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組織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同時也便于教學活動的評估和反思。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創意十足的大班教案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新鮮的教學想法。
大班語言教案祖國之最(通用17篇)篇一
1、知道國旗、國歌等代表著我們的國家,是國家的標志。
2、為對國家作出杰出貢獻的人感到高興,萌發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3、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1、國旗、長城的圖片,國歌音樂。
2、活動前引導幼兒有意識地向成人了解為國爭光的先進人物和事例。
3、事先錄制好運動員比賽的精彩片斷與領獎的情景,收集有關圖片。
(一)開始部分:
師:“我們每天做操前都要升旗,升旗時奏的歌是什么歌?”(國歌)升的旗是國旗。
(二)基本部分:
2、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首歌。(放國歌磁帶)。
“這首歌和我們平時聽的歌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
“除了我們升旗時奏國歌,還有什么時候奏國歌?”
3、我們來看一看他們在干嗎?(播放運動員比賽領獎的錄像)。
(1)提問:這是哪個國家的運動員?你怎么知道的?
4、知道國旗、國徽是祖國的標志。
提問:
5、拓展經驗,感知多種代表國家的標志。
提問:還有那些東西也可以代表祖國?你什么時候見過,在哪兒見過?(龍,長城,國徽,天安門……中國結,中國畫)。
6、激發幼兒做中國娃的自豪感,有為國爭光的愿望。
(三)結束部分:
我們小朋友現在要好好學習,多學知識、本領,長大了為國家爭光!
通過這次教育活動,使幼兒重新了解我們的祖國,激發了幼兒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的情感,對祖國深深的感情和祝福但是,這只是短時的情感體驗,應該在以后的教育活動中以及在和家長在生活中多多了解國家大事,更多的激發幼兒的愛國之情。
大班語言教案祖國之最(通用17篇)篇二
1、能理解詩歌內容,看圖標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2、能完整的語句表達自己對祖國的認識。
3、熱愛家鄉,熱愛祖國,體驗成長的快樂。
圖標:“我最愛祖國”的配套掛圖
1、以談話的形式導入活
(1)、“你們現在上什么班?”教師出示圖標“大”同樣出示圖標“中”“小”
(2)從小到大,你最愛誰?
(3)你喜歡什么?
2、初步了解詩歌內容。
“你們聽到了什么?”
3、教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分段出示圖標。
第一段,媽媽問了我什么?
第二段,爸爸問了我什么?
第三段,現在我上大班了,是怎么回答的?
4、邊看圖標邊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5、幼兒分角色朗誦
這首詩歌可以分成幾段?你是用什么方法分的?
你最喜歡哪段?為什么?
大班語言教案祖國之最(通用17篇)篇三
1、重點:初步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2、能看圖標,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3、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體驗成長的快樂。
圖標:大、中、小、相關掛圖。
(1)小朋友,你們現在上什么班?
(2)(大班)教師出示圖標“大”。
(3)去年呢?(中班)教師出示圖標“中”。
(4)你們剛進幼兒園時呢?(小班)教師出示圖標“小”。
(5)從小長這么大,你最愛誰?
(6)你最喜歡什么?
(1)我也認識一個和你們一樣大的小朋友,我們聽聽看他最愛誰?
(2)最喜歡什么?
(3)教師朗誦詩歌一遍“你們聽到了什么”
(1)媽媽問我什么?小班的時候我是怎么說的.?
(2)爸爸問我什么?中班的時候我是怎么說的?
(3)現在我上大班了?我是怎么回答的?
(1)這首詩歌可以分成幾段?你是用什么方法分的?
(2)你最喜歡哪一段?為什么?
大班語言教案祖國之最(通用17篇)篇四
1.能理解詩歌內容,看圖標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2.能完整的語句表達自己對祖國的認識。
3.熱愛家鄉,熱愛祖國,體驗成長的快樂。
能理解詩歌內容,看圖標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能完整的語句表達自己對祖國的認識。
1.物質準備圖標:“我最愛祖國”的'配套掛圖。
2.經驗準備知道自己先上的小班,再升入中班,最后是大班;知道祖國的國旗和國歌。
一、以談話的形式導入活。
1.師:“你們現在上什么班?”教師出示圖標“大”同樣出示圖標“中”“小”
2.師:從小到大,你最愛誰?
3.師:你喜歡什么?
二、初步了解詩歌內容。
你們覺得他最愛誰?最喜歡什么?
第二遍師:那爸爸媽媽還有老師問了我什么?我又是怎么回答的?我們再來聽一遍。
小結:把這些好聽動話連在一起就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名字叫《我最愛祖國》。
“你們聽到了什么?”
三、教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分段出示圖標。
第一段,媽媽問了我什么?
第二段,爸爸問了我什么?
第三段,現在我上大班了,是怎么回答的?
四、邊看圖標邊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五、幼兒分角色朗誦。
師:這首詩歌可以分成幾段?你是用什么方法分的?
你最喜歡哪段?為什么?
大班語言教案祖國之最(通用17篇)篇五
1、感受歌曲《大中國》的自豪氣勢,熟悉旋律,初步跟唱。
2、理解歌詞含義,認識長江、黃河、長城和珠穆朗瑪峰。
3、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4、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
1、《小朋友的書·我的祖國叫中國》;磁帶及錄音機。
2、中國地圖一張;小鈴、鈴鼓、圓舞板等打擊樂器。
1、欣賞歌曲《大中國》。
教師告訴幼兒歌名,聽一遍錄音歌曲,提問:你聽到這首歌有什么感覺?
今天我們來欣賞一首歌曲,她的名字叫《大中國》,你聽到這首歌有什么感覺?
教師清唱一遍歌曲,提問:你聽到歌曲里唱了什么?
現在再來聽聽,你從歌詞里聽到了什么?
2、理解歌詞,了解祖國大好河山。
教師在中國地圖的對應位置上用簡筆畫標出長江、黃河、長城、青藏高原、珠穆朗瑪峰。
根據歌曲內容提問,幼兒回答后,教師唱出歌詞。
“兄弟姐妹都很多”指的是誰?(中國有56個民族)。
“家里盤著兩條龍“指的是什么?(長江和黃河)。
3、播放錄音歌曲,幼兒自由跟唱。
現在你跟著音樂,我們輕輕的唱一唱。
4、教師引導幼兒選擇打擊樂,如小鈴、鈴鼓、圓舞板為歌曲伴奏。
選擇適合的節奏進行伴奏,如小鈴:x000︳x000︳。
鈴鼓:x000︳x000︳。
圓舞板:xxxx︳xxxx‖。
5、播放《打中國》的歌曲做背景,結合《小朋友的書·我的祖國叫中國》第7頁“祖國真大”,請幼兒在地圖上用藍色畫出長江,用黃色畫出黃河,用灰色畫出長城,用綠色畫出珠穆朗瑪峰。
課堂上,我讓幼兒觀看祖國插圖,了解祖國特點,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認識祖國各地不同的人的活動,感悟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自豪。
大班語言教案祖國之最(通用17篇)篇六
1、通過談論祖國媽媽的偉大,啟發幼兒用多種材料繪制自己對祖國媽媽的形象理解。
2、在親手制作賀卡的過程中,激發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3、感受國慶節歡快的氣氛。
各色各形狀的卡紙人手一張、記號筆人手一支、
自選材料——各色皺紙、長條及時貼、花色餐巾紙、各色手工紙。
在巧手坊進行。
一、開始部分:
教師出示地球儀,讓幼兒找一找中國在哪里?
二、基本部分:
1、說說祖國媽媽的偉大,加深對祖國媽媽的形象理解。
2、師:昨天我請大家查資料,用一句話來表揚我們偉大的祖國媽媽,誰想給大家說說?
3、估計幼兒的回答(我們祖國媽媽真偉大,她有……)。
建筑——萬里長城、天安門廣場、紫禁城等。
偉人——毛主席、鄧小平等。
歷史——上下五千年、京劇國粹等。
4、小結:祖國媽媽真是偉大,她不僅有讓我們自豪的全球聞名的建筑和悠久的歷史,還有大家說也說不完的優點。我們為有這樣的祖國媽媽而感到自豪!
5、制作賀卡,表達對祖國媽媽的愛。
“祖國媽媽馬上要過生日了,我們一起來做張賀卡作為禮物表達自己的一份心意吧。你想在賀卡上畫些什么呢?”
6、指導:引導幼兒在賀卡上畫上自己對祖國媽媽的形象理解。
7、教師介紹基本材料和自選材料,鼓勵幼兒大膽制作。
三、結束部分:
教師鼓勵幼兒向同伴展示作品,并出示內容豐富、構圖飽滿、色彩鮮艷的幼兒作品。
大班語言教案祖國之最(通用17篇)篇七
1、能理解詩歌內容,看圖標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2、能完整的語句表達自己對祖國的'認識。
3、熱愛家鄉,熱愛祖國,體驗成長的快樂。活動準備:圖標:“我最愛祖國”的配套掛圖。
1、以談話的形式導入活動。
2、初步了解詩歌內容。“我也認識一個和你們一樣大的小朋友,讓我們來聽聽這個小朋友他他最愛誰?最喜歡什么?“你們聽到了什么?”
4、邊看圖標邊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大班語言教案祖國之最(通用17篇)篇八
1、引入激趣:話題引趣。
2、讓幼兒看"大地圖",使他們知道我們的祖國很大。
(1)請幼兒在地圖上找出首都北京的位置。
(2)請幼兒在地圖上找出中國最北、最南的地方。(最北的地方是漠河,那里天氣很冷,到那里去要穿厚厚的皮大衣。中國的最南面是南沙群島,那里一年四季都很熱,到那里要穿很薄的衣服)。
(3)向幼兒介紹我國的世界最高山脈--喜馬拉雅山;東北的大片森林和我國的兩條河流:長江、黃河。
3、引導幼兒看圖片,了解我國的世界之最。
(2)師生共同觀看《故宮》錄像或圖片,教師講解:故宮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有近一萬間房屋。房屋的頂是金黃的琉璃瓦,四周裝飾著各色的圖案,雕刻著龍、鳳等吉祥物。故宮里有大量的珍貴文物,這些都是古代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
4、活動結束:
請幼兒"游覽"美麗的祖國,幼兒自由結伴,在大地圖上的"各地"游覽,說說自己來到了祖國的什么地方,看到了些什么。
師:"小朋友們,"游覽"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后你們有什么感覺呀。"。
師:"那小朋友們,你們覺得我們祖國那個地方最美。"。
讓幼兒自由的發揮語言能動性,表達自己認為美麗壯觀的地方。
大班語言教案祖國之最(通用17篇)篇九
目標:
1、從同一時候各地氣候的不同感知祖國真大。
2、感知詩歌的趣味性,學習用圖標朗誦、記憶詩歌。
重點:
學習詩歌。
難點:
學習用圖標朗誦、記憶詩歌。
準備:
2、有觀看天氣預報的初步經驗,布置好動態天氣預報中的材料。
過程:
1、出示地圖,引起幼兒興趣。
師:你們認識這是什么?
我們的地圖像什么?
2、播放天氣預報視頻,以播報天氣預報的方式來朗誦詩歌。
(1)師:你們看看這位阿姨在干什么呀?
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她今天給我們播報了一段什么天氣預報。
(2)教師朗誦詩歌。
3、幼兒學習詩歌。
(1)回憶詩歌內容,教師逐一出示圖標。
(2)教師完整朗誦詩歌。
(3)幼兒看圖標學習朗誦、記憶詩歌。
4、通過提問讓從幼兒同一時候各地氣候的不同感知祖國真大。
(1)師:我們都看過了天氣預報,有沒有發現全國各地的氣候有什么不同?
我們的祖國真大,南方和北方在同一個時間溫差那么大。作為人你們心里感覺怎么樣?
(2)幼兒自由討論、回答。
(3)教師:我們的祖國很大,南方和北方在氣候上有很大的差異。南方一年四季都很溫暖,而在北方,現在就開始下雪了,很冷很冷,因此在同一個時候我們的祖國會發生很多不同的事情。
5、游戲:動態天氣預報。
(1)幼兒自由分組,教師講解游戲規則,讓幼兒鞏固詩歌內容。
(2)幼兒游戲,結束活動。
大班語言教案祖國之最(通用17篇)篇十
我們的祖國真大》這首詩歌以簡練的話語描述了祖國的地大物博。詩歌運用比喻與對比的手法,如冬爺爺與春姑娘、雪花與鮮花、滑雪與游泳、火爐與西瓜等,勾勒出美麗、博大的祖國形象,表現了作者對祖國深深的愛。大班幼兒的思維方式處于形象思維階段,要讓他們從整體上感知我們的祖國到底有多博大是教學的難點。本次活動要求幼兒從觀察中國地圖開始,說一說曾經去過的地方用了多長時間,通過距離幫助幼兒感知我國的廣大:通過展示北方、南方的圖片引導幼兒體會“冬爺爺的家”和“春姑娘的家”的不同,理解詩歌中所傳遞的南北方差異大的特點,進一步感受祖國的美麗、富饒、強大,激發幼兒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大班語言教案祖國之最(通用17篇)篇十一
使幼兒初步了解祖國地域之遼闊廣大,激發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準備。
本市(縣)、中國地圖各1張。地球儀兩個。一朵小紅花。每個幼兒備一張自己的照片(不超過2寸)。
過程。
1、我的.家在哪里。
教師出示本市(縣)地圖。并提問:“誰能從這張圖上找到我們的幼兒園?”當幼兒找到時,請用小紅花貼到幼兒園的位置上。再請幼兒繼續尋找“我的家在哪兒?”小朋友分組到地圖前找自己的家,找到自己家的小朋友,可把自己的照片貼到上面去。經過大家一番尋找和粘貼,一幅生動、親切的“我的家”的地圖制成了。
教師出示地球儀,并提問:“誰能找到中國在什么地方?”“我國周圍有哪些國家?”此時,教師出示世界地圖,引導幼兒在世界地圖上和其他國家比較,最后得出“我們中國在世界上是個很大的國家”的結論。
3、中國的南方和北方。
教師引導幼兒用生動的事實(我去旅游,爸爸出差……)說明我國南方和北方距離之大。
如“我和爸爸去南方(海口),坐了三天火車才到。”“我和媽媽去北方(齊齊哈爾),坐了兩天火車才到。以此說明中國之大。作為一個中國人,感到自豪。
大班語言教案祖國之最(通用17篇)篇十二
利用課件讓幼兒欣賞祖國的壯美河山,讓幼兒感受到祖國各地四季的不同美景。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學習詩歌活動,感受詩歌所表現出的民族自豪感,培養熱愛祖國的情感。
2、理解詩歌內容,感知祖國地大物博,初步理解祖國“真大”的含義。
3、學習有表情地朗誦詩歌,提高大膽表達、表現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讓幼兒理解并掌握詩歌的內容;。
難點是讓幼兒學習一年四季有哪些季節,進一步理解祖國“真大”的含義。
活動準備。
中國地圖,錄音機、磁帶,畫好祖國版圖輪廓線的背景圖,詩歌相應圖片及內容。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1、引出課題,引導幼兒感受“祖國真大”。
(1)出示背景圖:這是哪個國家的地圖?
(2)尋找家鄉位置,感受“祖國真大”。
2、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知識經驗大膽表達。
二、基本環節。
(一)通過范誦、欣賞圖片、配動作朗誦等形式,引導幼兒帶著問題多次欣賞詩歌,初步感受詩歌優美的意境。(聽聽看詩歌里都說了什么?北方和南方有什么不同?不同地方的孩子們在同一個時候做些什么?)。
(二)集體交流,師、幼共同梳理理解詩歌內容。
1、幼兒交流互動學習:你聽到什么?看到什么?(教師重點觀察、了解幼兒對詩歌理解的程度及遇到的困難)。
(三)多形式支持幼兒學習詩歌。(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表現詩歌意境)。
1、看圖幼兒自主朗誦詩歌。(教師了解幼兒對詩歌內容的掌握情況)。
2、討論:為什么說東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個時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圍著火爐吃西瓜?(進一步理解祖國“真大”的含義)。
(四)學習有表情地朗誦詩歌(引導幼兒充分地感受表現詩歌意境)。
1、學習朗誦詩歌。(初步學習用動作表達詩歌意境)。
2、多形式朗誦詩歌(采用相互朗誦、分段朗誦等形式進行,進一步激發幼兒朗誦詩歌的興趣)。
3、配樂朗誦詩歌(引導幼兒大膽表現詩歌優美的意境。)。
四、結束環節。
教師提出仿編詩歌的要求,引發幼兒的想象性思維。
大班語言教案祖國之最(通用17篇)篇十三
1、培養幼兒對詩歌的興趣,感受詩歌優美的意境,萌發愛祖國的情感。
2、理解詩歌內容,感知祖國幅員的遼闊,初步理解祖國"真大"的含義。
3、學習有表情地朗誦詩歌,提高幼兒大膽表達、表現的能力。
4、感知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5、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中國地圖1幅,課件ppt。
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你知道我們祖國的名字叫什么嗎?""小朋友,你們看看老師手上拿的是什么?""沒錯,這張圖就是我們中國的地圖,你們看看它的形狀像什么?"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師介紹地圖的東南西北。
師:"我們的家在地圖的什么地方?"教師運用地圖導航找到自己所在的位置,從而讓幼兒通過中國————蓼泉的對比感知祖國地域廣闊。
師:"地圖上有許多城市,你們去過哪些城市玩過呢?誰來說說看?我們一起幫他把他去過的城市在地圖上找出來。"幼兒回答。
師:"小朋友們去過的地方可真多啊。"(評析:教師運用地圖使幼兒回憶自己去過哪些城市的過程中,找出這些城市在地圖上的位置,從而讓幼兒通過地圖感知祖國地域廣闊,為下面引出詩歌《我們的祖國真大》打下伏筆。)。
2、情景設計現在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準備好了嗎?我們要開始飛了,飛呀飛呀,好了,請小朋友們睜開你們的小眼睛。
(1)出示圖片〔冰天雪地的風景圖〕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我們現在到了哪里了嗎?我們現在來到了大公雞頭的地方,這里是祖國的北方。這里可冷了,一年四季都像冬天一樣,這兒的雪景是最美麗的,那你們猜一猜這里的小朋友喜歡做什么?〔出示孩子在滑雪圖〕讓幼兒談一談自己的感受現在,請小朋友們閉上你們的眼睛,咱們還要去一個美麗的地方。
(2)出示圖片〔鮮花盛開的風景圖〉小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了大公雞腳的地方,這兒是祖國的南方,你們覺得這里漂亮嗎?這里的天氣可舒服了,一年四季都像春天一樣,鮮花盛開,美麗極了。
那你們知道這里的小朋友最喜歡干什么嗎?〔出示孩子在游泳圖〕讓幼兒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3)師:"誰能告訴我滑雪的時候天氣怎么樣?游泳的時候呢?""老師告訴你們啊,圖上的小朋友可是在同一個時候做的這兩件事,滑雪的小朋友在我國的北方,北方是冬爺爺的家,十月就飄大雪花,游泳的小朋友在我國的南方,南方是春姑娘的家,一年四季盛開鮮花,你說說看,我們的祖國大不大?"。
(4)師:"我們看大公雞的尾巴這兒,這里的人正圍著火爐吃西瓜呢,夏天才吃西瓜,冬天才用火爐,為什么這些人邊圍著火爐邊吃西瓜,你們想不想知道?"師講白天、黑夜高原溫差大,所以才出現這樣有趣的現象。
大公雞的尾巴這兒是我國的西大門,在這里有個神奇的地方,中國的吐魯番盆地,它一天的`天氣變化很大,有句諺語說"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就是指這兒。讓幼兒感受這兒一天之內的天氣變化之大。
(評析:本過程圖標記運用巧妙,幼兒很感興趣,教師通過圖片標記來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感知詩歌的趣味性,從而學說詩歌中的語句,幼兒也容易接受理解,尤其是詩歌的后半段,同一時候不同地點發生的有趣的現象,幼兒學習速度很快。)。
(2)教師朗誦詩歌,幼兒認真聽。
(3)師對詩歌進行簡單的提問,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4)幼兒邊看圖片邊學說詩歌。
(5)集體說詩歌,感知祖國真大及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4、分組表演。
(1)幼兒分三組進行朗誦表演。
(2)男女生分組朗誦。
(3)教師評價。
5、師小結。
今天小朋友們的小眼睛跟著老師去了美麗的地方,還學習了一首好聽的詩歌,你們開心嗎?你們覺得我們的祖國大不大?我們的祖國這么大,小朋友們自豪嗎?等我們長大了,要學習更多的本領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
請小朋友們回家以后把這首好聽的詩歌說給你們的爸爸媽媽聽。
6、活動延伸:"畫地圖"游戲。
教師將地圖拓印下來,請幼兒用畫筆畫一畫祖國的北方和南方,并大膽的介紹一下自己畫的是什么。
北方,有冬爺爺的家,
十月就飄大雪花。
南方,有春姑娘的家,
一年四季盛開鮮花。
啊,偉大的祖國媽媽!
東西南北中的孩子,
在同一個時候,
有的滑雪,
有的游泳,
有的圍著火爐吃西瓜。
大班語言教案祖國之最(通用17篇)篇十四
1、感受歌曲《大中國》的自豪氣勢,熟悉旋律,初步跟唱。
2、理解歌詞含義,認識長江、黃河、長城和珠穆朗瑪峰。
活動準備。
1、《小朋友的書·我的祖國叫中國》;磁帶及錄音機。
2、中國地圖一張;小鈴、鈴鼓、圓舞板等打擊樂器。
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大中國》。
教師告訴幼兒歌名,聽一遍錄音歌曲,提問:你聽到這首歌有什么感覺?
今天我們來欣賞一首歌曲,她的名字叫《大中國》,你聽到這首歌有什么感覺?
教師清唱一遍歌曲,提問:你聽到歌曲里唱了什么?
現在再來聽聽,你從歌詞里聽到了什么?
2、理解歌詞,了解祖國大好河山。
教師在中國地圖的對應位置上用簡筆畫標出長江、黃河、長城、青藏高原、珠穆朗瑪峰。
根據歌曲內容提問,幼兒回答后,教師唱出歌詞。
“兄弟姐妹都很多”指的是誰?(中國有56個民族)。
“家里盤著兩條龍“指的是什么?(長江和黃河)。
3、播放錄音歌曲,幼兒自由跟唱。
現在你跟著音樂,我們輕輕的唱一唱。
4、教師引導幼兒選擇打擊樂,如小鈴、鈴鼓、圓舞板為歌曲伴奏。
選擇適合的節奏進行伴奏,如小鈴:×000︳×000︳。
鈴鼓:×000︳×000︳。
圓舞板:××××︳××××‖。
5、播放《打中國》的歌曲做背景,結合《小朋友的`書·我的祖國叫中國》第7頁“祖國真大”,請幼兒在地圖上用藍色畫出長江,用黃色畫出黃河,用灰色畫出長城,用綠色畫出珠穆朗瑪峰。
課后反思。
課堂上,我讓幼兒觀看祖國插圖,了解祖國特點,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認識祖國各地不同的人的活動,感悟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自豪。
大班語言教案祖國之最(通用17篇)篇十五
目標:
1、通過游戲及看錄象感知祖國真大及各地氣候不同。
2、感知詩歌的趣味性,學習用圖標記誦詩歌。
準備:
中國地圖一幅。
過程:
1、出示中國地圖引起幼兒興趣。
2、會議天氣預報,感知在同一天祖國各地氣溫和氣候的不同。
(1)教師播放“天氣預報”錄象。
(2)提問:為什么北方(如哈爾濱)和南方(如海口)的氣候、氣溫不一樣?
(3)小結:我們的國家很大很大。南方和北方在同一時間里氣候不一樣,北方很冷,南方很溫暖。
(1)欣賞教師朗誦詩歌。
(2)提問:你覺得詩歌有趣嗎?什么地方有趣?
(3)幼兒回憶詩歌內容,教師將有關圖片逐一貼在地圖相應的位置上,如雪花、鮮花、滑雪、游泳及吃西瓜的孩子。
北方,有冬爺爺的家,十月就飄大雪花。
南方,有春姑娘的家,一年四季開鮮花。
東南西北中的孩子,
在同一個時候,
有的滑雪,有的游泳,
有的圍著火爐吃西瓜。
設計意圖:
過生日是一個讓每個幼兒都興奮不已的話題。在小班時,班上的許多孩子每到生日這一天,就會帶蛋糕來園,接受同伴的祝福,并和大家分享蛋糕。升人中班后,有幾個在7、8月份(暑假期間)過生日的幼兒提出也想在幼兒園過生日。為了滿足他們的愿望,我們在開學初給7、8月份過生日的幼兒過了一個集體生日。對此,孩子們覺得很新鮮,都希望自己也能過一個集體生日。于是,我們布置了一個有關生日的墻飾:“小熊過生日”的背景,旁邊畫了標有“1月”到“12月”的12個心形蛋糕。孩子可在自己生日的那個月份的蛋糕邊貼上自己的照片。
如何過一個有意義的集體生日呢?不同的月份以什么方式過集體生日比較合適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組織了這一綜合活動。根據中班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學習特點和現有經驗,我們在活動中設計了四個環環相扣的環節:
第一環節,教師讓幼兒通過觀看以不同方式過生日的錄像片段自然進入活動情境,并充分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讓他們看看說說。這不僅激發了幼兒過集體生日的愿望,也為下面做生日計劃作了鋪墊。
第二環節,教師在拋出問題“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式過集體生日”之后,為了避免人云亦云,沒有急于讓幼兒講述,而是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并用繪畫方式做計劃,表現自己的構想。如此,每個幼兒都有充分發揮主動性咱勺空間,滿足了探究式學習的需要。
第三環節,幼兒展示、介紹自己的計劃,教師引導幼兒將自己的零星經驗和構想經過歸納整理,形成幾種有典型意義的過集體生日的方式。這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增強幼兒的自信心,還能提升他們分類、歸納的能力。
第四環節,完善計劃。教師引導幼兒展開討論,積極闡述自己對不同月份出生的人具體以什么方式過集體生日的見解,最后達成一致。這不僅可以豐富幼兒的經驗,也能賦予活動更多的社會意義。
大班語言教案祖國之最(通用17篇)篇十六
案例背景:。
教材概述:《祖國真大》是一首簡短的詩歌,詩歌內容講述了中國的地大物博。這首詩歌共分為三節,節奏感強,讀來朗朗上口。作者運用對比手法以簡練的語言描繪出了祖國的博大,生動形象的講述了南北的氣候差異及東西部的人文差異,簡單易懂,表現了作者對祖國深深的愛。在設計活動時,首先通過觀察地圖,初步感知祖國有很多城市,再通過自制小圖卡展示各地有不同的美景和習俗,進一步引導幼兒發現各地的差異等。在一系列表象積累的基礎上,在讓幼兒學習使用各種符號以及說明描述等多種方式,創造性地表述對祖國的感受,不僅引導幼兒感受、體驗祖國的偉大和美好,產生自豪和熱愛之情。
教學背景:我們的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南北相距約5500千米,東西相距約5200千米,所以南方和北方氣候特點不同,東部和西部也有著不同的景象。愛祖國教育是幼兒園一項非常重要的教育內容,過去,我們進行這方面教育時,往往選擇認識祖國、北京、少數民族、寶島臺灣等內容,形式以結合圖片介紹為主,說教的成分較重,幼兒只能被動地接受。如何讓幼兒主動參與活動,并獲得真正的感受和體驗呢?我覺得應根據幼兒的學習特點、已有經驗以及興趣需要來選擇教育內容和形式。因此,我以城市旅游為切入點設計了大班語言活動《祖國真大》。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詩歌的內容,學習用自豪的聲音朗誦詩歌。
2.能從不同的角度贊美我們的祖國。
3.萌發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
活動準備:。
1.中國地圖一幅。
2.圖卡:冬爺爺、雪花,春姑娘、花,滑雪、游泳、圍著火爐吃西瓜。
3.抒情的背景音樂。
4.教師和幼兒事先共同收集“祖國大、祖國美、祖國物產豐富”的資料。
案例實錄:。
1.出示中國地圖,感受祖國之大,體會祖國像媽媽。
(1)教師出示中國地圖,引導幼兒觀察并說說地圖上中國的形狀。
(2)教師介紹看地圖的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3)引導幼兒在地圖上找一找東海縣的位置,同時體驗東海縣實際面積與地圖上面積的大小差別之大,感受每一個地方就像是祖國媽媽的孩子一樣,祖國媽媽的孩子非常非常多。
教師:“大家知道我們東海縣有許多好玩的地方,那別的城市有哪些美麗的景色呢?讓我們一起看大屏幕。
(4)播放祖國各地的風光照片。請孩子們說說自己的感受。
(5)在中國地圖上找到祖國的最南邊和最北邊,同時出示字卡“南”、“北”,幼兒自然地認讀。
教師:“在冬天,祖國的最南邊是什么樣子的?祖國的最北邊又是什么樣子的?(如。
果幼兒未能回答出與詩歌相關的內容,教師可以用一些小問題加以引導。如:天氣有什么不同?那里的孩子又會做些什么呢?)”同時出示冬爺爺、雪花,春姑娘、花的圖卡。
(6)比較南方和北方區別。
教師:“中國的地方很大,在同一個時間里,北方天氣很冷,在下雪,南方卻很溫暖,鮮花盛開,在同一個時間里,各個地方的氣溫等都不一樣,做的事情也不一樣。看看不同的地方人們都在干什么?”
(7)小結:我們的祖國很大很大,南方和北方在同一時間里氣候不一樣,北方很冷,南方很熱。
2.根據小圖卡自編詩歌。
(1)隨著幼兒的回答,教師在地圖的相應位置貼上與詩歌內容相關的小圖卡。
(2)鼓勵幼兒根據小圖卡自編詩歌。教師:“我們來試試把這些小圖卡編成一首好聽的詩歌,好不好?”
(3)幼兒自由創編詩歌,教師注意觀察、傾聽。
(4)教師請個別幼兒說一說自己創編的兒歌。
3.欣賞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1)教師結合小圖卡,用甜美、自豪的語氣朗誦詩歌。
教師:“老師這里有一首描寫祖國美麗風光的詩歌,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教師:“老師也創編一首兒歌,我也請小朋友來聽一聽!”
(3)幼兒感受到祖國的大、祖國的美,激起幼兒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
教師:“聽了這首詩歌,你們有什么感受?”
(4)讓幼兒感受到詩歌語言的簡練。
教師:“這首詩歌是怎么贊美我們祖國的?它的語句聽上去和我們編的詩歌有什么不一樣?”
(5)教師:“你能為這首兒歌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嗎?”
4.運用多種方式學習朗誦詩歌。
(1)看著小圖卡嘗試自己朗誦詩歌。
(2)小組輪流朗誦詩歌的第二句、第三句,共同朗誦第一句和最后一段。
(3)跟隨教師在音樂聲中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5.學習用比較豐富、簡潔的語言,贊美祖國。
(1)教師鼓勵幼兒贊美祖國,盡可能多請一些幼兒講講。
(2)教師請幼兒一起來修改、補充,讓語言盡可能豐富、簡潔、富有感情。
大班語言教案祖國之最(通用17篇)篇十七
1、喜歡參加學習詩歌活動,感受詩歌所表現出的民族自豪感,培養熱愛祖國的情感。
2、理解詩歌內容,感知祖國地大物博,初步理解祖國“真大”的含義。
3、學習有表情地朗誦詩歌,提高大膽表達、表現的能力。
4、領會詩歌蘊含的哲理。
5、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重點是讓幼兒理解并掌握詩歌的內容;
難點是讓幼兒學習一年四季有哪些季節,進一步理解祖國“真大”的含義。
中國地圖,錄音機、磁帶,畫好祖國版圖輪廓線的背景圖,詩歌相應圖片及內容
一、開始環節
1、引出課題,引導幼兒感受“祖國真大”。
(1)出示背景圖:這是哪個國家的地圖?
(2)尋找家鄉位置,感受“祖國真大”。
2、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知識經驗大膽表達。
二、基本環節
(一)通過范誦、欣賞圖片、配動作朗誦等形式,引導幼兒帶著問題多次欣賞詩歌,初步感受詩歌優美的意境。(聽聽看詩歌里都說了什么?北方和南方有什么不同?不同地方的孩子們在同一個時候做些什么?)
(二)集體交流,師、幼共同梳理理解詩歌內容。
1、幼兒交流互動學習:你聽到什么?看到什么?(教師重點觀察、了解幼兒對詩歌理解的程度及遇到的困難)
(三)多形式支持幼兒學習詩歌。(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表現詩歌意境)
1、看圖幼兒自主朗誦詩歌。(教師了解幼兒對詩歌內容的掌握情況)
2、討論:為什么說東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個時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圍著火爐吃西瓜?(進一步理解祖國“真大”的含義)
(四)學習有表情地朗誦詩歌(引導幼兒充分地感受表現詩歌意境)
1、學習朗誦詩歌。(初步學習用動作表達詩歌意境)
2、多形式朗誦詩歌(采用相互朗誦、分段朗誦等形式進行,進一步激發幼兒朗誦詩歌的興趣)
3、配樂朗誦詩歌(引導幼兒大膽表現詩歌優美的意境。)
四、結束環節
教師提出仿編詩歌的要求,引發幼兒的想象性思維。
五、延伸環節
請幼兒根據所學詩歌的內容,用手中的畫筆畫一幅漂亮的畫,表達自己愛祖國媽媽的情感。
這節課開始的時候,我就帶領大家看了祖國風光的圖片,孩子們都紛紛說出了自己的感受,感受到了“祖國真美”“祖國真漂亮。”也感受到了南北方的四季特征,了解了南北方的氣候差異,在整個活動的組織過程中,幼兒初步理解了中國的最南方、最北方的在地圖上的位置,知道了南、北方的不同氣候情況及人們的活動。兒歌的內容比較簡煉,應該比較容易掌握,但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的學習熱情還不夠高漲,可能有的提問設計不是太合理,導致幼兒回答問題出現針對性不夠。有的內容幼兒理解不夠,例如:圍著火爐吃西瓜——可以明確告訴孩子是祖國的哪里?為什么要圍著火爐吃西瓜?在以后的區角活動中,可以利用“小舞臺”,繼續鼓勵幼兒朗誦表演兒歌,更好地理解兒歌的意思,達到有表情地朗誦。
小百科:祖國是祖先開辟的生存之地,人們崇拜、愛惜和捍衛這片生生不息世代相傳的土地。人們對祖國的感情包括了對國家主權,大好河山,燦爛文化以及骨肉同胞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