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對我們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經驗和感悟進行總結和概括的一種重要方式。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彩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滕啟剛先進事跡心得個人感悟(專業16篇)篇一
滕啟剛曾經是我的同事,他的突然去世讓我感到痛心和震驚。報紙、網絡上關于滕啟剛的事跡是真實的,感人的,其中有的事例我還是見證者。雖然他的事跡是日常工作中的小事兒,但是所體現出的敬業精神和親民情懷,在我們法官群體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值得我們學習和褒揚。
大約24年前,我當時在千山區法院研究室工作,一個偶然的機會參加了他任審判長審理的一起在本地區影響較大的刑事案件的旁聽活動。他依法規范組織庭審的風采,較強的駕馭庭審能力,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后他在向院審判委員會匯報其主審的民營企業家趙某某涉嫌詐騙案時,我當時擔任會議記錄,記得他當時思路清晰,論述嚴密充分,提出擬作無罪判決的意見,獲得了通過。當我得知該案經最高法院再審又改判趙某某無罪時,我激動得連忙與滕啟剛電話交流,他也難掩興奮和自豪。
如果要我用一句話評價他,那就是:滕啟剛不愧為一位正直、善良、熱心的好人,不愧為一名忠誠、干凈、擔當的公仆!
滕啟剛先進事跡心得個人感悟(專業16篇)篇二
學習滕庭長,就要學習他身上的“真”。對自己真,不懂就問。不懂并不難看,將審判知識與技能熟練掌握才是對自己最大的負責;對工作“真”,就是不能夠僅以審理案件的多少來評價自己的工作,而是以解決“官民矛盾”、實際化解行政爭議為工作的落腳點;對當事人“真”,就是用自己的一顆真心,走進群眾心里,讓每一起糾紛的解決,都能體會出正義之光。
滕庭長說,他是法院這片大地上的一棵小草,但是在我心中,他是一棵大樹,一棵為我們其他的法院人指明了前進方向的大樹。
滕啟剛先進事跡心得個人感悟(專業16篇)篇三
“談到理想,他說我一定會做到桃李滿天下,也許我不會一輩子當老師,但是當一天我就會盡一天做園丁的責任。”
“我會心存懷念,接過滕庭長手中的‘接力棒’,把他的寶貴精神傳承下去,為黨和人民的審判事業鏗鏘前行、奉獻一生!”
“他的所做、所為、所思、所想,為我們增添了無窮的精神力量,讓我們在他的感召下,將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法治信仰薪火相傳。”
9月9日,在鞍山市勝利賓館召開的“全市政法系統滕啟剛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上,報告團成員哽咽追憶,將大家帶入無限的懷念,一邊聽一邊擦拭淚水。
滕啟剛先進事跡心得個人感悟(專業16篇)篇四
滕啟剛是一名平凡而又偉大的人民法官。他是一個有情懷的人,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對審判工作無比熱愛。他是一個有激情的人,工作起來廢寢忘食,不顧一切。他是一個有情感的人,以群眾苦為苦,力求實質性解決問題,對同事如兄長般關愛,對后輩像老師一樣督促進步。他是一個有能力的人,無論在哪個崗位都能干得有模有樣、風生水起。他是一個有故事的人,熱愛生活,熱愛勞動。
弘揚英模精神,既是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的重要一環,也是新時代加強政法隊伍建設的必然要求。
在滕啟剛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名人民法官的高尚品格,無私奉獻、廉潔奉公,同時也看到了共產黨員的忠誠信仰、堅守初心,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他以生命踐行使命,將公平正義寫進了自己的人生。
滕啟剛是我們需要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堅守初心,牢記使命,努力提升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推動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我們要厚植為民情懷,堅持把每一件事關人民群眾的小事當成大事,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我們要堅持法治精神,捍衛司法權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案件辦理、每一件事情處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
滕啟剛先進事跡心得個人感悟(專業16篇)篇五
2022年3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聯合印發決定,追授遼寧省鞍山市千山區人民法院四級高級法官滕啟剛同志“全國模范法官”稱號。
滕啟剛在法院工作30年,先后從事刑事審判、民事審判、信息化管理、行政審判等工作。2021年6月4日,滕啟剛在家中突發疾病去世。彼時,一副碎了很久也沒換的舊眼鏡還擺在一堆案卷上,等著他回來。
23年前,滕啟剛在審理某民營企業家詐騙案時,嚴格區分經濟糾紛與刑事犯罪界限,作出無罪判決。這起案件被譽為敲響了東北地區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第一槌。
“他有股鉆勁兒,敢開口。”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原庭長李群沒少和滕啟剛就專業問題“掰扯”,但“到現場找真相”是他們的共識,更是他們敲響法槌的底氣。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正是清白做人、坦蕩裁判的底氣,托舉著一棵棵青松既高且潔。
正義“鮑公”,這是群眾對鮑衛忠的由衷贊許。
鮑衛忠生前系云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這位扎根大山的佤族法官始終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作為畢生價值追求,帶頭嚴格執行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以身作則踐行司法為民、公正司法。
面對說情打探打招呼,他剛正不阿、嚴詞拒絕;面對當事人“答謝”,他謙遜之至、婉言回絕;面對當事人誤解,他毫無抱怨、從未生恨,用實實在在的公平正義作為最好的回答;面對不實舉報,他行正端直、無愧于心,積極配合調查核實無半點委屈。
翻開鮑衛忠的筆記,扉頁上赫然寫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金句,也是鮑衛忠至死不渝的初心和使命。在他的帶領下,執行局自2015年以來辦理的854件執行案件中,無一起“人情案、關系案、金錢案”發生。
2021年10月23日,鮑衛忠在工作崗位上突發疾病,不幸因公殉職,年僅45歲。他畢生兢兢業業、克己奉公,始終在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法官的職業本色,留下了滿身正氣。
鞍山是雷鋒的“第二故鄉”,滕啟剛在這片熱土上成長和奮斗。少年時代,他最喜歡的作品是《紅巖》,最大的夢想是成為“特殊材料煉成”的共產黨員。成為法官后,他把雷鋒精神融入血液靈魂,用生命譜寫了一曲公正司法、司法為民的英雄贊歌,新華社撰文稱其為“馬錫五式好法官”。
20____年5月,滕啟剛最后一次與支部同志進行____學習教育交流時深情地說:“我生于上世紀60年代,經歷并見證了偉大祖國的開放和發展,愛黨于我而言,是一種鐫刻進生命里的情感。新中國的發展壯大來之不易,____學習讓我從中不斷汲取奮進的力量,激勵我要永遠做一名堅韌不拔、永不生銹的共產黨員”。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30年的司法生涯,滕啟剛就是一顆緊緊鉚在基層崗位上的螺絲釘,哪里需要,就在哪里,舍小家為大家,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在千山法庭9年,他接地氣、連民心,把法庭建成了便民利民、溫馨和諧的百姓之家。擔任行政審判庭庭長的10年間,他帶領行政審判庭多次立功獲獎,不畏艱辛挑大梁,牽頭行政爭議調處中心工作,努力為行政爭議多元化解探索新路子。
他的身上有股子鉆勁。多年來他干一行、愛一行,在干中學、學中干,千山法院現在仍然使用的信息化系統,就是他在技術室工作不到2年的時間里搭建完成的。他始終不間斷地學習,電腦中保存了他撰寫的總結、論文、心得等文字材料近50萬字,非科班出身的“門外漢”一步步成長為同事眼中“行走的法律辭典”。
滕啟剛先進事跡心得個人感悟(專業16篇)篇六
滕啟剛同志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全身心投入黨和人民的審判事業,是公正為民的好法官、敢于擔當的好干部,是政法隊伍教育整頓中基層法院涌現出的先進典型,是新時代遼寧政法戰線的杰出代表。他一生愛黨、一心為民、一貫公正、一身正氣,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是滿滿的正能量、感人的好典型。他扎根基層法院30年,把對黨的忠誠融入每個崗位、每次審判,矢志追求公平正義。他把群眾的利益看得最重,常說老百姓打官司不容易,能調解的要盡量調解,審理的886件民事案件中,調撤率達68.9%。他潛心鉆研業務,一步步成長為同事們眼中“行走的法律辭典”。近三年,主持審理的362件行政案件,結案率100%,平均審理時間僅為法定審限的四分之一。他敢擔當、善作為,排除外界干擾,堅持秉公辦案。身為院審判委員會委員,不怕得罪人,不當老好人,討論案件時直言不諱發表意見,力求找到最客觀公正的審判方案。2020年,鞍山市千山區組建行政爭議調處中心,他主動牽頭負責調處中心工作,110件行政爭議糾紛得到有效化解。他嚴格要求自己和家人,從不利用權力為自己和親屬謀取私利。他愛人下崗,不找組織、不托關系,自己幫助愛人擺攤自謀生計。一名親戚因搶劫被判刑,他嚴詞拒絕講情。多年來,他累計審理案件1958件,無一違紀違法舉報,無一冤假錯案。生前曾榮獲“全國法院優秀直播法官”“遼寧省人民滿意政法干警”等30項榮譽,榮立個人三等功3次,帶領團隊榮立集體三等功3次。
為表彰先進、弘揚正氣,激勵和引導全省黨員、干部在遼寧振興發展中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和骨干帶頭作用,省委決定,追授滕啟剛同志“遼寧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省委號召,全省黨員、干部要向滕啟剛同志學習,學習他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永遠信黨愛黨為黨,自覺把人生追求與黨和人民的事業緊緊聯系在一起,用實際行動體現信仰信念的力量;學習他踐行宗旨、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堅持不懈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在為人民服務的實踐中不斷增進與人民群眾的感情;學習他敢于斗爭、勇于拼搏的進取精神,直面問題,決不“繞道”,努力創造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業績;學習他嚴于律己、清正廉潔的高尚情操,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全省各級黨組織要把學習滕啟剛同志先進事跡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結合起來,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同學習貫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結合起來,同做好當前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結合起來,采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學習宣傳。要引導黨員、干部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站穩人民立場,牢記初心使命,立足崗位、履職盡責,清正廉潔、敢于斗爭,埋頭苦干、勇毅前行,為奮力開創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滕啟剛先進事跡心得個人感悟(專業16篇)篇七
滕啟剛法官離開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和秉公執法的精神卻永遠鐫刻在我們律師心中。滕啟剛法官對待工作認真、嚴謹,對待人民群眾耐心、平和,他審理的案件能夠做到案結、事了、人和。滕啟剛法官熱愛學習,認真鉆研,鑄就了堅實的法律功底。他善于從工作中總結經驗,他不僅個人業務素質過硬,還帶動年輕法官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滕啟剛法官是我們律師尊重的好法官,我們將永遠銘記他、緬懷他、學習他,我們將以他為榜樣,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法律人。
滕啟剛先進事跡心得個人感悟(專業16篇)篇八
“滕啟剛法官在生活中開朗活潑,親切和藹,但一到討論案件時就像換了一個人,十分嚴謹認真”,滕啟剛法官總給人留下嚴謹的形象,他對于研究案件的細致程度甚至可以用“苛刻”來形容,他總說“只有到現場找真相,才是我們法官敲響法槌的底氣。”2009年,一家礦山公司因尾礦發水造成耕地和果樹被淹,因為對賠償金不滿,幾十戶村民涌到法庭討說法。在評估過程中,滕啟剛頂著30多攝氏度的高溫,不顧污染物對皮膚的傷害,一下子踏進10多厘米厚的污染層,不斷提醒鑒定人員,這里的污染物更厚一些,那里需要再測量……最終村民獲得了合理的補償,雙方都沒有上訴。
我們常問:“究竟什么是擔當?”我想擔當就是面對困難,不逃避,不推諉,勇于挑起重擔。滕啟剛法官將一生的美好光景都奉獻在了司法事業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在伏案工作,這就是擔當。他的一生猶如一本厚重的書,每一次翻看總能汲取營養,讓我們每一個旅人重整行囊,披荊斬棘,乘風破浪。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人的生命原本脆弱,有些人卻成為歷史長河里閃耀的星標,人的精神原本渺小,有些人卻穿越時空在你我心中留下了一座永恒的豐碑。滕啟剛法官以熱血赴使命,以行動踐諾言,他以生命做贊歌,讓我們每個尚在路途中的行人,不忘出發時的初心,在新的征程上砥礪前行。
滕啟剛先進事跡心得個人感悟(專業16篇)篇九
自從全市開展向滕啟剛同志學習的活動以來,我一直在關注著向滕啟剛同志學習情況和相關宣傳報道。他的事跡深入人心、催人淚下,他用心去調解、用情去疏導、用法去解疑,讓法律以柔軟的方式走進群眾生活,讓轄區的群眾切身感受了司法的溫暖。他從群眾中來,又到群眾中去,踩泥土、接地氣、聽民意、暖人心,他是執法工作的標桿,是與群眾心貼心的典范,是執法人職業生涯的明燈。
滕啟剛說群眾的認可就是他工作的動力和底氣。他就是我們身邊的榜樣,他的事跡感召著我們,要切實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要始終保持初心不動搖,恪守使命為人民。作為一名公職人員,我將認真學習他的擔當精神,忠誠履職盡責,在工作上精益求精,細節上嚴謹認真,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厚植為民情懷,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實、更優、更強。
滕啟剛先進事跡心得個人感悟(專業16篇)篇十
6月份以來,鞍山市主流媒體和省法院微信公眾號持續宣傳報道滕啟剛同志先進事跡,我在鞍山中院聽了“滕啟剛事跡報告團”的宣講,一個“不負人民、不辱使命”的好法官形象漸漸在我腦海中清晰起來。每每聽到他的事跡,都會被深深打動,淚水也總是在不經意間潤濕眼眶。
他的事跡讓人感動不僅是業務出色,更重要的是那一心為民的情懷。滕啟剛審理各類案件眾多,無冤假錯案、無一違法違紀舉報。他助人為樂、安于清廉,樸實無華,踏踏實實,是法治化中國建設的中堅力量。
認真學習滕啟剛同志先進事跡,深刻領悟精神實質和時代意義。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將滕啟剛同志的崇高精神永遠傳承下去。
滕啟剛先進事跡心得個人感悟(專業16篇)篇十一
“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春風啊,你把我吹綠,陽光啊,你把我照耀,大地母親,把我緊緊擁抱……”這經典歌詞,恰是對他31年職業生涯的真實寫照。他叫滕啟剛,跟所有的法官一樣,每天默默地為世間的不公而挺身,為千家萬戶的煩惱解憂。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已經被大地母親緊緊擁抱,今年的6月4日,他的生命終止于57歲。多少人的57歲,已經開始休閑養生謀劃退休生活,滕啟剛卻說:“我不能那樣,我更要倍加珍惜為黨工作的機會”。
小草的光芒雖然很弱,但它如星星之火,讓整個中華大地再無暗處!小草是鄒碧華、是譚彥、是宋魚水、是黃志麗、是李慶軍、是滕啟剛……小草是你,是我,是我們共同筑成的法治長城!英烈們從未倒下,前輩們也從未走遠,他們的力量和精神永遠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滕啟剛先進事跡心得個人感悟(專業16篇)篇十二
千山法庭是千山區人民法院的派出法庭,滕啟剛30年的法官生涯有近三分之一時間在這個偏遠的農村法庭度過。滕啟剛常說,自己就是農民出身,知道農民打官司不容易,每當看到農民走進法庭,他都不著急立案,而是想方設法調解。
2012年,千山鎮山陰子村要建文化廣場,需要占用一個農戶門前200多平方米的土地,農戶要求高價補償,氣得村支書找到滕啟剛要起訴農戶。滕啟剛了解到這個農戶剛剛做完心臟手術,還是個脾氣暴躁的人,就對村支書說:“你這樣告他是容易出事的,我來勸勸他。”滕啟剛找到這個農戶一見面就說:“我來不是因為村里告你,我也是農村出來的,現在還住在謝房身村,你不用把我當法官,就當懂點法律的村里人,幫你出出主意。”一番話拉近了農戶距離,幾次登門交流,農戶的問題得到了順利解決。
滕啟剛做群眾調解工作有很多辦法,有人將其總結為“滕氏調解法”:辦理家庭糾紛,運用“親情融化法”;矛盾復雜,依托各類組織運用“外力協助法”;涉及利益分配,運用“換位思考法”;糾紛激烈運用“背靠背法”。
他卻說,無論用什么樣的調解法,都要用心去調解,用情去疏導,用法去解疑,讓法律以柔軟的方式走進群眾生活。
滕啟剛先進事跡心得個人感悟(專業16篇)篇十三
滕啟剛是一個有能力的人,無論在哪個崗位都能干得有模有樣,風生水起。他是一個有情懷的人,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對審判工作無比熱愛。他是一個有激情的人,工作起來風風火火,廢寢忘食,不顧一切。他是一個有情感的人,以群眾苦為苦,力求實質性解決問題;對同事,肝膽相照,如兄長般關愛;對后輩,春風化雨,像老師一樣督促進步。他更是一個有故事的人,熱愛生活,熱愛勞動,持家有道。
我生于上世紀80年代,那是一個理想迸發的時代,對滕啟剛的學習讓我從中不斷汲取奮進的力量,激勵我要永遠做一名堅韌不拔的人。“無論何時,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一切服從組織需要,黨叫干啥就干啥。”把對黨和事業的忠誠融入到每份的公正判決中,融入到每一次的矛盾化解中。
滕啟剛先進事跡心得個人感悟(專業16篇)篇十四
岫巖法院深入貫徹落實市政法委下發的《關于在全市政法系統開展向滕啟剛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和市中院下發的《全市法院開展向滕啟剛同志學習活動的通知》,積極響應號召,認真組織開展“大學習,大討論”,迅速掀起學習的熱潮,用滕啟剛同志先進事跡激勵和引導廣大法院干警自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努力實現法院工作高質量發展。
7月21日,院機關黨委下發通知,要求各支部開展向滕啟剛同志學習活動。各支部迅速行動,開展滕啟剛先進事跡集中學習,并結合“三會一課”做好支部會議記錄,各支部向機關黨委報送心得體會。
7月28日,院黨組召開專題會議,組織學習滕啟剛先進事跡。黨組成員對照先進典型從思想政治、履職盡責、工作執法司法、廉潔自律上查找差距和不足,對標先進,以滕啟剛同志為榜樣,努力做一名黨和人民信賴的好黨員、好法官、好干部。會后,黨組成員分別撰寫學習滕啟剛先進事跡感悟心得體會。
我院微信公眾號先后轉發的《以生命踐使命,為公平正義奮斗一生——追憶千山區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庭長滕啟剛》、《追憶滕啟剛丨法治路上的一顆小草》兩篇文章,廣泛宣傳了滕啟剛同志的先進事跡,形成了“忠誠履職、為民服務、擔當作為”的濃厚氛圍。下一步,我院將進一步號召全院干警學習滕啟剛先進事跡,迅速掀起學習貫徹熱潮,增強干警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把滕啟剛同志的精神踐行到日常工作、生活中,真抓實干,務實進取,為法院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貢獻智慧和力量。
滕啟剛先進事跡心得個人感悟(專業16篇)篇十五
2021年6月4日,鞍山市千山區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庭長滕啟剛于突發疾病去世,很遺憾這樣一位優秀的法官永遠離開了我們。滕啟剛同志就像一道光,用自己鮮活感人的事跡為我們法院人上了一堂畢生難忘的課。這是一堂英雄課,英雄不曾遠去,英雄就在身邊;這是一堂信仰課,信仰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條,而是腳踏實地的付出,更是深耕于心的堅持。滕啟剛同志用生命向我們詮釋了一個政法工作者的赤膽忠心和無私無畏,我們應堅定捍衛司法公正的信仰,更應堅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決心。
滕啟剛先進事跡心得個人感悟(專業16篇)篇十六
拿出滕啟剛2009年的收案本,封面上“史上最牛的一年收結案”幾個字是他親手所寫。那一年,千山法庭共審理案件1075件,滕啟剛本人收結案219件,只有9件判決,210件以調解和撤訴方式結案。法官都知道,調解一個案件的時間和精力,往往比判決多費兩三倍,但滕啟剛偏偏心甘情愿付出這兩三倍的時間和精力。
呂晉鋒和滕啟剛共事了15個年頭,他清楚記得2008年剛到千山法庭工作時,滕庭長跟他說的第一句話,“晉峰呀,你要用心學業務、學本領,將來更好地為老百姓服務!”
跟滕啟剛去老百姓家里次數多了,呂晉鋒發現,師傅開口就喊當事人老王或者老張,“你家有狗嗎,看好了,我進院了。”一句話拉近了法官和群眾的距離。然后進屋聊天,說的都是百姓愛聽的實在話。這讓呂晉鋒感覺很奇特,原來法官還可以這樣當,“這就是我要學的本領。”
呂晉鋒經常看到當事人吵著來、笑著去,他漸漸悟出,除了業務和本領,更要像師傅一樣,用心傾聽、用情疏導。一次,一家礦產公司發水造成附近村民大片土地和果樹被淹,大批村民向礦產公司索賠未果,涌到千山法庭要求立案審理。呂晉鋒趕緊給在外面開會的滕啟剛打電話,“滕叔肯定聽出了我的緊張,說:‘不要怕,百姓是講理的。耐心聽他們講,不要反駁,等我回去處理。’”一會兒,法庭大門外響起了汽車聲,村民又涌向門口,有喊“滕庭長”的、有叫“滕叔”的、有叫“老滕”的。呂晉鋒在那一刻衡量出滕啟剛在百姓心中的分量,那是將心比心、傾注情感換來的信任。
案子最后以村民獲得了合理賠償圓滿收場。梳理那幾年千山法庭的辦案數據,調解案件數量逐年增加,從滕啟剛的總結中能找到答案——只要一心想著群眾利益,想著為誰服好務的問題,小法庭也有大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