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質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數學認識圖形教案文案一年級數學認識圖形教案篇一
《認識圖形》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第四單元第二課時內容。本單元第一課時是初步認識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教材通過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關系引入教學,讓學生感知兩者之間的關系,從立體圖形中分離中平面圖形,從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面從體上來”,并概括抽象出不同的平面圖形的一般特征。
1.利用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關系,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
2.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學習過程中,體驗“面在體上”實現對平面圖形的進一步認識,發展形象思維。
3.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發展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建立空間觀念。
4.通過設計拼組圖形的動手活動,使學生積極參與,對圖形產生好奇心,使他們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感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特征;
使學生體會“面在體上”。
學生用:四種立體圖形、四種平面圖形、剪刀、紙。
教師用:四種平面圖形、課件
1.導入新課。
(出示由各種平面圖形拼成的小汽車。)
師:小朋友,你知道這輛漂亮的小汽車是由哪些圖形拼成的嗎?請你來認一認、指一指。
(生: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
教師將學生回答后的圖形貼在黑板上。
師:今天我們就是要來認識這四個圖形。
據了解,雖然沒有正式的學習過平面圖形,但是學生們在生活中都已經認識了這四個平面圖形。因此在設計時,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并考慮到他們現有的起點,出示了一輛由各種平面圖形拼成的汽車,讓學生找出自己認識的圖形。引入新課。
2.感知“面在體上”。
a、分給每組一個長方體、正方體、圓柱、三棱柱。
各組合作操作。
小組匯報。
從長方體上找到上長方形;從正方體上找到了正方形;從圓柱上找到了圓;從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課件演示──面從體上分離的過程。
教師小結。
課件演示。
師:從長方體上找到上長方形;從正方體上找到了正方形;從圓柱上找到了圓;從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這一過程的設計主要是考慮到一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平面圖形”這一抽象的概念,對他們而言在理解上有很大的難度。因此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充分感知到今天學習的圖形原來是從已經學過的立體圖形中來的,是立體圖形中的一個面。
(生:沿著表面的邊緣描出圖形。)
師:那就請你們畫一畫,四人小組中,一人畫一個圖形。畫完后,請你把它剪下來。
學生動手操作。
(生:立體圖形不只一個面,這些圖形只是一個面;立體圖形能站立,平面圖形不能站立。)
這一過程的設計是在前一環節“找”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會“面從體上來”并且在想辦法搬的思考過程中,在畫的過程中,讓學生具體感知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不同之處。
教師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圖形只是一個薄薄的面,像這樣的圖形,我們把它叫做平面圖形。(板書:平面圖形)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數學”不如“做數學”。學生對動手操作都有比較濃厚的興趣和參與意識,以上設計的操作情境,是為了使學生的思維發端于動作,以動誘思,以思促動,幫助學生在操作中體驗“面在體上”。大部分學生在生活中已經認識了各種平面圖形,但對體和面的關系理解得還不透徹,因此我通過課件的動態演示更好的揭示了體和面的關系,幫助這一環節的教學。
學生匯報。
(生:有四條邊,四個角,對邊相等,其中兩條邊較長,兩條邊較短。學生的說明可能不完整,老師進行引導。)
課件演示長方形的這些特征,老師進行小結。
這一過程通過看數、折、看等活動,讓學生自已發現長方形的特征。
老師改就手中長方形的位置,請小朋友認一認還是不是了,得出,無論怎么放都是長方形。
讓學生認識各種位置上的長方形,讓學生感知具有以上特征的就是長方形。
師: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的嗎?(學生說)
看生活中的長方形,課件演示。
讓學生感知圖形就在身邊,從生活中來。
請你用6根小棒搭一個長方形。
學生展示。
進一步幫助學生感知長方形的特征。會用6根小棒搭長方形的學生一定已經掌握了長方形的基本特征。
出示正方形,請學生從學具袋中找出正方形。
師:請你用剛才的方法試一試,然后說一說正方形有什么特點。
學生匯報。
(生:有四條邊,四個角,四條邊都相等。學生的說明可能不完整,老師進行引導。)
課件演示正方形的這些特征,老師進行小結。
老師改就手中正方形的位置,請小朋友認一認還是不是正方形,得出無論怎么放都是正方形。
師: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的嗎?(學生說)
看生活中的正方形,課件演示。
請你隨意用幾根小棒搭一個正方形。
出示三角形,請學生從學具袋中找出三角形。
師:請你仔細觀察,然后說一說三角形有什么特點。
學生匯報。
(生:有三條邊,三個角,學生的說明可能不完整,老師進行引導。)
課件演示正方形的這些特征,老師進行小結。
老師改變手中三角形的位置,請小朋友認一認還是不是三角形,得出無論怎么放都是三角形。
師: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面是三角形的嗎?(學生說)
看生活中的三角形,課件演示。
出示圓形,請學生從學具袋中找出圓形。
師: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面是圓形的嗎?(學生說)
看生活中的圓形,課件演示。
出示一個球,這個是不是圓呢?這是一個球,它跟我們今天學的圓有什么不一樣呢?(摸一摸:圓是平平的,球是鼓鼓的;球還可以拍,圓不能拍。)
這一過程設計中的小組活動在本課中非常重要。,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觀察、探索、合作、交流,讓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在小組學習中進行互補、互學。動手操作在這一過程中也必不可少。低年級學生的思維很具體形象,只有讓他們自己動手去試,去發現,那樣得到的知識才能被他們所接受和更好的理解。
師:老師這里有很多的圖形,請你在看見它時,大聲的喊出它的名字。
課件出示各類圖形(平面的與立體的)。
這一過程的設計為了避免練習的枯燥,我采用了這一形式和方法。讓學生在練習中進一步熟練認識這四個平面圖形,同時學生在練習時也很有興趣,就好像在喊自己的朋友一樣。
師:今天你又認識了哪些圖形?下面我們要和這些圖形朋友說再見了。老師報一個,請你找到它和它再見,把它放回學具袋里。
這一過程是檢驗學生是否已認識了這四個圖形,同時也養成學生整理學具的良好習慣。
一年級數學認識圖形教案文案一年級數學認識圖形教案篇二
1、在愉快的教學氣氛中通過有趣的活動和游戲中使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這些幾何形體的名稱并能識別。
2、培養學生初步觀察、想象和表達的能力。
3、在活動中培養學生探討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認識物體,培養學生觀察、探索的能力是重點;區別長方體和正方體是難點。
實物演示法。
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球體。
一、活動一:激情導入,初步掌握認識物體的方法.
(一)談話引入
1.出示圖片:小貓和小狗
請快想想,怎樣才能記住我們.”
(二)學生討論
1.如何記住一只小貓?又如何記住一只小狗?
2.學生反饋:小貓矮矮的、胖胖的、黃色的貓.
小狗高高的、瘦瘦的.
3.小結:要記住它們的特點.
二、活動二:練習分類
小狗說:我給大家帶來了一些物體想請你們幫個忙,給它們分類.
(一)出示圖片:物體分類
(二)分組討論
1.四人分小組討論,邊發表意見邊演示課桌上的物品.
2.學生演示自己不同的分類方法.出示圖片:分類方法一、分類方法二
三、活動三: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
小狗說: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些物品好嗎?
認識物體
(一)認識長方體
1.出示圖片:長方體
2.小狗問:它是什么樣子?
4.學生反饋長方體的形狀特點
(1)有六個面;
(2)有的六個面都是長方形;有的四個面是長方形,還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四個面是一樣大的,還有兩個面一樣大.(教師板書:長方體)
(二)認識正方體
1.出示圖片:正方體
2.小貓問:這個物體是長方體嗎?
有什么特點?
與長方體有什么不同.起個什么名字?
3.學生分小組討論
4.學生反饋正方體的特點
正方體六個面,六個面都是正方形.(教師板書:正方體)
5.你是怎么區別長方體和正方體的?
6.在你的生活中哪些東西是長方體?哪些東西是正方體的呢?
四、活動四:認識圓柱體和球
(一)認識圓柱體和球
1.出示圖片:圓柱體、球
2.小狗問:你的桌面上還有什么物體呀?它們有什么特點?
3.學生小組討論
4.學生反饋
圓柱體有兩個面是圓形的,球上沒有一個平面.
教師板書:圓柱、球
5.生活中那些物體是圓柱體的?那些物體是球體的?
(二)小結
今天我們和小貓和小狗一齊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球,我們一齊把它們的名字讀一遍.(教師指圖形,學生舉物體,說名字.)
(三)出示圖片:找朋友
五、活動五:做游戲 “摸一摸、 猜一猜”
六、活動六:小小建筑師
1、用桌上的物體搭建一件自己喜歡的東西.
2、學生反饋.
七、總結
今天你們認識了哪些物體?怎么記住它們?我們在生活中見過這些物體嗎?
認識圖形
長方體 正方體 圓柱體 球
一年級數學認識圖形教案文案一年級數學認識圖形教案篇三
1、使學生通過直觀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形狀以及特征。
2、通過學生動手拼一拼、擺一擺,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能辨認和區別這兩種圖形。
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形狀以及特征
能辨認和區別
引導探究法
長方形、正方形紙片、小棒
一、復習。
1、出示一些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實物。
讓學生指出哪些是長方體,哪些是正方體。
2、在長方體下面的括號里面畫“ ”,正方體的下面括號里面“√”。
3、口答。
長方體有幾個面?正方體有幾個面?
二、新授。
1、取出兩個正方體,可以拼成什么圖形?
2、取出三個正方體,可以拼成什么圖形?
3、取出八個正方體,可以拼成什么圖形?
教師:通過學生自由拼擺,讓學生發現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區別以及之間的關系。
4、取出四個長方體,如:可以拼成什么圖形?(一種拼成長方體,一種拼成正方體)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p5、1。
2、完成教科書p5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講評。
3、完成教科書p7第7題。
先讓學生觀察長方體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間的關系,然后進行正確的劃線連接。
4、完成教科書p6第五題。
觀察:(1)第一行和第三行有什么關系?
(2)第一行和哪幾行有關系?
(3)第二行和哪幾行有關系?
(4)你發現了什么?
(5)圖中缺了幾塊 ?你是怎樣得出來的?
5、完成教科書p7第六題。
6、完成教科書p7第8題
根據正方體的平面展開圖,讓學生想象正方體的六個面上分別標的是哪些數字,教師出示實物演示。
一年級數學認識圖形教案文案一年級數學認識圖形教案篇四
教科書32頁、33頁做一做,練習五第2題。
1. 通過操作和觀察,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它們的名稱;會辯認識這幾種物體和圖形。
2.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 通過學生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和創新意識。
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形,初步 建立空間觀念。
6袋各種形狀的物體,圖形卡片,計算機軟件、投影片。
1課時
小朋友們,我們每組都有一個裝滿東西的袋子,這是智慧爺爺送給你們的禮物,想知道是什么禮物嗎?把袋子里的東西倒出來看一看。智慧爺爺還提出一個要求,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
1.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組活動。讓學生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教師巡視。
(2)小組匯報。
問:你們是怎樣分的?為什么這樣分?
學生可能回答可分成這樣幾組:一組是長長方方的;一組是四四方方的;一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組是圓圓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師拿出大小不同、形狀不同、顏色不同的實物直觀揭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概念,并隨機板書名稱。
2. 摸一摸,感知特點。
(1)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發現在小組內交流。
(2)匯報交流
學生可能說出:
長方體:是長長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體: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圓 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樣粗細,兩頭是圓的,平平的。
球:是圓圓的。
(如果學生說出長方體、正方體有6個面等,教師應給予肯定,但不要求學生必須說出來。)
1. 由實物抽象實物圖形。
投影出示實物圖“鞋盒”,引導學生說出它的形狀是長方體,然后抽象出長方體圖形。
用同樣方法出示“魔方”、“茶葉桶”、“足球”等實物,抽象出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圖形。
2. 記憶想象
(1)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圖形,先讓學生辯認,然后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圖形貼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應的實物。
(3)學生閉眼按教師要求拿出四種不同形狀的實物。
(4)先讓學生閉上眼睛,然后教師給出一種實物,由學生判斷它的形狀。
(5)出示大小、顏色不同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圖形,讓學生進行辯認。
3. 學生列舉日常生活中見過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
1. 做一做1題。
(1)讓學生拿出長方體和圓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學生發現圓柱會“轱轆”,然后教師說明,圓柱可以滾動。
(2)讓學生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搭一搭。
通過搭,使學生明確:球沒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滾動;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穩。
2. 游戲“看誰摸得準”。
(1)每小組一人說出物體的名稱,其他同學按指定要求摸,看誰摸得準。(參照做一做第2題)
(2)教師說物體形狀,學生摸。
3. 數圖形。
投影出示練習五第2題,問:這只小動物是由什么圖形拼成的?各用了幾個?讓學生完成在課本上。
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先讓學生想一想,用不同形狀的實物能搭出什么來?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搭一搭。
一年級數學認識圖形教案文案一年級數學認識圖形教案篇五
教科書第49頁及相應的練習。
1苯岷仙活實際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能辨認長方形和正方形,會長方形和正方形拼組簡單的圖形。
2痹諶鮮鍛夾蔚墓程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備惺芩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從中獲得價值體驗。
教師準備
生準備算式卡片、手巾、信封、生字卡片、日歷、釘子板、長方形和正方形、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學具。
一、教學單元主題圖
出示第33頁的單元主題圖。
引導學生說出圖中人行道的地磚是正方形的,人行橫道是長方形的,吊牌也是長方形的,崗亭的頂上是圓形的,還有玻璃窗也是長方形的。
教師:這些圖形在我們生活中都得非常普遍。小朋友們在生活中已經認識一些圖形了,這節課我們就在你們已經認識了一些圖形的基礎上,繼續來認識圖形。
板書課題。
二、教學例1
黑板上貼出例1的圖形。
上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分類的,并把分的結果展示看。
預設一:學生可能說出這邊分出來的是長方形,這邊分出來的是正方形。這時教師追問“你怎么知道它是長方形,它是正方形呢?”使學生說出這面的圖形要長一些,這面的圖形要方一些的感覺。
預設二:學生可能說這樣分的依據是這邊的圖形要方一些,這面的圖形沒有這樣方。
學生操作后說自己的發現,四邊都是一樣長的。
教師:算式卡片斜角對折,它們的邊是一樣長的嗎?
教師:對了,方方的圖形四邊都是一樣長的,像這樣的圖形我們把它叫做正方形;這邊的圖形也有四條邊,但它的邊不是一樣長的,所以這種圖形不是正方形,這種圖形是什么圖形呢?對了,同學們叫它長方形。
讓學生回答出這兩個圖形都是方方的,它的每條邊都一樣長。
教師:還能發現什么?
引導學生發現正方形的邊都是直直的,還有四個尖尖,教師給學生糾正說這尖尖的是角,正方形的面是平平的。
引導學生說出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條直直的邊,都有四個角,都有平平的面;不同的是正方形四條邊都一樣長,給人正正方方的感覺;而長方形有的邊不一樣長。
教師:如果我們把這些圖形的花外衣去掉,小朋友還能認出它們嗎?
把以上的物體的顏色去掉,只留下圖形讓學生辨認長方形和正方形。教師把上面沒有顏色的圖形移一個下來,在下面標上長方形的字樣;再移一個正方形下來,在下面標上正方形的字樣。
引導學生說出上學期學過的物體有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估計學生要說長方體和正方體與今天學習的長方形和正方形有關。
教師:既然有關,就把它們請到桌面上來吧。學生拿出長方體和正方體。
教師:看看這些物體,它和我們今天學習的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關系呢?
教師:既然正方體每個面都是正方形,你能正方體來畫正方形嗎?畫一個試一試。抽一個學生先到黑板上來做示范,把正方體“印”在黑板上畫正方形;然后學生獨立在本子上正方體的學具畫正方形。
教師:小朋友可以正方形的學具畫正方形,你還能長方體的學具畫長方形嗎?試一試。
學生畫長方形后,抽幾個學生的作業在
上展出,并要求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畫的。
出示下圖。
教師:這時應該圈哪個圖形呢?為什么要圈這個圖形?
學生回答,回答時強調是物體的面。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學生在釘子板上圍長方形和正方形。轉好后要求學生看一看自己圍的正方形的每條邊是不是一樣長,并指一指圍成圖形的4個角。
(2)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六第2題、第4題和第6題。其中第4,6題都只要求學生完成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練習就行了。
(3)指導學生完成思考題的第1小題。
四、課堂
教師: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怎樣辨認長方形和正方形?
一年級數學認識圖形教案文案一年級數學認識圖形教案篇六
1、感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特征,能根據它們的特征,并從具體的情景中辨別出這四種圖形,初步運用這些圖形進行拼圖。
2、培養操作、觀察、表達及思維能力學會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發展空間觀念,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從物體表面抽象成平面圖形。
從物體表面抽象成平面圖形。
觀察比較中認清各種圖形的特征。
各種平面圖形的實物
(將各種大小不一的平面圖形放在一個袋子里)
摸一摸,說說你手里拿的物體是什么形狀的?
學生自由回答。
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感覺
全班交流。
揭示課題:認識平面圖形。
a)方體上分離出正方形,揭示名稱。
b)柱上分離出圓,揭示名稱。
c)從三棱柱上分離出三角形,揭示名稱。
一起出示四種圖形,讓學生說出它們的名稱并板書。
小熊貓說:“小朋友真能干,已經能從不同的物體找到不同的圖形了,那我們能不能自己想辦法用桌上的物體來描這些圖形呢?小朋友試試看。”放手讓學生思考探索合作交流,尋找用“體”描“形”的方法。展示學生作品,并讓學生說說是用什么物體描出來的,描的是什么。學生評價結果。
觀察與交流中初步認識。
從實物圖中直觀地抽象出各種平面圖,
用實物體描畫出各種平面圖形,加深認識。
出示3 6頁l,說:“這些美麗的圖形來到花園捉迷藏。小朋友找找這里有我們認識的哪些圖形?”學生自由發言。 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是這些平面圖形,想起來的就站起來說。
放手讓學生分小組用圖形進行拼組。拼好后,學生自由參觀,進行評價。讓學生各自說說自己用什么圖形拼成了什么東西。展示部分優秀作品。
辨認中鞏固新知。
玩樂中鞏固新知
尋找生活中的圖形。
一年級數學認識圖形教案文案一年級數學認識圖形教案篇七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行愛祖國、愛科學的教育.
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狀和名稱,并能區別這兩種圖形.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新朋友,大家鼓掌歡迎!(出示動畫“認識圖形”)
1、初步認識長方形(繼續演示動畫“認識圖形”).
(3)學生舉例.
:以上這些物品的面,不管大,還是小,它們的形狀都可以用這樣一個圖形表示,(教師畫長方形)問:這是什么圖形?(板書長方形)
:長方形四條邊不一樣長,對著的兩條邊一樣長.
(6)學生折紙,看看是不是對著的兩條邊一樣長.
(7)反饋練習:請說出幾號圖形是長方形.
2、初步認識正方形(繼續演示動畫“認識圖形”).
(1)這是圖圖提出的第二個問題,誰來回答?
(3)學生舉例.
:以上這些物品的面不論大或是小,它們的形狀都可以畫成這樣一個圖形“□”(畫正方形),這是什么形?(板書正方形)
(6)反饋練習:
用4根小棒擺一個正方形,用6根小棒擺一個長方形.
做一做1、2題
2.說一說,哪些物品的面是正方形的,哪些物品的面是長方形的.
今天我們學了哪幾種圖形?(板書:長方形正方形)
練習七第2、3題.
板書設計
認識圖形長方形正方形
一年級數學認識圖形教案文案一年級數學認識圖形教案篇八
教學時間:
教學內容:書上98頁練習二十的1—3題
教學目標:
知識:使學生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形狀和名稱
能力:能夠辨認這些圖形
教學重難點:能夠辨認這些圖形
突破方法:講解法、練習法
教具:小黑板、投影機、
教學過程
一、新授
1、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
2、初步認識正方形
3、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
4、辨認正方形、長方形
5、聯系實際加深認識書上98頁做一做第2題
二、小結
三、練習
1、做練習二十一的第一題
2、動手涂色讓學生看練習二十一第3題
四、有余力的學生選做書上98頁思考題
板書設計:
教后經驗與失誤分析:
教學時間:
教學內容:書上99頁練習二十一的4、5題
教學目標:
知識:使學生知道三角形、圓的形狀和名稱
能力:通過實際活動使學生知道三角形有三條邊能夠辨認出三角形和圓
教學重難點:學生知道三角形有三條邊能夠辨認出三角形和圓
突破方法:講解法、練習法
教具:小黑板、投影機、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聽算20道2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題
2、長方形正方形的形狀名稱和邊的特點
二、新授
1、初步認識三角形、圓
(1)初步認識三角形
(2)初步認識圓
2、學生動手操作,加深對三角形圓的認識
(1)做書上99頁做一做第1題
(2)做書上99頁做一做第2題
3、聯系實際加深認識
做書上99頁做一做第3題
三、達標測評
1、練習二十一的第4題
2、動手涂色,練習二十第5題
四、板書設計
教后經驗與失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