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作過程中,要善于發掘自己的感受和觀點,充分運用生動的詞語和恰當的修辭手法,使作文更具說服力和感染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優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啟發和借鑒。
小學生農村生活體驗大全(18篇)篇一
暑假里,爸爸為了讓我體驗農村生活,決定送我到老家親戚那里住幾天,激起我許多聯想。
那天,我和爸爸借著星光和晨露,踏上了去農村的路。坐了近1個小時的車,黑色點綴著銀色繁星的幕布已被拉下,取而代之[注:指奪取別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現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的是初升的太陽與山峰下的旗云。
7點10左右,我們乘車來到了家鄉楠木源。下車后,爸爸家的那棵大松樹和樹下的黑瓦房好像就在咫尺。
走了一會的山路,心情非常爽悅,臉上的熱汗,早已被山區中微微的霧氣拂去了,心中的惆悵、煩惱與城市的喧鬧都被綠油油的群山,清靈靈的溪水洗去。
在路上,由于口渴,便喝了一盞山泉水,冰涼甘冽的泉水,澆灌著我干渴的心田。就是這甘冽清甜水,養育了我的父親,養育了生長在這里一代又一代的瑤家人。
來到老家,父親感慨萬千[注:因外界事物變化很大而引起許多感想、感觸。松樹、老屋、青山、綠水和屋后山上紅燦燦的杜鵑花,構成一幅美麗的初夏風景畫。
由于我們遷進了城市,爸爸的老屋由村里的叔叔居住。他們熱情的接待了我們,并一起吃了我以前從未品嘗到的早飯。
吃過飯,我急不可待的往屋前的山上趕,林中開著又紅又艷的野花,蜜蜂、蝴蝶,還有透翅的飛蛾。小小的土炕中住著無數的螞蟻。湊上去一看,嗬!好忙活!小小的螞蟻社會,慢悠悠的,但每只分工明確;從山中流下的泉水,嘩嘩的響,清澈的水從竹林中流過,滋潤了每一棵青翠的竹子以及小巧玲瓏[注:小巧:小而靈巧;玲瓏:精巧細致。形容東西小而精致。]的竹筍,捧一捧溪水潑在臉上,又紅又熱的臉頰清爽極了。
我繼續往山上走,幾根石柱成了孩子們的“游樂園”,石柱后面還有一個山洞,山洞很淺,只有四、五十米深,洞中有一條從洞頂流下的。
小學生農村生活體驗大全(18篇)篇二
在放假的時候,我去了我奶奶家。那兒有泥濘的小路,嬌小的野花,嫩綠的樹葉,到處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我奶奶家,有兩個魚塘。不瞞你說,那真有點像臺灣的日月潭,一大一小。大的里有棱角和魚,我和爸爸經常劃著小船去采棱角。小的呢,里面則有一塵不染的荷花在水中亭亭玉立。
在房屋的正對面有一塊菜地,里面種著我喜愛吃的蔬菜。在蔬菜地前還有一口井,大約有兩平方米大小。那口井跟現在的井不同,是以前那種要把地下水從土里xxx引xxx出來,上面有個xxx小杯子xxx,在此先放入水,再xxx提壓xxx的地方一上一下將水xxx引出來xxx。可是,我每次都xxx引xxx不上來。嗚嗚,因為我是女孩子,每次都是有余而力不足的結果。郁悶!
雨后在泥濘的小路上新鮮的空氣撲鼻而來,野花的清香裊繞在你的身邊,怎么也不肯離去。開始還臟臟的小草,一下子好象頓時脫胎換骨,小樹在風雨中頑強拼搏著,碧綠的枝葉多么引人注目呀!鳥兒也在樹頭高歌,那輕脆地唱聲和樹葉xxx沙沙xxx地伴奏聲使人心曠神怡。
鄉村美麗的生活使我難以忘懷。
小學生農村生活體驗大全(18篇)篇三
來到鄉下,只見田地兩邊金黃一片,一陣威風拂過,好像金色的波濤在翻滾。麥子顆粒飽滿,有的精神抖擻挺立在那里,等待收割。田里已經有不少農民在收割麥子了。他們頭戴草帽,脖子上圍著毛巾,正快速地割著,都沒有一點功夫擦汗。麥田與辛勤的農民組成一副樸實的畫卷。
爸爸媽媽和公公婆婆動工了,而我還在看麥子。麥子像小孩子一樣在風中搖頭,我越看越喜歡。爸爸叫了我一下,我才回過神來,“這怎么割呀?”我問。這是,婆婆卻擺了擺手,“不行,割破了手怎么辦?”爸爸媽媽費盡了口舌才說服婆婆。媽媽給我做了示范,我學著媽媽的樣子,用手握住一些麥子,用刀割它們的根部,馬上就割好了一捆,還真容易的。但不一會兒就滿頭大汗了,再看看婆婆們沒有叫苦叫累,臉上沒有勞累,只有汗水和豐收的喜悅,現在我才體會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道理。
回到家婆婆變法術般的從井里變出一瓶飲料,我喝了非常涼爽,像是從冰箱里出來的。原來井是“天然冰箱”啊!
小學生農村生活體驗大全(18篇)篇四
秋季是莊稼成熟的季節,也是收獲的季節,我奶奶家在農村,十一期間,爸爸開著車,帶著我們一家到了奶奶家,正好我也能感受一下農村的生活。
“哦!”到田地了!我指著一片像綠油油的油菜問:“這是什么”爸爸說:“這是紅薯葉,底下就是紅薯。”
“我要拔紅薯!”我說道。爸爸答應了我說:“紅薯長在地底下,所以要先找地面有裂縫的底下都有紅薯,那都是紅薯頂的。”我蹲下身來,發現綠油油的紅薯藤特別長。找呀找,“找到了!”我把爸爸拽過來,指著我找的有裂縫的地面,說:“爸爸,我覺得這里面有紅薯!”“好,璐璐,你使勁向下挖,肯定會挖到大紅薯。”在爸爸的指導下,我使勁向下挖,看見紅薯的一點了,我又沿著紅薯的邊緣向下挖,并且還不能把別的紅薯根弄斷,要不,根下的紅薯就長不了了,所以我非常仔細,非常認真,也非常小心地去挖,挖到差不多看見根的時候,最后我使勁一拔,紅薯就被我拔出來了,我興高采烈地蹦了起來,后來我又拔了幾個紅薯,才知道紅薯不只是長的,也有圓的。原來紅薯是長在地底下的呀!原來我見到的紅薯都是土黃色的,現在才知道紅薯也有紅的呀!
后來我又在田地里拔了幾把花生,知道花生也長在地底下,當我準備回家的時候,才發現烈日下的我已經滿頭大汗了,衣服也被濕透了。
通過這次體驗,生在城市的我,感受到農村的生活,感受到農民的`艱辛,感受到糧食的來之不易。
小學生農村生活體驗大全(18篇)篇五
又到周末了,我們一家人商量著到哪里去玩呢?我提議,我們全家一起到郊外農村去體驗一下令我日夜向往的田園風光。于是我的提議得到全家人的贊同。
我們出發了,透過車窗,我沿途興奮地看到了寬闊而碧綠的菜地和黃色的油菜花。啊!眼前的景色是多么的心曠神怡呀!
沿途的景色還沒有看過癮,不知不覺的就到目的地了。我們稍作了一下休息,發現已經快到吃午飯的時間了,于是我們來到了一家農家樂,農家樂老板非常熱情,我們點了幾個農家特色菜,確實吃起來到有一番風味。
我們決定,想去體驗一下走走田坎,但我走上田坎,那感覺真是一個字“懸”。我左晃右擺,險些摔倒。走著走著,我發現在我的前方田野里正有以為農夫正在趕著一頭水牛耕地,我高興壞了,我興奮地快步走到他們面前,說真的,我只是在電視和圖片上看到過水牛,這一次親眼見,我一定要好好地看看這憨態可掬的龐然大物,它看上去有好幾百斤,有這一生灰色的毛皮。最有特色的是它那一對彎彎的牛角,它比其他品種的牛長得都要夸張的多,它足足有一米多寬。而我發現更有特色的是這位趕牛的農夫。他頭戴著大斗笠,身披一件寬大的蓑衣。嗨,這是我們城里都見不到的。
走過田坎,時間也不早了,遠處農家房頂上冒出了縷縷炊煙,我們踏。
上了回家的路......一路上,那幅農夫耕田的情景,始終在我腦子里浮現,他那揮汗田間的身影,讓我們感到我們吃的糧食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小學生農村生活體驗大全(18篇)篇六
每當放寒假對所有的學生來說,都是最為快樂的時光,不論是城市里的學生還是農村里的孩子;但是放暑假就不是這樣的了,因為不少農村學生在這個時候要幫助家長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這是客觀條件決定著的,城鄉差別總是存在著的。
任何事情都是一分為二的,正因為農村的學生知道父母的艱辛,體會到在炎炎夏日勞作的辛苦,所以他們更加發奮讀書,對以后走上社會在許多方面都具備良好的品質。
所以現在許多城市里的家長都將自己的小孩送到鄉下去體驗農村人的生活,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干一點農家活。用時下時髦的話說,叫做”變臉“。
但我不知道這種變臉真正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三五天,或一個星期就能將孩子們從思想上真正意識到農村生活的艱辛,讓他們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我看還是一個很難的事。
走過之后,方才明白,原來農村生活是鍛煉一個人重要品質的根源,他們多半誠實、善良,更重要的是農村的艱苦生活造就了他們一個堅強的性格。今天我真的很慶幸我出生在農村,生長在農村,而又是從農村走出來的一名莘莘學子,正是因為這樣的經歷,才使我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農村里的生活不是象現在”變一下臉“就能體會到的,那種生活的不易,那種付出,那種每一粒糧食都是一粒汗水換來的,這樣的話在課本上會出現過多次,甚至在小學課本上就出現了,但城市里的孩子是不會真正體會到的。正因為有了那段農村的生活,才鑄就了我一個堅強的品質,造就了我一個優良品質的人格。
小學生農村生活體驗大全(18篇)篇七
暑假期間媽媽為了讓我,媽媽用她的休假時間就帶我到外婆家住了幾天。
外婆家住在安徽省來安縣的一個小鎮上。那天早晨我和媽媽坐上了長途汽車,踏上了去外婆家的路上。做在車上我看著沿途風光非常美麗,只見道路兩旁一顆顆大樹向后移動,不知不覺車子來到了鄉間小路上,我看見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旁邊還有一個稻草人。河里的小魚歡快地在跳躍著。
沒一會我們就到了外婆家,外婆看見我們回來可高興了。吃完午飯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出去玩,想看看家門口成群的雞鴨胖乎乎的大肥豬,還有田間又大又壯的水牛。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我就被公雞的鳴叫吵醒了。吃完了早飯我和外婆來到了菜園子,幫著外婆給田里的蔬菜澆水、松土、除草。外婆種了很多各種各樣的蔬菜,有茄子、辣椒、韭菜、西紅柿、還有又大又圓的冬瓜。我和外婆忙的滿頭大汗,衣服都濕了。忙完了我們還摘了一些茄子、辣椒、韭菜、外婆說這些菜可新鮮了,沒有任何的污染,我們中午的菜就是它們了。中午我吃著這些菜心里可開心了,都是自己收獲的果實滿滿的成就感。
在外婆家住了幾天,媽媽的假期也到了,我們該回南京了。媽媽對我說下次我們還一起來外婆家幫外婆種菜,體驗生活。
小學生農村生活體驗大全(18篇)篇八
星期六,媽媽帶我去鄉村體驗生活。
到了鄉村,我發現鄉村人有的在樹陰下談家常,有的人在路旁放幾個椅子”玩“起象棋來;還有的婦女在小河邊的石頭上搗衣。
中午,我和媽媽走進了一戶人家的院子。我發現院子旁邊有一個小池塘,池塘里還有許許多多的小魚,池塘邊有兩棵香水梨樹,它們剛剛開花,白白的花瓣中有粉紅色的花蕊,美麗極了。
黃昏,天空中的`紅霞美麗極了。天空中飄著白云,漸漸變成了一對獅子,威風極了,過了一會,微風吹來,它們變得越來越模糊,最后不見了。
傍晚,我們把桌椅飯菜搬到外面,在談笑風聲中品嘗美味佳肴,微風從耳邊吹過,頓時感到神清氣爽。
這就是樸素,愜意的鄉村生活。
小學生農村生活體驗大全(18篇)篇九
星期六,我和爸爸一起來到住在鄉下的爺爺家。幫忙栽種棉苗。鄉間的小路邊,長出了一些茂盛的不知名的野花野草,仿佛在夾道歡迎我們的到來。田間里的麥子也成熟了,大片大片黃橙橙的麥子猶如一頭牛的長尾巴隨風擺動。蠶豆的葉子也全掉了,蠶豆的外殼黑黑的,他們耐心的在等待著勤勞的農民來收割他們。一排排綠綠的玉米苗像一排排哨兵挺立著。終于到了種棉苗的地方,我對爸爸說:‘怎樣栽種棉苗?’爸爸說:‘你跟著我學。’爸爸手把手的教我,還特別要我注意千萬不要扯壞它們的葉子,要不他們就會死掉,最后我終于學會了。列日當頭,汗如雨下,累得我腰酸背痛。列日下,不光我辛苦,就連田野里的野草也被曬的低下了頭。農民真辛苦呀!這讓我想起了一首詩:‘鋤禾曰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天下來,我雖然割得不多,但腳也磨出泡了。
小學生農村生活體驗大全(18篇)篇十
那天,我和爸爸借著星光和晨露,踏上了去農村的路。坐了近1個小時的車,黑色點綴著銀色繁星的幕布已被拉下,取而代之的是初升的太陽與山峰下的旗云。7點10左右,我們乘車來到了家鄉楠木源。下車后,爸爸家的那棵大松樹和樹下的黑瓦房好像就在咫尺。走了一會的山路,心情非常爽悅,臉上的熱汗,早已被山區中微微的霧氣拂去了,心中的惆悵、煩惱與城市的喧鬧都被綠油油的群山,清靈靈的溪水洗去。在路上,由于口渴,便喝了一盞山泉水,冰涼甘冽的泉水,澆灌著我干渴的心田。就是這甘冽清甜水,養育了我的父親,養育了生長在這里一代又一代的瑤家人。來到老家,父親感慨萬千,松樹、老屋、青山、綠水和屋后山上紅燦燦的杜鵑花,構成一幅美麗的初夏風景畫。由于我們遷進了城市,爸爸的老屋由村里的叔叔居住。他們熱情的接待了我們,并一起吃了我以前從未品嘗到的早飯。吃過飯,我急不可待的往屋前的山上趕,林中開著又紅又艷的野花,蜜蜂、蝴蝶,還有透翅的飛蛾。小小的土炕中住著無數的螞蟻。湊上去一看,嗬!好忙活!小小的螞蟻社會,慢悠悠的,但每只分工明確;從山中流下的泉水,嘩嘩的響,清澈的水從竹林中流過,滋潤了每一棵青翠的竹子以及小巧玲瓏的竹筍,捧一捧溪水潑在臉上,又紅又熱的臉頰清爽極了。我繼續往山上走,幾根石柱成了孩子們的“游樂園”,石柱后面還有一個山洞,山洞很淺,只有四、五十米深,洞中有一條從洞頂流下的水匯成的小河,水中有青蛙、小魚和肥硬的竹魚,這里沒有人打擾青色的蛙、透明的小魚,銀色泛著虹光的竹魚,軟綿綿的青苔以及地衣、寒蘭。這一切是多么的美妙,使人心境得到升華。我玩到暮色蒼茫,夕陽西下才依依不舍的離開這個山洞。晚餐是地瓜加藤果菜和剛從牛身上擠下的牛乳,雖然不豐盛但味道很好,幾只小黃狗走了過來,我抱起最小的狗仔,摸著它黃色的皮毛,從它幼稚的眼神中看見了一絲驚恐,我放下了它,從藤椅上站起來,眺望群山,仿佛青松、翠竹都在涼爽的晚風中嘩嘩的唱歌,真是暮色蒼茫看勁松。晚上,睡在院子里,蓋上被子聽天然的交響曲,蟲兒的聲音,青蛙的鳴叫,野鳥的叫聲,無比的愜意,因為白天玩得太累的,晚上我早早睡著了。次日早晨,我隨叔叔到田里幫助除草,這看似簡單的事,我開始并不會做,因為我分不出稗子與禾苗,胡亂的扯了幾株,沾得身上臉上都是泥,爸爸和叔叔看見后哈哈的笑了起來。還是叔叔農業知識豐富些,他拿起剛從田里扯出的稗子,細心的講解它們的區別,他說稗草比禾苗的葉子青,干節子無毛而扁平,根系發達。它和禾苗生長在一起,肥料會被它搶去,禾苗因生長不好,而影響收成。叔叔家一共種了六畝水田,我們發了整整兩天的時間才扯完,我感到十分疲勞,但還是咬緊牙根堅持著,讓我感到最快樂的還是吊青蛙。我與叔叔的兒子先挖了些蚯蚓和捉了些昆蟲,放在礦泉水瓶子里,學著他的樣子用細繩把蚯蚓串起來,打好結形成一個小球形,系在一根約1.5厘米長的竹桿上。我們來到河邊,先將誘餌(蚯蚓)放到一定的地方,然后用手抖動,讓蚯蚓團上下跳動或者拖動蚯蚓團,使之象個活物來吸引青蛙,待手里感覺重了拉起來,上面就吊著一只青蛙,在我高興時,青蛙卻逃走了。叔叔的兒子告訴我,要迅速將晃動的青蛙放入網兜或布袋中,以防其松口逃掉。整個上午,我只吊了幾只青蛙,后來全部放生了。老家的夏天有很多可以摘食的野果。在河邊長有刺梨子和紅刺葡,刺梨子藥用價值很高,具有“維生素c之王”的美稱。還有好吃的刺泡兒;在山里有野生葡萄、獼猴桃和板栗等。一周后,我回到了家中,回憶起在農村的時光美妙而有舒緩,質樸而又沉厚,農村教會了我很多,它質樸真誠的精神將永遠銘刻在我心中。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都是一小公主,小皇帝.我的媽媽為了讓我嘗嘗農村的生活,把握送到了農村奶奶家.盡管我有一萬個不原意.
我被媽媽押解到了農村,天啊!這里又臟又亂,人們還出言不遜,我怎么在這待半個月啊.大老遠,奶奶就跑來接我了,她一見我就又親又摟.媽媽見奶奶帶我走了,她滿意的開著車走了.
到了奶奶家,我又看到了我的妹妹,她把我帶到她的臥室,我無意間向窗外一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窗外的一棵梧桐樹上爬滿了毛毛蟲!樓下的人在燒火,聊天.這樣的環境我怎么睡覺,妹妹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她拿了一瓶滅害靈向窗外噴了噴,又將窗子關的緊緊地.我才剛松了口氣,奶奶又推門進來了,她囑咐我們快些睡覺.什么?睡覺?才8點,就睡了.在我們家時,我都要12點才睡覺.沒轍了,我只好乖乖的躺倒在床上.待妹妹睡著后,我開始怨天尤人:怨樹上的毛毛蟲,怨媽媽把我送到這里來,怨今天怎么看不到月亮.不久,我也進入了夢鄉.
一覺醒來,妹妹已經不見了,我看了看表,只有6點,我又躺到在床上.這時,妹妹進來了,她的臉上寫滿了不悅:“你怎么還不起啊?”我一愣,沒起?不是才6點嘛.她不滿的說:“奶奶5點就出門了.”我一下子明白過來,原來農村人睡得早,起的也早.妹妹不耐煩了,她強行把我從被子里拉起,待我洗漱完畢后,我們到了田里.
到了農田,我看到了奶奶忙碌的影子,突然,我心里怪怪的,奶奶爺爺這么大年紀了,還要下地干活.妹妹拉著我跑了過去,奶奶一見到我們,便塞給我們一些零花錢,我正猶豫著,妹妹去回答:“奶奶,我們不要,我們可以自己掙.”奶奶高興地拍拍我們的頭,高興地說:“真乖!”
我正發呆,不料,妹妹把一個袋子打開,把里面的瓶子倒給了一個叔叔,我恍然大悟,妹妹要買瓶子!
在奶奶家住的這半個月,我明白了勞動的艱辛,我看到了我身上沒有的東西,我明白了媽媽的用心良苦,我一定會做一個好孩子!
來到鄉下,只見田地兩邊金黃一片,一陣威風拂過,好像金色的波濤在翻滾。麥子顆粒飽滿,有的精神抖擻挺立在那里,等待收割。田里已經有不少農民在收割麥子了。他們頭戴草帽,脖子上圍著毛巾,正快速地割著,都沒有一點功夫擦汗。麥田與辛勤的農民組成一副樸實的畫卷。
爸爸媽媽和公公婆婆動工了,而我還在看麥子。麥子像小孩子一樣在風中搖頭,我越看越喜歡。爸爸叫了我一下,我才回過神來,“這怎么割呀?”我問。這是,婆婆卻擺了擺手,“不行,割破了手怎么辦?”爸爸媽媽費盡了口舌才說服婆婆。媽媽給我做了示范,我學著媽媽的樣子,用手握住一些麥子,用刀割它們的根部,馬上就割好了一捆,還真容易的。但不一會兒就滿頭大汗了,再看看婆婆們沒有叫苦叫累,臉上沒有勞累,只有汗水和豐收的喜悅,現在我才體會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道理。
回到家婆婆變法術般的從井里變出一瓶飲料,我喝了非常涼爽,像是從冰箱里出來的。原來井是“天然冰箱”啊!
東陽市第二實驗小學四年級:陸凱依。
現在,我回到自己家里,使用著方便的水電氣心里十分感慨,在為自己感到幸運的同時,也十分希望老家人能早日過上和我一樣的生活。
我的家從城市搬到農村有四個年頭了,四年來,我們深切感受了農村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一提到農村,就會想起滿地垃圾和動物的排泄物,空氣中彌漫著臭味。現在,村民們的垃圾都倒進了垃圾池,由村里集體清運處理。動物的排泄物都收進了化糞池或沼氣池,還可用來燒火做飯呢!而村民們的日常娛樂生活也是豐富多彩,村里建設了群眾體育活動場所,配備了各種體育設施,建起了文化活動中心,晚上常有一群婦女在跳舞。大家其樂融融地生活在一起,一個村就像一個大家庭。
從前,農民的收入單一,基本上以種點糧食、蔬菜為主,生活條件也十分困難。現在,他們除了種糧食,還種了大片的茶園、果園,種了成片的毛竹。有的地方,老百姓還種起了香菇、高山蔬菜,有的還辦起了各種養殖場,一些頭腦活絡的人,在村里辦起了來料加工點。村里的許多年青人都離開家鄉,到企業里當上了工人。農民的收入大大提高了,生活也富裕了,家家戶戶蓋起了新房,家里添上了各種電器,有的人還裝上了電腦,開上了小車。
我表叔就在新路灣鎮楊梅坪村,那里很多人都種香菇,也有很多人靠著種香菇蓋起了新房子。上個星期,我和父母去了一趟楊梅坪表叔家,在他的香菇大棚里,放滿了香菇棒,上面長滿了大大小小的香菇,個個戴著小草帽,有意思極了!我和爸媽還幫表叔采香菇呢。表叔家,蓋起了寬敞明亮的新樓,里面溫馨典雅的裝修,干凈整潔的廚房,還有庭院內擺放的花草盆景,一切都是那么新奇,簡直不敢相信這里就是農村。
在我們遂昌,許多農民利用當地美麗的田園風光,辦起了農家樂。農家樂是新興的旅游休閑形式,是農民向城市現代人提供的一種回歸自然,從而獲得放松身心、愉悅精神的健康生態休閑生活方式。農戶把當地的特色農產品進行加工,滿足客人的需要,為客人提供雖然簡樸但干凈的住宿。都市里的人們在這里舒緩了緊繃的情緒,吃上了最生態的食品,吸到了最潔凈的空氣。而農戶也因此大大提高了收入。
我們一家都喜歡去農家樂體驗生活。今年初,我們一家人到了云峰鎮的蘑菇園、千年銀都、天翼農莊,每個地方都十分有趣,特別是劉塢村的千年銀都讓我印象深刻:村口寬廣的停車場旁,一座嶄新的`游客接待中心,通過經小石子鋪成的小路,迎面是美麗的古樹群,再上去就是寺廟、活動大廳,出了大廳,眼前不覺一亮,好漂亮!在并不平整的一塊塊土地上,種滿了各色花草,一條清澈的小水溝引來了山上的清泉,小溪流上搭了座小小的小木橋,水中間一個小土堆,做成了自然的小山包,水塘中還養了條鱷魚,吸引了很多小朋友的注意力。旁邊是一排典雅的餐廳,遠處山腳是一排木頭做的房間,我好奇心起,過去探察,原來是客房。聽媽媽介紹,這里原來都是些破舊的泥房子,因地質災害,全村人都搬到外面建起了新居,而這里村里把它建成了特色農家樂。好神奇呀!
體驗農家生活四川省德陽外國語小學五年級4班張益豪今天上午,舒老師帶我們農村體驗農家生活,還要我們親自做農家菜,體驗農村生活的樂趣,大家都樂壞了。農村可真美啊,放眼四望,滿眼都是綠色。雖然稻子還沒有成熟,但我好像聞到了米飯的香味。我們先到菜地摘菜。菜架是爬滿了豇豆的枝葉,掛滿了長長的豇豆。我還是第一次在菜園里摘菜,唉,原來以為挺容易的事情做起來可太難了。要么是豇豆半天扯不下來,要么就是豇豆上長了讓人恐怖的蟲卵,甚至有蠕動的小蟲,怪嚇人的。哎,當個菜家還這么不容易。該做菜了,老師帶我們進了廚房。“哇!”大家驚呼。這個大廚房讓我們大開眼界!這里的什么家什都比我家的大:大菜刀、大菜墩、大鹽缸、大油缸,大鐵鍋下的灶膛藏倆小孩絕對沒有問題。我們這些城里的孩子來說,實在感覺很新奇。還沒有開始做菜,男女生就開始吵起來,都說自己的菜做得好。我挽起袖子,準備露一手,好讓他們大吃一驚!我率領“龍隊”上陣了。先表演我的“殺手锏”青椒玉米。我們分工合作,我洗玉米粒,陳佳宣把青椒切成片狀。龔溢章和束凌威生火。陳佳宣笨手笨腳的,把青椒按住,高高地舉起刀來,慢慢地切下去。鍋里的油都快燒干了,我奪過菜刀,對準青椒就是一劃,三下五除二就把幾個青椒切成條了,把它和玉米放在一起下滾油。玉米發出啪啪的爆裂聲。“火太大了!”升火的龔溢章和束凌威手忙腳亂地把柴火往外退。看見火苗太大,龔溢章在上面澆了一點水,頓時,廚房里濃煙滾滾。我一邊“抹眼淚”,一邊使勁兒掄著大鏟子翻炒玉米。很快,一股香味直沖鼻孔,我趕忙撒些鹽末就出鍋了。終于,我的青椒玉米擺在了桌子上。女生們也不甘示弱,彭心卓的“蕃茄炒蛋”要和我們的菜一決雌雄。女生先把雞蛋打勻,蕃茄切片。熱了油,把蛋液掉入鍋內,立刻翻起一個個大泡泡,倒下蕃茄片,好香啊!雖然她們炒得很好,但是我還是對自己的“杰作”還是充滿信心,因為我下過那么多次廚,經驗比她們強多了。女生還要做一道甜品土豆泥,我們當然不能落后。四川人愛吃麻辣味,我們就做香辣土豆泥吧!大家一致同意。先把土豆泥攪勻,攪得我們大汗淋漓。然后放上花椒、辣椒油,鹽,醬油,再加點兒味精、香蔥,哇!自己都垂涎三尺啦!評審開始了,看著評委挑剔的眼光,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了。“唔,不錯!”我們的青椒玉米得到了好評,香噴噴的麻辣土豆泥也一掃而光。女生的菜品也不錯,可是似乎沒有我們的菜“消失”得快。最終,還是我們的菜肴人氣高。我們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評委老奶奶吃了我做的菜,翹起大拇指:“這娃娃是個當廚子的料!”我大受鼓舞,比考試得一百分還高興!
指導教師:舒小蓮城市孩子的農村生活,別有一番滋味!
農村見聞。
今天,媽媽把我送到外婆那兒,說是讓我去體驗農村生活,以免今后嬌生慣養。一到外婆那兒,我便讓鄰居王爺爺帶我去鄰近的集市逛逛。農村的集市,雞啼鵝鳴,起伏不斷,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我順著集市中最熱鬧的街道走著,沿街擠滿了熱情的攤販。
突然,一個稚氣的童聲吸引了我:“小姐姐,買一些鹵雞蛋吧!‘下崗牌’鹵雞蛋哦!味道好得很呀!”我看了看他,一張沾滿煤灰的小臉上,嵌著亮晶晶、水靈靈的大眼睛忽閃忽閃地盯著我。我看著可愛的他,不知為什么,突然很想買他的鹵雞蛋,便親切地問道:“怎么賣呀?”他指著旁邊的小樹說道:“不貴,5毛錢1個。”我隨著他指的方向看見一個牌子上寫著“‘嚇’崗‘排’‘盧’‘級’‘但’......”錯別字就有7、8個。我好奇的問他:“小弟弟,你怎么來賣雞蛋呀!你不讀書嗎?”他若無其事地說:“噢,我讀了一年級爸爸就讓我不讀書了,出來做點小生意,以后干大的。”我說:“不行啊!小弟弟,還是要讀書的喲!”說著我遞給他一元錢,“唰!”他撕下一頁語文書,我的心徹底碎了。他用語文書包著兩個鹵雞蛋給我,我苦笑著,離開了。
留下農村。
農村,一個山清水秀,處處散發著泥土氣息的地方。清晨,隨著一聲響亮的雞鳴,賢淑的女人,一點不懶散,勤快地操持家務,那繚繚的炊煙便彌漫開來,村子里的空氣便帶著一種柴火的香氣,那鍋碗瓢盆,洗洗刷刷,低聲耳語的聲響,更顯出鄉村的幽僻。男人似乎聽見了鼓動的號角,渾身是力,吃過飯便掄起農具,走向希望的田野……充滿生機活力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盡管城市化的飛速發展讓世上將近一半的人住進了城市,但農村是城市的基礎。農村為城市種植蔬菜和糧食,如果沒有了農村,人們就會失去賴以生存的糧食,失去了基本生活的保障。農村為城市提供新鮮的水果,如果沒有農村,人們就沒有了健康的飲食選擇。農村大面積的綠色植被能為城市凈化空氣,如果沒有農村,人們將生活在充滿粉塵的空氣中。農村為城市種植花卉,如果失去農村,世界將失去了絢麗的色彩。那一塊塊形狀規則的田地,那一片片整齊的作物,仿佛一篇篇嚴謹的散文,令人賞心悅目。于是,一支蓬勃的勞動之歌在我們心中驟然響起。如果失去了農村,便失去了一份動人的勞動場景。由此可見農村對我們的重要性。農村能為我們提供許多必需的物質條件。如果失去農村,那將對我們的基本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城市也就難以發展。不僅如此,農村還能帶給我們許多精神上的財富農村那清靜悠閑的田園生活和淳樸的人文環境一直是城市人所向往的。農村沒有城市里的高樓大廈,沒有城市里寬廣的馬路,沒有城市里喧鬧的人群,更沒有城市里那般忙碌的生活節奏。農村有的是清澈的河水和一望無際的農田,有的是泥濘的田間小路和瓦房升起的炊煙。在這里,城市人能找到城市里找不到的輕松,農村,仿佛開始成為城市的后花園。一座豪宅如果沒有一個后花園,即使多么豪華也依舊不完美。而如果沒有了農村,一座城市即使再繁華,也不能和諧地發展。所以,農村對于我們,對于這個社會的重要性是無可替代的。很多人都明白這個道理,卻可惜的是很少人會付之以行動。為了拉動經濟,許多當地的政府把農村改造成旅游度假村,并冠以“生態農村”的“美名”,結果,越來越多的城市人涌入到農村,來體驗農村的生活,把農村當成了一個旅游點,找到了樂趣,卻沒能真正找到一份輕松和悠閑。而農民們,除了種地,更多的是開始擺起來小攤,甚至開起了農家樂飯店和旅館。最后“生態農村”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差,一個質樸悠閑的農村就變成了一座“小城”。2010年上海世博會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作為主題。其實,首要的并不是用多么先進的高科技去發展城市,而是應該先確立農村和城市之間的關系,認識到農村對于城市的重要性,為城市保留住農村原本擁有的泥土氣息,別讓農村變了味,失去了它的本質。那連綿環抱的山,層層疊疊,是綠色的浸潤;那嘩嘩作響的溪水,繞過村子,是清逸的圍巾;那慢悠悠啃著草的牛羊,在山間時隱時現;那戲水的鴨,那樣歡騰不息;那扒土的雞,努力尋一份安適;那爭著搶著拱食的豬,那么笨拙可笑;那崎嶇的道路,那幽幽的古井,那錯落有致的木房,那野趣的荷塘……如果失去了農村,便失去了一幅幅和諧又不失為一種美妙的景致。如果失去了農村,人類將失去很多很多。
鄉下快樂生活體驗之走泥巴路。
今年是我外公70高壽的生日,外公外婆說要回大姨媽那過,因為我的舅舅和姨媽(不是大姨媽)還有我媽都有10幾年每回去看過了,我連一眼都沒看過。再說了我們現在的小孩子大部分都不愿意去農村看看,所以我就借用這個機會去看看。
到了農村的時候,我們的車已經無法在開進去了,我們只得下車走路了。
農村的路那才叫爛,爛得不知道怎么形容了。農村的路不是水泥路,而是泥巴路。我們幾個小孩開始用口袋來罩住腳,以免弄臟。走了一會兒,才發現用口袋罩著走路容易摔跤,我們就干脆把鞋子脫了,光著腳在泥巴里面走路。你們大概沒在泥巴里走過路吧,那感覺腳下舒舒服服的,柔柔軟軟的,特好。我們幾個小孩故意把腳陷進泥巴里很深很深,然后再把腳使勁提出來,我們幾個笑嘻嘻的。我們笑得實在太厲害了,我妹妹一不小心,咣當一聲,她摔了一跤。“哈哈哈哈哈哈”我們笑得炸開了鍋。
過了一會兒,大姨媽的家到了。雖然農村沒什么好處,但是農村有一股特別的泥土氣息。我們的腳上全部都是泥土,于是,大姨媽就帶著我們幾個小孩去她家的井旁邊去洗腳。我們都是第一次看見古井,都覺得新鮮。大姨媽用一個桶,再栓上麻繩,然后就把桶放下去。眨眼功夫,清涼的井水就打撈上來了。我們一個個爭著搶著要沖腳,我剛把井水往腳上沖了沖,一股清涼勁兒,就直奔我的心上。“真舒服啊!”我們一個個叫著。
接下來,我們就去玩了。代佩云在臺階上不小心摔了一跤,她的褲子上全都是泥巴。她說:“不如我們來玩泥巴吧!”“好啊”
我們各自選泥巴來做一樣東西。我選了一些泥巴,做了一個“農村我愛你”的字相。她們做的一點也不像真正的東西。我們看看你的,又看看我的。不約而同的笑了。
大千世界,其樂無窮。就連一個小小的泥巴也能有這么多玩法,要是在我們家可不能這么玩。所以,我覺得農村是快樂的。
來源:
請保留文章來源信息和原文鏈接!
小學生農村生活體驗大全(18篇)篇十一
快樂常常隱藏在生活中,藏在公園里,藏在花叢里,藏在樹蔭里,我的快樂則藏在農田里。
又是一個國慶七天假,我們一家來到了外婆家。每次去外婆家,我總要親自下田“拐”一些蔬菜帶回寧波,這次當然也要下田。
我順著田埂來到了外婆的小田地,放眼望去是一片高高低低、金黃色的稻谷,它們都隨著風起起伏伏,形成了金黃色的海洋,輕輕一捏那新鮮小巧的外殼,“撲哧”一下就掉出了稻粒。仔細看稻海邊成片的綠色,青菜、小白菜又熟了,挨挨擠擠,層層疊疊,豆角又成片成片掛滿枝干。
我手持剪刀,一只手握著豆莢的長身子,另一只手把剪刀快速地一開一合,“咔嚓——嘣兒”,豆角應聲落入菜籃,“嘣兒!嘣兒!嘣兒!”很快半籃子豆子滿了。
我又走到菜畦邊,兩只手一齊握住青菜根上泥土上莖下的部位,用力一拉——青菜像出水之魚飛出了泥土,根上還垂著濕淋淋的泥土呢!提起來鼻子一聞:泥土的清香雜著菜葉的清香,這就是鄉土的氣息吧!走出菜田,那香味還依稀可聞,久久不散。
樂在農家菜,樂在滿籃滿籃用汗水澆灌的蔬菜,樂在外婆精心培育的農田。這就是農家樂!
小學生農村生活體驗大全(18篇)篇十二
今天,陽光明媚。爸爸突然告訴我要回農村老家,去。農村生活是種怎樣的生活,我滿心的疑惑!
來到奶奶的菜園里,這里一片生機,綠油油的白菜、白花花的花菜……這時,我看見奶奶在拔菜,就跑過去,幫她一起拔菜。只見奶奶手握住菜的根部,然后用力一拔,菜就被拔起來了。我照著奶奶樣子拔菜,先開始,我拔斷了好幾根。然后,我熟練了,越拔越起勁,拔了一大袋子。這時,我被旁邊的東西吸引了。我跑過去看了看,不知道是什么東西。我就去問媽媽:“媽媽,這是什么?”媽媽看了看,說:“這是人們抽水的水泵,只要先往里面倒一些水,然后用手用力一壓,就可以出水。”我試了試,還真可以。我心想:這水泵可真神奇!
吃午飯前,我和爸爸拿著魚竿來到魚塘邊準備釣魚。我們掛上魚餌,把魚竿用力一甩,然后坐在地上,靜靜等著。十分鐘過去了,突然魚漂動了,爸爸使勁一提,魚就離開了水面。這條魚很小,全身為灰色。我們把它裝進水桶,然后又繼續釣了起來,直到釣了四條魚,我們才回家吃中午飯。
這次體驗,讓我感到了快樂,也讓我感到了農民的辛苦!
小學生農村生活體驗大全(18篇)篇十三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平陽小主人報的小記者們,一起來到了平陽山門曉坑鄉,去體驗一下農村生活。
我是和筱晴組成一組,不幸地是,我們要和一個男孩組成一個團,外加一個導游。
到了曉坑鄉,老師安排我們先回宿舍休息了之后,就要求我們開始交朋友。我們倆交到的朋友是一位小男孩。他大約有十歲,黑黑的小臉上,嵌著一個尖尖的翹鼻子。短短的頭發,看起來好像挺帥的。濃濃的眉毛下閃著一對大眼睛,烏黑的眼珠挺神氣地轉來轉去。可有意思了!你不知道吧,他是曉坑小學的學生,就是我們的導游。
我們先去參觀了他們的學校,嘿!看不出來,這個學校還瞞大的!參觀完之后,我們就去吃飯了。
吃過飯后,老師帶領我們玩“尋寶”的游戲。在這個游戲里,我尋到了一個“藝”字,老師獎勵我一根香腸和一個梨子。哇!我高興極了!今天的收獲真大呀!就這么玩著玩著,不知不覺地一個下午,就這樣過去了。
晚飯,老師叫我們自己包餃子吃,我們個個高興極了!接著,我照老師的樣子拿起一塊餃子皮,搓了一下面粉,放在手掌中間,接著,用勺子鏟了一勺子肉餡放在餃子皮中央,最后用手把餃子皮的邊緣捏緊,可是還是露了餡。但我沒有灰心,繼續包自己的餃子。就這樣,我包了好幾個的露餡餃子。不過,我還是覺得很開心,因為能夠嘗到自己包的餃子了。
第二天,我們吃了早飯就去游覽曉坑美麗的田野。在那里,我們也知道了許許多多的東西呢!比如說:芋頭、柿子……接著,我們又去參觀了小兔子們的家。
在參觀小兔子的時候,我了解到了:其實兔子有點像貓,個性獨立,但有時會很黏人,怕孤單,所以每天一定要抽出時間和它玩、兔子很愛干凈,在籠子里它會在固定地點方便,通常是在放飼料的另一邊角落、兔子不能洗澡,還不要讓它驚嚇過度,而且不要讓它喝太多水等等。
這次曉坑之行讓我知道了許多的知識,也懂得了許多的道理。真是不需此行。
小學生農村生活體驗大全(18篇)篇十四
前年初夏,奶奶邀我一家回老家挖土豆。
來到山上,一眼望去是一片的綠色,稻田里長滿了水稻,隨風飄動。準備好工具,我們便前往奶奶的土豆田。
爬上坎,我們看見的是許多摔倒的植株。奶奶拿起鋤頭,對準一株歪倒的植株,用力砍了下去。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吃力地拿起鋤頭。“啊!”鋤頭太重,一下子砸了下去。我眼睛一閉,驚叫了一聲。頓時,一顆植株被我砍成了兩半。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哈哈大笑著。我有些不好意思,把鋤頭放在一邊,動手拔起植株。不一會,好幾顆土豆連根拔起。我想:嘿嘿,中飯有著落嘍!
我又重新掄起鋤頭,扣準方向與力度,用力砍了下去,手將鋤頭往回一拉,一顆土豆就滾了出來。我繼續努力,汗水一滴一滴往下滴。經過大家共同的努力,面對著一筐滿滿土豆,心里美滋滋的。
稻田里的水稻依舊迎風搖擺,門前桌旁,大家邊閑話家常,邊吃著自己的勞動成果,人景交融,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鄉村風景畫。
小學生農村生活體驗大全(18篇)篇十五
最有趣的是假期里去農村體驗生活了,如果能去農村春游是再好不過了!
我媽就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我想就帶上同學去媽媽的故鄉――永嘉去春游吧,老媽也許會很高興為我們當導游的。
永嘉的溪水特別的清澈,溪里有肥肥的溪魚、溪螺、蝦……我們可以去抓魚、抓螺,也是蠻有意思的。抓魚可是個累活,那里的魚又肥又滑,很不好抓,但我覺得比靜靜地坐在椅子上釣魚有趣多了。
走在鄉野的路上很放松,不用擔心有車經過,牽著羊的人倒是蠻多的,多在鄉間走走,可以呼吸清鮮的空氣,滿眼蔥綠,田野上的香風吹在臉上,感覺真舒服!
然后,就該去看看農家的雞了,我最期盼的就是抓雞了。當你靠近它們的時候,它們就會拼命拍打著自己的翅膀,最神奇的是農家的雞竟然會飛,不過飛了一會兒也會落下來,我們再撲上去……農家的雞真是神奇!
既然來到了老媽的故鄉,就應該請同學們到婆婆(媽媽的阿姨)家,把我們抓的大肥魚、田螺和“飛雞”燒起來飽餐一頓,再叫上幾道農家小菜,那才有意思嘛。吃好了之后,我們再繼續去觀花,在農村的春節里,幾乎四處都能見到花。最愜意的是在草地上打幾個滾,玩玩游戲:老鷹抓小雞、一二三木頭人……回去之前,還要去看看外公外婆的橘子園。這個橘子園在那里算大的了,春天里,開滿了橘子花。
這樣“體驗農情”的春游活動實在是太理想了,如果真能這樣就太好了,趕緊跟媽媽和老師提建議去!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杏花出墻來。”春姑娘像一位仙子,用溫情的雙手把一朵朵鮮花插滿大地:迎春花穿著金黃色的裙子與風先生翩翩起舞譜出一曲春天的交響樂。
我建議大家到農村里玩一玩,尋找一下春天的腳步,草地上,大樹上,山坡上,到處彌漫著春天的氣息。茉莉花,玫瑰花,太陽花各各綻開了笑臉。美極了。我們在那里可以玩各種各樣的游戲,比如捉蝴蝶,釣魚,放風箏……到了一個小河邊坐在岸邊津津有味的釣起了魚,那魚在水里活蹦亂跳,恨不得穿著泳衣跳到河里去抓魚。
晚上,我們到一片寬闊的草地上吃著烤魚,我們先點起火,把木根插在魚里,用火烤著,半小時過去了,我們的魚烤好了,我們吃上了香噴噴的烤魚。晚上睡覺時兩人發一個帳篷,自己搭好,睡覺,我們在做夢時都想到了早上游玩時的樂趣。
我喜歡鄉村的田野。它像一幅展開的畫卷,充滿詩情畫意。如果我是畫家,一定要用水彩筆畫下這迷人的田野,讓他永遠鋪展在你的眼前。
朋友們,春游來農村看看,你一定不枉此行。
每年五一小長假,我都要跟媽媽去姥姥家玩。
一下車,清新的空氣便迎面撲來。電線桿上,幾只小燕子在嘰嘰喳喳地交談著,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農村很寬闊,到處都是果樹和農田。
吃完午飯,我邀請兩個認識的小朋友跟我一起去山上踏青。在路上,我們一邊哼著小曲,一邊做著有趣的小游戲,快活極了!
首先我們來到了山間的小果園,那里有很多野菜。各式各樣的野菜,有的能吃,有的不能吃。伙伴們拿出小鏟子,一邊認真地辨別,一邊開始挖野菜,看著他們熟練地動作,我在非常羨慕。我也拿起鏟子,學著他們的樣子,一下一下地挖起來,起初沒有掌握好技巧,小蒜的'蒜頭被我鏟得無影無蹤了,只剩下了小小的蒜葉。后來我學著其他小朋友的樣子,小心翼翼地鏟起來,這次終于將野菜完整地挖出來了。遍地都是野菜,不大功夫,我們就挖滿了一籃子。
提著籃子,我們繼續往前走,這次我們又來到了蔥地。這里的小蔥綠油油的,長得很旺盛。這次我們要拔一些小蔥。我本以為拔蔥是很簡單的事,但事實并非如此。第一次由于我用力過大,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惹得其他小朋友捂著嘴笑起來。第二次,由于用勁太小,蔥白留在地里了。真是可憐的小蔥呀!我心想:唉,拔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小朋友們的幫助下,我們終于拔滿了一袋小蔥。
提著一籃子野菜和一袋小蔥,我們滿載而歸。
這次踏青,我感覺到大自然的偉大,更感覺到草木的蔥蘢,鮮花的浪漫,水的柔情,山的雄偉。“啊,大自然你真美!”
我理想中的春游是去我奶奶老家文成,去那里感受一下真正的大自然。
我奶奶家門前有條小溪,溪水很清,到了夏天就可以下到溪里洗澡。附近還有一片小森林,森林里有許多小鳥,歌聲婉轉,我要帶同學們去聽。媽媽家門口常有一只母雞率領著小雞在覓食,也有大公雞在門前大踏步地走來走去,像個神氣的將軍,見見這些原生態的動物朋友,同學們一定會喜歡的。
春游時,最好叫上一個植物專家,讓他帶我們去小森林里觀察認識各種植物,告訴我們哪些野菜是能吃的,哪些植物是可以做藥的。這樣既學了知識又有的玩,一舉兩得。
最棒的是午后大家一齊在小溪里玩水、游泳,那樣干凈天然的泳池,城里可找不到。
小學生農村生活體驗大全(18篇)篇十六
車子行駛在公路上,兩旁是一望無際的田野。
沃野里是種子生根、發芽的地方,株株苗兒在這里迎接著陽光,吸吮著雨露。
我和爸爸下了車,走在散發泥土清香的田埂上,心里別提有多么歡喜了。
眺望遠方的一畝畝地,滿是翠綠,有幾位農民正埋頭苦干著。“咦,怎么沒有稻子?”我暗自納悶。“走,走啊。”爸爸拉著我的手,快步帶我去前面一位老奶奶那兒。老奶奶頭戴一頂帽子,身上穿著一件非常樸素的藍色外衣,枯瘦的手上握著鋤頭,正在翻地。
爸爸很快就和老奶奶交流了起來,我在一邊看著老奶奶“輕松”地鋤地,手不覺癢癢的,也想試試。我試探著問:“可以讓我試試嗎?”老奶奶微笑著把鋤頭遞給我,用鼓勵的眼神看著我。我把鋤頭提起,再砸下去,雖說不重,可也夠累的,才鋤了幾下,就氣喘吁吁了,忙把鋤頭還給老奶奶。
老奶奶笑了笑,又繼續鋤地。“您是在種什么?”爸爸問。“是蠶豆。”老奶奶把蠶豆遞給我,我聽著老奶奶的話,在一個坑里播下了四粒蠶豆,心中祈盼著它們能快快長大。
“這么大的地有多大?”我問老奶奶。老奶奶想了想,回答:“大約八分吧,一畝地是十分。”“那種稻子年產量呢?”“大約是八百斤左右吧,多時有一千到一千二百斤左右吧。”“那夠一家三口吃多久呢?”“這個要算咧,我們家里五六口人,去年吃到現在還沒完呢。”“您年收入是多少?”“一畝地大約一萬元左右吧。”……不論我怎么問,老奶奶縱使熱情耐心地回答,這也許就是農民那質樸的品質吧。
我的第一個中秋節是我最快樂而新奇的體驗。因為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開車去了爺爺家——那是一個充滿詩意的童話般的世界,是我來到這個世界從未看到過的美麗風景。爺爺的家在黃河邊上,黃河水養育了爺爺、奶奶這一代人,同時也是爸爸童年快樂的記憶。媽媽抱著我到處給我指著這些新奇的東西——已結滿碩果累累的向日葵、馬上就要凋謝的西紅柿(綠色已經凋謝,但是掛滿了果實)、青椒、茄子還強勁的成長著(甚至還開著小花呢)……在瞧瞧屋子后面,有那么多的蘋果樹和梨樹,結滿了紅彤彤的果實,爺爺說要等我回來再采摘它們呢!真是太好了,都是純綠色食品啊,我可以美美的吃個夠!!(爸爸摘了一個西紅柿,我抱起就開始亂啃了,真是太好吃了,媽媽發現時,我基本吃了個光光,“小祖宗喲,媽媽給你穿得新衣服……”“哈哈!!老媽,今兒這衣服勞您好好洗吧!!”
還有呢,爺爺家還有我從沒有見到過的小羊,小狗,小雞,小貓,小豬豬……真是太好玩兒了!
怎么樣,我這中秋節過得最美了吧!
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去了大姨家,到了那兒是晚上八點多,大姨剛從地里勞動回來,正忙著喂豬、喂羊、喂馬、喂雞呢。看到我們去了,勞累了一天的大姨還為我們包了羊肉餃子。我也順便幫忙包了自己最拿手的大片餃子。
吃完晚飯已經十一點多了。我們才準備睡覺。第二天,四點半的時候大姨已經起來給我們準備早餐了,六點鐘的時候大姨就叫我們吃早飯了。我問大姨為什么這么早呀?大姨說:“我們還要下地勞動呢!”我趕緊吃完早飯,收拾一下,也和大姨去了她們家的玉米地里,幫大姨摘玉米。玉米長的非常茂盛。接著我們又去了葵花地,葵花也長的很茂盛。這使我想到了這么好的庒稼與大姨的辛苦是分不開的。同時我也懂得了勞動人民是多么的辛苦,我們吃的每一粒糧食都是她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
所以我們要珍惜每一粒糧食,正如憫農那首古詩里說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今天,伯父的牛場要賣牛。我很好奇,又和爺爺去了。
我到牛場時,看見一輛高大的貨車停在那兒,車頂上有一個伙計,正系著繩子,牛場門口站著兩個男人,正指著本子上的價格講價。看來,賣牛已經開始了。伯母出來看見我,喊道:“快進屋里,牛沖出來很危險的。”我跑進屋,覺得看不過癮,就又偷偷溜了出來。
第一頭牛被拉出來了,伯父牽著牛,伯母、舅婆用掃把在后面趕。這頭牛很暴躁,搖甩著繩子。伯父把牛關進一個籠子,正當我以為他們要把籠子抬上車時,伯父打開籠子門,把牛又牽了出來,趕上車,把牛繩交給車上的伙計。為什么要把牛趕到籠子里再牽出來?爺爺告訴我:“那個籠子是稱”。
第二頭牛很溫順,它乖乖地走過籠子,乖乖地上車。“那頭牛較小,所以溫順。”爺爺說。
趁第三頭牛沒牽出來,爺爺把我帶到牛場邊,指著一個個方方正正的大坑,說:“那是飼料池……”沒等爺爺說完,一頭暴躁的黑牛沖了出來,它搖頭晃腦,牛蹄子踩得“得得”響。看樣子它直想往我這邊沖過來。我很緊張,心想:這牛是想從我頭上踩過去嗎?我想得越來越緊張,全身發抖。再往旁邊的兔籠里瞟一眼,兔子正悠閑地吃著青菜,一點兒都不害怕。哎,我連兔子都不如啊!
最后一頭牛最狡猾了,它假裝乖乖地走進鐵籠子,卻在走出鐵籠子的那一刻突然往對面的山坡跑去。還好伯父緊緊地拉著繩子,但是伯父也被牛拖得一臉“誰來救我”的驚恐表情。不過最終牛還是被拉上車了。
我和爺爺開心地回家了。
剛回到南靖老家,我歇了會兒,就纏著爺爺帶我去玩。爺爺爽快地同意了,說:“我帶你去摘青棗、楊桃吧!”
爺爺抱我上了摩托車。摩托車“轟轟”地啟動了。路上,許多雞鴨亂跑。爺爺無須避讓,雞鴨可機靈了!“噗”地一聲就沒影了。我還看見一隊雞在過馬路,它們排著整齊的隊伍,邁著整齊的步伐;隊伍中有公雞、有母雞,也有小雞。
棗園到了。哇,雖然太陽大,但是棗樹密密麻麻的枝葉擋住了陽光,在棗林里十分涼爽。一個個青棗像翡翠掛在樹上。這些青棗的綠色深淺不一:有像玉的淡綠,有柳枝發芽的嫩綠,有小荷葉那不深不淺的綠……最多的是草芽的綠。抬頭一看,不遠處有個高高的十字架上架了個稻草人,比棗樹還高得多。稻草人用舊麻袋搓個團做頭,頭上戴個破桶當帽子,再在“十”上套破衣服,哈哈,太滑稽!爺爺說:“那稻草人,用來嚇走鳥,鳥就沒法偷吃青棗了。”我卻想:鳥兒真笨,有那么高的人嗎?難道鳥兒們都是從“笨蛋”里孵出來的?一邊胡思亂想著,一邊摘青棗。
摘完青棗后,爺爺帶我走過一片荒田,又來到一片林子,是楊桃林!楊桃大多都還很綠,不是“好貨”。我得仔細挑了。爺爺找到“楊桃農夫”,“楊桃農夫”說我摘得不好,又換了兩個好的給我。
我和爺爺滿載而歸。
小學生農村生活體驗大全(18篇)篇十七
每年的暑假我都會回老家體驗田園生活——姥姥家,每次的感覺都會不一樣,每次回老家都會讓我興奮不已。
我經常會來到姥姥飯店附近玩耍,姥姥家的飯店開在三個村子的路口之間,也就是說飯店的前后左右都有一望無際的莊稼,一眼望去就像一片綠色的海洋,它們在微風的吹拂下左右搖擺,好像在熱烈歡迎我的到來,莊稼地里有忙碌的鄉下人家,他們有的在地里拔草、有的在地里澆水、有的在地里打農藥、有的在地里······看著綠油油的莊稼,看著辛勤的鄉下人家,眼前頓時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他們這里的人非常熱情,從村這頭到村那頭,不管你走到哪里,只要碰到有人的地方,他們都會熱情的打招呼,還有他們各家的自留地里,都會種些瓜果、蔬菜之類的,來到自留地可謂是瓜果飄香,你不管路過誰家的自留地,只要他們的瓜果、蔬菜早熟了,他們都會熱情的摘下一些瓜讓你吃或摘下一些蔬菜讓你帶回家,他們這里每家都是互來互往,我給你一些瓜呀!你給我一些菜呀!熱情的不得了,看到這些情景讓我感動,這里不管是瓜還是菜都是無公害的,吃著放心、吃著舒心。
他們這里的鄉下人家每家幾乎都養有牛呀、羊呀、雞呀、鴨呀、豬呀、狗呀之類的,這些有的是我在城里看不到的,一到吃飯的點它們都很熱鬧,哞哞、咩咩、咯咯、呱呱、哼哼、汪汪的亂叫,那個熱鬧呀!就像開了一場好聽的音樂會一樣,有意思極了,這里的鄉下人家還有一個習慣,就是到了晚上吃飯的時候,你會看到他們把飯桌搬到院子里,全家人圍著桌子吃飯,他們旁邊雞呀、鴨呀、狗呀都圍著桌子轉,這時會有調皮的小狗時不時的逗得雞呀、鴨呀亂跳亂叫,別小看它們,它們可都是鄉下人家的一份子,它們和鄉下人家在一起的情景,頓時繪成了一副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
這里的鄉下人家都很熱情,不像我們城里人,門對門都不認識,更別說在小區里或路上了,他們這里的環境也很好,不管走到哪里都是全天然的,都是綠油油的空氣新鮮極了,這里的田園生活真是讓我們城里人向往呀!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學生農村生活體驗大全(18篇)篇十八
這個星期六,我來到了我的老家——柴谷嶺體驗農村生活。
來到農村,城市里的pm2.5便遠離了我,就連每一次的呼吸都是那么的舒服,使我在哪里駐足了好一會兒,才戀戀不舍得離開,開始一天的鄉村生活。第一步:喂雞。俗話說得好“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可雞不像人,怎么能讓他聽我的話呢?起初,那些小雞們像是串通好似的,一見到我就四處逃避,使我無從下手。我急了,使出“河東獅吼”,心想,這下你們該乖乖聽話了吧。可這些小雞們被我一嚇,變得不安分起來,左跳跳,右啄啄,似乎是對我的命令發出抗議。幸虧有奶奶在一旁指點,我才勉強過了這道鬼門關。
接下來就該是放鴨子了,只見我手里拿著竹竿,一邊胡亂揮舞著,而那些鴨子在我的“英明”領導下,那些鴨子便一哄而散,就像一盤散沙,而我在瞬間變成了一個“光桿司令”。有些鴨子在爺爺家門前大搖大擺的散步;有的像將軍似的帶了幾只“鴨兵”正在巡邏。“唉,又搞砸了!”我不禁在心里暗暗叫苦。可就在這時,突然發生了一件神奇的事情,那些鴨子好像聽到了我的心聲,自動排成了一隊,我才勉強撐過了這一關。
雖然今天,我累得上氣不接下氣,但是,我的心里卻像吃了蜜一樣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