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質的教案呢?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幼兒園小班運動會教案社會 幼兒園小班活動教案篇一
一、幼兒分析
我班幼兒對美術活動感興趣,愿意大膽嘗試繪畫各種內容,如植物、動物、人物。其中人物畫畫過側面人、背面人、投擲的人物動作,但對于以人物為主的主題畫接觸比較少,特別是在畫面的布局上存在問題,不太關注人物遠近在畫面上的大小及位置,人物的動作也較單一。但是對于大班后期的幼兒來說,他們的生活經驗日漸豐富,憑借觀察、記憶和想象,會畫動態人物主題畫是必須要掌握的基本經驗。
二、選材分析
《綱要》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運動一向是幼兒所喜愛的,他們在老師的帶領下盡情地參加跑步、投擲、跳繩等各項運動,感受著運動所帶來的特有快樂。在開展班級運動會的過程中,幼兒參與運動時的各種動作帶給我靈感,可以作為繪畫動態人物主題畫的素材。因此,我從幼兒的興趣出發,設計了此教學活動,旨在觀察交流的基礎上,大膽運用造型和色彩表現運動的情景,關注畫面中人物的動作及位置安排。
1、聯系運動會經驗,按自己的意愿表現運動會的情景,繼續體驗參加運動會的快樂。
2、嘗試在表現人物動態的基礎上合理安排畫面及明顯的前后位置。
畫運動中的人物動態。
合理布局,安排畫面中人物的位置及大小關系。
1、經驗準備:開展過班級運動會,畫過簡單的人物畫。
2、材料準備:運動會的照片、繪畫紙、勾線筆、單個人物動態范例等。
一、話題導入
教師:上次我們班開展了一次運動會,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張照片,一起來看看。
二、觀察討論
(一)出示跳繩的照片
關鍵提問:
1、看看這是什么比賽?運動員的動作是怎么樣的?怎么站的?
小結:這是跳繩比賽,運動員跳繩的時候雙手握緊繩子,手臂稍稍伸直向前甩動,雙腳膝蓋處微微彎曲離地跳起。有的'面對大家跳,有的側身對著大家跳,還有的背對著大家跳,站位各異。
2、除了運動員還有什么?運動員和這些啦啦隊員、小花壇之間是什么位置關系?
小結:除了運動員還有啦啦隊員,小花壇等,運動員在前,啦啦隊員及小花壇等在后。
3、如果畫下來怎樣安排畫面?為什么?
小結:在安排畫面的時候,先畫運動員,畫在前面,要畫得大一點,最后畫啦啦隊員等,畫在后面,要畫得小一點,因為他們站得比較遠。
(二)出示跨欄的照片
關鍵提問:
1、這又是什么比賽?跨欄比賽和跳繩比賽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小結:這是跨欄比賽,運動器械不一樣,跨欄器械在地上,跳繩器械拿在手上。動作不一樣,跨欄的動作和跑步一樣,兩臂彎曲前后擺動,兩腿膝蓋彎曲前后分開,過欄時膝蓋抬得很高,騰空過欄。
2、跨欄中的三個運動員動作一樣嗎?為什么不一樣?
小結:因為運動員速度不一樣,所以看到的動作也不一樣,有的很快已經領先過欄了,有的即將要過欄,還有的比較慢在助跑中。
3、運動員后面還有什么?如果讓你把這項比賽畫下來,你會怎么畫?
小結:原來跨欄比賽后面的背景與跳繩比賽時的背景是不一樣的,除了啦啦隊員還有裁判,以及綠化和勇敢者道路上的器械等。畫得時候,也先畫比賽中的運動員,畫得大一點畫在前面,再畫啦啦隊員、裁判和綠化,畫在后面,畫得小一點。
三、幼兒操作
提問:除了跨欄和跳繩,運動會上還進行了什么項目的比賽?
小結:運動會上比賽項目很多,接下來請你們畫畫自己喜歡的一項運動比賽。
(一)作畫要求:
1、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比賽,安排好畫面中人物的位置。
2、用流暢的線條大膽表現。
(二)過程性指導:
1、關注幼兒畫面中人物的位置及大小關系。
2、對遇到問題的幼兒進行個別指導。
四、分享交流
1、讓我們把運動會中的熱鬧情景展現出來吧!
2、結合自己的畫面介紹運動比賽內容,表達運動會中的熱鬧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