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能夠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展現作者對人生、社會和世界的獨到見解和思考。下面是一些名家名篇的摘抄,讓我們一起欣賞他們的精彩之處。
懷念小學生六年級(實用17篇)篇一
一個人的時光是如此寂靜,一個人行走在路上,是如此淡然;一個人走在黑色的夜下,路燈是如此耀眼,再霸道的黑夜,也躲不過這一排排整齊的燈光,好刺眼,刺痛了自己的雙眼,眼淚不知不覺留下了,毫無防備,安靜是如此落寞。一個人向前走著走著,瞬間累了,好想停下自己的腳步,好想停在上一刻的時光。
一場大病的媽媽剛好,想去鄉下的奶奶家去看看,我請了半個月的假期,陪著一起去看奶奶。下了火車二叔早已等候接我們,回到奶奶家已傍晚,一進門奶奶說,快來爐邊烤烤火,爐子上的鍋內,燉著雞肉,咕嘟咕嘟冒著熱氣。清香四溢中,不時有溢出的湯順著鍋沿流下,在香氣中都透著溫暖。
奶奶又從爐洞里扒出紅薯來,我急的想吃,提前下手,一把抓在手里,熱騰騰的紅薯燙手,兩手倒來倒去,騰出手摸耳朵,奶奶,媽媽笑我太急。
這時爸爸,媽媽小時候的玩伴,都來竄門問候,大家圍坐火爐喝茶聽家長里短的日子也讓人留戀。小屋里悄悄燃著的爐火,火燃得正好,是那種青煙散盡后的興旺和寧靜,爐膛醉紅著臉,將熱量送到小屋的角角落落。
我悄悄的拉著媽媽,去外面走走。家鄉的夜空,遠離城市,沒有路燈,夜空顯得璀璨的繁星點綴方顯得嫵媚迷人,蒼穹間有奔騰不息的驚濤駭浪方能顯示出磅礴神韻,雋永恢弘的壯麗容顏。
從遠處看那炊煙裊裊升起,定是萬般美好的景象,可是偶爾從灶膛內溢出的略微嗆鼻的煙味卻時常將我從遐思中拉出來,讓我聞聞這種獨有的鄉村氣息。
看著媽媽,病了一場卻漸漸的老了;我有了自己的生活,離開父母獨身行在外,我才終于明白,這個世界上,只有家才是我永遠的依靠,只有父母才是不變的守候。一個人的時光是如此寂靜,一個人行走在路上,是如此淡然;有親人相陪顯得處處是溫馨,處處是芬芳。
現在細想,或許我并不是想念那灶膛中的爐火,而是真切的懷念那一逝無返的光陰和關于鄉村的記憶,可是,在時隔多年后的異域他鄉,我只身一人,寫下這些文字,只為了想念家鄉,想念往昔,想念那灶膛中的爐火。這爐火是最好的見證。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爐灶相繼問世,人們生活條件也不斷的改善。
相信鄉下的“明天”一定會更加輝煌,以前爐灶將成為古董,成為文物,取代它們的可能是更安全、更環保、更便宜、更方便的核能、人造太陽能當能源的爐灶。
懷念溫溫的爐火,懷念那些埋藏在心底即將漸漸逝去的舊物。暖氣、空調,走入了尋常百姓家,而那紅泥小火爐卻漸漸淡出我們的記憶,烹茶賞雪、圍爐暢談的意象也隨著時代的漣漪一圈圈的漾開去了。
懷念小學生六年級(實用17篇)篇二
我的童年是在家鄉度過的。尤記得家鄉的街車。雖然現在已經很難在家鄉搜索到這種街車的身影了,但那凝聚著親人之愛的街車卻始終行駛在我心里。
家鄉的街車是不同于現在滿大街跑的那些人力車的。家鄉的街車看起來有點像運輸貨物的大貨車,但體積要小得多。沒有后車門,只有一塊可折疊的低矮的攔板,可方便乘客上下車。駕駛室和乘客艙是隔開的,只開著一個小窗口。乘客艙兩邊各有一拍軟皮長椅。邊上垂下兩條粗繩,類似于公交車的扶手。
那時候,家鄉還沒有公交車,往來的人多半都乘坐這種街車。鄉里的人大多熟識,在車上見著了,總有說不完的`話。或是問起家里是否平安,或是撩起鄉里最近發生的事兒,或是談到誰家的孩子有了出息。街車儼然成了鄉里人的聊天場所。逢年過節,人們更是會慷慨地拿出糖果和糕點,和同車的人分享,聽幾聲祝福,得幾個彩頭。而孩子們也總是高興地接過糖果,含在嘴里,眨巴著眼睛,似懂非懂地聽大人們講話,盼著能再得到一顆糖。
不過,街車也并非完全討人喜歡。那震耳欲聾的發動機聲和街車內壁硌背的鐵條,就令人討厭。但在那時,做在外婆懷里,被捂著耳朵的我卻對此毫無感覺,反而覺得車跑得好快,坐得好舒服。知識,幾年后,當我長大,當我也自然而然地為弟弟捂上耳朵,用手臂護著他的背部時,才發覺自己的粗心。
如今,因為嘈聲太大的緣故,家鄉的街車已經被出租車等交通工具所取代。我多么懷念家鄉的街車啊。
懷念小學生六年級(實用17篇)篇三
我喜歡爬山,每當節假日,我總會去爬山。今天,爸爸,媽媽和我一同去爬山。山上景色怡人。鳥語花香。忽然,不知誰叫了聲:“這里的鳥真多??!”咦,我似乎在什么時候聽過這句話來著。噢,想起來了,那時候已經是五年前了......
放暑假了,我們全家一同去探望在老家的爺爺。
爺爺住在湖南祁陽,去那兒要坐火車到衡陽,再轉車去,那兒離祈東很近,是個水鄉,當地人人都會水,幾乎都游過湘江,爺爺家附近還有一座寶塔山,山上有座寶塔。爺爺告訴我,塔頂上記了很多明朝萬歷年間的事,估計是明朝建的。
這天,我又嚷著要爬山了。爺爺笑咪咪地說:“噢,又去爬山呀?呵呵,好,爺爺帶你去――”說著,爺爺麻利地站起身,拉著我向門外走去:“好、,走,走。”
我們爬上了山,樹林越來越密集,鳥鳴越來越悅耳,空氣越來越清新,我們的腳步也越來越慢。
爺爺開始介紹了:“這兒鳥真多啊!誒,欽兒,你看那個樹上的鳥巢!”
“哇真多鳥巢哦!一個,二個,三,四個。我,我數不過來了?!?/p>
“哈哈,欽兒,你看這株草!”
“不要,不要,毛毛蟲!”
“哈哈,這是毛毛蟲!你看你看,假的!”
“噢――假的!”
“欽兒,你快看你看,那樹上是什么?”
“嗯,不知道?!?/p>
“不曉得吧!那是大尾巴鼠(松鼠),會爬樹的,你看,它抱著個松球得了!”
“哈哈哈哈呵!,爺爺看,爺爺看,這是什么?”
“唉呀,莫著手摸,扎人的!”
“這是什么?”
“鐘森葉(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上面有許多剌吧!扎人的!”
“噢――!”
“你瞧樹上麻雀,好多吧,太陽下山嘍!回家吧”
“唉喲呀,這兒鳥真多!真多真多,我好喜歡!”......
我不知道,這是我最后一次和爺爺爬山去了。
一年多后――。
爺爺生病快不行了,我們趕了過去,第二天,爺爺就病逝了。他坐在座位上,一動不動的,我問:“爺爺坐在那里干嗎?”媽媽望了一下我,慢慢地說:“爺爺睡覺了,永遠也不會醒來了?!薄安恍?!爺爺要醒!”不懂事的我跑到爺爺面前:“爺爺,我要你帶我爬山,起來,爺爺起來!”周圍的人都哭了......
第二年清明,我們去掃墓。我懂事了許多,我跪在爺爺墓前,對爺爺說了一句:“爺爺,這兒鳥真多!”說完,我便爬在墓上哭了......
“欽!”我被拉回現實。媽媽說:“欽,在想什么壞事呢?”“這兒鳥真多!”“好了,下山吧!”一只鳥兒劃過天空,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云組成了一只鳥兒,背上騎著一個人。我對著天空輕輕地說了一句:“爺爺,你那兒鳥一定很多,你一定喜歡?!?/p>
懷念小學生六年級(實用17篇)篇四
三月的風腳步匆匆,有多少愛意,還未來得及擁抱;江南的雨癡癡纏纏,有多少思念,還未來得及加捻;離亭的燕翩翩歸來,有多少呢喃,還未來得及細訴。一個打盹的功夫,花開花落,春又闌珊。
若果真如此。我懇請時光停步,我有好多的詩意擱淺在這花開的季節,悠長的寂寞還未譽寫,一段懷念還在醞釀。就請時光之舟溯流而上,送我到懷戀之鄉。那里的雨絲絲如網,網了紅花綠柳,網了離離纖草在風中搖曳。那里的山水淺黛如畫,畫了一脈水灣融了蒼蒼蒹葭,畫了一葉蘭舟沒入渺渺煙波,畫了西山白鷺,迷了綠蓑青笠,畫了一檐黃昏滴雨,肥了芭蕉,紅了海棠。那里的風景沒有憂郁,只有柔媚。
江南是我的懷戀之鄉。風是暖的,水是明的,沙是軟的,送目青山,雨酥酥,煙裊裊,人依依。一葉烏蓬船穿行在歲月的河流,搖蕩唐詩的端莊宋詞的婉約;一把油紙傘徘徊在烏衣巷口,撐開一生情緣,三世輪回,滑落好多的故事;一根笛管吹得悠悠揚揚,紛繁了西窗樓雪,凄冷了庭院閑花,斑駁了墻頭苔痕。又是春半,寂寞的心思隨處飄蕩,逐流水而去,追鳥語和鳴。案上的詩寫了又寫,總覺好多的句讀不夠妥貼,收拾繾綣的心緒,出門作看花人去。
這樣的季節,天氣融和,春風巧渡,微雨不寒。總有人輕步淺踏芳塵,埋首輕吟淺唱,欲把疏狂圖一醉,細數縷縷心香?;蚋┦椎臀翘一M椏,任花瓣輕輕滑過眉尖,任翩舞的蝶兒停駐瘦肩。閉上眼,細品春色三分,一分零落香泥,一分絮隨東流,一分勾引那簾幽夢,點點不是愁。定格一季風景的美麗。
久違的風景,溫潤了橋邊的等待,癡呆了籬邊的詩魂。山外春鳩聲聲,在心間悠悠而過,悸動了詩心,出門尋覓去年失散的桃花,和那抹春紅,趁步春陌,一路讀山讀水,春色如煙如夢,如影隨行。
陌上一枝桃花橫斜,恰似如鏡清河,模在我要行走的阡陌。一樹繁花,嫣然明媚,臥枝安暖。我持傘而來,衣袂融入薄霧。履印蒼苔,拾一瓣落紅,披一襟微風,盈一袖暗香,嗅一樹芬芳。我也不打攪你,就靜靜站在枝旁,微笑靜觀,看你依依向暖,那抹嫣紅灼灼,一樹傾心的火焰是誰點燃,焚盡我的春寒料峭。
這個春天,你只用一眼的嬌媚與我邂逅,之后,我珍藏一個冬季的雪流失了,匯集成湖,裝滿一壇深邃。那嫩綠如酒,需淺酌慢飲,輕含紅唇,醇綿清冽。經年的相思,折疊成花朵的形狀,在這個允許花開花落的日子,盡情綻放,云卷云舒。然后。我想繪成畫,寫成詩,郵寄明年,讓你讀懂今日未曾彈唱的那支心曲,眼前的這片紛繁中,卻找不到屬于你的一朵顏色,找不到屬于你的一抹春紅,只好借助心底的愛戀,素描淺繪于你,如陌上春煙,或濃或淡,那脈深情裊裊。
懷念小學生六年級(實用17篇)篇五
走出辦公室門,不經意間瞥見一位朝一個小男孩揮手的五十多歲的男子,我的意識告訴我他是送孩子的家長,但我還是不由睜大了眼睛,目不轉睛地看著他,一種內心深處久藏的親切仿佛猛然從他身上迸射而出。是什么呢?父親的特質?似乎朦朧中從他身上幻化出另一個人――我的父親。只一瞬間后,我一聲嘆息,移開眼神。只是一個似曾相識的場景而已。
一個場景,一個陌生人,竟如一柄利劍劃過我的記憶,滿臉風霜的父親便如此真切的又浮現在我的眼前。父親走了快四年了,這四年的時光恍然若夢,揀拾起他生前的點點滴滴,那樣清晰深刻。
父親向來是一個冷峻似山的人,沒有溫和的語言,更沒有親昵的行為,所以作為女兒的我從來沒有機會在他懷里撒嬌,看到那張威嚴的臉也沒有膽量撒嬌。記得小時候,只有上街,他才會伸出大手緊緊拉住我的小手一路走去,每每那時我心里總美美的,似乎感受了一種來自父親的驕傲與力量。這樣的時光也是我最溫暖的記憶,以至于在夢里總是出現被他牽著手走在路上的情景。
自從我女兒的出生,我看到原來父親真的還有慈愛溫柔的一面。五年前,我親愛的父親,也一樣護送他的外孫女去幼兒園,與她揮手告別,放學的時間早早等候在校門外,臉上寫滿慈愛。亦如今天,不一樣的人再現了一樣的場景。作為女兒我真心的感謝他給予我孩子的那份愛。
更多的時候父親是一臉嚴厲,只是這一臉嚴厲對于我也只有30年的緣分,他匆匆走完53歲地生命,一去不復返。那一天做夢一樣,我滿心疑狐的趕到醫院,他已在慘白的被單下面長眠,我不能相信這是事實,跪在他面前撩開被蒙住的臉,握住那雙粗糙的大手,只是任憑我用力再握也沒有任何反應,我悲痛欲絕……握著他的手一路哭泣陪伴他回家。
失去父親以后,我猛然發現,我記憶里所有父親的不好之處全然消失的不留痕跡,存留的是在他嚴厲的背后那數不清的愛,在每一件小事,每一句叮囑里“路上小心,記得走大路小路不安全”“把摩托車擦擦,車干凈顯得人也講衛生”“把車鑰匙拔了”“工作一定要干好”“放假了嗎?哪會兒回來?……”細數數原來父親比母親嘮叨的要多,細數數原來每字每句里都是父親的關愛。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真正關心我們的父母吧,讓他們在有生之年享受那份來自兒女的愛。
懷念小學生六年級(實用17篇)篇六
在那棵松樹下。
似乎還殘留著我們的聲音。
門前的梧桐樹。
似乎又增添了六個年輪。
每一個年輪。
都似一幅色彩斑斕的畫。
老師臉上的皺紋。
老師頭上的白發。
似乎總是有那么一根。
為我而生。
以前的歌謠。
現在是否忘卻。
老師手心的溫度。
似乎還殘存著。
我不知道什么時候。
何時再能見到你。
但是你的音容笑貌。
早已深深地刻進我心。
也許不久后。
我將會離開這個家。
離開這個我生長了六年的地方。
但是,我永遠不會忘記。
您的嚴厲。
您的溫柔。
您的無奈。
您的開心。
您的驕傲。
從前,我會因您而驕傲。
現在,我讓會做您的榮耀。
似乎雨下了起來。
是在為離別而傷心。
一滴滴雨水。
深入骨髓冷。
鉆心的冷但是還有一個地方更冷。
那就是左心腔的位置。
從此,我們將分道揚鑣。
但是,我是不會忘記的。
那微笑。
那淚水。
那門前的梧桐樹。
似乎都在描繪著。
懷念小學生六年級(實用17篇)篇七
天空下著毛毛細雨,我坐在凳子上,靜觀……我看著我的四周,突然一顆樹進入了我的視野,我似乎在哪里見過,像是記憶中某一段被塵封的秘密。
我沖到那里,看著那棵樹,記憶很模糊,我的腦海里閃過一幅又一幅的畫面。??!我想起來了!這里是我與。和楊燁姐姐的“秘密小基地”!
想著我們曾經在這里的光榮事跡,心里忍不住泛起一股發澀的感情。
但是不久之后,楊燁姐姐轉學了,那些曾經以為我們將一輩子都記得的事情,卻在時間的蹉跎中被遺忘了。當想起時,我也只能一笑置之。
后來楊燁姐姐回來過一次,我看見她變了,或者說是換了一個人,因為她再也不是曾經那個單純的大姐姐了。她說:“這次我回來,就再也不會回來了,請珍重。”
我想著想著連眼淚都要掉下來,可惜,落淚卻不能換回楊燁姐姐。
看著我們唯一的一次合影,我笑了,不知在這城市的另一頭,楊燁姐姐是否在想我們呢?
懷念小學生六年級(實用17篇)篇八
這一年,我們初三。
這一年,我們初三。
假裝不關心自己的成績,卻在沒人的時候把墻上的成績排名看了一遍又一遍;
為了研究一道數學題可以忘記放學的鈴聲,為了請教一道物理題可以錯過吃飯的時間;
這一年,我們初三。
現在,我們畢業了,我們終于告別了可惡的初三,但是一切卻變得那么不習慣。原以為自己會在初三結束的那一刻得到徹底解放,可奇怪的是,初三的日子又常常在夢中出現。
又夢見自己座位下留下的汗漬,又夢見課桌上留下的道“三八線”,又夢見自己曾經在墻上留下的詩,又夢見寫滿作業的黑板。
又聽到百日誓師大會上的鏗鏘誓言,又聽到運動會上同學的加油吶喊,又聽到歷史老師那標準的林縣普通話,又聽到班主任在我失意時講她的學習經驗。
如今,曾經的同學,曾經的老師,曾經的校園都已漸漸遠去。再不會為了一個難題爭得面紅耳赤,再不會有人從背后悄悄蒙住我的雙眼,再不會有一袋零食分成幾份的快樂、再不會有人捂著肚子笑我的大花臉。
初三的日子,如此忙碌,又如此充實,如此漫長,又如此短暫。有學習上的明爭暗斗,又有兄弟般的親密無間;雖有一些苦澀的淚水,回味起來卻帶著絲絲甘甜。
初三的日子,我真的很懷念!
懷念小學生六年級(實用17篇)篇九
不久以前,外婆去世了。外婆生前最疼愛我,想到永遠也見不到外婆了,淚水就撲簌簌地從眼眶里流下來,就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
淚眼蒙蒙中,我眼前又浮現出最后一次見到外婆的情景。那一天,我和媽媽一起去看外婆,外婆正在吸氧,她躺在病床上,微閉著雙眼,臉色蠟黃,削瘦的臉,看到外婆和健康時已判若兩人,我的心里一酸,眼淚就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我的外婆受到怎樣的病痛折磨!這還是那個和藹可親的外婆嗎?外婆見我來了,睜開眼睛,勉強擠出一點笑容,吐出微弱的聲音:“阿寶,來,讓阿婆看看你?!蔽易呱锨叭ポp輕地握住外婆的手,不知說什么才好,只覺得心里有一座大山壓著似的,憂傷籠罩著我的全身。后來我跟著媽媽回去了,沒想到這卻成了我見外婆的最后一面。
外婆才六十多歲,身體還健康的時候,臉色紅潤,皮膚細膩,跟年輕人一樣充滿活力。她常在周末帶我去公園玩。那時外婆說:“阿寶都學習一周了,要換換腦筋了,走,我帶你去公園玩吧!”我忘不了我和哥哥在公園里追逐嬉戲,外婆坐在長凳上看著我們,紅潤的臉上洋溢著微笑,還不時地喊上一句:“阿寶,不要淘了,別摔著了。”等我玩累了,我就依偎在外婆的懷里,雙手摟著外婆的脖子,纏著外婆要冰激凌吃。外婆禁不住我的纏,就舉起手,樂呵呵地說:“走啰,外婆投降了,去給阿寶買冰激凌啰!”
而今這一切都成了我腦海里永遠抹不去的回憶,我永遠也見不到外婆了。送外婆走的那一天,我跪在地上給外婆三叩首。我已哭不出聲了,只是咧開著嘴無聲地抽泣著,滿腦子只有一個聲音“再也見不著外婆了!再也見不著外婆了!”抬起頭再看看媽媽和幾個阿姨,也都是滿臉的悲傷和沉痛。
懷念小學生六年級(實用17篇)篇十
這個冬天,雪沒有光顧。沒有了銀裝素裹的對比,春來的那么不露聲息。等到人察覺的時候,沉寂了一冬天的桃樹干不知何時已經綴滿了粉嫩的桃花。陽春三月,怒放的桃花,竟也不比朝霞遜色,像少女初妝,紅似胭脂柔似水。
絢爛的朝霞之下,獨屬清晨的寧靜愜意被笑聲打散,三個孩子在羊腸小道上嬉戲打鬧,小小的身影投在了地上,投在了植被間,投在了記憶深處。他們任由清晨閃耀的的露水打濕衣襟,也毫不在意,突然發現了這一株桃樹,也不管是不是有主便偷偷摘下熟透的.桃子,揣在兜里就蹦蹦跳跳的躲開,在孩子清脆的笑聲之下,一天的序幕也就此拉開。現在還是同一棵樹,只不過駐足的,只有我自己。驀然發現粉色之中夾雜了一點黃,我輕輕撩開周圍的桃花瓣,才辨識出一片可愛的油菜花瓣。
越是長大,就越是懷念。既然是那么美好的曾經,就要裝訂成冊,好好珍藏。
懷念小學生六年級(實用17篇)篇十一
母親是崇高的,母親是偉大的,而祖**親又培養了千千萬萬個花朵,今天我學了一篇,叫做《懷念母親》的感人的文章。
這篇文章中寫了季羨林六歲離開母親,在他讀大學二年級的時候,他母親棄養,只活了四十多歲。母親去世,他食不下咽,寢不安席,天。從此,他失去了母親,一想到母親,他就會淚流不止,感到十分凄楚。他到德國之后,經常夢到自己的母親和祖**親。在1935年11月寫的四篇感人的日記中,我讀出他不但愛自己的母親,還愛著祖國和遠在祖國的朋友。在那之后,他寫了一篇名叫《尋夢》的文章,表達了他熱愛兩個母親的情感。
我讀完這篇文章之后,覺得季羨林的這種愛母親與想要迎養母親的信心真令人感動!“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边@句話深深的打動了我。他因為母親的死去,傷心了一天又一天,痛哭了一天又一天,著真是出自深深的愛母的情感吶!
我想到了我自己:有一次媽媽正在看新聞,我看了看時間,對媽媽說:“媽媽,我要看動畫片!”媽媽不肯,我一把奪過遙控板,把電視調到少兒屏道,還愜意的躺在沙發上,翹著二郎腿,抖抖腳,喝著酸牛奶,津津有味的看著電視,完全不顧媽媽的感受。
現在,我已是六年級的學生了,應該從小孝敬母親,幫助母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哪怕只是幫她泡一杯熱茶、拿一雙拖鞋。何況我已經長大了,我不是以前的我了,不是那個只會在母親懷里撒嬌的孩子了,我必須趁后悔前,盡自己的力,孝敬母親。
季羨林他懷念母親;思念母親;想念母親。母親就像一道曙光指引著他。
懷念小學生六年級(實用17篇)篇十二
我一生有兩個母親,一個是生我的母親,一個是我的祖國母親。我對這兩個母親懷著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
我六歲離開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間曾回故鄉兩次,都是奔喪,只在母親身邊待了幾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讀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母親棄養,只活了四十多歲。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于地下。我的愿望沒能實現,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著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
后來我到德國留學,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小城,不知道為什么,母親頻來入夢。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道為什么,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
為了說明當時的感情,我從初到哥廷根的日記中摘抄幾段: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來了。我覺得這黃昏的時候最有意思。我不開燈,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漸漸織上天空,織上對面的屋頂。一切都沉在朦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靜到不能再沉靜時,活動起來。我想到故鄉,故鄉里的老朋友,心里有點酸酸的,有點凄涼。然而這凄涼并不同普通的凄涼,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
1935年11月18日。
從好幾天以前,房東太太就向我說,她的兒子今天回家,從學?;貋恚吲d得不得了……但兒子一直沒有回來,她有點沮喪。她又說,晚上還有一趟車,說不定他會回來的。我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長眠于故鄉地下的母親,真想哭!我此刻才明白,全天下的母親都是一樣的!
1935年11月20日。
此刻我真的想家,想故國,想故國的朋友。我有時想得簡直不能忍耐。
1935年11月28日。
我仰躺在沙發上,聽風路過窗外。風里夾著雨。天色陰得如黑夜。心里思潮起伏,又想到故國了。
我從初到哥廷根的日記里,引用了這幾段。實際上,類似的地方還有不少,從這幾段中也可見一斑了。一想到我的母親和祖國母親,我就心潮騰涌,留在國外的念頭連影兒都沒有。幾個月以后,我寫了一篇散文,題目叫《尋夢》。開頭一段是:
夜里夢到母親,我哭著醒來。醒來再想捉住這夢的時候,夢卻早不知道飛到什么地方去了。
下面描繪在夢里見到母親的情景。最后一段是:
天哪!連一個清清楚楚的夢都不給我嗎?我悵望灰天,在淚光里,幻出母親的面影。
我在國內的時候,只懷念,也只有可能懷念一個母親。到國外以后,在我的懷念中增添了祖國母親。這種懷念,在初到哥廷根的'時候異常強烈,以后也沒有斷過。這種懷念,一直伴隨我度過了在歐洲的十一年。
真摯:(感情)真誠懇切。文中指作者對自己的母親和祖國都懷著同樣的敬意和真誠的愛意。在作者心目中,兩位母親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
棄養:婉辭,指父母死亡。
寢不安席:無法安然入睡。文中指作者因為母親的突然去世,心中感到無比悔恨,腦海中一直浮現著母親的樣子,在不斷自責和愧疚中無法正常入眠。
終天之恨:終身的遺恨。文中指作者因為失去了母親,而感到終身遺恨。
薄暗:昏暗。文中指黃昏時候,夜幕逐漸降臨,天地間一片朦朧、昏暗。
沮喪:灰心失望。文中指房東太太一直期待著兒子歸來,兒子卻遲遲未歸,心里有種失落感。從中可見母親對孩子的牽掛,體現了母親的愛。
思潮起伏:接二連三的思想活動。文中指作者在風雨交加的日子里,心里感到落寞無依,腦海中一直盤旋著祖國的影子,回憶著在故國的親人和朋友,各種念頭此起彼伏,不斷涌現在腦海中。
可見一斑:比喻見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體。
心潮騰涌:心情跳躍,涌動。文中指作者想到自己的母親和祖國母親,心情非常激動,恨不得立刻回到她們身邊去,不想在國外停留。
懷念小學生六年級(實用17篇)篇十三
今天很無聊。我翻看了一下閑置了很久的相冊,看到了工業街小學老師的全家福。老師們的臉上露出了不情愿的表情,因為這是在工業街小學舊址拍攝的最后一張全家福。為了迎接宣化區三年大變革的號召,工業街小學不得不拆除。教育局臨時安排我們做雙語學校,新學校建好之后就搬出去了。
母校的一切,至今還清晰地記在腦海里。學校里有兩棟干凈明亮的教學樓。教學樓西側是一個周長400米的操場。操場中間還有一個講臺。再往前是我們早上升國旗的地方。我們每個假期都在這里接受長輩和老師的檢查。操場邊上種了一圈小樹,學校的墻上爬滿了爬山虎,夏天郁郁蔥蔥,綠意盎然。聽著“哈哈哈”的笑聲。孩子們一起快樂地玩耍,每個角落都充滿了笑聲和歡笑。在課堂上,學生積極回答問題。下課后,他們像一群嘰嘰喳喳的鳥一樣沖出教室。但是現在,我們的教室在四樓,每天被鎖在教室里真的很無聊。
母校充滿了許多動人的故事。記得有一次,天上下大雨,上學路上淋濕了,心里很著急。這時,一把鮮紅的傘為我遮雨。我回頭一看,原來是我同學。她對我甜甜一笑,說:“躲在傘里避雨!”聽完,我的心在顫抖,心里暖暖的。
現在,我帶著對母校的向往來到了雙語學校,我焦急地等待著我們的新學校能盡快建成,讓我回到母校的懷抱。工業街小學,期待你的結業典禮。
文檔為doc格式。
懷念小學生六年級(實用17篇)篇十四
六年級,我的同學你們都是五彩斑斕的糖果,都是甜美。趙靜蕾,你的笑是一種優雅的,溫柔的笑,在我傷心的時候,你那微微一笑,總會給我帶來一片溫暖,那傷心隨風而逝。一起散步,一起玩耍的'日子深深印在我的腦海里。拉著我去玩,一起在操場上背書時看見你那笑總是單純的美麗的。你就是那一顆含著單純,溫暖的糖果。
課后,那一聲哈哈大笑,就是耿菊陽的笑,這一定是聽到笑話了。課后,一起打鬧著玩耍,與你在一起,總是“笑話滿天飛’’,笑聲遍野。一起討論總是笑到前仰后,肚子疼。聽到笑聲,總是沒有煩惱。你就是含著開心,快樂的糖果。
六年中,每個同學都是珍貴的回憶。永遠懷念小學生活,我的同學。
懷念小學生六年級(實用17篇)篇十五
讀了這本書,我對“孝”字有了更深的理解。“孝”這個字說復雜,很復雜,說簡單,也很簡單,每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季老先生對自己沒有為母親盡孝的自責自愧和對祖**親的眷戀。最令我有感觸的還是季老先生深深的自責,和他的那種痛苦,我相信那種痛苦他終身難忘,我也不希望我有那種痛苦。我要做孝子!我要從現在開始為父母盡孝,永遠不要體會到季老先生的那種痛苦。
其實作為一個小學生“孝”對我們來說很簡單?!靶ⅰ笔亲龊米约旱淖鳂I不讓父母操心;“孝”是考出好成績,讓父母開心;“孝”是幫助父母做家務;“孝”是為父母夾菜,盛飯……只要讓父母省心,讓父母開心,對于我們來說就都是“孝”。
媽媽做了一天的家務累了,吃完飯,我主動幫媽媽洗碗,看著我認真地戴著手套,穿著圍裙,一點一點的認真刷洗著,媽媽欣慰不已,一個勁的說我長大了,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也露出了我燦爛的笑容。這就是“孝”。有一些同學說:“這算孝嗎?”這怎么不算?這就是我們的孝,這是最簡單的“孝”。即使是最簡單的“孝”,也能讓父母開心,讓父母欣慰。在為父母盡孝時,我也體會到了快樂,看到父母那欣慰的表情,被父母表揚,自己不知道也有多么的開心。為父母盡孝是中華兒女千百年來的古訓,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我們沒有理由不為他們盡孝?!暗嗡?,當涌泉相報”,父母給我們里多少恩澤啊,我們就是一生也報答不完。我要做孝子,用行動證明我是孝子!
我要做一個孝子,從現在開始盡孝,此時正是“盡孝進行時”!
懷念小學生六年級(實用17篇)篇十六
1.看了課題,你認為題目中的母親指的是誰呢?讓我們讀讀課文,揭開這個迷吧!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讀課文,掃除生字障礙,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檢查讀書情況。注意正音:廷是后鼻音,悵是翹舌音,寢和頻都是前鼻音。
3.默讀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寫了什么?
(我對兩個母親懷著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對這兩位母親的懷念,一直伴隨著我度過了在德國的十年,在歐洲的十一年)。
4.再讀課文,想想文中的兩個母親分別指的是誰?
(一個是生身母親,一個是祖國。)。
5.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對兩個母親懷著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呢?生再讀課文,找出句子。
小組交流、匯報。
(對自己的母親:我痛哭了幾年,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于地下。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著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如今到了德國,來到哥廷根這一座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為什么,母親頻來入夢。我看了她的神氣,想到自己的在故鄉地下臥著的母親,我真想哭!
對祖國母親:我的祖國母親,我這是第一次離開她。離開的時間只有短短幾個月,不知道是為什么,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我想到故鄉,故鄉里的老朋友,心里有點酸酸的,有點凄涼。然而這凄涼卻并不同普通的凄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我現在還真是想家,想故國,想故國里的朋友。我有時簡直想得不能忍耐。心里思潮起伏,又想起故國了。一想到我的母親和祖國母親,就心潮騰涌,惶惶不可終日,留在國外的念頭連影兒都沒有。我悵望灰天,在淚光里,幻出母親的面影。對這兩位母親的懷念,一直伴隨著我度過了在德國的十年,在歐洲的十一年。)。
6.檢查句子勾得是否完整。
7.朗讀勾畫的句子。交流讀后的感受。
三、細讀懷念生母的句子,體會作者的真摯情感。
1.讀懷念生母的句子,說說從哪些關鍵詞體會到什么?
(生抓住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淚流不止、頻來入夢等詞體會到作者對母親深切的懷念、失去母親的`悲痛等。其中,教師可引導學生理解寢不安席,頻來入夢的意思,結合對《永久的悔》的閱讀,進一步體會到作者對生母的敬意和真摯的情感。為理解對祖國母親的情感作好鋪墊。)。
2.有感情地朗讀這幾個句子。
四、練習。
1.寫生字,對難寫的字和易錯的字,教師進行指導。如:寢、朦、朧、頻、摯。
2.讀課文。
懷念小學生六年級(實用17篇)篇十七
有人說,思念當歸,是的,我真的該回去了!小編收集了關于懷念故鄉的。
作文。
歡迎閱讀。
我老家旁本來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
小河就像一面鏡子,把旁邊的花草樹木都倒影在清澈的河里。“叮咚——叮咚”,真像一曲無字的歌謠,我非常喜歡家鄉的小河,可是現在小河被造成了馬路,上面是路,下面是河,雖然河還在,但是河水變得很渾濁,不像以前的樣子了。
曾記得春天的河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小野花,還有幾棵大柳樹,細長的樹枝隨風搖擺,仿佛一位美麗的姑娘在河邊梳頭。村民們每天清晨都會從河里挑一桶水,給樹、花澆水,在河里洗衣服。村民們是多么的喜歡這條小河啊。
夏天樹木更加茂盛了,大家都坐在柳樹下乘涼,小伙伴們玩了一整天,非常熱,于是便一個個都跳進河里游泳,他們嬉戲、互相潑水,快樂極了!太陽照在河面,水面閃閃發光,像金色的絲帶,很耀眼。伙伴們一頭扎進水里,就像一群鴨子在水中玩耍,孩子們是多么喜歡小河啊!
到了秋天,大樹、小野花都枯萎了,一片片的落葉像一只只金黃的蝴蝶,在空中飛舞。他們都飄到小河上,又像一條條小船,他們慢慢地駛向遠方?;ú輼淠臼悄敲聪矚g這條小河啊!
下了一夜的雪,大地都披上了銀白色的大衣,把整個村子變成了白色的世界。河結了冰,大家往河里扔雪球,在小河旁打雪仗,堆雪人。大家臉上都露出了喜悅,我們是多么喜歡這條小河啊!
從前的小河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樂趣,我很懷念他,我多么希望能再次看到那條清澈的、美麗的小河啊!
我是東北人,初來南京,最不喜歡的就是南方的冬天??傆X得沒有家鄉的冬天那么有滋有味。
這冬若是在北方,那可就別具風味了。
說起家鄉的冬天,那就不能不提起那滿眼的冰雪。那冰雪給我們一種特殊的滿足感——是的,沒有雪,那還能叫冬天嗎?當雪精靈飄然而至時,她們如羽毛般漫天飛舞,落在樹上,房屋上,菜地上,河流上,更落在每個東北人的心上:又一個冬天來了!不到一頓飯的工夫。地上就積了一層。這時,孩子們就會歡叫著,沖出家門,跳躍奔跑在雪地里,似乎這美麗的冬天就是屬于我們這些孩子的。小時侯,我總是和小伙伴一起堆雪人,打雪仗,那時力氣小,堆一天也還是一堆雪,可我們仍會在雪里瘋玩一天。漸漸長大了,有時我會靜靜地坐在窗臺邊,默默地看著雪簌簌地下著,看著雪慢慢地將山川大地裝點成銀色;有時也會走出屋子,仰起頭感受雪花落在臉上的那種涼沁沁的感覺,伸出雙手去接著那晶瑩透剔的雪花,看著她在我手心慢慢融化。家鄉的雪啊,那才叫夠味!
說起家鄉的冬天,還不能不提起那酸菜豬肉湯。取來酸菜,搞一點肥豬肉(那瘦肉我們是不要的,肥肉也不吃,只是借味),放一點調料,一鍋北方最有特色的菜就做好了。若是從前,就是一家人圍坐在火炕上,喝著熱氣騰騰,香氣撲鼻的酸菜湯,那才叫舒坦?,F在哪,如果是在老家,我想我們一家在這個冬天,一定是坐在溫暖如春的屋子里,吃著媽媽做的酸菜湯,看著窗外美麗的雪景,聊著我們喜愛的話題呢!
可這南方的冬天,一沒雪,二沒那酸菜湯,再加上屋里又不供暖,坐在屋里瑟瑟發抖。
這樣一想,我更懷念。
我的家鄉。
了,還有那讓我魂牽夢繞的冬天了!
我的童年是在家鄉度過的。尤記得家鄉的街車。雖然現在已經很難在家鄉搜索到這種街車的身影了,但那凝聚著親人之愛的街車卻始終行駛在我心里。
家鄉的街車是不同于現在滿大街跑的那些人力車的。家鄉的街車看起來有點像運輸貨物的大貨車,但體積要小得多。沒有后車門,只有一塊可折疊的低矮的攔板,可方便乘客上下車。駕駛室和乘客艙是隔開的,只開著一個小窗口。乘客艙兩邊各有一拍軟皮長椅。邊上垂下兩條粗繩,類似于公交車的扶手。
那時候,家鄉還沒有公交車,往來的人多半都乘坐這種街車。鄉里的人大多熟識,在車上見著了,總有說不完的話?;蚴菃柶鸺依锸欠衿桨?,或是撩起鄉里最近發生的事兒,或是談到誰家的孩子有了出息。街車儼然成了鄉里人的聊天場所。逢年過節,人們更是會慷慨地拿出糖果和糕點,和同車的人分享,聽幾聲祝福,得幾個彩頭。而孩子們也總是高興地接過糖果,含在嘴里,眨巴著眼睛,似懂非懂地聽大人們講話,盼著能再得到一顆糖。
不過,街車也并非完全討人喜歡。那震耳欲聾的發動機聲和街車內壁硌背的鐵條,就令人討厭。但在那時,做在外婆懷里,被捂著耳朵的我卻對此毫無感覺,反而覺得車跑得好快,坐得好舒服。知識,幾年后,當我長大,當我也自然而然地為弟弟捂上耳朵,用手臂護著他的背部時,才發覺自己的粗心。
如今,因為嘈聲太大的緣故,家鄉的街車已經被出租車等交通工具所取代。我多么懷念家鄉的街車啊。
彈指之間,來去竟已七年。
七年之前,我踏上這方異土。
對于我來說,故鄉的概念已變年模糊,畢竟是已經在異鄉生活七年,遠離了故鄉的人、事、物,就好象我已經成為另一個地方的人了。
我的家鄉流淌著一條奔騰的江,而兒時的我也在這兒度過了一段永生難忘的時光,就在這條江的哺育下,我慢慢長大,這條江的名字叫松花江。
我生長的土地一望無際,看到它,我便有一種很塌實,很幸福的感覺,兒時的我,在這片土地上嬉戲,吮吸自然的給予,這片土地留下我太多的回憶,就是這片土地給了我太多的滋養與愛護,而我,也在這片土地上享受著喜悅,這片土地有一個親切的名字,叫做黑土地!
我生長的周圍,有一群樸實的人們,他們談笑風生,他們激情豪邁,他們熱情大方,他們慷慨豪爽!他們在那片土地上耕作忙碌!他們在那條大江邊,盡情享受,他們為朋友兩肋插刀,他們為情義赴湯蹈火,他們為相聚開懷暢飲,他們為離別痛哭流淚!他們共同有個響當當的名字叫:東北人!
而我,也是他們中的一個!
七年了,是晃我已經離開那里七年了,七年的聚散,讓我更迫切地想回到故鄉,想去看看故鄉的江,想去摸摸故鄉的土地,那一切是否仍留存著我的氣息,那淡淡的江水味兒,或是濃厚的土塊的沉積,都有讓我有一種異樣的沖動,想再次擁進松花江的懷抱,想再次親吻黑土地的塵埃!直到那時我才發現,故鄉竟成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故鄉的親人們啊,你們是否已經在莊稼地上忙碌,天氣冷了,別忘了加件衣服。故鄉的親人們啊,你們的身體是否還硬朗,累了就停下來歇歇吧。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江南的風太清,承載不了那種厚重的情感,落英無情,竟留不下痕跡。明月游走,微風徐來,這時的思緒早已隨波蕩漾開去,飛到千里之外的故土。入秋了,故鄉的土地上應是一片忙碌的景象了吧!天涼了,故鄉的江邊應少有人影了吧!豐收了,故鄉的人們應已回家慶祝了吧,落葉了!也快帶來故鄉的雪了吧!
有人說,思念當歸,是的,我真的該回去了!
朋友,如果你決定去北方看看,你一定要帶上我的問候,帶上我的思念,替我問候松花江,替我撫摸黑土地,然后,再帶上愉快回來。
因為那兒是我魂牽夢縈的故鄉啊!
我家住在北京,冬天的風冷冷的,清晨,我打看窗戶,看見了許多人脫掉了秋裝,穿上了冬裝,突然一陣狂風像我的臉頰吹來,真是刺骨的痛,把窗戶吹得直晃動,我不禁的打了個冷戰,遠遠望去,鵝毛般的大雪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地上撲的全是雪,厚厚的,軟軟的;房上落的是雪,白皚皚的,又松又軟;樹上蓋的是雪,積雪把樹枝壓彎了腰。太陽照在白雪山上,發出耀眼的光芒。天,雖然沒有春天迷人的鳥語花香,沒有夏天壯觀的閃電雷鳴,沒有秋天誘人的豐碩果實,但它也有獻給大自然的含蓄的美,但是我仍然愛著冬天。
冬,荒涼貧瘠,但卻埋藏著生命的種子,沉睡者綠色的希望。他有豪邁的性格,冷靜的頭腦,裝闊的胸懷。或許它很冷酷,但紅色的曙光,終由有天穹灑下,溫暖的晨光必將在日出之地涌現。你會發現,他的冷酷中也有美好的東西。人生,總不會永遠是春天,但只要努力拼搏,才能在冬天之后迎到遍地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