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即方子、方法?!胺桨浮?,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將方法呈于案前,即為“方案”。方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劃書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方案篇一
裁判長:陳克琴
裁判員:1----3年級陳靜張芙杰鄭亞鳴
4----6年級周小波李廈勇
現場指揮:何琴張世靜
記分員二1--3年級魯逸平胡寒陳緒蓮
q-_-_6 !-級何威張慧任常芬
4----6年級跳長繩
4----6年級每班男、女各15人凸
4——6年級按2分鐘計時,所跳個數累計確定成績
4一一6年級xx年12月28日下午第二節課進行
七比賽器械:跳繩(長繩以學校下發的棉繩為準)(短繩各班自己解決)
xx年12月
活動方案篇二
一、活動目的:
為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提高學生開展文藝活動的組織、協調能力,使他們成為活潑、健康、開朗、自信的新時代少先隊員。為此特舉辦校園小主持人大賽。
二、活動主題:圓主持夢想展真我風采
三、參賽對象:三~六年級學生。
四、比賽形式:
1、自我介紹
要求:選手按抽簽順序上場,作1分鐘左右的個性化自我介紹(脫稿)。力求新穎大膽,富有自我特色,帶有豐富的表情及自然大方的肢體動作。
2、美文朗誦
要求:選手自選一首詩歌或美文進行朗誦,要求聲情并茂,富有感染力,能充分展示出選手的語言素養,時間掌握在1-2分鐘,可配樂。
3、才藝展示
要求:選手展示自己在才藝方面的特長,如:唱歌、曲藝、樂器演奏、講故事、相聲、小品、導游秀等有聲表演,樂器、伴奏帶自備,時間2—3分鐘。
4、模擬主持
要求:選手在給定的模擬情境中抽取一項,針對該情境的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段主持表演。時間1—2分鐘,內容要求合乎情理、健康向上。才藝展示結束后請參賽選手抽取試題。
五、比賽地點及時間:
1、地點:藝苑樓四樓
2、時間:四月底
六、活動程序:
1、以年級為單位,舉行一次選拔賽,在此基礎上各年級推薦3名學生參加決賽,初賽由年級組長負責。
2、決賽時以抽簽順序為比賽順序。
3、各年級參賽選手名單于4月27日之前上報少先隊,逾期作自動放棄。
六、獎項設置:
金話筒獎2名、銀話筒獎4名、銅話筒獎6名。
七、評分標準:
1、形象氣質:優雅、自信、大方、著裝得體。
2、語言能力:普通話標準,語言流暢,表達清晰,邏輯性強。
3、應變能力:思維敏捷,應變能力強。
4、每項比賽內容如不能按規定時間完成扣除3分/項,請特別注意控制好時間。
八、工作人員
多媒體:陳鋒
攝像:李冬杰
話筒及音響:朱龍成
計分:湯雄、顧慧
活動方案篇三
1、使學生了解和體驗愛的無私和偉大:母愛的細膩,父愛的深沉,師愛的博大……
2、讓學生學會理解關心父母、老師,以實際的行動報答父母、老師,努力學習,回報社會。
個人表演,小組互動,故事講述,小品表演,歌曲演唱。
1.布置教室。
2、準備相關故事、歌曲、詩歌,編排小品,制作愛心卡。
3、培訓主持人:盧澈(甲)、陳彥冰(乙)
甲:我們沐浴著愛的陽光長大。乙:我們滋潤著人間的真情成長。甲:多少次帶著幸福的感覺進入夢鄉。乙:多少回含著感動的淚花暢想未來。
合:今天讓我們敞開心扉,聆聽彼此的心聲。我們宣布:一(1)班"一路同行,感激有您"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1、全班齊唱《感恩的心》。
甲:我們的心中有多少個角落,存在著多少的愛。這些愛,教會我們感恩,一杯水,一顆糖……也許就能讓我們的心中充滿陽光。
乙:學會感恩,親情會變得更加溫暖;懂得感恩,友情會變得更加緊密;有了感恩,社會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甲:請欣賞情境劇《一路同行,感激有您》。
2.學生表演情境劇《一路同行,感激有您》。
乙:世界上有一種愛偉大無私。
甲:世界上有一種愛博大深沉。
乙:讓我們一起進入詩歌天地——歌頌親情。
3、學生表演詩歌朗誦《媽媽的愛》、《游子吟》、《感恩的心》。
甲:母親是從天而降的仙女,穿著美麗的雨衣,可是當她在我們面前時,卻將那精美的雨衣藏在了衣箱中,換上了最暗淡,最樸素的衣裙。
乙:請欣賞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4、歌曲表演《世上只有媽媽好》。
甲:聽完這首歌,我們是否對母親產生了更深的感情呢?面對養育我們的父母,我們該怎么做呢?小烏鴉就為我們做了一個好榜樣。請欣賞歌舞表演《小烏鴉愛媽媽》。
5、歌舞表演《小烏鴉愛媽媽》。
乙:小烏鴉不忘媽媽的養育之恩,它用實際行動回報了母愛,真是一只懂事的烏鴉,那么我們如何用實際行動去感恩父母呢?
甲:接下來有幾位小朋友要用故事、歌曲告訴我們如何去做。
6、學生表演故事《黃香溫席》、歌曲《我的好媽媽》、詩歌《感恩父母》。
乙:多孝順的小黃香,多懂事的小女孩啊,真是值得我們學習。
甲:讓我們把對父母的感激之情,以及今后的打算寫在愛心紙上,一起去栽種一棵感恩樹。
7、學生在愛心卡上寫上一句感恩的話,在小組內讀一讀,并貼在感恩樹上。
乙:在生活中,關心我們的不只我們的親人,還有一個人,教會我們做人,授予我們知識……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總少不了他的攙扶,他是誰?
甲:是老師。是他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學生的生命里,又把自己和學生的生命放在大眾的生命里。我們更應該把我們的愛獻給他們!
乙:我們班的同學將老師與同學之間的愛演繹了出來。下面請欣賞小品《師生之間》。
8、小品表演:《師生之間》
甲:剛才的小品充滿了愛,充滿了溫情,老師的愛就是這么簡單,就那么真實地存在于我們平日的學習生活中。
乙:那一點一滴的愛就猶如天上的繁星,只在乎我們是否抬頭看。請欣賞詩朗誦《我敬愛的老師》。
9、詩朗誦《我敬愛的老師》。
乙:從小到大,有多少愛將我們沐浴與滋潤,又有多少愛被我們忽略和遺忘,現在請大家閉上眼睛,重溫平時的生活,回憶我們老師給予的點點滴滴的'愛,讓我們敞開心扉,暢談一下心中的故事。
10、同學結合自己的實際暢談感受。
甲:真心的關懷是一杯清茶就足以溫暖一顆冰封的心,是一根火柴就足以點亮一片暗淡的天空。其實我們身邊不乏真心的關懷和愛。
乙:愛是陽光,是雨露,愛讓我們幸福,愛讓我們感到快樂,讓我們一起歌唱《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吧》。
11、歌唱《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
甲:常懷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
乙:常懷感激之情的生活是最甜美的。
甲:請聽小故事《螞蟻報恩》。
12、學生講《螞蟻報恩》的故事。
甲: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感恩不僅僅是感謝幫助過自己的人,同時也要給予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請聽詩歌朗誦《學會感恩》。
13、配樂朗誦《學會感恩》。
乙:沒有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何以成人?
甲:沒有老師的教誨之恩,我們何以成材?
乙:沒有朋友的友愛之恩,我們何以快樂?
甲:我們的成長時時接受各方面的恩賜。
合:讓我們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說感謝之話,懷感動之情,做感恩之事,讓世界因感恩而變得更美好。
14、在歌曲《感恩的心》中結束此次主題班會。
活動方案篇四
帶孩子秋游,讓孩子在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過程中,體驗生活,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增強環保意識,宣傳環保,為環境保護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活動中,體驗到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蕉嶺石窟河深圳園
(1)舉舉手
a、每班選一個旗手,手執環保口號,制造中隊活動的環保氛圍。
b、201班選一個中隊長,手執隊旗,體現中隊集體活動的特點。
(2)彎彎腰
在外出和回來的路上、活動地點,將垃圾撿起并扔到指定的地點,活動結束后評選出“環保小衛士”,每班3名,并選一個最突出的學生進行100字左右的短文介紹其事跡,同時,請學校為其照相,進行張貼,號召大家都來做環保小衛士。
(3)動動口
a、全級齊唱隊歌。
b、齊念口號:親近自然,關注環保;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綠化家園,從我做起。
到達場地安排好位置后,由各輔導員組織。
c、齊讀倡議書。(由中隊長宣讀)
尊敬的各位隊員:
我是一名環保天使的隊員,大家都知道,地球似一個玻璃球,一不小心,就會破碎?,F在的地球是遍體鱗傷,非常的脆弱,而她的傷是人類造成的。但我們還要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所以我代表環保天使向你們提出以下幾條建議:
1、不要亂扔白色垃圾,應將垃圾進行分類。
2、不亂扔紙屑、果皮屑。
3、不隨地吐痰。
4、去購物時,自備購物袋。
5、節約用水,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
6、愛護花草樹木。
更多文章請加入作文交流小組查看
(4)動動手
a、變廢為寶
△牛奶盒→可愛的小動物、各種玩具、人偶、禮物
△空紙盒→玩具、禮物、小鬼造型
△碟片→風鈴
△礦泉水瓶→玩具、人偶
△易拉罐→裝飾品、風鈴等
活動中將各種廢品收集起來,四人小組為一團隊,合作制作一份作品。
b、收集各種環保標語,用卡紙設計各種圖案,并寫上自己喜歡的標語。
活動環節:
明確秋游目的:親近自然,走進環保
↓
強調安全事項,明了“彎彎腰”活動
↓
齊唱隊歌
↓
齊聽倡議書
↓
齊念口號
↓
自由活動:親近自然,介紹花草
↓
收集廢品
↓
自由創作(活動結束后)
上交作品:
(1)倡議書、口號
(2)變廢為寶小制作
(3)標語簽
(4)“環保小衛士”事跡介紹
1、事前交待學生帶好防暑用具、帽子,穿好布鞋,準備一些零食和白開水用書包裝好。
2、出發前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①男、女生各一排,手拉手出發,強調誰與誰是一對,方便安全出行,清點人數。遵守交通規則。
②不帶雨傘,以免傘刺傷到同學。
③前后距離別拉太遠,不踩同學的腳后跟,不故意停頓。
④如鞋帶脫了,出列系好再走。
⑤出發的路上,不損壞群眾的財產,如不把石頭扔進田里。
⑥不大聲喧嘩,路上不吃零食。
⑦分配好小組成員,方便活動的開展,定好組長,負責安全。
⑧回的時候要清點人數,不得由家長半路帶回。
3、正班主任在前,副班主任在后(帶隊),清理學生身上的刀具等危險品。
4、級長帶好相關的衛生用品,如止血膠布、風油精等。
5、道松老師騎摩托車,如有人員受傷,應立即報告學校領導并盡快送往最近的醫院搶救。
6、學生必須小組開展活動,不準單獨行動,帶隊老師始終與學生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