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外婆家的年味篇一
一天,我跟著爸爸媽媽來到了位于郊區(qū)的外婆家。
到了外婆家,我發(fā)現(xiàn)了許多城里沒看見過的東西,因為城里有些東西是受限制的。于是我到了外婆家后,立刻東瞧瞧西望望,想找出所有城里沒有的東西,我還真發(fā)現(xiàn)了不少好的東西,但在城里想要做到這一點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第一,是外婆家門口的蘋果林。我發(fā)現(xiàn)這樹上結(jié)的果子紅紅的,外公告訴我這是綠色水果,一點兒農(nóng)藥也沒撒,他還曾經(jīng)在一棵樹的樹洞里放上一張桌子,并在樹洞里凹陷進(jìn)去的地方,放上幾盞煤油燈呢!
第二,是外婆家后院的竹林。里面的竹子幾乎全部都是直的;綠的葉,青的竿,投下了一片綠綠的濃陰。外婆告訴我,這些竹子都是他自己種的,春天的時候還能去竹林挖竹筍呢!而且那些竹筍都非常地好吃。
第三,就是外婆家的小狗,小狗好可愛,它是一只有著靈性的小狗,因為它十分聽話,假如有小偷的話它一定會奮不顧身地沖上去,死死咬住小偷的衣角,直到我們抓住了小偷為止,而且它總能讓我們驚醒,而又不讓小偷知道。
我外婆家還有很多我沒寫的東西呢!怎么樣,你喜歡我外婆家嗎?那兒很好玩哦!歡迎你來我外婆家。
外婆家的年味篇二
我的童年,是在杭州外婆家度過的。
外婆家在京杭大運河邊,著名的拱宸橋下。這座大石橋,是外婆常帶我去玩的地方。
石橋很高,很陡,橋身卻很寬敞,可容四輛馬車并排行駛。那一層層石階,早已被年年歲歲過往的行人磨蹭得平貼溜滑。
每當(dāng)外婆爬上橋頂時,總會累得氣喘吁吁,要倚在橋欄上歇好長一會兒。我呢,便伏在橋欄上,貪婪地眺望大橋下的景色:綠的河水,白的船帆,黃的稻谷,紅的柿子。嗬,我最愛看河上的白帆了一張張白帆,像一朵朵白花,開在綠茵的草地上,又像一片片白云,飄在藍(lán)藍(lán)的天上。
然而,石橋留給我的,也不盡是美好的懷戀,偏有這么一件事,石頭般地落在心里。
有一個深夜,我突然發(fā)起高燒,外婆背起我就往石橋上跑。橋北岸兩里外住著一位老郎中,附近人家都是到他那里看病的。
真不知外婆哪來的這股勁,馱著我,一顛一顛往石橋上挪。瘦骨如刀的背脊,硌得我生疼,我央求她放下我,讓我自己走,外婆就是不依。離橋頂只剩七八級石階了,沒料到她一個趔趄,竟癱倒在石階上。
自這件事后,我對石橋的感情漸漸減退了,也不大愿意去那兒玩,甚至惱恨起它來,石階為什么要造得這么多,這么陡,讓外婆遭這份罪呢。
“搖呀搖,搖呀搖,搖到外婆橋,外婆請我吃年糕……”
外婆家的年味篇三
今天是過年的前一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準(zhǔn)備去給外婆拜年,晚上回來。
早上我起床后,發(fā)現(xiàn)家里除了我空無一人,看見桌子上的紙條后,才知道大人們在大門等我,并且讓我吃完飯后才下去。
經(jīng)過了三個多小時的車程,下車后,由于前方發(fā)生了塌方,導(dǎo)致我們還要走一個小時的路,這對筋疲力盡的我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在路途中我們是跋山涉水,披荊斬棘,經(jīng)歷了千辛萬苦。
中午時分,我們總算是平安的抵達(dá)目的地。大家都餓壞了,于是就狼吞虎咽的吃起來,然而這都是為了下午玩不會累。
吃完飯后,我拿上了一些火炮放進(jìn)了我的背包,順便叫上了妹妹和小狗,我們一起來到了外婆家的后山山頂。
到了山頂后,我拿出響聲最大的火炮——“雷王”,為什么叫它“雷王”呢?因為它的響聲很像雷,都是“哐當(dāng)”的聲音。它的外表看上去和乒乓球差不多大小的球體形狀,導(dǎo)線很長,所以燃放比較安全,別看它那么小個,它的威力可大了呢!
第一次,我們找到了一個山洞,并且用棍子量了量——很深,所以我把三顆“雷王”的導(dǎo)線系在一起,然后點燃扔了進(jìn)去,我們趕緊都往后跑,那只小狗也跟著我們跑,它心里一定在想:難道要地震了?跑了十米后,我們聽到一聲巨響,一股濃濃的火藥味撲鼻而來,考慮到安全,我讓小狗先去看一下,發(fā)現(xiàn)沒問題后,我們才進(jìn)去觀察。
晚上回到家中我把放火炮的經(jīng)過告訴了媽媽,媽媽嚴(yán)厲地批評了我,告訴我以后不能再這樣放火炮,因為實在是太危險了,我也意識到了這樣是不安全的,不過今天在外婆家玩我很開心。
外婆家的年味篇四
天氣挺好的,媽媽帶著我去外婆家,看望她老人家。
到了外婆家,我看見三個一模一樣的小侄女。我問媽媽:她們是誰生的?媽媽說是你的陳娜姐姐生的,她厲害吧。三個小家伙特別可愛,看見我還會沖著我笑。我在和一個小侄女玩的時候,她抓了一把瓜子,我還以為是給我的,結(jié)果她給扔了,原來是我自作多情了。
我向大人們請求要抱抱小侄女,他們便給我抱,可是又怕我抱不好,如果摔到小侄女那就不好了,所以只讓我抱了一會兒,大人就接過去了。
晚上吃完晚飯,我又和小侄女們玩了很久,她們特別愛笑,可能是喜歡和我玩吧。我還玩了哥哥的電腦,看了動畫片,玩累了,然后就睡覺了。
我的外婆特別喜歡我。我剛上學(xué)的時候,因為爸爸,媽媽工作忙,每天接送我上學(xué),放學(xué)的就是外婆。她很辛苦!給我們做飯,洗衣服,收拾家。以后我回老家來,要多看望外婆。
躺在被窩里,回想一天的快樂時光,我還感嘆:今天玩得真開心啊!
外婆家的年味篇五
外婆家是我最向往的地方。每當(dāng)我一有空,就去外婆家玩。因為外婆家太美了!
春天,外婆家前面的小樹林真美。樹木長出嫩綠的新芽,細(xì)細(xì)的、綠綠的。細(xì)細(xì)的樹枝上也長出了嫩葉。不久,萬紫千紅的花爭相斗艷地開放了。有紅的、粉的、藍(lán)的、紫的……各種各樣的花多得數(shù)也數(shù)不清,好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春天是個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
夏天,樹木蔥蔥蘢蘢的,茂密的枝葉把一部分的地方遮得嚴(yán)嚴(yán)實實的,枝繁葉茂的大樹可以為我們遮太陽、擋風(fēng)雨。晚飯后,我總是搬個小凳子坐到樹下乘涼,吃著雪糕,聽外婆講故事。竹筍呢,也脫去一層層外衣,變成高高的竹子。夏天是個烈日炎炎的季節(jié)。
秋天,稻田里的稻谷金黃金黃的,人們忙著豐收,臉上露出了喜悅的笑容,家家戶戶門口曬滿了稻谷。樹上的葉子也慢慢變黃了,一片一片地從樹上掉下來,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飛舞,美不勝收。秋天是個果實累累的季節(jié)。
冬天,冰天雪地,大地穿上了厚厚的棉襖。花變成了“雪花”,樹變成了“雪樹”。遠(yuǎn)看,就像一個個“白雪公主”。我和姐姐常常在雪地上玩耍。有時玩打雪仗,姐姐拿一個個雪球就往我這扔,我還來不及閃躲,就被雪球打在臉上,冰涼涼的。我還吃了一口雪。涼絲絲的,一點味道也沒有。有時,我們堆雪人,堆好的雪人就像兩個放哨的士兵一樣守在家門口。我們還跟可愛的雪人合影呢!冬天是個大雪紛飛的季節(jié)。
外婆家真美啊!就像一首歡快的四季歌。有空,你們也來玩玩吧!
外婆家的年味篇六
雖然大家都說如今的年味越來越淡了,但是我的外婆家的年味還是十足的,至今讓人記憶猶新,回味無窮。
我的外婆家在蕭山進(jìn)化,每年正月初二,外婆家附近的吉山探梅處都要進(jìn)行打麻糍的傳統(tǒng)習(xí)俗。去年也不例外,記得那天剛吃完午飯,我們就坐上車直奔吉山探梅。來到目的地,那里人聲鼎沸,原來早已進(jìn)入了打麻糍的前奏。只見一位頭發(fā)花白的外婆事先將淘好的糯米放在大灶上蒸成飯,但好奇的是沒加鍋蓋敞開式的。這時站在一旁的外公告訴我將糯米蒸成飯最關(guān)鍵,必須保證從里到外的糯米都是熟的,所以不能加工鍋蓋。
大約二十分鐘后,第一鍋熱氣騰騰的糯米飯出鍋了,幾位經(jīng)驗豐富的外公將其倒入專門用來打麻糍的石搗臼中,用舂頭不停地舂搗糯米飯。外公告訴我糯米飯舂搗的越糊越好,此時幾位年輕力壯的阿舅也加入了其中的隊伍,幫忙輪流舂搗著,大家紛紛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而站在一旁觀看的小屁孩們卻興奮地不得了,因為有的還是第一次看到,嘴里還不時地吶喊著加油聲。
正當(dāng)大家有點體力不支的時候,其中一位外公伸手捏了捏糯米飯。這時糯米飯已成了糯米糕,粘粘的好有韌性,告訴大家可以了。
于是便迅速拿到一旁撒有炒米粉的竹扁上,三四人將糯米糕拉成圓扁形,并在上面撒上黃糖和芝麻。就這樣第一鍋麻糍新鮮出爐了,并用刀切成一塊塊的。
大家便迫不及待地拿起麻糍津津有味地吃起來,似乎早已忘記了剛吃過的午飯。熱乎乎的麻糍,吃在嘴里甜甜的,香香的,軟軟的,還蠻有嚼勁的,我瞬間雙眼緊閉,心間頓時流淌著一種情濃味更濃的感覺。
看到這里,大家有沒有饞涎欲滴的感覺呢?明年過年的時候可以和我一起上蕭山進(jìn)化參與一下打麻糍的樂趣,增加現(xiàn)在越來越淡的的年味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