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的編寫應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個體差異,靈活調整教學策略。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小班教案案例,希望對大家的教學有所幫助。
小班語言小皮球教案(通用15篇)篇一
幼兒園外的操場上經常有小學生在踢投籃球,引得我班的小朋友經常圍觀,為豐富小朋友的認識,讓小朋友體驗快樂,上一堂快樂的小皮球!
1.能夠認識籃球和排球。
2.會安全的玩游戲。
3.體會到玩小皮球的快樂。
4.培養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皮球的分類體會游戲的快樂,培養熱愛活動的興趣。
1.部分學生有一定的球類常識,如拍球,踢球,滾球等的技能
2.各式的皮球若干個。
一、開始部分:
熱身運動:小朋友排2隊,教師領隊圍操場慢一圈,而后活動手腕和腳腕。扭扭脖子和腰身。
二、基本環節:
1.教師演示各個球類的玩法,鼓勵小朋友自由的玩皮球。
2.請小朋友排隊找出兩組,演示各種皮球的玩法并數一數一共有多少種,而后兩人一組玩皮球:兩人一組怎樣玩皮球呢?看看誰能想出更多更好的玩法。”
3.老師巡回指導,鼓勵小朋友的各種積極主動表現,并以同伴的身份主動參與到幼兒的游戲中,并對創新新玩法的幼兒給以鼓勵請出為大家做示范。
三、活動結束:
1.根據幼兒活動的情況總結玩球的經驗,鼓勵幼兒的表現,同時引導幼兒相互擊掌以示鼓勵。
2.放松活動,幼兒兩人一組相互捶背,捏肩,揉腿。并收拾整理玩具。
3.提醒幼兒洗手喝水。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對球的分類不是很清楚,對活動參與積極性很高,小朋友的身心得到了發展在生活常識上,獲得了新的認識,為以后認識新事物打下了基礎。
小班語言小皮球教案(通用15篇)篇二
1、通過玩球、拍球活動、知道有氣的球跳得高、沒氣的球跳不起來。
2、觀察手動充氣工具充氣的過程,感知皮球的外表變化。
3、喜歡參與科學小游戲,對科學活動感興趣。
4、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5、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1、經驗準備:幼兒玩過有氣的球,嘗試拍、滾過球。
2、物質準備:癟球三個,手動充氣工具一個。
1、玩球活動。
(1)教師(出示癟皮球):這是什么?(皮球)你以前玩過嗎?
(2)請幾個幼兒上來玩一玩癟皮球,其他幼兒觀察。
教師:今天玩的皮球和我們以前玩的皮球有什么不一樣?(這個皮球拍不起來)。
2、感受空氣。
(1)今天我們玩的皮球為什么拍不起來呢?(因為它沒氣了)。
(2)認識充氣工具,感受充氣工具里出來的氣體。
教師出示手動充氣工具,讓幼兒認識這是給皮球充氣的。用手動充氣工具,在幼兒的表面皮膚(臉上、手上)打氣,讓幼兒感受充氣工具里出來的'氣。
3、給皮球充氣,感受球逐漸變鼓的過程,知道手動充氣的方法。
(1)教師:我們來給皮球充氣吧,氣要從哪里才能進去呢?我們來一起找找看皮球的充氣孔在哪里。
(2)教師和個別幼兒用手動充氣工具給2只皮球充氣,讓幼兒幼兒雙手捧著皮球,感知皮球漸漸鼓起來的過程。
4、幼兒玩球,感受充足氣體的皮球跳得高。
(1)教師:現在充滿氣的皮球和剛才的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的呀?(現在的有氣,能跳起來;剛才的沒氣球跳不起來。)。
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得出結論:氣的多少與球的彈跳高度有關,氣越足,皮球跳得越高。
(3)請個別幼兒嘗試操作。
5、游戲:比一比,誰的皮球跳得高?
教師把皮球都放掉氣,幼兒來給它充氣,然后拍皮球。比一比,誰的皮球跳得最高?
游戲可進行3—4遍。
小班語言小皮球教案(通用15篇)篇三
小班幼兒喜歡玩球,但在拍、滾、踢、拋的活動中,往往表現為動作準確性差、力量小、控球能力差。雙手向上拋球可以促進3-4歲幼兒動作協調性、靈敏性的發展,在拋球的過程中,靈活躲閃能增強幼兒發展方位直覺與距離直覺。本活動通過滾、追、踢、拍等方式“玩球”和學習“拋球”的動作,幫助幼兒熟悉球性,提高玩球能力,體驗玩球樂趣,培養對球類運動的興趣。
1.會用雙手向上拋球,能躲避落下來的球。
2.能用滾、追、踢、拍的形式玩球。
3.體驗玩球的快樂。
4.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5.培養幼兒不怕困難、堅強、勇敢、積極向上的良好品質。
軟皮球每名幼兒一個;直徑1米左右的大龍球5個;在離地兩米左右的高度橫向、豎向拉上彩色皮筋或繩子,上面懸掛星星。球門、硬紙棒。
一、出示皮球,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邊念兒歌邊演示:大皮球真好玩,拍一拍,它就跳;滾一滾,到處跑;踢一踢,就前進。
二、鼓勵幼兒探索玩球的方法,體驗玩球的樂趣。
三、游戲《火箭飛上天》,學習向上拋球。
1.引導幼兒觀察“星星”的位置,鼓勵幼兒想辦法讓球飛上天和星星一樣高。
2.幼兒第一次嘗試拋球。提醒幼兒注意躲避落下來的球。
3.教師示范雙手向上拋球的方法。要領:雙手托球,雙臂彎曲,用力向上拋出。
4.幼兒第二次嘗試拋球。教師指導幼兒正確拋球的方法。說說自己的火箭有沒有碰到星星,碰到幾顆星星。表揚順利躲避落下的球的.幼兒。
5.教師第二次示范雙手用力向上拋球。鼓勵幼兒讓火箭超越星星,飛到外太空。
6.放松活動:
(1)幼兒坐在地上,雙腿伸直,用球輕輕按摩腿。
(2)獎勵參與活動的幼兒每人一枚小星星。
游戲反思。
游戲中鍛煉了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滾球的技巧和力度。,還有兩個人的合作意識,滾過來滾過去,變成小花等等很好玩,我覺得,本次活動的形式和方法還可以多樣性,變換更多的方式方法會更好玩更加吸引孩子,讓孩子在各方面有更多的提高。
小班語言小皮球教案(通用15篇)篇四
2、能夠根據信號作出反應。
3、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1、開始部分:請看我來拍皮球。我先輕輕拍,然后用力拍。幼兒觀察拍球的力度和"球"彈跳時的高度。
2、基本部分:輕輕拍時球彈得低,用力拍時球跳得高。
3、游戲規則部分:你們做我的小皮球吧。教師邊講解邊做手勢,什么時候孩子跳得高什么時候跳得低。
兒歌:我們都是小皮球,拍一拍,跳一跳。拍得輕,跳得低。拍的重,跳得高。跳跳跳,跳跳跳,真是快樂的小皮球。幼兒跟念,并跳躍動作。請一對幼兒做拍球人和小皮球,先請2-3對示范,最后所有幼兒自由結伴,游戲結束指導要求:
1、要求幼兒根據兒歌內容的節奏,以及聽好老師的口令,進行游戲。
2、當皮球拍的輕的時候,幼兒跳得低,當皮球拍的高的時候,幼兒跳得時候就要高。
3、活動中,教師提醒個別幼兒不去牽拉其他小朋友,避免手拉傷。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對球的分類不是很清楚,對活動參與積極性很高,小朋友的身心得到了發展在生活常識上,獲得了新的認識,為以后認識新事物打下了基礎。
小班語言小皮球教案(通用15篇)篇五
玩皮球是小班孩子很喜歡的一種戶外活動方式,我們在進行了戶外體育活動——“圓溜溜的大皮球”之后,我發現他們并不滿足于將皮球滾來滾去,他們興高采烈地玩出了許多新花樣,因此,我在此基礎上生成了小班健康活動——“小皮球,真好玩”
1、幼兒學會玩皮球,喜歡玩皮球。
2、幼兒對參加肢體運動的活動感興趣,并樂于參加游戲,體驗合作的樂趣;。
3、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喜歡玩皮球,學習皮球的幾種不同玩法。
3、遵循幼兒認知發展規律。
4、注重幼兒多種方式的'互動。
1、多媒體課件、音樂:健康歌。
2、皮球21個,籃子若干。
一、開場熱身:健康歌孩子們,2008年奧運會就要到了,讓我們一起來鍛煉身體,爭做奧運寶寶(放“健康歌”音樂,師幼共同活動身體)。
二、探索學習皮球的多種玩法。
1、出示皮球,讓幼兒自主探索玩皮球。
孩子們,看,這是什么?(皮球)咱們今天來玩玩皮球,好不好?。咱們看看誰最會玩,和別人玩得不一樣,一人拿一個皮球,讓我們開始玩吧!
2、出示多媒體課件,學習福娃玩皮球。
(1)、觀看課件,看看福娃玩皮球。
(2)、逐個學習福娃玩皮球。
a、看單個課件,空手練習。
讓我們跟著福娃,一起來做練習。
拍:拍拍拍,五指分開拍拍拍;拍拍拍,手心向下拍拍拍。
拋:拋、拋,拋上去;接、接,接住了。
滾:對準你,滾過去;對準我,滾過來,
踢:我踢我踢我踢踢踢。
b、拿著皮球,逐一練習(強調方法)。
福娃說,要看看我們玩球學會了沒有?讓我們拿著皮球,和福娃比一比。
3、自主練習玩皮球。(互動)。
我們把福娃的本領都學會了,可周圍的客人老師還不會玩皮球呢,我們去教教他們吧。
看誰還可以發明新的玩法。
三、游戲:小孩小孩真愛玩。
孩子們,今天我們玩皮球玩得真好,獎勵獎勵自己,做個游戲吧。
——。
小孩小孩真愛玩,摸摸這,摸摸那,學習皮球跳跳跳。
小孩小孩真愛玩,摸摸這,摸摸那,學學小狗汪汪汪。
小孩小孩真愛玩,摸摸這,摸摸那,摸摸鼻子轉一圈。
小孩小孩真愛玩,拍拍手,拍拍肩,跺跺小腳跟我來。
(帶幼兒出場)。
教學反思。
這是一個體育活動,在玩皮球時,我主要采取的是單手和雙手拍皮球方式。如果多采取一些方法,可能孩子們的興趣更加濃厚。
小班語言小皮球教案(通用15篇)篇六
1、理解兒歌內容,并能用肢體動作加以表現。
2、學習接拋皮球。
3、提高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皮球、藤籃。
1、出示一籃不同顏色的.小皮球,
讓幼兒自由選取,嘗試把球輕輕擲向地面和用力擲向地面,感受球觸地反彈的不同結果。
2、老師念兒歌《小皮球》,一邊擲皮球,讓皮球觸地彈跳,配合兒歌內容。
3、請幼兒拿著皮球站立,一起說兒歌。
說前四句時,雙手叉腰,按節奏跳躍。
第五句,伸出右手做用力拍球狀。
第六句,雙手叉腰,使勁跳兩下。
說第七句時,伸出右手做輕拍球狀。
第八句,雙手叉腰,輕跳兩下。
4.請幼兒想想皮球除了拍外,還能怎么玩?
根據幼兒的想法改動歌詞,例如“推一推”、“滾一滾”、“扔一扔”等,并一起配合新歌詞做動作。
5、總結分享。
請幼兒說說怎樣拍球,球才會跳得較高。
拍一拍,跳一跳,
拍得高,跳得高,
拍得低,跳得低。
小班語言小皮球教案(通用15篇)篇七
第二環節:皮球進山洞,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和比較發現山洞的距離變化,激發孩子們嘗試改變用力大小,控制皮球滾動的距離。
第三環節:皮球滾下來,借用一個逆向思維的反轉方式,從另外一個角度感知不用力也能讓皮球滾動。
1、嘗試控制皮球的滾動距離,感知用力大小與滾動距離遠近的關系。
2、愿意與同伴一起玩滾球游戲,體驗滾皮球的快樂。
3、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活動準備:
(1)場地:墊子、地面紅色區域(大小可變)、箭頭、起點線、圍欄。
(2)皮球若干、貼上標志。
(3)自制坡度。
2、經驗準備:幼兒有滾皮球的方法、有一些簡單游戲規則的.經驗。
3、提示:幼兒的座位坐在起點線前面,便于幼兒觀察與操作。
一、皮球滾得遠【設計意圖:感知用力越大,皮球滾得越遠】。
1、(出示皮球)你會讓圓圓的皮球向前滾嗎?
2、(介紹場地)每個寶寶拿一只皮球,站在起點往箭頭的方向往前滾,看看誰能。
把皮球一下就滾到墊子上。
3、幼兒滾皮球。
提問:你的皮球滾到墊子上了嗎?
墊子那么遠皮球是怎么一下子滾過去的?力氣怎么能變得大一點呢?
小結:兩只手往前推的力氣越大,皮球就滾得越遠。
二、皮球進山洞【設計意圖:嘗試改變用力大小,控制皮球滾動的距離】。
1、小皮球要進山洞了,紅色的地方就是山洞,山洞和墊子比一比是近了還是遠了?
2、我們還是要從起點出發,這次你們能一下子就把皮球滾進近的山洞里嗎?想。
想我們這次要用多大的力氣推好呢?
3、幼兒操作,嘗試控制皮球滾動距離。(請幼兒將皮球滾動的結果停留在場地上)。
提問:誰的皮球超過了山洞是怎么回事?
有的皮球沒到山洞是力氣用得太大了還是太小了呢?
怎樣讓皮球正好滾到山洞里呢?
4、幼兒再次嘗試(如果第一次孩子都能滾進山洞,則將山洞范圍縮小)。
5、小結:要把皮球正好滾進山洞里就要控制好推球的力氣,推的力氣太大就會。
滾過山洞,推得力氣太小皮球還沒到滾到山洞就停了下來。
三、皮球滾下來【設計意圖:回歸生活,經驗拓展】。
1、那如果我們一點力氣也不用,皮球還能滾遠嗎?
2、(出示坡度)這次我們把皮球拿到橋上來試一試,也要從起點開始,不用力看。
看皮球能滾多遠。
3、師生共同游戲,引導操作。
4、提問:怎么我們沒有用力,皮球也能滾得這么遠呢?
(不強求幼兒關注到坡度的設計)。
小班語言小皮球教案(通用15篇)篇八
1.通過閱讀有趣的兒歌,增強小朋友學習語言的興趣。使幼兒快樂識字。
2.幼兒在集體面前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夠認真傾聽同伴講述。
3.激發幼兒好奇心和豐富幼兒想像力。
4.了解球的種類和用途。
5.讓幼兒更多了解球的知識,探索球的特性。
啟發幼兒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
1.教學光盤。
2.大皮球一個。
3.一只小猴的畫。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大皮球。
提問:(1).小朋友快來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大皮球)。
(2)大皮球上有什么呢?(一只小猴)。
(3)你們喜歡小猴嗎?誰來學一學小猴的樣子。
(4)大家玩過皮球嗎?好玩嗎?
2.播放光盤。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關于大皮球的兒歌,讓我們來聽一聽吧。
小結:想學這首有趣的兒歌嗎?那位小朋友表現好,大皮球就會和他玩游戲。
二.新授。
1.教師范讀。
2.領讀兩遍。
3.認識字幼兒“個”“拍”
三.鞏固新知。
1.游戲:
(1)變魔術。
變魔術的時間到了,讓我們來變變變,看變出了誰(個.拍)。
(2)傳皮球。
a.和我們玩游戲的有幾個皮球?
b.你知道那個字幼兒是“個”嗎?
c.你抱著大皮球想怎樣玩?(拍)還可以怎樣玩?(踢)。
d..你知道那個字幼兒是“拍”嗎?
(3)送字寶寶回家。
字寶寶已經玩了很長時間了,請小朋友找到字寶寶的家并送它回家。
2.創編動作。
(1)個別幼兒創編。
(2)師生共同創編。
3.發書。
(1)從教學書中找字寶寶。
(2)看圖讀文。
四.課外延伸:
(1)是誰買的皮球?
(2)媽媽為什么給小朋友買皮球?(因為愛小朋友,想讓小朋友快樂。)。
(3)你是如何關心家人,照顧朋友的呢?
五.總結:
板書:
大皮球。
媽媽買個皮球,
上面畫個小猴,
我來拍拍皮球,
小猴翻個跟頭。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幼兒們玩的很開心,注意力也很集中。上課時,幼兒有時不會給我回應,以為他們沒聽懂,但在操作當中我發現,幼兒都聽進去了,都懂了。所以今后應讓幼兒多動手,多動腦,是幼兒全面發展。
小班語言小皮球教案(通用15篇)篇九
1、理解兒歌內容,并能用肢體動作加以表現。
2、學習接拋皮球。
3、提高反應能力。
皮球、藤籃。
1、出示一籃不同顏色的小皮球,
讓幼兒自由選取,嘗試把球輕輕擲向地面和用力擲向地面,感受球觸地反彈的不同結果。
2、老師念兒歌《小皮球》,一邊擲皮球,讓皮球觸地彈跳,配合兒歌內容。
3、請幼兒拿著皮球站立,一起說兒歌。
說前四句時,雙手叉腰,按節奏跳躍。
第五句,伸出右手做用力拍球狀。
第六句,雙手叉腰,使勁跳兩下。
說第七句時,伸出右手做輕拍球狀。
第八句,雙手叉腰,輕跳兩下。
4.請幼兒想想皮球除了拍外,還能怎么玩?
根據幼兒的想法改動歌詞,例如“推一推”、“滾一滾”、“扔一扔”等,并一起配合新歌詞做動作。
5、總結分享。
請幼兒說說怎樣拍球,球才會跳得較高。
小皮球,真奇妙,
拍一拍,跳一跳,
拍得高,跳得高,
拍得低,跳得低。
小班語言小皮球教案(通用15篇)篇十
1、在玩玩、說說中理解兒歌皮球的內容,并能較大膽連貫地念兒歌。
2、能積極參與活動,體驗邊念邊游戲的快樂。
3、了解兒歌皮球的含義。
4、體驗同伴間友好的情感。
理解兒歌,學念兒歌。
嘗試邊念兒歌邊做相應動作。
活動前玩過皮球、人手一個皮球。
一、猜一猜,激發活動興趣。
請個別幼兒摸一摸。問:是什么呀?它是什么形狀的呢?
二、玩皮球,體驗與理解兒歌內容。
幼兒自由玩皮球,師巡回拍球引導。(引導幼兒體驗“拍一拍跳一跳、拍得重跳得高、拍得輕跳得低”的現象)。
師:哎呀,小皮球累了,我們把它送回家吧。
小結提問:你發現了什么?拍一拍球就會怎么樣呢?那拍得重球就會跳得怎么樣?拍得輕呢?原來你們都發現了“拍得重球就會跳得高,拍得輕球就會跳得低”的小秘密。那我也來拍一拍,請你們看看是不是和你們說的一樣啊。
教師示范拍球,邊說邊拍,引導幼兒觀察。
師:剛才玩皮球的時候你們高興嗎?高興的時候你們會怎么樣呢?(哈哈笑、拍手笑等)。
三、學念兒歌,用動作和語言表現兒歌。
1、教師示范朗誦:
師:老師把你們剛才玩球的過程編成了一首兒歌,題目就叫《小皮球》,我們來聽一聽。(引導幼兒安靜傾聽)。
師:真有意思,玩球還可以編成兒歌呢!你們也來念一念好嗎?
2、師幼一起念兒歌。(師帶、幼兒齊念、對念、結合動作表演念等。)。
3、集體表演兒歌。
四、游戲《皮球》,提升鞏固兒歌。
1、師當拍皮球者,幼兒當皮球,邊念兒歌邊做游戲。拍得輕幼兒就跳得低,拍得重幼兒就跳得高,游戲兩次。
師:你們呀就是兒歌里的小皮球,老師是拍球的人,我們一起念兒歌,當念到“拍一拍挑一挑”的`時候,大家就都跳起來,當念到“拍得重跳得高”時,大家要跳得——高,當念到“拍得輕跳得低”的時候,大家要跳得——低。真能干,我們來試一試。
2、個別幼兒扮演拍皮球者,其他幼兒當皮球,游戲一次。
3、客人老師當皮球,幼兒當拍球者游戲一次。
師:我們問問客人老師,她們是不是也想玩這個游戲呀?(幼問)太好了,我們伸出小手和她們握一握交個朋友吧。那我們小朋友現在就來當拍皮球的人,讓客人老師當皮球,我們來做游戲吧。不過客人老師說了,我們小朋友在做游戲的時候別忘了找到她們的眼睛,還要不輕也不響地把兒歌念出來,這樣,她們才會開心地和我們一起做游戲呢。來我們試一試。
五、課后延伸。
小皮球真可愛,我們小朋友肯定還想和它一起玩了。小皮球呢也想和小朋友一起玩,那別忘了平時去拍一拍它哦。
小皮球。
拍一拍,跳一跳。
拍得重,跳得高,
拍得輕,跳得低,
樂得大家哈哈笑。
皮球的分類分真皮球,橡膠球、pu球和pvc球。真皮球是一種材質的球,適合在木地板上打,具有彈性好的特點,真皮球清潔時請勿用濕布擦拭,并要存放在陰涼干燥的地方,以防發霉。
小班語言小皮球教案(通用15篇)篇十一
.介紹自己的名字。
.認識小朋友的名字。
.學習使用禮貌用語。
.鍛煉手眼協調能力。
.皮球。
形式:小組。
1.老師與幼兒圍圈坐。
2.老師將球放在地上,手按皮球,一邊有節奏地滾動,一邊按節奏說:“喂喂,我的皮球滾給誰?”小朋友說:“請把皮球滾給我。”
老師隨機問:“請問×××,你在哪里?”被叫到名字的幼兒說:“×××在這里,請把皮球滾過來。”老師將皮球滾向該幼兒,幼兒說:“謝謝。”
能介紹自己的名字。
能使用禮貌語“請”、“請問”、“謝謝”。
能用雙手接滾動的球。
此活動也可以運用《找朋友》的方法進行,如幼兒一邊跑跳步一邊唱“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敬個禮,握握手,請問你叫什么名?”另一個小朋友唱“我的名字叫×××”,隨即找朋友的小朋友唱“×××是我的好朋友”,兩個小朋友一起說“再見”,然后兩個小朋友分開,繼續找其他的`小朋友。
為了讓幼兒更好地記住自己和小朋友的名字,可以在活動區中創設“朋友角”張貼小朋友的照片和姓名,引導幼兒相互介紹自己,并認識同班小朋友的姓名。
小班語言小皮球教案(通用15篇)篇十二
1、掌握滾小皮球的方法,動作協調靈敏。
2、喜愛參加游戲活動,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3、幼兒能自主結隊進行游戲,學會與他人協作,提高團結協作能力。
4、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1、教師示范滾球動作,提醒幼兒滾球時用雙手從球的后面往前推。
2、教師與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坐下,一起念兒歌"小皮球,找朋友,找到朋友快回來"。
3、教師將皮球滾到一個幼兒手中,幼兒再將皮球滾回來。
游戲中鍛煉了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滾球的技巧和力度。還有兩個人的合作意識,滾過來滾過去,變成小花等等很好玩,我覺得,本次活動的形式和方法還可以多樣性,變換更多的方式方法會更好玩更加吸引孩子,讓孩子在各方面有更多的提高。
小班語言小皮球教案(通用15篇)篇十三
活動目標:
1、在玩玩、說說中理解兒歌內容,并能較大膽連貫地念兒歌。
2、能積極參與活動,體驗邊念邊游戲的快樂。
3、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4、理解兒歌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活動重難點:
理解兒歌,學念兒歌。
嘗試邊念兒歌邊做相應動作。
活動準備:
活動前玩過皮球、人手一個皮球。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激發活動興趣。
師背著裝著皮球的挎包,帶幼兒進入活動室,問:請你摸一摸,猜一猜袋子里裝著什么?
請個別幼兒摸一摸。問:是什么呀?它是什么形狀的呢?
二、玩皮球,體驗與理解兒歌內容。
幼兒自由玩皮球,師巡回拍球引導。(引導幼兒體驗“拍一拍跳一跳、拍得重跳得高、拍得輕跳得低”的.現象)。
師:哎呀,小皮球累了,咱們把它送回家吧。
小結提問:你發現了什么?拍一拍球就會怎么樣呢?那拍得重球就會跳得怎么樣?拍得輕呢?原來你們都發現了“拍得重球就會跳得高,拍得輕球就會跳得低”的小秘密。那我也來拍一拍,請你們看看是不是和你們說的一樣啊。
教師示范拍球,邊說邊拍,引導幼兒觀察。
師:剛才玩皮球的時候你們高興嗎?高興的時候你們會怎么樣呢?(哈哈笑、拍手笑等)。
三、學念兒歌,用動作和語言表現兒歌。
1、教師示范朗誦:
師:老師把你們剛才玩球的過程編成了一首兒歌,題目就叫《小皮球》,我們來聽一聽。(引導幼兒安靜傾聽)。
師:真有意思,玩球還可以編成兒歌呢!你們也來念一念好嗎?
2、師幼一起念兒歌。(師帶、幼兒齊念、對念、結合動作表演念等。)。
3、集體表演兒歌。
四、游戲《拍皮球》,提升鞏固兒歌。
1、師當拍皮球者,幼兒當皮球,邊念兒歌邊做游戲。拍得輕幼兒就跳得低,拍得重幼兒就跳得高,游戲兩次。
師:你們呀就是兒歌里的小皮球,老師是拍球的人,咱們一起念兒歌,當念到“拍一拍挑一挑”的時候,大家就都跳起來,當念到“拍得重跳得高”時,大家要跳得——高,當念到“拍得輕跳得低”的時候,大家要跳得——低。真能干,我們來試一試。
2、個別幼兒扮演拍皮球者,其他幼兒當皮球,游戲一次。
3、客人老師當皮球,幼兒當拍球者游戲一次。
師:我們問問客人老師,她們是不是也想玩這個游戲呀?(幼問)太好了,我們伸出小手和她們握一握交個朋友吧。那我們小朋友現在就來當拍皮球的人,讓客人老師當皮球,我們來做游戲吧。不過客人老師說了,我們小朋友在做游戲的時候別忘了找到她們的眼睛,還要不輕也不響地把兒歌念出來,這樣,她們才會開心地和我們一起做游戲呢。來我們試一試。
五、課后延伸。
小皮球真可愛,我們小朋友肯定還想和它一起玩了。小皮球呢也想和小朋友一起玩,那別忘了平時去拍一拍它哦。
附兒歌。
小皮球。
拍一拍,跳一跳。
拍得重,跳得高,
拍得輕,跳得低,
樂得大家哈哈笑。
小百科:皮球是一種空心球,彈性很好。
小班語言小皮球教案(通用15篇)篇十四
逐一出示各種實物(如碗,皮球等)每種大小各一個,教師問:“這是什么?哪個大?哪個小?”再出示大小籃子各一只,請幼兒按大小給實物分類,大的放在大的籃子里,小的放在小籃子里。
2、玩“聽口令舉雪花片”的游戲請幼兒每人拿一種圖形雪花片,大小各一片,聽教師的口令舉雪花片,如舉大的圓形雪花片,舉小的正方形雪花片等等。
3、玩“揀皮球”游戲。
幼兒圍在皮球周圍念兒歌。“小小皮球真調皮,一眨眼兒跑掉了。”念完兒歌后,教師把大小皮球向四周滾出去,幼兒分散撿皮球,撿到皮球后說,“我撿到一個大(或小)皮球。”出示大小筐各一只,請幼兒先想一想自己的皮球應放在哪個筐里,然后把自己的皮球放到筐里。
小班語言小皮球教案(通用15篇)篇十五
1、掌握滾小皮球的方法,動作協調靈敏。
2、喜愛參加游戲活動,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3、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4、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1、教師示范滾球動作,提醒幼兒滾球時用雙手從球的后面往前推。
2、教師與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坐下,一起念兒歌"小皮球,找朋友,找到朋友快回來"。
3、教師將皮球滾到一個幼兒手中,幼兒再將皮球滾回來。
游戲中鍛煉了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滾球的技巧和力度。,還有兩個人的合作意識,滾過來滾過去,變成小花等等很好玩,我覺得,本次活動的形式和方法還可以多樣性,變換更多的方式方法會更好玩更加吸引孩子,讓孩子在各方面有更多的提高。
小百科:皮球是一種空心球,彈性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