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從細節入手,通過生動的描寫和精準的表達,將讀者帶入一個真實而飽滿的世界。以下是一些受到贊譽的優秀作文,對于你的寫作提升會有很大幫助。
簡單的吃粽子(精選14篇)篇一
1.粽子可以用高壓鍋煮,煮粽子一定要在水滾以后才能放入粽子,并且水面一定要浸過粽面。
2.高壓鍋大火燒沸,當蒸氣開始冒出時將壓力閥蓋上,再轉中小火煮30分鐘,然后關火燜20分鐘,最后將壓力閥取下,將鍋內的蒸氣完全放出即可;如使用普通湯鍋煮制,水開之后中火還需煮制2小時以上。
3.在煮粽過程中如需加水應加入沸水,而不要添加冷水。
4.煮好以后趁熱取出。吃時打開粽葉,粽香撲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成甜適中,香嫩鮮美是為上品。
說法一:煮粽子的時間和你包的粽子的大小有關,糯米一定是要先泡軟的,泡時最好放些灰水(咸),這樣煮出的粽子才好吃。要知熟不熟,煮到一定程度撈起來用手指壓一下,感到軟而有粘性就是熟了,否則,翻過來繼續煮。我老婆包粽子一斤米兩個左右,用普通鋁鍋煮6個鐘頭以上,我們的木柴不用錢,幾家在一起煮很熱鬧的,有時煮八小時。
說法二:煮粽子一定要水滾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待重新滾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個小時左右即可。在煮粽過程中不要添生水。要留意枧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后趁熱取出。吃時打開粽葉,粽香噴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咸甜適中,香嫩鮮美是為上品。
說法三:要看粽子包多大了,棕葉包的緊于松有很大的關系的,紅豆、花生要泡久一點,糯米半個小時就夠了,用高壓鍋上汽后一個小時就可以了。
說法四:高壓鍋煮中火煮二十分鐘至半個小時即可。太長容易把粽子煮破。不用高壓鍋的話如果包的緊緊的,可能需要2個小時,里面才能熟透,要不中間會一粒粒的。如果包的松會快一點,一個半小時。
說法五:煮粽子的時間和你包的粽子的大小有關,糯米一定是要先泡軟的,泡時最好放些灰水(咸),這樣煮出的粽子才好吃。要知熟不熟,煮到一定程度撈起來用手指壓一下,感到軟而有粘性就是熟了,否則,翻過來繼續煮。一般情況下,普通的鍋要40分鐘左右,高壓鍋20分鐘左右,如果你怕不熟的話,就關火以后悶上幾分鐘。再然后你就可以和家人一起享受美食了。
包粽子的用米部份可以用五谷雜糧來取代,如薏仁、燕麥、紅豆等皆可考慮。但糖尿病友需留意這些五谷雜糧仍屬主食類,食用粽子后,其他主食量要減少,以免攝取過量的醣類。
對于飲食不慎造成的腸胃問題,如果是食用后不久才造成,稍偏急性的癥狀,可趕快按壓手腕上方的內關穴,能稍減輕胃部不適。內關在手臂內側,手腕橫紋上叁根手指寬,在兩條筋的中間。
但經常發生腸胃不適,偏慢性、反覆發作者,醫師建議另取小腿上的足叁里穴,用來強化腸胃功能。足叁里位于小腿外側,膝蓋下四根手指寬的地方,在肌肉最豐厚處。
此外,醫師建議,在吃完粽子,稍休息后,起來散散步,或是用手以右下左上的方式,輕輕摩擦肚皮,可以增加腹部氣血循環,也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同時建議增加運動量,畢竟吃下去的熱量,透過熱量消耗,才能減少發胖的機會。
新鮮的葉子用鹽水煮一下就行,一是除菌作用,二是之后便于包粽子。大概煮半個小時;。
買干的葉子那就泡開后,用開水燙燙瀝干了再用;因為干的粽子葉組織比較脆,容易斷和碎,不好包。所以泡水增加韌性,這樣才會好包。新鮮的葉子的話,會帶有葉子本來的味道,很好吃哦!
共
6
頁,當前第。
3
頁
1
2
3
4
5
6
簡單的吃粽子(精選14篇)篇二
胃、腸道病患者:
粽子蒸熟后會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吃后會增加消化酶的負荷。患十二指潰瘍的病人若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潰瘍穿孔、出血。如有胃病的人吃粽子可選白米粽,別蘸糖,不要吃得太甜。
心腦血管病患者。
粽子的品種繁多,其中肉粽子和豬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屬油膩食品。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老人和兒童: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兒童如過量進食,極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產生胃酸過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
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紅棗、豆沙等,吃時通常還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節制,就會損害胰島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現昏迷、中毒,搶救不及時有生命危險。
膽結石、膽囊炎和胰腺炎患者。
有膽結石、膽囊炎和胰腺炎的病人,建議不要吃肉粽、蛋黃粽等過于油膩以及脂肪、蛋白過高的粽子,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脹氣。
當然,除了以上五種人不能多吃粽子外,其他人若食后感到胃部不適,也應立即停止食用。專家建議,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過3個粽子,男性最好不要超過5個。另外,吃粽子的同時,搭配蔬菜、水果、茶水可幫助吞咽和消化。
要記住,紅豆粽子不要與鯉魚同食。
鯉魚與紅豆同煮,兩者均能利水消腫,在用于治療腎炎水腫的時候效果很好,但是正是因為利水功能太強,正常人應避免同時食用二者,盡量隔幾個小時再食,是否可以同食因人的體質不同而異。
粽子的熱量依其“大小”、“內容”不同有所差別,“肉粽”每個熱量約含450至600卡,臺式肉粽由385至671卡,平均495大卡,而湖州粽則由400至520卡,平均459卡,肉粽的內容物當然也直接影響它的熱量,如使用五花肉和使用叉燒肉當配料,所含熱量自然不同。
共
6
頁,當前第。
6
頁
1
2
3
4
5
6
簡單的吃粽子(精選14篇)篇三
2.糯米淘洗干凈,用清水泡一晚上。
3.蜜豆清洗干凈,泡一晚上。
4.小棗和葡萄干泡一個小時左右。
5.粽子葉放入開水鍋里煮幾分鐘。
6.用剪刀減去根部很硬的部分。
7.折疊做成漏斗形。
8.放入適量糯米蜜豆,再加入兩粒小棗、四粒葡萄干。
9.再加入適量糯米和蜜豆。
10.包裹好,用線纏緊。
11.放入鍋里,加入足夠多的水,大火煮開,中火煮兩個小時左右,然后燜兩個小時。
12.出鍋了。
13.味道不錯,趁熱吃吧。
簡單的吃粽子(精選14篇)篇四
準備工作:
米:淘米要快,盡量不要讓米吃水。用蘿把米控干,稍微放一會兒(米里會吃進去一點水)。加醬油、鹽(醬油稍多)。
肉:把皮去掉,肥瘦肉分開,切成大約3到4cm見方的肉塊,肥瘦肉塊數的比例在1:2比較合適。往肉里倒料酒、醬油、鹽和一點糖,雞精。酒多一點好吃,醬油少放一點。用手搓直至肉泛出白沫,說明味道已經完全吃到肉里面去了。
包枕頭粽。這個不好描述阿。用棉線或者草繩系緊。粽子包出來好不好吃和系的緊不緊很有關系。每個粽子都一定要放肥肉哦,不然不好吃的。
煮粽子了:
一口大鍋,一定要夠深。把粽子放進去,加水,水要沒過粽子。
大火煮,3個小時。
如果像上次我給t版包的那么大的粽子,再中火1個小時就差不多了。再大的粽子就得小火。
2~3小時了。
煮粽子中間千萬不要停火,一定要保持水大開。
吃粽子不用我講了吧?
btw,如果發現粽子淡了,可以在煮粽子的水里加鹽和醬油,煮一段時間味道可以進去得。
拉沙沙央粽。
用料:
抽半湯匙/粽葉適量/粽繩適量/。
餡料:
做法:
將雞肉斬件,薯仔和大蔥頭粒,加入其他餡料拌勻。洗凈糯米,浸水半小時,香葉切6公分長,蔥頭仔和蒜米切碎。燒熱鍋,放入白蘭地油,爆香蔥頭仔和蒜米,加入糯米和黃姜即煮料和生抽,炒均。
用粽葉2張,折疊成漏狀,放入炒香的糯米1湯匙,加入餡料、香葉,再加入1湯匙的糯米在上面。
將粽繩把粽子扎好,放入氣壓煲中煮30分鐘,即可趁熱食。*普通煲須2小時。
檳城娘惹粽。
用料:
調味料:
做法:
將糯米洗凈,凈,浸水2小時,瀝干水分,加4湯匙油和2茶匙鹽,攪勻。燒熱4湯匙在鍋中,爆香蔥頭仔和蒜米,加入豬肉、蝦肉糖冬瓜和調味料,炒好待冷。
把粽葉折成斗形,加入糯米和餡料,用繩裹緊。把粽子放入沸水中煮約2小時,取出供食。
香芋肉粽。
用料:
餡料:
雞豬肉切塊600克/粟子100克/蝦米50克/冬菇20朵/咸蛋黃10粒。
調味料:
做法:
糯米和眉豆洗凈,浸水半小時。芋頭去皮,洗凈,切粒,包油。燒熱油在鍋中,爆香蔥頭和蒜米,倒入a料,炒香,待用。
把豬雞肉(加2茶匙生粉)粟子,蝦米,冬菇和調味料抖勻。
用粽葉折成筒狀,放入炒好的糯米,加入餡料,再蓋米,折成三角形,用粽繩扎好,放入燒滾水的氣壓煲中煮30分鐘即熱。*普通煲須2小時。
金牌廣式裹蒸粽。
在粽子界中體型的排行,就以裹蒸粽為最,不但餡料多樣,體積也比其他種類的粽子大了許多,蒸煮的時間也相對地更加費時。裹蒸粽餡料豐富,有米、有燒鴨、還有香菇、蝦米、綠豆仁、栗子等,并用荷葉和竹葉包裹餡料,光是一個裹蒸粽,就足足可以讓好幾個人吃得又飽又撐。粽子好吃的內餡是精髓,但粽葉獨特的竹香味也能替粽子的美味加分,所以挑選好的粽葉也很重要。最好是選擇比較有韌性、柔軟不易破碎、并且顏色漂亮的粽葉,買回來的粽葉需要先泡過水,使其恢復韌度才好便於包裹。當歷史不斷地改朝換代時,連粽子也跟著時代的改變,有了更多的創意,像是以高級食材鮑魚、魚翅等入餡,開創粽子新面目,擁有尊貴新寵的身份。
材料。
作法。
1.將材料(1)泡水至發起為止,其中尖糯米至少泡2個小時半以上,將水濾乾用胡椒說蔥油、味精、鹽來腌味。芋頭切塊炸過,備用。
2.將油雞、肥肉切塊用五香粉腌味約30分鐘。排骨切塊用黑醋、醬油、鹽、味精、面粉腌過備用。將荷葉對撕,粗面朝下再將竹葉3片放入一半的糯米、香菇、蓮子、蝦米、栗子、咸蛋黃烤鴨、*燒肉、油雞、肥肉、鮑魚螺、魚翅、干貝、烤乳鴿、綠豆仁,及剩下另一半的糯米,將左右兩側對折抓緊,再前后對摺抓緊包成四角形,用堿草包緊打結即可。
3.用水煮粽子四小時即可上桌。
示范裹蒸粽包法。
1.荷葉粗的一面向下,將三片竹葉鋪上。
2.放上糯米。
3.再將其他餡料放入。
4.把另外三片竹葉蓋上。
5.將荷葉左右兩側對摺抓緊。
6.最后用堿草包緊打結即成。
水煮粽子時,時間和溫度應控制好才不會造成糯米不熟或太爛。
簡單的吃粽子(精選14篇)篇五
a:
糯米……1000克。
老抽……30克。
鹽……15克。
b:
排骨……600克。
老抽……30克。
鹽……3克。
蠔油……15克。
糖……3克。
白胡椒……一點。
料酒……30克。
c:
鹽……一小撮。
生抽……10克。
糖……一小撮。
端午香菇排骨粽做法:。
1、粽葉洗凈放滾水里煮5分鐘,取出過冰水,再瀝干水分備用。
2、糯米洗凈泡水3小時,瀝干水分。香菇泡發備用。
3、將排骨用b中的調料腌1小時。香菇用c中的調料腌15分鐘。泡好瀝干水的糯米也用a中的調料拌勻。
4、將粽葉首尾交疊疊成漏斗,先放入一大勺糯米,再放入香菇和排骨各一個,再鋪滿糯米,然后把頂端的粽葉褶下覆蓋后,褶角整理收好,拿棉繩繞著打結即可。
5、粽子全部包好后,放入鍋中,水沒過粽子,中火煮2-3個小時(高壓鍋的話,上汽后壓30分鐘即可)。
t端午香菇排骨粽做法圖解。
**做好的粽子全部先煮熟,然后暫時吃不完的可以放冰箱冷凍保存,吃的時候拿出來煮透就可以了。
**這款粽子也可以按自己的愛好加入其他飲料,比如咸蛋黃、花生、五花肉之類的。
**如果粽子葉比較大,可以像我圖中那樣,包一個粽子只用一張葉子;如果葉子較窄小,可以用2張葉子重疊來包。
簡單的吃粽子(精選14篇)篇六
61.你要保重自己的身體,聽你說身體如此不好,真叫人操心。有時間要參加鍛煉,少打麻將,祝你端午安康,天天健康!
62.粽子清清淡淡,越品越香;生活平平淡淡,越過越甜;夫妻平平淡淡,越來越真;朋友平平淡淡,越處越純。端午節默默到來,祝您節日快樂,幸福美滿!
63.輕輕的微風,輕輕的舟,輕輕的祝福在心頭;輕輕的粽葉,輕輕的走,輕輕的問候心底留;輕輕的關懷送好友,愿你幸福久又久。預祝端午節安康!
64.微風帶來輕盈,清水帶來溫柔,薄霧帶來朦朧,大海帶來寬容,太陽帶來熱情,明月帶來溫馨,我帶來真心的祝福,祝粽子節快樂、事事如意,全家幸福。
65.滿街又聞粽葉香,眷戀源系羅江,纏纏綿綿情不盡,包包裹裹專心量!愿你:捆不住幸福,嚼不夠甜美,剝不完快樂,剪不斷順意!粽子節祝你快樂如意!
66.粽子節了,朋友的祝福悄然送至,愿你事業像龍舟一樣快進,家庭像香包一樣溫馨,個性像粽葉一樣飄逸,氣勢像雄黃一樣勁霸,快樂像糯米一樣粘上就不掉!
67.踏上旅途,平安祥和;盡情展開,一片祥和;隨便亂說,輕松快活;搞點娛樂,跳舞唱歌;安全歸家,還要工作。不論端午有什么活動,記得帶上我的祝福哦!
68.端起一碗黃酒,敬你;午間插上艾草,護你;節日送去祝福,愛你;開著幸福龍舟,接你;心靈遞上粽子,陪你;快樂總如蜜棗,謝你;樂趣粘如米糕,念你。
69.一粒粒米飯,飽含快樂的味道,一顆顆紅棗,甜蜜美好的未來,一片片粽葉,包裹著博愛的情懷,一條條短信,滿載著粽子節的祝福,愿你端午快樂,生活幸福!
70.天灰蒙蒙的,空氣是潮濕的,他獨自來到江邊,面對汨羅江,縱身一躍,從此,歷史上少了一個叫屈原的偉大詩人,多了一個端午節。
71.一枚粽子一顆心,兩粒紅棗紅前程,三片粽葉輪好運,四根絲線情纏緊,五面棱角定分明,六六大吉溜溜順,七星高照祥瑞繞,八方來財福滿門。端午節快樂!
72.端午節到了,送你甜甜的粽子,愿工作順利日子甜又甜;送你香香的粽子,愿你吃嘛嘛香身體康又健;送你黏黏的粽子,愿你好運接二連三“粽”不斷。祝端午節快樂!
73.快樂化作糯米,粘粘的,愉悅你心;幸福化作蜜棗,甜甜的,甜透你心;平安化作艾葉,香香的,清爽你心;健康化作線繩,緊緊的,裹住你心。端午來到,只愿你開心快樂每一分,幸福逍遙每一秒!
74.采一束避邪的艾葉掛在門口,蒸一鍋香甜的粽子放到餐桌,打一壺馥郁的醇酒盛滿酒杯……最重要是,把我的祝福帶在身邊與你一同分享這美好的端午時光。
75.五月五,端午節,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一段歷史文化的延續。在這特殊的節日里,吃著碧綠碧綠散發著清香的粽子。發條短信寄托我對你的思念。祝端午節快樂!
76.愿你生活中:十分熱情,九分優雅,八分聰慧,七分敏銳,六分風趣,五分溫柔,四個密友,三分豪放,二分含蓄,一分浪漫,祝端午節快樂。
77.劃龍舟,掛菖蒲,前途事業不用愁;喝黃酒,貼五毒,年年歲歲都有福;系百索,戴荷包,一生一世避邪毒;過端午,吃粽子,中華傳統永長久。
78.有一種問候,平淡如水卻很真;有一種祝福,平常如草卻很純;有一種葉子,平凡如歌卻裹著無盡的思念。送個粽子給你,里面裝滿了我的祝福:端午節快樂!
79.端午聞見粽葉香,你我歡喜買來嘗。紅線拴著貴如銀,吉祥如意好心情;藍線拴著福如海,團團圓圓好家庭;綠線拴著壽如山,活力四射好身體。端午節快樂!
80.端午節就要到了,我提前送你一個好運粽子。采天地靈氣,集世間榮華,專門為你量身定制,還是快樂的調料,還是幸福的味道,愿你盡情品嘗,保你事業成功,身體健康,平安吉祥,精彩的日子長又長!
簡單的吃粽子(精選14篇)篇七
材料:黃米650克,蜜棗350克、干棕葉1包,綿繩適量。
1.將黃粘米洗凈,用清水浸泡12小時,中途換水2次;。
2.棕葉用溫水浸泡透并洗凈,洗凈后放入鍋中煮幾分鐘。
3.取棕葉2-3張鋪平,從中間折成漏斗狀放入1個蜜棗,防止漏米。
4.放入黃米、蜜棗,再鋪一層黃米家常粽子的做法大全圖解。
5.把棕葉折疊,上口包嚴,呈四角形,再用細麻繩扎緊。
6.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鍋內,加水浸沒,用旺火把水煮沸,改用慢火煮約2個小時至熟。
廚房小語:粽子放入鍋內既不要太密,粽子上放箅子,用重物壓住箅子,以免粽子煮時移動破損。
文檔為doc格式。
簡單的吃粽子(精選14篇)篇八
【材料】:長糯米、豬肉、香菇、咸蛋黃、醬油、糖、五香粉、鹽、粽葉、粽繩。
洗凈粽葉及粽繩,取2張粽葉,在三分之一處折成漏斗狀,在漏斗中舀入一半糯米,放入豬肉、香菇、咸蛋黃等餡料,再加上糯米填滿,接著將多余的粽葉折回蓋住漏斗包裹好,用繩子在粽腰處扎緊打結,做好后放入鍋中,以水蓋過粽子,用中火煮2小時,熟透了便可食用。
陳皮牛肉粽-。
【烹飪方法】:泡過的糯米、綠豆各1000克,牛肉、陳皮各100克,豬肉末50克,蔥末、姜末、食鹽適量。用豬油將蔥末炒黃,依次放入牛肉、陳皮、豬肉末炒半分鐘后,淋上麻油即成餡。包時先填進拌勻的糯米、綠豆,將餡料夾在中間,再按上述方式煮熟。
百果粽子-。
糯米750克、青梅、菠蘿肉、冬瓜條各25克,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干、紅絲各15克,白砂糖300克。
【烹飪方法】:先將青梅、菠蘿肉、冬瓜條各用白糖水煮,瀝干水分,然后用白糖腌漬24小時,即成餡。包成五角方底粽,煮50分鐘,離火燜4分鐘即成。
健康素粽-。
2、鹽、白胡椒粉、素蠔油各少許。-。
【烹飪方法】:
1、將粽葉以熱水煮8分鐘,洗凈擦干水分備用。-。
3、先將碎蘿卜干、香菇丁及調味料(1)炒香備用。-。
4、煮好的三寶米加入調味料(2)拌勻。-。
6、置入蒸籠蒸10分鐘即可。
五豆粽-。
2.瀝干水分,拌勻糯米、紅豆、綠豆、花生、眉豆及玉米,加糖調味;。
3.粽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2小時后,擦干。-。
5.上籠蒸20分鐘即可食用。
嘉興肉粽-。
制作【材料】:-。
主料:糯米1000克,豬腿肉600克-。
調料:醬油50克,白砂糖27克,鹽25克,白酒5克,味精1克-。
粽子的特色:形態美觀別致,箬香芬芳和潤,肉質酥爛鮮嫩,肥糯可口不膩。
【烹飪方法】:
1.所用的主、配料與調料可制10只鮮肉粽;-。
2.需用粽葉(竹箬)30張,約100克,扎繩10根;-。
4.豬肉要肥瘦分開,加調料反復拌擦使其入味;-。
5.包粽子要注意四周平衡,兩端大小相似,扎繩不能扎死,不能打結,以八成緊為宜;。
6.煮粽時水一定要浸沒粽子,使受熱均勻,旺火煮時要加幾次沸水,撇去浮油。保持水量,防止煮出夾生粽。停火后,粽子即可起鍋,不要久燜。
海南五色粽-。
【烹飪方法】:先把糯主用豬油或花生油炒至聞有香味,就取出分別裝進五個盒子里。然后用野生植物的葉液一盒染成一種顏色,分別染成紅、黃、藍、黑、白王色。再加入腌好的野味,如山豬肉、黃肉、鹿肉等或家禽肉。接著就用樹葉或芭蕉葉包裹,每種顏色的糯米包一種,再用麻繩捆住。粽子的形式呈圓柱形,大小隨意。煮粽子時,水要浸沒粽子,如果分多鍋煮,五種顏色的粽子每鍋都要有,其意喻吉祥。煮約兩小時,粽子發出濃厚的芳香味時就可取出食用了。-吃五色粽分熱吃和冷吃兩種。初出熱鍋的五色粽,香味回溢,誘人口水欲流。拆開葉子咬上一口,只覺得軟滑粘牙舌頭甜暢,滿口清香,令人吃欲大增。冷的粽子,漸漸變硬,慢慢吃可給人一種醇香的味道,吃過后嘴里還久久留有吞不進肚,吐不出口的余味。
魚香荷葉粽-。
調味料:醬油2大匙、米酒1大匙。-。
2、魚肉洗凈,切片;蘿卜干末洗凈,瀝干水分;香菇對切泡水至軟;蝦米洗凈備用。-。
3、鍋燒熱,入油將蝦米炒香后,加入香菇炒香后取出備用。-。
4、鍋燒熱,入油將姜片炒香后,加入魚片及調味料以小火煮100分鐘。
八寶粽子-。
【烹飪方法】:1.葦葉用開水焯一下冷卻待用,糯米洗凈用冷水泡24小時后待用。-。
2.將水棗、薏仁、紅豆、綠豆用水泡開;金橘、青梅切成粒。-。
3.糯米和加工好的配料混合包入葦葉中,用水煮2小時即可食用。
鮮果粽子-。
原料:紅棗或者栗子、白糯米-。
【烹飪方法】:首先將紅棗或者栗子切成粒,白糯米泡在冷水里三四個小時,然后按照一層米、一層餡的順序,一共包裹上三層米、三層餡,最后將這些原料用蘆葦葉包裹起來,煮熟了即可。
豆沙粽。
原料:豆沙、白糯米-。
做法和鮮果粽子相同。
古味肉粽-。
原料:板栗、香菇、五花豬肉、咸蛋黃、蝦、白糯米、肉醬、花生。-。
提示:水一定要淹過所有的粽子,然后煮一個半小時左右即可。
頂級養身粽-。
香芋肉粽-。
餡料:雞豬肉切塊600克粟子100克蝦米50克冬菇20朵咸蛋黃10粒-。
蜜棗粽子-。
主料:糯米1000克-。
輔料:葡萄干50克蜜棗100克-。
【烹飪方法】-。
1.將粽葉400克洗凈,放入鍋中加入清水煮軟,撈起瀝水,備用-。
2.將糯米淘洗干凈,瀝水,備用。-。
5.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內,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約2小時,再用小火燜約3上時,即可食用。
綠豆鴨蛋粽-。
簡單的吃粽子(精選14篇)篇九
2?粽米洗凈,控去大部分的水,水與米面的距離約為1公分高,加入一大勺生抽,少量蠔油,入冰箱浸泡2-3小時。
3,米在泡發的過程中會吸飽湯汁漲發起來,中途翻拌幾次。
4?將腌制好的排骨和糯米取出,把腌肉的湯汁倒入米中拌勻,開始包粽。兩片粽子葉重疊。
5、折出個漏斗。
6?放入一勺糯米,加適量排骨,再放滿糯米壓一下,盡量讓米面持平,如果粽葉足夠大,可以把米向后側多加一點。
7、左手用力拿住,右手把上面的粽葉往下折,蓋住米。
8、把長出來的粽葉左邊向左下方折,右邊向右下方折,成個三角形,多出來的葉子順式向后折,用手用力拿好。
9?用棉線將粽子綁緊。包緊包實;只要結實,不漏米就行了。
將包好的肉粽子放在鍋里,加水,水要沒過粽子大火煮,上面最好壓點有重量的東西,開后文火煮3小時,(或使用高壓鍋)煮粽子中間千萬不要停火,一定要保持水開。喜歡可以一起煮雞蛋,很香!
【圓錐堿水白米粽】。
原料:(用量僅供參考,制作前請先看tips)。
糯米----適量。
食用堿----少許。
粽葉----適量。
簡單的吃粽子(精選14篇)篇十
又是一年端午節來到了,提前好幾天就把糯米泡好了,買的粽子價格很高而且衛生咱也不敢保證,那咱就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
粽子又稱“角黍”、“筒粽”,是端午節的傳統節日食品。其最初是用作祭祖及神靈,至晉朝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粽子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傳說是為紀念屈原而流傳的,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
主料:糯米3000g輔料:蜜棗700g、粽葉適量。
步驟。
1.糯米用涼水泡好。
2.粽子葉用水發好。
3.蜜棗用水沖洗干凈備用。
4.將粽葉取一角卷起。
5.加入糯米。
6.加入蜜棗。
7.再加上一把糯米封口,用馬蹄蓮繩系緊。
8.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加水開鍋用小火蒸大約4——6小時即可。
小貼士糯米最好提前三天就用水泡上,而且每天最少要換三遍水。
簡單的吃粽子(精選14篇)篇十一
1.將材料a全部洗凈混合到一起,不用提前泡,因為粽子要煮很長時間。
2.蜜棗沖洗干凈待用。
3.蘆葦葉洗凈,剪去兩頭,放開水中焯燙一下至全部變色就趕快撈出,然后泡在冷水中待用。
4.取三張葦葉,并排好后在大頭的一端要窩漏斗的中間點折一下,留個折痕。
5.將葦葉按照折痕窩成漏斗狀,里面裝滿餡料,蜜棗放在中間,這樣煮好的粽子才甜味均勻。
6.然后將漏斗后面的葦葉折過來蓋上餡料,順勢用拇指食指卡捏著蓋住兩邊。
7.葦葉沿著第一步的折痕,向里折起葦葉,形成第四個角,這樣就已經成粽了。
8.最后用棉繩攔腰纏緊,就是拇指跟食指捏的地方,捆扎結實即可。
9.將全部包好的粽子緊挨著擺入鍋中,粽子間不要留有距離。
10.往鍋中注滿水,加蓋大火煮。
11.開鍋后轉小火,讓鍋內微微保持沸騰狀態,還不外溢最好。
12.煮4-5個小時,中間加一次開水,煮至香味濃郁,葦葉變色,湯汁也變得濃稠了關火燜至自然涼透即可。
【濃香排骨粽】。
簡單的吃粽子(精選14篇)篇十二
粽子是我的家鄉的美食。每次回外婆家外婆都會包給我吃。
包棕子所需要的食材并不多,只是做起來有些麻煩。外婆會從小河邊采摘來葦葉帶回家清洗。洗凈的葦葉是暗綠色的,把它曬干就可以做粽葉了。把粽葉曬干放好后,外婆就去集市買來糯米和蜜棗,可別小看這小小的糯米,它可是做粽子必不可少的食材。把買來的糯米淘凈,蜜棗洗干凈后,外婆就開始包粽子了。
外婆先拿兩片粽葉放在一起,用手指理了理邊,然后在粽葉下端窩了一個酷似漏斗形狀的角,當然,它的底部是封口的,不然糯米就會漏出來。第一步做好后,外婆把適量的糯米倒進去,放一個蜜棗再順勢把粽葉折過來,呈一個三角體,把邊角理一理,第二步完成了。最后一步就是用線綁好,如果是包粽子能手,那包出來的是很精致的。
看著一個個粽子放進蒸籠,我就目不轉睛的盯著,生怕蒸熟的粽子飛跑了。
蒸好的粽子散發著淡淡的粽葉味和濃濃的糯米香,真是讓人垂涎三尺!
嘉興不僅有的五芳齋粽子,還有屬于外婆手藝的`鄉村粽子,有肉粽子,也有蜜棗粽子等。粽子的各式各樣,真是讓人贊不絕口,吃了還想吃。
簡單的吃粽子(精選14篇)篇十三
粽子又稱“角黍”、“筒粽”,是端午節的傳統節日食品。其最初是用作祭祖及神靈,至晉朝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粽子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傳說是為紀念屈原而流傳的,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
食材主料:糯米500g、紅棗150g輔料:白糖適量。
步驟。
1.粽葉放入開水中燙軟,撈出后用清水洗凈,用剪刀將前面帶徑的部分剪掉。
2.糯米用清水泡3-4小時后撈出洗凈控干水份,加適量白糖、橄欖油拌均勻。
3.處理好的葉子卷成漏斗狀,加糯米至漏斗的一半,放入去核的紅棗。
4.再放一把糯米覆蓋紅棗。
5.將粽葉往一個方向疊去,完全包裹糯米。
6.反折成三角形狀,用棉線捆綁結實。
7.依次包好所有粽子。
8.將粽子放入電壓鍋中,加水至粽面。
9.煮至3-4小時即可。
小貼士煮粽子的水一定要沒過粽子面,這樣才不至于下面的粽子熟了,上面的粽子還雜生米。
棉繩一定要捆綁結實,不然一煮繩子會松開,米就會撒一鍋。
簡單的吃粽子(精選14篇)篇十四
簡單端午節粽子作文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簡單端午節粽子作文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簡單端午節粽子作文精選4篇】,供你選擇借鑒。
隨著端午節的來到,家家戶戶都做好了包粽子的準備。粽子是端午節的象征,在這節日之時,我也想學會包粽子。
端午節正逢爺爺七十大壽,一家人都團聚了,既是給爺爺過壽宴,也在節日來臨之時聚一聚。剛到爺爺家,就看見奶奶準備包粽子,我頓時心血來潮,迫不及待地問道,“奶奶,我也想包粽子。”奶奶聽了自然高興,便同意了我的請求。
奶奶邊包邊給我解釋,“包粽子必須有粽葉和糯米,至于中間的餡,就要根據個人口味來定了。然后拿泡軟的粽葉,圍攏起來,接著挖一勺糯米,放兩個蜜棗,然后再挖一勺,接著把粽葉窩成三角形,最后拿線纏起來就好了。”我不禁笑了起來,那么簡單,還能包的那么完美,我一定也可以包的很好。便迫不及待地也拿起一片粽葉,毛手毛腳地將它圍攏,卻發現挖了一勺糯米位置就不夠了,畢竟是初學,奶奶說,“沒關系沒關系,一勺也行,你就放一個蜜棗吧。”放完蜜棗后,我小心翼翼地把糯米包住,可它卻一點也不聽話,不是這邊漏出來,就是那邊漏出來,折騰了好半天,我才把它完完全全地包住,然后用線纏起來。我端詳起自己費了好大勁做出的粽子,不禁放聲大笑,這是什么,奶奶也被我包的奇形怪狀的粽子逗笑了,不過她還是鼓勵我:“沒事沒事,初學肯定不熟練,包成這樣已經不錯了。”
在等待粽子煮好的時間里,奶奶問我:“你知道粽子的來歷嗎?”我搖了搖頭,說:“不知道。”奶奶語重心長地告訴我,“端午節吃粽子是因為我國愛國詩人屈原因為面臨亡國之痛,在五月五日那天,懷抱石頭沉入江中,但是為了不讓魚蝦傷害他的身體,人們就統統把糯米投入江中,引來魚蝦吃。后來人們為了祭奠屈原,就把五月五日那天定為端午節。”我津津有味地聽著,了解了許多知識。
今年端午節,我既學會了包粽子,也明白了端午節的由來,收獲真不少。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
媽媽剛準備好粽葉,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粽葉,躍躍欲試地準備包幾個粽子,媽媽一把攔住我,說:“你先別著急,粽子可不能亂包,像你這樣包粽子,包幾個壞幾個,到時候再一蒸,出來就只剩粽子葉了!”聽了媽媽的諷刺,我并不氣餒,滿口答應著聽媽媽的話,一邊又要捋起袖子繼續包。
媽媽拿起幾片粽葉,把它們分開,然后一卷,我還沒弄清楚怎么回事,一個圓錐形的筒就做好了,媽媽熟練地往里面填上了糯米,我看得一愣一愣的,這是怎么回事呀!之前的驕傲勁一掃而空,我還是得認真學呀!
看到媽媽包粽子,我的手不僅也癢癢起來:“讓我陳大俠展示包粽子吧!”說完,我裝的像一個包了很多年的熟練工人,拿起粽葉,分開,然后一卷,我發現,為什么我的是圓柱形底下還有洞,而媽媽包的則是圓錐形,樣子好看而且還不漏米,這回可得虛心請教了。媽媽讓我先折,先不包,經過反復練習,終于,我一折,就成了一個圓錐形,只不過有點淺,包米的時候可怎么辦呀!不管了,我一不做二不休,胡亂將米塞進圓錐筒里,再加上一顆棗,再一壓,粽子包好了!可是為什么有幾個通的洞呢?我從側邊又折了一遍,這次好了,粽子被我裹得嚴嚴實實,密不透風,里面的糯米還少的可憐,哎!將就一下吧!再用繩子一綁!第一個粽子成型!但是一看我的粽子如同我一樣,骨瘦如柴,我不禁感嘆:“有其人,必有其粽呀!”媽媽聽了我的話,在一旁笑得前俯后仰,我又重新開始包,這一次我吸取教訓,把粽葉分開了,再一折,果真,粽子高了不少,繩子再一綁,粽子包好了,我不禁自言自語:“這會兒長高了,真像我!”后來,我包的粽子每個都不一樣,有的高,像小山峰;有的胖,像個肥子;有的頭上歪了一點,像個畸形兒。看著我的粽子“軍隊”,心中遍是激動:在端午節,我包的粽子真多呀!下一個端午節,我還要包粽子。
包粽子——是端午節的必做的事。
在鄉下,端午節的前幾天,婦女們便成群結隊的去采箬葉,采回來的箬葉洗凈后,平整地鋪在竹篾上,待曬干后,整整齊齊的收起,用細白線將其捆成一疊疊,一部分自己家用來包粽子,另一部分則拿到集市上去賣,補貼家用;端午節的前一天,家家戶戶都開始準備包粽子,淘糯米,備餡料,各家都有自家獨特的餡,有火腿,有紅豆,有紅糖,有花生,琳瑯滿目。包粽子一般都是婦女來包,因為婦女心靈手巧,包出來的粽子也就精巧,小孩子好奇,總喜歡來湊個熱鬧,插上一手,不過常常因為笨手笨腳,被婦女嬉笑著驅趕開,孩子們又嘻嘻哈哈地去打鬧。端午節這一天,一些家庭會在家門前,掛上艾草,祈求平安,但最重要的還是吃粽子,前一天包好的粽子被連成一串放入沸水滾滾的鍋中,小孩子嗅著香味而來,揭開鍋蓋,向里邊望,大人此時就走過來,把小孩子拉到身邊坐下,讓他們慢慢等,小孩子總待不住,迫不及待地去看。
在城市,吃粽子依舊是最重要的事情,對于一些家庭包粽子卻不屬于其中。城里人直接到超市買包好的粽子,只用煮就可以完事。吃粽子也只是解一下饞,應付一下高高興興過節的小孩子。但煮的過程依舊讓人期待,嗅著香味,坐在電腦前垂涎三尺,眼珠盯著屏幕,心卻早已飛到鍋中去了。
外婆一直是家中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一把手,包粽子的手藝也是另人贊不絕口的,家中的粽子都出自外婆之手。準備好材料,外婆開始包粽子。
一片粽葉,寬大墨綠,味道清幽,在外婆手中被卷成圓錐形,圓錐形的尖底不能漏,再盛入已經與火腿拌勻的糯米,一片墨綠的粽葉包住紅白餡料,封好圓錐形的底,最后用棕櫚葉一圈又一圈扎緊。一個有四個小角的尖頭粽子就包好了。一片片粽葉在外婆手中翻飛,糯米餡爭先恐后地跳人葉中,棕櫚葉飛快奔跑著,外婆如變戲法般變出一個又一個的粽子。
我把五個粽子劃為一家,連成一串,放入沸水翻騰的鍋中。然后坐在旁邊,聽著水的咕嘟聲,嗅著粽葉的撲鼻清香,閉上眼睛,唾津潛溢,飛流直下三千尺。
我最喜愛的粽子餡還是純糯米。用剪刀剪去棕櫚葉,剝開粽葉,香氣四溢,忍不住大大地咬一口,咬的那一刻,感受到的是糯米的爽滑和彈牙。要是再沾上蜂蜜就更完美了,滿口香甜。
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每年一到這時候婆婆就會包粽子,煮茶葉蛋,都是我愛吃的。可是我只會吃,卻不會做。今年我也想學習包粽子,于是就和婆婆約好了今年我要跟她學包粽子。
放了學,我就飛奔似得跑回婆婆家,婆婆已經準備好了需要包粽子的食材:粽葉,泡好的糯米,腌好的瘦肉,還有蜜棗和花生,旁邊還放好了一團綁粽子的棉線和一把剪刀。我連忙放下書包洗好手,搬來小凳子坐在了婆婆的身旁,準備著好好學習。婆婆拿起粽葉告訴我:“首先粽葉要洗干凈在開水里燙一下,第一,干凈殺毒,第二粽葉燙過以后不那么容易開裂,有韌性,包出來的粽子不容易爛葉露餡。你看著我先包一個,是怎么包的,你再包。”我點點頭。只見婆婆熟練地拿起兩片粽葉并列坐落排開,大拇指按著棕葉一邊旋轉了一下,就扭成了一個漏斗的形狀,然后抓一把泡好的糯米進去,再捏了幾塊腌好的肉進去,然后再抓把糯米蓋在肉的上面,再澆上水,米就變得瓷實多了,然后婆婆把上面多余的粽葉像蓋小被子似得一窩,就把糯米嚴嚴實實的抱在了粽葉里。婆婆笑著問我:“麥子,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春秋戰國時期有個叫屈原的人,他非常受民眾的愛戴。所以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
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就成了今天的端午節。”看到婆婆包好了一個,也沒有那么難,我就迫不及待的也拿起粽葉開始學著婆婆的動作包了起來,可是不是一不小心撕裂了粽葉,就是米漏在了外面散了架。哎!原來這粽子吃著香看別人包很容易,可輪到自己卻是這么難啊!算了,我還是等煮好了吃吧!坐在旁邊看著婆婆包著粽子,汗水從婆婆的額頭鬢角滑落,我開始感覺到慚愧,總吃不勞而獲的食物多不好呀!再說向困難低頭也不是我的風格!于是我重新拿起粽葉學著婆婆的動作小心翼翼的旋轉成漏斗,不是總露餡嗎,這次我少裝一點餡,慢慢地蓋上蓋子,喊來媽媽幫我捏緊粽子,拿著棉線,學著婆婆一頭咬住繩頭,一邊在粽子上使勁的纏來繞去,結緊繩結,只見粽子被我五花大綁的像變成了一個木乃伊一樣,看到粽子的可憐像,我和婆婆,媽媽開心的笑起來,盡管第一個作品不是盡善盡美,但是我很開心,因為這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有了經驗,在媽媽的幫助下,我又成功地包出了第二個,第三個……肥肥的大肚子,碧綠的外衣躺在鍋里,一個比一個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