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能夠給人帶來思考和啟發,它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種情感的流露。接下來是一篇精彩的作文范文,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示和思考。
高考成語典故精粹(熱門18篇)篇一
春秋時,齊景公自從宰相晏嬰死了之后,一直沒有人當面指謫他的過失,因此心中感到很苦悶。
有一天,齊景公歡宴文武百官,席散似后,一起到廣場上射箭取樂。每當齊景公射一支箭,即使沒有射中箭鵲的中心,文武百官都是高聲喝彩:“好呀!妙呀!”“真是箭法如神,舉世無雙?!笔潞?,齊景公把這件事情對地的臣子弦章說了一番。弦章對景公說:“這件事情不能全怪那些臣子,古人有話說:“上行而后下效。”國王喜歡吃什么,群臣也就喜歡吃什么;國王喜歡穿什么,群臣也就喜歡穿什么;國王喜歡人家奉承,自然,群臣也就常向大王奉承了?!?/p>
景公聽了弦章的話,認為弦章的話很有道理,就派侍從賞給弦章許多珍貴的東西。弦章。
高考成語典故精粹(熱門18篇)篇二
1、還生命以過程(原創余秋雨)。
不能設想,古羅馬的角斗場需要重建,龐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吳哥窟需要重建,瑪雅文化遺址需要重建。這就像不能設想,遠年的古銅器需要拋光,出土的斷戟需要鍍鎳,宋版圖書需要上塑、馬王堆的漢代老太需要植皮豐胸、重施濃妝。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詳地交給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我糟踐。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發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沒有廢墟的人生太累了,沒有廢墟的大地太擠了,掩蓋廢墟的舉動太偽詐了。
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
--這就是人類的大明智。當然,并非所有的廢墟都值得留存,否則地球將會傷痕斑斑。廢墟是古代派住現代的使節,經過歷史的挑剔和篩選。廢墟是祖輩曾經發動過的壯舉,會聚著當時的力量和精粹。廢墟是一個磁場,一極古代,一極現代,心靈的羅盤在這里感應強烈。失去了磁力就失去了廢墟的生命,它很快就會被人們淘汰。
2、有所敬畏。
在這個世界上,有的人信神,有的人不信,由此而區分為有神論者和無神論者、宗教徒和俗人。不過,這個區分并非很重要。還有一個比這重要得多的區分,便是有的人相信神圣,有的人不相信,人由此而分出了高尚和卑鄙。
一個人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是否相信上帝、佛、真主或別的什么主宰宇宙的神秘力量,往往取決于個人所隸屬的民族傳統、文化背景和個人的特殊經歷,甚至取決于個人的某種神秘體驗,這是勉強不得的。一個沒有這些宗教信仰的人,仍然可能是一個善良的人。然而,倘若不相信人世間有任何神圣價值,百無禁忌,為所欲為,這樣的人就與禽獸無異了。
相信神圣的人有所敬畏。在他的心目中,總有一些東西屬于做人的根本,是褻瀆不得的。他并不是害怕受到懲罰,而是不肯喪失基本的人格。不論他對人生怎樣充滿著欲求,他始終明白,一旦人格掃地,他在自己面前竟也失去了做人的自信和尊嚴,那么,一切欲求的滿足都不能挽救他的人生的徹底失敗。
相反,那種不知敬畏的人是從不在人格上反省自己的。如果說“知恥近乎勇”,那么,這種人因為不知恥便顯出一種卑怯的放肆。只要不受懲罰,他敢于踐踏任何美好的東西,包括愛情、友誼、榮譽,而且內心沒有絲毫不安。這樣的人盡管有再多的艷遇,也沒有能力真正愛一回;結交再多的哥們,也體味不了友誼的純正;獲取再多的名聲,也不知什么是光榮。不相信神圣的人,必被世上一切神圣的事物所拋棄。
3、上帝只掌握一半。
自從你生下來的那一剎那起,你就注定要回去。這中間的曲折磨難、順暢歡樂便是你的命運。命運總是與你一同存在,時時刻刻。不要敬畏它的神秘,雖然有時它深不可測;不要懼怕它的無常,雖然有時它來去無蹤。
不要因為命運的怪誕而俯首聽命于它,任憑它的擺布。等你年老的時候,回首往事,就會發覺,命運有一半在你手里,只有另一半才在上帝的手里。你一生的全部就在于:運用你手里所擁有的去獲取上帝所掌握的。
你的努力越超常,你手里掌握的那一半就越龐大,你獲得的就越豐碩。在你徹底絕望的時候,別忘了自己擁有一半的命運;在你得意忘形的時候,別忘了上帝手里還有一半的命運。你一生的努力就是:用你自己的一半去獲取上帝手中的一半。這就是命運的`一生;這就是一生的命運。
4、心靈的輕松。
生命是一個人自己的不可轉讓的專利。
生命的過程,就是時間消費的過程。在時間面前,最偉大的人也無逆轉之力;我們無法買進,也無法售出;我們只有選擇、利用。
因此,珍惜生命,就是珍惜時間,就是最佳地運用時間。由于我這種意識的強烈萌生,我越來越吝嗇地消費我自己。
我試圖選擇一種輕松的生活方式,因此我提倡并創作輕詩歌。我所說的輕并非純粹的游戲人生和享樂,而是追求心靈的輕松和自由,過自我寬松的日子。而這種感覺會導致行為的選擇更富有人性和瀟灑。一個人自己活得很累,會使你周圍的人和社會也感到很累。如果說,我能有益于他人和群體,就是因為我能釋放出這種輕松的氣息,使別人和我有緣相聚(無論多么短暫)都能感到快樂。
只有輕松才能使人不虛此生,才能使整個世界變得和諧。以惡是治不了惡的。
對于我們這群黃土地的子孫來說,古老的文明、漫長的歷史已使我們背負夠重的了,復雜的現實和人際關系使我們體驗夠累的了。
我愿意以輕對重,以輕對累。對我自己,無論處于佳境還是不幸,我都能尋找到自我輕松,既不受名利之累,也不為劣境所苦。對周圍群體,當我出現在他們面前,能帶給他們所需要的輕松,從而增添或緩解他們生活中的喜悅和痛楚。
當然,這也是我在非常窄小天地里的一個愿望,為社會、世俗所囿的我,深知--。
追求一種輕松的生活方式,在某些時候和某些方面,也許會付出沉重的代價。
5、想念。
常常會無端地想念一些人。
想起一些人時,總感覺自己的生命是切成一段段的,每一段都和一些人聯在一起。沒有這些人,生命似乎也就蒼白貧乏,沒有著落。但也不單是朋友,一些不是朋友而不得不與他們發生聯系的人,甚至一些憎恨的人,也常常要想起他們,所以,生命便可以分解成這樣:一些被你所愛的人分去了;一些被你恨的人分去了;一些被你無所謂愛或恨的人分去了。你的生命被這三種人分解去了。你在漫長的歲月里想念他們,因此你覺得自己的生命實在而豐足。
幽幽的想念不為人知,帶著往昔的感情色彩,或愛或恨或濃或淡或長或短。當你想念著一個人時,便覺得在極深極深的心底,有一些莫名的顫動,若隱若現,欲升還沉,你想緊緊地抓住他們,但他們稍縱即逝。
當你想念滑過你生命的那些人時,所有的愛憎都蒙上一層淡淡的暈光。透過暈光,你再看他們,愛和憎都化做一種體驗生命的深廣的欣慰了。
6、無需太多。
那天偶過花店,他察覺到我對黃玫瑰的喜愛,第二天便送了一束給我。
可不知怎的,我老想著花店櫥窗里的那一朵,總覺得這一束不如那一朵清麗可人。
無需要太多!人,有時真的并不是非要得到或聽到許多的。一朵花,一片綠葉,一個會心的微笑,一縷柔情,一點真心,一句關切的問候,一聲同情的惋惜,便可使我們如品香茗、似飲甘醇了。
只要在我心身透支時,有一雙溫暖的手向我伸出,我便能借助這一臂之力走出困境;
只要在我憂郁時,天邊有一抹淡淡的斜陽,便能照亮我那雙迷茫的眼睛。只要?不必希求太多--向朋友、向愛情,尤其是向生活。是否記得?我們曾經多么專注地設計美妙的未來,我們是如何細致地描繪多彩的前途,然而,盡管我們是那樣固執、那樣虔誠、那樣堅韌地等待,可生活卻以我們全然沒有料到的另一種面目呈現于面前。
無需癡想太多!只要我們每一刻都在認真地做人,認真地生活。
7、幸福的柴門。
我決不會收回叩門的手。歲月更迭,悲歡交織,命運的跌打,令我早已深深懂得什么是生命中最最值得珍惜的寶貝。只要幸福住在里面,簡陋的柴門又如何,樸素的茅屋又如何!幸福的笑容從沒因身份的尊卑貴*失去它明媚的光芒。我跨越山川大漠,摸爬滾打尋求的是幸福本身,而不是幸福座前的金樽、手中的寶杖。幸福比金子還珍貴,這是生活教會我的真理。
8、緣。
有時,只那么一兩步,便改變了一個人的一生。這就是緣。
有很多時候,我總是在想,要是那時沒有選擇這條路,要是?結局往往大不一樣。是的,我們失去了不少,但我們也得到了很多!正如生與死,得到與失去永遠是一對孿生兄弟。在我們失去某一樣東西的同時,也意味著另一種擁有。
這就是緣。某一天的某一刻,我信步走出房門,來到某一棵樹下,這時吹來一陣風,飄來一片落葉,由此引出一首詩。一切都很自然。就好比佛家的“禪”,不容細想的。
這就是緣。很多年前路過一個無名小鎮,隨便去了一家旅館,店主的相貌平常得令人過眼即忘,但待人不錯,那夜我睡得很香,次日天亮,又乘車繼續趕路?;蛟S今生我再也不會到那個小鎮,再也見不到那位店主,但那些燈火、那個小鎮、旅館及店主?這些殘缺不全的美好記憶,卻構成了我一生中最大的想象空間。
這就是緣。陰差陽錯,悲歡離合,構成了我們的一生。在失去的同時,我們無形中往往已得到許多。因為得來不易,所以當備加珍惜。這世界,沒有什么值得我們抱怨的東西。因為,這就是緣呵!
9、平靜。
我相信,我們內心的平靜和我們在生活中所獲得的快樂,并不在于我們身處何方,也不在于我們擁有什么,更不在于我們是怎樣的一個人,而只在于我們的心靈所達到的境界。在這里,外界的因素與此并無多大的關系。
大約3前,當彌爾頓雙目失明后,他就發現了這一真理:“思想運用以及思想本身,能將地獄變為天堂,抑或將天堂變為地獄?!?/p>
高考成語典故精粹(熱門18篇)篇三
春秋后期,晉國的執政大臣趙簡子(趙國君王的先人),派稅官去收賦稅。臨行前,稅官問趙簡子:“這次收稅的稅率是多少?”趙簡子回答道:“不輕不重最好。稅收重了,國家富了,但老百姓窮了;稅收輕了,老百姓富了,但國家窮了。你們如果沒有私心,這件事就可以做得很好。”這時,有個叫薄疑的人對趙簡子說:“依我看,您的國家實際上是中飽?!壁w簡子還以為簿疑說自己的國家很富呢,十分高興,還故意問簿疑是什么意思。薄疑直截了當地說:“您的國家上面國庫是空的,下面百姓是窮的,而中間那些貪官污吏都富了?!壁w簡子聽了這話十分吃驚。
【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右下》:“薄疑謂趙簡主曰:‘君之國中飽?!喼餍廊欢苍唬骸稳缪?’對曰:‘府庫空虛于上,百姓貧餓于下,然而奸吏富矣?!?/p>
【釋讀】中飽:從中得利。指侵吞經手的錢財使自己得利。
高考成語典故精粹(熱門18篇)篇四
1.象牙塔。
出自19世紀法國詩人、文藝批評家圣佩韋.查理.奧古斯丁的書函《致維爾曼》。奧古斯丁批評同時代的法國作家維尼作品中的悲觀消極情緒,主張作家從庸俗的資產階級現實中超脫出來,進入一種主觀幻想的藝術天地——象牙之塔?!跋笱浪北挥脕肀扔髋c世隔絕的夢幻境地。
2.滑鐵盧。
18,在比利時的滑鐵盧,拿破侖率領法軍與英國、普魯士聯軍展開激戰,法軍慘敗。隨后,拿破侖以退位結束了其政治生涯。“滑鐵盧”被用來比喻慘痛的失敗。
3.鱷魚的眼淚。
西方傳說,鱷魚捕到獵物時,一邊貪婪地吞噬,一邊假惺惺地流淚。喻指虛假的眼淚,偽裝的同情。又被引申為一面傷害別人,一面裝出悲天憫人的陰險狡詐之徒。
3.洗禮,出自《圣經》。
人類的始祖亞當和夏娃因聽了神蛇的話,這個罪從此代代相傳,叫做“原罪”;各人違背上帝旨意也會犯罪,稱為“本罪”。所以,凡篤信上帝的人,必須經過洗禮,洗刷原罪和本罪。洗禮時,主洗者口誦經文,受洗者注水額上或頭上,也有全身浸入水中的,故洗禮也稱“浸洗”。后比喻經受某種鍛煉或考驗。
4.泥足巨人。
典出《圣經.舊約》。說的是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夢見一尊巨像,其頭是精金的,胸臂是銀的,腰肚是銅的,腿是鐵的,腳是半鐵半泥的。他正觀看著,忽然天外飛來一塊石頭擊碎巨像的泥足,于是金銀銅鐵泥同化為粉末。后來人們常以“泥足巨人”來形容外強中干、色厲內荏的龐然大物。
5.香格里拉。
典出英國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的名著《失去的地平線》。書中描述了在中國喜馬拉雅山山脈延伸到巴基斯坦的一個小山麓里,有一處美得像童話里仙境的地方叫香格里拉。在那里男女不問世事,不知困苦,也沒有疾病和暴力,如同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一樣。人們常用“香格里拉”來喻指世外仙境,也指避世隱居的地方。
6.特洛伊的海倫。
特洛伊戰爭是以爭奪世上最漂亮的女人海倫(helen)為起因,道出以阿伽門農及阿喀琉斯為首的希臘軍進攻以帕里斯及赫克托爾為首的特洛伊城的十年攻城戰。
7.特洛伊木馬。
希臘聯軍圍困特洛伊久攻不下,于是假裝撤退,留下一具巨大的.中空木馬,特洛伊守軍不知是計,把木馬運進城中作為戰利品。夜深人靜之際,木馬腹中躲藏的希臘士兵打開城門,特洛伊淪陷。后人常用“特洛伊木馬”這一典故,用來比喻在敵方營壘里埋下伏兵里應外合的活動。特洛伊木馬也是著名電腦木馬程序的名字。
8.金羊毛。
希臘神話故事中,金羊毛被看作稀世珍寶,很久以來,希臘人對它傳說紛紛。許多英雄和君王都想得到它。金羊毛,不僅象征著財富,還象征著冒險和不屈不撓的意志,象征著理想和對幸福的追求。
9.俄狄浦斯情結。
戀母和弒父都是俄狄浦斯,他不認識自己的父母,在一場比賽中失手殺死了父親,又娶了自己的母親,后來知道真相了,承受不了心中痛苦,就自殺了。心理學用來比喻有戀母情結的人,有跟父親作對以競爭母親的傾向,同時又因為道德倫理的壓力,而有自我毀滅以解除痛苦的傾向。
高考成語典故精粹(熱門18篇)篇五
明朝嘉靖年間,北京城中有位裁縫名氣很響,他裁制的衣服,長短肥瘦,無不合體。一次,御史大夫請他去裁制一件朝服。裁縫量好了他的身腰尺寸,又問:“請教老爺,您當官當了多少年了?”御史大夫很奇怪:“你量體裁衣就夠了,還要問這些干什么?”
裁縫回答說:“年青相公初任高職,意高氣盛,走路時挺胸凸肚,裁衣要后短前長;做官有了一定年資,意氣微平,衣服應前后一般長短;當官年久而將遷退,則內心悒郁不振,走路時低頭彎腰,做的衣服就應前短后長。所以,我如果不問明做官的年資,怎么能裁出稱心合體的衣服來呢?”
御史大夫認為這個裁縫高明之處,就在于他不僅是按照成衣法量尺寸,定式樣,而且善于把握對象的特點,從中悟出”短長之理"來。
高考成語典故精粹(熱門18篇)篇六
蘇味道是初唐的政治家、文學家,趙州欒城(今屬河北欒城)人。九歲能詩文,少有才華,與李嶠以文辭齊名,號“蘇李”。20歲中進士,早年為咸陽尉,因吏部侍郎裴行儉賞識,隨裴行儉兩征突厥,為書記。圣歷初官居相位,先后三度為相,深得武則天賞識。
當狄仁杰垂垂老矣之際,武則天向他咨詢誰能接班,狄仁杰答道:“文學蘊藉,則蘇味道、李嶠固其宜矣?!碧K味道能夠獲得一代名相狄仁杰的賞識,自可說明他必非平庸之輩。
可是,蘇味道任宰相的時候,最大的毛病是“尸位素餐”,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不作為”,凡事明哲保身,一味地和稀泥,處事十分圓滑。
有一次,一個人向蘇味道請教當官的訣竅,他得意地說:“要想當好官,必須記住一點:處理任何事情,都不要決斷得清楚明白。否則一有錯誤,就必定受罰。應該像用手摸棱角那樣,這一面可以,那一面也過得去,就不會出事了?!边@番話傳揚開來以后,大家私底下都稱他為“蘇模棱”。史料記載:“嘗謂人曰: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模棱以持兩端可矣?!?/p>
然而,蘇味道并非遇事一律模棱,不置可否。在有些事情上,他的態度又鮮明得出奇。比如,長安元年(公元7)三月大雪,蘇味道以為是祥瑞之兆,率領百官向武則天進賀。殿中侍御史王求禮當即指出:“三月雪為瑞雪,臘月雷為瑞雷乎?”還說:“今陽和布氣,草木發榮,而寒雪為災,豈得誣以為瑞?”又一次,有人向朝廷呈獻一頭三條腿的牛,蘇味道又帶頭上朝祝賀。蘇味道如此不顧常識,昧于事理,必然招致“舉朝嗤笑,以為口實”。但蘇味道不管這些,笑罵由爾笑罵,依舊我行我素。難怪宋人孔平仲的《續世說》,將他的言行編入了“奸邪”一列。
點評。
有人來向他請教做官之道,他卻告訴別人處理事情,不要決斷得太清楚,太明白,要是這樣處理錯了,必會遭到追究和指責。只要模棱兩可,讓別人抓不到小辮子就行了。這故事只是用來說明成語的出處,可千萬別學這種人的處事態度,而成為一個不負責任的人喔!
高考成語典故精粹(熱門18篇)篇七
楚國令尹子文,為人公正,執法廉明,楚國的官員和老百姓都很敬重他。
子文的兄弟子良,在楚國當司馬,生個兒子叫越俶。這天,正逢越俶滿月,司馬府宴請賓客,一時熱鬧非凡,顯得喜氣洋洋。子文也應邀來到司馬府,看到侄子越俶后,大吃一驚,急忙找來子良,告訴他:“越俶這個孩子千萬不可留。他啼哭的聲音像狼嚎,長大以后必然是我們的禍害。諺語說:‘狼崽雖小,卻有兇惡的本性?!@是條狼啊,你千萬不能善待他,快拿定主意把他殺了?!?/p>
子良聽了這番話,頓時嚇得魂飛魄散。過了好一陣,才斷斷續續地說:“我是......是他的親生父親,怎能忍心親手殺......殺了他呢?”
子文一再勸說,子良終不肯聽從。
子文對此事十分憂慮,在他臨死的時候,把親信們叫到跟前告誡說:“千萬不能讓越俶掌權。一旦他得勢,你們就趕快逃命吧,否則后果不堪設想?!?/p>
子文死后,他的兒子斗般當了令尹,越俶也接替父親做了司馬。公元前626年,越俶為奪取令尹職位,百般討好穆王,說盡斗般的壞話。楚穆王聽信了讒言,讓越俶當了令尹。后來,越俶趁楚穆王死后作亂,掌權后即殺害了斗般和子文生前的親信。越俶的“狼子野心”發展到如此地步,是本性所致,勢在必然的事。
高考成語典故精粹(熱門18篇)篇八
這個成語來源于《論語.鄉黨》,“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踧踖為左足右叔和左足右昔,音cuji,恭敬不安的樣子。)如也,與與如也?!?/p>
在周朝的等級制度中,大夫是諸侯下面的一個等級。其中又分為兩等,最高一級稱為卿,即上大夫,其余稱為下大夫。
孔丘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又是個儒家學派的創始者。但他在當時的地位僅相當于下大夫。
孔子大力宣傳“仁”的學說,并提出“仁”的執行要以“禮”為規范,極力維護貴族等級秩序,所以他是一個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力求合乎周禮的人。在家鄉,在朝廷上;和上大夫說話,和下大夫說話,他都有不同的舉止和言語。
平時,在家鄉與鄉親們談話,他顯得溫和恭順,好像不善辭令的樣子;但在祭祀和朝見的場合,他卻十分善言,只是比較謹慎罷了。在朝廷上,當國君不在場時,與下大夫說話,他言談毫無顧忌,侃侃而談,顯得從容不迫;但和上大夫說話,他和顏悅色,十分謙恭;如果國君臨朝,在國君面前,他一切都按朝儀去做,小心謹慎,還怕有不妥之處。
應該說,孔子提倡的禮教,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即使從現在來說,也仍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出處】《論語·鄉黨》:“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鼻濉の目怠秲号⑿蹅鳌罚骸拔壹冗@等苦苦相問,你自然就該侃侃而談?!?/p>
【釋讀】侃侃:本為剛直之意。理直氣壯從容不迫的樣子。理直氣壯、從容不迫地說話。
高考成語典故精粹(熱門18篇)篇九
作文。
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據了半壁江山,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其中,素材的積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成語。
故事類的素材我們也應該多加積累。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高考作文成語典故素材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沾沾自喜。
西漢漢武帝的母親竇太后排擠竇嬰,竇嬰稱病回家。吳、楚七國叛亂,漢景帝拜竇嬰為大將軍去平定叛亂。竇嬰對皇帝所賜的金銀很不在意,平定叛亂后,竇嬰被封為魏其侯。竇太后改變陳見想讓他出任丞相,漢景帝認為他在沾沾自喜就作罷。
【出處】《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魏其者,沾沾自喜耳?!?/p>
【釋讀】沾:洋洋自得的樣子。形容自以為不錯而得意的樣子。
中飽私囊。
春秋后期,晉國的執政大臣趙簡子(趙國君王的先人),派稅官去收賦稅。臨行前,稅官問趙簡子:"這次收稅的稅率是多少?"趙簡子回答道:"不輕不重最好。稅收重了,國家富了,但老百姓窮了;稅收輕了,老百姓富了,但國家窮了。你們如果沒有私心,這件事就可以做得很好。"這時,有個叫薄疑的人對趙簡子說:"依我看,您的國家實際上是中飽。"趙簡子還以為簿疑說自己的國家很富呢,十分高興,還故意問簿疑是什么意思。薄疑直截了當地說:"您的國家上面國庫是空的,下面百姓是窮的,而中間那些貪官污吏都富了。"趙簡子聽了這話十分吃驚。
【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右下》:“薄疑謂趙簡主曰:‘君之國中飽。’簡主欣然而喜曰:‘何如焉?’對曰:‘府庫空虛于上,百姓貧餓于下,然而奸吏富矣?!?/p>
【釋讀】中飽:從中得利。指侵吞經手的錢財使自己得利。
弄巧成拙。
北宋時期有位畫家叫孫知微。專擅長人物畫。一次,他受成都壽寧寺的委托,畫一幅《九耀星君圖》。他用心將圖用筆勾好,人物栩栩如生,衣帶飄飄,宛然仙姿,只剩下著色最后一道工序。恰好此時有朋友請去他飲酒,他放下筆,將畫仔細看了好一會,覺得還算滿意,便對弟子們說:“這幅畫的線條我已全部畫好,只剩下著色,你們須小心些,不要著錯了顏色,我去朋友家有事,回來時,希望你們畫好?!?/p>
孫知微走后,弟子們圍住畫,反復觀看老師用筆的技巧和總體構圖的高妙,互相交流心得。
有人說:“你看那水暖星君的神態多么逼真,長髯飄灑,不怒而威?!?/p>
還有的說:“菩薩腳下的祥云綜繞,真正的神姿仙態,讓人肅然起敬?!?/p>
其中有一個叫童仁益的弟子,平時專門賣弄小聰明,喜歡嘩眾取寵,只有他一個人裝模作樣地一言不發。
有人問他:“你為什么不說話,莫非這幅畫有什么缺欠?”
童仁益故作高深地說:“水暖星君身邊的童子神態很傳神,只是他手中的水晶瓶好像少了點東西。”
眾弟子說:“沒發現少什么呀?!?/p>
童仁益說:“老師每次畫瓶子,總要在瓶中畫一枝鮮花,可這次卻沒有。也許是急于出門,來不及畫好,我們還是畫好了再著色吧?!?/p>
童仁益說著,用心在瓶口畫了一枝艷麗的紅蓮花。
孫知微從朋友家回來,發現重子手中的瓶子生出一朵蓮花,又氣又笑地說:“這是誰干的蠢事,若僅僅是畫蛇添足倒還罷了,這簡直是弄巧成拙嘛。童子手中的瓶子,是水暖星君用來降服水怪的鎮妖瓶,你們給添上蓮花,把寶瓶變成了普通裝花的瓶,豈不成了天大笑話?!闭f著,把畫撕個粉碎。
眾弟子看著童仁益,默默低頭不語。
【出處】宋·黃庭堅《拙軒頌》:“弄巧成拙,為蛇畫足。”
高考成語典故精粹(熱門18篇)篇十
秦始皇死后,趙高和李斯專政,他們為保住自己權勢,假傳“圣旨”,令本應繼承皇位的秦始皇大兒子扶蘇自殺身亡,控制秦王的次子胡亥即位成了秦二世。趙高則做了宰相高職?!耙蝗酥?,萬人之上”的趙高仍不滿足,日夜盤算著要篡奪皇位??墒牵写蟪加卸嗌偃四苈爮乃?,有多少人反對他,他心中沒底。于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準備試一試自己的威信,同時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對他的人有多少,都有誰。
高考成語典故精粹(熱門18篇)篇十一
在周朝的等級制度中,大夫是諸侯下面的一個等級。其中又分為兩等,最高一級稱為卿,即上大夫,其余稱為下大夫。
孔丘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又是個儒家學派的創始者。但他在當時的地位僅相當于下大夫。
孔子大力宣傳“仁”的學說,并提出“仁”的執行要以“禮”為規范,極力維護貴族等級秩序,所以他是一個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力求合乎周禮的人。在家鄉,在朝廷上;和上大夫說話,和下大夫說話,他都有不同的舉止和言語。
平時,在家鄉與鄉親們談話,他顯得溫和恭順,好像不善辭令的樣子;但在祭祀和朝見的場合,他卻十分善言,只是比較謹慎罷了。在朝廷上,當國君不在場時,與下大夫說話,他言談毫無顧忌,侃侃而談,顯得從容不迫;但和上大夫說話,他和顏悅色,十分謙恭;如果國君臨朝,在國君面前,他一切都按朝儀去做,小心謹慎,還怕有不妥之處。
應該說,孔子提倡的禮教,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即使從現在來說,也仍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高考成語典故精粹(熱門18篇)篇十二
古時候,有個女孩叫花木蘭,她是個非常勤勞孝順的姑娘。
木蘭織得一手好布,每天,她總是天剛剛亮,就把自己關在織房里精心地紡線織布。
有一天,她卻一直留在自己的閨房,坐在窗前嘆氣。她的父母覺得很奇怪,就問她有什么心事。
木蘭在父母的一再追問下,不得不說:“沒有什么心事,只是昨晚看見國王征兵的文書,那上面有父親的名字,可是父親的年紀大了,已經禁不起征戰的辛勞,小弟弟年齡又小,不能代替。女兒我就為這件事焦急?!?/p>
停了一會兒,木蘭又說:“我從小跟父親練就一身好武功,可以替父親去從軍。”
母親為難地說:“可你是個女孩,怎么能去從軍呢?”
木蘭堅定地說:“我有辦法?!?/p>
征期到了,花木蘭女扮男裝告別了父母,隨大軍到了邊塞作戰。
戰爭中,木蘭表現得很勇敢,立了很多大功。經過十多年的艱苦戰斗,
戰爭終于結束,木蘭勝利歸來。論功行賞,皇帝要賞給木蘭很多錢物,并封她為尚書郎。
但是木蘭說:“感謝皇上恩典,但我不想做官,只求皇上允許我回到故鄉與父母團聚?!被噬洗饝四咎m的請求。
木蘭回到家,立刻來到自己房里,換上女孩穿的衣服,梳好辮子,戴上花,露出自己原來女孩的模樣走出來。送木蘭回來的同伴們一見,都十分驚奇地說:“哎呀,同行十二年,怎么卻不知你是個女孩?!?/p>
后來有人為此寫了一首《木蘭詩》,詩的最后幾句是: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這個成語指事物在人心目中模糊不清、難以看清真相。
高考成語典故精粹(熱門18篇)篇十三
關于“坐懷不亂”的典故最早出現在《荀子·大略》中:“柳下惠與后門者同衣,而不見疑,非一日之聞也?!边@個故事自漢代以來已經廣為傳頌,可謂家喻戶曉。相傳在一個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夜宿于城門,遇到一無家女子。柳下惠恐她凍死,叫她坐在懷里,解開外衣把她裹緊,同坐了一夜,并沒發生非禮行為。于是柳下惠就被譽為“坐懷不亂”的正人君子。此外,他為人剛正不阿,得罪權貴,多次遭到貶謫,但不離開父母之邦,所謂“雖遭三黜,不去故國;雖榮三公,不易其介”。柳下惠得到了孔子、孟子等人的高度評價。
【出處】《詩經·小雅·巷伯》毛亨傳:“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嫗不逮門之女,國人不稱其亂?!?/p>
【釋讀】春秋魯國柳下惠夜宿城門遇到一無家女子,怕她受凍,用衣服裹住她抱坐了一夜,沒有發生不正當的行為。形容男子在兩性關系方面作風正派。
高考成語典故精粹(熱門18篇)篇十四
一天,魯哀公約孔子及其弟子宰予交談社祭(祭土地神)之事。哀公問宰予:“供奉土地神的神土(木牌位)用什么木料?”宰予回答:“夏代用松木,商代用柏木,周代用栗木。周代用栗木的意思是使黎民百姓害怕得戰戰栗栗?!?/p>
對此,哀公請孔子加以評說。
孔子說:“已經完成的事就不要再說了;正在順勢辦的事,就不要再勸阻;而對已經過去的事,應既往不咎,不必再予追究了。”
宰予問:“老師,您談到‘既往不咎’,對已經過去的錯誤不再追究責備,是廣義的,還是專指周代的做法?”
孔子認為周朝的做法及其用意是不妥當的,但又不便明講,所以,只好用較為模糊的語言回答:“對于既成事實的事,何必再去追究責備呢?把‘既往不咎’的含義推而廣之,又有何不可呢?”
宰予又問:“對于曾傷害過您的感情而后來又認錯的人,您能對他寬容嗎?”
孔子果斷地回答:“能,也可以既往不咎!”
哀公、宰予點頭微笑。
【釋讀】既:已經;往:過去;咎:責備。對過去的錯誤不再責備。也說不咎既往。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八佾》:“成事不說,逐事不諫,既往不咎?!?/p>
高考成語典故精粹(熱門18篇)篇十五
西晉人祖逖和劉琨,都是性格開朗、仗義好俠的志士。年輕時不但文章寫得好,而且都喜歡練武健身,決心報效祖國。當時,晉朝表面上還管轄著中原大地,但實際上已是內憂外患,風雨飄搖了。祖逖和劉琨一談起國家局勢,總是慷慨萬分,常常聊到深夜。
一天,祖逖又和劉琨談得十分興奮,劉琨不知什么時候睡著了,祖逖卻久久沉浸在談話的興奮之中,不能入睡。“喔,喔,喔--”荒原上的雄雞叫了起來,祖逖一躍而起,踢醒了劉琨:“聽,這雄雞啼鳴多么振奮人心呀,快起來練劍吧!”于是,兩人操起劍來,在高坡上對舞。從此,他倆每天清早聽到頭一聲鳴叫,一定來到荒原上抖擻神練起劍來。
劉琨被祖逖的愛國熱情深深感動,決心獻身于祖。一次他給家人的信中寫道:“在國家危難時刻,我經常‘枕戈待旦’(枕著兵器睡覺一直到天明),立志報國,常擔心落在祖逖后邊,不想他到底走到我的前頭了!……”
【出處】《晉書·劉琨傳》:“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p>
【釋讀】戈:古代的一種兵器;旦:早晨。意思是立志殺敵,枕著武器睡覺等天亮。
高考成語典故精粹(熱門18篇)篇十六
公元383年,東晉與前秦交戰,史稱淝水之戰。在戰爭中,前秦軍表現出外強中干的特點,節節敗退。晉孝武帝大喜,命令熟悉北方情況的劉波到北方鎮守,統率淮北各軍??墒谴藭r的劉波正身染重病,閉門不出。
接到天子命他北上的詔書,劉波感到非常為難。他的身體很虛弱,這使他不能在平定北方的行動中建立功勛,可是他又不能說:“皇上,您的任命錯了?!币虼?,劉波的內心非常矛盾。
劉波想了一陣,還是覺得不能貽誤國家大事,就給皇帝上了一道奏疏,提出了自己的真實意見,供朝廷進行參考。他邊寫邊想,如今自己身染重病,皇帝就是看到奏疏龍顏不悅,也不便責備他這個病人。
他寫道:“我想起本朝開國的歷史,再聯想到如今的時勢,因此暫把戒律放在一邊,放肆、直率、毫不隱瞞地把所想到的話都講出來,希望您能采納我的意見?!?/p>
在奏疏中,劉波不但指出自己無法承擔重任,還把自己認為合理的治國之術,以及怎樣任用人才都寫在上面。
沒想到劉波的病情越來越沉重,等到他寫好奏疏以后,就一病不起,去世了。
點評。
高考成語典故精粹(熱門18篇)篇十七
戰國時,燕國曾一度被齊國打敗。燕昭王繼位后,決心收拾殘局,招賢納士,以便重振國威,向齊國報仇。為此,昭王向一個叫郭隗的人求教說:“現在燕國處境困難,我想廣招人才,幫我治理國家,你看怎樣才能找到有才能的人呢?”郭隗沒有直接回答昭王提出的問題,而是給他講了一個故事。郭隗說:
從前,有一個國君想得到一匹千里馬,于是貼出告示,說愿出一千兩黃金來購買。3年過去了,千里馬仍沒買到,國君悶悶不樂。這時,有個侍臣向國君請求出去尋求千里馬。
侍臣找了3個月,終于找到了線索,可到地方一看,馬已經死了。侍臣拿出了500兩黃金買回了那匹千里馬的頭骨。誰知國君見花了這么多錢買回來一堆馬骨頭,非常生氣,把這個侍臣訓斥一頓。國君說:“我要的是活馬,你買了這堆馬骨頭有什么用?”侍臣回答說:“大王要買千里馬,可3年都沒買到。其實并非世上沒有這種馬,而是人們不相信你真會舍得出1000兩重金來買。現在我拿500兩黃金給你買了千里馬的骨頭,消息傳出去,很快就有人把千里馬給你牽來?!眹宦犑坛颊f得有道理,就沒有再怪罪他。果然,不到一年時間,就有好幾匹千里馬送到了國君手中。
郭隗講完這個故事后,對燕昭王說:“大王真想招納賢士,就先從我開始吧。大家看到像我這樣的人都能重用,那些比我更有才能的人還會猶豫嗎?這樣不愁遠隔千里,人才會主動找上門來?!?/p>
燕昭王認為郭隗說得有道理,便首先重用了他。消息傳開,果然不少有勇有謀的人物紛紛來到燕國的都城。燕昭王依靠這些人,經過28年的努力,終于治理好了國家,并聯合秦、楚等國一起打敗了齊國,收復了失地,洗刷了過去失敗的恥辱。
高考成語典故精粹(熱門18篇)篇十八
西漢漢武帝的母親竇太后排擠竇嬰,竇嬰稱病回家。吳、楚七國叛亂,漢景帝拜竇嬰為大將軍去平定叛亂。竇嬰對皇帝所賜的金銀很不在意,平定叛亂后,竇嬰被封為魏其侯。竇太后改變陳見想讓他出任丞相,漢景帝認為他在沾沾自喜就作罷。
【出處】《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魏其者,沾沾自喜耳。”
【釋讀】沾:洋洋自得的樣子。形容自以為不錯而得意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