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讀完一本書后對其內容、觀點和感受進行總結和評價的一種文體,通過讀后感可以加深對書籍內涵的理解,也可以激發對閱讀的思考。讀完一本精彩的書籍,是時候寫下自己的讀后感了吧。在這里,小編為大家推薦幾篇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正在寫讀后感的讀者。
紅色小說紅巖讀后感(實用13篇)篇一
走進歷史的大門,追尋烈士們的腳步,五星紅旗飄揚在藍天之下,耳畔回蕩著氣壯山河的國歌。1949年,新中國成立,那鮮紅的紅旗冉冉升起,背后蘊藏了多少故事。翻開一本本描寫革命題材的書籍,革命烈士們的事跡我們歷歷在目。《紅巖》更是這些小說中的佼佼者。
暑假里,我從書店里買來一本《紅巖》,書中革命先輩們的英雄事跡深深吸引了我,回到家后,我一口氣就把它讀完了。
《紅巖》這本革命小說大概講的是:1948年在國民黨的統治下,處于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的共產黨員在渣滓洞和白公館中的囚牢生活,敵人為了獲取更多關于共產黨的秘密,妄圖用炎熱、蚊蟲、饑餓和干渴動搖革命者的意志,可是,在江姐等共產黨員的鋼鐵鑄成的意志面前,敵人的陰謀詭計沒能得逞。
《紅巖》中有不少的英雄,比如:許云峰、江姐、齊曉軒、劉思揚、成崗等等。江姐的事例令我十分震撼,國民黨軍統特務用老虎凳、吊索、帶刺的鋼鞭、電刑、甚至用竹簽插進十指等酷刑迫害她,企圖從她口中套出他們想知道的秘密,但江姐全身心地忠于黨的革命事業,寧死不屈,自始至終沒有對敵人說半個字,最后英雄就義!讀著讀著,我不由得淚流滿面,為江姐所受到不人對待,更為江姐鋼鐵般的意志!
《紅巖》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每個英雄的事跡也銘刻于我們心間。一本好書能使人進步,使人陶醉。《紅巖》這本書記載了許多英雄事跡,它引領著我在成長的道路上航行,時刻提醒著我要堅強、要堅定、要“愛國”。
五星紅旗正在飄揚,那鮮艷的紅色正是用革命烈士的鮮血染成,五顆金星格外耀眼。仰望國旗,我們心血澎湃。是革命烈士們的獻身,才有了我們和平的今天。現在,五星紅旗迎風招展得更自由、更自在、更靈動了,人民也得到了幸福、安定的生活。我想:不只是《紅巖》,不止是江姐、許云峰他們,中國還有許多革命的小說,還有成千上萬的革命先輩們,他們的錚錚鐵骨,他們的鏗鏘話語,已經變成了一個個堅定的風向標,引領著我們正確、健康地成長。“愛國”這兩個字烙印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
來源:網絡整理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content_2();。
紅色小說紅巖讀后感(實用13篇)篇二
今天,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讀完了《紅巖》這本書。書中的革命志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用鮮血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史詩。
這本書主要描述了革命者們在獄中與反動派作斗爭的故事。書中塑造的許多寧死不屈的英雄形象,更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十分敬佩書中的江姐,江姐的丈夫在革命斗爭中犧牲了,她忍著悲痛,接替了丈夫的工作,堅持奮斗在工作的第一線。之后由于叛徒的出賣,她在萬縣被捕,后被關押于重慶渣滓洞集中營。在那里,她受盡了國民黨軍統特務的各種酷刑:老虎凳、吊索、帶刺的鋼鞭、撬杠等,但是她絲毫沒有動搖,當敵人殘忍地將竹簽子一根根插入她的手指時,她也面無懼色,說:“嚴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子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鑄成的!”就這樣,江姐寧死不屈,就在重慶即將解放時,被國民黨反動派殘忍地殺害了。
讀完書后,我又深入地查閱了相關資料。我發現其實書中的眾多烈士在歷史上都是確有其人。如許云峰的原型徐建業,敵人用酷刑拷打,他只字不招,之后改用利誘,他仍然不為所動。敵人惱羞成怒,給他施加了所有狠毒的刑罰,但他仍是沉默。敵人無計可施,只得將奄奄一息的徐建業關進渣滓洞集中營。最后,他高唱《國際歌》英勇就義。
今天,我們過著幸福安定的生活,但是試想一下,如果沒有當初那么多革命烈士用鮮血書寫歷史,我們怎么可能有如今的生活呢?革命先輩知難而進,勇往直前,用鮮血開辟了革命的道路,為新中國的成立打下了堅實基礎,立下了汗馬功勞,我們應該永遠感謝他們!
讀完這本書,我眼前仿佛出現了那被鮮血染紅的紅巖,雖然我們生活在和平時代,但我們應時刻銘記:勝利的旗幟是烈士們用鮮血染紅的!如今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懂得珍惜,更應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奮斗!
紅色小說紅巖讀后感(實用13篇)篇三
今年寒假我利用假期的時間看了一本關于解放戰爭的書《紅巖》。
臨近解放的前一年,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告密,地下黨員余新江、許云峰、江姐相繼被捕,被敵人關在了戒備森嚴的渣滓洞集中營,雖然被敵人關了起來,但是他們并沒有放棄與敵人斗爭,在監獄里自發地組織起來。在這個不見天日的地方,還關著一個八、九歲的小孩————“小蘿卜頭”。他在監獄里缺乏營養,身體瘦小,但他卻是小交通員,不僅傳遞信息,還探聽敵人的動向。
在山城即將解放的前夜,敵人殘酷地屠殺了他們。
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讀完了這篇小說,就像文中的許云峰說的:“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難,我們愿把這牢底坐穿!”許許多多的革命先輩們正是為了這種信念拋頭顱,灑熱血,讓我們能夠快快樂樂地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讀書。正是有著無數位戰士堅強不屈的精神,用鮮血才換來我們如今幸福美好的生活。我要感謝《紅巖》,它為我樹立了榜樣,它將促使我成為一個堅強不輕易放棄的人!
他們的事跡永遠記在我們心中,他們的故事永遠激勵著我!?。
紅色小說紅巖讀后感(實用13篇)篇四
小說《紅巖》是我最近從圖書館借閱的一本小說,主要是根據重慶解放前夕反動派對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進行殘酷鎮壓和屠殺的史實,以及獄中共產黨人堅強不屈同敵人展開斗爭的經歷而完成的一部優秀的中國軍事文學名著。當我抱著一種敬畏的心態捧著這本紅色皮子的書一頁頁地翻閱,細細地品讀,我終于明白為什么它會被譽為是“黎明時刻的一首悲壯史詩”,“一部震撼人心的共產主義教科書”。紅巖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也同樣讓我深受鼓舞。
讀《紅巖》,最先烙進我腦海的是封面上的那句話:“用鮮血染紅我們的旗幟”。于是,我年輕的心就此沸騰了。再深入了解書里眾多革命英雄的偉大事跡,我不禁熱淚盈眶。成崗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許云峰英勇斗敵,舍己為人;江姐受盡酷刑,從不畏懼;劉思揚出身豪門卻參與革命;成瑤在共產黨的熏陶下,漸漸成長,懂得處理各種事;渣滓洞的難友們,相互幫助,智斗敵人;白公館的人們戰勝敵人,迎來新中國……在紅巖英雄的光輝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鋪滿荊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們去開拓;越是困難的時候,就越需要堅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為了心中永恒的信仰,即使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
我十分欽佩江雪琴江姐。《紅巖》開頭不久,江姐的鋼鐵形象就已經在我心中樹立起來。當她知道丈夫犧牲了,她不像普通女性一樣面對殘酷的現實變得不堪一擊,擦干了淚水,重新站起來了,因為她知道共產黨托付給她的命令還沒完成,要舍小家為大家。而在渣滓洞監獄的生活過程中,她還是穿著那藍色的旗袍,始終以干凈的面貌迎接大家。當敵人拷問她時,她不透露黨的任何秘密,當敵人用竹簽釘她的手指,她堅強地說:“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做的。”最后江姐將要犧牲,她也讓大家不要哭。江姐是一位偉大的女性,一位堅強的共產主義戰士,是她,一個女共產黨員,平靜地在敵人面前宣布:勝利永遠是屬于我們的!
最令我難忘的是許云峰將要被特務匪徒密裁的那段描寫:“死亡,對于一個革命者,是多么無用的威脅。他神色自若地蹣跚地移動腳步,拖著銹蝕的鐵鐐,不再回顧鵠立兩旁的特務,徑自跨向石階,向敞開的地窖鐵門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階上,忽然回過頭來,面對跟隨在后的特務匪徒,朗聲命令道:“走!前面帶路。”面對著步步逼近的鬼門關,許云峰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堅定,即使海枯石爛、天崩地裂,也不會動搖。
試想一下,在那潮濕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館,近乎窒息的地牢,在嚴重缺水的'情況下咽著發餿味的殘羹冷炙,拖拽著遍體鱗傷,強忍著舊膿新創襲來的陣陣裂痛……然而他們以常人無法想象的毅力頑強地與反動派抗戰到底!反動派只能給他們肉體上的折磨,卻動搖不了他們精神上的絲毫,反而更使他們的斗爭精神豐富起來!是什么力量驅使他們不惜生命去捍衛黨的機密?是深入骨髓的愛國精神,是崇高的永恒的革命信仰!
“晨星閃閃,迎接黎明。林間,群鳥爭鳴,天將破曉。 東方的地平線上,漸漸透出一派紅光,閃爍在碧綠的嘉陵江,湛藍的天空,萬里無云,絢麗的朝霞,放射出萬道光芒。”這是紅巖中新中國成立一個黎明的描寫。這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是無數位戰士用鮮血換來的,血染紅巖,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更因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永遠不忘那些偉大的戰士,將他們銘記在心。
我生怕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因為身處大學,只感覺到大學里的氛圍并不是一個澎湃激情與夢想的地方,相反很多人無聊,空虛,苦悶,浮躁,整日除了學習和逛街就無事可做,相比于革命年代的青年學生如饑似渴地獲取知識的勁頭,隨時為理想,為革命獻身的熱情,我不禁為我們這一代人汗顏。也許我的觀點是片面的,但追求時尚和刺激卻是當下年輕人的口頭禪。看著眼前這個花花綠綠的世界,腦海里浮現的卻是江姐堅毅瘦弱的藍色旗袍上鮮紅的毛衣,就像是一面鮮紅的旗幟在迎風飄揚,我究竟該何去何從?如何正確定位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是我目前還無法參透的。也許紅巖里最值得我們大學生學習的精神并不是不存在了,而是隨著時代的改變其具體內涵發生了一些變化,作為當代大學生,要身懷遠大抱負,為建設更加富強的中國和實現自我的價值而奮斗!也許信仰不再像那個年代那么重要了,但共同的目標卻一直牽引著為之付出努力的人們堅持不懈,奮斗不息!
“考拉小巫”是我很敬佩的一位大姐姐。她的英語學習經歷給了我很大的鼓舞。為了能出國考研,她每天早上五點多起床背單詞,制定15日魔鬼計劃搞定gre,甚至周末都泡在圖書館練寫作。的確,她犧牲了很多,但卻得到了更多。現在已經是國際奧委會高級翻譯員。生命不息,奮斗不止,或許這就是新時代傳承的紅巖精神,也值得我們每一個大學生捫心自問,認真思考:怎樣去樹立真正的信仰并為之奮斗?!紅巖,這面用鮮血染紅的旗幟將永遠在我心中飄揚,引我走向前方。
紅色小說紅巖讀后感(實用13篇)篇五
這個假期我讀了不少書,其中《紅巖》給予我的印象最深。
《紅巖》描寫的是解放戰爭時期,在山城重慶,我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的特務機關的殘酷鎮壓和迫害,但是他們不畏強敵在監獄中與之進行不泄的斗爭!
當我讀到紅巖里可怕的敵人把尖利的竹簽釘入江姐的十指,我的心漸漸縮緊了,仿佛看見了江姐蒼白的面孔,流血的雙手,我真替江姐擔心;當我讀到江姐臨刑前,從容的穿上紅色絨線的上衣,像往常一樣的梳理頭發,我被這位女英雄的氣質深深地感動了。多么偉大的江姐!為了革命事業,他早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她為共產主義目標光榮地獻出了自己光榮的一生!
讀到劉思揚進監獄的這一段,我的心情難以平靜。我在想為什么那個叫什么高會背叛共產黨成為賣國求榮的鼠輩。我把許多入獄后的革命戰士同他作比較,才發現,每個人都有兩面。許云峰等寧死不屈的人戰勝了自己的虛榮心,為黨奉獻了自己的一切。而他,這是被利欲蒙蔽了眼睛。它舍棄了自己的尊嚴茍活著,“茍”那我說是“狗”,他像狗一樣活著。他讓國民黨引以為傲,什么狗屁共產黨,到頭來還不是到他們那兒當了一個連看門狗都不如的“人”!
書讀完了,江姐那擲地有聲的話語還在我耳邊回蕩:“竹簽是竹子做的,但是我們共產黨的意志是鋼鐵鑄成的!”革命前面對屠刀到無所畏懼,我更應該勇于拼搏戰勝困難,做個像江姐那意志堅強的人!
紅色小說紅巖讀后感(實用13篇)篇六
小時候就聽爺爺講過關于江姐的故事,她在監獄里和敵人作出視死如歸的斗爭,個性是她所說的:“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這句話一向深深烙在我心中。正是有了我們偉大的共產黨和敵人作出頑強拼搏,才換來幸福生活。前段時刻媽媽給買了本《紅巖》的書,書中感人的事跡和共產黨員頑強不屈的精神深深吸引了我,我懷著十分崇敬的情緒,如饑似渴地讀了三四遍。
但堅強的江姐立即想到的是自己負擔著黨托付的任務,沒有權利在那里流露內心的痛苦,更沒有權利逗留。她的腳步,不斷踏進泥濘,一路上激起的水花、泥漿,濺滿了鞋襪,她卻一點也不知道。她全力控制著滿懷悲憤,要把永世難忘的痛苦,深深地埋進心底。漸漸地,向前凝視的目光,最后替代了未曾涌流的淚水。她深藏在心頭的仇恨,比淚水更多,比痛苦更深!江姐要求把自己派到丈夫工作過的地方繼續革命。之后由于叛徒的告密她不幸被捕,在渣滓洞里受盡敵人的嚴刑拷打,江姐寧死不屈的精神鼓舞著所有受難的獄友,他們將斗爭的火焰燃燒得更旺,迎之后新中國的解放。江姐作為一名女子,她具備了共產黨員不屈不撓的精神,我們愛戴這位英雄。
在現實生活中,盡管沒有硝煙,但祖國最需要的時候,沖在第一線的總是我們敬愛的解放軍、共產黨。他們繼承革命先輩的精神,為人類的平安和建設作出巨大的貢獻。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他們冒著生命危險搶救生還者,全然不顧自己身處險境。在災后的建設中也到處是他們的身影。他們總是出此刻最危險的地方,洪澇災害、泥石流發生時,戰士們奮不顧身,和時刻賽跑搶救出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這種英勇事跡處處可見。
我們沐浴著黨的光輝,生活在幸福的時代。想想自己就應怎樣為周圍人作一份貢獻?我們要不怕苦不怕累,從小事做起,關心愛護身邊人。暑假里參加社區舉辦的鏟除牛皮癬活動,天氣那么熱我干得汗流浹背。還有一次,媽媽給我和弟弟每人10元錢去買玩具,在路上看到一個殘疾老人乞討,想起書中雷鋒叔叔助人為樂的事跡,我趕忙勸說弟弟將錢遞給老人家。大爺連聲道謝,我說:“不用謝,比起雷鋒叔叔差遠啦!”在學校里我竭盡全力幫忙同學,是教師的小幫手。
紅色小說紅巖讀后感(實用13篇)篇七
想必大家都讀過許多名著吧!我也讀過許多名著,其中我就讀過一本叫《紅巖》的小說。從這本書中我認識了許多愛國人士,而且這本叫《紅巖》的小說讓我有了很深的印象和感想。
當我看到“許云峰撲上前去,從血泊中把血肉模糊的成崗緊緊地抱在懷里,他輕輕地扶起成崗低垂的頭,凝視著那失去知覺的面孔,拔下那綹蓋住眼睛的頭發,擦掉蒼白面頰上的鮮血,一陣心如刀絞的痛,頓時許云峰熱淚盈眶。”這時我才真正明白了偉大的含義,這是現在的我們所缺少的感情。
我看完了這個片段,懷著悲痛的心情繼續往下看。這時我看到了更加令人難過的事情,江姐剛學會喊爸爸的時候,父親就死了,母親靠借當,做針線活養家糊口。在她7歲那年,母親聽說大城市容易生活,帶她來到了重慶。在那軍閥混戰,餓殍遍野的年代,母親絕望了,終于丟下親生女兒投河自盡了,從此以后,江姐就成了一名孤兒。從這里我仿佛看到了一個衣衫破爛的小女孩一個人艱難度日的情景。再看看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從小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還老是嫌棄飯菜不合口,衣服不漂亮,真不知道江姐一個人是怎樣生活下去的,今天的我們是不是更應該珍惜來之不易的一切呢!
當我看到:“在那斑斑血跡的墻壁上映著江姐的身影消失了,大概他從倒吊這的屋梁上被松了下來……”從斑斑血跡的墻壁上可以看出江姐一定受過很多的酷刑,吃了很多的苦,而她還是寧死不屈,天啊,這得有多疼啊,要是平常的人早就受不了了。
當我含淚繼續往下看時,看到了一個悲慘的情景——“通宵受刑的江姐,一步一步拖著軟弱無力的腳步,向前移動,鮮血從她血淋淋的兩只手浦東指尖上,一滴滴地往下滴落。”受刑后的江姐如此悲慘。這國民黨也太殘忍了吧,跟日本人一樣殘忍!這時要是能有人把江姐救出來該多好啊!
讀了《紅巖》這部小說之后,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如堅持不懈,勇敢,敢為祖國敢當責任,作為一個中國人,最起碼的就是要愛國!我以后也要為祖國做棟梁,為祖國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紅色小說紅巖讀后感(實用13篇)篇八
讀到這里,我開始審視自己。書中的小蘿卜頭,從一出生就隨著父母被抓進了集中營,因為營養不良而長得又矮又小,大家都親切地叫他“小蘿卜頭”。可他六歲就跟著黃以聲將軍學習,不僅學會了讀書認字,還懂得了禮貌和正直。小蘿卜頭十分聰慧,很小就學會了俄文,遇到特務監視的時候,他和老師就用俄文說話,不懂俄文的特務只能干著急。小蘿卜頭的記憶力也很好,字典上的字都能認能寫,有時,他還會拿袖珍字典上的古僻字來考集中營里的大人呢!由此可見,他是一個多么堅強而又聰明勤奮的孩子啊!
在獄中還有一位革命者,他就是華子良。華子良整日神情呆滯,蓬頭垢面,無論刮風下雨,他總在白公館放風壩里小跑,特務看守認為他是被關傻了、關瘋了,便叫他“瘋老頭”。其實是他為了獲取情報不得不裝瘋賣傻,以獲取敵人的信任。為了人類的解放事業,革命者們做出了多么大的犧牲啊!
紅色小說紅巖讀后感(實用13篇)篇九
“抗戰勝利紀功碑濃黑,隱沒在灰蒙蒙的霧海里共產黨”國民黨集中營的幸存者羅廣斌、楊益言,寫下了這部紅色經典著作——《紅巖》。
翻開《紅巖》,1948-1949年解放前夕腥風血雨的重慶、“中美合作所”集中營內的敵我斗爭、中共地下黨領導的城市的地下斗爭、學生運動、工人運動以及華鎣山區的武裝斗爭一幕幕展此刻眼前。他們都在為自由作爭,是為個人自由,更是為民族自由、國家自由。
輕輕合上,望著“紅巖“二字,回憶起書里眾多的革命英雄。許云峰被先后獨自囚禁于渣滓洞和白公館,盡管被折磨得不成人樣,但依舊堅定。他用雙手艱難地刨出一條生命通道后又無私地將生的期望留給戰友,自我慷慨赴死、毫無怨言。
江姐明白丈夫被反動派殺害后,心中雖悲痛卻也更加堅毅,為了完成丈夫未竟的事業,她只能化悲憤為力量。當敵人殘忍地將竹簽插進她的指縫時,她不屑不懼,并以“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震懾敵人。
在生死面前,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和堅若磐石的夢想與信念無不令人肅然起敬。
經過《紅巖》,我們看到了一個個棱角分明、個性鮮活的革命英雄,更看到了信仰的力量。
在艱難的歲月里,信仰支撐著這些黨員讓他們在敵人的迫害面前變得更加強大。這份信仰源自他們對黨的信任——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在無數黨員前赴后繼的努力下,他們看到了中國的期望、中國的未來,這種信念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帶來無窮無盡的力量。
《紅巖》對當時背景下的真實描述,讓我們這些生來便享受和平生活的后代能夠切實感受炮火連天時期革命先烈們所遭受的非人苦難,更加深入地了解他們的精神、以感恩之心去看待他們的革命生涯、倍加珍惜當前的完美生活。
除了這些,《紅巖》先輩教給我們的,之于信仰、之于夢想,我們應當更加認真思考;《紅巖》先輩交給我們的,新時代中國革命接力棒,我們應當勇敢地接過來并不斷為之奮斗。
上世紀三十年代左右,我們的國家正處在最水深火熱的年代,那個時候紅色還沒有成為經典,但共產黨的星星之火已經開始點燃,成千上萬的熱血青年不顧一切地奔向真理所在,在那條充滿荊棘的道路上,他們從絕望看到了期望,是對黨的信仰讓他們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更是對黨的堅定信仰讓新中國一步步走到此刻。一個民族能夠貧窮、能夠暫時落后,但絕對不能失去信仰。昨日,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給與我們力量,讓我們哪怕身處黑暗仍然迸發火光;哪怕應對逆境,仍然充滿期望;哪怕面臨死亡,仍然高歌刑場。今日,民族已經強盛,但信仰不能失去。共產黨員,因信仰而生;中國,因堅持黨的信仰而發展強大。在新的歷史時期,讓我們永遠堅持那份偉大和鮮活的信仰,繼續開創新時代的輝煌。
紅色小說紅巖讀后感(實用13篇)篇十
雨淅淅瀝瀝地下著。
昏暗的書房,搖晃不定的燈光。我輕輕蓋上封皮,眼神滯留在封皮上:黎明的光輝,襯著獻血染成的紅巖;血腥的風在雨中吹曳,五星紅旗在桿頂堅毅地搖擺;先輩們用鮮血染紅的旗幟,用黎明的光輝鑄成的五顆金星,在風雨中依舊耀著光輝,就像國民的血雨中閃亮著的共產黨員的意志。
手掌間,略顯陳舊的《紅巖》熠熠生輝。這是一部用血與淚奏出的悲壯篇章。這是作者用血跡斑斑的過往編纂的一本紅色經典。
《紅巖》講述著重慶的地下黨員與特務、叛徒進行著激烈的戰斗,不僅是武器上的斗爭,更是精神上沒有硝煙的戰爭。血腥之風刮著中美合作所,襲卷渣滓洞與白公館。先輩們在敵人的嚴刑拷打前毫不動搖、在烏黑的罪惡的槍口前毫無畏懼,心中永遠堅信黨會驅走黑暗迎來無限光明,心中充滿了對黨對共產主義堅定的信仰。他們堅貞不屈的大無畏革命精神激勵著人們,鼓舞著人們。
江姐,一位女共產黨員,人雖瘦弱,意志卻不瘦弱。與她一起為黨奮斗的丈夫不幸犧牲,首級被敵人懸掛示眾,面對這沉重的打擊,江姐強忍痛苦,繼續完成黨交給的任務;被叛徒出賣后,面對敵人嚴刑折磨,江姐堅強不屈。“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這是江姐在手十指連心的毒刑后寫下的。多么可敬!多么可佩!心永遠向著黨,任何的痛苦甚至死亡在黨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
許云峰,面對死亡視死如歸。“他神色自若的蹣跚地移動腳步,拖著銹蝕的鐵鐐,不再回顧鶴立兩旁的特務,徑直跨向臺階,向敞開的地窖鐵門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階上,忽然回過頭來面對跟隨在后的特務匪徒,朗聲命令道‘走!前面帶路。’”看了書中臨刑前這段描寫,怎能不心潮澎湃,怎能不淚下!
還有劉思楊為掩護白公館齊曉軒等人安全越獄,倒在機槍的彈雨中,倒在血泊中,倒在用鮮血染成的紅巖上;“小蘿卜頭”不懼危險為獄友送信……等等無不令人感動。
雨聲已黯然消失了,這城市慢慢迎來久違的陽光。我知道,我也該迎來我人生的光明了。
紅色小說紅巖讀后感(實用13篇)篇十一
近來,我學習了由周勇主編,x市委黨史研究室編寫的《紅巖精神研究》,深深地被老一輩革命家在風雨如磐的斗爭歲月中形成的“愛國、奮斗、團結、奉獻”的革命精神所感動。
紅巖精神是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初期,以中共中央南方局書記周恩來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緊密結合,堅持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在創造性地貫徹黨的抗日戰爭統一戰線方針政策的實際斗爭中所展現出的精神風貌。
1939年1月,南方局在x正式成立。在險惡的政治環境下堅持了長期艱苦卓絕的斗爭,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建立了不朽功勛。改革開放之前,由于受到“左”傾錯誤的嚴重干擾,南方局的歷史功績和豐富經驗沒有得到公正的評價和總結。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共黨史研究出現了蓬勃發展的局面。2002年5月和10月,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先后到視察并發表重要講話,高度評價南方局歷史功績,深刻闡述紅巖精神,要求認真總結南方局的歷史經驗,大力弘揚紅巖精神。紅巖精神同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x精神一樣,都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
全書從紅巖精神的產生、文化淵源、特色、歷史地位和時代意義,分五章進行闡述。紅巖精神的產生,與中國共產黨所處的歷史方位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直接相連,與南方局所處的特殊環境、所進行的特殊的斗爭緊密相關。江澤民同志關于紅巖精神說過:“紅巖精神充分體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共產黨人和革命烈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堅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氣”。他的這一論述既深刻揭示了紅巖精神的本質,也揭示了中國共產黨其他革命精神的共同本質。紅巖精神有別于其他革命精神的獨具魅力,“愛國、團結、奮斗、奉獻”是紅巖精神的精髓。鄧小平同志曾經說過:“人的因素重要,不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認識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為之奮斗的有堅定信念的人。”紅巖精神作為一種堅定的信念,是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不斷追求真理的自覺奉獻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結合新時期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和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要求,紅巖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加強執政能力建設、長期執政和執好政的歷史鏡鑒,是培育中國特色先進文化、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是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精神動力,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精神養料。
從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汶川地震,以及今年的旱災和x地震,每一次災難都把全中國人民緊緊地包圍在一起,讓中國人民變得更加不屈不撓,讓中華民族變得更加頑強奮發。今天,讓我們沉思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感受生命的尊嚴,煥發出為社會主義現代化而不懈奮斗的力量,凝聚起中華民族堅不可摧、一往無前的勇氣和信心。在x,在汶川,是什么力量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奇跡?是不拋棄不放棄的以人為本理念,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制度優勢!有了這些,才有了x大救援中的“中國速度”、“中國力量”和一個個生命奇跡。這些也都是紅巖精神的延續。
“紅巖精神”,讓我學會了做人:真正的人、中國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共產黨員:一個決不向任何困難低頭,“壓不扁,折不彎,頂得住,嚇不倒”的新時期的共產黨人。
魯迅先生說過:“青年應當有朝氣,敢作為”。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為新世紀的共產黨人,我們要以革命先輩為榜樣,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弘揚紅巖精神結合起來,接過革命先輩手中的旗幟,讓紅巖精神,世世代代,永放光芒!
紅色小說紅巖讀后感(實用13篇)篇十二
你知道祖國的山河為什么如此美麗嗎?你知道紅領巾為什么這么紅嗎?在《紅巖》里面,它會告訴你。
沒讀過《紅巖》,不知道什么是心潮澎湃,不知道什么是振奮人心。《紅巖》這本書講述了1948年重慶解放前夕,在國民黨統治下,處在最黑暗時刻的共產黨員許云峰,江姐,陳崗和華子良等,由于蒲志高的叛變,在同一時間被捕。在中美合作集中營里,與國民黨特務展開了頑強斗爭的真實故事。敵人為了得到情報,妄圖用炎熱,蟻蟲,饑餓和干渴動搖革命者的意志。但是共產黨員們寧死不屈,用鮮血把紅巖染得更加鮮紅。
我永遠也忘不了書中寫的在1949年11月27日那一天,國民黨反動派在逃竄前夕,慘無人道的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大屠殺。兩百多個英雄啊!在重慶解放前夕,歌樂山仰天長嘯,悲聲壯絕。書中那一幅幅真實的照片,那一首首豪壯的詩歌,那一樁樁感人的故事,向我們展示了革命先烈與敵人進行英勇斗爭的畫面,展現了他們敢于犧牲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紅色小說紅巖讀后感(實用13篇)篇十三
“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子做的,共產黨的意志是鋼鐵!”想起這句詩,我仿佛又看到了江姐那堅毅的面孔,又看到了那動人的故事——《紅巖》。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江姐、成崗等人反對國民黨的故事。殘忍的國民黨不斷逮捕地下黨人。在逮捕甫志高后,他叛變并出賣了江姐、成崗等地下黨員。導致他們被關押并受盡刑罰。但他們始終團結一致,誓死不屈,最終擊敗國民黨,為國捐軀。
讀了這個故事,我不禁為地下黨人的堅強而感動,但同時也有一種說不出的自豪:如果有一個人在后來向敵人屈服了,我們還怎會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究竟是什么支撐著他們?是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是他們堅強的意志。堅強,就像一條堆滿荊棘、坎坷不平的路。而路的盡頭,往往就是成功。劉偉,沒有雙臂,但卻擅長“彈”鋼琴,“游”泳,“打”字……因為他堅持地練習了許多年。為了追求夢想,他經歷了重重困難,失去雙臂,算不了什么。只要有堅強,一切皆有可能!一個殘疾人都能這樣,那么我們——一個個生機勃勃、朝氣陽光的健全孩子——又有什么不可能實現的呢?遇到困難,堅強一些;遇到挫折,堅強一些;成功就在眼前!
這本書中的“小蘿卜頭”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從小生活在監獄中,有著悲慘的命運,但她的心靈是純潔的。他跟黃伯伯學習俄文,特務監視他們時,他們便用俄文交談獄中情況。真是聰明可愛的孩子!
通過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句歌詞的深刻含義:“歷經苦難才明白,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哪有新中國?”如果沒有當年江姐等人的誓死不屈,今天的新中國也就不復存在了!所以,生活在現代的我們一定要熱愛我們的祖國,它是用多少萬人的鮮血換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