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是為幼兒園教師編寫的授課計劃和教學指導,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種樹幼兒園教案大全(18篇)篇一
1.知道菜場里有品種繁多的蔬菜和其他食品,是人們買菜和賣菜的地方。
2.能大膽地參與買菜活動。
1.初步了解一些蔬菜的名稱。
2. 知道菜場里有許多菜。
1.買菜的過程。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知道菜場里有品種繁多的蔬菜和其他食品,大膽地參與買菜。
難點:能夠大膽的參與買菜活動。
教學方法與手段:
觀察法、談話法、討論法、操作法等。。
一、開始部分(談話導入)
1.師:小朋友們,你們去過菜場嗎?和誰一起去的?菜場里都有些什么?今天楊老師帶你們一起也去參觀一下菜場吧。
2.要求:路上要一個跟一個,不隨便亂跑,防止走散。到了菜場看看、買買的時候要保持安靜,仔細觀察人們買賣的方法。
1.自由介紹一下菜場。
(一)參觀菜場
1.觀察菜場的大門、標牌。
2.請幼兒有秩序的觀察菜場里有些什么,是怎么擺放攤位的。重點觀察蔬菜攤點,加深對蔬菜的認識。
(二)熟悉常見的蔬菜和食物。
1.引導幼兒了解常見的蔬菜和食物,重點觀察常見蔬菜、水果、食品,了解他們的顏色、特點、營養等。
(三)學習買菜。
1.討論買菜的過程。
師:菜場里都有誰?他們是怎樣買菜的,會和賣菜的叔叔阿姨說些什么?又是怎么選擇和購買的?讓幼兒結合已有經驗進行討論。
2.請部分幼兒進行實踐。請部分幼兒大膽的去學習買菜,體驗買菜的樂趣。 1.仔細觀察菜場的大門和標牌。
2.觀察攤位的擺放并說一說。
1.了解一些常見的蔬菜、食物。
1.說一說買菜的過程。
2.去買菜。 通過觀察的方式,引導幼兒了解菜場的結構,并加深對蔬菜的認識。通過引導幼兒直接觀察的方式,引導幼兒知道菜場里有品種繁多的蔬菜和其他食品。通過學習買菜的過程,幫助幼兒知道菜場是買菜、賣菜的地方。鼓勵幼兒大膽地參與買菜活動,體驗買菜的樂趣。
三、結束部分(交流討論)
有秩序的回班級,然后對這次活動進行交流討論,說說自己的感受。 說說自己的感受。 在以上環節的基礎上得以總結,激發幼兒與人交往,并感受買菜的樂趣。
種樹幼兒園教案大全(18篇)篇二
1.了解一些禽中之最。
2.能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收集“鳥類”的材料。
一、認識禽類:
1.鳥可以叫什么?(出示文字:“禽”)。
2.禽類可以分成哪幾類?
歸類:被人飼養的禽,叫什么禽?(家禽)食肉的、兇猛的禽,叫什么禽?(猛禽)叫聲非常動聽的禽,叫什么禽?(鳴禽)棲息在水邊的禽,叫什么禽?(水禽)。
3.那么家禽、猛禽、鳴禽、水禽各有哪些?每種舉例:家禽雞、鴨、鵝......
猛禽鷹、鷲......
鳴禽黃鶯、畫眉鳥。水禽丹頂鶴、魚鷹。特殊的鳥類不會飛的鴕鳥普通飛禽麻雀。
老師小結。
二、了解禽中之最:
1.鳥類中,最的鳥是什么鳥?(鴕鳥高度2、5米左右)。
2.最小的鳥是什么鳥?(蜂鳥)。
3.最重的鳥是什么鳥?(鴕鳥比蜂鳥重78000倍)。
4.飛得最快的鳥什么鳥?(雨燕)。
5.地面上跑得最快的是什么鳥?(鴕鳥)。
6.最長壽的.是什么鳥?(鸚鵡)。
7.最短命的是什么鳥?(燕子)。
三、分享交流自己收集的鳥類資料,并進行傳閱。
新《綱要》科學領域提出:讓幼兒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于是我設計了班科學活動《鳥的世界》,在這個活動中能激發幼兒探索欲望,使他們從小就善于觀察和發現,讓幼兒真正感受到科學并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
種樹幼兒園教案大全(18篇)篇三
1、通過實際操作讓幼兒理解相鄰數,掌握9以內的相鄰數。
2、發展幼兒的比較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3、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1、課件ppt2、操作卡3、操作教具。
一、導入:
寶貝們。
今天我們一起分享的科學二是《相鄰數》。
二、活動內容:
1、教師出示ppt。
教師:這是數字寶寶。
教師:請告訴老師有那些數字寶寶?
幼兒:1,2,3,4,5,6,7,8,9。
教師:是的。
教師: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后面的數和前面的數比較,有什么規律?
教師:后面的數比前面的數多1,前面的數比后面的數少1。
教師:前面的數是1,后面的數是2,1比2少1。
教師:后面的數比前面的數多1。后面的數是5,前面的數是4,5比4多1。
教師總結:后面的數比前面的數多1,前面的數比后面的數少1。
2、教師播放ppt找4和5的相鄰數,并建立相鄰數概念:每個數字寶寶都有兩個相鄰的數字朋友,前面的數字朋友比它少1,后面的數字朋友比它多1,前后這兩個數就是它的相鄰數。
3、操作練習:教師示范,幼兒嘗試。
教師將操作卡貼在白板上,操作2,3。教師發操作卡和操作教具。幼兒嘗試。
今天我們的科學二一起分享了《相鄰數》,每個數字寶寶都有兩個相鄰的數字朋友,前面的.數字朋友比它少1,后面的數字朋友比它多1,前后這兩個數就是它的相鄰數。謝謝小朋友們的參與與分享。
這個活動自始至終讓幼兒探索性發現問題,使幼兒一直處于活躍、積極的學習態度,通過游戲化教學,結合生活中的鄰居關系,把相鄰數的概念滲透在其中,盡量讓抽象的數的邏輯概念在具體的教具操作中理解,幫助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快樂地學習、體驗、理解,從而提高幼兒學習相鄰數的興趣。1、在本課的設計中,根據大班幼兒的接受能力,以及幼兒成長階段,我們設計了本次課程,1-9的數字都認識,但對于相鄰數不熟悉。教師希望幼兒不僅僅理解相鄰數的概念,而且會應用。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因此,此活動來源于生活,又能服務于幼兒的學習,故適合大班幼兒教學。2、在活動中,我充分結合幼兒對動物的喜愛之情,以游戲和實際操作為主。創設了小動物相比較的情景。讓小朋友同種動物“找鄰居”,孩子們對找鄰居非常感興趣。一下子就為小動物找到了鄰居。由于幼兒還沒有形成相鄰數的概念,所以這個部分以直觀形象的引導方式來激發幼兒進行主動探索,讓幼兒在輕松的在直觀形象的將問題解決,為幼兒提供了主動探索的機會。在活動的過程中,以教具操作示范,幼兒嘗試為主,實現從具體的物到抽象的數的轉換。遵循了幼兒對科學學習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循序漸進的規律。其中,以學習2的相鄰數為重點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示范教具操作,讓幼兒理解鄰居之間的關系,每個數都有兩個鄰居。并且在數字中我們把數字的鄰居叫做相鄰數。理解并能說出一個數和它的兩個相鄰數之間分別是多一和少一的關系。在整個過程中,幼兒處于主動探索的狀態,以游戲的形式幫助幼兒掌握數的“鄰居關系”。
種樹幼兒園教案大全(18篇)篇四
植樹節教案《種樹》適用于植樹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培養幼兒初步的環保意識,通過鏟沙,拍沙等動作,促進幼兒上肢動作的發展,在玩沙中讓幼兒自由結伴,培養幼兒合作游戲的能力,快來看看幼兒園種樹教案吧。
目標:
1、通過鏟沙,拍沙等動作,促進幼兒上肢動作的發展。
2、培養幼兒初步的環保意識。
3、在玩沙中讓幼兒自由結伴,培養幼兒合作游戲的能力。
4、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日的活動。
5、愿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難點:想出各種辦法堆沙山。
準備:
l、幼兒每人一頂帽子,一雙拖鞋。
2、玩沙工具(鏟子、小桶)。
3、每人自制插塑小樹若干。
過程:
(一)引題。
1、師講故事:小鳥住在樹木林里很快活......,后來樹林被人砍光了。
2、提問:樹被砍完了,小鳥能生活在樹林里嗎?
3、激發幼兒再造樹林的愿望。
(二)交待玩沙要求。
1、使用鏟子要小心,顧前又顧后,鏟子別舉太高,以免沙子揚起,落到小朋友身上。
2、沙子若丟入眼睛中,不要用手揉,要請老師幫忙。
3、玩好以后要清理身上沾上的沙子,才能出沙池。
(三)幼兒玩沙,教師指導。
1、鼓勵幼兒自由結伴,用不同的工具玩。
2、想出各種堆沙山的辦法,如鏟沙,用手捧沙,用手兜沙,再把沙拍得緊緊的,不會塌下來。
3、在造好的山上種樹木,變成樹林。
(四)結束部分。
1、表揚幼兒的造樹林行為,體驗為小鳥做好事的自豪情感。
2、整理衣著回教室。
小百科: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有力推動了中國生態狀況的改善。這個運動啟動之前的1981年,中國森林面積為17.29億畝,活立木蓄積量為102.6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12%。經過多年的不懈奮斗,中國森林面積已達到26.2億畝,活立木蓄積量達到136.18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8.21%。在世界森林資源日益減少的情況下,中國實現森林資源的持續增長。森林植被狀況的改善,不僅美化了家園,減輕了水土流失和風沙對農田的危害,而且還有效提高了森林生態系統的儲碳能力。
種樹幼兒園教案大全(18篇)篇五
1、讓幼兒在自然的情景中,親近大自然,感受“種樹”活動的快樂。
2、通過走小石墩、跳格子等途徑,發展幼兒的平衡能力和雙腳并攏跳躍能力。
3、遵守游戲規則,注意活動的安全。
1、自制的可插放的“小樹”每人一棵。
2、自然場景。
1、自主親親小樹,要求:自由組合去抱抱樹,聞聞樹的味道。
2、分男、女組親近樹木:繞小樹走、半蹲彎腰鉆。
3、碰碰樹枝:雙腳并攏向上跳。
1、走小石墩。要求幼兒雙手打開往前走,盡量不要掉下來。
2、跳格子。要求幼兒雙腳并攏向前跳,注意輕起輕落,一格一格跳。
a、幼兒自由練習雙腳并攏向前跳。
b、按照正確的跳躍方法練習該跳躍。
3、走小石墩。要求幼兒雙手叉腰走。
要求:幼兒到達沙地,站在輪胎上后聽老師口令進行跳躍,要求半蹲往遠處跳。落地后到沙池的中間拿一棵“小樹”,自由找一塊空的地方,將“樹”插進去。種好之后馬上回到輪胎上。
1、欣賞小樹林。
2、唱歌《小樹》。
利用自然資源,讓幼兒在自然的情景中和樹木的親近,通過親親樹、繞樹走等形式,體驗大自然帶來的快樂,同時為下一個階段做準備。
進一步利用園內資源開展游戲活動,經過一個個環節的鍛煉,發展幼兒的平衡和跳躍能力,并學習遵守游戲規則,注意安全。
通過沙地“種樹”,進一步提升發展幼兒的跳躍能力。
通過欣賞小樹林和演唱歌曲《小樹》來分享活動的快樂,回味甜美的過程。
整個活動自始自終都是在自然的環境中進行。自然中開始,自然中結束。
種樹幼兒園教案大全(18篇)篇六
1、通過鏟沙,拍沙等動作,促進幼兒上肢動作的發展。
2、培養幼兒初步的環保意識。
3、在玩沙中讓幼兒自由結伴,培養幼兒合作游戲的能力。
4、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日的活動。
5、愿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難點:想出各種辦法堆沙山。
1、幼兒每人一頂帽子,一雙拖鞋。
2、玩沙工具(鏟子、小桶)。
3、每人自制插塑小樹若干。
(一)引題。
1、師講故事:小鳥住在樹木林里很快活,后來樹林被人砍光了。
2、提問:樹被砍完了,小鳥能生活在樹林里嗎?
3、激發幼兒再造樹林的愿望。
(二)交待玩沙要求。
1、使用鏟子要小心,顧前又顧后,鏟子別舉太高,以免沙子揚起,落到小朋友身上。
2、沙子若丟入眼睛中,不要用手揉,要請老師幫忙。
3、玩好以后要清理身上沾上的沙子,才能出沙池。
(三)幼兒玩沙,教師指導。
1、鼓勵幼兒自由結伴,用不同的工具玩。
2、想出各種堆沙山的辦法,如鏟沙,用手捧沙,用手兜沙,再把沙拍得緊緊的,不會塌下來。
3、在造好的山上種樹木,變成樹林。
(四)結束部分。
1、表揚幼兒的`造樹林行為,體驗為小鳥做好事的自豪情感。
2、整理衣著回教室。
種樹幼兒園教案大全(18篇)篇七
中班幼兒對動物翅膀的典型特點和主要作用雖有初步感知,但對動物翅膀外形特點的異同、翅膀功能多樣性缺乏深入了解。本活動遵循《指南》中提出的“幼兒的科學學習是在探究具體實物和解決實際問題中,嘗試發現事物間的異同和聯系的過程”的要求,將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激發幼兒的學習和探究興趣,豐富幼兒學習經驗;通過觀察、比較、分類游戲,引導幼兒逐步感知動物翅膀的外形特征,了解動物翅膀與其生活的緊密關系;借助開放性提問引發幼兒積極思考,主動探究。
翅膀是鳥類、部分昆蟲、個別特殊哺乳動物的重要飛行器官。動物的翅膀具有對稱的特征,其在數量、色彩、質地方面均有典型差異。翅膀不僅具有飛行的作用,也有自我保護和保持平衡的作用,對于翅膀退化的動物來說,翅膀的作用尤為重要,也為人們發明創造提供了啟發。
認知目標:認識常見動物的翅膀,了解動物翅膀的外形特征及其本領。
能力目標:觀察、比較幾種動物翅膀的異同,能根據其特點進行分類并說明原因。
情感目標:感知人類根據動物翅膀本領的發明創造為人們生活帶來的便捷。
活動重點為:認識常見動物的翅膀,了解動物翅膀的.外形特征及其本領。
活動難點為:觀察、比較幾種動物翅膀的異同,能根據其特點進行分類并說明原因。
為更好的實現活動目標,有效解決活動重難點,我將采用以下教學策略:
提問法:開放的提問能夠引發幼兒的思考,活動中通過啟發性提問、討論式提問等,幫助幼兒理解翅膀對動物的作用。
游戲法: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活動中教師創設生活化的游戲情境,引導幼兒在分類游戲中觀察、感知翅膀的外形特征,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學法有:
觀察法:觀察是以視覺為主融其他感覺為一體的綜合感知,包含著積極的思維活動。活動中幼兒通過觀察圖片、場景、實物等各類事物并互動交流自己的經驗,了解翅膀的含義和作用。
實際操作法:幼兒是在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中獲取經驗的。活動中幼兒在多樣的材料中實際操作、自主探索翅膀的特征,培養了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
本次活動共分為五個大環節。
第一環節:傾聽故事,初步感知動物翅膀的特征。(此環節預計用時3分鐘)。
教師結合課件講故事,提問:故事中有哪些小動物?它們的翅膀是什么樣的?
小結:每一種動物都有自己獨特的翅膀。
教師采用故事講述法引導幼兒思考,初步感知動物翅膀的特征,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第二環節:觀察圖片,加深對翅膀外形特征的認識。(此環節預計用時3分鐘)。
教師出示思維導圖對翅膀外形特征進行小結。
教師采用圖片演示法,引導幼兒進行對比觀察并歸納總結,進一步了解動物翅膀的特點。
第三環節:觀看動物翅膀的視頻、動態圖片,了解翅膀的重要作用,感受翅膀與動物生存、人們生活的緊密聯系。(此環節預計用時7分鐘)。
播放蜂鳥、瓢蟲飛行視頻,引導幼兒了解動物翅膀的飛行作用。
播放飛機發明視頻,感知人們利用翅膀的發明創造。
播放企鵝捕食、鴕鳥奔跑、母雞滑翔視頻,了解退化翅膀對動物生活的作用。
提問:有翅膀的動物都能飛嗎?為什么它們有翅膀卻不能飛翔?退化的翅膀有什么作用?
小結:有的動物翅膀的飛翔功能退化了,但是它們的翅膀卻發揮了新的作用。
教師采用多媒體教學法,使幼兒直觀感受,通過啟發式提問感受翅膀與生活的聯系。
第四環節:開展分類游戲,加深對動物翅膀外形特點及作用的理解。(此環節預計用時6分鐘)。
教師創設森林運動會情境,出示動物卡片,說明游戲要求,引發幼兒分類興趣。
要求:將翅膀具有一樣特點的小動物放在一起。
幼兒觀察動物翅膀圖片,進行分類游戲。
幼兒分享分類結果,說明理由。
教師以幼兒為主體,采用直觀教學法、游戲法,鼓勵幼兒在觀察、表達與操作中理解了翅膀的特點,基本解決了活動的難點。
第五環節:師幼圍繞“假如我有翅膀”的話題自主交流,激發幼兒的美好想象。(此環節預計用時3分鐘)。
提問:如果你有翅膀,你想做什么?
教師給予充分空間,鼓勵幼兒整合經驗,大膽表達。
本活動以故事為引發,借助多媒體使幼兒直觀感受動物翅膀的特點和作用,讓幼兒對動物翅膀的認識有了更為科學和系統的提升,滿足了幼兒的求知欲。教師將幼兒作為活動主體,體現了幼兒的深度思考,同時給予了幼兒充分的操作機會,為幼兒鞏固對翅膀認識的經驗奠定了基礎,實現了活動目標。
一次活動的結束不代表探究的結束,活動后,我將在活動區投放更多動物翅膀的圖片,引導幼兒發現探究動物翅膀更多的秘密。開展“假如我有一雙翅膀”的想象創意活動,幼兒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表達、創作表現。
種樹幼兒園教案大全(18篇)篇八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分角色朗讀課文,弄清猴子種樹的過程,以及什么樹也沒種成的原因。
2.過程與方法:在朗讀中認識猴子的錯誤。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理解故事中認識猴子的錯誤,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見,對所認定的目標,要鍥而不舍,堅持不懈。懂得凡事要多動腦筋,要堅持到底,不可半途而廢。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弄清猴子種樹的過程,以及什么樹也沒種成的原因。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理解課文,讓學生認識到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見,對所認定的目標,要鍥而不舍,堅持不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吃水果嗎?
有一只猴子跟你們一樣也非常喜歡吃水果,這不,它為了能吃到水果,還自己動手種樹了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猴子是怎樣種樹的。
2、板書課題,齊讀。
3、課題設疑
師: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生:猴子種了什么樹?
生:猴子種的樹長大了嗎?
生:猴子種樹時發生了什么事情?
4、師:同學們的問題可真多,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問問課文中的猴子吧。
猴子:嗨,大家好,我就是文章里的猴子,你想學習本課的內容,來過我的智慧大闖關吧。
5、ppt出示智慧大闖關。
師:同學們,猴子讓我們闖關,你們敢嗎?
生:敢
二、智慧大闖關
(一)、第一關:初讀關
1、師:請同學們翻開書本,我們一起聽小老師讀,同學們可以跟著小老師輕輕地讀。
2、播放朗讀帶。
讀畢,師:我們來看看猴子給大家出了個什么題?
3、出示第一關題目,生回答并表揚。
師:第一關我們輕輕松松就完成了,來看看猴子的第二關吧。
(二)、第二關:精讀關
1、齊讀第1~3自然段。
師:你瞧,猴子為了能吃上水果種樹了,請同學們大聲告訴老師猴子首先種了什么樹?(梨樹)
生自由回答。
4、出示烏鴉飛來的ppt。
師啟發:你瞧,誰來了?(烏鴉)
請動動腦筋想一想:當烏鴉看到猴子在種梨樹的時候,它會怎么想?
生自由回答。
師:誰來把烏鴉說的話表演一下?
5、指名朗讀。
6、理解“農諺”、“梨五杏四”、“耐心”詞語意思。
農諺:有關農業生產的諺語,是農民在長期生產實踐里總結出來的經驗。 梨五杏四:梨樹要五年才能結果,杏樹要四年才能結果。
耐心:心里不急躁,不厭煩
7、師:想想我們一般在哪些情況下要用到耐心這個詞語?你能用“耐心”說一句話嗎?
(寫作業需要耐心;事情多而雜的時候,需要耐心;我們學本領的時候需要耐心。
如:我們學彈琴的時候,要有耐心才學得好。)
8、我們來看看猴子聽了烏鴉的話以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出示圖片。
師:你瞧,猴子現在多苦惱啊,它也覺得等不及了,誰愿意來表演這只猴子呢?
9、指名朗讀猴子所說的話。
猴子想著等不及,于是(拔掉梨樹,改種杏樹。)
10、學習4——5自然段。
師:猴子拔掉了梨樹,種上了杏樹,可是,這一次又發生什么事情了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第4~5自然段。
指名讀第4~5自然段。
小組讀麻雀說的話。
指名讀猴子的想法。
男女分角色朗讀麻雀與猴子的對話。
師:同學們朗讀得真棒,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猴子種杏樹時的情景吧。
播放ppt。
11、學習第6~8自然段
師:下面的內容老師想請同學們自己去學習,自己到課文中去找答案,看看誰是最聰明的小孩。
自由讀第6~8自然段。
12、說話:
正當_______快成活的時候,________說:“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猴子就拔掉________改種____________。
師:都答對了,看來同學們的自學能力已經非常棒了,現在我們一起來觀看猴子種桃樹時的情景。
播放ppt。
師:剛剛同學們看得很起勁,想上來演嗎?
請同學上來表演杜鵑與猴子的對話。
(櫻桃好吃樹難栽,不下苦功得不來)
(因為春天已經過去了,錯過了種樹的時間)
分組朗讀第6~8自然段。
15、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三)、第三關:升華關
1、師:學了這篇文章,你覺得文章中的猴子是只怎樣的猴子?
(沒耐心、沒主見、急于求成)
師:你們喜歡這只猴子嗎?為什么?
生說出喜歡或不喜歡的理由。
a:猴子很勤勞,不斷種地。
b:猴子沒有耐心,不斷地拔掉樹又種上樹。
c:猴子沒有主見,人家說什么它就聽什么。
2、師:學了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寓意:沒有足夠的耐心,急于求成是什么事也辦不成的。
3、猴子:唉,我只是想吃水果,可是為什么我種不活樹呢?同學們,你們愿意幫幫我嗎?
4、放飛想象
師:又是一年的春季到了,大家想像一下,這只猴子聽了大家的話后,會怎么 做呢?
生發表各種意見。
猴子:謝謝同學們給我提的意見,我現在耐心種樹,終于種出了美味的水果,你瞧。(出示圖片)歡迎大家來品嘗。
師:同學們,猴子邀請大家吃水果,你們想吃嗎?(想)那就趕緊到老師這來領取水果吧!下課!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猴、梨、將、諺、櫻”,會寫“拔、耐、杜、短、將、鴉、梨”七個字及“拔掉、耐心、烏鴉、梨樹”等詞語,認識寸字旁。
(2)分角色朗讀。弄清楚猴子種樹的過程,以及什么樹也沒有種成的原因。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認讀、書寫擴大識字量。
(2)在朗讀中認識猴子的錯誤。
3、情感價值觀。
在理解故事中認識猴子的錯誤,懂得凡事要多動腦筋,要堅持到底。
內容分析:
《猴子種樹》是一篇含有深刻哲理的故事,猴子先種梨樹,聽信烏鴉的話改種杏樹,又因喜鵲的進言改種桃樹,最后又聽信杜鵑的話,種了櫻桃,結果一事無成。教學中要注意理解農諺的意思,讀懂猴子的行為是可笑的,愚蠢的,認識到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到底,不能對別人的話語言聽計從。
學生分析:
學生普遍年齡小,大多7歲多,有的6歲。識字不多,閱讀量不夠大,知識面窄小,部分學生好動,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久,需要老師用多種方法不斷地激發他們學習的濃郁興趣。
為了幫助孩子理解課文內容,我在復習詞語的時候設計了開火車的游戲,拍手按照節奏讀詞語。在新授的.時候制作了精美的課件、設計了合理的問題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孩子理解課文,自主合作探究課文。針對小學生喜歡表現的特點,我設計了自編自演童話劇環節。
老師板書的時候學生做什么呢?我還教育孩子養成跟著老師的板書書空的良好學習習慣,讓孩子的手、眼、心、腦都動起來,更有利于掌握文章的主線、漢字的筆順、詞語的識記。
設計思路:
第一課時:
1、導入。
2、學習生字。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指導書寫。
5、作業。
第二課時流程:
1、導入(復習詞語)。
2、初讀課文。
3、講授新課。
4、改編童話劇。
5、發散提問。
6、課外作業。
2、教學過程:
一、導入(復習課文內容入手,復習詞語)。
1、師: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猴子種樹》這篇課文,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
2、板書課題。
板書課題:12《猴子種樹》
3、齊讀課題。
4、復習詞語(先開火車認讀,然后拍手齊讀)。
5、這課講了什么故事?請大家快速地
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抓中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1)這篇課文寫猴子對別人的話不假思索,一次又一次把快要成活的果樹拔掉,結果什么樹也沒有種成的故事。
三、講授新課。
(一)學習1——3自然段。
1、請大家看1——3自然段,說說猴子首先種了什么樹?(板書:梨樹)
2、猴子是非常精心地照料梨樹苗的,課文是怎么描寫的?(又澆水,又施肥)
3、正當梨樹快成活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什么事?請看課件:烏鴉和猴子的朗讀動畫。
4、烏鴉飛來了,干什么?說什么?誰來把烏鴉的
話讀一讀?烏鴉這句話該怎么讀?同學們看他讀得怎么樣?(板書:烏鴉)
烏鴉這段也讀得很好,好像一只多嘴的烏鴉在呱呱。 “猴哥,猴哥”是喊的,要快讀,讀得好。讀出了勸說的語氣。
5、看課件:用“耐心”說話。
(1)讀這個句子。
(2)想想我們一般在哪些情況下用耐心這個詞語,“你有這個耐心嗎?”是什么意思?梨樹要五年才結果,你等不起的意思。
(3)設問:在哪些方面可以用耐心這個詞語呢? 寫作業需要耐心;事情多而雜的時候,需要耐心;我們學本領的時候需要耐心。如:我們學彈琴的時候,要有耐心才學得好。
請同學們仿照這句用耐心說話:
a、老師布置的作業有背書、寫話、讀書,寫字,我都一樣一樣耐心地做完了。
b、我常常犯錯誤,老師總是耐心地教育我。
(4)齊讀這一句話。
6、農諺“梨五杏四”是什么意思?說說看。(梨樹要五年才能結果,杏樹要四年才能結果。)
7、猴子聽了烏鴉勸告的話,猴子怎么想?怎么做?我們看課本是怎么寫的?(對,五年太長,我也等不及。)于是就拔掉梨樹改種杏樹。(板書:杏樹)
8、課件:拔掉梨樹改種杏樹的錄相或圖片
9、“猴子一想”可理解為沒怎么想。人家說,馬上做。
10、朗讀指導:
“對”讀得快,五年太長,我可等不及。猴子這樣想也是這樣做的。應該讀出猴子的急噪心情。
11、1——3自然段分角色朗讀。
女孩子讀猴子,男孩子讀烏鴉,老師讀敘述部分。
(二)合作學習4——8自然段。
老師提出合作學習要求,出課件:合作學習要求 合作學習要求:
1、自讀(4-8)自然段。(體會猴子與小鳥的對話)
2、說話:
正當_______,____說:“_____________。”于是,就拔掉________改種____________。 檢查合作學習情況:
一)第4——5自然段。
1、一個同學按照句式要求說說4、5自然段。
2、出課件圖:桃子猴子與麻雀對話的動畫。板書:
麻雀杏四桃三
3、分角色朗讀課文。
4、把猴子、杜鵑的話畫出來對讀。
二)檢查6、7自然段。
1、按照說話要求匯報6、7自然段。
2、出課件桃圖動畫。板書:桃三櫻二讀議
3、分角色朗讀。
4、把猴子與杜鵑的話畫出來對讀。
三)學習第8自然段。
1、猴子改種櫻桃樹,結果怎么樣?全班齊讀8自然
段。(要讀出猴子失望的語氣)
2、猴子種梨樹、杏樹、桃樹都成活,為什么種櫻桃
左等右等不見成活呀?
(櫻桃好吃樹難栽,不下苦功得不來)
3、說得好,你從哪兒知道的?(書)老師相機表揚:
多讀書就是好!
(三)學習文章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1、老師小結:因此,猴子什么樹也沒有種成。
2、課件:左等右等的課件。
3、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板書:一事無成
4、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想法?喜歡小猴
子嗎?
(1)要有耐心,自己看準的事,不要嫌時間長。
(2)a、有的說喜歡。
(3)b、有的說不喜歡。
老師引導他們說出喜歡與不喜歡的理由。
猴子很勤勞,不斷種地。
猴子沒有耐心,不斷地拔掉樹又種
上樹。
猴子沒有主見,人家說什么它就聽
什么。
(4)烏鴉、麻雀、杜鵑,大家怎么看?
烏鴉、麻雀、杜鵑不應該這樣說,應該給猴子以鼓勵。
課件:猴子的想法(三句話)
a、對,五年太長,我可等不及。
b、對,四年太長了,我也等不及。
c、對,三年也太長,我還是等不及。
(5)板書:聽信人言沒有耐心
5、齊讀課文。
(五)改編童話劇。
1、自編自演童話劇,評最佳演員。
2、一組表演。
師:老師只可以叫一個小組來表演,你們都當評委,
評出最佳演員。
一個孩子介紹:今天我們自編自演童話劇。xx扮演猴
子,xx扮演烏鴉,xx扮演麻雀,xx扮演杜鵑,
3、評童話劇獎。編得好不好?誰是最佳演員?
4、發獎。
獎牌(忽略了發獎)
(六)發散提問。
1、師: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猴子種樹這
樣的事嗎?
生:
a、媽媽說有人做生意,先擺小攤買醋蘿卜,后來買
服裝,再后來又開餐館。沒有耐心,總是不善經
營,人家做生意都賺錢發財了,他卻沒有賺錢,
還虧本了。
b、一個同學學習特長,先學習唱歌,認為唱歌天
天吊嗓子,很辛苦;然后改學畫畫,沒學多久,
覺得畫畫也不容易;后來改為打球,覺得打球也
很累也不想學了人家學畫畫的都參加畫展
了,學打球的也成了籃球隊隊員,他什么特長也
沒有學成。
2、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想法?
貪圖眼前利益,一心想著省事的人,最終,一無
所獲。
我們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自己看準的事,要
堅持下去,一定能夠成功。
做事要有主見,對所認定的目標,就要鍥而不舍,
堅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廢。
(七)課外作業。
收集農諺。
(八)下課。
下課課件。
附1:
板書設計:
12、猴子種樹
梨樹 烏鴉
杏樹 喜鵲
一事無成 沒有耐心
桃樹 杜鵑 聽信人言
櫻桃
種樹幼兒園教案大全(18篇)篇九
1、練習跳、平衡、連續跨跳等綜合技能。
2、體驗與同伴合作進行競賽游戲的快樂。
紙棍、易拉罐、沙、皮筋、平衡木(也可使用小椅子代替)、小樹苗(如果沒有也可制作樹的模型代替)。
1、準備活動。教師以猴大王身份帶小猴練習本領,指導幼兒拿紙棍做向上伸展、彎腰、擴胸等運動。
2、教師提供材料,帶領幼兒分別進行跳、連續跨跳、平衡的練習,教師給予技術上的指導。
跳:請幼兒一個跟一個站隊并把紙棍放到腳前,連續跳過小棍,前面的幼兒跳完回到開頭再跳。請幼兒連續做幾個來回。
連續跨跳、平衡:教師組織幼兒一個個走過平衡木,跨跳過皮筋,教師著重指導幼兒“跨跳”的.動作。
3、教師以“小猴種樹”的游戲口吻,組織幼兒進行游戲,熟練掌握連續跨跳、跳、平衡等技能。
4、教師介紹游戲玩法。
(1)組織幼兒游戲,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2)教師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4—6組,交代玩法。游戲開始后,小猴齊聲說:“東山坡,西山坡,山坡上面種樹多,媽媽、媽媽您快說,把樹種到哪山坡?”猴媽媽宣布種到哪個山坡后,每組排頭小猴要扛著“樹”走過獨木橋,連續跨過山溝,跑到指定的山坡,把小樹苗種到易拉罐里,然后原路返回,拍第二個小朋友的手,看哪組先完成。可視幼兒情況重復進行游戲,先種樹然后澆水。
5、組織幼兒進行放松活動,一個跟一個澆樹穿行,提醒幼兒不能碰到小樹。
種樹幼兒園教案大全(18篇)篇十
植樹節前一周,唐津團的鄭朝東就在我們市民考察團——1010團的群里嚷嚷要種樹,植樹節,我們種樹去!。大家都覺得這個主意好,于是他自告奮勇地給都市報寫了一封信,表達了我們全體團員的心聲。都市報不僅登了這封信,而且馬上聯系了種樹的地點,部署了行動方案。
今天是3月12日植樹節,我們8:30到世紀廣場集中。我停好車,遠遠就看見市府路上停著兩輛大巴,身著黃色休閑服的記者黃小玲手拿名單在招呼大家上車。我登上了第二輛大巴,看到我們的團長葉育登院長和美女小余已經在車上,見了我熱情招呼我在一旁坐下。車里的其他人都不認識,后來得知他們是赴瑞安、蒼南考察的市民。今天市民考察團的一百名成員到了八十多位,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相遇。
車子在經過南浦路時,看到生態園管委會對面的廣場上站滿了人,我們看了紅色的大橫幅得知,是百戶家庭植樹活動。今天植樹節,看來有很多團體都在忙于種樹哦。很快車子停在了三洋濕地公園的西大門,我們下車進了西大門,在一座石橋上集中,分成四大組。我分在第三組,跟葉院長、陳建秋、小余等人一個組。這時下起了毛毛細雨,但我們的熱情高漲。生態園管委會的工作人員熱情地接待了我們,給我們介紹了這次種樹的場所,竟然是跟市領導種的地方相鄰呢,接著園林技術人員給我們講解種樹的注意事項和程序。兩個小伙子各扛著一面溫州都市報“市民考察團”的旗幟,站在隊伍的正前方,記者和部分團友忙著拍照。我們每人拿出一百元錢買了紅豆杉等樹苗,然后排隊進場。場地上已經為我們準備了鐵鍬、鎬、鋤等農具,還有澆水用的塑料桶。在一片覆蓋著新黃土的曠地上,用白線畫出一個個圓圈,圈里有張小紙片,白紙紅字,分別寫著“紅豆杉”、“深山含笑”、“香樟”、“闊葉冬青”等樹名。我們拿起鎬和鍬,開始挖坑,然后三四個人一起抬著樹苗,把樹苗扶正,接著培土、踏實、澆水。大家干得熱火朝天,情緒激昂。一個多小時后,這塊空地上已經成了一片小樹林。我們按既定計劃,種好了樹,便紛紛在刻著“溫州都市報市民考察團共建林”的石碑上合影留念。大家都說,我們會經常來看看這些樹的,還打算到時搞周年慶。
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共建林,登上了生態園管委會為我們準備的游船,參觀三洋濕地的建設情況,規劃方案《植樹節,我們種樹去!》。大家認真地看著沿途的風景,熱烈地討論著該如何建設這塊城市的“綠肺”,還不時拿杭州的西溪濕地與三洋濕地做比較。三洋濕地——正如陳德榮書記所說的是我們溫州市的城市客廳,一定要精心打扮。大家都覺得不能把三洋濕地打扮得像蘇州園林一樣,要盡量原生態而且要融入甌越文化。一會兒,我們便到了香雪齋,這時陽光燦爛,大家集中合影拍集體照。我們幾個女團員還驕傲地抬腿,展示沾滿了黃土的靴子來個女子組照。一會兒,我們到了五福源,轉過問花塢,但見公園的草坪上,一群中年婦女正在跳民族舞。今天是周末,游人如織。生態管委會的一個辦公室主任熱情地帶我們參觀了很多景點,并介紹園林建造的宗旨和五福的含義。還特地介紹了荷花池邊上的一個龍舟展,如何兼顧了農民的意愿和公園的功能,成功地進行征地開發,達成雙贏。她說現在還有人打著公益的幌子,借某些領導人的權勢想在園區圈地謀取私利,他們頂著很大的壓力,堅持建園的公益性。讓這片美好的土地屬于大眾,讓每個人都能到這里觀光游玩。
中午,我們在藝家農家樂吃飯。就餐的時候,瑞蒼團選出了自己的團長,并初步制定了定期聚會的方案。他們上次到瑞安塘下和蒼南觀美考察的時候,因為時間倉促,沒來得及建立自己的機構。這次,看到我們這兩個團活動聚會頻繁,馬上奮起直追,決定每月定期聚會一次,還提議要建立全團的通訊錄。有趣的是,三個團的團長都姓葉,這讓葉氏老祖宗風光榮耀了一回。三個團長舉著盛著飲料的杯子,向每桌團員敬了酒。
市民考察團的公益活動,今天還僅僅是個開頭。今后,我們還將會策劃出很多的活動,將公益進行到底,在國際性大都市的建設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種樹幼兒園教案大全(18篇)篇十一
1、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
2、能夠快速平穩地通過平衡木。
1、幼兒有對解放軍的初步認知:解放軍是勇敢的、不怕困難的、能保護我們的人。
2、平衡木有兩個,跨跳障礙六個,拱形門四個,長墊子兩個,沙包若干(數量等同參加活動幼兒人數),紅色、綠色絲帶若干。房子造型的盒子一個。
3、節奏歡快的音樂磁帶,錄音機。
一、導入活動。
1、邀請幼兒參加活動。
2、教師帶領幼兒聽音樂活動四肢,做運動準備。
二、關鍵步驟。
1、請幼兒扮演解放軍,為幼兒描述“解放軍取炮彈”的情景。
2、將幼兒分成兩組,分別在手臂上系紅絲帶和綠絲帶作為標記。
3、教師講解任務要求。
1)爬過草地(墊子),走過小橋(平衡木),鉆過山洞(拱形門),跨過地雷(跨跳障礙),取一顆炮彈(沙包),跑回隊伍。
2)哪個組先完成任務,哪個組就能先獲勝。
3)要求速度要快,但要注意安全。
4、幼兒游戲,教師重點指導幼兒走平衡木,保護幼兒的安全。最后小解放軍用取來的炮彈轟炸敵人城堡(用沙包遠投房子造型的盒子)。
三、結束活動。
教師小結:解放軍都非常勇敢,不怕困難,取來炮彈,消滅敵人。
活動延伸:
1、戶外活動。
鼓勵幼兒勇敢地嘗試攀爬和其他有一定難度的體育活動。
2、家庭活動。
指導家長克服保護心理,在保證安全的前堤下,放手讓出幼兒嘗試有一事實上難度的戶外活動。鼓勵幼兒摔倒了要自己爬起來,遇到困難要自己克服等。
1、孩子對活動的哪一環節最感興趣,為什么?
2、你認為這個活動的成功之處在哪里?
3、你認為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該如何改進?
種樹幼兒園教案大全(18篇)篇十二
1、愛我一中,維護優良生態環境。
2、植樹造林,利在當今,功在千秋。
3、樹木棵棵種,綠蔭點點陰。
4、生兒生女靠教養,植樹造林靠撫育。
5、今天,播撒下一顆種子;明天,收獲起一片綠色。
6、告別城市的喧囂,投入綠色的懷抱。
7、綠滿校園怡人心,花開遍地笑常存。
8、勤植樹,胡環境;閑育花,美大地。
9、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植下一棵樹,收獲萬點綠。
10、建環保型國家,少煙少氣少垃圾。
11、村上無樹鍋不開,四方綠化沙不來。
12、各國各地都植樹,地球家園人人護。
13、高山松村核桃溝,溪河兩岸栽楊柳。
14、植樹造林要適宜,季節土壤要調劑。
16、播撒一片綠色讓世界更美,愛護萬千樹木讓你我同行。
17、人怕傷心,樹怕傷根。
18、愛林、造林,促進國土綠化,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植樹節快樂!!
19、紅花綠柳雖禁得住風吹雨打,細枝嫩葉又怎奈得手腳摧殘。
20、綠色家園,人人共創;保護樹木,人人有責。
21、村有千棵楊,不用打柴郎。
22、植樹造林,綠化甬江大地;栽花種草,裝點雄鎮家園。
23、澇梨旱棗水栗子,不澇不干宜柿個。
24、正月中,好栽松。
種樹幼兒園教案大全(18篇)篇十三
1、村有千棵楊,不用打柴郎。
2、山上沒有樹,莊稼保不住。
3、放下千斤斧,快去勤植樹!
4、綠滿校園怡人心,花開遍地笑常存。
5、入山請勿帶火種,護林防火記心房。
6、植樹節,你也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地球長出美麗的頭發來!
7、改上墳燒紙陋習,倡植樹獻花新風。
8、青色的希望,青色的未來。
9、為了下一代,請愛護環境。
10、植樹造林,利在當今,功在千秋。
11、門前院后種棵樹,室內陽臺養盆花,健康幸福到你家。
12、前人種樹,后人乘涼,為子孫后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空間。
13、節日上墳燒紙錢,燒毀森林多危險。
14、干榆濕柳水白楊,桃杏栽在山坡上。
15、眼前富,挑糞土;長遠富,多栽樹。
16、保樹蓋荒山,不愁吃和穿。
17、清明時節雨紛紛,植樹造林正當勁。
18、植樹節,給地球一點顏色,一起動起來哦!
19、植樹造林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20、造林即造福,栽樹即栽富。
21、棵兩棵三棵,棵棵皆成棟梁材。
22、距離產生美,謝絕親密接觸。
24、珍愛青色,珍愛我們共有的家園。
25、若要地增產,山山撐綠傘。
26、莽莽林海任君游,星星火種絕不留。
27、屋前宅后栽樹,延年益壽;荒山隙地造林,利國富民。
28、冬春風大草又枯,森林防火別馬虎。
29、保護樹木,是保護自我。
30、增加林草覆蓋,治理水土流失。
31、村上無樹鍋不開,四方綠化沙不來。
32、生命在于綠色,希望在于綠色。
33、水是生命之源,樹是水的衛士。
34、多一片綠葉,多一份溫馨。
35、野外用火須謹慎,引發火災法不容。
種樹幼兒園教案大全(18篇)篇十四
1了解保護牙齒的基本常識,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2養成愛護牙齒,早晚刷牙的好習慣。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4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牙齒圖片,一把牙刷。
三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教師講述《愛吃糖果的老虎》的故事,引發興趣,并初步理解保護牙齒的重要性。老虎的牙齒為什么會痛?(吃了很多的糖)。老虎的牙拔掉后會怎樣?(就吃不了東西)。
2基本部分:
(1)師幼閱讀幼兒用書。
教師指導閱讀幼兒用書,進一步了解保護牙齒的知識經驗及學習刷牙的正確方法。
(2)教師示范刷牙的正確方法。
教師借助牙齒圖片,手拿真實牙刷示范講解刷牙的正確方法。
3結束部分:幼兒集體模仿刷牙。
幼兒對活動很感興趣,很多幼兒也知道了要愛護牙齒,早晚要刷牙。但有部分幼兒的刷牙方法不太正確。
種樹幼兒園教案大全(18篇)篇十五
1、對滾動的物體發生興趣,發現滾動物體的形狀特征。
2、探索滾動軌跡與物體形狀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方形積木若干和球、木棍等各種圓的物體。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操作材料,發現滾動物體的形狀特征。
1、出示一圓形物體,操作滾動。
教師:小朋友,這是什么?它怎么樣了?還有哪些東西會滾動呢?
(幼兒自由發言)。
2、幼兒自由選擇物體,進行實驗操作。
3、教師幼兒共同總結實驗結果。
(1)你玩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玩的?為什么它們會滾動呢?
(2)引導幼兒講述自己在玩中的新發現、新問題。
教師:小朋友,在玩的時候,你還發現了什么問題?
(啟發式提問:它們滾得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二、幼兒再次自由造作材料,探索圓形物體滾動軌跡的不同。
教師:為什么有的物體滾一下不動了,有的能滾很遠。有的可以到處滾,有的卻朝一個方向滾。為什么有的滾得很直,有的會拐彎。
三、幼兒再次操作材料,探索滾動軌跡與物體形狀之間的關系。
1、幼兒自由選擇材料進行實驗操作。
2、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為什么物體滾動的軌跡不同。
3、教師操作兩種不同的形狀的物體,驗證幼兒猜想。
一次性紙杯滾不直是因為兩頭粗細不一樣。
四、幼兒滾動自己身體。
小朋友,我們的身體也會滾動,大家一起試一試。
種樹幼兒園教案大全(18篇)篇十六
1、村有千棵楊,不用打柴郎。
2、栽樹忙一天,利益得百年。
3、生命在于綠色,盼望在于綠色。
4、多xx,廣造林、現在人養樹,日后樹養人。
5、今天,播撒下一顆種子;來日,收成起一片綠色。
6、多一片綠葉,多一份溫馨。
7、各國各地都xx,地球家園人人護。
8、參加綠色舉動,掩護漂亮家園。
9、樹木棵棵種,綠蔭點點陰。
10、山上沒有樹,莊稼保不住。
11、生兒生女靠教養,xx造林靠撫育。
12、告別城市的喧囂,投入綠色的懷抱。
13、xx造林,綠化甬江大地;栽花種草,點綴雄鎮家園。
14、要得聚寶盆,荒山變綠林。
15、你獻一點綠,我獻一點綠讓綠成為生命主旋律。
16、一棵兩棵三棵,棵棵皆成棟梁材。
17、xx造林,利在當今,功在千秋。
18、前人種樹,后人乘涼,為子孫后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空間。
19、多xx,廣造林、現在人養樹,日后樹養人。
20、xx不僅是312,而應當是365、
種樹幼兒園教案大全(18篇)篇十七
這一課的設計注重目中有學生,關注學生的學,目中有學情,根據學生的學情進行設計,以學定教。切合學生實際,尊重學生個性,倡導在自己的閱讀中去體會,讓學生自學、自讀、自悟、自得;平等對話交流,鼓勵發表個人見解,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體現語文課程的綜合性、實踐性、創造性的特點,體現語文課潛移默化、熏陶感染的特點,將知識與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融入方法習慣之中,體現文道關系。
1、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認識本課的生字,會寫課后的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培養學生閱讀兒歌的興趣,讓學生有主動讀兒歌的愿望。體會到種樹的快樂,種樹的種種好處。
3、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能聯系實際邊讀邊想邊問。
認寫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能聯系實際邊讀邊想邊問。
教師:
1、制作生字卡片、準備教學掛圖(簡單課件)。
2、與音樂老師聯系,讓學生認識音符和歌譜;與美術老師聯系,畫一畫樹。
學生:觀察樹木,了解種樹帶來的種種好處。
1—2課時。
1、齊讀課題,說說:讀了課題你想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看看兒歌里說了些什么,初步感知兒歌內容。
1、自由、輕聲地朗讀兒歌,要求: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不熟悉的字多練讀幾遍。
(2)運用已有的識字經驗,試著記住字形。
(3)勾畫生字詞,把兒歌中不明白的詞語或句子做上問號。
2、交流自主識字情況。
(1)學生相互提醒音難讀、形難記的字。
(2)用生字擴詞語,選自己喜歡的詞語造句。
學生個別質疑問難,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全班交流討論,仍不能解決的問題放入下一環節解決。例如:“綠色音符”、“綠色歌譜”、“種下歌聲”、“種下幸福”等等。
1、讓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提示:要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聯系已有的知識經驗,邊讀邊想。
音樂常常與快樂相伴,一個個音符,就像一個個快樂的因素,它將構成快樂的歌譜。兒歌中的這兩個比喻可謂意味深長,筆者認為可從這一角度去理解,為理解后文“種下歌聲”、“種下幸福”奠定基礎。
“音符”是什么?(樂譜中表示音長或音高的符號,這里用來比喻一棵小樹。)。
“歌譜”是用來干什么的?(歌曲的樂譜、譜子,人們唱歌時用的。這里用來比喻一行小樹。)。
2、樹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好處?
環境得到美化,生活更加快樂,人與動物、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3、讀讀自己喜歡的詩句。
1、采取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朗讀或背誦,積累語言,進一步體會種樹的快樂,感受樹木的作用。
結合課后第二題,積累詞語,感受語言的優美。
1、出示要求會寫的字。
學生提出難寫的字、筆畫筆順不清楚的字,教師有針對性地指導。
2、交流展示、展評,激發寫好字,主動練字的積極性。
3、寫寫你想寫的字或詞語、句子。
1、說說你準備為小樹做點什么。
2、根據你對兒歌的理解給兒歌配畫。
3、試著仿照兒歌的樣子當小詩人說一說。
種樹幼兒園教案大全(18篇)篇十八
1、xx造林要適宜,季節土壤要調劑。
2、萬里長城抵御外敵,綠色長城造福人類。
3、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4、保樹蓋荒山,不愁吃和穿。
5、清明時節雨紛紛,xx造林正當勁。
6、山上沒有樹,莊稼保不住。
7、楊柳抽芽始于人,萬物萌發源于春村上無樹鍋不開,四方綠化沙不來。
8、生命在于綠色,希望在于綠色。
9、xx造林,綠化神州大地;栽花種草,裝點雄中華園。
10、三九四九,栽楊種柳。
11、無災人養樹,有災樹養人。
12、年年xx樹成蔭,代代造林林成森。
13、向陽好種茶,背陽好插杉。
14、正月尾,好栽桂。
15、竹子無皮,四季能移。
16、多一份關愛,多一份呵護,從我做起,愛護景區一草一木。
17、多xx,廣造林現在人養樹,日后樹養人。
18、村有千棵楊,不用打柴郎。
19、多一片綠葉,多一份溫馨。
20、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植下一棵樹,收獲萬點綠。
21、水是生命之源,樹是水的衛士。
22、告別城市的喧囂,投入綠色的懷抱。
23、山腳板栗河邊柳,荒崗灘上植烏柏。
24、眼前富,挑糞土;長遠富,多栽樹。
25、xx造林,綠化祖國!
26、澇梨旱棗水栗子,不澇不干宜柿個。
27、xx節,你也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地球長出美麗的頭發來!
28、冬天栽樹樹正眠,開春發芽長得歡。
19、水是生命之源,樹是水的.衛士。
20、多一片綠葉,多一份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