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是教師銳化教學重點、合理安排教學過程的必備工具。接下來是一些教學工作計劃的調(diào)研報告和研究成果,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動物花衣裳教案(精選17篇)篇一
不過十幾歲,才幾十歲的年紀。
你說我會變美,變好,變幸福的。
不過幾十歲,又幾十歲的年紀。
我說你會變美,變好,變幸福的。
你笑著,看著我。
手里有我剛送你的花衣裳,
你說這就是幸福。
我笑著,看著你。
說這就是幸福。
幸福本就別無它求。
動物花衣裳教案(精選17篇)篇二
1.愿意用印花這種形式來裝飾小動物的衣裳。
2.能積極參與動手操作活動。
3.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1.小動物的圖片人手一份(小貓、小兔子、小老鼠)。報紙團人手一個。
2.調(diào)好適當?shù)募t色、黃色、藍色顏料、抹布。
3.二塊桌布鋪好,每一個寶寶一件小圍裙。
(一)引起寶寶興趣。
教師:看小貓的連衣裙和小狗的連衣裙一樣嗎?
幼兒:不一樣。
教師:有哪些不一樣?
幼兒:小貓的有花紋,小狗的沒有。
(二)裝飾衣裳。
1.介紹材料。
教師:小動物看了小貓的連衣裙都很喜歡,你們愿意幫他設計一條漂亮的連衣裙嗎?
幼兒:愿意。
教師:你有什么好辦法?
幼兒:涂上漂亮的顏色。
幼兒:有紅色、黃色、藍色。
2.示范操作。
幼兒:漂亮。
教師:老師蘸的時候捏住小紙團,沒有弄到手上也沒有弄到衣服上。
教師:讓小紙團吃飽以后在顏料的盒子上添兩下。
2.寶寶印花。
教師:寶寶在印的時候呀!不要弄到小動物的臉上,現(xiàn)在桌子上有許多的小動物在等待著寶寶,寶寶自己去選一個喜歡的小動物幫他的連衣裙上印上漂亮的`花紋。
(三)作品展示
教師把作品送到黑板上。
教師:今天小動物可開心了,他們都穿上了漂亮的連衣裙,他們說要邀請丁丁班的寶寶一起去參加舞會呢?我們一起去參加舞會吧!
在上本次課之前,可以說我們班的寶寶對于顏料只有過一次經(jīng)驗,大家對顏料充滿著濃厚的興趣。所以,本次活動我選擇顏料,讓孩子用報紙團來印花,這樣比較能激起孩子的興趣。讓幼兒充分的參與到活動中來由于孩子的年齡小,小肌肉發(fā)展還不夠完善,所以孩子們在能力上是有一定欠缺的,在活動準備的時候,我讓寶寶練習過顏料印花這一動作。
在活動開始的時候我打算設計一個情境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是沒有想到由于孩子的年齡比較小這樣的導入會有一些啰嗦,所以最后改成直接導入,這樣既直接又可以直接切入主題。順勢開展下面的活動。在活動的準備上顏料一定不能太稀,小朋友本來能力比較弱,如果水太多的話就會弄臟小朋友的衣服然后在展示的時候顏料也會不干,沒辦法很好的展示。有的時候,材料的準備也是很重要的,在幼兒操作的時候可以幫她們把桌布鋪好,在講要求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它通過兒歌等形式讓寶寶來練習,這樣比較生動形象。
在活動的時候,我在之前已經(jīng)讓幼兒嘗試過印花了,結(jié)果沒有發(fā)現(xiàn)太稀,在等待上課的過程中我又加了一些水,結(jié)果出現(xiàn)了材料準備上的失誤,想想之前上手指點畫課也是用顏料的時候,我們是一對一進行的,這次活動是小朋友自己操作的,我感到很高興。在原來準備材料的時候,我就想準備每人一件連衣裙的,可是,想到孩子們的年齡特點,我最后決定還是設計動物寶寶這個形象,然后再把小動物身上的連衣裙設計好。這樣,在展示的時候也會更有效果一點。
通過上本次課,讓我知道了,其實美術課的材料準備還有操作講述是活動的重點,如果這兩樣缺一樣的話會造成活動的失敗。在準備材料的過程中還要關注幼兒以往的經(jīng)驗,經(jīng)驗的缺失尤其需要細致的講述。在以后的活動中,我會吸取本次活動的經(jīng)驗,讓活動在操作的過程中盡善盡美。
動物花衣裳教案(精選17篇)篇三
教學要點:
復習第一課時學過的生字詞,學習第二節(jié),課文,進行愛惜糧食,愛護衣服的行為指導。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認讀學過的六個生字。
2、讓幾位學生到黑板上寫“飯、農(nóng)、民、糧”四個字,看寫得對不對,好不好,并相機進行指導。
3、指名讀第一節(jié)。
二、學習第二節(jié)。
1、自學課文。
2、看課本上的圖,說說冬冬的衣服漂亮嗎?它穿著花衣服在想什么?
3、指名讀課文。
4、結(jié)合學習生字講讀課文。
(1)課文說什么東西真漂亮?
“漂”:指名拼讀。示范半數(shù),重點指導右邊的筆劃筆順。
(2)“穿”:誰來讀一讀?(三拼音,讀時不要丟掉中間的u)。
“穿衣服”可以用“穿”,還有什么也可以用“穿”?
(3)布是誰織出來的?
“布”:布字怎么寫?你看到過那些顏色的布?(白布、紅布、藍布)。
5、齊讀第二節(jié)。
6、我們穿的花衣裳是哪兒來的?工人織布辛苦嗎?我們應該則怎樣愛惜衣服?(板書:沒有工人,哪有漂亮花衣裳)。
三、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不懂得問題提出來討論。
2、這課文告訴我們什么?你懂得了什么?(課文告訴我們白米飯是農(nóng)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花衣裳是工人叔叔織布做出來的。懂得要愛惜糧食、愛護衣服。)。
看課堂作業(yè)第5題的圖,并拼讀圖下的詞語,說說自己做到了沒有。
四、作業(yè)。
1、完成課堂作業(yè)第三題。
2、抄寫生字。
3、熟讀課文,準備背誦。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聽寫生字詞,背誦課文,進行抄寫句字等訓練。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指名說說三個偏旁的名稱(食字旁、米字旁)。
2、聽寫生字。
二、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三、課堂練習。
1、口頭說說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白香大漂亮。
2、擴詞。
飯:()香:()()。
農(nóng):()()漂:()()。
哪:()()布:()()。
3、抄寫句字。
(1)沒有農(nóng)民來種糧,哪有米飯白又香?
(2)沒有工人來織布,哪有漂亮的花衣裳?
第一課時板書:第二課時板書:
沒有農(nóng)民沒有工人。
哪有......哪有......
白香漂亮的。
動物花衣裳教案(精選17篇)篇四
1、培養(yǎng)幼兒大膽撕畫、粘畫的手工技能。
2、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1、畫好烏龜(沒有涂殼)的圖畫紙若干;
2、各種色彩的蠟光紙,膠棒。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你們認識它嗎?它是誰呀?
(二)引導幼兒說出小烏龜?shù)奶卣鳌?/p>
師:它長得什么樣子呀?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有殼、腿、頭、尾巴,重點引導幼兒觀察殼上邊的花紋)。
師:請小朋友告訴我小烏龜?shù)臍な鞘裁搭伾模?/p>
(三)教師講解示范。
師:我用各種各樣顏色的蠟光紙,撕成一塊一塊。小朋友們一起來撕一撕。然后均勻的抹上膠水貼在烏龜?shù)谋成稀?/p>
(出示裝飾好的烏龜圖片作范畫)。
(四)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小朋友們,小烏龜之間最愛互相幫助了。小朋友們在粘貼的'時候,也可以互相幫忙裝飾烏龜?shù)幕ㄒ律选?/p>
師:小朋友們在裝飾花衣服的時候,可要記住小烏龜特別愛講衛(wèi)生,我們小朋友也要做個講衛(wèi)生的好寶寶,把撕下的紙放到紙簍里。
教師巡回指導,啟發(fā)幼兒用不同顏色的蠟光紙裝飾烏龜殼。
(五)展示作品,相互欣賞。
1、幼兒講一講自己的作品。
2、鼓勵幼兒相互欣賞作品。
3、教師講評作品,鼓勵個別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幼兒是天真好動的,他們對周圍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他們就象一個“小小的哥倫布”,每天都在發(fā)現(xiàn)著“新大陸”,他們用自己的眼睛、雙手,探索著自然的奧秘、科學的神奇,建構著那一個個讓他們魂牽夢縈的問題。這種好奇與探究,是兒童的天性,那么,作為教師就要保護兒童的探究欲望,引發(fā)他們進行“多解”地操作與思考,給予幼兒及時的鼓勵與贊揚,使幼兒的自信越來越強。
動物花衣裳教案(精選17篇)篇五
:能說出動物簡單的花紋特征。
1、了解一些小動物的花紋特征。
2、教學大書,寶寶用書,小動物的圖片。
一、出示各種動物的圖片。
1、請寶寶說一說動物的名稱,引起寶寶興趣。
2、引導寶寶關注并知道有的.動物有花紋,有的動物沒有花紋。
二、逐一出示老虎、斑馬、豹子的圖片。
1、請寶寶觀察動物的花紋是什么。
2、說說動物花紋的不同。
提問引導寶寶關注花紋特征,如條紋和斑點。
三、出示教學大書,請寶寶猜測動物并熟悉花紋。
1、引導寶寶說說洞洞里看到的是什么顏色,什么樣的花紋。
2、請寶寶分別猜猜洞里是哪個動物,并翻開遮蓋部分看一看。
四、共同閱讀寶寶用書。
引導寶寶熟悉并說說老虎、斑馬、豹子的花紋特征。
動物花衣裳教案(精選17篇)篇六
在構思本課的教學設計時,圍繞如何讓學生更有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動物,我經(jīng)歷非常激烈的思想斗爭。我原先設計的教學流程是:學生畫動物——教師講評小結(jié)畫動物的要點——欣賞動物的花衣裳了解特點——添畫花衣裳——添加背景突出主題——展示講評。按這樣的教學流程,學生們按真實動物的花紋進行美化。其中存在這樣的問題:
1、以學生的經(jīng)驗,對動物的外衣都已經(jīng)比較了解,如果教師不講解動物的衣服特點,許多學生也能根據(jù)自己生活中、電視上、書上所見到的動物形象,添加花衣裳。
2、學生對動物的表現(xiàn)不具有創(chuàng)造性。
3、這個教學內(nèi)容許多老師都上過類似的公開課,即使再改變還是換湯不換藥,如果再重復上一遍,缺乏創(chuàng)意不具有示范性不具有探討研究的意義。
因此,我推翻了原來已經(jīng)全部準備好的教學設計包括課件,重新來過。現(xiàn)在的教學流程是:師生共同游戲交流動物特點——欣賞動物世界視頻——學生畫自己喜歡的動物——交流小結(jié)畫動物的要點——游戲中欣賞動物毛皮了解特點——欣賞畫家們畫的動物——明確目標選擇材料——教師技術引領——學生創(chuàng)作——作業(yè)展示講評。通過這樣的設計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動物花衣裳的再創(chuàng)造上,使學生創(chuàng)造出富有個性的動物形象。
通過這節(jié)課的備課和實踐,我在這個過程中也有了許多收獲。
一、我們對學生已有知識技能要有從分的認識,它決定了我們的.教學是否有效,了解學生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先決條件。
二、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的設計必須為教學目標服務。比如低年級孩子游戲是最好的學習手段,在這節(jié)課中我設計的游戲不僅僅是為了教學的導入和活躍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這個師生互動的游戲,把動物的特點具體化形象化,同時把個人了解的知識與同伴們一起分享,可以啟發(fā)一些對動物不是很了解的同學發(fā)現(xiàn)動物的特點,為后面學生自己表現(xiàn)動物做好鋪墊。學生發(fā)現(xiàn)老師黑板上雖然沒有把整個動物都畫出來,卻能讓人猜到這是什么動物,說明動物造型的特點對表現(xiàn)動物來說是很重要的。
三、我們的學生原本都是富有個性的孩子,他們或理性活感性,他們擁有自己的繪畫語言和繪畫特色,如果一位教師教導出的孩子都具有同樣的風格,可以說是對學生創(chuàng)造力極大的抹煞,學生們的思維已經(jīng)被禁錮,然而教師總是不由自主引導學生向相同的方向邁進,無論是教師的示范還是教師對優(yōu)秀學生的表揚都對其他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教師要懷有一顆包容的心,要容忍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情感。
動物花衣裳教案(精選17篇)篇七
怎么提高小孩子的手指靈活性呢?貼圖是個不錯的選擇,今天百分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魚的花衣裳小班教案,僅供學習參考,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
1、進一步學習撕、貼技能。
2、訓練手指的靈活性。
3、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有序整理用具。
:
1、幼兒活動材料《紙工》第13頁。
2、漿糊每組一盒。
3、范例一個。
:
2、你們覺得這條小魚漂亮在哪里呢?
3、這么漂亮的小魚,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條呀?
1、出示操作材料:今天楊老師就來教小朋友來做小魚,小朋友可要看仔細哦!
2、教師示范講解《小魚》的制作方法。
(1)教師一邊示范制作一邊講解:
1、將小魚的沿外輪廓取下。
2、再把彩色紙撕下來。
3、再把彩色紙撕貼在小魚的.身上。
1、提出要求:要求幼兒先想想應該怎么做,再動手制作;桌子地面都要理干凈;碰到問題可以問老師也可以問小朋友。
2、幼兒操作,教師對能力較弱的孩子進行指導,請能力強的孩子幫助別的孩子(語言及動作),提醒保持干凈。
3、教師提醒幼兒注意漿糊不能涂的太多,要不然作品會不整潔、美觀。在制作的時候每一步我們都要慢一點,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作品。
1、小結(jié)幼兒制作情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作品。
2、表揚做的好的幼兒。效果分析:
動物花衣裳教案(精選17篇)篇八
1、培養(yǎng)幼兒在規(guī)定范圍內(nèi)大膽涂色,做到涂色均勻。
2、了解涂色時需要換色并保持畫面整潔。
1、烏龜示范畫一幅。
2、畫好烏龜(沒有涂殼)的圖畫紙若干;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明天我們干嘛去呀。
幼:秋游。
師:秋游是不是都要穿上漂亮的花衣服呀?
幼:是。
師:侯老師這里有一只小動物也想和我們小朋友一起去秋游,你們猜猜看它是誰?
師:你們認識它嗎?它是誰呀?
二、引導幼兒說出小烏龜?shù)奶卣鳌?/p>
師:烏龜長得什么樣子呀?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有殼、腿、頭、尾巴,重點引導幼兒觀察殼上邊的花紋)。
師:請小朋友告訴我小烏龜?shù)臍な鞘裁搭伾模渴遣皇窍裎覀冃∨笥汛┑幕ㄒ路?/p>
師:小朋友說的真好,烏龜穿上了花衣裳。
師小結(jié):對了,衣服上很多種顏色拼在了一起,就變成了花衣裳。現(xiàn)在呀,侯老師要把這只小烏龜?shù)幕ㄒ路摰簦銈兛纯此€好看嗎?(不好看)那我們再幫助它穿上花衣服好不好,現(xiàn)在就要請小朋友們睜大眼睛看看侯老師是怎樣給小烏龜穿上花衣服的。
三、教師講解示范。
師:現(xiàn)在呀老師要用不同顏色的蠟筆給小烏龜穿上漂亮的花衣服了(要在格子里面涂色,而且是一種格子一種顏色)現(xiàn)在小烏龜變得和我們小朋友一樣漂亮了吧。
四、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2、師:小烏龜在請小朋友們給它們穿花衣服的時候也是有要求的,因為小烏龜是個特別愛講衛(wèi)生的好寶寶,它不喜歡小朋友們在它身上亂涂亂畫的,希望小朋友們要保持畫面的整潔。
3、幼兒裝飾小烏龜?shù)臍ぁ?/p>
4、教師巡回指導,啟發(fā)幼兒用不同顏色的蠟筆裝飾烏龜殼。
五、展示作品,相互欣賞。
1、幼兒講一講自己的作品分別使用什么顏色給小烏龜穿的花衣裳。
2、教師講評作品,鼓勵個別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動物花衣裳教案(精選17篇)篇九
教學目標:
1、學會觀察、比較、欣想象的學習方法。
2、運用點、線、色塊繪出精致的花紋圖案動物的花衣裳和豐富的色彩。
教學重點:
1、能運用點、線、色塊大膽繪出動物的花紋;
2、對比色、鄰近色的運用動物的花衣裳。
教學難點:
如何表現(xiàn)出獨特的花紋圖案動物的花衣裳。
教學過程:
一、一看、猜一猜、說一說。
1、一看:出示動物局部,注意觀察動物的花紋和色彩美。
2、猜一猜:這些紋樣屬于哪種動物的花衣裳?猜出動物的名稱。
3、說一說:動物的花衣裳有什么作用?
二、看一看、議一議、想一想。
1、看一看:動物身上的花衣裳有哪些花紋圖案?色彩是怎樣搭配的?
2、議一議:為什么有些什么動物身體的顏色與環(huán)境色這么相似,有的還會隨著環(huán)境顏色的變化而改變顏色。
3、想一想:我最喜歡什么動物?我會用什么花紋和色彩去表現(xiàn)它的花衣裳?
三、玩一玩、畫一畫、評一評。
1、玩一玩:創(chuàng)設動物界時裝表演的情景,激發(fā)想象創(chuàng)作。
2、畫一畫:先畫出喜愛的小動物的外形,再給它添上合適的花紋、色彩。
3、評一評:自評和他評。
四、教學評價。
1、可從知識技能方面設計:
我學會了辨別();
我能觀察發(fā)現(xiàn)();
我能畫出()種花紋;
2、可從學習過程設計:
我能仔細觀察,還能發(fā)現(xiàn)啊();
我能自己查找資料,知道();
3、情感、態(tài)度方面設計:
我喜歡();
我學會關注大自然的()。
教學反思:本課從另一角度(動物保護色)啟發(fā)學生的想像創(chuàng)作思路,培養(yǎng)他們科學與藝術地進行觀察與表現(xiàn)的方法,學會用環(huán)境色裝飾動物的身體,啟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
動物花衣裳教案(精選17篇)篇十
教學要點:
復習第一課時學過的生字詞,學習第二節(jié),總結(jié)課文,進行愛惜糧食,愛護衣服的行為指導。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認讀學過的六個生字。
2、讓幾位學生到黑板上寫“飯、農(nóng)、民、糧”四個字,看寫得對不對,好不好,并相機進行指導。
3、指名讀第一節(jié)。
二、學習第二節(jié)。
1、自學課文。
2、看課本上的圖,說說冬冬的'衣服漂亮嗎?它穿著花衣服在想什么?
3、指名讀課文。
4、結(jié)合學習生字講讀課文。
(1)課文說什么東西真漂亮?
“漂”:指名拼讀。示范半數(shù),重點指導右邊的筆劃筆順。
(2)“穿”:誰來讀一讀?(三拼音,讀時不要丟掉中間的u)。
“穿衣服”可以用“穿”,還有什么也可以用“穿”?
(3)布是誰織出來的?
“布”:布字怎么寫?你看到過那些顏色的布?(白布、紅布、藍布)。
5、齊讀第二節(jié)。
6、我們穿的花衣裳是哪兒來的?工人織布辛苦嗎?我們應該則怎樣愛惜衣服?(板書:沒有工人,哪有漂亮花衣裳)。
三、總結(jié)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不懂得問題提出來討論。
2、這篇課文告訴我們什么?你懂得了什么?(課文告訴我們白米飯是農(nóng)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花衣裳是工人叔叔織布做出來的。懂得要愛惜糧食、愛護衣服。)。
看課堂作業(yè)第5題的圖,并拼讀圖下的詞語,說說自己做到了沒有。
四、作業(yè)。
1、完成課堂作業(yè)第三題。
2、抄寫生字。
3、熟讀課文,準備背誦。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聽寫生字詞,背誦課文,進行抄寫句字等訓練。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指名說說三個偏旁的名稱(食字旁、米字旁)。
2、聽寫生字。
二、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三、課堂練習。
1、口頭說說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白香大漂亮。
2、擴詞。
飯:()()香:()()。
農(nóng):()()漂:()()。
哪:()()布:()()。
3、抄寫句字。
(1)沒有農(nóng)民來種糧,哪有米飯白又香?
(2)沒有工人來織布,哪有漂亮的花衣裳?
第一課時板書:第二課時板書:
沒有農(nóng)民沒有工人。
哪有......哪有......
白香漂亮的。
動物花衣裳教案(精選17篇)篇十一
一、活動目標:
1、喜歡唱歌。
2、愿意和同伴分角色來表現(xiàn)歌曲。
二、活動準備:
1、小兔子、大灰狼、兔媽媽的頭飾。
2、小兔乖乖的磁帶。
三、活動重難點:
1、重點:是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唱準旋律、激發(fā)幼兒喜歡參加表演。
2、難點:是幼兒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要分角色來扮演大灰狼、小兔子、兔媽媽。
四、活動過程:
(一)、學習歌曲內(nèi)容。
1、老師先演唱一遍。
2、讓幼兒聽清歌曲內(nèi)容,跟著老師學習動作(敲門、扮演兔子)。
(二)、學習歌曲。
1、讓幼兒一起跟著老師唱。
2、老師配上動作,小朋友一起做。
(三)、讓幼兒扮演角色。
1、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一邊唱,一邊扮演自己的角色。
2、分配扮演角色,然后一起做動作。
3、請幾個小朋友扮演小兔子,兔媽媽還有大灰狼,下面的小朋友演唱歌曲,上面的小朋友做動作。
效果反饋:
在扮演角色時,小朋友都非常踴躍,都很認真地在扮演自己的角色。但是在神情、語氣上都沒有表現(xiàn)出來。我應該先演示一遍,讓幼兒知道。
小班美術活動:梨子寶寶。
小班藝術活動:變色鳥。
文檔為doc格式。
動物花衣裳教案(精選17篇)篇十二
活動目標:
能說出動物簡單的花紋特征。
重點難點:
能說出動物花紋特征。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了解一些小動物的花紋特征。
物質(zhì)準備:教學大書,寶寶用書,小動物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各種動物的圖片,請寶寶說一說動物的名稱,引起寶寶興趣。
--引導寶寶關注并知道有的動物有花紋,有的動物沒有花紋。
二、逐一出示老虎、斑馬、豹子的圖片,請寶寶觀察動物的花紋是什么。
--說說動物花紋的不同,提問引導寶寶關注花紋特征,如條紋和斑點。
三、出示教學大書,請寶寶猜測動物并熟悉花紋。
--引導寶寶說說洞洞里看到的是什么顏色,什么樣的花紋。
--請寶寶分別猜猜洞里是哪個動物,并翻開遮蓋部分看一看。
四、共同閱讀寶寶用書,引導寶寶熟悉并說說老虎、斑馬、豹子的花紋特征。
動物花衣裳教案(精選17篇)篇十三
20xx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強調(diào)要以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為目標,弘揚中華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貫穿學校教育各學段,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有效落實“雙減”政策,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提升,本節(jié)美術課順應新形勢,將引美教育這一辦學理念融入課堂教學中,以教材為載體,引導學生通過美術課堂獲得美的感染和熏陶。
學情分析。
小朋友都喜歡小動物,對它們有濃厚的興趣。本課教材試圖讓學生通過欣賞與想象進行創(chuàng)作,激發(fā)他們對大自然的興趣,感受大自然的美。本課的切入點是“人與自然”,“人與動物”,課堂分為兩部分,前部分是感知動物的花紋、色彩美,后部分是想象描繪出心中動物美麗的花衣裳。
課堂上面教師將提供紋樣各異的動物圖片,通過欣賞、問答、比較等方式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動物身上的花紋美,色彩美,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表現(xiàn)美的靈感。小博士的話,又從另一角度(動物保護色)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創(chuàng)作思路,培養(yǎng)他們科學與藝術地進行觀察與表現(xiàn)的方法,如利用環(huán)境色裝飾動物的身體,甚至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環(huán)境裝飾動物,啟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
3、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動物的意識;體驗合作、探索、想象和創(chuàng)作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和美術學習的興趣。
能運用點、線、色塊大膽繪出動物的花紋。
在設計花紋圖案時,如何運用對比色、鄰近色。
動物的范作、白紙、彩筆、油畫棒、多媒體的教學資料。
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chuàng)設情境。
動物花衣裳教案(精選17篇)篇十四
活動目標:
1.愿意用印花這種形式來裝飾小動物的衣裳。
2.能積極參與動手操作活動。
3.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小動物的圖片人手一份(小貓、小兔子、小老鼠)。報紙團人手一個。
2.調(diào)好適當?shù)募t色、黃色、藍色顏料、抹布。
3.二塊桌布鋪好,每一個寶寶一件小圍裙。
活動過程:
(一)引起寶寶興趣。
教師:看小貓的連衣裙和小狗的連衣裙一樣嗎?
幼兒:不一樣。
教師:有哪些不一樣?
幼兒:小貓的有花紋,小狗的沒有。
(二)裝飾衣裳。
1.介紹材料。
教師:小動物看了小貓的連衣裙都很喜歡,你們愿意幫他設計一條漂亮的連衣裙嗎?
幼兒:愿意。
教師:你有什么好辦法?
幼兒:涂上漂亮的顏色。
幼兒:有紅色、黃色、藍色。
2.示范操作。
幼兒:漂亮。
教師:老師蘸的時候捏住小紙團,沒有弄到手上也沒有弄到衣服上。
教師:讓小紙團吃飽以后在顏料的盒子上添兩下。
2.寶寶印花。
教師:寶寶在印的時候呀!不要弄到小動物的臉上,現(xiàn)在桌子上有許多的小動物在等待著寶寶,寶寶自己去選一個喜歡的小動物幫他的連衣裙上印上漂亮的花紋。
(三)作品展示。
教師把作品送到黑板上。
教師:今天小動物可開心了,他們都穿上了漂亮的連衣裙,他們說要邀請丁丁班的寶寶一起去參加舞會呢?我們一起去參加舞會吧!
三、活動后教學小記。
在上本次課之前,可以說我們班的寶寶對于顏料只有過一次經(jīng)驗,大家對顏料充滿著濃厚的興趣。所以,本次活動我選擇顏料,讓孩子用報紙團來印花,這樣比較能激起孩子的興趣。讓幼兒充分的參與到活動中來由于孩子的年齡小,小肌肉發(fā)展還不夠完善,所以孩子們在能力上是有一定欠缺的,在活動準備的時候,我讓寶寶練習過顏料印花這一動作。
在活動開始的時候我打算設計一個情境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是沒有想到由于孩子的年齡比較小這樣的導入會有一些啰嗦,所以最后改成直接導入,這樣既直接又可以直接切入主題。順勢開展下面的活動。在活動的準備上顏料一定不能太稀,小朋友本來能力比較弱,如果水太多的話就會弄臟小朋友的衣服然后在展示的時候顏料也會不干,沒辦法很好的展示。有的時候,材料的準備也是很重要的,在幼兒操作的時候可以幫她們把桌布鋪好,在講要求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它通過兒歌等形式讓寶寶來練習,這樣比較生動形象。
在活動的時候,我在之前已經(jīng)讓幼兒嘗試過印花了,結(jié)果沒有發(fā)現(xiàn)太稀,在等待上課的過程中我又加了一些水,結(jié)果出現(xiàn)了材料準備上的失誤,想想之前上手指點畫課也是用顏料的時候,我們是一對一進行的,這次活動是小朋友自己操作的,我感到很高興。在原來準備材料的時候,我就想準備每人一件連衣裙的,可是,想到孩子們的年齡特點,我最后決定還是設計動物寶寶這個形象,然后再把小動物身上的連衣裙設計好。這樣,在展示的時候也會更有效果一點。
通過上本次課,讓我知道了,其實美術課的材料準備還有操作講述是活動的重點,如果這兩樣缺一樣的話會造成活動的失敗。在準備材料的過程中還要關注幼兒以往的經(jīng)驗,經(jīng)驗的缺失尤其需要細致的講述。在以后的活動中,我會吸取本次活動的經(jīng)驗,讓活動在操作的過程中盡善盡美。
動物花衣裳教案(精選17篇)篇十五
1、學習揉團和粘貼的基本方法。
2、愿意用白色皺紋紙揉成團,粘貼成一碗白米飯。
【活動準備】。
1、每組兩筐白色皺紋紙,兩盤漿糊和兩塊抹布;
2、寶寶用書人手一冊;
3、范例大碗一個。
【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寶寶吃飯》,引出主題。
2、出示范例,了解制作的基本方法和過程。
師:這是一個大碗,這里有許多白紙,怎樣變出一粒粒的白米飯呢?讓寶寶說說自己的想法,教師示范揉團一用紙團沾漿糊——將紙團貼在碗里。
3、寶寶操作活動《一碗白米飯》。
寶寶搓紙團,貼在寶寶用書的大碗上,教師巡回觀察,提醒寶寶在大碗里貼許多米飯,讓碗裝得滿滿的。
4、展示寶寶的`操作材料,增強寶寶的自信心。
5、師:寶寶說:“謝謝寶寶給我做這么多香噴噴的白米飯”,寶寶還說“我們一起來吃飯吧!”
6、教師帶領寶寶一起念兒歌《白米飯》。今天這一活動我分兩次進行。
第一個活動是讓寶寶學習揉紙團。在學習過程中寶寶基本能運用老師教的技能練習,只是寶寶手部小肌肉發(fā)展不完善,多數(shù)寶寶不肯自己動手搓,要老師不斷提醒和鼓勵才動一動。
第二個活動重點學習粘貼,寶寶第一次接觸膠水,我重點示范了蘸膠水的方法。可是在活動中許多寶寶根本不按老師的方法,拿著紙團直接按在膠水里。
動物花衣裳教案(精選17篇)篇十六
一年級。
單苗苗。
xx省xx市xx中心小學美術室。
造型表現(xiàn)。
多媒體課件、手偶、小動物的頭飾、衣服、蠟筆等。
1、知識與技能:
1學會用觀察、比較、想象的學習方法。
2運用點、線、色塊繪出豐富的花紋、色彩。
2、過程和方法:在觀察中展開聯(lián)想;在欣賞中啟發(fā)想象與創(chuàng)作思路;在“大膽表現(xiàn)”中運用點、線、色塊畫出動物的花紋并進行裝飾。
3、情感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與環(huán)保意識。
1、重點:能運用點、線、色塊大膽繪出動物的花紋。
2、難點:如何表現(xiàn)出自己喜愛的花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課題。
(一)闖三關:
第一關:請說出是誰的花衣裳(瓢蟲)?從哪里看出來的?
第二關:聽聲音猜動物(老虎),它們身上的花紋有什么不同?(學生觀察、比較)(板書:點、線、色)。
師生小結(jié):動物身上的花紋都是由點、線和漂亮的顏色組成的。
第三關:動物身上的花紋、顏色有什么作用?(動物身體的顏色常與環(huán)境相仿,是為了保護自己,也方便自己捕捉獵物。)。
(二)欣賞、思考(魚、螃蟹、大象、獅子等):
1、讓學生在觀察中了解畫和剪貼兩種表現(xiàn)形式,加深對點、線、色的印象,感受花紋美。
2、學生討論、匯報:誰的花衣裳最漂亮?為什么?(教師圍繞花紋、色彩等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
3、播放課件(小豬的哭聲):對學生進行愛心教育,并從中引出課題:動物的花衣裳。
二、教師示范,合作交流。
1、教師出示小豬,師生共同合作、交流,給它穿上漂亮的花衣裳(教師著重引導學生從點、線、色去設計動物的花衣裳,并通過范畫,拓展學生思維)。
2、播放課件(兔子、羊、馬、牛、獅子、鵝、熊、大象等各種動物跑出來):讓學生為其它動物設計花衣裳。
三、小組探索,完成作業(yè)。
1、播放課件,出示作業(yè)要求:小組合作給小動物設計花衣裳,花紋要和別人的不同,顏色要鮮艷。
2、教師根據(jù)學生喜歡的動物來設計花衣裳,學生開展小組討論。
3、教師巡視、指導。
四、師生評價,展示作品(上臺展示、自評、互評、師評)。
五、師生總結(jié)本課,引導學生關愛動物,保護環(huán)境。
六、師生表演動物時裝秀,在歡快的氣氛中結(jié)束教學。
點線色。
作業(yè)要求:小組合作給小動物添上。
與眾不同的花紋,色彩要鮮艷。
動物花衣裳教案(精選17篇)篇十七
我的童年處于家徒四壁的年代,再加上所處的是旱田地段,所以白米飯簡直是富貴的象征,只有家里來了尊貴的客人或是逢上重大的節(jié)日,母親才會從箱子里拽出一個又矮又細的米袋子,小心翼翼地舀出兩瓢米,按著人口的分量不多不少地蒸出一鍋飯。隨著爐火的升騰,一股陌生的清香很快就會彌散于整個廚房了,我們寧愿舍棄玩鬧,也要多嗅嗅這難得的美味,甚至驚詫于它通體的白色,也許這就是物以稀為貴吧。
對白米飯的記憶,因為特殊的經(jīng)歷才會顯得刻骨銘心,回首過去,它似乎也見證了我成長的經(jīng)歷,更是有一番感慨在心頭。
剛上小學一年級,由于母校正在翻建,所以每天早上都要和同齡的小伙伴步行到六里外的分校去上學,路程實在太遠,早上只得帶夠中午的飯食,下午放學后再回家,這樣可以減少很多勞苦,而且中午的休息顯得愜意自如了許多,但這也難為了父母,他們不知道為我?guī)裁春茫瑤★埣葲]法拿又不抗餓,帶干糧或是大馇子干飯,似乎又覺得虧待于我,母親總是變著法子讓我吃好,記憶最深刻的還是讓我?guī)О酌罪垺T缟希赣H在一片忙亂中讓我起床,我揉著雙眼來到廚房,總見屋地中間擺放著一個泥質(zhì)火盆,里面承裝著滿滿的炭火,上面支著一個鐵制三角架,一個鋁制飯盒擺放在一角,“嗤嗤”的噴著熱氣,盒蓋隨著熱氣的升騰一上一下輕輕翕動著,滿屋的米飯香氣立刻令我清醒起來,我急忙洗漱完成,母親麻利地把一盒米飯端在我面前,用勺子在米飯中間劃出一條線,我知道母親的用意,她讓我吃一半當做早飯,留下的空間裝一些菜再加上剩余的米飯,那就是我上學中午的飯食。我一邊吹著熱氣,一邊貪婪地吞咽著潔白的米飯,越吃越香,常常越過了界限,有時更是狡猾地從下面掏空,盡管上面并沒有侵占中午的分量,母親常常阻止我的侵略行徑,這是我上學的優(yōu)待,弟弟妹妹起床的時候,我早已滿身余香地走在上學的路上了,這樣的優(yōu)待會令我神清氣爽一上午,然后一邊上課一邊期盼著中午放學,在同學面前掀開自己的飯盒,呈現(xiàn)的白色米飯會感覺自己特有面子,有一種炫耀的虛榮。有時候?qū)W校臨時有事,需要中午放學,我和小伙伴們也要在學校把飯吃完再回家,空飯盒裝在書包里,里面的勺子與飯盒四壁碰撞的聲音隨著我們的雀躍也在發(fā)出歡騰的響聲,那個時代,物質(zhì)雖極度匱乏,但歡聲笑語卻充盈于每一個角落,而且是樸實而真心的快樂。
上了中學,生活質(zhì)量略有改觀,但依然艱苦。我住校,學校只管做飯,清一色的馇子飯,早上是稀粥,中午晚上是干飯,菜是自己周一從家里帶來的咸菜,在這樣的伙食條件下,我們饑渴地撲在書本上,尋求精神食糧來滿足自己的奢望。終于有一天,學校宣布了一條似乎要震驚世界的好消息,為了改善學生的飯食質(zhì)量,學校領導決定,每周四的晚上可以吃一頓白米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點改善都可以愉悅整個身心的,因為我們自始至終都是無求于人的。放學后,是半個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聽見食堂管理員一聲哨響,整個校園的同學們都會如潮水般向食堂涌來,生怕來晚吃虧似的,尤其是周四傍晚,場面更為壯觀,在沒有開飯的時候,食堂外就陸續(xù)圍了很多人,一邊說笑著一邊巴望著里面工作人員的忙亂,那白色的米飯更是誘惑著同學們的眼球,越是如此,心中的饑餓感就越發(fā)顯得強烈,哨音一響,人們蜂擁而入,擠脹了門,如是米飯有先知,也一定會嚇破了膽,震悚著食客對自己的癡迷而表現(xiàn)出來的壯舉。我也位列其中,慢慢咀嚼,細細品味,力求享盡每粒米的味道,然后巴望著下個周四的到來。
到了高中,上了大學,白米飯自然成了唯一的主食,逐漸麻木地失去了知覺,直到結(jié)了婚,忽然又有了一段記憶。結(jié)婚后,終于結(jié)束了自己四處住宿的漂泊,生活安定了,日子也漸漸舒心起來,自己的體重隨之與日俱增,甚至創(chuàng)造了一年增長五十斤的記錄,妻子為了限制我的體重而限制我的飯量,那時候吃什么都香,尤其是一掀開電飯煲,我時常會閉上雙眼,晃動著腦袋,深深地吸一會兒大米飯飄散的清香,感覺這樣的美味就是不吃菜也可以滿足自己的肚腸。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也常常趁妻子不注意偷偷為自己添加點米飯。終于,體重得以控制了,但對米飯的感覺又忽而平淡了。
現(xiàn)如今,屋外常常響起“大馇粥,一塊錢一水舀子”的叫賣聲,我常常端著一個小盆去樓下買上一份,慢慢品味小時候的味道,忽然感覺它原來也是那樣的甘甜。偶爾也會打電話,讓父母給我捎寄來一些小時候一見就反胃的馇子或玉米面,來調(diào)劑自己日益單調(diào)的飲食。時過境遷,白米飯由當初的奢望到現(xiàn)如今的尋常,在它身上凝聚了我的一段情結(jié),更見證了我的成長歷程,每每端起它,常常感覺它不僅填充了我轆轆饑腸,更充盈了我的內(nèi)心世界,讓我在記憶回味中感慨頗多,它通體的白色和誘人的清香演繹的故事必將在我腦海中封存,成為永久揮之不去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