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看完電影或者活動之后都喜歡寫一些讀后感,這樣能夠讓我們對這些電影和活動有著更加深刻的內容感悟。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秀的讀后感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水滸傳的讀后感水滸傳讀后感初中實用篇一
在梁山泊中有一位我非常喜歡的英雄,他就是“花和尚”魯智深。
魯智深本名魯達,原是一名軍官,因打抱不平而失手傷人性命,為避吃官司,被迫出家作了和尚,他師傅給他起了個法名為“智深”。
我喜歡他愛憎分明,見義勇為,扶危濟困,嫉惡如仇。當他傾聽了金家父女對鄭屠的血淚控訴后,就非常同情關心他們,既贈送銀兩,又親自保護他們逃離虎口。而對惡霸鄭屠則十分痛恨,在懲罰他時失手三拳將其打死。魯智深與金家父女素不相識,與鄭屠也無個人恩怨,他的作為充分表現了他愛憎分明的立場,見義勇為的高貴品質和對受壓迫者扶危濟困,對壓迫者嫉惡如仇的性格特點。
我喜歡他慷慨大方,仗義疏財。當他了解了金家父女的不幸遭遇后,雖然自己與他們非親非故,卻馬上主動提出要給金老盤纏讓他們回東京老家。小說中為凸現魯智深的這一性格特點,還用李忠的“小氣”作了陪襯。當李忠不爽利地從自己身上只摸出二兩銀子時,魯智深便認為李忠不仗義,當即把那二兩銀子丟還給李忠。
我們要向“花和尚”魯智深學習,學習他的一身正氣、有勇有謀,為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挺身而出。當然,也要講求方式方法,在法律的框架下見義勇為,不能因為做好事把自己也搭進去。
水滸傳的讀后感水滸傳讀后感初中實用篇二
最近,在網上看到不少人對《水滸傳》里武松打虎的故事,提出了別樣的看法。有人認為武松打虎是不保護野生動物,因此武松稱不上英雄。
為此,我根據當時的歷史環境和特點,重新審讀了一遍《水滸傳》,得出的觀點是——武松打虎乃真英雄也。
試想一下,古代沒有野生動物保護法,所以武松打虎時并不違法。在當時,那只大老虎經常危害山下的村民,使大家苦不堪言,除掉老虎,也是眾望所歸。那天,老虎和武松對峙的時候,如果武松不把老虎打死的話,老虎就會把武松吃掉,人命可比虎命珍貴哦。再者,武松打虎的故事發生在遙遠的宋代,當時老虎數量可觀,不像今天這么稀有;后來李逵不是一下子殺了五只老虎嗎?可見當時虎有很多,猛虎傷人也是常事;當時人們是談虎色變,官府也貼告示重賞能除惡虎之人。
武松有勇有謀,他憑一身好武藝,憑著十八碗酒的后勁兒,出生入死才打死老虎,當武松為民除害后,受到官府嘉獎,圍觀人們個個稱他是“英雄”。我們可不能讓英雄在幾百年后成為罪人。
所以,武松當然是真英雄!
水滸傳的讀后感水滸傳讀后感初中實用篇三
這個假期里,我有幸讀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
《水滸傳》這本書主要講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宋江因為被朝廷壓迫而登上了梁山,眾好漢推選他為梁山泊的老大,他們便到處起義,抗擊朝廷。后來梁山泊的好漢受了朝廷的招安,又奉宋徽宗趙佶之命去鎮壓方臘的起義軍,雖然方臘的起義軍被鎮壓了,但是梁山泊好漢們卻是“鳥飛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焙脻h們走的走,死的死,沒有太好下場的。
許多人都認為宋江是一個英雄漢,但是宋江這個人物形象在我的心目中并不怎么樣。
宋江是一個做作的偽君子,當他“請”盧俊義上梁山時,宋江甚至還演戲,假裝讓盧俊義當老大。這和劉備當年摔阿斗一樣,無非是收買人心,提高自己的擁護度罷了。要不然,以盧俊義的名聲、人緣還有實力,早就當上老大了。
宋江還是一個外強中干、色厲內荏的草包。他能當上老大,純是靠他的假仁假義。宋江其實并沒有什么真本事,出謀劃策是吳用,率兵打仗是盧俊義,那宋江呢?只不過是坐在太師椅上聽著報告罷了!
宋江是一個特別自私的小人,當他喝了高俅的毒酒后,還拉上李逵一起喝,使得李逵成了宋江的陪葬品。而這原因卻是宋江怕自己死后,李逵會聯合好漢們再次造反,這樣會“玷污”自己的名譽。他自私到竟然把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好兄弟給毒死了。
宋江是一個見利忘義的小人。正是因為他禁不住誘惑,才當上了朝廷的走狗去鎮壓方臘。嗚呼!除了宋江以外的可憐的一百零七位好漢,在宋江這個偽君子、草包、小人的帶領下,成了封建朝廷消除異己的劊子手!哀哉!
水滸傳的讀后感水滸傳讀后感初中實用篇四
水滸傳相信大家都知道,一向不太愛半文言的書,所以我現在才讀了水滸傳,發現遠沒有自己想的那么枯燥無味。
在水滸傳里,我最喜歡的人不是宋江,不是吳用,而是浪里白條張順。有人會為此感到奇怪,可能是因為自身不會游泳,所以我對會游泳的人極為欽佩,但書里會學水的有其他人,比如張順的`哥哥張橫,還有李俊、童威和童猛都會水,但書中是這么說張順的:“渾身雪練也似一身白肉,浮得四五十里水面,水下伏得七日七夜,水里形似一根白條,更兼得一身的好武藝……”雖說有夸張成分,但也顯出張順在水中的厲害,尤其是在第三十八回,黑旋風斗浪里白條中,張順在陸地上雖然吃虧,但在水中李逵卻被張順收拾了一頓。由于被言情小說毒害,我自動把張順的那一身白肉腦補成雪白的肌肉,所以張順在我心中就是一個水性好的美男子!
我也喜歡張清,因為他很強,石子擲無虛發,連打一十五員梁山泊好漢。
李逵是一個讓我又愛又恨的人物,他很孝順,也很講義氣,敢勇當先,說話也像個小孩子,常常引人發笑。但另一方面,他太魯莽,不聽人的勸告,好殺人,李逵殺了小衙內那回就使我很氣憤。
我最喜歡看武松打虎和武松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的那幾回,簡直大快人心,我真佩服武松的機智!
梁山泊陸陸續續聚集多少好漢啊!我真羨慕他們的快活。
讀到張順死了,我心中全是惋惜悲哀,但下一回接著又說,“張順魂捉方天定”,我真是又想哭又想笑,大哥,不愧是我看上的人,猛?。∵B宋江也死了,在死之前,擔心李逵會反朝廷,壞了梁山泊替天行道的忠義之名,也將其毒死。連張順死了我都沒哭,看到這里我竟淚如雨下。忠義!忠義!忠義是有多么重要,梁山泊上設的堂也叫忠義堂,忠,忠心,對國家,對自己;義,義氣,對兄弟。宋江一心想要報效朝廷,只是做錯了選擇,奸佞當道,皇帝被蒙蔽了雙眼,一顆忠義之心對于那些奸臣來說是多么可笑,一顆釘子,拔就拔了吧!花開又被風吹落,云皎哪堪云霧遮!所以宋江他們走向失敗該是必然的。
也許我的感受不深,也許我還有一些東西沒悟懂,但這確實是我的真實感受。
水滸傳的讀后感水滸傳讀后感初中實用篇五
這次課我們學習了《水滸傳》的第六十回——公孫勝芒碭山降魔,晁天王曾頭市中箭。
主要講的是史文恭寫了一首小詩:剿除晁蓋上東京,生擒及時雨,活捉智多星。主要說了:要殺晁蓋,活捉宋江和吳用。晁蓋知道后,便要去殺了他們。后來,有兩個和尚告訴晁蓋知道史文恭的下落,晁蓋便相信了,晚上他帶著幾個大將一起前往。這時,一支箭正好刺中了晁蓋的臉上,后來,他們發現箭上有史文恭三個字,這支箭是毒箭。深夜,晁蓋對宋江說讓那個射箭的做梁山泊的主,剛說完,晁蓋便死了。
而且我認為晁蓋沒有當老大的資格,因為他相信了兩個和尚,他是被想立功沖昏了頭腦了么,說明他做事從不想前因后果,所以我認為他沒有資格。
以上便是我這次課的全部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