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微課堂心得體會反思篇一
2、導入新課自然,環環相扣,像一條順勢而下的溪流,水到渠成的流到課文的深處,流到課堂的結尾。整節課很完整。
3、第一次使用多媒體教學,不是很熟練。加之,學校里沒有遙控器,每次來到學生當中活動后,又要走回到黑板前,動鼠標才能展示課件。這樣來回浪費了一點時間,導致拖堂。以后要多多運用多媒體教學。
4、至于要不要歌聲,關鍵就是看學生的感受需不需要。學生是學習主體,學生學習需要的一切多媒體都是好樣的。如歌聲促進了學生情感的升華,有什么不好?多媒體就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它與教學內容是有機的組合,而不是各自分離。直觀、提示、促進、升華。
5、至于美學教育在時間不夠的情況下要不要砍去?我認為,素質教育以育人為先,教育工作者先育人,再教書。“德智體美”“德”為首。一個沒德的人,知識越多越反動。雖然下課了,那我就用下課幾分鐘也對學生進行了一次德育教育,又促進了課堂結構的完整,有什么不可?思想品德的教育是滲透到每一節語文課堂中去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度的統一是我每一節語文課都認真對待的事。
微課堂心得體會反思篇二
整個課堂,學生邊讀邊說,邊說邊讀,學生在文本中來來回回地走,課堂氣氛輕松活潑,學生積累豐厚自然。
我覺得,這堂課我的最大的亮點,可能就是:大膽嘗試了課堂教學中的“無提問設計”。
從“提問”的視角來審視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有如下幾種情況:一是“碎問”,時時在問,問得密度很大,可以說已經不能稱之為“提問”;二是“多問 ”,問得比較多,“提問”的質量不高;三是“主問”,只提出幾個主要的問題,提問有深度,有牽引性,學生能夠充分地活動起來;最后一種情況,最精妙最有趣,就是“不問”,不使用提問來建構課堂,也不使用提問來組織教學。
微課堂心得體會反思篇三
最后,我們評選出了三名“編故事大王”給予了獎勵。并且我和孩子們約好了,下次學古詩,我們再來比一比誰編的故事好。
學完了古詩以后,我讓學生回想一下以前學習的或是自己知道的描寫春天的詩句,學生們興致勃勃的背誦著自己知道的有關春天的詩句,也能很快把以前學過的關于春天的詩句從古詩里提取出來。這種聯想比較,我想也是學習古詩的一種必要方法吧!
總之,我認為這是一節成功的課,感謝我的幼兒們,讓我再一次看到了他們的活力和潛力,我知道課堂小主人們的主動權一旦充分給予,他們學習的興趣自然十分濃厚。
當然,我在教學時還有很多環節把握得不夠好,不過通過備課、講課、評課,也使我學到了很多。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學習、充實自己,爭取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