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月是故鄉圓作文 月是故鄉作文700字篇一
五月,故鄉的天總是藍瑩瑩的,清澈而透明的,像一口碩一大無比的鍋,倒扣在大地上,一眼就能看到天的相接的邊沿。大地廣闊而平坦,田野已被犁種過了,裸露著,黑黝黝,喧騰騰的,像是老太太用梳子,蘸著頭油剛剛梳過的頭發,一條條的田壟,筆直筆直的,就是那清晰的梳子印。樹也發出濃濃的新綠,這一叢,那一簇的,每一棵樹都擎起一一團一綠色的云霧。風也溫一熱、、輕柔,輕柔的像媽媽的手。
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那一年,我也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
小村,依舊是那個小村,但已十分的陌生,雖然一些老屋還在,太多的新建的紅磚碧瓦的農舍,已經打破了原來的格局,讓我找不到誰家是誰家了。明媚的春一光下,一家家的小院顯得規整和清潔,爽掉葉子的秫秸桿編織的章子,玲瓏剔透、精巧的像蟈蟈籠。一家家門前的園子很大,園子里除了種下一年吃喝的各種小菜,大都又載上了幾行果樹,這是我小時候不曾見過的。
五月的故鄉,果樹正開花。
那一樹樹的枝頭上白一里一透一紅的是杏花,那白中泛綠的是李花、海棠花、一走進小村,濃郁的芳一香撲面而來,沁人心脾。果樹下又總有幾行大蔥,綠的耀眼,與果樹枝頭的鮮花相映成畫,構成小村誘人的景致。樹木掩映中,我一眼就發現了那幢小村唯一的平頂土屋,——那曾經是我的家——我的生活了十八年的家。那是我們全家人一把土,一把泥,一把汗,構筑起來的小屋,小屋里曾經盛滿了我童年的痛苦與快樂,幸福與夢想。
土屋比我小不了幾歲,新抹的墻皮仍然掩飾不了它的衰老,屋板、椽子都已經腐爛破損,原來平一滑的水泥屋頂,已經凸凹不平,被澆上了一層厚厚的瀝青,滴淌下來,墻皮上一塊塊陳舊的瀝青,像一塊塊老人斑。
我曾經無比的痛恨小村的愚昧和落后,貧窮與閉塞。十八歲的我,就像一只剛剛長出翅膀的小鳥,依然決然的飛出這座土屋,飛出小村,去尋找自己的夢。
多少年孤獨的飛翔與跌跌撞撞,多少次被風雨折斷了翅膀,被生活的暗礁劃破了皮肉,當我每一次身心交瘁、疲憊不堪的時候,我是多么的想念這座土屋,想念這的一切。
土屋的主人告訴我,用不了兩年,它也要扒掉了。我心中一陣悵然,要逝去的,我們無法挽留;即將到來的,我們也無法阻擋!
這就是生活!
月是故鄉圓作文 月是故鄉作文700字篇二
今天,想必是十五了吧?我坐起身,拉開簾子,一輪皎潔的明月,如李白口中的玉盤一般懸在空中。
天很晴,沒有一絲云,一顆星,仿佛整個天空,都被這明月所占據。
不禁有幾許傷感,同一月之下,卻隔著兩顆無法相遇的心,母親,你也在那兒抬頭找著嗎?幾絲涼風吹過,再一看,這月仿佛已經黯然失色,我只記得,家鄉的月,永遠是這么亮,月下的事,總是如此深刻。
小時候,月是這么的明,土,是這么的甜,鄉下,水是這么清,門前的榕樹,想必已經長大?
鄉下的夏永遠是這么熱,這么靜,這么亮,我走在老家的院子中,光著腳踩在厚實的土中,望著月光如牛奶一般柔滑的瀉下來,被榕樹的枝叉剪得零零碎碎的,散落了一地。
母親出來,她牽著我的小手,問我:“兒啊,那是什么?”她指著那輪明月,我用嘴含著手指:“月,月兒……”我又問:“月兒上有什么呀,媽媽?”她笑了,笑得是這么美,雖然那時候她已經三十八歲了,魚尾紋擰在一起,眼瞇起來,但我仍認為她很美,她抱起我,說:“你看,在那空中,在月兒上,有嫦娥,有玉兔,有吳剛,”她頓了頓:“你看,月亮這么亮,可卻是太陽的綠葉,它撒下的,正是自己的希望,”她指著月,在月光的沐浴下道著,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母親沒上過大學,可她以自己的語言,給我上了人生的一課。
鄉下的夜,很熱,沒有風,只有月,與榕樹伴著,遠處傳著微微的蛙鳴,隱隱有著燈在閃爍,母親的懷抱是多么的溫暖,不知道有幾次在溫暖中入睡。
如今,身在異鄉,無法感受原來熟悉的溫暖,只能在同一輪月下,不同的月光下,以夢,來懷念已經逝去的美好吧!
月暗了,但我知道,外面的月縱使消失,心中的月卻永不熄滅,我也知道,有千萬名游子,有千萬個親人,心中都懷著這輪月,這輪屬于家的明月。
多少人,把愛,把思念寄于明月,想著,有幾顆另外的心也與你一同望著明月,雖不能相遇,但也是相遇了,也是知足。
月,是故鄉明;月惟故鄉明。心中的明月,只能屬于那遙不可及,卻近得不得了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