觸任何有電家電帶電部分,特別是黑白、彩色電視機的高壓行輸出部分,以免被電擊傷。
8、電源開關外殼和電線絕緣有破損不完整或帶電部分外露時,應立即找電工修好,否則不準使用。
9、電話線與電源線不要為圖方便使用同一條電纜,要分別使用不同的電線或電纜,敷設時離開一定距離。
10、在帶電的家用電器上或破舊的電線周圍,不能用鋼尺或有金屬絲的皮尺、線尺進行測量工作。
11、禁止在電桿的拉線上栓牲口、栓繩、涼東西,以免引起觸電。
12、家用門鈴、電推子禁止用220v電源電壓,應使用36v以下的安全電壓。
13、家用電淋浴器在洗澡時一定要斷開電源,并有可靠的防止突然帶電的措施。
14、要提倡文明守法用電,杜絕各種形式的違章、違法竊電中的觸電。
【惡劣天氣預防觸電安全知識】。
1、大風、雷雨等惡劣天氣中,應盡量減少外出。如必須外出行走時,應仔細地觀察地形、謹慎行路,以免踩到電線。應避免在電線桿、鐵塔等電力設施附近走動,遇到垂落的電線也應繞行。
2、外出行走時不要赤腳。
3、在室內,如遇雷雨大風天氣,應及時將正在運轉的家用電器關閉,并拔出插頭;不要赤手赤腳去修理家中帶電的線路或設備;如果不慎家中浸水,應立即切斷電源,以防止正在使用的家用電器因進水、絕緣損壞而發生事故。
4、雨天在外行走時,要注意觀察,不要與路燈桿、信號燈桿及落地廣告牌的金屬部分接觸,有積水的地方應繞行。
5、發現配電盤、廂式變電站等電力設施被水淹沒后,在自己與其他人員不靠近的同時,要及時通知供電部門進行處理。
最新防雷電班會教案(實用15篇)篇十五
案例1:
2007年6月24日下午,在云浮一個林場發生嚴重雷擊事件。下午2時多,當地烏云密布,雷聲陣陣,22名正在勞作的林業工作人員停下手中活,趕回工棚避雨、休息。結果,正是在這間“可怕”的小木屋里,雷電奪走了5名林業工人的生命,其中一名死者為女性。此外,還有3名林業工人受重傷。案例2:
2008年6月8日,凌云縣一高中生聽mp3時不幸被雷電襲擊而亡。這名高中生的父親向南國早報記者介紹說,6月8日零時20分左右,伴隨一陣電閃雷鳴,突然從兒子的房間內傳出“啊,我死了”的喊聲。他馬上跑進兒子的房間,只見兒子躺在離書桌兩米遠的墻角,頭發豎立、鼻孔出血,手機摔成幾塊。他馬上抱起兒子,不幸的是,5分鐘后,兒子還是離他而去。百色市防雷設施安全監測所凌云分所隨后派人到現場調查,發現這起事故是由于雷電流通過電源線路引起的。
二、學生討論。
通過2個案例,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如何做雷雨天氣,做好防雷?
三、防雷知識講授。
(一)雷電形成的原因及危害。
由于云層相互摩擦、碰撞而使不同的云層帶不同的電,當電壓達到可以穿過空氣的程度以后,臨近的兩片云層會發生放電現象,產生電花和巨大的響聲。雷電是一種大氣中放電的現象,雖然放電作用時間短,但放電時產生數萬伏至數十萬伏沖擊電壓,放電電流可達幾十到幾十萬安培,電弧溫度也可達幾千度以上,對建筑群中高聳的建筑物及尖形物、空曠區內孤立物體以及特別潮濕的建筑物、屋頂內金屬結構的建筑物及露天放置的金屬設備等有很大威脅,可能引起倒塌。起火等事故。特別是在華南地區,年雷暴日常會達到80天甚至更多,頻繁的`雷擊會造成生命和財產的巨大損失。
(二)雷雨天氣如何自我保護。
1、在建筑物附近和室內時,應注意以下4點:
第一,不能停留在樓(屋)頂。第二,要注意關閉門窗。第三,在雷擊時不宜接近建筑物的裸露金屬物,如水管、暖氣管、煤氣管等,更應遠離專門的避雷針引下線。第四、不宜使用未加防雷設施的電器設備。
2、在雷暴天氣條件下,當人們在建筑物的外面時,又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安全呢?第一、不宜進入棚屋、崗亭等低矮建筑物。第二、不宜躲在大樹下。第三、不宜在曠野中打雨傘等金屬物體。第四、不宜在水面或水陸交界處作業。第五、不宜快速開摩托車、騎自行車。第六、不宜進行戶外球類運動。
(三)如遇雷擊,如何急救。
當人體被雷擊中后,往往會覺得遭雷擊的人身上還有電,不敢搶救而延誤了救援時間,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如果出現了因雷擊昏倒而“假死”的狀態時,可以采取如下的救護方法:
1、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雷擊后進行人工呼吸的時間越早,對傷者的身體恢復越好,因為人腦缺氧時間超過十幾分鐘就會有致命危險。如果能在4分鐘內以心肺復蘇法進行搶救,讓心臟恢復跳動,可能還來得及救活。
2、對傷者進行心臟按壓,并迅速通知醫院進行搶救處理。如果遇到一群人被閃電擊中,那些會發出呻吟的人不要緊,應先搶救那些已無法發出聲息的人。
3、如果傷者遭受雷擊后引起衣服著火,此時應馬上讓傷者躺下,以使火焰不致燒傷面部,并往傷者身上潑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等把傷者裹住隔絕空氣,以撲滅火焰。
四、小結。
通過對防雷知識的講解,希望大家在日后遇到雷雨天氣懂得自我保護,在不幸有人遇雷擊,懂得施救。
五、課后作業。
告訴身邊親朋好友今天學到的防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