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每個語文學習者追求的目標,它體現了一個人的語言功底和思維深度。隨著作者的筆觸,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些優秀作文的魅力所在。
世界氣象日一年四季(模板16篇)篇一
“世界氣象日”是世界氣象組織成立的紀念日,時間在每年的3月23日。每年的“世界氣象日”都確定一個主題,要求各成員國在這一天舉行慶祝活動,并廣泛宣傳氣象工作的重要作用。
國際氣象組織原為非官方性國際氣象合作機構,在其各成員國代表簽訂的世界氣象組織公約生效一周年之日,即1951年3月23日,就改組為世界氣象組織(worldmeteorologicalorganization,wmo),成為政府間的國際氣象合作機構,并與聯合國建立關系。
1960年世界氣象組織執行委員會決定把每年3月23日定為世界性紀念日,要求各成員國每年在這一天舉行慶祝活動,并廣泛宣傳氣象工作的重要作用。
每年世界氣象日都有一個中心活動內容,各成員國在這一天可根據當年的中心內容,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和紀念活動,如組織群眾到氣象臺站參觀訪問,舉行有政府領導人參加的群眾慶祝儀式,舉辦氣象儀表裝備、照片、圖表和資料的展覽,專題作文,舉行記者招待會,由報刊、廣播電臺、電視臺報道特寫文章和講話,放映氣象科學電影,發行紀念郵票等。
世界氣象日一年四季(模板16篇)篇二
電閃雷鳴,花草樹木,春夏秋冬這些都是大自然賜給我們的瑰寶。而在這些寶藏之間,我猶甚喜歡雨的聲音。
春雨總是那么的溫馨,那么的和善。她常和春風起走動。驅趕了嚴冬的酷寒。喚醒了沉睡的大地、喚醒了冬眠的動物。給大地披上了綠裝:柳枝兒抽芽、桃花兒開放、小草兒綠嫩,小鳥們又開始了嘰嘰喳喳的故事會。
小白兔又準備邀請小烏龜來舉行龜兔賽跑。農民伯伯又開始了繁忙的春耕大生產。播下春天的種子,準備秋天的豐收。
夏天的雨,總是那么的瘋狂。總是伴隨這臺風呼嘯而來,雷公公和電婆婆是對夫妻。噼里啪啦的大吵起來。暴雨帶著這對夫妻好像要吞沒整個世界。不過,它又是個紙老虎,看它副兇巴巴的樣子,其實蹦跶不了幾天。盡管這樣,還是令我討厭的。
秋天的雨,是把可愛的鑰匙,它帶著清涼和溫柔,輕輕的,輕輕的,趁你沒留意,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秋雨催熟了火紅的高粱、催熟了燈籠似的梨子、催熟了金黃色的稻田、芳香的桂花,金黃的秋菊,火紅的玫瑰,圣潔的百合。雨后的彩虹、雨后的瓜果飄香我被這秋雨陶醉了。
冬天的雨,總是那么的陰冷,似乎還有點小小的毒辣。那雨滴伴隨著冷風打在你臉上,有股針扎般的疼。場雨后,便要冷成。搞不好就要你嚴重發燒39度以上!鼻涕噴嚏起來,直流三尺。所以,我不喜歡冬天的雨。
太陽追趕烏云,照亮了大地,白云又跑到了藍天上來嬉戲。推開窗戶,陣泥土的清香迎面撲來,空氣格外清新。楊柳的枝條經過雨水的沖洗,綠得發亮。
這陣風吹來,不時抖落下些留在樹葉上的水珠。雨后的天氣更美,空氣更新鮮。經過雨水的的洗禮,每朵野花,每棵小草的色彩都如此晶瑩亮麗,就算是五彩斑斕的蝴蝶也無法與它們媲美。
加上山中的淡淡霧氣,這如夢的神秘,引領我走向五彩的世界。 雨給人以涼爽,給人以愜意,我喜歡雨。
世界氣象日一年四季(模板16篇)篇三
起霧了。初晨的風景莫不過這氤氳的霧氣了。濃郁的白染透了視線,臉上似是沾了水般濕潤,又似蒙上了層漿糊般粘稠,天地則是同化了顏色,悄悄在找不到焦點的眼球中寫上無暇與白皙。
看不透這幽深得宛若森林般的霧,猶如繪盡了所有的“飄渺”和“虛幻”。濃郁的色彩掩蓋了視線,唯獨在細看之下才會發現若隱若現的樹木。這樹木寂在繚繞的白光中,就像哲人陶醉在真理中、科學家沉迷在研究中般,迷戀于自己的生活,又像孩童調皮地與人玩著捉迷藏,即使看不見他的臉,找不到他的身,也知道他在因沒被人找到而偷笑。但個中奧妙卻又難以體會,即便知道他的喜悅,也做不到完全理解,于是,就看不透、看不清,變得玄奇、神秘了。
而除卻了“面帶笑意”的樹木,則遠方初起的朝陽更是顯得燦爛無比。在這片白芒中,點清晰的璀璨的暗金色光點閃現在眼前,面對空白而失卻焦距的視線找到了定點,就像是無盡黑夜中的顆明星罷,煞有“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云天”的姿采。在茫茫的霧氣中,所展現的是面對迷茫不失自信的浩然。
用只手半裹住耳朵,呈現出弧的形狀,只為聆聽煙霧繚繞中的動感。拋開心頭的雜念,耳邊響起了淡淡的音律。首先是聽見了水輕流的聲音,音律舒緩,流暢不羈,宛若股清甜于口中,又似曲妙音懸梁柱,久而不散,流入心扉。再來是聽得了樹葉摩擦的清脆,偶有柔和,偶有猝然,如白云流于天,飄逸自在,可急可緩,獨我逍遙。后聞疾走行風聲,猶懷古傷今人,身在此處,心在古地,大有磅礴蕭條意。音律臨于我耳,置于我心,霧裊裊掩不住自然音。
可惜不容我細領會這奧妙的風景,東方那點金光終于爆發出奪目的燦爛,霎時吸引了我的注意,再回神間,眼前,又是清晰片。
哦,霧,散了。
世界氣象日一年四季(模板16篇)篇四
3月23日是第56個世界氣象日,今年氣象日的主題是:“直面更熱、更旱、更澇的未來”。樂亭縣氣象局邀請縣第三實驗小學150余名小學生來參觀、學習。
當天,工作人員帶領學生參觀了地面氣象觀測場、高空探測雷達、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車載裝置、氣象臺等氣象設施,并向學生們講解了今年氣象日主題的內涵,號召大家從小就關注氣候變化,從自身做起,參與到應對氣候變化與防災減災當中去。參觀結束后,氣象局工作人員為每位學生贈送了氣象知識宣傳手冊。
學生們表示,此次參觀活動不僅使他們學到了很多氣象知識,更對氣象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了解了氣象災害及防御措施,增強了大家防災減災的意識和能力,他們要將學到的知識講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了解氣象。
世界氣象日一年四季(模板16篇)篇五
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由世界氣象組織于1960年6月確定。氣象是指大氣的狀態和現象,如冷、熱、干、濕、風、云、雨、雪等。為了加強國際間的氣象研究與合作,更好地把氣象觀測結果應用于人類的各項實踐活動,1878年國際氣象組織在維也納成立,該組織1947年9月召開氣象局長會議,審議并通過了《世界氣象組織公約》,公約于1950年3月23日正式生效,國際氣象組織由此改名為世界氣象組織,并成為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1960年6月,世界氣象組織通過決議,從1961年起將公約生效日,即3月23日定為“世界氣象日”。世界氣象組織要求各成員國在這一天以多種方式舉行慶祝活動,宣傳氣象學在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中的作用,并且每年氣象日都選定一個主題,號召各成員國以多種方式開展宣傳活動。主題的選擇基本上圍繞氣象工作的內容、主要科研項目以及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問題。開展世界氣象日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讓各國人民了解和支持世界氣象組織的活動,喚起人們對氣象工作的重視和熱愛,推廣氣象學在航空、航海、水利、農業和人類其他活動方面的應用。
每年的“世界氣象日”,世界氣象組織執行委員會都要選定一個主題進行宣傳,以提高世界各地的公眾對自己密切相關的氣象問題的重要性的認識。每一個主題都集中反映了人類關注的與氣象有關的`問題。主題的選擇主要圍繞氣象工作的內容、主要科研項目以及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問題。
世界氣象日的主題為“天氣、氣候和我們呼吸的空氣”,旨在呼吁人們關注氣候變化和空氣質量。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的第四份氣候變化評估報告認定,人類活動大量排放溫室氣體是造成全球氣候變化的主因。ipcc還預計,隨著氣候變化加劇,洪水、干旱和其他天氣和氣候極端事件發生的頻率和強度將會增加。此外,天氣、氣候和空氣質量還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空氣中的顆粒物和相關污染物會危害人體的呼吸系統和心臟,導致人們患上哮喘、心臟病、肺癌等疾病。
早在上世紀50年代,世界氣象組織就率先協調大氣成分的觀測和分析。通過利用地面實地觀測站、遙感站、氣球探空儀、飛機和衛星組成的全球網絡,專業人員可定時采集有關溫室氣體、氣溶膠和臭氧信息以及傳統的氣象和水文參數。掌握這些信息有助于人們對氣象問題的研究,進而做到對災害進行早期預警,提前防范,以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所造成的影響。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雅羅在20世界氣象日的致辭中強調,由于90%的自然災害與天氣、氣候和水害直接相關,因此,加強氣象工作,防災減災,有利于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實現。
世界氣象日一年四季(模板16篇)篇六
3月13日長興島區氣象局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20xx氣象日活動工作,要求圍繞今年世界氣象日主題“觀云識天”和氣象防災減災、生態文明建設等熱點問題,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創新有效的系列科普活動,普及氣象知識,弘揚科學精神。
世界氣象日系列紀念活動包括:一是氣象科普“趕大集”,開展科普宣傳和氣象專家科技咨詢活動;二是3。23社會群眾和學校師生的“氣象臺站開放日”活動,發放調查問卷,征求對氣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三是深入校園開展氣象科普知識宣講暨贈書活動;四是通過手機短信、電子顯示屏加大宣傳,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與網民互動,同時在省市局門戶網站、管委會門戶網站、電視臺等媒體發布宣傳信息,擴大氣象科普宣覆蓋面,引導公眾關心氣象,理解氣象和應用氣象。
為扎實做好氣象日科普宣傳工作,長興島局制定了活動方案,對活動時間內容等進行了細化分工,明確了牽頭和配合部門,對安全保衛進行了強調,確保各項科普宣傳活動穩妥有序開展。
“世界氣象日(worldmeteorologicalday)”又稱“國際氣象日”是世界氣象組織成立的紀念日,時間在每年的3月23日。世界氣象組織為了紀念世界氣象組織的成立和《國際氣象組織公約》生效日(1950年3月23日)而設立的。每年的“世界氣象日”都確定一個主題,要求各國成員在這一天舉行慶祝活動,并廣泛宣傳氣象工作的重要作用。
世界氣象日一年四季(模板16篇)篇七
國際氣象組織原為非官方性國際氣象合作機構,在其各成員國代表簽訂的世界氣象組織公約生效一周年之日,即1951年3月23日,改組為世界氣象組織(worldmeteorologicalorganization,wmo),成為政府間的國際氣象合作機構,并與聯合國建立關系。
1960年世界氣象組織執行委員會決定把每年3月23日定為世界性紀念日,要求各成員國每年在這一天舉行慶祝活動,并廣泛宣傳氣象工作的重要作用。每年世界氣象日都有一個中心活動內容,各成員國在這一天可根據當年的中心內容,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和紀念活動,如組織群眾到氣象臺站參觀訪問,舉行有政府領導人參加的群眾慶祝儀式,舉辦氣象儀表裝備、照片、圖表和資料的展覽,舉行記者招待會,由報刊、廣播電臺、電視臺報道特寫文章和講話,放映氣象科學電影,發行紀念郵票等。
世界氣象日一年四季(模板16篇)篇八
極地地區是全球氣候系統的冷源,對全球的氣候變化至關重要。通過對兩極地區冰蓋上大氣沉積物的詳細觀測,可以了解兩極地區乃至全球的氣候環境變化。
世界氣象組織發表的《全球氣候狀況》報告指出,全球大部地區氣候持續偏暖,極地冰層正在迅速溶化。202月1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專家預測,從現在開始到212017年,全球平均氣溫可能升高1.8至4攝氏度,海平面可能升高18至59厘米。
科學界已記錄到了南極洲和格陵蘭島冰原正在不斷消失,并發現由于氣候變暖,北極地區的結冰時間越來越短,過去基本在海冰上度過一生的北極熊開始逐漸向陸地轉移。專家預測,如果北極附近的格陵蘭地區冰層消失,那么全世界的海平面將上升7米,這對于一些國家和地區來說意味著“滅頂之災”。因此,保護極地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為提高全球對北極海冰、南極冰蓋變化的重要性的認識,促進國際社會對極地生態系統的保護,世界氣象組織確定了2017年氣象日的主題——極地氣象:認識全球影響,旨在探討全球變暖對極地氣象的影響。這一主題的確立還與2017年3月1日啟動的2017-2017年“第四次國際極地年”活動密切相關。
世界氣象日一年四季(模板16篇)篇九
乙:希望與我們攜手而來。
甲:我們的聲音與誠摯攜手而來,
乙:歡迎收聽今天的晨光小廣播。
合: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甲:我是主持人xxx。
乙:我是主持人xxx。
甲:今年主題是“天氣、氣候和水為未來增添動力”,昭示著人們科學認識天氣、氣候和水對人類未來的重要性,在人類可持續發展實踐中,世界各國需要攜手努力,讓日趨敏感的天氣、氣候和水資源成為拉動未來發展的引擎之一,共同尋找出一條人類發展困境的破解之道。
乙:作為自然環境與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天氣和氣候對于人類生產生活乃至生存的重要意義已為世人所熟知。天氣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每天為人們所關注。氣候與資源環境的變遷,帶來了色彩斑斕的人類物質和精神文明。
甲:理念決定行動,行動決定未來。我們應當清醒地看到,人類要開展的不僅是一場關乎生產與生活方式的革命,更是一場思維與發展方式的變革。
乙:“天氣、氣候和水為未來增添動力”的世界氣象日主題,恰恰提醒人們應該從總體利益的高度出發,面向未來,重新審視人類與自然的關系,改變習以為常的一些觀念與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從危機中找到希望,這也與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的“天人合一”理念不謀而合。
甲:我國是天氣、氣候災害嚴重和水資源貧乏的國家,是世界氣象科技合作的積極參與者、有力推動者,也是推動氣象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典范”。
乙:大氣無國界,應對挑戰和危機亦無國界。各國政府需要凝聚共識、攜手播種希望,共享美好明天,使天氣氣候和水為人類社會發展增添不竭的動力。匯聚成可持續發展最持久的動力。人類應該在高度重視和加強自然災害防御,降低人類對天氣氣候極端事件的脆弱性,努力減緩并適應全球氣候變暖趨勢的同時,大力推進天氣、氣候和水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和保護,在與大自然和諧相生相榮的過程中,實現可持續發展。感謝大家的收聽。讓我們下次再會。
世界氣象日一年四季(模板16篇)篇十
今天,老師帶我們參觀氣象局,我們一路上有說有笑,雖然路途中下起了蒙蒙細雨,但也阻止不了我們開心的心情,不知不覺中就來到了氣象局。
觀測臺是一個圓形的高臺,中間有一個十字小道,周圍有測風儀器,手動量水器,自動量水器和地表溫度器。它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為我們人類服務著。
今天我收獲了許多,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同時我也知道了想收獲到豐富的知識,要用眼去觀察、用大腦去記憶、用耳朵去聆聽,今天我不但玩得很開心,還從玩中收獲了知識!
世界氣象日一年四季(模板16篇)篇十一
春天到了,春姑娘拿起魔法棒,輕輕一揮,大地復蘇,春暖花開,世界一片生機勃勃,大街上干凈整潔,花紅柳綠,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微笑。花園里一片五彩繽紛,迎春花張開了笑臉,花朵的香味將整個花園浸泡在香氣的汪洋中。
夏天到了,太陽公公張開嘴巴向大地呼出炎熱的氣息,綠樹成蔭,揮汗如雨,世界被太陽公公照射得夏日炎炎,大街上人人都坐在綠油油的大樹下,拿著扇子喘著氣的乘涼。花園里開出了少許可愛的蘑菇,好像在說:“天氣好熱啊,我快被曬成蘑菇干了。”
秋天到了,秋姑娘慢邁著輕本站盈的腳步走到世界,用清涼的微風趕走了夏天的炎熱。秋風習習,果實累累,世界充滿豐收的景象,大街上的樹木和小草漸漸變黃了,天氣漸漸變得涼爽了,花園里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菊花、有紅的、有白的、有黃的、有紫的等等各種各樣顏色的菊花點綴著美麗的花園。
冬天到了,風婆婆吹起了寒冷的冬風,將大地凍結。街道上堆積著厚厚的白雪,像一片輕柔雪白的地毯,孩子們還在雪地里堆起了雪人,好玩極了!人們躲在家里圍著火爐取暖,吃著熱騰騰的餃子,有說有笑的呢!
世界氣象日一年四季(模板16篇)篇十二
老師們、同學們:
氣象是指大氣的狀態和現象,如冷、熱、干、濕、風、云、雨雪等。不同時期大氣對人的生理活動的影響是不同的。世界氣象日又稱國際氣象日是世界氣象組織成立的紀念日,時間在每年的3月23日。
國際氣象組織是1873年9月在維也納建立的,旨在促進國際氣象合作,包括開展協調觀測和氣象儀器的標準化。目前,世界氣象組織擁有188個國家和地區會員,其職責也擴大到水和環境問題。
鑒于世界氣象組織每年圍繞一個相關的主題慶祝世界氣象日已成為世界氣象組織的傳統,因此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決定20xx年的主題為天氣、氣候和我們呼吸的空氣。此時,該主題尤為恰當,國際社會正力爭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尤其是在人類健康、糧食、水安全和減輕貧困以及在提高防御和減輕自然災害的效果方面,而其中90%的自然災害與天氣、氣候和水害直接相關,因而屬于世界氣象組織的職責范圍。此外,科學家和醫療專業人員越來越意識到天氣、氣候、我們呼吸的空氣的成分及其對人類健康影響之間的重要關系。
許多世紀以來,為了與氣候和環境條件保持和諧,人類設法通過調整居所、糧食生產、能源供應和生活方式充分合理地適應天氣和氣候的影響。然而,過去幾十年以來,人口增長、能源使用增加和工業發展促使各種氣體和顆粒物排放,能夠并確實影響了人類的`健康。因此,空氣質量不斷下降已使哮喘、心臟病、肺癌的患病情況加劇。此外,由于植物、農作物和生態系統深受空氣污染之害,因而對全球經濟、糧食、水安全和可持續發展造成了影響。
早在20世紀50年代,世界氣象組織就率先協調大氣成分的觀測和分析。目前,通過利用地面實地觀測站、遙感站、氣球探空儀、飛機和衛星組成的全球網絡,可定時采集有關溫室氣體、氣溶膠和臭氧信息以及傳統的氣象和水文參數。這已有助于人們認識不斷變化的大氣化學成分,并為我們當今認知天氣和氣候對空氣質量的影響以及大氣成分與天氣和氣候的相互影響奠定了科學基礎。
因此,人的健康問題是與天氣也就是大氣變化密切相關的。風、雨、雪、陽光和溫度會對大氣污染物的輸送和駐留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城市產生的熱會俘獲污染物,而雨和雪則會將污染物從大氣沖入陸地和海洋。科學家能夠利用氣象模式評估和預測空氣污染的分布。因此,及時的、貼切的、準確的空氣質量預測有助于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而且也是對較為傳統的天氣預報的補充。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平均有200萬未成年人死于空氣污染。即使臭氧、顆粒物及相關污染物的濃度相對較低,也會對呼吸和心臟健康狀況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因此,空氣質量預報具有重要的早期警報能力,有助于減輕與大氣污染物有關的危害。隨著大都市的發展和擴大,城市污染對全球越來越多的人口產生著影響。全球有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大城市。沙塵含量對空氣質量也是至關重要的。沙塵可降低能見度,危害作物,影響當地的氣候。
認識到了人們的健康與環境密切相關,我們必須善待環境,不能縱容各種破壞環境的事情發生。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只有人和自然和平相處,人類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世界氣象日一年四季(模板16篇)篇十三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早上好!
春雨飄過,潤物無聲。大家都知道,氣象與人類生活聯系廣泛,密不可分,每時每刻都影響著我們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人類生存在地球大氣的底部,就像魚兒離不開水,與氣象休戚與共,須臾難離。從最簡單的衣食住行,到各行各業的發展壯大,再到國家經濟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氣象都一直發揮著,并將繼續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所以說,生機勃勃的自然生態系統和生生不息的人類社會離不開適宜的天氣和氣候,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生活健康離不開清潔的大氣。
但是,近二百多年來,世界工業化的推進,在給人類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和福祉的同時,也帶來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從而導致地球的氣候環境逐漸惡化:南極的冰川開始融化,沙塵暴更加猛烈,極端氣候頻繁出現——人類的生存環境受到威脅!
大氣孕育生命,我們應當如同保護生命一樣保護地球大氣。保護地球大氣,改善生存環境,需要全社會每個人的共同努力。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該怎樣做呢?我們要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宣傳綠色生活方式,宣傳低碳生活,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去節約資源能源。在我們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開動腦筋,盡自己所能降低地球能量的耗費,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我們要做到節電、節油、節氣、節水,植樹造林,廢物利用。我們要少吃反季節食品,代之以當季食品;少用一次性產品,代之以重復性用品;少坐車、少坐電梯,代之騎自行車、爬樓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讓我們立刻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我想通過我們地球上每個人的'點滴努力,一定能保護好地球大氣,讓氣象為我們人類更好服務,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在世界氣象日到來之際,請各班班主任利用午會、班隊課帶領學生學習一下國際氣象日的來歷;引導同學們討論一下如何從我們身邊做起,做到低碳生活,保護大氣;我們的德育網站上還有一個氣象日的知識闖關題,班主任可以帶領大家一起去闖關。同學們,關注氣象吧,這也是關注我們的美好生活!
世界氣象日一年四季(模板16篇)篇十四
合:大家早上好!
甲:今天是20xx年3月25日星期x,我是播音員xxx。
甲:當然知道了,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氣象是指大氣的狀態和現象,例如刮風、閃電、打雷、下雨、結霜、下雪等。人類生活與氣象變化息息相關。1947年9月,國際氣象組織在華盛頓召開了有45個國家氣象局長參加的會議,審議并通過了《世界氣象組織公約》。1950年3月23日該公約正式生效,同時將名稱改為世界氣象組織。1960年6月,世界氣象組織通過決議,把每年的3月23日定為“世界氣象日”。
乙:開展“世界氣象日”活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使各國群眾更好地了解世界氣象組織的活動情況,以及氣象部門等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貢獻,推動氣象學在航空、航海、水利、農業和人類其他活動方面的應用。為使慶祝“世界氣象日”的活動更具有實際意義,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為每年的“世界氣象日”選定一個宣傳主題,號召世界各成員國以多種方式開展宣傳活動。
甲:說到氣象經濟,有人說這是老天爺賞賜的錢。而最早的天氣預報就是天氣諺語,“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傍晚天空紅,水手樂無窮”。意思都是,如果傍晚出現晚霞,那么第二天就會是一個晴朗的好天氣。杜甫的“布谷催春種”,是說布谷鳥叫以后一般不會有強冷空氣影響了,農民可以播種了。還有“月亮長毛要下雨”,也就是月亮周圍有一圈霧,那么就要下雨了。
乙: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提高,人們關心的不僅限于天氣的客觀狀況,更注重這種天氣狀況可能帶來怎樣的主觀感覺以及健康上的指導。于是,特種氣象預報服務出現了。在這項服務中,包括了氣象的客觀情況以及與生活、健康密切聯系的主觀感覺等多項內容,其中與健康有關的預報項目又稱為醫療氣象預報。
甲:醫療氣象預報在國內尚屬于一個比較新的領域,目前只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漢等大城市里有開展,預報的疾病也只有呼吸道感染、哮喘、腦溢血、腦梗塞、冠心病、高血壓和心肌梗死等七種。
乙:天氣對我們人類非常重要,但是天氣不好,也和保護環境有關。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保護好環境,不讓空氣受到污染,保護好我們共有的地球!
甲:今天的播音到這里就結束了,感謝大家的收聽。
乙:老師們、同學們,咱們下次再見。
合:再見!
世界氣象日一年四季(模板16篇)篇十五
合:大家早上好!
甲:今天是**年*月*日星期*,我是播音員——。
甲:當然知道了,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氣象是指大氣的狀態和現象,例如刮風、閃電、打雷、下雨、結霜、下雪等。人類生活與氣象變化息息相關。1947 年9月,國際氣象組織在華盛頓召開了有45個國家氣象局長參加的會議,審議并通過了《世界氣象組織公約》。1950年3月23日該公約正式生效,同時將名稱改為世界氣象組織。1960年6月,世界氣象組織通過決議,把每年的3月23日定為"世界氣象日"。
乙:開展"世界氣象日"活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使各國群眾更好地了解世界氣象組織的活動情況,以及氣象部門在經濟和國防建設等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貢獻,推動氣象學在航空、航海、水利、農業和人類其他活動方面的應用。為使慶祝"世界氣象日"的活動更具有實際意義,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為每年的"世界氣象日" 選定一個宣傳主題,號召世界各成員國以多種方式開展宣傳活動。
甲:說到氣象經濟,有人說這是老天爺賞賜的錢。而最早的天氣預報就是天氣諺語,"朝
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傍晚天空紅,水手樂無窮"。意思都是,如果傍晚出現晚霞,那么第二天就會是一個晴朗的好天氣。杜甫的'"布谷催春種",是說布谷鳥叫以后一般不會有強冷空氣影響了,農民可以播種了。還有"月亮長毛要下雨",也就是月亮周圍有一圈霧,那么就要下雨了。
乙: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提高,人們關心的不僅限于天氣的客觀狀況,更注重這種天氣狀況可能帶來怎樣的主觀感覺以及健康上的指導。于是,特種氣象預報服務出現了。在這項服務中,包括了氣象的客觀情況以及與生活、健康密切聯系的主觀感覺等多項內容,其中與健康有關的預報項目又稱為醫療氣象預報。
甲:醫療氣象預報在國內尚屬于一個比較新的領域,目前只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漢等大城市里有開展,預報的疾病也只有呼吸道感染、哮喘、腦溢血、腦梗塞、冠心病、高血壓和心肌梗死等七種。
乙:天氣對我們人類非常重要,但是天氣不好,也和保護環境有關。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保護好環境,不讓空氣受到污染,保護好我們共有的地球!
甲:今天的播音到這里就結束了,感謝大家的收聽。
乙:老師們、同學們,咱們下次再見。
合:再見!
合:大家早上好!
甲:今天是2017年3月25日星期二,我是播音員——。
甲:當然知道了,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氣象是指大氣的狀態和現象,例如刮風、閃電、打雷、下雨、結霜、下雪等。人類生活與氣象變化息息相關。1947年9月,國際氣象組織在華盛頓召開了有45個國家氣象局長參加的會議,審議并通過了《世界氣象組織公約》。1950年3月23日該公約正式生效,同時將名稱改為世界氣象組織。1960年6月,世界氣象組織通過決議,把每年的3月23日定為“世界氣象日”。 乙: 開展“世界氣象日”活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使各國群眾更好地了解世界氣象組織的活動情況,以及氣象部門在經濟和國防建設等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貢獻,推動氣象學在航空、航海、水利、農業和人類其他活動方面的應用。為使慶祝“世界氣象日”的活動更具有實際意義,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為每年的“世界氣象日”選定一個宣傳主題,號召世界各成員國以多種方式開展宣傳活動。
甲:說到氣象經濟,有人說這是老天爺賞賜的錢。而最早的天氣預報就是天氣諺語,“朝 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傍晚天空紅,水手樂無窮”。意思都是,如果傍晚出現晚霞,那么第二天就會是一個晴朗的好天氣。杜甫的 “布谷催春種”,是說布谷鳥叫以后一般不會有強冷空氣影響了,農民可以播種了。還有“月亮長毛要下雨”,也就是月亮周圍有一圈霧,那么就要下雨了。
乙: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提高,人們關心的不僅限于天氣的客觀狀況,更注重這種天氣狀況可能帶來怎樣的主觀感覺以及健康上的指導。于是,特種氣象預報服務出現了。在這項服務中,包括了氣象的客觀情況以及與生活、健康密切聯系的主觀感覺等多項內容,其中與健康有關的預報項目又稱為醫療氣象預報。
甲: 醫療氣象預報在國內尚屬于一個比較新的領域,目前只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漢等大城市里有開展,預報的疾病也只有呼吸道感染、哮喘、腦溢血、腦梗塞、冠心病、高血壓和心肌梗死等七種。
乙:天氣對我們人類非常重要,但是天氣不好,也和保護環境有關。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保護好環境,不讓空氣受到污染,保護好我們共有的地球!
甲:今天的播音到這里就結束了,感謝大家的收聽。
乙:老師們、同學們,咱們下次再見。
合:再見!
世界氣象日一年四季(模板16篇)篇十六
甲: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乙:大家一定記得這首《二十四節氣歌》,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歷中日期基本固定,為了便于記憶,人們編出了二十四節氣歌訣。今天是第67個世界氣象日,我們以來了解一下有關氣象的知識。
甲:“世界氣象日”又稱“國際氣象日”是世界氣象組織成立的紀念日,時間在每年的3月23日。世界氣象組織為了紀念世界氣象組織的成立和《國際氣象組織公約》生效日(1950年3月23日)而設立的。每年的“世界氣象日”都確定一個主題,要求各成員國在這一天舉行慶祝活動,并廣泛宣傳氣象工作的重要作用。
乙:國際氣象組織原為非官方性國際氣象合作機構,在其各成員國代表簽訂的世界氣象組織公約生效一周年之日,即1951年3月23日,改組為世界氣象組織,成為政府間的國際氣象合作機構,并與聯合國建立關系。
甲:1960年世界氣象組織執行委員會決定把每年3月23日定為世界性紀念日,要求各成員國每年在這一天舉行慶祝活動,并廣泛宣傳氣象工作的重要作用。每年世界氣象日都有一個中心活動內容,各成員國在這一天可根據當年的中心內容,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和紀念活動,如組織群眾到氣象臺站參觀訪問,舉行有政府領導人參加的群眾慶祝儀式,舉辦氣象儀表裝備、照片、圖表和資料的展覽,舉行記者招待會,由報刊、廣播電臺、電視臺報道特寫文章和講話,放映氣象科學電影,發行紀念郵票等。
乙:我國是世界氣象組織的創始國之一,1972年恢復在該組織的.合法席位。20xx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極地氣象:認識全球影響”,旨在探討全球變暖對極地氣象的影響。極地地區是全球氣候系統的冷源,對全球的氣候變化至關重要。通過對兩極地區冰蓋上大氣沉積物的詳細觀測,可以了解兩極地區乃至全球的氣候環境變化。
甲:世界氣象組織發表的《20xx全球氣候狀況》報告指出,20xx年全球大部地區氣候持續偏暖,極地冰層正在迅速溶化。20xx年2月1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專家預測,從現在開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氣溫可能升高1.8至4攝氏度,海平面可能升高18至59厘米。
乙:科學界已記錄到了南極洲和格陵蘭島冰原正在不斷消失,并發現由于氣候變暖,北極地區的結冰時間越來越短,過去基本在海冰上度過一生的北極熊開始逐漸向陸地轉移。專家預測,如果北極附近的格陵蘭地區冰層消失,那么全世界的海平面將上升7米,這對于一些國家和地區來說意味著“滅頂之災”。因此,保護極地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甲:為提高全球對北極海冰、南極冰蓋變化的重要性的認識,促進國際社會對極地生態系統的保護,世界氣象組織確定了20xx年氣象日的主題極地氣象:認識全球影響。這一主題的確立還與20xx年3月1日啟動的20xx-2008年“第四次國際極地年”活動密切相關。
乙:國際社會對極地的關注由來已久。早在1882年至1883年,世界氣象組織的前身國際氣象組織就發起組織了“第一次國際極地年”活動,有12個國家的科學家聯合對南北極進行了考察,標志著極地考察從探險時代進入到科學考察時代,也宣告了極地科學考察國際合作的開始。
甲:20xx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天氣、氣候和水為未來增添動力,重點展現天氣、氣候和水信息對社會經濟部門的直接效益。wmo繼續強調最不發達國家、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和其他脆弱的發展中國家應更多地提高應用早期預警系統的能力,為當代和未來維護好當前十分脆弱的可持續發展及環境和全球氣候。
乙:我國60年氣象事業發展的歷史進程,把黨和國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政方針與氣象工作具有標志性意義的重大事件結合起來考察,可以清楚地看出氣象事業發展具有明顯的階段性特征。60年來,新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歷程大體劃分為艱苦奮斗、創業發展,經受干擾、曲折發展,改革開放、快速發展三個時期。
甲:20世紀70年代后期至現在,是新中國氣象事業改革開放、快速發展時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氣象部門認真貫徹黨的戰略轉移的部署,實施了工作重點的轉移,把主要精力用到氣象現代化建設和提高氣象服務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上來。30年來,氣象改革開放取得了重大突破、氣象現代化快速發展、氣象服務貢獻突出、氣象事業的發展環境不斷改善、氣象隊伍面貌發生顯著變化。
乙: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氣象部門全面實施了《氣象現代化建設發展綱要》,大力推進氣象現代化;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千方百計地增強自我發展能力;擴大對外開放,學習世界氣象科技先進技術;大力開展專業氣象有償服務和綜合經營,重點推進事業結構調整和業務技術體制改革。
甲:中國氣象局把氣象災害的防御作為重中之重予以加強。為做好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響應工作,20xx年中國氣象局啟動了災害性天氣短時臨近預報業務和氣象災害調查評估工作,同年10月頒布實施《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規定》。20xx年9月,經中編辦批準,中國氣象局成立了應急管理辦公室。20xx年6月,印發《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同時啟動了《氣象災害防御條例》和《國家氣象災害防御規劃》的編制工作,并已先后報國務院審批。
乙:20xx年10月印發《關于加強基層氣象應急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20xx年5月印發《氣象部門應急預案管理辦法(試行)》,全面安排部署氣象部門應急體系建設工作。中國氣象局先后與國務院應急辦、國家減災委員會、國家防總等建立了氣象災害應急聯動機制和災害防御規劃管理協調保障機制,與國家核應急辦公室、國土資源部、鐵道部、交通部、水利部、農業部、衛生部、環保總局、安監總局、林業局等部門建立了地質氣象災害、交通安全、高溫中暑、一氧化碳中毒、農業林業病蟲害、森林草原火險等聯合預警制度,以及海上搜救等公共突發事件氣象保障機制。
甲:全國氣象部門每天為60多萬名各級應急和決策指揮人員發送氣象預警手機短信。20xx年7月,中國氣象局與教育部、國務院應急辦公室聯合向全國42萬所中小學校免費發放了防雷減災宣傳畫冊和光盤。與中國科協聯合開展了氣象防災減災知識和常識“進農村、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活動。與教育部聯合發文,加強全國中小學氣象防災減災工作。
乙:了解自然現象常識,提高自我防患意識,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