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四年級我的發現篇一
我跑去問媽媽,可媽媽說:“你為什么不去自己觀察呢?”于是,我把這盆植物搬下來,仔細觀察。
這盆植物的葉子是圓的,像硬幣,“它到底叫什么名字?”“對了!我應該上網查呀!”我打開電腦,把植物的特性輸進百度。哈,原來它叫金錢草。我還驚奇的發現,金錢草和其他植物生長的環境不同,別的植物大多在土里生長,但,金錢草卻在水里生長。
在我的精心照顧下,金錢草更加茂盛,葉子有深綠的,嫩綠的,甚至還有一些白色的小骨朵兒。金錢草向人們索要的極少,只需要水和陽光,但它向人們奉獻的卻極多,它可以用來清熱解毒,毒蛇咬傷,跌打損傷……我喜歡金錢草,喜歡它那高尚的品質。
另外,我還發現,金錢草可以死而復生!有一次,我回姥姥家一個星期,忘了臨走前多給它澆點水,何況,我還把它放在外面,這幾天都非常熱,金錢草整天被暴曬,不知怎么樣了,它會不會……我回來時,果然,金錢草的葉子無力的垂著,許多葉子枯黃了!我把它的黃葉子摘掉,給它澆了許多水,希望奇跡發生。一個星期后,它竟奇跡般活過來了!白色的小骨朵兒可愛極了。早晨的時候,我來看金錢草,上面一顆顆露珠滾動著,晶瑩剔透,就像寶石一樣,好看極了!
小小的發現給力我很大的啟發:只要你善于思考,勤于動腦,多多觀察,就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四年級我的發現篇二
“一切推理都必須重,觀察與實驗得來”這句話出自意大利作家伽利略寫的,你明白嗎?你了解嗎?我明白,我了解,因為我就有過科學的發現,你們想知道嗎?讓我來給你講吧!
那是,小學六年級,一天我在家里看電視,忽然一綠標題,吸引了我,我看了看,寫著“你知道,雞蛋從高樓摔下來不碎的辦法嗎?”于是我便想把這個問題搞明白!搞清楚!沒過多久,我終于知道了怎樣讓雞蛋不碎的方法。
一天下午,我拿了個雞蛋小心翼翼的拿到陽臺上,于是我便慢慢地扔了下來,結果“啪”的一聲,雞蛋碎了,于是我不服氣,便開始了第二次,這次我拿了一個布包住了雞蛋,于是也慢慢地扔了下來,這次我沒聽到雞蛋破碎的聲音,便高興地沖下樓去,揭開布一看,還是破了。
正當我沒精打采地上樓梯時,聽到了一句話讓我靈機一動,這句話是“快來看!世界降落傘大賽”雖然短短的幾個字很平淡,可讓我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做一個降落傘,來使雞蛋摔下去不破碎。
我找了一個泡沫墊,又找了一塊海綿,然后把雞蛋放到上面,頂層弄了一個塑料帶,于是我便把它輕輕的放了下去,這次,我成功了,我激動的高興不已。
經過這次試驗使我明白了:一切推理都必須重,觀察與實驗得來。
四年級我的發現篇三
春天來了,萬物復蘇,我那葉子被冬天凍得面目枯黃的吊蘭現在也該出去曬曬太陽了。
我來到吊蘭越冬的一座小房子里,小心翼翼地雙手端起花盆,慢慢地走向花壇。我一邊走著,一邊想:這棵吊蘭每年冬天都裝出快凍死的樣子,而春天又飛快地復蘇、成長呢?我正想著,突然“砰”的一聲,呀!不好,花盆竟摔碎了!我頓時慌了起來:媽媽回來一定會批評我。
不一會兒,媽媽就伴著一陣敲門聲回來了。她不但沒有批評我,反而說道:“唉,反正這吊蘭也該換盆了。”說干就干,我和媽媽馬上一起把那盆吊蘭從已經支離破碎的花盆中倒出來。呀!我驚呆了!原來,吊蘭把花盆從里面又圍了一個用白乎乎的根織成的盆!媽媽告訴我,這是因為吊蘭的根在尋找營養,可是卻碰到了花盆,只好沿著這“城墻”繼續搜尋,經過日積月累,形成了今天的“銅墻鐵壁”。媽媽還說,如果一直這樣的話,我的吊蘭會因為缺乏營養而枯死。
聽了媽媽的話,我趕緊用小鏟子進行“除根行動”。雖然我有些于心不忍,但為了吊蘭的生命,我也只好“忍痛割愛”了。我揮舞著小鏟刀一次又一次地向這“銅墻鐵壁”發起進攻。一次,兩次,三次……終于,“銅墻鐵壁”在我的猛攻下攻破碎了。
可是,出乎預料的是,里面竟還是沒有多少泥土,只見巾蘭的根被扒開了一層又一層,卻依舊沒有多少泥土。
由此可見,植物的根是多么強大,怪不得它們可以幫我們把風沙拒之門外呢!
四年級我的發現篇四
清明節那天,爺爺、爸爸、媽媽帶著我去七都老家上墳。
結束后,我們就去紅鍵叔叔家吃飯。剛走到他家院子,我就看到一些黑不溜湫的東西,用一根鋼絲竄在一起,我走近一看,那東西還是活的,不停地在扭來扭去。有大有小,大的約有十幾厘米長,寬2-3厘米,看著停嚇人的。
“這種東西叫螞蝗,你把它放在地上用腳不停地搓,它就會變成一個球形的羅卜干。別看它外表不怎么樣,它專門吸人的血,它還可以用來做中藥,這個可以賣錢的,是我爺爺收集的。”紅鍵叔叔微笑地說。
聽了叔叔的話,我半信半疑地說:“真的嗎?”
下午,我一回到家就打開電腦查尋資料,果然,它是一種中藥,在醫學上它被稱為中藥水蛭,是一種無脊椎動物。它可以治療血栓病、血管病、青光眼……..沒想到一個小小的蟲子盡有這么多奧秘。
只要我們每天細心觀察,一定還有很多新發現,值得我們探索和研究!
四年級我的發現篇五
今天借到了《十萬個為什么》科普版,太棒了!教室里鬧哄哄的,離上課還有一陣子,我還是去操場邊的花壇旁看書吧。
我坐在花壇邊,正準備打開書本,地上的一條大青蟲吸引了我的眼球,不過很遺憾,大青蟲好像已經死了。咦?不對呀,大青蟲動了一下,難道是我看花眼了,我趕緊蹲下來仔細看,原來在大青蟲的身體的另一端偏下面有一個小黑點,是螞蟻!是它正在吃力地拖著大青蟲。可對于小螞蟻來說,青蟲實在是太龐大了,我真為螞蟻的弱小捏了一把汗。
果然,小螞蟻停了下來,也許是累壞了,想停下來休息一下,為下一次拖走美味佳肴儲備力量;但看他那不服輸的樣子,又好像是不甘心放棄這來之不易的美味佳肴,在思考著拖走大青蟲的對策。
大約過了十幾秒,小螞蟻竟然丟下大青蟲走了,咦?這應該不是螞蟻的性格吧?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開始“跟蹤”螞蟻。原來小螞蟻是回巢了。我心想,沒戲了,我翻開書本,正準備看書,突然,一群螞蟻組成的“螞蟻兵團”按照原來小螞蟻的路線向著大青蟲發起了猛烈地“進攻”,它們推地推、拉地拉,一點一點的,螞蟻軍團終于把它們的“美味佳肴”——大青蟲運回了家。
我很納悶,螞蟻竟能準確地找到原來的路,它們是靠什么認路的呢?我連忙查找手中的《十萬個為什么》,原來是螞蟻走路時會散發出一種的液體,叫追蹤素,螞蟻們就是靠著這種追蹤素的特殊氣味形成的路標找到路線的。
看來,生活中處處都有學問,我以后一定要更留心觀察,以學到更多的知識。
四年級我的發現篇六
上午放學,我肚子有點疼,一到家我問媽媽肚子疼怎么辦?媽媽說喝鹽水可以讓肚子好一些。聽了媽媽的話,我馬上去倒了一杯鹽水,一不小心把一個雞蛋放進了水杯里。平時雞蛋應該沉在水底,可是雞蛋沒有沉在水底卻漂在水面,這是為什么?我一看時鐘上快到上學的時間了,心里很著急,馬上拿下雞蛋,把鹽水喝了就上學去了。
1、 準備一袋鹽、一個杯子、一個雞蛋、一杯自來水。
2、 再把雞蛋放入裝滿水的杯子里,然后加鹽。
我學著書上的做法,拿了一袋鹽、一個杯子,里面裝滿了水和一個雞蛋。
首先我把雞蛋放入杯子里,雞蛋沉在水底,我往杯子里一點點加鹽,我加到一定的時候,原來在水底一動不動的雞蛋漫漫的升起來了。這是為什么?我仔細地看了文章,上面寫了原因,原來水里有浮力,可是雞蛋的重量大于水的浮力,雞蛋沉在水底,往水里加鹽,等于往水里加浮力,所以雞蛋就浮起來了。然后我又去寫作業 ,晚上,我想起來雞蛋水還沒倒,我又跑去倒水,可是我一看雞蛋又沉在水底了,我想了想應該是這個道里吧,因為時間長了,雞蛋把水里的鹽吸收了,雞蛋的重量又大于水的浮力,所以又沉在水底。
原來小小的生活中還有這樣的大學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