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三月三的作文300字 三月三的作文400個字篇一
三月風景,一派祥和。生機盎然,有如生命剛綻放出的花朵,嬌嫩清新。我看見萬物剛剛蘇醒了的模樣,細嗅花塵的香味和草木的蓬勃生機。有時覺得,最好的時節與最好的自己,就在這里了吧。
轉角遇知音,是一大幸事。三月過半,我的身邊有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尤其在一個積極的圈子中,在我感到生活憂愁的時刻,也會從另一面得到溫暖和樂趣。
生命,其實到最后總能成詩。
躲過去陰暗一面,迎春也像是給我自己吸收和感知宇宙的過程。花開花落,春陽習風。那些自然饋贈于我們至美的每一點,都化一縷治愈游絲,好像宣誓著熬過冬日之后,美好和春天一起,如約而至。
越寒冬,見春臨。新年伊始,三月即是新征途的第一站點,對于一個生于三月的人,更不大相同,我的心同春天是攜在一同的,花開時節,同是我心活躍之際。從寒風自中等到春陽,我,更在我的途上待我啟航。
現在,春色正在慢慢渲染整個世界,我們的湖海之行,正是揚帆邁進第一程的時刻,在我們新征途中的第一個春季,只愿不負春光不負己。
有心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句話的理兒,只能有心干事之后才能領會。
課間跑操成為了我們心中的一件苦事。至于質量,我們班少有極佳的時刻,以至于王昊老師對我們"恨鐵不成鋼",開學三個星期,八班跑步質量平平。老師們“開大招",讓特別表揚的班級再來一圈示范。不過這仍不足以呼吸引我們。
時至今日,發生了一個讓我們驚訝的結果,讓我體驗到了"用心”做事的“奇效。”
跑完五圈之后,大家已是精疲力盡,可當表揚出現八班的名字,大家立刻有了干勁兒,我們竟然有了一次示范的機會。
接下來的那一圈示范,大家過于的”團結”和“震耳欲聾”的口號聲,讓我對比平日表現的八班,有點想要發笑。但也對同學豎起了大拇指,有心了,果真不同。在那樣一圈下來過后,跑過第六圈的我們卻驚覺:一點也不累呢!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一次真真切切的體會。
三月三的作文300字 三月三的作文400個字篇二
日歷一篇一篇的撕下,仿佛,多撕一篇,天氣就暖和一點,綠也多一點。春自然也就多一些。漸漸地,到了三月……
春天的雨是美麗的、柔和的,它輕輕的滋潤著大地,撫摸著大地,小聲地呼喚著大地,在人們不知不覺的時候,春天的雨把路邊的樹,公園里的草,悄悄的染綠。
風和雨總是結伴而行,早上,風略帶一些寒氣,它給人很清新的感覺。吹呀吹,叫醒了萬物。樹梢綠了,大地綠了,連高聳的樓房的平臺也綠了。
在風的吹拂,雨的滋潤下。漫山遍野的花朵睜開了眼,一朵、兩朵,一叢、兩叢……連成片,匯成海。人們面對這藍的、紅的、黃的……氣勢磅礴的花海,煩惱沒有了,憂傷沒有了。
來看看天空吧!怎么天空也是五彩繽紛,使人眼花繚亂呢?啊,那是孩子們放的風箏。在藍天白云襯托下,千姿百態的風箏瀟灑自如地飄舞著,多么使人心曠神怡的景象啊!孩子們鮮艷的服裝,歡快的笑聲,也成了春天美麗的風景。春天屬于孩子們,他們在努力地打扮春天,增添著春天的色彩。
在公園里,草坪還是一塊黃,一塊綠的。在黃色的草坪上,看到還有零零星星的、枯黃的的小草,他們折肢斷臂、垂頭喪氣的。那是冬天留下的痕跡。彎下腰去仔細看,會有新奇的發現,嘿!里面卻是綠的!原來外表枯黃的小草也在孕育著,孕育著更美的春天。
我終于明白了春天的色彩為什么這樣豐富:是春姑娘手中的蠟筆勤奮地揮動著;是可愛的孩子們天真地打扮著;是枯黃的小草默默的孕育著。我希望這美麗的陽春三月長駐人間。
三月三的作文300字 三月三的作文400個字篇三
晚飯吃飽喝足了,坐在自家的客廳沙發上,呷一口紅茶,看著窗外的路燈照在斑駁的樹桿枝影,曾經一片片落下的葉已然復活,綠滿枝頭,再看小區院內的行人在悠閑地行走,臉上滿溢的是閑散,知足,心里便泛出一陣陣漣漪。
這幾年,特別來事,春花秋月盡煞人,想要一種清雅,就不知問向何處?我一直想要一種境界,溫柔的、詩意的生活,如同一朵綻放的春花;如同一輪金秋的月;如同一支抒情的牧歌,滋潤下這些年干渴的心靈和流浪的魂魄。可能是本命年守歲不周,總忘了穿紅底褲,惹的太多事讓我落淚滿懷。
晚上八時同事老六來電,相約明日九時外出踏青話語間,心底緩緩流淌出春天的激情,我盤算著明天初陽探春的開始。
話不多說,掛了電話,看了一會“娘要嫁人”電視劇,便打起了老年盹,說是看電視,不如說是聽電視,不到晚九時便早早隨妻同聲呼嚕而起……
醒來時晨曦滿窗,我自駕而出,便與好友同行,一路駛過鬧市,原以為熟悉路況,卻在上海佘山森林地界卻迷失了方向,明日是愚人節,可今天遇到路人點頭問路,就開始愚人,多說的是糢糊路線,就此打開導航儀找到了盡頭,下車購票進山踏春,這才摟住了寧靜美好的時光,把春風與春意都關在心窗,希冀著讓歡樂綻放,希冀著山筍涌動出蘭花般的暗香。不經意的自編一句:“夢里依稀,筍開何處?回望風中,心花怒放能幾分?”
進了寂靜竹林的世界,簌簌而落的竹葉,覆蓋住了過往的落葉,這時的林間已不在寂寞,有老的喘,小的喊,男人說,女人笑,與山嶺對話,與春蕾囈語,我們翻卷逝葉,尋找覆蓋下的筍尖,在唯美的落葉下發現一個個驚喜。妻不時舉手露出兩子“y”了好幾下,山坡上遠處不時聽到更多人的歡呼聲…
一小時后,就漸近到了下山的時候,同行的人多有斬獲,相聚拍了個照,要留下記憶,記住在山間一枝一葉、一點一滴的印記。
已是正午,本想打道回府,友妻提議到辰山植物園賞花,說走就走,一個利落。一到辰山園外,已是車堵為患,好不容易在停車場邊角找到車位停泊,就隨人流一同入園。
暖日下,春光真的更美了!一入眼瞼,看郁金香、蘭花朵朵時,濃濃的春意已經升華,暗香彌留在時光深處,觸及衣襟,在每個人眼窩,透著長久的溫馨,老者年輕著童心,女人以花為伴,花容花色,詮釋一個個美。
我不會描述花,心里哼哧這花,長的真的跟假的似,今天賞心隨花怒放,這才知探春踏春其實是為花而來,三月賞花更知花團錦簇。
今天我想說:
這一次讀你,花俏人燥,還是你領了風騷,見你誰都折了腰。
三月三的作文300字 三月三的作文400個字篇四
“草長鶯飛二月天,湖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三月初三,碧空如洗,萬里無云。我和哥哥來到了草地上放風箏。哇!各種各樣的風箏布滿天空,有燕子的,有恐龍的,有兔子的,還有大象的,奇形怪狀的風箏數也數不清。
我拿起風箏向天上一扔,飛快的向前跑,可風箏怎么也飛不起來。哥哥也試了一試,還是飛不起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呢”?我疑惑的問。
這時哥哥對我說:“你不要灰心,雖然前兩次都失敗了,但他總會飛起來的,失敗是成功之母嘛!”
聽了哥哥說的話,要放棄的我又充滿了信心。一鼓作氣的拿起風箏,這一次我和哥哥一起來完成。我在前面拿著風箏,哥哥在后面放線。三,二,一,跑,我拼命地向前跑,哥哥也努力的在放線,慢慢的風箏像飛機一樣飛了起來,我看著它快樂的身影在天上越飛越高。
我和哥哥在地上隨著風箏的飛行軌跡追逐奔跑,周圍是喝彩聲和歡笑聲。風箏在天上飛,我們在地上追,風箏就是快樂的使者。天上有一群快樂的風箏,地上有一群快樂的孩子。
通過我和哥哥的努力,風箏終于飛了起來,我們也通過自己找到了快樂。經過這次放風箏的經歷讓我知道:“做一件事要堅持,不能半途而廢”,快樂就在我們的手中。
三月三的作文300字 三月三的作文400個字篇五
黎族傳統節日“三月三節”歷史悠久,在宋代的史籍中就有與“三月三節”相關的記載。南宋詩人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里就有說到:“春則秋千會,鄰峒男女裝束來游,攜手并肩,互歌互答,名曰作劇。”自古以來,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黎族的人民們都會身著節日盛裝,挑著山蘭米酒,帶上竹筒香飯,從四面八方匯集到一起,或祭拜始祖,或三五成群地相會、對歌、跳舞、吹奏樂器,以此來歡慶佳節。青年男女更是借節狂歡,直到天將破曉。
三月三節的來歷有多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上古洪水時期,聚居在浙江昌化江畔的黎族人民們遭受了一次很大很大的洪災,人和牲畜都是傷亡慘重,只剩下一對叫天妃和南音的兄妹。兄妹倆長大成人以后,決定分頭去尋找各自的伴侶,并相約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三要一同帶著自己的伴侶回到燕窩嶺下去相會。
結果幾年過去兩人無功而返。妹妹見找不到別人,就忍痛用竹簽將自己的臉刺上花紋,又用植物染上了顏色,不讓哥哥認出自己,以結夫妻,從而使種族得以延續。于是,在一年的“三月三”,他們就在燕窩嶺下結為夫妻,他們在燕窩嶺上紡紗織布,生兒育女,開荒種田,挖塘養魚,為黎族人民繁衍了后代。這也是黎族"三月三"節和紋面來歷的傳說。以后每年三月三,南音和天妃娘子跟子孫們便回到這里迎接春天。許多年過去后,天妃和南音沉睡在山洞里,化成一對石頭。黎族后代為了紀念這兩兄妹傳宗接代的勞績,把石洞取名為娘母洞。
每年三月三日,黎族男女老少都要帶著糯米、糕餅、粽子和山蘭米酒,從四面八方趕來娘母洞前紀念祖先,以對歌和舞蹈祈求本民族繁衍幸福。后來,每逢三月三,黎族勞動人民都以各種方式來紀念這個吉祥盛日。三月三也就自然成了黎家的盛大節日。
第二種說法稱,相傳在很久以前,石洞有一只作惡多端的烏鴉精,使黎民百姓不得安居樂業。一天烏鴉精抓到了美麗的黎族少女俄娘,這年三月三,俄娘的心上人阿貴帶尖刀弓箭上山救俄娘,被烏鴉精害死。俄娘聞訊悲痛萬分,終于趁烏鴉精熟睡之機殺死了它,為阿貴報了仇,為黎族百姓除了大害。俄娘終生未嫁,每年農歷三月三這一天她都會到俄賢洞唱她和阿貴戀愛時的情歌。后來,黎族人民為了紀念她,把這山洞取名為俄娘洞。每年三月三這一天,附近的未婚黎族青年男女都會在俄賢嶺集會,唱著情歌尋找自己的意中人。此項活動逐年擴大并傳播至海南各個黎胞居住區,在海南黎胞中形成盛大的傳統節日。
還有一種說法,據說三月三是為了紀念黎族的遠古祖先"黎母"誕生、慶祝黎族人民幸福吉祥、繁衍昌盛而舉行的節日。
三月三的作文300字 三月三的作文400個字篇六
三月的春,是美的;三月的風,是柔的;三月的陽,是暖的;三月的物,是靜的……
正值早春時節淺淺的日光悄然點亮整個長安城。風是輕柔的,撩起發絲,撫摸臉龐,如同三月的你,是暖的。
初識你——唐長安城,是在三月里。我在教室初見你,是畫面定格的你的那瞬間,我想穿越時空去見你。輕風裊裊,沉香悠悠,我遇見了最美的你。瞧!是春的模樣!漫步于繁華的長安城內,看!是清清小溪、翠綠的草叢,在河邊小心地勾起一道綠線,徐徐微風吹過,這綠線就起伏著舞動開去,如一首天堂里的樂曲,河中的點點漣漪暈染開來,是魚兒躍出了水面。閃過的一個白點,像是五線譜上跳動的音符。回憶起“沙為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是這樣美的景道出了這么美的詩。花兒悄然地盛開了,草兒靜靜地染綠了。是朵朵盛放的清香的花,是叢叢嬌嫩的綠,譜出了這長安城寧靜的模樣,是歲的靜好,月的安寧!
若說你只有靜的模樣,那就錯啦!你用靜映襯熱鬧,,交相織染。你擁有著繁華的街道,隨著宮廷內曉鼓聲起,諸街鼓順序敲動,踮起腳尖,提著紙燈,輕快漫步于街市上。看得見的是遠處的宏偉宮殿,磚紅的屋舍,青灰的瓦墻,彰顯的是古典的模樣。在遠處天空的映襯中,烘托起一片恢宏莊重的靜默感。它像一位偉人,坐落在祥和的.景致中,是那樣自然。穿過街道間,有那古色古香的門在吱吱作響;有茶樓酒館的旗肆意飄揚;還有粼粼而來的車馬,一張張恬淡愜意的笑臉。無一不映襯出唐時百姓對于泱泱盛世的自得其樂。在雜耍聲相互交織不絕于耳中,是你熱鬧的模樣,是三月中溫暖的時光,是你快樂的模樣,驚艷了時光!
蒼翠的佳木掩映著,風兒輕打著綠葉,似風鈴般悅耳。提起裙角,轡上荷包,輕拿一面團扇掩映著,走在如今的長安城內。還是如同那時的市坊秩序井然,宮殿靜靜地于街道的環繞里,那昔日的繁華與靜默一齊藏進了唐三彩中,流傳至今。仿佛如同躲進生活的陶器中,它添上了美麗的色彩。如今,在你唐時長安城的一千多年后,不變的是你的靜肅與美好,而那些成為記憶了的,都塵封在美好時光里。
在浩瀚的宇宙中,撕裂時光空洞,我想念你,回憶你,沉浸于你。在這三月里,我想穿越時空去擁抱你,見到你。
時光瞬息,流年己逝。我震撼于你那傳承下來的精美絕倫的陶器、遺址,沉醉于你的美好寧靜。
時空往錯,從古至今,我只想見你。我想,也許生活如同你那般,如陶土,我們每個人都是匠人,獨守一片寧靜美好。用自己的人生哲學將它塑造成各個模形,好似你,用歲月刻畫了一個不羈、美好、寧靜自樂的模樣,守住那份美麗。是你告訴我,要用毅力為刀刃,鐫刻屬于我的恢宏的、寧靜美好的人生。
其實你如此,我也如此,我們都不需要太多的附加,只需守住心靈的美好,一方樂土,即可!
南風過境,春風十里,在三月遇見你!若你般,拂過心堤!
三月三的作文300字 三月三的作文400個字篇七
三月,是孩子善變的臉。慢慢拉大的水平氣壓差,在地面上的塵埃間形成氣旋。風神間歇擦過耳廓,而我卻會錯了意。在遙遠的地面上的一個中心.逐漸凝聚的力量。以為那是在千里之外歷盡千辛萬苦才到達身邊的溫暖,卻在我感動得涕泗橫流時,轉了彎。
冷暖鋒相互對峙,倔強得誰也不肯認輸。準靜止鋒無聊地夾在它們之間,在江南上空的云層之上。梅雨落了一個時節,黃鳶失了三月。
斑駁的石頭砌起古老的石橋,拱出陳舊的弧線。這里的深水淺巷,隔岸的名樓藝女,戲臺的歷史唱段,統統罩著一層昏黃的燈火光暈,淡薄的雨幕中行人熙攘。隱隱綽綽。
撐著烏篷船在遠處江上徐徐而行的那個披蓑衣,戴斗笠的船頭,究竟長什么樣?作畫的人沒有告訴我。
三月,真是孩子善變的臉。為了給三月寫一首潮潤的詩,我讓梅雨落了一個時節。
下雨很美,而我卻不得不落魄地在雨中穿行。大顆大顆的雨滴砸向地面濺起的小水珠慌忙胡亂地蹭到我藍色的校褲上。地上的積水這么多,我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邁出自己的腳步。我知道,前面沒有溢滿詩情畫意的古亭等我去停歇,只有老舊的書店安靜地立在石橋盡頭,等待著我的到來。忽然好想知道,悠長的雨卷中,那位結著愁怨的丁香般的姑娘,會是什么模樣。名樓藝女,深水淺巷,役來由的就這么思慕起江南古鎮。
究竟是冷鋒贏了,還是暖鋒勝了呢?就算烏白色遮住了大片大片的蔚藍,可陽光還是投進了人間。一個星期后,浮云漫不經心地退出舞臺,整個城鎮的塵埃,都泛著陽光的味道。好吧,陽光,讓我有融化的感覺。街上的狗也很興奮。
人心開始噪動。擁擠的空氣又開始努力驅趕熱氣……
深夜,一場蓄謀已久的梅雨,終于將所有的抱怨聲再一次徹徹底底淋沒……花瓣被雨水蕩進土壤,深植于心澗。
三月,你這善變的孩子,哭濕了誰的臉?
三月三的作文300字 三月三的作文400個字篇八
今年,我第一次到鄉下外婆家去過三月三,農歷三月三是壯族傳統的節日。壯族人民做的五色糯米飯特出名,我是早有耳聞的。一聽見五色糯米飯這個詞,我嘴都讒了。
到了外婆家,我叫外婆演示一次做糯米飯的程序給我看,外婆笑了笑就答應了。開始,外婆把楓葉放在臼中搗爛,曬干浸入一定量的水中,外婆還說,這楓葉一定要泡到明天才能繼續做。
第二天,外婆把葉渣撈出來濾凈,然后取出黑色染料液體。黑色染料液體要放入鍋中用文水煮到五、六十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外婆接著把黃梔子的果實提取,再將黃梔子搗碎成片后放入清水里浸泡,就可以得到黃橙色的雜料液體。緊接著,外婆又用同一品種而葉片形狀不同的紅藍草經水煮而成的紅色雜料液體與紫色雜料液體跟糯米浸泡。外婆還告訴我說,這些植物葉片稍長的,顏色就稍深點,煮出來的顏色較濃,泡出來的米即成紫色;葉片較圓的,顏色較淺,煮出來的顏色較淡,泡出來的米即成鮮紅。經外婆這么有一講,我才知道:原來一種植物還會有兩種顏色呢,真是太神奇了!
外婆說,用這些雜料浸泡過的糯米分別放在鍋里蒸十幾分鐘,就能得出各種各樣的糯米飯。說著說著,我口水都流了,真想非常快就能吃到五色糯米飯啊!
可是當外婆還沒做好五色糯米飯時,鄰居的小伙伴已經來叫我去趕歌圩了。我聽了立刻欣喜若狂,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去趕歌圩呀。我與小伙伴邊走邊聊天起來,雖然他們說的壯語我一句也聽不懂,但是從他們的眼神與笑容里,我知道了壯族人民是非常熱情好客的,就連小孩也不例外。
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了一個土坡上,只見一對對青年男女肩并著肩在土坡上對歌,周圍都圍滿了觀眾,真是熱鬧非凡啊!他們唱的山歌咿咿呀呀的,我都聽不懂唱的是什么,但是從那些叔叔阿姨臉上的表情來看,我猜想他們唱的應該是喜慶的山歌。聽到他們的歌聲,我突然想起現在中央電視臺正在播放的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里所唱的歌,就有一些選手唱的也是用民族語言唱的歌曲,主持人把它叫作“原生態唱法”,我想:這些叔叔阿姨們唱的調子大概也應該是原生態唱法吧。
看著看著,我忽然想外婆還在家給我做五色糯米飯呢,于是我趕緊往家跑去。剛回到家門口,就聞到一股清香味從門縫里鉆出來。我趕緊跑進家去,只見飯桌上擺滿了香噴噴的五色糯米飯,它們的顏色分別是:紅、黃、黑、紫、白五種。我連忙盛了一碗糯米飯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那五色糯米飯色澤鮮艷、五彩繽紛、晶瑩透亮,再加上它的滋潤柔軟、味道鮮美、純正平和、且有微甘、美味可口、沁人心脾,真是令人回味無窮啊!
如今,已經過了一個多月,可是每當想起外婆做的五色糯米飯,那濃濃的親情和純純的友情便縈繞在我的腦海里。
我愛美麗而迷人的家鄉,更愛家鄉勤勞熱情好客的壯族人民!
三月三的作文300字 三月三的作文400個字篇九
壯族傳統歌節。又叫“三月三”、“歌圩節”、歌圩,狀語交“窩埠坡”、“雙龍洞”。
壯族人民每到“三月三”時,方圓數千里的男女青年,都開開心心地穿上盛裝來參加,少則幾百人,多多則數千人或上萬人。頓時,人山人海,歌聲響亮,成了歌的世界。搭彩棚、擺歌臺、拋彩球、則佳偶,別有風趣。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尋找別村的青年,集體對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動先唱“游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有比較合適的對象,便唱“見面歌”和“邀請歌”;得到女方的答應;彼此互相了解之后,便唱“愛慕歌”“交情歌”;分別時則唱“送別歌”,歌詞即編即唱,比喻貼切,親切感人。男女青年經過對歌接觸之后,建立了一定的感情,相約下一次歌圩再會。
在歌圩上還有碰蛋的習俗:小伙子用手上的彩蛋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讓碰,如果有急就讓小伙子碰。蛋碰裂后兩人共吃彩蛋,這就播下了愛情的種子。
此外,還有搶花炮、演壯戲、耍雜技、舞彩龍、無彩鳳、武術表演、唱桂劇等,整個山鄉沉浸在節目的氣氛中。
在廣西境內,不少壯族聚居的農村,以農歷三月初三為歌節。
屆時,四面八方的壯族男女老少聚集于約定俗成的地點,暢懷對歌。在桂西巴馬、都安等地,每到歌圩前夕,姑娘們相約到“歌圩點”搭歌棚,用自織自染的黑、白、藍各色土布蓋棚、圍棚,比賽哪個歌棚搭得寬敞,哪個歌棚的布織得工藝精美。歌棚內設座、備茶,款待前來對歌的小伙子們。“歌圩點”四周鄰近的村寨,民眾蒸五色糯飯、做米粉、備菜肴以接待遠方來客。屆時,不論認識不認識,進哪家都會受到熱情款待,歌圩當天,天蒙蒙亮,男女青年們就梳洗打扮,染紅雞蛋,蒸五色糯米飯,把飯裝進精巧的小布袋里,把蛋裝進玲瓏的絲網絡袋里,趕歌圩去。
老歌手做年輕人的藝術指導。來唱歌和看熱鬧的年輕人,往往以村屯為單位,打扮得齊齊整整,特別女青年,同一個村屯的便同一打扮,梳同樣的發辮,發辮上系同樣的頭繩、花結,同樣的劉海發式,包同樣的花頭巾,同樣色彩、樣式的上農、長褲和花鞋。眾人進入歌場,先游逛一周物色對象,然后入棚對歌。你問我答,通宵達旦,連唱三天。有的女坐一排,男坐一排,也有男女共坐一排,但保持一定距離。在不流行歌棚的地方。便在野外對歌。也有些地方日間在野外對歌,夜間轉到村寨對歌。在村寨對歌的,有些地方女歌手在室內,男歌手在戶外,有些地方男女雙方都在戶內廳堂對唱。各地對歌,大都有一定的歌路,如“初會”、“探情”、“贊美”、“熱戀”、“定情”、“離別”以及“相思”、“重逢”、“責備”等,有些地方還有“搶歌”與“斗歌”的風習。如靖西、德保一帶,男方甲向女歌手唱歌求答,女方乙答唱后,雙方便展開對歌;倘若這時另一男方丙來晚一步又想與女方乙對唱,便唱歌把甲方擠出去,這便是搶歌。搶歌是否能成功,要看甲、丙兩方的歌才與歌藝,甲、丙兩方用不同歌韻的歌向乙方獻殷勤,乙方若仍用甲方的歌韻答唱,丙方便搶歌不成,乙方若改用丙方的歌韻答唱,丙方便勝利而甲方便告失利了。斗歌是甲、乙兩方在對唱中出奇制勝斗歌才、歌藝的歌。在三月三歌節中,倘若男、女雙方越唱越有情,往往雙方互贈禮品,互約今后相會之期,姑娘所贈多為自制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