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不僅是教師的工具,也是教學經驗和智慧的積累,可以提供給其他教師參考和借鑒。最后,我們為大家準備了一些教案模板的制作工具和軟件資源,希望能夠方便大家的教學設計工作。
負數的認識說課稿范文(13篇)篇一
我選擇的觀察維度是“目標教學評價一致性”。結合觀課談幾點淺顯的體會和感受。
1、從目標達成角度來看,知識是落實的。本節課預設的三維目標都能有效達成,在教師精煉的語言引導和巧妙的教學設計下,學生對知識都掌握得十分扎實。2從學生學習興趣角度來看,課堂是靈動的。本節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師生配合默契,課堂上學生的反應就如泉水般靈動,再加上教師親切的教態和語言,給人一種十分舒暢的感覺。我個人認為本節課還有幾個需要注意地方:1、學生舉的正、負數的例子還是偏向于整數。教師呈現給學生的數據可能多數偏向于整數,學生思維的定勢也可能喜歡舉整數的例子,最好是能夠多引導學生舉各方面的例子,使知識更完善一點。
2、如何體現學生對知識的自主探究性似乎還做得不夠。比如在溫度中,只是讓個別學生上來撥一撥,如果能讓學生每人都在紙溫度計上先標一標,在小組內討論你是怎么標的,再反饋,可能更能體現學生的自主探究性。
3、但是對于個別學生的不同意見沒有進行及時的分析辯證,導致學生認為老師沒有關注自己的想法。以后要注意做到以學生為本,將課堂還給占主體地位的學生,自己以一個指導者的角色出現在課堂教學中。
4、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有所欠缺,有過于零散的提問,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以后要加強。
負數的認識說課稿范文(13篇)篇二
老師本次給我們展示的是《認識負數》,整節課沒有使用電腦,課堂上所使用的教具只有一支粉筆和一塊黑板,可孩子們的表現卻始終很精彩,甚至還有孩子敢大膽地反駁老師的觀點,課堂上生生之間的對話、師生之間的對話體現得淋漓盡致。
聽到這兒,沒聽過這節課的人肯定很想知道老師的這節課到底是怎么上的。請聽我一一說來:課一開始,老師就直接切入主題,在黑板上板書了負數二字,問:“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要學什么?”緊接著老師說:“生活中你找到負數了嗎?”只聽學生的回答豐富多彩,這下你肯定知道老師在上這節課前是有備而來的,他讓學生課前搜集了生活中的`負數。正在學生得意于找到了這么多負數的時候,老師話鋒一轉:“你們都了解負數了,不過光聽你們說,我有點不相信,誰能來寫一個?”學生輕松挑戰了這一關,很快寫出了幾個負數,不過老師的難題可不止這些,聽,他又提了什么問題:“不光知道負數,還能寫出來,真不錯,不過要過我這一關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誰能告訴我這4個負數表示的含義?四人小組里先說一說。”
在學生小組合作時,老師很注意巡視,他還及時捕捉到了學生形容負數含義的張牙舞爪的動作,并相機生成了新的要求:“同學們的動作很豐富,那就請你們四人小組合作畫一畫,一人畫,其他人提出修改意見。有的不會畫沒關系,可以選擇你會畫的去畫。”老師選擇了幾個學生的作品,讓他們畫在黑板上相應的負數下面,學生們畫得很形象生動。
負數的認識說課稿范文(13篇)篇三
張老師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層面入手,對于負數,學生并不是一概不知。在很多孩子的心中,已經有了初步的對負數的感覺。張老師用了這句話“生活中哪兒見過負數?”作為開篇,喚起了孩子心目中對負數的初步感覺。然后讓學生自己寫負數,再說說從哪兒看出這全是負數,負數的前面不光有負號,還要比0小。再然后研究五個“-2”的意義,從而從真正意義上認識負數,張齊華老師每一次的課堂無不讓人眼前一亮。
“不重復別人,更不重復自己”這是張老師信守的行動準則。教學語言的詩意動聽,教學目標的多元、課堂立意的深遠、教學結構的精巧、課堂進程的豐富,師生輝映的精彩構成了他課堂亮麗的風景。“聽張齊華上課,你很難預料到他下一個環節可能會做什么。”這種對課堂莫大的'心理期待,既吸引著聽課教師,更撥弄著每一位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好奇與向往。這種匠心獨運的設計總在你意料之外,可又在情理之中,本節課學生經過討論,得出,負數比0小,正數比0大。用自己的想法表達對—2的理解,一個練習的拓展,領教了張老師設計的“高”,欣賞了張老師訓練思維的“廣”!難怪聽他的課不能不說是一種享受,難怪“華粉們”對他的熱烈追從。
負數的認識說課稿范文(13篇)篇四
1、創設有趣具有挑戰性的生活情境和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
課堂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把,而給予她火種的一個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本節課老師一上課就拋出了一個思維價值很高的問題:請同學生幫助記錄售草莓賺錢的情況,在記錄的過程中,出現低于成本價格的情況,根據學生多種記錄方法的展示,引出要認識的負數;在新知識出現后,教師沒有急于展開對新知的學習,而是提出“關于負數,你想學習有關它的那些知識?從而調動了學生以往對整數、小數、分數的研究的經驗,提出了想學習負數的意義,讀寫法,比數大小,從而使學生在一種積極,主動的情感下開始了對新知的探究。
2、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認識負數,理解在具體情境中的意義。
教師通過對零上溫度零下溫度以及零度的表示方法的對比和區分,使學生初步感受到可以用數學的方法清楚、簡便地表示并區分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數量,利用學生課前收集的資料,教師組織學生小組交流學習,請學生講講自己找到負數表示的意義。相互學習,自我感悟,豐富了對負數的感性認識,在生活中的應用都有了深刻的體驗。
3、回歸“生活實踐”,提高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既然負數是生活中發現的,那么我們就應該“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在練習環節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生活中的信息,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自己身邊的問題,使練習變的既有趣又有用。教師通過基礎性練習,形成性練習,拓展性練習的`訓練,使學生了解到處處都要用到負數,而且揭示出負數具有相反意義。
4、聯系生活,在數學學習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通過學習討論,學生認識負數后,老師帶領學生一起了解負數的歷史,從古代我國是最早認識負數的國家、到古代中國正數、負數的運用,學生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在問到你有什么感受時,學生為國家感到驕傲!老師也為了同學們在課堂上認識負數的精彩表現而感到驕傲。這樣的學習多么有意義啊!原來數學上的好多知識都是為了我們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的,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負數的認識說課稿范文(13篇)篇五
今天我聽了負數的認識這節課,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的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結合負數的歷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情感和數學態度。教學重點是理解負數的意義。教學難點是理解負數的意義及0的內涵。
本節課的授課教師能抓住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以學生為本,以問題為線索,以啟發誘導為主,以拓展為目標,通過課前調查,積累和多媒體輔助教學,使課堂教學取得了較好效果。
該教師上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以啟發誘導為活動方法,較好突出了數學課教學的特點,小學數學教學目標是要改變學生學習數學的方式,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解決數學問題,本節課教學,課前讓學生調查一些有關于正負數的資料,在上課時,教師讓學生出示自己所搜集的材料,并講出所搜集數據所表示的意義,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出課題,并出示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這幾個問題去學習,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得到動手動腦參與的情景。但這樣教法對好的班較容易作到,對我們鄉村小學就很難作到。
二、在教學行為上,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老師不但創造性地把握教材,還對教材的內容進行了拓展,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
三、本堂課的教學教師作為一個組織者,參與者,提供材料的角色,與學生一起學數學,兩個探究活動都圍繞問題一一交流解答,提高學生的興趣,在老師的啟發下,探究獲得信息,課堂氣氛比較活躍,體現了新課程中自立、合作、探究的學習原則。
聽了這節課我感受到在數學課的教學中,只要老師精心設計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材料,創造一個自由發揮的機會和空間,學生的創新意識,自主探究能力和方法就會得到了不同程度培養和發展。
負數的認識說課稿范文(13篇)篇六
劉老師執教的《負數的認識》是小學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課時,負數的知識在我們的生活中廣泛應用,這節課的學習,進一步讓學生體會負數的含義。課本中舉了很多生活的例子,讓學生結合具體數據說說它們的含義,進一步體會正負數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聽了這節課,我感受深刻,收益匪淺,老師在上課之前備課是很充分和全面的`。體現了老師扎實的教學功底,藝術性的教學方法和處理教材的能力,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和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觀。
在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對認識負數教學要求的定位是:初步了解。從整節課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更多的是“具體情境中的數——解釋數的意義”這樣的過程。重點是幫助學生認識負數與正數表示相反的意義。老師讓學生把收集的負數,在組里交流,匯報展示,舉例生活中的負數,讓學生在豐富的顯示情境中體會負數的意義。
現代教育的一個非常重要理念是以學生發展為本,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主體意識的形式和主體參與能力的培養。要實現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應該注意讓學生自行獲得數學知識的方法,學習主動參與數學實踐的能力,獲得終生受用的數學創造能力。如:屆時課題后,老師都是緊緊地環繞著學生為主體地位,老師只是在旁邊引導點評,放手讓學生大膽地去完成。充分體現了學生為本的有效教學。
老師的言語舉止恰到好處,面對學生微笑,語氣溫和,這樣不僅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更能增加學生的信心,從而達到這節課,老師所要達到的教學目的和教學效果。
負數的認識說課稿范文(13篇)篇七
各位評委大家好,我是()號選手,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認識負數》,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法學法、教學流程和板書設計幾方面來進行我的說課。
一、首先說教材這節課是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一課時,屬于數與代數領域,從整個小學數學編排體系來看,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自然數、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時它又將為以后學習有理數奠定基礎。
二、學情分析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知道了(自然數、分數和小數)知識。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分析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思維水平正處于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度的階段,所以教學時要合理運用直觀手段,結合具體情境,促進學生自主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基于以上分析,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
1、引導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讀寫正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與實際生活相聯系。
學生在親身經歷負數學習過程中,獲得數學經驗,體驗成功的樂趣。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難點也是(負數意義的理解)。
三、教法學法根據新課程理念,本節課我將采用以情景教學法,
觀察發現法為主,多媒體演示法為輔的教學方法,通過一個個啟發性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探究新知時最主要的學習方法。因此我在課堂中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獨立思考,與同伴交流分享,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四、教學流程。
(一)復習舊知,提出問題(呈現實例)。
課件出示一些數讀一讀,分分類,進而歸納出我們以前都學過些什么數?學生回答自然數、分數、小數。師我們一起學習新的數(板書認識負數)其實負數就在我們身邊,出示主題圖。
探究思考,交流分享。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交流,再進行匯報。通過例1主題圖,學生們發現同一時間不同地點溫度不同,可以用不同的數表示不同的溫度,并且觀察到了溫度表示中出現了負號,(板書0℃—3℃)他表示什么意思?最低溫度是0℃,最高溫度是3℃。(板書—3℃—2℃)他又表示什么意思?最低溫度是—3℃最高溫度是2℃。接下來學生自學第2頁下面的內容,匯報學習內容。學生指出0℃(板書0℃)表示淡水開始結冰,比0℃低的溫度叫零下溫度(板書—3℃),通常在數字前加“—”負號,讀作負三攝氏度。比0℃高的溫度叫零上溫度(板書3℃),通常在數字前加“+”正號,一般情況下可省略不寫,讀作三攝氏度。此時教師讓學生完成書上表格說說各數表示的意思。讓學生更好體會添加“+”“—”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三)分層訓練,實踐應用。
針對這節課教學的重難點,夯實對負數的認識,完成課后“做一做”第1題,理解負數的含義。然后完成第2題,學會區分正數和負數,鞏固深化教學內容。
(四)反饋總結,反思提升。
課程最后通過引領學生回顧正數負數的概念、讀法、寫法,及時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總結。
五、板書設計。
這是本課我的板書,簡單、明了,一目了然,突出了本課的重點。
0℃—3℃3℃3正數。
0℃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3℃—2℃—3℃—3負數。
結尾:對于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我做到了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感受數學生活化,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這一目標。今天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感謝各位評委的聆聽,謝謝大家!
負數的認識說課稿范文(13篇)篇八
教材第1-2頁的例1、例2,以及練一練,練習一第1-4題。
1.在現實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知道正數和負數的讀、寫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初步學會用正數和負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現象,如溫度、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3.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在現實情景中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
用正負數描述生活中的相反現象。
1.找一只溫度計,仔細觀察,并將觀察內容與家長交流;或上網搜索,了解有關溫度計知識。
2.學會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
1.閱讀課本第1頁的例1。從圖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大聲地讀一讀,并在下面寫一寫)。
2.閱讀課本第2頁的例2。思考:怎樣表示珠穆朗瑪峰和吐魯番盆地的海拔高度?
你對正數和負數有了哪些了解?還有什么疑問?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
二、交流提升。
知道測量氣溫要用什么嗎?(出示溫度計)誰能把溫度計向大家介紹一下?(溫度計的結構、計量單位、類型、表示溫度的方法等)。
2.交流例1。
(1)出示例1,全班交流:
從圖中你知道些什么?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以0攝氏度為標準,0攝氏度以上用正數表示,0攝氏度以下用負數表示。寫正數時,正號可寫出,也可省略不寫,寫出正號的,一定要讀出正字,省略正號的,正字也省略不讀,我們以前認識的數都是正數。而寫負數時,一定要寫出負號,讀時也一定要讀出負字。)(板書:+20(20)、-20、0)。
負數的認識說課稿范文(13篇)篇九
:認識負數(一)
:1、在現實情境中了解負數產生的背景,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掌握正負數表達方法。
2、能用正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如溫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3、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在現實情景中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
用正負數描述生活中的現象。
1、情境引入。
電腦播放天氣預報片頭
師:老師收集了某天四個城市的最低溫度資料,并用溫度計顯示。
2、教學用正負數和0表示幾個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氣溫。
出示圖片:香港19攝氏度
師:那一天香港的`最低氣溫是多少度?
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老師介紹溫度計的看法。
出示圖片:上海3攝氏度
師:上海的氣溫是多少攝氏度?
出示圖片:南京0攝氏度
師:南京呢?和上海比,南京的氣溫怎樣?
出示圖片:北京零下3攝氏度
師:和上海比,北京的氣溫怎么樣?
同時出示上海、南京、北京三地的氣溫圖片。
師:上海和北京的氣溫一樣嗎?
師:在數學上怎樣區分零上3攝氏度和零下3攝氏度的呢?
3、介紹正負數的讀寫法。
師:規定零上3攝氏度記作+3攝氏度或3攝氏度,規定零下3攝氏度記作-3攝氏度。
教學正數和負數的讀寫法
師:“+3”讀作正三,再寫的時候,只要在3前面加一個“+”――正號,“+3”也可以寫成3。“-3”讀作負三,書寫時,只要先寫“-”――負號,再寫3。(教師板書)
師:現在,我們可以說那一天上海的氣溫是+3℃,北京的氣溫是-3℃
4、練一練
(1)選擇合適的數表示各地的氣溫
(2)小小氣象記錄員
1、認識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師:從上面的資料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區有溫差,在我國同一地區同一天也有很大的溫差。
出示教科書上的“你知道嗎”
2、練一練
出示:+3,-3,40,-12,-400,-155,+8848
師:你能將這些數分分類嗎?按什么分?分成幾類?小組討論。
師:象+3,40,+8848這樣的數都是正數,像-3,-12,-400,-155這樣的數都是負數。
師:從溫度計上觀察,0攝氏度以上的數都是正數,0攝氏度以下的數都是負數。海平面以上的數都是正數,海平面以下的數都是負數。
師:0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線,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正數大于0,負數小于0。
練一練
1、先讀一讀,再把數填入適當的框內。
-5,+26,9,-40,-120,+203
正數 負數
2、每人寫出5個正數和5個負數。
讀出所寫的數,并判斷寫的是否正確。
3、出示“你知道嗎?――中國是最早使用負數的國家”
小結:今天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師:在生活中,在哪里見到過負數?
學生說出存折,電梯面板等等,并要求說明這些負數的意思
練習一 4
選擇合適的溫度連一連
冰箱中的魚 水中的魚 燒好的魚
負數的認識說課稿范文(13篇)篇十
(1)學生獨立完成,集體反饋。
2.出示教材第6頁練習一第5題。
(1)仔細讀題,你獲得了什么信息?有什么不明白的?(介紹:海平面就是海的平均高度;海拔是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2)獨立完成,集體反饋。
(1)仔細讀題,說說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請表示出悉尼、倫敦的時間。北京時間用什么表示?
(3)以北京時間為標準,孟加拉國首都達卡的時間記為-2時,你知道它此時的時間嗎?
(4)你還知道此時其他時區的時間嗎?試著表示出來。
4.出示練習題。
(1)說說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120±5”表示什么意思?
(3)如果120克記作0克,117克可以記作多少克?
【設計意圖】通過生活中的信息,讓學生學習用正數、負數表示兩種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豐富了對正數、負數意義的理解。
(四)了解歷史,課堂總結。
1.出示教材第4頁“你知道嗎?”內容。
其實,負數的產生和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1)看了介紹,你對負數又有什么新的認識?
(2)你有什么感受?
【設計意圖】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向學生介紹負數的發展史,讓學生體會負數發展的歷程和中國在負數發展上做出的貢獻,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進一步豐富學生對負數的認識。
2.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教師:關于負數,生活中還有更多的知識等待我們去探索,只要同學們做善于觀察的有心人,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會有更多的收獲。
負數的認識說課稿范文(13篇)篇十一
【設計意圖】在具體生活實例中讓學生體會負數產生的必要性,認識正數、負數,初步建立正數、負數的概念。同時在出示的負數中有-7、-5.2、-《負數的認識》教學設計,讓學生感知負數中有負整數、負分數和負小數。
(三)回歸生活,拓展應用。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還有好多時候要用到正數、負數,讓我們一起接著看一看!
1.出示教材第6頁練習一第1題。
負數的認識說課稿范文(13篇)篇十二
各位評委大家好,我是號選手,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認識負數》,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法學法、教學流程和板書設計幾方面來進行我的說課。
一、首先說教材這節課是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一課時,屬于數與代數領域,從整個小學數學編排體系來看,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自然數、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時它又將為以后學習有理數奠定基礎。
二、學情分析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知道了(自然數、分數和小數)知識。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分析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思維水平正處于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度的階段,所以教學時要合理運用直觀手段,結合具體情境,促進學生自主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基于以上分析,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
1、引導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讀寫正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與實際生活相聯系。
學生在親身經歷負數學習過程中,獲得數學經驗,體驗成功的樂趣。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難點也是(負數意義的理解)。
三、教法學法根據新課程理念,本節課我將采用以情景教學法,
觀察發現法為主,多媒體演示法為輔的教學方法,通過一個個啟發性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探究新知時最主要的學習方法。因此我在課堂中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獨立思考,與同伴交流分享,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四、教學流程。
(一)復習舊知,提出問題(呈現實例)。
課件出示一些數讀一讀,分分類,進而歸納出我們以前都學過些什么數?學生回答自然數、分數、小數。師我們一起學習新的數(板書認識負數)其實負數就在我們身邊,出示主題圖。
探究思考,交流分享。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交流,再進行匯報。通過例1主題圖,學生們發現同一時間不同地點溫度不同,可以用不同的數表示不同的溫度,并且觀察到了溫度表示中出現了負號,(板書0℃—3℃)他表示什么意思?最低溫度是0℃,最高溫度是3℃。(板書—3℃—2℃)他又表示什么意思?最低溫度是—3℃最高溫度是2℃。接下來學生自學第2頁下面的內容,匯報學習內容。學生指出0℃(板書0℃)表示淡水開始結冰,比0℃低的溫度叫零下溫度(板書—3℃),通常在數字前加“—”負號,讀作負三攝氏度。比0℃高的溫度叫零上溫度(板書3℃),通常在數字前加“+”正號,一般情況下可省略不寫,讀作三攝氏度。此時教師讓學生完成書上表格說說各數表示的意思。讓學生更好體會添加“+”“—”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三)分層訓練,實踐應用。
針對這節課教學的重難點,夯實對負數的認識,完成課后“做一做”第1題,理解負數的含義。然后完成第2題,學會區分正數和負數,鞏固深化教學內容。
(四)反饋總結,反思提升。
課程最后通過引領學生回顧正數負數的概念、讀法、寫法,及時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總結。
五、板書設計。
這是本課我的板書,簡單、明了,一目了然,突出了本課的重點。
0℃—3℃3℃3正數。
0℃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3℃—2℃—3℃—3負數。
結尾:對于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我做到了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感受數學生活化,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這一目標。今天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感謝各位評委的聆聽,謝謝大家!
負數的認識說課稿范文(13篇)篇十三
教學內容:蘇教版國標本第p1~3頁,例1例2,練習一:1~5題。
教學目標:
3、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在現實情景中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
教學難點:用正負數描述生活中的現象。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數字卡片。
學生準備: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1、問:我們學習過那些數?
2、玩剪刀、石頭、布的游戲。
3、說說你玩游戲的輸贏情況。(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如22)。
4、問:這兩個2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
談話:我們以前學的數很難表示這樣意思相反的量了,那老師請你當一回小小設計師,請你來設計一種新的表達方式,來反映輸贏的情況,要求簡單明了,讓人一看就知道。
5、匯報交流。
展示作品:(贏2輸2)(+2—2)。
問:這幾種方案哪種更具數學特色,更能清楚地反映出輸贏這種相反意義的量呢?
二、教學正負數。
1、引導:你們和數學家想到一起去了,贏2次我們可以用+2表示,讀作正二,“+”是正號,輸2次可以用“—2”表示,讀作負二,“—”是負號。
2、快速搶讀(教師出示卡片:+7、—100、+3.6、—0.8,20)。
(1)快速讀數。
(2)20應該放在哪里?為什么?
(4)小結:我們前面學過的數其實都是正數,那今天我們就重點來認識負數。
三、了解負數的歷史。
同學們,你們想知道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是怎樣表示意義相反的量的?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負數去了解負數的歷史。(播放多媒體課件)。
四、了解負數的意義。
1、教師談話:在我們的生活中,負數可以表示哪些相反意義的量呢?
其實負數在計量溫度時就常常被采用到。
2、多媒體課件出示二月某天全國四個城市的氣溫:常州:6℃,廣州10℃,哈爾濱—10℃,漠河-26℃。
(1)用今天剛學的知識正確讀出這些溫度。
(2)問:6℃前面沒有“+”號,在零度以上還是零度以下?
(3)廣州和哈爾濱這兩個城市的氣溫一樣嗎?哪個更冷?為什么?
(4)小結:同學們非常巧妙地把0℃作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的分界點。
3、在溫度計上表示溫度。
(1)表示廣州的氣溫10℃。
(2)表示哈爾濱的氣溫—10℃。為什么這樣表示?
(3)相互比較10℃和—10℃,它們相差多少?
小結:看來,負數前面的負號不可省略,如果省略了,相差就大了。
(4)漠河氣溫怎么表示?它與—10℃相比哪個更冷?
五、正數、負數和0之間的關系。
1、同桌討論正數負數和0之間的關系。
2、說說它們之間的關系。
3、誰能用兩個圈來分別圈出黑板上的所有正數和負數。
4、學生舉例再說幾個正數和負數。
問:正數和負數就這幾個嗎?你能說完嗎?應該怎么表示?
5、想一想:0是正數還是負數?為什么?
六、鞏固練習。
3、博愛小學校門口向東到武進書店行400米,表示為+400米,向西到少年宮行1500米,記作()。如果向北走40米記作—40米,那么+200米應該表示()。
七、全課小結:
今天學習了什么知識?
你又知道了哪些知識呢?
板書設計:
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