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擁有感恩之心時,在逆境中我們能夠更加堅定地堅持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一份感恩總結的精選范文,或許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表達感激之情。
感恩袁隆平爺爺(優秀17篇)篇一
在20xx年5月22日13:07分,國家正式宣布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
你一定聽過這個名字,但你可能還不知道他的故事。他就是被世人稱之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爺爺,我們吃的每一粒糧食都離不開袁隆平爺爺的功勞,他在病危時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天氣,因為天氣的好壞會影響田地的生長。因為中國世界人口暴增,糧食也漸漸供不應求,袁隆平爺爺曾立下誓愿,他不會讓每一個中國人餓肚子,如今每年的糧食產量高達5億。
袁隆平爺爺為人樸素,從不擺架子。他會在下雨天騎電動車去田地,身上穿的是45塊錢的地攤貨,他做事從來不大肆宣揚,他的孫女曾說根本不知道爺爺是干什么的,因為爺爺看上去像個農民。有記者曾經采訪,問袁隆平爺爺有沒有人把他認成農民,袁隆平爺爺是這么回答的:“有啊,很多人覺得我像農民,這樣不更好嗎?我本來就是一個農民!我并不感覺羞恥。”
有人肯定有疑惑,他中這么多水稻肯定有上千萬的收入吧,其實并不是,袁隆平爺爺曾表明過,自己也有工作,一個月收入也才6000。袁爺爺種植水稻并不是為了錢,只是為了每一位中國人能夠吃飽飯。
袁隆平爺爺兩次登上熱榜,第1次竟然只是因為他買了兩部手機,有一輛豪車和一棟別墅。人們只看到了他做了這些,并不知道這兩部手機加起來才幾千,其中一部還是用來送給助理的。也并不知道爺,爺擁有的并不是豪車,只是一輛國產代步機。別墅呢是國家獎勵給他的!是爺爺應有的獎勵!這棟別墅最后給改裝成了水稻種植公司。就是因為這些,爺爺在網上受盡了謾罵!現在想想真是可笑!向袁隆平爺爺默哀!
袁爺爺,人們永遠會將你銘記在心!你的每一次付出,都不會被世人遺忘!
感恩袁隆平爺爺(優秀17篇)篇二
在今年暑假,我們學校組織了“走進海水稻”的實踐活動,我成為了一名海水稻研究員。
聽輔導員老師說,我們這次用的海水稻種子,就來自我們青島的海水稻研究基地。老師還告訴我們,青島海水稻研究所,是您在2016年創建的,在江蘇、新疆、海南,都有您的海水稻研究所,您的足跡踏遍大江南北,您每年至少有三個多月的時間在青島度過。
暑假里,每周的周三和周六,早上六點半,我們這些小研究員,就和輔導員老師相約海水稻試驗田,拔草,捉蟲,澆水,觀察,記錄,撰寫觀察隨筆……作為首批海水稻實踐活動的小研究員,我們有幸親眼見證了海水稻的整個生命歷程:浸種、催芽、育苗、插秧、分蘗、拔節、抽穗、揚花、灌漿、成熟,歷時四個月,長達121天。
袁爺爺,告訴您個好消息,我們在校園里種的海水稻,不僅結出了稻穗,而且穗穗飽滿,現在已經泛出點點金色,我們計劃在今天下午開鐮收割。老師還說,收獲后,要給您寄去一些,讓您品嘗一下我們親手種出的稻米呢!
袁爺爺,您的夢想是“禾下乘涼,讓水稻覆蓋全球”;我們青島的`孩子,也有個夢想,那就是早日把青島50萬畝鹽堿灘涂,變成年產6000萬噸的米倉!
袁爺爺,您什么時候來青島,期待與您相見!
感恩袁隆平爺爺(優秀17篇)篇三
自盤古開天辟地以來,吃飽肚子,擺脫饑餓,成了人類歷史的不朽主題之一。在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歷代君王都擁有一個古老不變的夢想:解決糧食問題。我國人口眾多,吃飯成為了國人最大的問題,古時歷代君王絞盡腦汁也未能解決。
隨著新中國成立,“稻田里一顆閃亮的巨星”誕生了,他目睹了人民糧食短缺,腹不裹食的凄涼現狀,于是他下定決心改良水稻品種,在他的一次次實驗,一次次努力下,發明了水稻新品種——雜交水稻,由此造福了全世界。他被我國政府授于“全國先進科技者”,“全國勞動模范”和“全國先進工作者”的光榮稱號,他就是雜交水稻之父,我心目中的英雄——袁隆平爺爺,他創造的奇跡與價值備受全世界人民的矚目。
曾有記者問過袁爺爺,您的身價值1008億,您如何看待財富和名利?袁爺爺含笑回答記者,對金錢我從無概念,我更不會揮霍浪費,但該花的我還是會花,至于我獲得的獎金都放在基金會里,我今天穿的衣服就50元錢,但我更喜歡的還是昨天穿的那件15塊錢的汗衫,穿著很舒服也很精神呢!多么樸實無華的話語啊,這就是高尚而又偉大的袁爺爺。
可就在昨天,5月22日,一聲晴天霹靂,巨星隕落,天地同悲,我們敬愛的袁爺爺拋下了他為之奮斗了一生的水稻事業和他的“禾下乘涼夢”去了天堂。曾經十里長街送總理,但在昨天,長沙街頭出現了十里長街送袁爺爺的悲壯場面,人們奔走在大雨中,追隨著爺爺的靈車,流淚大喊:袁爺爺,一路走好,一路走好!真是聞者落淚,看者傷心,我不禁跟著淚流滿面,在心里暗暗地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珍惜每一粒糧食,像袁爺爺一樣做一個對祖國對人民貢獻一生的人!
感恩袁隆平爺爺(優秀17篇)篇四
又是一年豐收的季節,夏季糧食的豐收時節。糧食的大豐收讓祖國的糧倉爆滿,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的繁榮,讓讓人明更加安康。但是為我國甚至全球糧食曾收層產的`袁隆平院士卻離開了我們。
糧食的豐收意味著國民能吃飽飯,意味著國家的國泰民安。對于我們這樣一個擁有近14億人口,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的國家而言,糧食不僅是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基本條件,而且是促進社會穩定和諧的重要保障,也是確保國家安全的戰略基礎。
糧食問題是安全問題,而非經濟問題。糧食不像其他商品,糧食少一點都會餓死人,是一個硬需求。
袁隆平院士被成為“雜交水稻之父”,因為他不僅是中國的驕傲,更是世界的驕傲,他為人類生存最初了巨大的貢獻。俗話說的好“民以食為天”,人的生存離不開吃喝。袁隆平院士曾說過:“中國人要把飯碗拿到自己的手里面,不要靠人家,我們現在就是在為自己的飯碗而努力”。
周末回家看到路邊的田地里綠油油的稻田,沉甸甸的穗子,把苗都壓彎了腰,偶爾的一陣風,稻穗隨著風擺動,我仿佛看到了袁隆平院士在田邊看著稻田豐收的笑容。再過幾天就是稻子成熟的時候,到時候田地里一片一片的金燦燦,每當這時就想起了偉大的袁隆平院士,他的一生都在為糧食的曾加產量而努力,與種子打交道,簡直就是稻田里的守望者,雖然他離開了,但是他的精神,他的努力永遠銘記于心。有了他的努力和付出,才有了我們現在吃飽飯的幸福,我想大概以后的每次吃飯我都會想起他。
斯人已逝,憂思長存。他在稻穗下乘涼的未完成的夢,后人將踏著他的腳印繼續前行。
感恩袁隆平爺爺(優秀17篇)篇五
“我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我夢見水稻長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掃把那么大,顆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則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涼。第二個夢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可以增產一億五千萬噸糧食!”這是袁隆平的夢想,袁隆平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來種優勢的科學家,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獲得共和國勛章時曾說:“我不能躺在功勞薄上睡大覺,應該繼續努力!”這樣偉大的科學探求精神多么寶貴,雖已獲得共和國勛章,但已高齡的袁老卻說要繼續努力。
袁隆平爺爺從小的理想竟然就是為了讓大家吃飽飯,我猜應該也包括他自己,連做夢都是夢到自己在一人高的稻米下睡覺。為了“吃飽飯”的理想,爺爺幾十年如一日投入到水稻新品種研究當中,扎根農村,扎根水稻田中,經過不懈努力,他實現了當初做的夢,將水稻畝產再提高,如今向著1200kg/畝發起沖擊。袁隆平爺爺是偉大的,他用自己的一生,解決了全中國的饑荒問題。
袁隆平爺爺是您用一把稻谷養活了中國數十億人口,是你滿懷信心向世界宣稱,中國人不僅可以靠自己,更能為解決世界糧食問題做出巨大貢獻。
我們要永遠銘記這位讓我們吃飽飯的袁隆平爺爺。袁隆平爺爺把雜交水稻當做理想和終身事業為之奮斗的,正是他的努力和堅持,今天才能人人有飯吃。他發明的雜交水稻技術是對全人類的巨大貢獻,他是一位值得全世界人民尊敬的英雄!
袁隆平爺爺把一生都獻給了雜交水稻工程,5月23日,袁隆平爺爺去世了,一聲聲低沉的車鳴,送走了這位曾經為中國百姓的糧食問題操碎了心的偉人。
他用一生闡述了一個道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當他回首往事不是為了不是為了虛度年華而感到羞恥,也不是為了碌碌無為而感到后悔。
感恩袁隆平爺爺(優秀17篇)篇六
“我做過一個夢,夢見雜交水稻的莖稈像高粱-樣高,穗子像掃帚一樣大,稻谷像葡萄一樣結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們一塊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乘涼。”袁隆平這樣描述著他的夢想。
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在找到常規品種實驗田里,發現了一株與眾不同的水稻---穗子大,籽粒飽滿,這株水稻就是天然雜交水稻。他想,既然自然界存在天然雜交水稻,那么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雜交水稻,提高產量,讓人們不再挨餓。
然而,要想培育出真正的雜交水稻,就必須找到雄性不育系水稻作為“母稻”,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什么呢?袁隆平說:“它本是一粒野生的種子,不知哪一只候鳥把它吞進肚里,將其分泌的胃液剛好將它的雄性抹去了,而保留了它的雌性,并把它排出體外。命運使得這粒種子在這美麗的原野,落地生根。
1970年11月23日,在海南到一個農場旁的沼澤地里,袁隆平的兩位助手發現了-株奇異的野生稻---雄性不孕水稻。這是比金子還珍貴的“母稻”呀。袁隆平的兩位助手小心翼翼地將它連根帶泥挖了出來。種稻試驗田里,袁隆平聽說后,連夜乘火車趕到了南海,像照看自己的孩子一樣,日日夜夜守候在這株珍貴的野生稻旁。
后來,經過多次實驗,可以大面積推廣的高產雜交水稻終于誕生了。袁隆平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的將水稻雜交應用于實際生產的科學家。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他已經付出了長達十幾年的艱辛努力!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技術大幅提高了水稻的產量,解決了許多人的吃飯問題,創造了神話般的奇跡,人們都說他是“當代神農”。
而在昨天,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袁隆平爺爺卻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感恩袁隆平爺爺(優秀17篇)篇七
袁隆平爺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因器官衰竭逝世,享年91歲。
袁隆平做了一個夢,一個“禾下乘涼夢”,他夢見,禾穗如同葡萄一樣碩大,自己和助手在穗下乘涼。他曾說過一句話:“一粒小小的糧食既能絆倒一個大國,同樣能使一個國家進步。”袁爺爺是一個憂國憂民的人,他還有一個“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他的夢想,就是超越研制雜交水稻無果的美國和日本,果不其然,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做到了。
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天天想著不勞而獲不會有好結果。袁隆平爺爺小時候游泳特別厲害,但在比賽選拔時,他卻因為個子太矮沒能入選,別人只是坐在家里空遺憾,袁隆平爺爺不服輸,他跟著教練偷偷地進了場,教練發現了,說:“那就給你一個機會吧?!北荣惖慕Y果,是袁隆平拿下了一等獎。看吧,有心者自贏。
袁隆平爺爺也是個自強不息,樂觀的人,在雜交水稻的培育過程中,有人將他的700株稻子盡數拔走,最后只在下水道里發現了殘留的5株稻子。袁隆平爺爺沒有放棄,他選擇了堅持。
是因為有袁隆平爺爺不懈的努力,才有現在的世界雜交水稻之父:1995年,袁隆平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9年,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發現的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袁隆平星;2017年9月,在試驗田內畝產1149.02公斤,創世界畝產紀錄;2018年9月8日,獲“未來科學大獎”;同年12月18日,獲“改革先鋒”稱號與獎章。2019年9月17日,被授予“共和國勛章”獎;2020年11月28日,當選2020中國經濟新聞人物。
國士無雙,舉國哀悼,愿天堂有稻穗如葡萄大小的水稻夢想!致敬袁老!
感恩袁隆平爺爺(優秀17篇)篇八
天下最感動的是國之脊梁獻出重大貢獻,而最悲痛的是悼念國家之脊梁!
世界可以沒有蓋茨,不可以沒有袁隆平!袁隆平爺爺有兩個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另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因此,為了他百年夢想,袁爺爺一直沒有停下腳步,在稻田里,經過半個世紀的水稻研究,成為稻田的忠實守望者。可是,在20xx年5月22日13時07分,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
20世紀70年代,農業科學家袁隆平經多年反復試驗,成功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他不僅是成功秈型水稻培育的第一人,而且始終走在雜交水稻技術的發展前沿。他為了解決人民吃飯問題和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他,仰之彌高,稱為交雜交水稻之父。
今天上午剛剛看了課本93頁,又看見了那張春風十里微笑的臉,感受著他發出來的脊柱精神,為他驕傲。但下午才2點,卻得知了袁爺爺已經走了。當時我已不知道在想什么了,國家的棟梁,袁爺爺,健康美好的,怎么……晚上再次看到袁爺爺的慈祥的臉是,他的臉上,眼睛里,面容,心里,都有一種感情。
一窮二白時,他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名滿天下時,他卻淡泊名利只愛守望稻田!如今,他帶著夢的種子去了遠方,卻帶著糧食的種子,創新與奮斗的種子,留給了國家的希望。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英雄人物總屹立在眼前!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今朝更好看!
功在當代,惠澤千秋。這才是真正的英雄人物,這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致敬,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感恩袁隆平爺爺(優秀17篇)篇九
2021年5月22日下午一點零七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了,享年九十一歲。
當我媽媽聽到了這個消息后,甚至還以為是個謠言,后來,才知道這居然是真。在一瞬間,我心中仿佛是灌滿了鉛,變得無比沉重,因為他可是我們袁隆平爺爺啊!是他帶領著他科研團隊,解決了整個中國所急糧食困境,解決了十幾億中國人吃飯問題,他是當之無愧明星,永垂不朽偉人!
我平時最愛吃主食就是大米飯,而這大米絕大部分,不就是袁隆平爺爺研究出來雜交水稻嗎?他曾說過“中國人飯碗,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倍麆t用自己畢生精力,去實現了這一句話?,F如今,全球百分之五十水稻,已經中上了他雜交水稻,這些水稻,喂飽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一人。他畢生只做好了這一件事——雜交水稻,而這一件事,就足以讓他被世界銘記!
感恩袁隆平爺爺(優秀17篇)篇十
稻香萬里,四溢余香,在這片名為中國土地上,永不彌散。
默默無聞,一生奉獻,您身影也永遠映在藍天之下稻田之中。
——前言。
20xx年5月22日13點07分,他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微風撫過,整片整片稻苗都彎下了腰,他們在鞠躬,為他們父親鞠躬。稻香十里飄,長空萬里香,世間一切稻苗都隨風飄起,恭送這位偉人離開。他不是戰士,卻拯救無數生命;他不是詩人,卻書寫動人篇章,他便是培育雜交水稻第一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我對于袁隆平爺爺印象,只限于圖片視頻之中。但是那幾張照片我卻印象深刻。田野間,他無聲地拿著一個本子在記錄什么,她身著樸素衣服,一幅近似于老農民面孔,飽經風霜,他彎著腰,耕作著,種下是種子,長出卻是未來希望。
當我聽見袁隆平爺爺去世這個消息時,幾分驚訝,幾分遲頓,幾分傷感。萬分難受,卻哭不出來,像一塊石頭堵在心中,悶得有些喘不過氣,腦子一片空白,想去拒絕接受這個事實,怔了一會,才反應過來,于是心中水簾陣陣垂下,甚是傷感。
突然想起之前網上一些流言蜚語,當初一些網友就因為袁隆平爺爺摸了一下豪車,便在網上發表侮辱性言論。現在我就想問你們,你們還有良心嗎?他是一個拯救了無數人英雄啊!他將自己畢生心血都放在了研究雜交水稻事業上。袁隆平爺爺說“我畢生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他一輩子都努力在這條路上奔跑著,因為路盡頭種著他夢想,他一步步地將這個看似不可能夢想變成了可能實現理想,他心中有家,有國,有全世界。
《奶奶星星》中說人死了,便會化成天上一顆星星,給活著人照個亮。想必20xx年5月22日夜,銀河間又會多一顆明亮閃耀星星,看著中國這一片片他一手創造稻田,落下淚水,化成雨水,去滋潤萬物,去滋潤他親手埋下希望。
愿您一路走好!
當您再次俯視大地,請您放心!“禾下乘涼夢”“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在未來我們會替您實現!
感恩袁隆平爺爺(優秀17篇)篇十一
2021年5月22號下午1點7分,中國雜交水稻之父,去往了天堂。一次老師讓我們學習了關于袁隆平爺爺的課件。
看到課件之前我本以為他只是一個研究出了雜交水稻的老爺爺而已,直到看完我才明白:他不僅發明了雜交水稻,還養活了中國的14億人口,甚至更多。
到這里你們肯定以為她的一生只注重于研究雜交水稻,其實在生活中,袁爺爺也是一位開朗的人呢!他甚至還會打排球游泳。很不可思議對吧!國外也有多數人對于袁隆平的發明而震驚,甚至一一請求袁隆平為他們進行講座,有的連貨幣上也印上了谷穗的樣子。
剛開始我以為這很容易不就是種一些水稻嗎?這有什么難的?可當我看完,才發現不只是種水稻這么簡單:這需要人們極有限度的耐心和,極強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唉!
這我可做不到!而且研究過程也十分坎坷。我記得袁隆平爺爺有一個徒弟,當他和他的妻子下田,時妻子怕曬黑打了一把太陽傘,結果還是因中暑暈倒了。
結果袁隆平爺爺卻對他說,如果他們不肯吃苦怎能有成就?這句話深深地打動了我,對啊不吃苦怎么會有成就呢?難道這就是袁爺爺成功的秘籍嗎?在經過袁隆平爺爺的無數次熏陶下,這位小哥終于成為了他的得意弟子!
我為他們高興,也為中國人能吃得了飯高興啊!從今天起我們不浪費糧食,不浪費每一粒米。要知道這些珍貴的糧食可是由一個老人家半輩子的心血換來的呀!聽袁隆平爺爺的中國人要端牢自己的飯碗!
感恩袁隆平爺爺(優秀17篇)篇十二
我看著公眾號上的文章,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今天下午一點七分,袁隆平爺爺永遠離開了我們,一日的好心情瞬間喪盡。
坐在書桌前,五味雜陳,袁隆平爺爺是造福世界的人,他所培育出的雜交水稻,使水稻產量增加了20%,解決了人們的吃飯問題,我們餐桌上,習以為常的大米,若沒有他,不可能像現在這樣,吃得無拘無束。
我記得在今天上午,一個又一個媒體的辟謠,袁爺爺沒有走,只是生病入院了而已,那時的我還天真的以為,一切都會過去,您會好起來的,可沒想到,兩個小時過去,您真的走了,這位當代神農,最終還是離我們而去了。
一時間,各大軟件上,再一次因為您上了熱搜,山河因而色變,草木為之含悲。我忘不了前年9月29日,您被授與共和國勛章的畫面;忘不了你走入一家超市,看了一眼米價之后高興的離開的樣子。
在人類文明中,總有幾個時代之子,推動著人類進行,我想,您就是那其中之一,現在,您完成了使命,又要變成天上的一顆星星,去創造又一個奇跡。我沒為霍金流淚,因為我不知道時空,我沒為金庸傷心,因為我不迷戀武俠,沒有說他們的死不值得,只是,我再笨也沒有忘記吃飯!
您曾說:“我一生的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都遠離饑餓?!蹦龅搅藶樘斓亓⑿模瑸樯窳⒚瑸橥ダ^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一日三餐,米香彌漫,飽食當常憶袁公。
感恩袁隆平爺爺(優秀17篇)篇十三
榜樣是我們人生的航標,引導我們走向正確的道路。
袁隆平爺爺是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他的功名是全世界家喻戶曉的。他是江西九江人,是中國雜交的開創者和領導者。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無黨派人士的杰出代表,是享譽海內外的著名農業科學家,是"共和國勛章"的獲得者,雖然他的名譽很高,但是,他依舊自稱是一位農民伯伯,九十多高齡的他依然不服老,像一位老小孩一樣說自己是"九零"后,很多人都說:"這個年紀該去享福休息,"但袁爺爺還是表示自己要追夢。
袁爺爺一生做的這一件事,讓全天下的人們遠離饑餓,我們中國的占地面積僅占世界的`百分之七,人口卻占世界的百分之二十二,而一粒種子改變了一個世界,袁爺爺,您創造了奇跡,將水稻畝產從三百公斤提高到八百多公斤,您滿懷信心地向世界宣稱:中國人不僅自己可以養活自己,更能為世界糧食做出巨大的貢獻。
袁爺爺的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意志和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也要有這種態度,遇到困難時,要堅持不懈地鉆研,不論做什么事情,只要認真做了,就要奔著目標前進,永不后退,我們還要有袁爺爺報效祖國的精神,努力學習,立志成為國家的棟梁。
感恩袁隆平爺爺(優秀17篇)篇十四
2021年5月22日是悲傷的一天,因為我們敬愛的袁爺爺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不只是整個長沙的上空彌漫著悲傷的氣氛,整個中國甚至全世界都感到悲傷。
記得以前讀古詩,有一首《憫農》,里面有一句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并不能完全理解它的含義,因為我們從來沒有感受過餓肚子的滋味。后來有一次和太婆聊天,她告訴我她們小時候經常吃不飽,餓肚子,還出現了餓死人的現象,很悲慘。袁爺爺也經歷過相同的生活,所以他年輕的時候就立志要讓中國人都可以吃飽飯,中國人的飯碗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以袁爺爺和他的團隊幾十年如一日攻堅,雜交水稻大放異彩,畝產連攀高峰。時至今日,我們中國人的飯碗已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且全世界受饑餓的人都得到了雜交水稻帶來的好處。這真是一項舉世矚目的大成就。
可是5月22日這一天,袁爺爺卻永遠的離開了。他一定去了他夢想的天國,那里的稻谷一定長得都像參天大樹,而他就在樹下安靜的睡著了。我們一定會繼承他的遺志,不浪費糧食,好好珍惜時光,努力學習,爭取長大以后成為想他一樣受人尊敬的科學家,加油!
感恩袁隆平爺爺(優秀17篇)篇十五
我和您一樣,也有一個超級夢想:能邀請您到我們學校,親自指導我們種植水稻。這學期,學校為了讓我們認知勞動的意義,享受科技創新的快樂,學校里每個班級都開設了一個個“綠色農場”,讓我們種植水稻。上周四,我們把土翻好,并撒上了肥料?,F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我們全班同學都期盼您能來現場指導我們種植水稻。
袁隆平爺爺,您說過: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成功。我們有了在校園里種植水稻的靈感,也下定了為了種植水稻而付出辛勤汗水的決心。只求您帶給我們種植水稻的技術和成功的機遇,讓我們展現天性,實現夢想。
袁隆平爺爺,我們想掌握種植水稻的技術,想體驗勞動的快樂,更想品嘗成功的喜悅。我真誠地邀請您能來我們學校,指導我們種植水稻!我們一定會牢牢地抓住這個機遇,讓稻花的香味飄散到學校的每一個角落,也飄進每一個孩子的心里。
感恩袁隆平爺爺(優秀17篇)篇十六
敬愛的袁爺爺:
您好!
首先我向您致以最誠摯的問候。愿您身體健康!
我在小學的時候,就從課本上認識了您,知道您是“雜交水稻之父”。我還記得那幅插圖的內容——您彎著腰站在稻田里,手中拿著稻苗開心地笑著。后來,我也從雜志、網絡、電視上更加了解您的事跡。您的研究成果,不斷刷新水稻畝產的世界紀錄,造福全人類。您一心為民、心懷大愛、默默奉獻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從那時起,您的名字、您的笑容,便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
如今的您,已不再像照片中的那樣年輕了。我在網絡上看到的您,已是步履蹣跚、兩鬢斑白。您將自己一輩子奉獻給了水稻事業,奉獻給了全人類。您研發培育的一代代雜交水稻,讓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們解決了溫飽問題。
但如今,一些年輕人浪費糧食現象頻頻發生。每次看到這些,我都不由得嘆一口氣。
當今的年輕人,越來越喜歡吃漢堡等快餐食品,喜歡各種零食不離手。因為經常吃這些東西,他們忘記了最應該吃的主食、蔬菜與水果。不論是在街邊的小店還是大飯店中,經常能看到這樣的現象——“闊人”去了餐館,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點一大通,看著菜品一道一道地上來,就覺得十分氣派。奇怪的是,點菜時沒有服務員去提醒他們點的飯菜夠吃了。當那些“闊人”吃完后,有些菜幾乎沒有動過,這實在令人無言以對。
幾年前,國家意識到了浪費的可怕。于是,全國上下掀起了一場“光盤熱”,各種有關“光盤行動”的標語鋪天蓋地。作為一名初中生,我認為“光盤行動”不該只掛在墻上,而是要深深地刻在心中。只有了解了您培育雜交水稻的艱辛,才會明白每粒米都來之不易,無論水稻有多么高產。
網絡上,有這樣一句話:袁隆平是個能讓你真正吃飽飯的男神!在我看來,的確如此。你所研究的雜交水稻推廣至全世界,您造福了全世界。您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作為一名初中生,我無力讓所有人都了解雜交水稻、了解您。但是,我可以用呼吁和倡議,讓身邊更多的人知曉糧食的來之不易,發揚勤儉節約、嚴禁浪費的社會風尚。我想這也是您最愿意看到的吧。
袁爺爺,您是一位真正值得所有人銘記于心的英雄。所以,請允許我在此表達對您真心的祝福與敬仰!
感恩袁隆平爺爺(優秀17篇)篇十七
他為我們中國14億人口解決了溫飽問題,他用一生為我們研究水稻,他就是我們的天使袁隆平。
想必大家都知道袁隆平爺爺是我國的雜交水稻之父。小時候的袁隆平,因為去農田里看了花,看了水稻,便下定決心要在農場里工作。長大以后,他選擇農業,不顧眾人的反對。
曾經的中國鬧饑荒,他為水稻的產量而苦惱,下定決心研究雜交水稻。十幾年時間的付出,沒有辜負他的努力,他終于將雜交水稻研制成功。袁隆平爺爺研究出雜交水稻,為中國14億人口解決了溫飽問題。
袁隆平爺爺的成就,在中國歷史長河中留下了功不可沒的成績,但是他并沒有因此驕傲。只要有一個人沒有吃到,他就會繼續努力研究。直到去世的一個月前,袁隆平爺爺仍在研究水稻,只為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以前,我的碗里總會留下幾顆潔白如玉的飯粒。她們在碗中痛苦地呻吟,可我卻聽不見。就在袁隆平爺爺去世的那一天,我仍悠閑地坐在桌上吃飯。一塊西瓜下去,我的肚子已經很飽了,可碗里還有飯沒有吃完。
剛想把它們倒掉,我就聽見爸爸的手機里響起:“我們中國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凌晨逝世?!边@件事像琴音,撥動著我的心弦。轉頭看著碗里我將要倒掉的晶瑩剔透的米飯,再想想袁隆平爺爺用一生為我們解決了溫飽,我卻在這里浪費他的成果。
我的痛從心底的深處蔓延開來,傳遍全身。我將飯碗又放回桌子上,用筷子將一粒粒米飯送進我的嘴里。不一會兒,碗中的飯都被我吃光了,碗面已經晾到可以反射光芒。碗面可以照出我的樣子,好像都不用洗了呢。
雖然我明白得有點遲了,但是我相信這還不算晚,今后我再也不會浪費食物,再也不會讓任何一粒米飯留在我的碗里。
傳說人死后會到天堂或者地獄,袁隆平爺爺一定會是天堂里的天使,在天上永遠照耀著我們。
袁隆平爺爺雖然肉體已經離開我們,但是他的精神,他的成就會存在于每一個人心中。中國人將銘記袁隆平爺爺為我們做出的貢獻。讓我們再心懷感恩、深情地說上一聲:“謝謝您,袁隆平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