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需要根據學生的年級、課程要求和教育目標來制定,是一項按照科學原理進行的任務。七、教學計劃的評價是教師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的重要手段,通過對教學計劃的評價,可以發現問題和不足,并及時進行調整和改進。
猜數游戲教學設計(優秀20篇)篇一
1.通過游戲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能解決簡單的問題,并掌握有關“6”和“7”的加減法.
2.在游戲活動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積極交流、積極思考,并培養學生有序思維的能力.
3.在游戲活動中,使學生不斷積累經驗,發展他們的數感.
教學重點。
掌握“6”和“7”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有序思維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猜數“2”或“4”
2.學生猜數,并說出簡單的理由.
3.教師提問:
(1)老師的手里到底有幾個磁珠哪?想不想知道?
(2)看看老師的左手有幾個?(教師把左手的4個磁珠貼在黑板上)。
(3)右手哪?(教師把右手的2個磁珠貼在黑板上)。
(4)有誰猜對了?你怎么知道一共有6個磁珠呀?
(左手有4個磁珠,右手有2個磁珠,合起來一共有6個.)。
(5)你能用數學算式表示嗎?
2+4=64+2=6。
5.教師提問:
(1)你猜對了嗎?你怎么那么肯定你猜對了?
一共有6個磁珠,老師左手有2個,右手一定有4個.
(2)能把你的想法用數學算式表示出來嗎?
2+4=64+2=66-2=46-4=2。
6.小結:你們猜得有理有據,所以都猜對了,快為你們的勝利鼓鼓掌吧!
(二)猜數“3”
2.你能用數學算式表示嗎?6-3=3。
(三)猜數“1”和“5”
6-1=56-5=1。
2.你們是不是都很想玩猜數游戲?那同桌的兩位小朋友就來一次猜數大賽好不好?
二、活動二:生生進行“猜數游戲”
(一)教師談話:同學們從學具盒里數出7個小珠子,看誰數得快!
(二)教師說明游戲規則。
一個同學捂,另一個同學猜,并說出算式.如果猜和算式都說對了,就可以從學具盒里拿出一個小珠子,放在盒蓋中,表示得一分.比賽結束時,誰得的小珠子多,誰就獲得了勝利.
(三)小組活動.
(四)你們倆是怎樣玩猜數游戲的,結果怎樣?
0+7=77+0=77-0=77-7=0。
1+6=76+1=77-1=67-6=1。
2+5=75+2=77-2=57-5=2。
3+4=74+3=77-3=47-4=3。
(五)小結。
三、活動三:口算搶答。
3+4=7-4=7-3=7-5=1+6=2+5=。
6-3=7-1=7-7=4+2=3+3=1+5=。
四、活動四:找朋友。
(一)出示圖片:連一連。
(二)教師提問:看一看,誰看明白了?(把加起來和是7的數連起來.)。
說明:學生在連一連的時候,可能是把兩個數相連,有可能是把三個數相連,只要加起來和是7就是正確.
五、活動五:小老鼠背土豆。
(一)出示圖片:老鼠背土豆。
(二)學生自編故事。
你們能把自己編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嗎?
(三)能根據他們編的數學故事列出數學算式嗎?
0+7=77+0=77-0=77-7=0。
1+6=76+1=77-1=67-6=1。
2+5=75+2=77-2=57-5=2。
3+4=74+3=77-3=47-4=3。
(四)小結:看到你們這么聰明、能干,小老鼠自己卻不勞動,偷東西吃,心里非常難過,他表示以后一定改邪歸正,自食其力。
猜數游戲教學設計(優秀20篇)篇二
《猜數游戲》這一課是在學生理解加減法的意義和5以內的加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材安排了“猜數游戲”的活動,學生非常喜歡,每個學生都有積極性參與,從而使他們在玩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學會“6”和“7”的加減法。
在教學活動中,我共設計了四個環節。第一環節就是用粉筆做道具,左手有幾支?右手有幾支?一共有幾支?引出得數是6、7的加法,第二環節就是讓孩子玩猜數游戲,猜數游戲分單手猜和雙手猜,由易到難,引出6、7的減法。第三環節就是分粉筆,我要分給兩個小朋友,可以怎么分,叫不同的小朋友反復進行分,這樣反復進行幾次。學生就在分粉筆的游戲中掌握了數的分解和組成。第四環節就是對6、7加、減法的練習,加深對數的認識,為今后學習數學做好了鋪墊。
課堂中,我發現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有部分學生10以內的口算能脫口而出,有部分學生得稍微思考一會就能出來,有部分學生每道題都要掰著手指才能算出來。但本節課根據孩子愛玩好動等年齡特點,創設學生喜歡的“猜數游戲”這一活動,使數學游戲貫徹于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中,激發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著孩子們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之中,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從而使他們在猜數的過程中,已經不知不覺地理解和掌握6、7的加減法。掰手指的學生也漸漸減少,脫口而出的越來越多。
這節課讓我體會到不僅要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還要設法保持住他們的學習興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這樣才能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們豐富的想象力,是我所沒有料到的,對于這樣的學生,我也及時地給予了肯定和鼓勵。現在信息發達的時代,學生想像力豐富,思維敏捷,看問題總有自己的獨特的見解,如果我們一味地追求統一的答案,在課堂上制約和束縛他們的想象力,那樣只會把學生豐富的想像力扼殺掉。所以本課設計的練習題的答案不唯一,只要學生理解,能看圖列出算式就可以。同時還要求我們老師在備課方面多花心思,細細斟酌。
猜數游戲教學設計(優秀20篇)篇三
《猜數游戲》這一課是在學生理解加減法的意義和5以內的加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在教學中,我先告訴學生我一共有幾顆彈珠,左手有幾個,讓學生猜猜右手有幾個,這樣反復進行幾次,學生就在“猜”中掌握了數的分解和組成以及加、減法,加深了對數的認識,為今后學習用數學做好了鋪墊。
課中,我發現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有部分學生10以內的口算能脫口而出,有少數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每道題都要掰著手指才能算出來;但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也有少數同學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擾,但是他們活潑好動天真爛漫,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節課根據孩子愛玩好動等年齡特點,創設學生喜歡的“猜數游戲”這一活動,使數學游戲貫徹于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中,它好比強大的磁場,最大限度的激發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著孩子們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之中,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從而使他們在猜數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理解、掌握6和7的加減法。
猜數游戲教學設計(優秀20篇)篇四
“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數學課中的游戲,可以調節學生的精神狀態,有利于知識的掌握,也使課堂教學張弛有度。
上課伊始,我與學生進行交流,“今天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好嗎?”這一句話把全班學生的注意力凝聚在一起,像磁石一樣把學生吸引住,迅速又巧妙地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在游戲中,師生共同總結出計算方法后,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猜數活動,把猜數游戲情境貫穿課堂的始終。課堂中,我發現有的學生10以內的口算能脫口而出,有的學生得稍微思考一會就能出來,有的學生每道題都要掰著手指才能算出來。但本節課根據孩子愛玩好動等年齡特點,創設學生喜歡的“猜數游戲”這一活動,使數學游戲貫徹于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中,激發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著孩子們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之中,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從而使他們在猜數的過程中,已經不知不覺地理解和掌握方法。掰手指的學生也漸漸減少,脫口而出的越來越多。
這節課讓我體會到不僅要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還要設法保持住他們的學習興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這樣才能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們豐富的想象力,是我所沒有料到的,對于這樣的學生,我也及時地給予了肯定和鼓勵。
猜數游戲教學設計(優秀20篇)篇五
教學目標:
1.在猜數游戲的活動中,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探索并掌握得數是6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能根據數學信息列出加減法的算式,并能正確計算得數是6的加法以及相應的減法。
3.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同時發展數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正確計算得數是6的加法以及相應的減法。
難點: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策略:游戲導入,合作交流,培養興趣。
教學準備:幻燈片、棋子、磁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在上課之前呢,我們來玩一玩湊數游戲,這個游戲呢是湊五游戲,也就是說老師說出一個數,你們要出另一個數可以和老師的數加起來等于5的。好開始!
師:我出2,生:我出3,
2、同桌互猜
看來同學們的反映可真快,已經掌握了5的加減法了!
二、新授6的加減法
(一)想一想,手中有多少個棋子?
1、老師再和大家玩一個游戲好不好?我們一起玩一個猜數游戲(板書課題:猜數游戲)
在玩這個游戲之前呢,老師要先跟大家講一下游戲要求(幻燈片展示)
好,現在聽懂老師的要求了嗎?那我們開始吧
2、老師的左手有幾個棋子?生:4個,右手呢?生:2個。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3、同學們都說得非常好,我們可以用數學算式來表示也就是
4+2=62+4=6(板書)
(二)猜一猜,手中有多少個棋子?
1、還想不想再玩一次?我們還用這6個棋子
老師的左手有3個棋子,那你們能不能猜出老師的右手有幾顆棋子呢?為什么?
生:老師的右手有3顆棋子,因為一共有6個棋子,老師左手有3個,右手一定有3個。
3、能把你的想法用數學算式表示出來嗎? 6-3=3(板書)
4、接下來,我們用畫一畫的方法,來表示計算過程:
(1)請同學們拿出學習單,在學習單上用自己喜歡的圖形來表示6-3=3。畫完之后再與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么畫的。
(2)學生上臺展示。
5、從剛才我們的學習中,同學們知道我們今天學習的是幾的加減法嗎?
生:6的加減法。(板書)
(三)分一分,填一填
2、學生動手操作完成表格并請學生代表匯報。
3、玩湊6游戲。
(四)說一說
1、那我們學習了6的加減法了,它還可以表示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課件)
2、2+4=6這個算是可以表示生活中什么問題呢?誰能將這幅圖的圖意說一說?(出示34頁蘋果)
3、這幅圖又出現了哪些數學信息和數學問題呢?(出示34頁小貓)
三、練習鞏固
看來同學們都掌握了6的加減法的計算,下面老師要考考你們,看看誰能夠闖關成功!
(一)練一練第1題(鞏固新知)
看一看,誰看明白了?
1、說清圖意。2、學生根據圖獨立完成。3、反饋。
(二)口算(開火車)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通過猜數游戲學得了什么知識呢?
生:6的加減法
把你們這節課的收獲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好嗎?
五、布置作業
書本p35練一練2、3、5、6
板書設計
猜數游戲(6的加減法)
2+4=6 6-3=3
4+2=6
《猜數游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在猜數游戲的活動中,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探索并掌握得數是6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計算得數是6 的加法及相應的減法。
3、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用數學的樂趣。
4、設計活動情景,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景和游戲中,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合作意識和主動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
能正確計算得數是6的加法及相應的減法
教學難點:
掌握有關6的加、減法算式的思考方法。
教具準備:
棋子 花片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以開火車的形式口算5的加減法
2、拍手游戲,仔細聽老師拍的次數 ,同學拍的次數與老師合起來是5。(師隨機拍出:1、2、3、4、5下。)
二、探求新知
1、6的加法
直觀演示猜數活動:一只手拿4個棋子,另一只手拿2個棋子,然后將兩只手的棋子合在一起。
讓學生說一說老師是怎么做的,你能提出什么問題,怎樣列式,等于多少。
重點說說你是怎樣算出來的
老師有6個棋子,猜猜兩只手里各有幾個棋子。并說說是怎么想的。
2、 6的減法
認真觀察老師的演示:6個棋子雙手,分別握著一些,攤開其中一只手。
同桌兩個人合作,一人做,一人猜,還要說算式。
匯報
小結
3、 6的組成
同桌進行變戲法活動,將6個花片分成兩堆,你有哪些分法。并把結果記錄在34頁表格中。
匯報
你能看這個表說得數是6的加法算式嗎?
誰能說減法呢?
4、借算式找原型
出示第一幅圖
觀察情境圖,說一說2+4=6表示的實際意義。
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問題可以用這個算式來表示。
出示第二幅圖,說6—4=2的意義,并舉實例說明。
三、課堂練習
1、教材35頁練一練
第1題 獨立看圖 寫出算式 組織交流
第2題 說說可以怎樣放
第3題 結合情境圖說一說算式的意義,再從生活中找一找 第4題 口算,對得數
第5題 在計數器上畫珠子,并填寫加減法算式。
第6題 數學游戲 手指對數
2、選擇練習
課件出示 看圖列式
四、小結
《猜數游戲》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根據數學新課標的基本理念,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精心設計學生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在師生互動猜數、生生互動猜數的游戲中學習6的加法和減法。
1、整節課以游戲、活動為主線,把教學內容清晰有效地串了起來,學生在一種活潑、開放、趣味盎然的氛圍中學會了知識。
2、教學中始終注意結合具體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圖意和算式的意義,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同時,有意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信息并抽象成數學問題,體會到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激發對數學的興趣。
3、關注學生數學活動經驗的獲得,讓學生從頭到尾思考問題。比如說說老師是怎么做的,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你有什么辦法算出得數??這些問題的設計,不僅培養了學生認真觀察、積極思考、正確表達的學習品質,更重要的是,知道怎樣學習數學,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
4、注意發揮小組同伴的作用,在組內交流中,互相啟發、互相學習,解決難點問題,培養了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識。
新教科書“情境+問題串”的設計,為教與學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礎環境和主要脈絡。教師應該把握課程標準,引領學生理解情境、解決問題。實際上課時,我對時間分配把握的不好,感覺有些內容突出的不夠,學生小組活動時間有點少,本來設計了小測驗,因時間關系沒有完成。
猜數游戲(6的加減法)
學習目標:
1、在猜數游戲的活動中,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探索并掌握得數是6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計算得數是6的加法以及相應的減法。
3、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用數學的樂趣。
重點:掌握“6”的加減法。
難點:培養學生有序思維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口算(出幾道口算題合適?)
5-2=4+1= 2+3= 3+0= 5-4= 3-3=
二、新授6的加減法
(一)想一想,手中有多少個棋子?
1、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
我們一起玩一個猜數游戲好不好?(板書課題:猜數游戲(6的.加減法),提前板書,用紙揭開)
(教師出示一個棋子,讓學生看看它的大小)
猜一猜老師的兩只手里一共抓了幾個這樣的棋子?
3、老師的左手有4個棋子,右手有2個棋子,合起來一共有6個。
4、你能用數學算式表示嗎?(板書算式)
2+4=6 4+2=6
(二)猜一猜,手中有多少個棋子?
1、還想不想再玩一次?我們還用這6個棋子,
(說完整話)一共有6個棋子,老師左手有3個,右手一定有3個。
3、能把你的想法用數學算式表示出來嗎?
6-3=3
這回誰猜對了?你們猜得有理有據,所以都猜對了,快為你們的勝利鼓鼓掌吧!
4、接下來,我們用擺一擺和畫一畫的方法,來表示計算過程:
(1)用三角形擺一擺:先擺了6個三角形,拿走3個,剩下3個,得出6-3=3;
(2)用畫圖:畫出總數6個三角形,再劃掉3個,剩下3個,得出6-3=3。(課件呈現)
5、從剛才我們的學習中,同學們知道我們今天學習的是幾的加減法嗎?
生:6的加減法
(師揭示副標題 6的加減法)
(三)分一分,填一填
一分?
2、師:指名,你到前面來扮演老師的同桌,其他同學認真觀察我的同桌是怎樣分的。(掩飾把6分成4和2的過程)
3、還有不一樣的分法嗎?這么多呀,下面就用你手中的三角形代替老師的棋子,同桌兩個人來邊分一分,邊說一說。
4、全班匯報交流,教師板書(教師揭示提前畫的表格)
(四)說一說
1、其實這樣的數學問題在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我們大家一起來看一看。(出示課件)
2、誰能將這幅圖的圖意說一說?(出示34頁蘋果)
3、這幅圖又出現了哪些數學信息和數學問題呢?(出示34頁小貓)
三、練習鞏固
看來同學們都掌握了6的加減法的計算,下面單老師要考考你們,看看誰能夠闖關成功!
(一)練一練第1題(鞏固新知)
看一看,誰看明白了?
1、說清圖意。
2、學生根據圖獨立完成。
3、反饋。
(二)口算 課本練一練第4題(反饋)
(三)練一練第5題 畫一畫,填一填(反饋)
(四)出數游戲
四、課堂小結
你學會了什么?懂得了什么知識?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回家和爸爸、媽媽說一說。
板書設計;
猜數游戲(6的加減法)
2+4=6 6-3=3
4+2=6
教具:師6個棋子、兩個盒子、課件。生6個三角形學具。
課前板書:猜數游戲(6的加減法) 6的組成表格準備磁鐵和白紙擋好。
猜數游戲教學設計(優秀20篇)篇六
課題:猜數游戲(共1課時,第課時)。
教學目的:
1.經歷觀察和操作等學習活動,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
2.能正確計算得數是6的加法及相應的減法。
3.能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正確計算得數是6的加法及相應的減法。
難點:能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棋子,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游戲嗎今天我們一起玩一個小游戲看誰最聰明。(板書課題:猜數游戲)。
(根據學生的回答,提示學生“還少了一些”或“多了些”引導學生猜數)。
設計意圖:由于學生學習10以內的數時間不長,對數的認識及數數均不是十分熟悉,因此這樣安排單手猜數的游戲活動,既可以復習10以內的數,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生:一只手有4顆棋子,另一只手有2顆棋子。
師:現在老師把兩只手握在一起了,你說一共有多少顆棋子呢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可能會說:
1、2、3、4、5、6,一共有6顆棋子。
4之后是5、6,一共有6顆棋子。
4+2=6,可以畫圖形數出來。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跟6有關的問題的解決辦法。(板書課題:得數是6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
設計意圖:從學生感興趣的猜數游戲活動引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好習慣和語言表達能力,也為下面解決問題做準備。
二探究新知。
1.猜一猜。
學生可能會說:
先擺6顆棋子,再拿走其中的3顆棋子,就還剩3顆棋子。
先畫6個圓表示這6顆棋子,劃掉其中的3個圓表示拿走了3顆,就還剩下3顆。
可以列式算出來:6—3—3。
(學生的回答只要意思對,教師就要給予鼓勵)。
2.分一分,填一填。
師:現在老師想把手里的6顆棋子,分別放在兩只手里面,你有哪些分法。
生1:可以一只手里面放o顆,另一只手里面放6顆。
生2:可以一只手里面放1顆,另一只手里面放5顆。
生3:可以一只手里面放2顆,另一只手里面放4顆。
生4:可以一只手里面放3顆,另一只手里面也放3顆。
生5:可以一只手里面放4顆,另一只手里面放2顆。
生6:可以一只手里面放5顆,另一只手里面放1顆。
生7:可以一只手里面放6顆,另一只手里面放o顆。
(學生匯報的同時教師要記錄下來)。
師:打開教材第34頁,根據你們的分法能填好這個表格嗎試試看。
學生填寫表格,教師巡視指導。
3.說一說。(課件出示:教材第34頁“說一說”插圖)。
師:看圖后你明白了什么說一說。
在小組交流后,匯報。
生1:左邊盤子里有2個蘋果,右邊盤子里有4個蘋果,一共有6個蘋果。
三、課堂總結。
我們今天學習了得數是幾的加減法?
誰能說一說列舉幾個算式?
板書設計:
猜數游戲(6的加減法)。
612345。
54321。
猜數游戲教學設計(優秀20篇)篇七
教學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讓學生掌握有關6的加減法。
2、在游戲活動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積極交流、積極思考,并培養學生有序思維的能力。
3、在游戲活動中,使學生不斷積累經驗,發展他們的數感。
重點難點:
1、掌握6和的加減法。
2、培養學生有序思維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呈現目標,任務導學。
1、能夠正確計算有關6和的加減法;
2、在具體活動中理解數的具體意義。
二、互動探究,合作求解。
1、教師談話:我們一起玩一個猜數游戲好不好?
2、學生猜數,并說出簡單的理由。
3、教師提問:你能用數學算式表示嗎?2+4=64+2=6。
4、教師:還想不想再玩一次?并用數學算式表示出來。6-2=46-4=2。
活動二:生生進行猜數游戲。
1、教師談話:同學們從學具盒里數出7個小珠子,看誰數得快!
2、教師說明游戲規則。
3、小組活動.。
活動三。
3+3=。
6-4=。
6-3=。
6-5=。
1+5=。
2+4=。
6-3=。
6-1=。
6-6=。
4+2=。
3+3=。
1+5=。
找朋友:出示小黑板:連一連。
強化訓練。
當堂達標好啦,現在我們去檢查一下我們學得怎么樣。
1、獨自完成課本35頁練一練中第1、2、3題后小組內訂正。
2、獨自完成課本35頁練一練中第4、5、6題后全班訂正。
課后反思:
預習先行觀察課本36頁情境圖背土豆。
猜數游戲教學設計(優秀20篇)篇八
教學目標:
1.在猜數游戲的活動中,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探索并掌握得數是6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能根據數學信息列出加減法的算式,并能正確計算得數是6的加法以及相應的減法。
3.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同時發展數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正確計算得數是6的加法以及相應的減法。
難點: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策略:游戲導入,合作交流,培養興趣。
教學準備:幻燈片、棋子、磁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在上課之前呢,我們來玩一玩湊數游戲,這個游戲呢是湊五游戲,也就是說老師說出一個數,你們要出另一個數可以和老師的數加起來等于5的。好開始!
師:我出2,生:我出3,
2、同桌互猜。
看來同學們的反映可真快,已經掌握了5的加減法了!
二、新授6的'加減法。
(一)想一想,手中有多少個棋子?
1、老師再和大家玩一個游戲好不好?我們一起玩一個猜數游戲(板書課題:猜數游戲)。
在玩這個游戲之前呢,老師要先跟大家講一下游戲要求(幻燈片展示)。
好,現在聽懂老師的要求了嗎?那我們開始吧。
2、老師的左手有幾個棋子?生:4個,右手呢?生:2個。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3、同學們都說得非常好,我們可以用數學算式來表示也就是。
4+2=62+4=6(板書)。
(二)猜一猜,手中有多少個棋子?
1、還想不想再玩一次?我們還用這6個棋子。
老師的左手有3個棋子,那你們能不能猜出老師的右手有幾顆棋子呢?為什么?
生:老師的右手有3顆棋子,因為一共有6個棋子,老師左手有3個,右手一定有3個。
3、能把你的想法用數學算式表示出來嗎?6-3=3(板書)。
4、接下來,我們用畫一畫的方法,來表示計算過程:
(1)請同學們拿出學習單,在學習單上用自己喜歡的圖形來表示6-3=3。畫完之后再與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么畫的。
(2)學生上臺展示。
5、從剛才我們的學習中,同學們知道我們今天學習的是幾的加減法嗎?
生:6的加減法。(板書)。
(三)分一分,填一填。
1、師:那我們做完了游戲,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個表格,6可以分成什么和什么呢?
2、學生動手操作完成表格并請學生代表匯報。
3、玩湊6游戲。
(四)說一說。
1、那我們學習了6的加減法了,它還可以表示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課件)。
2、2+4=6這個算是可以表示生活中什么問題呢?誰能將這幅圖的圖意說一說?(出示34頁蘋果)。
3、這幅圖又出現了哪些數學信息和數學問題呢?(出示34頁小貓)。
三、練習鞏固。
看來同學們都掌握了6的加減法的計算,下面老師要考考你們,看看誰能夠闖關成功!
(一)練一練第1題(鞏固新知)。
看一看,誰看明白了?
1、說清圖意。2、學生根據圖獨立完成。3、反饋。
(二)口算(開火車)。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通過猜數游戲學得了什么知識呢?
生:6的加減法。
把你們這節課的收獲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好嗎?
五、布置作業。
書本p35練一練2、3、5、6。
板書設計。
猜數游戲(6的加減法)。
2+4=66-3=3。
4+2=6。
猜數游戲教學設計(優秀20篇)篇九
學生的經驗和活動是他們學習數學的基礎。本節課的教學設計,能根據數學新課標的基本理念,精心設計學生的數學活動,充分利用了學具和多媒體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實際中運用所學知識,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整節課以活動為主線,把教學內容清晰有趣地串了起來,設計新穎。教學過程科學合理,層次分明,層層遞進,高潮迭起,教師科學有效地引導,給人一種漸入佳境、耳目一新的感覺。整節課的設計和課堂教學的實施主要體現了以下特點。
1.小學生學習數學是一個思考的過程。“思考”是學生學習數學認知過程的本質特點,是數學學習的本質特征。沒有思考就沒有真正的數學學習。有效的學習就是激勵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本課教學中,教師注意把思考貫穿教學的全過程,將操作與思考有機地結合,讓學生在玩、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獲取新知。尤其是特別注重為學生創設獨立思考的空間,教學中,無論是學生“觀察、發現”“探索創新”“鞏固深化”還是“聯系實際”都是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進行小組合作或再組織討論交流。這樣的交流討論,是在學生獨立思考之后進行的,因而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有話能說,充分發揮了每個學生的積極性。這樣的教學,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合作學習的效率。
2.注重學生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教學中注意創設生活情境,使數學更貼近學生。注意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身邊的各種事物,學會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3.強調數學學習的實踐性、探索性。教學中設置了許多新穎有趣的實踐活動內容,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個性發展,增強數學內容的趣味性、開放性,強調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分享彼此的見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發展。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現的,老師決不包辦代替。讓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多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教學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樣,學生參與程度高,最大限度地拓寬了學生的思維,使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猜數游戲教學設計(優秀20篇)篇十
1.在生動活潑的情境和游戲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合作意識和主動探索的精神。
2.通過觀察和操作等學習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能解決簡單的問題,并正確計算得數是六、七的加減法。
3.培養觀察、語言表達、動手和初步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課時教材通過設計一個“猜數游戲”,使學生學會六、七的加減法。讓學生在游戲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在玩中學,在樂中學,培養合作的意識和主動探索的精神,在活動中積累經驗,發展數感,培養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想一想”讓學生自己編一個小老鼠偷土豆的故事,再利用這個故事提出數學問題并列出算式。
蚌埠市實驗學校是一所全市聞名的學校,環境優美,師資力量雄厚。學校的管理理念新,辦學模式新,師資隊伍觀念新,教育改革經驗新,并且現代化的教學設施一應俱全。目前,學校正在爭創省特色示范學校。
學生來自于蚌埠市中、東、西、郊四區,學生學習刻苦,在課堂上能夠認真聽講,積極發言,思維活躍,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還努力學習其他諸如舞蹈、繪畫、樂器、手工等特長本領,真正地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生家庭環境較好,父母的學歷也較高,能夠幫助孩子復習功課,指導作業,使學生有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教師對學生關心愛護,不論是優秀生還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都一視同仁,“一個都不放棄”的教育理念深深印在老師的腦海里。這些都為學生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一)創設情境。
師:小朋友,今天智慧老人要帶我們去數學樂園里玩,學習新的數學知識。你們愿意去嗎?
生:愿意。
師:(老師模仿智慧老人的語氣說出問題)你知道我們的手有什么用嗎?
生:知道。可以寫字;可以畫畫;可以刷牙;可以洗臉……。
生:想。
(找幾名學生上講臺和老師一起做游戲。)。
師:舉起你的右手。我出“4”(打出四的手勢)。
生:我出“1”(打出一的手勢)。
師:請下面的小朋友用這兩個數字說一個加法算式和一個減法算式。
生:(齊答)4+1=5;4-1=3。
師:下面請同桌的小朋友互相玩一玩,看哪組合作得最好。
(二)組織游戲。
生:想。
生:3顆。
師:你是怎樣猜到的?
生:因為剛才露出3顆,再加3顆才是6顆。
師:大家已經知道了總共有6顆,看到的有3顆,可以用個什么算式求出捂住的顆數呢?
生:用6-3=3。
師:你們想玩嗎?同桌互相玩,拿出6個圓片,左邊的小朋友捂,右邊的小朋友猜,記錄算式。
師:哪個小朋友愿意把你的減法算式和大家交流交流?
(引導學生說出所有可能得到的算式:6-4=2,6-2=4,6-5=1,6-6=0,6-0=6,6-1=5。)。
師:你能把這些算式按照一定的順序排隊嗎?
(請一名學生上臺來整理排列。學生可能是按照減數的大小來排列,也可能是按照得數的大小來排列,有的是從小到大排,有的是從大到小排。)。
師:你是怎樣排列的?
師小結:我們把算式按照一定的順序都排列整齊了。在數學王國里存在著許多規律,生活中也存在著許多規律,只要細心留意觀察就能夠發現。
2.活動二:擺一擺。
師:(貼出6個智慧果)黑板上有幾個智慧果,再添上1個是幾個?怎樣列式?
生:6+1=7,有7個智慧果。
師:請小朋友拿出你的學具盒中的小圓片。先擺2個,再擺5個,一共有幾個?怎樣列式?
生:5+2=7,2+5=7。
師:還可以怎樣擺?小朋友自己動手,邊擺邊記算式,看誰列的加法算式最多。
教師巡視,個別輔導學生操作,學生做完后集體反饋,并進行排隊整理。
(三)實際應用。
1.想一想,說一說。
師:小朋友,你們看,來了一只小老鼠。(屏幕上出現1只小老鼠在偷土豆的場景,畫外音:嘿,收獲真不小,我背回來了7個土豆。)。
師:糟了,小老鼠的袋子怎么了?
生:袋子破了!(電腦演示:4個土豆從袋子里漏了出來。)。
師:根據你看到的情境提個數學問題。
生:袋子里有7個土豆,丟了4個,袋子里還有幾個?
(引導學生列出算式:7-4=3。)。
(讓學生大膽想像編故事,學生根據不同的情況會列出不同的算式,讓學生說說每道算式的含義,只要合理就要給予肯定。)。
2.練一練。
(1)第1題。
師:這是一道連線題。先看左邊的圖,圖上有六堆好吃的桃子,你看一看哪兩堆桃子的數量加起來是方框里的數字7,就請你用線把它們連起來。比比哪個小朋友連得又快又正確。
(學生連好后找個別學生說出連的結果。)。
師:再看右邊的圖,有誰能夠說出這幅圖是要我們做什么呢?
生:圖上有五堆菠蘿,哪兩堆菠蘿的數量加起來是6就用線連起來。
師:小朋友說得真好。請你們自己獨立完成右邊的這幅圖。
(學生連好后集體反饋。)。
(2)第2題。
師:小朋友自己看圖,你能說出題目的意思嗎?[。
生:能。這道題是讓我們看圖列出一個加法算式和一個減法算式。
師:你能解決這道題嗎?
生:能。
(在學生獨立看圖、完成題目的基礎上組織交流。本題答案不唯一,只要學生能作出合理解釋,就應給予肯定和鼓勵。)。
(3)第3題。
生:能。
師:那么現在就請你們拿起武器――鉛筆,用你們的智慧把它們一個一個地打敗。現在開始。
(做完后學生集體反饋,要注意學生的正確率和速度。)。
(四)總結。
這節課主要利用了做游戲和講故事的方式讓學生學習得數是6,7的加減法,學生在一種活潑、開放的氛圍中輕松地學習,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達到了設計這一課時的教學目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在對所要學習的知識產生了興趣之后,才能夠產生學習的動力。在課一開始,我模仿智慧老人創設情境引入游戲,學生都覺得非常有趣,氣氛相當熱烈,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就可以集中起來,進行下面的游戲。又在最后的“練一練”的第三題中,我用了一個比喻,把計算題比喻成敵人,把鉛筆比喻成武器,通過一些生動的語言使學生產生了很濃厚的興趣,這樣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我還體會到不僅要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還要設法保持住他們的學習興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這樣才能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也說出了不少我在備課時沒有想到的答案,發揮出了他們豐富的想象力,而且還能夠給予合理的解釋,對于這樣的學生,我也及時地給予了肯定和鼓勵。這一點也充分地說明了國家新課程改革的必要性,舊的灌輸式的死板的教學理念是對學生的一種制約和束縛,如今的學生想像力豐富,思維敏捷,看問題總有自己的獨特的視角,如果我們一味地追求統一的答案,那只會把學生豐富的想像力扼殺掉。本課時的題目就有兩道題都是開放性的,答案不唯一,只要學生能夠做出合理的說明,就應肯定并且鼓勵學生作出不同的答案。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放手給學生,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以學生為主體,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放飛思維的舞臺。當然,任何事情都不是完美的,一節課也總有它的不足之處,對于這節課的內容比較多,有游戲、有故事、有習題,所以在處理各部分時間的問題上就把握得不是很好,有的部分用的時間應該再長一些,而有的就應該短一些,所以在處理課堂用時方面還要多花心思,仔細斟酌。總體來說,這節課還是比較成功的。
猜數游戲教學設計(優秀20篇)篇十一
1、在猜數游戲的活動中,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探索并掌握得數是6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計算得數是6的加法以及相應的減法。
3、在數學游戲的過程中,體會數學的樂趣和實用性。
1、教學重點:能正確計算得數是6的加法以及相應的減法。
2、教學難點:同一幅圖,能夠根據不同的問題列出加法和減法。
1、游戲引入(復習)。
師:以前認識0的時候,老師和孩子們做了一個游戲,孩子們還記得嗎?——猜猜我的右手有幾只筆,當時老師手中一共拿了三只漂亮的鉛筆,左手的鉛筆給孩子們看,右手藏在背后,請孩子們來猜,當時是想難住我們的孩子,結果發現孩子們非常厲害,很快就猜到,老師很不甘心,這次我多拿點鉛筆來,一定要難倒你們,看看,我一共帶來了幾只鉛筆啊?(6只)這次非常多了,看看左手我拿了2只,猜猜右手藏了幾只,看看誰的反應最快。(有小朋友要來猜一猜啦,孩子們的小耳朵應該(豎起來),仔細聽他能不能猜對呢?發言的孩子請你說完整,大家才聽得明白啊。)。
生:老師的右手藏了4只。
師:藏了4只?到底是不是4只呢?贊成的4只的孩子舉手給老師看看,到底你們猜對沒有呢?老師要拿出來了哦?想知道正確答案的孩子請坐直!
生:就坐直。
師:哇,原來右手真的藏了4只鉛筆啊,咦?你怎么知道右手藏了4只,你是怎么想的?
生:6-2=4或者2+4=6。
生:鉛筆(講學具貼在黑板上)。
師:請孩子們說完整,這是幾只鉛筆?
生:6只鉛筆。
師:一共6只鉛筆,剛才老師左手拿出來的是幾只?
生:2只。
生:(一共有6只鉛筆,左邊有2只,請問右邊有幾只?)。
生:6-2=4。
生:左邊有2只鉛筆,右邊有4只鉛筆,請問一共有幾只鉛筆?
師:哇,我們班的孩子真的非常厲害,用這些鉛筆就提出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數學問題,我還想用猜鉛筆的游戲難倒你們,看來老師是太低估孩子們了,剛才這個數學問題怎么解決,怎么列算式孩子們應該不可能不會吧?大家一起說好啦。
生:2+4=6。
師:(板書)孩子們真是太厲害啦,用一幅圖就列出了兩個完全不同的算式真是厲害啊。
2、同桌協作探究。
師;剛才是老師想難倒你們,就是我來藏,你們來藏,孩子們想不想和同桌玩一玩這個游戲?老師等會請孩子們拿出學具里面的6只小棒放在桌子上,學具盒收下去,現在開始。
生:迅速拿出小棒。
師:我們來玩猜小棒的游戲,像剛才老師那樣,一只手拿幾只小棒,請同桌小朋友來猜另一只手里有幾只小棒,但是,老師要布置一個任務了,這是數學課,孩子們不能只顧著玩游戲,老師希望你們能像數學家一樣有模有樣的做研究,怎樣研究呢?老師給同桌的兩個孩子發了一張紙,紙上有一個表格,和老師的屏幕上一樣的表格,孩子們每猜一次,就看看小朋友的右手,自己是不是猜對了,如果你猜對了,就驕傲的拿出鉛筆在表格的左邊寫上同桌小朋友左手的鉛筆的個數,右邊的格子里填上你猜對的鉛筆的個數,孩子們看啊,老師準備的表格真是長啊,足夠你們玩很多次猜數游戲了,不過為了難倒你的同桌,請不要重復,比如,第一次我左手拿著一只鉛筆,第二次我就不出一只鉛筆了,我多出點鉛筆,來考考他,老師友情提醒啦:做游戲時,請你們悄悄的,不要打擾其他組小朋友的游戲,好不好?我們要比一比看看哪組小朋友最像數學家,比一比哪些孩子猜得最快,填的最多。老師等會要在投影上展示你們這些小數學家們的研究成果。
生:同桌開始猜數游戲,并開始記錄。
3、成果展示。
師:時間到,請我們的數學家停止你們的研究,一二三。
生:請坐端。
生:豎起來。
師:這組小數學家做了好多次猜數游戲啊,記錄了這么多,看來他們猜得特別快,真是反應快啊,老師覺得他們的表格看著不清楚,我來總結下大家的記錄好了(ppt展示),我也有張記錄表格(黑板板書)。左邊是1,右邊就是5,左邊是2,右邊是幾啊?4,左邊是3,右邊的大家一起說3,左邊是4,右邊是2,左邊是5,右邊是1,,咦?沒有了嗎?好奇怪,我們只學習了1,2,3,4,5,6,嗎?還學習了什么數字啊?有一個特別的數字它是0,它表示沒有,猜數的時候我可不可以左手拿0只鉛筆來讓你們猜啊?(用手示范游戲)。
生:可以,左手是0只,那么右手就是6只。
師:那我可不可以左手拿6只,那么猜猜我右手有幾只呢?(用手示范游戲)。
師:(記錄完整)仔細觀察這個表格,里面的數有什么特點?
生:左邊這排是從0-6,右邊這排是從6-0,每一排的兩個數加起來都等于找朋友。
師:你們能記住這些加起來等于6的一組一組的數字嗎?
生:能。
師:你們說能就能嗎?要考一考才知道,我們來玩找朋友的游戲,如果你記住了這些兩個兩個的數字,就肯定能找到好朋友,老師這里有蘋果寶寶,每個蘋果寶寶里都有一個數字,請你去找好朋友,你們兩個的數字加起來等于6,那么你們就是好朋友,請幾位同學上來做可愛的蘋果寶寶。游戲開始(播放音樂:找朋友)。
生:孩子們開始熱鬧的尋找和自己能組成6的好朋友。
師:時間到,我們來看看他們找到好朋友沒有呢?0號蘋果寶寶你找到好朋友了嗎?
生:我的好朋友是6號蘋果寶寶。
生:0+6=6或者6+0=6。
生:是3,
師:哦?原來3+3就=6啊,老師忘記了,原來我也有一個蘋果寶寶,我就是3號蘋果寶寶啊,你好,很高興和你做好朋友。請孩子們下去吧,非常感謝我們可愛的蘋果寶寶。看來同學們確實已經記住了這些能組成6的數字,真是了不起的孩子們。一節課就記住這么多東西真是了不起,我們給自己鼓勵一下,棒棒,我們真棒!也!
5、課堂總結。
師: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生:我學會了一種猜數游戲,我認識了蘋果寶寶,知道了加在一起等于6的兩個蘋果寶寶是好朋友,我還知道了一幅圖可以列出兩個不同的算式。
這堂課是建立在孩子們已經對加法和減法有一定認識的基礎上,并且要求孩子們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已經培養到一定程度,學會了和同伴協作游戲,學會了邊游戲邊記錄的方法,但是這些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數學教學就應該試著多給孩子們感悟和體驗的空間,讓他們像小小數學家一樣去發現,可能孩子們會比我們預計的要聰明要能干。一年級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很有限,我的教學設計以游戲為主,通過語言激發孩子們的自信心和好勝心,培養孩子們對數學的喜愛和興趣。
猜數游戲教學設計(優秀20篇)篇十二
教授教化內容:一年級上冊第三單位“加與減(一)”
教授教化目標:
1.經由過程不雅察和把持等進修活動,使學生進一步懂得加減法的意義,能解決簡單的標題,并精確計算6,7的加法及響應的減法。2.在活潑活潑的情境和游戲中,激起學生的進修愛好,培養合作意識,主動摸索的精力。
3.培養學生不雅察、說話表達、著手把持和初步應用數學解決標題標才能。
教授教化重點:掌控“6”和“7”的加減法.
教授教化難點:培養學生有序思惟的才能。
教授教化過程:
(一)游戲激趣。
師:我們已進修了5的加減法,如今玩個小游戲好嗎?(師長教師與學生伸手指湊5)。
……。
師:同桌的小同伙互相玩一玩,看看合作得最好的是哪一桌。這節課我們持續來玩猜數游戲。(板書課題)。
(二)尋覓新知1.活動一:變變變(6的構成)。
師:瞧,師長教師這有幾個好吃的,是甚么呀!(紅棗)。
左邊幾個?右邊幾個?一共幾個?誰來講說加法算式?(3+3=6)。
看,師長教師再變!誰能說加法度榜模樣?(2+4=6或4+2=6)。
可以如何變?請小同伙拿出小棒也來變一變,把算式寫在演習本上。
學生活動。(變戲法,記算式)。
師:誰來講說本身記下的算式?(1+5=60+6=66+0=65+1=6)。
(1)勾引學生不雅察并四人小組展開評論辯論。
(2)師生合營整頓并小結。
2.活動二:猜一猜(猜數3,2,4)。
師:剛才小同伙看了師長教師變戲法,如今我們玩個游戲好嗎?
師長教師這兒有6顆紅棗,(兩手一捂,打開一只手,露出3顆)這邊捂住幾顆,誰來猜猜呢?(3顆)。
你是如何猜到的?(總共6顆,露出3顆,6-3=3)。
學生著手猜小棒,記錄算式。教師指導把持,參與學生活動。
師:誰來講說你的減法算式?(6-4=26-2=46-5=16-6=06-0=66-1=5)。
生1:減數一個比一個多1。
生2:差一個比一個少1。
生3:這些式子分列得很有規律。
……。
小結:是的,在數學王國里存在著很多有規律的美。生活中存在很多規律,只要細心留心不雅察,就可以夠發明。
3.活動三:擺一擺(略。學生商量7個圓片的不合擺法,并記錄算式)。
4.活動四:編故事。
(故事引進情境,計算機出示動畫圖面)。
(1)放音樂,7個小矮人快活地起舞。
(2)當第一天太陽升起的時刻,老大年夜扛著斧子出門砍木往了,小板屋里還有幾個小矮人?”)。
師:你知道嗎?先和同桌說一說。
生:小板屋里還剩6個小矮人,7-1=6。(屏幕顯示:7-1=6)。
(3)老二很愛勞動,第二天,他必定要和老大年夜往砍木,這時候屋里還剩幾個小矮人?(學生自由談話)。
(4)第三天、第四天會如何?誰會往下編故事?
生1:第三天,老三也往砍木了,屋里還剩4個小矮人,7-3=4。(學生說,教師把持計算機顯示)。
生2:還可以這么列:5-1=4。
師:真高興,我們班有這么多的“故事大年夜王”!
(三)鞏固新知,創新成長。
想想,說一說。
哎,小同伙,來了一個小壞蛋。(屏幕:出現一個小老鼠偷土豆的場景。畫外音:嘿,收成真不小,我背回7個土豆。)。
師:糟了!小老鼠的袋子如何啦?(袋子破啦)(計算機屏幕:一個土豆從袋子漏出來。)(1)小同伙,袋子里還有幾個土豆?(2)想想,土豆只會掉落一個嗎?(學生充分想像,勾引他們說清事理。)。
猜數游戲教學設計(優秀20篇)篇十三
本課時教材我通過設計一個“猜數游戲”和“擺數活動”,使學生學會六的加減法。讓學生在游戲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在玩中學,在樂中學,培養合作的意識和主動探索的精神,在實踐操作活動中積累經驗,發展數感,培養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在生動活潑的情境和游戲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想象思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主動探索的精神。
2.通過觀察和操作等學習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正確熟練地掌握六的加減法計算。
3.培養觀察、語言表達、動手和初步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會6的加減法,突破方法是引導學生在游戲中,通過合作與交流使學生掌握所有的算式。
教學難點是:提高學生計算的熟練程度,突破方法是組織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6的計算。
二、說教法與學法。
學生的經驗和活動是他們學習數學的基礎。本節課的教學本人根據數學新課標的基本理念,精心設計學生的數學活動,充分利用了學具和多媒體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實際中運用所學知識,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整節課以游戲、活動為主線,把教學內容清晰有趣地串了起來,設計了新穎的情景教學和動畫故事,盡可能的激發學生的求知*。教學過程緊扣教材,層層遞進,環環相扣,教師能根據學生的實際適時的引導,使整節課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有效的學習就是激勵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本課教學中,本人就注意實踐操作與游戲活動有機地結合,讓學生在玩、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獲取新知。
三、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我主要設計了五個環節:復習導入、猜數游戲、擺數活動、實際應用、擺數活動、課堂作業。
(一)首先是復習導入。
在上新課前本人用小猴蕩秋千的手指游戲復習了有關5的加減法算式,為學習6的加減法做好了鋪墊,接著以猜謎形式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了學生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接著進行本節課的主要內容——猜數游戲。
在猜謎導入的情景下,學生學習情緒高漲,因而教師自然的引入6的猜數游戲活動,這一活動是學生十分喜歡的,每個人都有積極參與的信心。在猜數游戲時,老師先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教具——磁鐵6塊,用雙手演示,讓學生通過猜數引出得數是6的加法,接著老師改變猜數形式,用單手猜數再引出相應的減法,從而使學生在玩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學會了6的加減法。并使學生充分地感知加減法之間的相互聯系。
(三)實際應用。
為了鞏固新學知識,本人在擺數游戲結束后,適時的安排了實際應用練習題。首先本人。
結合課本設計了一個蘋果的情景圖,通過老師演示過程,學生觀察思考,自己按圖和算式編故事,列出6的加減法算式。這一活動拓展了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接著又出示了練習題,進一步熟悉了6的加減法之間的聯系,使所學知識得到強化。
(四)擺數活動。
學習了6的猜數游戲后,學生興趣高漲,躍躍欲試,老師便順勢引導,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學具——6個圓片,組織同桌合作練習6的加減法,通過擺數活動,進行實踐操作,主動探究,得出6的所有加減法算式,這樣做給每個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展示自己,使每個學生都在活動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快樂。
(五)課堂作業。
最后進行課堂作業,提高學生計算加減法算式的能力和速度。
猜數游戲教學設計(優秀20篇)篇十四
《猜數游戲》這一課是在學生理解加減法的意義和5以內的加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在教學中,我先告訴學生我一共有幾顆彈珠,左手有幾個,讓學生猜猜右手有幾個,這樣反復進行幾次,學生就在"猜"中掌握了數的分解和組成以及加、減法,加深了對數的認識,為今后學習用數學做好了鋪墊。
課中,我發現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有部分學生10以內的口算能脫口而出,有少數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每道題都要掰著手指才能算出來;但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也有少數同學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擾,但是他們活潑好動天真爛漫,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節課根據孩子愛玩好動等年齡特點,創設學生喜歡的“猜數游戲”這一活動,使數學游戲貫徹于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中,它好比強大的磁場,最大限度的激發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著孩子們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之中,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從而使他們在猜數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理解、掌握6和7的加減法。
這節課我主要利用了做游戲和講故事的方式讓學生學習得數是6,7的加減法,學生在一種活潑、開放的氛圍中輕松地學習,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達到了設計這一課時的教學目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在對所要學習的知識產生了興趣之后,才能夠產生學習的動力。
在課一開始,我模仿智慧老人創設情境引入游戲,學生都覺得非常有趣,氣氛相當熱烈,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就可以集中起來,進行下面的游戲。又在最后的“練一練”的第三題中,我用了一個比喻,把計算題比喻成敵人,把鉛筆比喻成武器,通過一些生動的語言使學生產生了很濃厚的興趣,這樣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我還體會到不僅要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還要設法保持住他們的學習興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這樣才能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也說出了不少我在備課時沒有想到的答案,發揮出了他們豐富的想象力,而且還能夠給予合理的解釋,對于這樣的學生,我也及時地給予了肯定和鼓勵。這一點也充分地說明了國家新課程改革的必要性,舊的灌輸式的死板的教學理念是對學生的一種制約和束縛,如今的學生想像力豐富,思維敏捷,看問題總有自己的獨特的視角,如果我們一味地追求統一的答案,那只會把學生豐富的想像力扼殺掉。本課時的題目就有兩道題都是開放性的,答案不唯一,只要學生能夠做出合理的說明,就應肯定并且鼓勵學生作出不同的答案。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放手給學生,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以學生為主體,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放飛思維的舞臺。
當然,任何事情都不是完美的,一節課也總有它的不足之處,對于這節課的內容比較多,有游戲、有故事、有習題,所以在處理各部分時間的問題上就把握得不是很好,有的部分用的時間應該再長一些,而有的就應該短一些,所以在處理課堂用時方面還要多花心思,仔細斟酌。總體來說,這節課還是比較成功的。
這節課主要利用了做游戲和講故事的方式,讓學生學習得數是6、7的加減法,學生在一種活潑、開放的氛圍中輕松地學習,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達到了設計這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在課一開始,創設情境引入游戲,學生都覺得非常有趣,氣氛相當活躍,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就可以集中起來,進行下面的游戲。同時我還體會到不僅要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還要設法保持住他們的學習興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這樣才能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本課時的題目就有兩道題都是開放性的,答案不唯一,只要學生能夠做出合理的說明,就應肯定并且鼓勵學生作出不同的答案。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放手給學生,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以學生為主體,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放飛思維的舞臺。但這一節課的不足之處是,內容比較多,有游戲、有故事、有習題,所以在處理各部分時間的問題上把握得不是很好,有的部分用的時間應該再長一些,而有的就應該短一些,所以在處理課堂用時方面還要多花心思。
金川鄉中心校孫寶軍。
學生的經驗和活動是他們學習數學的基礎。本節課的教學設計,能根據數學新課標的基本理念,精心設計學生的數學活動,充分利用了學具和多媒體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實際中運用所學知識,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整節課以活動為主線,把教學內容清晰有趣地串了起來,設計新穎。教學過程科學合理,層次分明,層層遞進,高潮迭起,教師科學有效地引導,給人一種漸入佳境、耳目一新的感覺。整節課的設計和課堂教學的實施主要體現了以下特點。
1.小學生學習數學是一個思考的過程。“思考”是學生學習數學認知過程的本質特點,是數學學習的本質特征。沒有思考就沒有真正的數學學習。有效的學習就是激勵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本課教學中,教師注意把思考貫穿教學的全過程,將操作與思考有機地結合,讓學生在玩、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獲取新知。尤其是特別注重為學生創設獨立思考的空間,教學中,無論是學生“觀察、發現”“探索創新”“鞏固深化”還是“聯系實際”都是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進行小組合作或再組織討論交流。這樣的交流討論,是在學生獨立思考之后進行的,因而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有話能說,充分發揮了每個學生的積極性。這樣的教學,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合作學習的效率。
2.注重學生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教學中注意創設生活情境,使數學更貼近學生。注意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身邊的各種事物,學會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3.強調數學學習的實踐性、探索性。教學中設置了許多新穎有趣的實踐活動內容,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個性發展,增強數學內容的趣味性、開放性,強調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分享彼此的見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發展。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現的,老師決不包辦代替。讓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多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教學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樣,學生參與程度高,最大限度地拓寬了學生的思維,使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猜數游戲教學設計(優秀20篇)篇十五
本課時教材我通過設計一個“猜數游戲”和“擺數活動”,使學生學會六、七的加減法。讓學生在游戲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在玩中學,在樂中學,培養合作的意識和主動探索的精神,在實踐操作活動中積累經驗,發展數感,培養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在生動活潑的情境和游戲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想象思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主動探索的精神。
2.通過觀察和操作等學習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正確熟練地掌握六、七的加減法計算。
3.培養觀察、語言表達、動手和初步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會6和7的加減法,突破方法是引導學生在游戲中,通過合作與交流使學生掌握所有的算式。
教學難點是:提高學生計算的熟練程度,突破方法是組織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6和7的計算。
二、說教法與學法。
學生的經驗和活動是他們學習數學的基礎。本節課的教學我根據數學學習的基本理念,精心設計學生的數學活動,充分利用了學具和多媒體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實際中運用所學知識,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整節課以游戲、活動為主線,把教學內容清晰有趣地串了起來,設計了新穎的情景教學,盡可能的激發學生的求知*。教學過程緊扣教材,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適時的引導,使整節課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有效的學習就是激勵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本課教學中,我注意實踐操作與游戲活動有機地結合,讓學生在玩、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獲取新知。
三、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我主要設計了五個環節:復習導入、猜數游戲、擺數活動、回顧總結、課堂作業。
(一)首先是復習導入。
在上新課前我用先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兒歌《數鴨子》,讓學生邊聽邊唱,在情境中復習鞏固之前學過的10以內的數字及大小的排列,然后以開火車游戲復習了有關5的加減法算式,為學習6、7的加減法做好了鋪墊。接著以猜一猜的形式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了學生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接著進行本節課的主要內容——猜數游戲。
在猜一猜導入的情景下,學生對新課學習有了一定的興趣,因而我自然的引入6的猜數游戲活動,這一活動是學生十分喜歡的,每個人都有積極參與的信心。關于6的猜數主要設計了兩個活動。
活動一:6的加法算式。
1.先是老師變,學生猜。在猜數游戲時,我先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教具——紅棗6顆,用雙手演示,讓學生通過猜數引出得數是6的加法。然后是學生自己變,自己猜。請學生把豆子也拿出來變一變,同桌之間進行變戲法的活動,并且記錄算式。從變戲法這一有趣的情境出發,激發起學生的探究*,使學生初步體會信息呈現形式的多樣性,并在動手實踐中掌握6的加法。
2.師生共同整理并小結(引導學生進行觀察)。
先由學生自由說出自己的算式,我在黑板上以花朵的形式把他們的結果展示出來,花朵是6,每兩片花葉合起來的結果等于花朵上的6,這樣便于學生對加法的理解。等學生說完自己的算式后,我再以課件的形式出示已經整理好的算式,引導學生比較發現數字不同,但結果相同的兩種加法算式的異同,在整理零亂算式的活動中,培養學生有序思考的好習慣,初步感受有條理思考問題的優越性。
活動二:6的減法算式。
數活動。最后師生共同整理并小結,學生的匯報同樣以學生熟悉的房子的形式板書出來,方便學生再次觀察,最后課件出示整理好的減法算式,讓學生齊讀,在頭腦中對數學知識的規律性,形成初步的認識。
(三)擺數活動。
學習了6的猜數游戲后,學生興趣高漲,躍躍欲試,我便順勢引導,先用自己準備好的教具蘋果娃娃在黑板上分別演示有6個蘋果,再添進來1個,是幾個?學生很明白就能列出來算式6+1=7,然后又說從7個蘋果中去掉一個,很直觀的表現出減法的應用,學生很快就能列出來7-1=6,通過我的加減法演示后,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學具——7個圓片,組織同桌合作學習7的加減法,我巡視、指導參與學生操作活動,通過擺數活動,進行實踐操作,主動探究,得出7的所有加減法算式,這樣做給每個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展示自己,使每個學生都在活動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快樂。
(四)回顧總結。
這一環節主要目的是,通過老師引導小結,對本節課所學知識進行整理,使學生腦海中形成完整知識體系。
(五)課堂作業。
由于時間關系,最后7的減法算式沒有留給學生充分的匯報時間,我就留成了最后進行的課堂作業,讓學生繼續在剩余的時間和課后去完成。
猜數游戲教學設計(優秀20篇)篇十六
學生的經驗和活動是他們學習數學的基礎。本節課的教學設計,能根據數學新課標的基本理念,精心設計學生的數學活動,充分利用了學具和多媒體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實際中運用所學知識,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整節課以活動為主線,把教學內容清晰有趣地串了起來,設計新穎。教學過程科學合理,層次分明,層層遞進,迭起,教師科學有效地引導,給人一種漸入佳境、耳目一新的感覺。
1.小學生學習數學是一個思考的過程。
“思考”是學生學習數學認知過程的本質特點,是數學學習的本質特征。沒有思考就沒有真正的數學學習。有效的學習就是激勵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本課教學中,教師注意把思考貫穿教學的全過程,將操作與思考有機地結合,讓學生在玩、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獲取新知。尤其是特別注重為學生創設獨立思考的空間,教學中,無論是學生“觀察、發現”“探索創新”“鞏固深化”還是“聯系實際”都是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進行小組合作或再組織討論交流。這樣的交流討論,是在學生獨立思考之后進行的,因而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有話能說,充分發揮了每個學生的積極性。這樣的教學,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合作學習的效率。
2.注重學生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教學中注意創設生活情境,使數學更貼近學生。注意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身邊的各種事物,學會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3.強調數學學習的實踐性、探索性。
教學中設置了許多新穎有趣的實踐活動內容,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個性發展,增強數學內容的趣味性、開放性,強調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分享彼此的見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發展。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現的,老師決不包辦代替。讓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多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教學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樣,學生參與程度高,限度地拓寬了學生的思維,使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4.評價使課堂教學煥發生命光彩。
猜數游戲教學設計(優秀20篇)篇十七
教學目標:
1.在猜數游戲的活動中,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探索并掌握得數是6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能根據數學信息列出加減法的算式,并能正確計算得數是6的加法以及相應的減法。
3.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同時發展數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正確計算得數是6的加法以及相應的減法。
難點: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策略:游戲導入,合作交流,培養興趣。
教學準備:幻燈片、棋子、磁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在上課之前呢,我們來玩一玩湊數游戲,這個游戲呢是湊五游戲,也就是說老師說出一個數,你們要出另一個數可以和老師的數加起來等于5的。好開始!
師:我出2,生:我出3,
2、同桌互猜。
看來同學們的反映可真快,已經掌握了5的加減法了!
二、新授6的加減法。
(一)想一想,手中有多少個棋子?
1、老師再和大家玩一個游戲好不好?我們一起玩一個猜數游戲(板書課題:猜數游戲)。
在玩這個游戲之前呢,老師要先跟大家講一下游戲要求(幻燈片展示)。
好,現在聽懂老師的要求了嗎?那我們開始吧。
2、老師的左手有幾個棋子?生:4個,右手呢?生:2個。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3、同學們都說得非常好,我們可以用數學算式來表示也就是。
4+2=62+4=6(板書)。
(二)猜一猜,手中有多少個棋子?
1、還想不想再玩一次?我們還用這6個棋子。
老師的左手有3個棋子,那你們能不能猜出老師的右手有幾顆棋子呢?為什么?
生:老師的右手有3顆棋子,因為一共有6個棋子,老師左手有3個,右手一定有3個。
3、能把你的想法用數學算式表示出來嗎?6-3=3(板書)。
4、接下來,我們用畫一畫的方法,來表示計算過程:
(1)請同學們拿出學習單,在學習單上用自己喜歡的圖形來表示6-3=3。畫完之后再與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么畫的。
(2)學生上臺展示。
5、從剛才我們的學習中,同學們知道我們今天學習的是幾的加減法嗎?
生:6的加減法。(板書)。
(三)分一分,填一填。
2、學生動手操作完成表格并請學生代表匯報。
(四)說一說。
1、那我們學習了6的加減法了,它還可以表示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課件)。
2、2+4=6這個算是可以表示生活中什么問題呢?誰能將這幅圖的圖意說一說?(出示34頁蘋果)。
3、這幅圖又出現了哪些數學信息和數學問題呢?(出示34頁小貓)。
三、練習鞏固。
看來同學們都掌握了6的加減法的計算,下面老師要考考你們,看看誰能夠闖關成功!
(一)練一練第1題(鞏固新知)。
看一看,誰看明白了?
1、說清圖意。2、學生根據圖獨立完成。3、反饋。
(二)口算(開火車)。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通過猜數游戲學得了什么知識呢?
生:6的加減法。
把你們這節課的收獲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好嗎?
五、布置作業。
書本p35練一練2、3、5、6。
板書設計。
2+4=66-3=3。
4+2=6。
猜數游戲教學設計(優秀20篇)篇十八
教學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幫助學生掌握有關“6”和“7”的加減法。
2.在游戲活動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積極交流、積極思考,并培養學生有序思維的能力。
3.在游戲活動中,使學生不斷積累經驗,發展他們的數感。
教學重點:掌握“6”和“7”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有序思維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5以內的加減法手勢游戲。
師:你知道我們的手有什么用嗎?
師左手出示2,右手出示3,再兩手和在一起,請生用算式表示。
師左手出示2,右手出示2,再兩手和在一起,請生用算式表示。
師左手出示1,右手出示4,再兩手和在一起,請生用算式表示。
師出示一只手,彎掉1個手指,請生用算式表示。
師出示一只手,彎掉2個手指,請生用算式表示。
二、探究新知。
(一)游戲學習6的加減法(師引導學習)。
猜數“1”或“5”
2.學生猜數,并說出簡單的理由.
3.教師提問:
(1)老師的手里到底有幾個磁珠哪?想不想知道?
(2)看看老師的左手有幾個?(教師把左手的4個磁珠貼在黑板上)。
(3)右手哪?(教師把右手的2個磁珠貼在黑板上)。
(4)有誰猜對了?你怎么知道一共有6個磁珠呀?
(左手有4個磁珠,右手有2個磁珠,合起來一共有6個.)。
(5)你能用數學算式表示嗎?
1+5=65+1=6。
5.教師提問:
(1)你猜對了嗎?你怎么那么肯定你猜對了?
一共有6個磁珠,老師左手有1個,右手一定有5個.
(2)能把你的想法用數學算式表示出來嗎?
1+5=65+1=66-1=56-5=1。
6.小結:你們猜得有理有據,所以都猜對了,快為你們的勝利鼓鼓掌吧!
猜數“2”和“4”
2+4=64+2=66-2=46-4=2。
猜數“3”
2.你能用數學算式表示嗎?3+3=66-3=3。
你們是不是都很想玩猜數游戲?那同桌的兩位小朋友就來一次猜數大賽好不好?
(二)遷移學習7的加減法(學生自主學習)。
活動二:生生進行“猜數游戲”
1、教師談話:同學們從學具盒里數出7個小珠子,看誰數得快!
教師說明游戲規則:
一個同學捂,另一個同學猜,并說出算式.如果猜和算式都說對了,就可以從學具盒里拿出一個小珠子,放在盒蓋中,表示得一分.比賽結束時,誰得的小珠子多,誰就獲得了勝利.
2、小組活動.
3、你們倆是怎樣玩猜數游戲的,結果怎樣?
0+7=77+0=77-0=77-7=0。
1+6=76+1=77-1=67-6=1。
2+5=75+2=77-2=57-5=2。
3+4=74+3=77-3=47-4=3。
4、小結。
(三)小結(數字組合)。
師生互動,兩人合起來的數是6和7。
如:我出3,你出3。
我出5,你出1。
三、鞏固練習。
活動三:口算搶答。
3+4=7-4=7-3=7-5=1+6=2+5=。
6-3=7-1=7-7=4+2=3+3=1+5=。
活動四:找朋友。
出示圖片:連一連。
教師提問:看一看,誰看明白了?(把加起來和是7的數連起來.)。
說明:學生在連一連的時候,可能是把兩個數相連,有可能是把三個數相連,只要加起來和是7就是正確.
活動五:小老鼠背土豆。
1、出示圖片:老鼠背土豆。
2、學生自編故事。
你們能把自己編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嗎?
3、能根據他們編的數學故事列出數學算式嗎?
0+7=77+0=77-0=77-7=0。
1+6=76+1=77-1=67-6=1。
2+5=75+2=77-2=57-5=2。
3+4=74+3=77-3=47-4=3。
4、小結:看到你們這么聰明、能干,小老鼠自己卻不勞動,偷東西吃,心里非常難過,他表示以后一定改邪歸正,自食其力.
四、總結。
本節課的重點是掌握6和7的加減法,難點是培養學生有序思維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抓住并突破了重點,但是還未突破難點,對于有序思維能力的培養落實不好。
本節課最大的特點就是數學游戲貫穿于課堂教學活動中,它好比強大的磁場,最大限度的激發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著孩子們主動地參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在對所要學習的知識產生了興趣之后,才能夠產生學習的動力。在復習鋪墊環節,用手勢游戲來回顧5以內的加減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為新課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在探究新知環節,師生進行猜數游戲學習6的加減法(師引導學習)可以上的活一點,早點讓學生自己操作探究,引導學生歸納整理,進而遷移學習7的加減法。這樣可以節省操作時間,用來強化訓練。本節課有游戲、有故事、有習題,在處理各部分時間的問題上把握得不是很好,有的部分用的時間應該再長一些,而有的就應該短一些,所以在處理課堂用時方面還要多花心思,仔細斟酌。
猜數游戲教學設計(優秀20篇)篇十九
:猜數游戲(6的加減法)。
1、知識與技能:能正確計算得數是6的加法及相應的減法。
2、過程與方法:經歷觀察和操作等學習活動,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能正確計算得數是6的加法及相應的減法。
教學難點:能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棋子。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游戲嗎?今天我們一起玩一個小游戲?看誰最聰明。(板書課題:猜數游戲)
生:一只手有4顆棋子,另一只手有2顆棋子。
師:現在老師把兩只手握在一起了,你說一共有多少顆棋子呢?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可能會說:
1、2、3、4、5、6,一共有6顆棋子。
4之后是5、6,一共有6顆棋子。
4+2=6,可以畫圖形數出來。
的減法)
二探究新知
1、猜一猜。
握著幾顆棋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可能會說:
先擺6顆棋子,再拿走其中的3顆棋子,就還剩3顆棋子。
先畫6個圓表示這6顆棋子,劃掉其中的3個圓表示拿走了3顆,就還剩下3顆。
可以列式算出來:6
猜數游戲教學設計(優秀20篇)篇二十
教學目標:
1.在生動活潑的情境和游戲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合作意識和主動探索的精神。
2.通過觀察和操作等學習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能解決簡單的問題,并正確計算得數是六、七的加減法。
3.培養觀察、語言表達、動手和初步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小朋友,今天智慧老人要帶我們去數學樂園里玩,學習新的數學知識。你們愿意去嗎?
生:愿意。
師:(老師模仿智慧老人的語氣說出問題)你知道我們的手有什么用嗎?
生:知道。可以寫字;可以畫畫;可以刷牙;可以洗臉……
生:想。
(找幾名學生上講臺和老師一起做游戲。)
師:舉起你的右手。我出“4”(打出四的手勢)。
生:我出“1”(打出一的手勢)。
師:請下面的小朋友用這兩個數字說一個加法算式和一個減法算式。
生:(齊答)4+1=5;4-1=3。
師:下面請同桌的小朋友互相玩一玩,看哪組合作得最好。
(我用模仿智慧老人的`方式創設情境引入游戲,學生都覺得非常有趣,氣氛相當熱烈,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就可以集中起來,進行下面的游戲。)
(二)組織游戲
1.活動一:猜數游戲。
生:想。
生:3顆。
師:你是怎樣猜到的?
生:因為剛才露出3顆,再加3顆才是6顆。
師:大家已經知道了總共有6顆,看到的有3顆,可以用個什么算式求出捂住的顆數呢?
生:用6-3=3。
師:你們想玩嗎?同桌互相玩,拿出6個圓片,左邊的小朋友捂,右邊的小朋友猜,記錄算式。
師:哪個小朋友愿意把你的減法算式和大家交流交流?
(引導學生說出所有可能得到的算式:6-4=2,6-2=4,6-5=1,6-6=0,6-0=6,6-1=5。)
師:你能把這些算式按照一定的順序排隊嗎?
(請一名學生上臺來整理排列。學生可能是按照減數的大小來排列,也可能是按照得數的大小來排列,有的是從小到大排,有的是從大到小排。)
師:你是怎樣排列的?
師小結:我們把算式按照一定的順序都排列整齊了。在數學王國里存在著許多規律,生活中也存在著許多規律,只要細心留意觀察就能夠發現。
(在這個環節我通過設計一個“猜數游戲”,使學生學會六的加減法。讓學生在游戲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在玩中學,在樂中學,同時將操作與思考有機地結合,讓學生在玩、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獲取新知。尤其是特別注重為學生創設獨立思考的空間,因而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有話能說,充分發揮了每個學生的積極性。這樣的教學,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合作學習的效率。)
2.活動二:擺一擺。
師:(貼出6個智慧果)黑板上有幾個智慧果,再添上1個是幾個?怎樣列式?
生:6+1=7,有7個智慧果。
師:請小朋友拿出你的學具盒中的小圓片。先擺2個,再擺5個,一共有幾個?怎樣列式?
生:5+2=7,2+5=7。
師:還可以怎樣擺?小朋友自己動手,邊擺邊記算式,看誰列的加法算式最多。
教師巡視,個別輔導學生操作,學生做完后集體反饋,并進行排隊整理。
(這個環節的設置強調數學學習的實踐性、探索性。在教學中我設置了許多新穎有趣的實踐活動內容,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個性發展,增強數學內容的趣味性、開放性,強調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分享彼此的見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發展。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現的,我決不包辦代替。讓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多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教學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樣,學生參與程度高,能最大限度地拓寬學生的思維,使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三)實際應用
1.想一想,說一說。
師:小朋友,你們看,來了一只小老鼠。(屏幕上出現1只小老鼠在偷土豆的場景,畫外音:嘿,收獲真不小,我背回來了7個土豆。)
師:糟了,小老鼠的袋子怎么了?
生:袋子破了!(電腦演示:2個土豆從袋子里漏了出來。)
師:根據你看到的情境提個數學問題。
生:袋子里有7個土豆,丟了2個,袋子里還有幾個?
(引導學生列出算式:7-2=5。)
(讓學生大膽想像編故事,學生根據不同的情況會列出不同的算式,讓學生說說每道算式的含義,只要合理就要給予肯定。)
2.練一練。
(1)第1題。
師:這是一道連線題。先看左邊的圖,圖上有六堆好吃的桃子,你看一看哪兩堆桃子的數量加起來是方框里的數字7,就請你用線把它們連起來。比比哪個小朋友連得又快又正確。
(學生連好后找個別學生說出連的結果。)
師:再看右邊的圖,有誰能夠說出這幅圖是要我們做什么呢?
生:圖上有五堆菠蘿,哪兩堆菠蘿的數量加起來是6就用線連起來。
師:小朋友說得真好。請你們自己獨立完成右邊的這幅圖。
(學生連好后集體反饋。)
(2)第2題。
師:小朋友自己看圖,你能說出題目的意思嗎?
生:能。這道題是讓我們看圖列出一個加法算式和一個減法算式。
師:你能解決這道題嗎?
生:能。
(在學生獨立看圖、完成題目的基礎上組織交流。本題答案不唯一,只要學生能作出合理解釋,就應給予肯定和鼓勵。)
(3)第3題。
生:能。
師:那么現在就請你們拿起武器――鉛筆,用你們的智慧把它們一個一個地打敗。現在開始。
(做完后學生集體反饋,要注意學生的正確率和速度。)
(在練習的過程中我毫不吝嗇對學生的贊揚與激勵,俗話說:“教師的一顆愛心使評價煥發出藝術的魅力”。在這個環節我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又一個的情境,引發一環又一環的問題,促使學生層層深入地思考,讓學生自覺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用心發現、用心思考、真誠交流,給學生以想像的空間。)
(四)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