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也被稱為燈節,因為這一天人們會點亮各種各樣的燈籠。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元宵節活動方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元宵節元宵節(精選18篇)篇一
正月十五,人們在吃元宵、觀燈、猜謎之余,不要忘了這天還是中國的情人節。有專家指出,比西方的情人節更有內涵,更有傳統,而且韻味十足。一曲笙歌深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歷代文人墨客贊美元宵花燈的詩句數不勝數。這也注定了是一個浪漫而詩情的節日。
正可以算是中國的狂歡節。
今天,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早上,我還在蒙頭大睡的時候,爸爸媽媽早就上街了,回來時,他們帶來了兩大盒鞭炮,說是要今天晚上放,我可高興了,沒想到的樂趣也這么多!
吃完午飯,我和爸爸又威風粼粼地上街了,我們來到了百貨大樓的地下一層選購湯圓,哇!這么多人!人頭攢動,把寬闊的百貨大樓擠了個水泄不通!我們好不容易來到冰箱前,發現墻上全都掛滿了燈謎,我們選購好湯圓后,也和大家一起參與到猜燈謎的游戲中,不一會兒,我們就猜對了好幾個!我高興的手舞足蹈。
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著湯圓,喝著可樂,大家談笑風生,屋子里頓時其樂融融,你知道今天為什么要吃湯圓嗎?媽媽問我,是代表一家人生活的團團圓圓,甜甜蜜蜜!我家璐璐真聰明!媽媽高興地說。
吃完晚飯,我們頂著寒風去看花燈,花燈五彩繽紛,有小鳥、大龍,還有花車,對了,還有燈謎呢!這時,天空中放起了鉆天猴和煙花,人們頓時歡呼起來,這煙花仿佛團團火焰,把人們的心燃燒起來,帶來了濃濃的春意!
熱鬧的元霄節太好玩了!
元宵節元宵節(精選18篇)篇二
每年的時候,我們總會吃餃子和湯圓,意味團團圓圓,美美滿滿。在老家,家家戶戶都有田地,農民靠土地為生。所以,每逢元宵,每家的奶奶們總會炒花生,炒瓜子,這一習俗叫做“炒蟲”,愿望來年的田地能沒有蟲子,五谷豐收。炒熟了,花生,瓜子的香味彌漫在屋子里,孩子們總是笑著,搶著,給節日增添了不少樂趣。
又到了,雖然身在異地他鄉,可過節的氣氛卻不見減。家家戶戶都做了或者買了五顏六色的湯圓兒,我的媽媽也親手給我們包了黑芝麻湯圓。我的媽媽先把糯米面用開水燙一下,然后攪拌均勻,搓成一個大大的面團兒,接著揪出一個個的小團,將小團按扁,用勺子舀上黑芝麻餡兒,包成圓,一個就完成了。接著,將水放入沸騰的水中,直到湯圓漂浮在水面上,撈出。一個個色香味俱全的湯圓就出鍋了。我們吃著湯圓,一股別樣的心情頓生心頭。
到了晚上,鞭炮的轟隆聲伴著禮花上升綻放的聲音,縈繞在耳畔。我的爸爸也買了鞭炮和煙花,我心血來潮,叫上弟弟,一起去點鞭炮,沾點兒喜氣。導火線呲呲的冒著,我們趕緊跳到一邊,捂上耳朵。“啪啪啪啪啪——”,熱鬧極了!
我愛,愛的湯圓兒,愛的熱鬧,更愛家家戶戶溢發的濃濃親情!
元宵節元宵節(精選18篇)篇三
我為什么那么喜歡過呢?答案就是——可以吃湯圓、看花燈、猜燈謎,可開心啦!
我喜歡吃湯圓,每次快到正月十五就饞得不行了。一看到白白胖胖的湯圓出鍋,我就像餓了一天的小猴子看到了玉米棒一樣眼睛放光,趕緊盯著,好象生怕別人把湯圓搶走了,一次能吃十幾個呢!我最愛黑芝麻湯圓,輕輕一咬,又香又甜的黑芝麻就流了出來,有時候弄得滿嘴都是,我就搖身一變,變成一只大花貓,逗得全家人都哈哈大笑。
我還喜歡看花燈、猜燈謎。的晚上,媽媽會帶我出去參加游樂會。那里人很多很熱鬧,有各種好吃的好玩的,還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花燈:有兔子花燈、老虎花燈、蝴蝶花燈,有圓形的、橢圓形的、六角形的,遠看就象一個個發光的彩球浮在夜空,漂亮極了。猜燈謎是非常有趣的事情,我還記得我曾經猜出的燈謎。一個謎題是:紅公雞,綠尾巴,身體鉆到地底下,又甜又脆營養大,謎底——紅蘿卜;還有一個謎題是:白又方、嫩又香,能做菜,能煮湯,豆子是它爹和媽,它和爹媽不一樣,謎底——豆腐。
每個都太開心太有趣了,我盼望著下一個快點到來!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我最喜歡過。這個節日到底是怎么來的呀?我很好奇。在媽媽的指引下,我到處查找資料,查到好幾種說法。我傾向于其中最有意義的這種說法:漢文帝登基以后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里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為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元宵節元宵節(精選18篇)篇四
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各地保留著吃元宵、逛廟會和賞花燈等習俗。舞龍燈是我的家鄉最盛大的活動,也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習俗。
大年初八,村民們就開始親手用竹條制做龍頭,再貼上宣紙,然后畫上龍眼、龍嘴和龍須等,龍頭內再放一些燈泡和發動機,一直忙到大年十四,一只高大威武的龍才能夠完成。
大年十五是出燈之日,裝扮得五顏六色的龍頭被抬到了廣場上,村民們紛紛抬著自家的板凳燈有秩序的接在了龍頭后面,不一會兒,一條長長的巨龍展現在我的眼前。突然,“嘣,嘣,嘣……”震耳欲聾的爆竹聲拉開了舞龍的序幕。接著歡樂的鑼鼓敲了起來,喜慶的喇叭聲吹響了起來,龍開始舞動起來了,圍觀的群眾歡呼雀躍。當天色漸晚,所有的燈和蠟燭都點燃起來,游動的龍時而快時而慢,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美麗極了!在廣場上轉了幾圈后,龍頭被抬出來了。很多人都去鉆龍頭,這預示著新的一年事事順利,外婆也帶著我去鉆,好緊張又好刺激。
真是熱鬧,給人們帶來了歡樂和喜悅。我喜歡。
元宵節元宵節(精選18篇)篇五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過元宵!是一年最狂歡的日子。每家每戶掛起了金光閃閃的燈籠!連樹上也掛起了紅紅的.大柿子!
看!那里人山人海,熱鬧非凡!走在街上的,是來來往往。“轟隆隆——轟隆隆!”鞭炮聲傳滿人間!鞭炮在空中跳舞,驟然間,“轟”的一聲散出花彈,在空中構成一副璀璨的圖畫!還有那烤肉的香味,香的我直流口水!街上的人實在太多了1開車進來的最慘,堵車大約要堵一小時一盞盞燈飛上天空,這難道是三國演義孔明制造的孔明燈,鞭炮和孔明燈一起飛上天,讓我眼花繚亂,分不清哪個是孔明燈還是鞭炮。
看!是多么的狂歡,讓我們享受狂歡日!
元宵節元宵節(精選18篇)篇六
今天是正月十五,我們班上準備舉行一次鬧元宵的活動。同學們為了給小組爭光,準備了大量材料,但心里卻是如同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比賽開始了,先是由我們組回答必答題:是幾月幾日,然后又稱什么節?第二小題我是答對了,但第一小題我卻因為過度激動,把正月十五說成了一月十五,所以白白失去了一次答題的機會。我們組的成員一個個都像打了敗戰的士兵,垂頭喪氣,而其它組的成員,一個個都幸災樂禍,上躥下跳。經過第一輪的比賽,大多數組都得到了一顆星,我這個做組長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決定在第二輪比賽中來一個絕地大反擊。第二輪開始了,是搶答題,我心里早已打好了小算盤,然后決定先搶到回答權再想。只見老師把題目亮了出來:99(打一字),因為這個我在奧數上已經學過,所以我將手高舉起來,搶到了回答權,一站起來,我便以我的三寸不爛之舌講了起來:由于99比100少1,所以只要把‘百’上一橫去掉,就變成了‘白’!聽著我胸有成竹、頭頭是道的回答,別的同學都恍然大悟,對我嘖嘖稱贊。接下來一道題是四個人搬木頭。這下,全班同學可傻了眼,有的趕緊在材料里找答案,有的在那冥思苦想、抓耳撓腮,還有的想不出來,在那兒直拍桌正在這時,一個清脆有力的聲音驚醒了沉思中的我。是杰!只見唐浩珈自信地舉起了他的手,一看答案,哇,真的是杰呀!然后我不由得對唐浩珈佩服得五體投地。比賽結束了,我雖然沒有站在輝煌的頒獎臺上,但是卻因為懂得了更多元宵知識和燈謎而感到十分快樂。我期盼下一個快點到來。
元宵節元宵節(精選18篇)篇七
我國傳統文化有很多,有剪紙,生肖,元宵等。我最喜歡的就是。
湯圓煮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夾起一個放在嘴里,媽媽說:“小心點,別燙著”。咬上一口餡慢慢地流了出來,粘粘的,甜甜的,味道好極了!
正好對面噴泉處有一個燈謎會,我吃完湯圓后就跑到對面的燈謎會去猜燈謎。燈謎會已經開始了,噴泉早已被人們圍的水泄不通。我抬頭一看,看見了一張謎條,上面寫著“一口咬掉牛尾巴”我立刻想起來了,這個老師講過,一“口”咬掉牛尾巴,口和牛加起來就是告,我擠進兌獎處,哈,果然是告字。我接著又猜對了幾個,經過一晚上的努力,我贏得了三件“戰利品”。
這次燈謎會讓我知道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元宵節元宵節(精選18篇)篇八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興盛,皇宮里、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賞燈活動更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非常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后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元宵節元宵節(精選18篇)篇九
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年要吃湯圓,放煙花。
媽媽煮好湯圓了,我迫不及待的夾起一個放在嘴里,媽媽大叫;“小心點,別燙著。”咬上一口餡慢慢地流了出來,粘粘的。甜甜的味道好極了!
可少不了觀花燈。吃完元宵,我與爸爸來到陽頭廣場。這里的花燈可真多啊!有“奔跑”的老虎。“吃草”的兔子。還有在“游動”的魚兒。真是五花八門!都成了燈的海洋。光的世界!爸爸給我買了一個兔子花燈。只要一按按紐。兔兒便會唱起歡樂的歌。我連忙拿起我的老虎燈加入鬧花燈的行列,之后我與爸爸去放煙花。
放煙花可有趣了。煙花的種類真多!有的還有的在放甩炮……人們正看得起勁,忽然,一個淘氣的小朋友扔甩炮,人們嚇得四處躲藏;我跟著爸爸放禮炮它噴著火焰天空沖去,“啪”的一聲爆炸了,放出五彩的鮮花。
真有趣!
元宵節元宵節(精選18篇)篇十
是我們傳統文化節日之一,非常受人們歡迎。
農歷正月十五是,又叫做上元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日為,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于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湯圓、賞花燈、獅子舞……是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據說的由來是這樣的: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鳥迷路了,降落到了人間,卻被一個不知情的獵人射死了。天帝知道了十分大怒,命令所有天兵正月十五到人間放火,把所有的人類都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十分善良,她不忍心讓所有無辜的老百姓受苦、受難,所以她就冒著生命危險,降落到人間告訴百姓們,百姓們聽了這個消息,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很久很久,有一個老人家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老人不緊不慢地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三天,每家都掛燈籠、放鞭炮、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認為人間著了大火,就不回來放火了。”大家聽了,都點頭稱贊,便都分頭去準備了。到了正月十五日,天兵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就以為人間已經著火了,就告訴天帝,人間已經著火了,就不用去放火了。人們就這樣保住了性命以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的成功,從此每年的正月十五日,家家戶戶都掛燈籠、放鞭炮、放煙火來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
的活動真是豐富多彩呀!我多么喜歡,不僅有歡樂的游戲,還有美麗、動聽的傳說。
元宵節元宵節(精選18篇)篇十一
到,我校在大操場上開展“做花燈、賞花燈”活動。操場上熱鬧非凡,人流如潮,形態各異、五花八門的花燈吊在一根根結實的繩子上,一個個緊偎在一起。
我做一個長方體的花燈,高16厘米,寬7厘米,它最大的四面間隔貼著紅色和黃色的彩紙,上下兩端圍兩條紫色的、長長的彩帶,彩帶上還有兩條金色的條紋。它黃色的兩面分別是“燈謎”和“標題”。我出的“燈謎”是:一個黃黃籃子,裝著水晶餃子,吃水晶餃子,吐出粒粒珠子。燈的“標題”是:新年有一字——福。今年是兔年,我在燈身紅色的兩面分別貼著小兔和“福”字。小兔有一對黃黃的大耳朵,一雙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它笑得很甜,露出兩顆白白的大門牙。金色的“福”字閃閃發光,字是凸出來的,摸上去有一點兒粗糙。“福”字上下邊還有漂亮的花紋,整個燈身紅艷艷的,充滿濃濃的春意。
操場上成燈的海洋,充滿節日的氣氛,我們做花燈賞花燈猜燈謎,這個過得真熱鬧!
元宵節元宵節(精選18篇)篇十二
正月十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今年的正好是星期天,我一做完作業奶奶便興沖沖地說:“今天早點吃晚飯,今晚有孔明燈。”我一聽,高興極了。就狼吞虎咽地吃完晚飯,興高采烈地和奶奶去看孔明燈。
走在燈火輝煌地街道上,一邊聽奶奶講孔明燈的故事,一邊欣賞著夜景。聽奶奶說:“今晚的月亮是五十三年來特別亮、特別圓的一次。可由于天氣原因,我們江蘇地區看不道。”聽了奶奶地話,心理似乎少了幾份興趣。這時,五彩繽紛的煙花“競相開放”,把漆黑的夜空裝扮得格外美麗。所有得商店都張燈結彩,仿佛也來慶祝這個喜慶的日子。
我們來到廣場,那兒早已人山人海,到處充滿了歡聲笑語。街道兩旁更是人流如潮,人們都踮著腳,昂著頭,向孔明燈來的方向望去。我和奶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一個可以早點看到的地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
過了好一會兒,不知人群中誰喊一聲:“孔明燈來了”,一個接一個地孔明燈出現在我們地眼前,它們五彩繽紛,有的像紅彤彤的太陽,有的像紫色的葡萄,有的像長長的龍舟……奶奶迫不及待地說:“孔明燈也叫許愿燈,趕快許個愿吧!”我連忙閉上眼睛許了一個愿望,剛掙開眼睛,孔明燈已經飛向遠方。
望著遠去地孔明燈,我留戀,我思緒萬千……。
元宵節元宵節(精選18篇)篇十三
昔日的,姥姥一定會做湯圓:拿一只碗,與面,在碗里倒上大半的糯米粉,將水一點點的放進去,用手絞幾下在放水,水不能太多,多了會粘手;少了還可以再加。用手揉到面不在粘手,拿一小團面放在手掌中挫一個球,然后把右手的大拇指按進剛揉好的球里,用筷子夾點芝麻餡放進去,用四個手配合大拇指一起往中間按,揉成圓形,在糯米粉中滾一下。
當鍋里的湯圓一個個的浮起來時,我的口水不知道已經流了多少,湯圓一端上來,我手嘴并用,開始大吃特吃。慈祥的姥姥總是說:慢點吃,沒人與你搶。
湯圓,即團團圓圓,家鄉的是要一家人一起過的。往日姥姥家可是村里最熱鬧的一家了。
現在一定是最清冷的一家了。是啊,我們都長大了,都不再是以前的小點點的,都與父母一起到別的城市去了。以前,是我陪二老過的,如今,我來到了新疆,更是冷清了。雖然是,我們回打電話,問候二老,但是忙綠中卻不知到團圓二字在哪里,打電話漸漸代替了團圓。
空空的房子里,雖然很裝飾的很華麗,但只有二個人,過著一個本應一家人過得節日,他們心里怎能不難受?聽著街坊領居一家的歡聲笑語,他們也很想團聚。
一家人應該團團圓圓兒女們就是在忙也應該趕回家陪一陪父母不要讓打電話代替你的團圓。
元宵節元宵節(精選18篇)篇十四
到了,媽媽把我抱到了車上(因為我的腿受傷了,還不能下地行走),快到放煙花的地方時交警把路封了,不允許車輛出入。然后我又乘坐小姨的電動車,才到了目的地。我看個煙花可真不容易啊!
煙花開始燃放了。啊!可真美呀!有五彩繽紛的圓球沖上天空,隨著一聲聲巨響,煙花在空中炸開,有的像圓圓的笑臉,有的像紅色的五角星,還有的像數字。看的我眼花繚亂。最精彩的是一個個紅色的燈籠在天空中搖搖擺擺的飄了很久。今天過得可真快樂!
元宵節元宵節(精選18篇)篇十五
今天是正月十五,大家都知道今天要賞花燈、猜燈迷、吃元宵。在我們郎溪縣還有一個習俗——看煙花。
晚上我全家一起到大姥姥家看煙花,大姥姥家住在中港小區,體育場對面,是最佳的觀賞點。馬路上熱鬧非凡,人山人海,大家都趕向體育場。我們剛登上平臺煙花晚會就開始了。瞧,那邊的小煙花在低空中竟相開放,爭奇斗艷。紅的、綠的、橙的、黃的…。看的人眼花燎爛。
哇,你看那邊,那種煙花真漂亮呀!遠看,它就像神話故事中的七仙女,紅、橙、黃、綠、青、藍、紫,流星似的掠過天空;又宛如一位舞蹈演員,她的舞蹈動作婀娜多姿,一會兒,轉動她那五顏六色的舞裙,一會兒以跳起了熱情奔放的蒙古舞,把她那長長的袖子來回擺動,袖帶飄忽;又似森林里的樹木,這棵是新栽的,矮一些,那棵是百年老樹,高大一些,忽高忽低,參次不齊。“呼,嘣”好美呀!好大呀!又是“轟”的一聲,我抬頭望天,一朵巨大的橙色的波斯菊在夜空中盛開。這一朵“菊花”照亮了整個天空。“吧”地一聲,天空中冒出一顆顆五彩繽紛的“星星”,一閃一閃令人難辨真假。
十五元宵鬧花燈、看煙花已成為我們郎溪人正月十五的一道亮麗風景,十五的月兒園,十五的煙花美,十五的家鄉更熱鬧。
元宵節元宵節(精選18篇)篇十六
其實,比起過年,我更加喜歡“火樹銀花不夜天”的元宵節。因為每年姑姑都要給我和云超弟弟買各式各樣的煙花,今年當然也不例外啦!
顧不得品嘗豐盛的菜肴,我就抱著一箱子“寶貝”來到了大街上。當然,一定要拉上我的熱心觀眾!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姑姑都趕來助威。
首先亮相的是“蔚為壯觀”的“泰坦尼克”號!這部電影我沒看過,但我從書上看到過簡介,被杰克和露絲動人心魄的愛情故事所震撼,說心里話我還真舍不得把它放了呢!接著出場的是“花轎”,這是我最期待的啦!姑姑神秘地告訴我們,接下來好戲連連呢。最精彩的是有美麗的“新娘”從“花轎”里旋轉著跳出來邊噴花邊舞蹈!果不其然,“花轎”的前后各噴出煙花后“嘭嘭”出來四根轎桿來,我們都目不轉睛地盯著“花轎”,期待著“新娘”的出現。可是左等右盼,我連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生怕錯過了精彩的瞬間。可是一直到最后那主角“新娘”也沒有跳出來。我剛要表達遺憾呢,爸爸風趣地解圍說:“今天觀眾太多了,‘新娘子’都害羞了。”大家都被逗笑了。接下來我更忙得不可開交了,爺爺趕緊上陣幫忙,這邊是可愛的“美羊羊”,那邊是“沖鋒陷陣”的“坦克”,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
“火樹銀花不夜天”,抬頭看看一向靜謐的夜空被五彩繽紛的煙花裝扮得格外熱鬧非凡,吃著溫軟香甜的湯圓,欣賞著美輪美奐的電視節目,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在一起,有什么比這更幸福的呢!
元宵節元宵節(精選18篇)篇十七
要問我最喜歡的節日是什么節日?那當然是元宵節了。因為元宵節不僅可以吃到美味的元宵,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看到好看的燈展。
雖然今年的元宵節已經過去了,但是那時的場景卻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腦海里。
元宵節的那一天可熱鬧了。為此,姥姥、姥爺和弟弟也來我家和我們一起過元宵節。
晚上吃過元宵后,我們一起來到廣場看燈展。到了廣場,映如我眼簾的是來來往往的人群絡繹不絕,環繞廣場四周的好幾圈的燈籠讓人眼花繚亂。我們迫不及待的走進第一圈觀看燈籠,這一圈都是各個單位的。第一個燈籠是一只小巧玲瓏的兔子燈籠。這是房地產公司的。紅寶石的眼睛下有一張要說話的三瓣嘴,豎起的耳朵好像正在聽人們的贊美呢!真是非常的機靈可愛。第二個是自來水公司的燈籠,形狀是一滴水,雖然簡單,但是也非常的漂亮。估計自來水公司的人們是告示著我們要。
節約用水。
呢!隨著擁擠的人群我們終于走進了第二圈,第二圈是各個學校的燈籠。
元宵節元宵節(精選18篇)篇十八
下午,爸爸和媽媽一早就把雞,魚等豐富的食物擺放在桌子上。夜色降臨,我們一家五口,共同坐在椅子上,吃一餐團圓飯。那天的飯比以前香了很多,雞也更好吃了。
年三十晚,中國人都有一個習俗,就是吃團圓飯。我們那天也吃了。
下午,爸爸和媽媽一早就把雞,魚等豐富的食物擺放在桌子上。夜色降臨,我們一家五口,共同坐在椅子上,吃一餐團圓飯。那天的飯比以前香了很多,雞也更好吃了。在家里,我是最小的`,我要幫大家盛飯。在盛飯時,我忍不住“誘惑“也試了一下飯的味道“哇,好好吃哦!”我情不自禁地說了這句話。盛完飯后,我狼狽地大口大口吃起了一碗又一碗香噴噴的米飯,等我們吃完,飯已經沒有了,肉,菜都已經少了一大半。吃完美味的晚餐后,我們一家老少大小舒舒服服地看春節聯歡晚會。
元宵節。我喜歡我們的大家庭,合家團圓,百年好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