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的編寫需要關注幼兒的全面發展,注重培養其認知、情感、社交和動手能力。小編為大家精選了一些中班教案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冬天中班教案藝術(模板16篇)篇一
現在已經進入冬季,對于幼兒園的小朋友,對于新鮮的事物都比較好奇,接受新鮮的實物比較快,以新鮮事物為出發點,讓學生盡自己的可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來完成屬于自己相像中的冬天。
活動目標。
1.觀看關于冬天的影片。
2.通過畫畫來了解孩子對冬季的理解。
3.對學生講解冬季來了,注意防寒的事項。
4.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孩子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讓孩子們最直觀的感受通過畫畫表現出來。
2.通過了解冬天,讓孩子懂得在冬季如何注意防寒。
活動準備。
關于冬季的'影片,畫紙,冬季注意防寒的資料。
活動過程。
1、引導學生。
引導學生知道現在已經進入冬季,冬季來了有什么變化,讓他們去思考,然后踴躍的回答問題。
2、播放影片。
通過播放關于冬天特征的影片讓學生的更深入了解冬天是什么樣子的,大地和身邊的一些事物發生了什么變化。
3、大膽繪畫。
讓學生們通過自己的想像把屬于自己喜歡的冬天在畫紙上表現出來;。
畫畫結束后把每個人的圖畫張貼在黑板報上。
4、注意事項。
給學生講解冬季來了,應該注意防寒的事項。
教學反思。
幼兒學生對新鮮的實物比較感興趣,但是在生活中,對很多的常識性的問題不是很懂,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把聲音、圖像、文字、動畫等有機結合起來,激發幼兒的興趣。給幼兒一種新鮮的、動態的感官刺激。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然后通過畫圖的方式把他們想的全部展現出來,最后給他們講解冬季來了,應該注意些什么?如何讓自己來保護自己不受寒冷的襲擊。
冬天中班教案藝術(模板16篇)篇二
?材料準備:已經上好黑色的幼兒畫過的畫紙,油畫棒,范畫
一、出示范畫,讓幼兒體驗色紙畫的特征效果,引起幼兒作畫的愿望。
1.“這幅畫與我們過去畫過的畫有什么不一樣?”
2.“這樣的畫看上去有什么感覺?”
3.解釋色紙的由來,讓幼兒體驗到廢物利用的好處,懂得要節約紙張。
“這些畫紙都是你們以前用過的,老師在上面涂黑色,讓你們再來畫畫。這樣,一張紙我們可以用多次,減少了浪費?!?/p>
二、觀察畫面內容,提問:
月光下,黑夜中,動物們會在干什么?誰會在活動?誰又在休息?在活動的動物它們又是怎么活動的,和誰一起活動?(讓幼兒自由討論,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通過教師參與的討論讓幼兒了解動物之間的相互聯系。)
三、提出作畫要求
大膽地畫出夜間活動的動物;色紙作畫時涂色要用力、均勻。
四、幼兒練習
教師邊巡視邊提醒幼兒作畫的要求,對于難以達到滿意效果的個別幼兒,可做個別示范。
六、講評
讓作者互相講講所畫的小動物在于什么。
要求幼兒搜集夜間活動的動物資料;在美工角中提供色彩不一的紙,供幼兒作畫,使幼兒嘗試不同的色紙作畫的效果。
一、設計意圖
“月光下”是個范圍很廣的美術活動,基本上是讓幼兒自己進行想象和創造。幼兒在作畫之前的自由討論中,了解了動物之間所存在的不可分割的聯系,為后面的創作打下了基礎。幼兒喜歡親近兔子等小動物,厭惡大灰狼和老虎等食肉動物,他們不了解食物鏈。本次活動能使幼兒知道食物鏈,動物中有肉食動物,有草食動物也有腐食動物,他們之間是相互聯系的,沒有好壞之分。另外,選擇了幼兒用過的紙覆蓋上顏色來作為幼兒的作畫材料,從本次活動題材考慮選用了黑色――黑夜,這樣幼兒能夠理解,也能夠接受。當然,目的不僅為了讓幼兒更好地表現主題,取得良好的畫面效果,而且也為了對幼兒進行節約紙張的教育。考慮到食物鏈和環境有關,節約用紙也和環境有關,兩者的結合是很不錯的,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效果分析
從幼兒所作的20張作品中可看出,他們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展示了多種不同的生物之間的聯系,表明幼兒已懂得動物之間有著某種不可分割的聯系,不是人為可以破壞的,假如其中的一個環節有所損壞,將對很多動物產生影響。在講評作品中通過幼兒自我介紹,進一步豐富了有關食物鏈的知識。色紙的運用,也提高了幼兒的作畫興趣。
冬天中班教案藝術(模板16篇)篇三
能認真觀察一盆花,并用寫生的方法大膽表現自己的觀察結果。
一盆花,白紙和油畫棒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的形式導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盆花,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盆花,看看它的葉子是什么形狀的、花是什么顏色的。
2。組織幼兒觀看放在桌子上的盆花。
(二)組織幼兒回憶剛剛觀察過的花。
1。請幼兒來說說自己剛剛看到的花。
(1)師:剛剛小朋友都觀察了這盆花,現在請個小朋友說說它的葉子是什么形狀的?花兒是什么顏色的?(個別幼兒回答)(2)師:這盆花的葉子是半橢圓形的,花是黃色的。
2。引導幼兒說出花的組成部分:莖、葉、花。
(1)師:那這盆花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呢?(個別幼兒回答)(2)師:對了,這盆花是由莖、葉、花組成的,下面還有一個花盆。
(三)教師示范畫出莖、葉、花。
1。教師示范使用油畫棒畫的方法。
(1)師:這盆花很漂亮,老師想把它畫下來,在畫的時候先畫花盆、然后畫花,再畫莖,最后畫葉子。(教師邊示范邊講解)(2)師:一盆漂亮的花畫好了,我們還可以裝飾一下花盆。
(四)幼兒自由畫畫,老師指導。
1。操作要求。
師:等一下老師也請小朋友來畫這盆花,但畫畫前老師有幾點要求,你要把你看到的這盆花畫下來;在畫畫的時候要安靜,保持桌面衣服、畫面的干凈整潔;有困難的小朋友可以舉手請老師幫忙;畫好后拿給老師。
2。幼兒自由作畫,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按順序畫出花莖、葉子、花朵。
3。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完成作品。
(五)作品展示。
1。師:小朋友們都畫了這盆花,現在請小朋友說說哪張畫的最像,哪里像?
2。師:小朋友說這張像,因為葉子畫的很像。老師覺得這張畫的很像,花的顏色和這盆花一樣,葉子也是半橢圓形的,莖長長的。(根據幼兒作畫的情況進行小結)3。師:今天我們畫了這盆花,小朋友回家后要是看到漂亮的花也可以畫下來。
(六)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在玩區域時可以繼續畫。
冬天中班教案藝術(模板16篇)篇四
1.在聽聽、唱唱、玩玩中感受附點節奏,并初步學唱歌曲《小鴨嘎嘎》。
2.嘗試用分組形式進行歌唱,體驗和朋友共同合作的快樂。
1.分組標志、吉他;
課件、《小鴨嘎嘎》音樂
一、水中游來小鴨子
欣賞媒體、引發興趣今天我請來的是一位喜歡水的朋友,它是誰?
二、小小鴨子呷呷叫
1.完整感受、摘句練唱---重點:引導幼兒聽辨附點節奏。
你們喜歡小黃鴨嗎?為什么?
你們知道我為什么喜歡小黃鴨嗎?請你來聽一聽。
請你們來做我的小黃鴨,和我一起來做游戲吧。(感受附點)聽一聽,找一找,這兩種叫聲中哪一種是我的小黃鴨的?(摘句練唱)
2.添加象聲詞---重點:引導幼兒在句尾添加象聲詞。
我的小黃鴨有什么本領?
能不能加上有趣的聲音?
教師小結:原來在歌曲中加上一些象聲詞,歌曲會變得很特別。
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三、小鴨嘎嘎合唱隊
1.齊唱練習許多小黃鴨都來了,來了幾只?
我們也來參加合唱隊吧!
2.分組游戲---重點:師生一同尋找接唱的簡單要領。
有什么辦法讓小黃鴨分成三組來唱歌?
我們也去和他們一起分組歌唱吧。
冬天中班教案藝術(模板16篇)篇五
傾聽音樂,按音樂家信號做動作。
音樂磁帶、錄音機、場地
1、師出示手,談話引入課題。
師:這是什么?有什么用處?我們的手還可以玩游戲。
2、師引導幼兒欣賞音樂《碰碰車》,并區分樂句。
3、師引導幼兒聽音樂信號原地做動作。
4、師講解游戲的玩法、規則。
(1)幼兒右手上舉,伸出食指代表電線,左手屈肘握拳在胸前(表示碰碰車)。
(2)第一、三、五、七小節:幼兒小跑步,表示開碰碰車。
(3第二、四、六、八小節:幼兒互碰,一碰馬上分開。
(4)第九、十小節:幼兒自轉,表示碰碰車失控。
(5)第十一、十二小節:調整好車子線路,繼續往前開。
(6)規則:一定要聽到音樂信號兩車才能相碰。
5、師生聽音樂一起游戲。
6、講評游戲。
冬天中班教案藝術(模板16篇)篇六
中班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對任何的東西都特別好奇,對任何事興趣都是越來越濃,特別是對有一定難度和挑戰性的手工很感興趣。在及時捕捉到孩子們的興趣點之后,設計本次藝術活動,培養孩子在活動中的創作能力,讓幼兒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
1、嘗試根據蔬菜、水果的自然形狀和色彩進行小制作。
2、體驗創作的快樂。
1、《小朋友的'書、多彩的秋天》。
2、辣椒、土豆、茄子、南瓜、蘿卜、包心菜、橙子、梨、蘋果、香蕉等各式蔬菜、水果若干;牙簽、橡皮泥、彩色卡紙、棉花、電線等材料;范例若干。
1、出示范例,激發幼兒創作的興趣。
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嗎?
你最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重點引導幼兒觀察:給蔬菜水果造型的藝術手法和創意,如利用蔬菜水果本身的外形巧妙、特別的造型,色彩搭配、比例協調的造型等)。
2、幼兒利用蔬菜水果進行小制作。
出示水果蔬菜,啟發幼兒根據蔬菜水果的自然形狀和顏色進行想象。
這個水果(蔬菜)像什么?
你想把它做成什么?
還需要哪些材料?
打算怎么做?
幼兒選擇需要的材料,完成蔬菜、水果造型。
3、展示幼兒的作品,幼兒互相欣賞。
在活動前,我請家長配合,帶幼兒去菜場認識一下常見的水果,為《水果造型》的教學活動打下一個鋪墊。因此在整個活動一開始,我先是詢問幼兒在菜場里見過哪些水果?然后出示裝滿水果的籃子,用布遮好,目的是引起幼兒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請幼兒上來摸一摸水果的形狀、說一說水果的顏色,并請幼兒到教室里去找一找與水果相同的顏色。這樣做目的是達到師幼互動的效果。接著我又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最喜歡吃的水果是什么,這樣做有利于幼兒加深對水果的認識。
在本活動中,我認為在我請幼兒說一說水果的形狀、說一說水果的顏色,這一環節中只關注到個別幼兒,沒有關注到整體,我覺得可以在這一環節中增設一個在每個小組里放幾樣水果,讓幼兒去觀察,這樣可能效果會更好些。在教師示范時的范例還太少了,應該多做幾種。
冬天中班教案藝術(模板16篇)篇七
1、初步了解抹香香的簡單方法,并樂意接受與嘗試。
2、知道天冷要保護皮膚。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3、知道五官的各部分名稱,了解五官的位置。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1、一個包裝好的禮物盒、香香若干(寶寶霜)。
2、環境創設:活動室若干鏡子、音樂。
1、教師神秘地拿起盒子,你覺得會是什么東西呢?幼兒自由發揮想象。
2、進一步引導:教師做"聞"的動作"有一股香味,會是什么呢?(鼓勵幼兒隨意猜想)。
二、說一說:調動孩子生活經驗。
小結:寶寶霜,噴噴香。
小結:天冷了,皮膚很干燥,香香抹在臉上會很舒服,能保護皮膚。
三、抹香香:學學抹香香的`方法1、"香香怎么抹的?誰來試一試?"請個別孩子進行操作。
(1)先請一位幼兒任意涂,讓幼兒觀察,你發現什么了?
(2)臉上各個地方有沒有都涂到了?
(3)香香取多了,涂不了了(強調取少一點)。
(4)誰來幫助他?(幼兒自己解決)。
(5)如果不需要幫助,想什么辦法自己解決呢?(出示鏡子)小結:抹香香照照鏡子,細細擦,抹抹勻。
2、(幫幫老師)師:"我也要抹香香,你們一起幫幫我,好嗎?"師邊說邊涂面霜:寶寶霜,香噴噴,我要和你做朋友。蘸一蘸,點一點,照一照,抹一抹,抹勻了嗎?"快給我檢查呀,我每個地方都抹到了嗎?哦,每個地方都抹到了,我的臉好舒服。"(三)一起來抹香香1、"你們想抹香香嗎?小鏡子前有你喜歡的香香,去試試吧。"教師巡回指導:"抹香香時照照鏡子,看看香香抹開了嗎?抹完香香,給你身邊的好朋友和老師聞聞、摸摸。香不香?皮膚滑不滑?(配音樂)小結:高興嗎?我們真高興,我們會自己保護皮膚了,我們把香香放好,每天都和它做朋友。
冬天中班教案藝術(模板16篇)篇八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冬季明顯的季節特征,愿意參加暖和身體的活動。
2、愉快地參加游戲活動,感受新年的歡樂氣氛,知道自己過了年長大一歲了,變得更能干了。
3、通過各種活動,感受長大的變化,看到自己的進步,萌發自信心。
4、鼓勵幼兒在音樂中盡情游戲,并試著遵守游戲規則。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主題環境的創設:
(一)、提供一些活動器具,鼓勵幼兒去室外活動、游戲。
(二)、去小區看一看冬天里人們的各種活動,利用幼兒園這學期提供的韋你軟件《冬天來了》《過新年》開展活動。
(三)、墻面環境一:
“冬天里暖寶貝”(親子收集保暖用品)。
雪花傘。
張貼“冬天里不怕冷的人”照片。
墻面環境二:
墻面布置幼兒從小到達成長變化的照片,使幼兒清晰地看到人的成長過程。
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境中不同大小的'事物,比較,感受大小的相對性。
與家庭密切配合,鼓勵幼兒自己吃飯,走路,收拾玩具,穿衣疊被等,培養幼兒的生活獨立能力。
在主題墻面上布置一幅媽媽的照片,題為“我給媽媽送甜蜜”以幫助幼兒建立初步的寶寶長大了,會幫助媽媽做一些事情的愿望。
娃娃家增添角色扮演的內容,提供各種材料供幼兒扮演成人角色,滿足其模仿成人活動的需要。
(四)、區角環境:
共同生活:
提供冬天的服飾,為娃娃、小動物們改變衣著。
給小兔、小貓穿毛衣(繞毛線)。
放入一些現成的或自制的成人用品,如帽子,眼鏡,領帶,圍巾等,滿足幼兒扮演成人的愿望。
點心吧:在自助點心屋中,利用立體的環境,大塊面的環境,制作成立體的“點心吧”的環境,在環境中引發幼兒自主選用餅干,自助點心的愿望。
表達表現:
提供各類有關冬季特征的圖書。
提供冬季特征的貼絨小圖片,供幼兒貼貼說說。
提供一些能明顯看到長大變化的,并易于養育的植物,小動物。如:蔥,蒜,小兔子等。
探索世界:
提供冬天的保暖用品,供幼兒觀察比較。
不同大小,種類的畫筆。
提供放大鏡及羽毛,樹葉,花生等小物品,供幼兒觀察,感受物體由小變大。
分類放置紐扣,回形針,貝殼等小東西,供幼兒排序。套筒:讓幼兒從小到大排列或按序套合。拼擺小動物卡片等。
(五)家園共育:
多帶孩子到陽光下活動。
選個易結冰的日子,家長和孩子一起拿一個容器盛上水放置室外,第二天結冰后一起來玩一玩。
鼓勵孩子天冷也要堅持上幼兒園,天氣好時堅持戶外鍛煉。
提供護手霜等,切實做好防寒防燥工作。
孩子穿戴過多會活動不便,過少則會著涼,請家長根據孩子體質,合理調整著裝,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親子收集保暖用品。
在家中盡量給予孩子自主選擇的機會,使他體驗“我長大了,我真行”等感受。能看到孩子的長處,并給予肯定與鼓勵,從而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注意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要包辦代替,應給予他們獨立做事的機會,如自己穿脫衣服,整理玩具等。
引導孩子觀察生活中“大”和“小”的事物以及由小變大的事物,有意識地讓孩子觀察氣球吹大,蝦片膨脹地過程。
冬天中班教案藝術(模板16篇)篇九
兒歌的句子均是短句,富有情節,讀起來朗朗上口,非常符合小班孩子的特點。本次活動通過講故事,念兒歌,激發幼兒做個勇敢的小寶寶的愿望,不要怕冷,跑跑跳跳就暖和了。故事的講述、講述后的提問以及到最后的兒歌朗誦,都緊緊圍繞著目標進行,孩子們做個勇敢的不怕冷的小寶寶的愿望不斷增強。
1、幼兒勇敢、不怕冷的精神,激發幼兒積極參加鍛煉的愿望。
2、理解兒歌內容,學會朗誦,并發準“鉆“(zuan)”早“(zao)等音。
磁帶。
一、給幼兒提供有關動物過冬的`知識,并讓幼兒感受冬天氣候寒冷及參加體育鍛煉后身體暖和。
師:我們早上進行了晨間鍛煉,鍛煉后,我們的寶寶感覺身體怎么樣?
二、將兒歌的內容編成小故事,說給幼兒聽,重點是冬天不怕冷,要鍛煉身體。
1、老師今天要給你們講一個關于《冬天》的故事,你們想聽嗎?(師將兒歌的內容編成小故事,講述給幼兒聽,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師朗誦兒歌。
提問:
(1)你覺得這首兒歌講得是什么季節?
(2)你聽到這首兒歌里面有誰?他們都怎么了?
(3)我們小朋友怕不怕冷?讓幼兒談一談自己參加鍛煉后的感受。
3、幼兒學念兒歌《冬天》。
三、配合體育活動學習兒歌。
四、延伸活動。
活動后,讓幼兒談談還有哪些行為也是勇敢不怕冷—如不賴在被窩里,用冷水洗臉洗手等等。
冬天中班教案藝術(模板16篇)篇十
2、幼兒能夠聯系實際,更加深刻地理解感受冬天。
理解兒歌的內容,聯系實際,理解冬天、感受冬天。
1、活動前:趁著下雪天,讓小寶寶們穿好棉衣戴好棉帽等冬日的新裝去戶外欣賞雪景,玩雪,引起幼兒對雪花的興趣,切身感受冬天:
2、冬天下雪、堆雪人的圖片;
3、兒歌掛圖。
一、開始部分。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身邊的天氣狀況。
教師:“寶寶們,看看外面的'天氣怎么樣?”(冷了!下雪啦?。?。
教師:“是啊,大家的穿著有何變化呢?”(穿棉衣了!戴棉帽啦?。?。
二、展開部分。
1、通過談話,引起幼兒對冬天及其雪花的好奇。
教師:“冬天了,小朋友們見過雪花嗎?想不想看下雪的情景啊?”(想……)。
老師和幼兒一起觀賞有關下雪的圖片。
2、通過觀察畫面內容,切身理解感受冬天的氛圍。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看到了什么?畫面里的小朋友們穿者打扮怎么樣呢?他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打扮呢?”
老師引導,圍繞上述幾個問題展開互動,從而導出《冬天》兒歌學習。
3、幼兒學念兒歌。
(1)教師邊做動作,邊帶領全班幼兒朗誦。
(2)請能力強的幼兒帶上動作朗讀兒歌。
(3)實行班級帶領式學教兒歌,(即能力強的充當老師帶領幾個相對滯后生帶上動作朗讀兒歌。實行小組學習,進行小組講評。)。
三、結束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唱讀書兒歌《冬天》,指導兒歌中小朋友在冬天來的時候注意戴棉帽、穿棉衣等習慣,防止生病感冒。
冬天中班教案藝術(模板16篇)篇十一
1.熟悉樂曲旋律,并能隨音樂合拍有力地做動作。
2.能根據歌詞創編“小海軍”的不同動作。
3.積極參與表演,體驗“小海軍”的英勇與威武。
海軍演習的有關錄像帶一盤,音樂磁帶《小海軍》一盤。
(一)欣賞音樂。
1、播放音樂,幫助幼兒感受音樂中表現出的堅定有力的情緒。
師:你聽到歌曲里唱了什么?唱的速度怎樣?是用力唱還是輕輕地唱?
2、幼兒再次欣賞音樂,并用動作自由表現音樂。
(二)表演音樂。
1、幼兒隨音樂自由表演,教師用心留意幼兒自編的動作。
2、逐句編動作,請部分幼兒逐個表現,由全體幼兒挑選最合適的.動作。
如:請幾個幼兒編“我是小海軍開著小炮艇”的動作,然后由大家挑選合適動作。
3、教師將幼兒挑選的動作組合起來,幫助幼兒明確動作順序,并和幼兒共同表演。
(三)進一步感受音樂的力度與速度。
1、提醒幼兒表演的動作要象音樂一樣有力、精神。且有表情的表演。
2、完整地表演音樂。
在表演區內投放軍帽、磁帶、小旗,供幼兒創編表演。
附歌曲《小海軍》。
1=f2/4。
(5.55|555|55556|55)|。
1325|13|5556|5—|。
我是小海軍,開著小炮艇。
336|553|2223|2—|1325|。
不怕風,不怕浪,勇敢向前進。炮艇開得。
13|5.545|6—|5.566|553|。
快,大炮瞄得準敵人膽敢來侵犯,
xx|x0|6665|23|10||。
轟轟轟,打得它呀海底沉。
冬天中班教案藝術(模板16篇)篇十二
活動目標:
1、學習有感情的朗讀兒歌,理解兒歌的內容;
2、幼兒能夠聯系實際,更加深刻地理解感受冬天。
重點難點:
理解兒歌的內容,聯系實際,理解冬天、感受冬天。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趁著下雪天,讓小寶寶們穿好棉衣戴好棉帽等冬日的新裝去戶外欣賞雪景,玩雪,引起幼兒對雪花的興趣,切身感受冬天:
2、冬天下雪、堆雪人的圖片;
3、兒歌掛圖。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身邊的天氣狀況。
教師:“寶寶們,看看外面的天氣怎么樣?”(冷了!下雪啦!)。
教師:“是啊,大家的.穿著有何變化呢?”(穿棉衣了!戴棉帽啦?。?。
二、展開部分。
1、通過談話,引起幼兒對冬天及其雪花的好奇。
教師:“冬天了,小朋友們見過雪花嗎?想不想看下雪的情景???”(想……)。
老師和幼兒一起觀賞有關下雪的圖片。
2、通過觀察畫面內容,切身理解感受冬天的氛圍。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看到了什么?畫面里的小朋友們穿者打扮怎么樣呢?他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打扮呢?”
老師引導,圍繞上述幾個問題展開互動,從而導出《冬天》兒歌學習。
3、幼兒學念兒歌。
(1)教師邊做動作,邊帶領全班幼兒朗誦。
(2)請能力強的幼兒帶上動作朗讀兒歌。
(3)實行班級帶領式學教兒歌,(即能力強的充當老師帶領幾個相對滯后生帶上動作朗讀兒歌。實行小組學習,進行小組講評。)。
三、結束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唱讀書兒歌《冬天》,指導兒歌中小朋友在冬天來的時候注意戴棉帽、穿棉衣等習慣,防止生病感冒。
冬天中班教案藝術(模板16篇)篇十三
孩子們看到美麗的餐巾花,性趣盎然,蠢蠢欲動,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激發起學生對學習折餐巾花的濃厚興趣,是本活動幼兒學習的最大動力。
1、了解餐廳服務員為大家服務的本領。
2、欣賞并學習折出簡單的餐巾花。
1、多媒體課件。
2、五顏六色的餐巾紙人手一份,茶杯人手一個。
3、展示臺一個。幼兒教育網。
一、引出課題。
二、欣賞餐巾花。
1、教師先出示餐巾花作品,讓幼兒說說像什么?適合用在什么場合?
2、欣賞多媒體課件的餐巾花作品。
3、教師展示餐巾花,一一向幼兒介紹名稱和代表的意思。
三、教師示范折餐巾花。
今天我們來學學其中一種餐巾花的折法吧!
教師示范折疊“孔雀”餐巾花作品過程。
四、幼兒創作。
1、指導能力弱的幼兒按照步驟示意圖折餐巾花。
2、引導能力強的幼兒自己創作餐巾花作品。
五、展示作品。
請幼兒把折疊好的餐巾花插在茶杯里,放在展示臺供幼兒欣賞。
冬天中班教案藝術(模板16篇)篇十四
春天,班級的飼養角里養了幾只小鴨子,孩子們非常喜歡,每天都很積極地給小鴨子喂食、換水,有時還會和小鴨子說說有趣的事,和小伙伴討論小鴨子可愛的外形等,并自然而然地產生了繪畫小鴨子的興趣。基于幼兒以上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我設計、組織了該繪畫活動。《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與幼兒共同確定藝術表達、表現的主題,引導幼兒圍繞主題展開想象,進行藝術表現。”因此,在組織活動時,我從最常見的小鴨子游泳這個畫面導入,引導幼兒觀察單只小鴨子的基本形態,再通過觀察、想象和交流小鴨子喝水、唱歌、親嘴三種不同的姿態,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小鴨子的生動和可愛。在觀察、表達的過程中,我不斷引導幼兒關注小鴨子在喝水、唱歌、親嘴時的不同姿態,并學學小鴨子玩耍時的樣子。這樣,不僅讓欣賞過程富有情趣,也使幼兒充分感知小鴨子的不同姿態,從而有利于幼兒表現和創造。
幼兒在本次活動中使用的畫紙是教師事先帶著幼兒一起創作的一些背景圖,有微波蕩漾的池塘,有隨風飄動的柳條,有白云飄飄的藍天,等等。畫紙上呈現出的春意盎然的景色能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在此基礎上創作的作品能讓人感受到濃濃的春天氣息和快樂、美好的情感。
1、觀察、想象和交流一群小鴨子玩耍時的情形和姿態。
2、繼續學習使用水粉筆和顏料,嘗試表現一群小鴨子玩耍時的生動畫面。
3、感受濃濃的春天氣息和快樂、美好的情感。
1、經驗準備:幼兒認識小鴨子。
2、材料準備:ppt課件(圖1~4),背景音樂。水粉顏料(檸檬黃、橘紅、黑色),水粉筆(3號),調色盤,抹布,有背景的畫紙。
(一)欣賞小鴨子在池塘里游水的圖,了解單只小鴨子的造型特征。
師:(出示圖1)春天的池塘里,誰來了。
師:小鴨子是什么樣的呢。
師:它們在干什么呢是怎么樣的。
師:它們的心情怎么樣你是怎么知道的。
(析:教師引導幼兒關注單只小鴨子的造型特征和游泳姿態,同時猜測小鴨子玩耍的內容,為后面更細致地觀察、交流小鴨子玩耍的內容和姿態做準備。)。
1、欣賞、交流小鴨子喝水的圖片。
師:(出示圖2)這群小鴨子在干什么。
師:小鴨子是怎么喝水的。
師: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鴨子喝水。
(師幼模仿小鴨子喝水的姿態:低著頭、嘴巴朝下貼近水面。)。
2、欣賞、交流小鴨子唱歌的圖片。
師:(出示圖3)小鴨子在池塘里還會干什呢?
師:它們是怎么唱歌的呢。
幼:小鴨子嘴巴張得的'。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看到了小鴨子的嘴巴。
師:小鴨子唱歌時還怎么樣。
幼:小鴨子翅膀都豎起來了。
師:脖子呢(教師張開雙臂略向上,并做伸長脖子的動作。)。
幼:長長的。
師:對,脖子伸得長長的。這樣唱歌的聲音會怎么樣。
幼:這樣唱歌時聲音很響。
(師幼模仿小鴨子唱歌的姿態。)。
3、欣賞、交流小鴨子親嘴的圖片。
師:(出示圖4)這群小鴨子又在干什么呢。
幼:在親嘴。
師:親嘴時是怎么樣的呢。
幼:嘴巴靠在一起。
師:對,嘴巴對嘴巴,靠在一起。(教師用雙手模仿親嘴動作。)。
幼:還有小鴨子在撓癢癢呢。
師:很好玩。
4、觀察圖1~4,師幼一起小結。
師:小鴨子在池塘里有時游水,翅膀張得的;有時喝水,低著頭,撅著屁股;有時唱歌,頭抬得很高,脖子伸得很長;有時親嘴,嘴巴靠在一起……真好玩。
(析:教師通過引導幼兒細致觀察、膽描述和用動作體驗,助幼兒提煉小鴨子玩耍時的不同姿態。幼兒不僅欣賞了小鴨子玩耍的生動畫面,也獲得了豐富的創作經驗。)。
(三)嘗試表現池塘里一群快樂的小鴨子。
1、討論創作內容。
2、幼兒創作,教師指導。
在背景音樂中,教師鼓勵幼兒膽創作,啟發幼兒表現不同姿態的小鴨子,提醒幼兒正確握筆、有序蘸色。
四、欣賞、評價作品。
師:我們今天畫得怎么樣。
師:你畫的小鴨子在干什么。
冬天中班教案藝術(模板16篇)篇十五
1、在已有經驗的基礎,自由心態下較膽表演和創造,體驗帶小活動的樂趣。
2、在活動過程中,中班幼兒提醒助小班幼兒聽、看的興趣,認真向哥哥姐姐學習,在活動中萌發帶小、教小、小愛的親情。
幼兒之間的互動。
(一)律動:帶小邊唱邊進教室。(走走停停)。
哥哥姐姐要和弟弟妹妹手拉手邊聽音樂邊出去走走啦!
(二)語言節奏:
哥哥姐姐會介紹自己的弟弟妹妹的名字。讓我們一起來聽聽。
“這是我的弟弟(妹妹),他(她)叫……,(家呼)他(她)叫……”
(三)歌曲《干凈的`小手》。
哥哥姐姐都很愛干凈,每天都把小手洗得干干凈凈的。
1、哥哥姐姐邊唱邊用舞板伴奏。
2、哥哥姐姐邊唱邊在弟弟妹妹前表演。(第2遍創編歌詞)。
3、哥哥姐姐教弟弟妹妹邊唱邊洗手。
(四)兒歌:上海童謠《燒小菜》。
哥哥姐姐的本領可了,他們還會燒菜,我們弟弟妹妹想不想吃啊?(想)。
中班幼兒念上海童謠,弟弟妹妹接后3個字。
(五)歌表演《三條魚》。
剛才哥哥姐姐表演過了,我們弟弟妹妹也來表演一個好嗎?
弟弟妹妹對著哥哥姐姐唱《三條魚》,拉哥哥姐姐一起表演。
(六)老師表演。
袁老師也來表演一個節目:鋼琴奏《鈴兒響叮當》。
金老師也來表演一個節目:舞蹈《小牧民》。
(七)舞蹈《找朋友》。
1、我們櫻桃班和貝貝班的小朋友都成為了好朋友,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找好朋友吧?
2、哥哥姐姐帶著弟弟妹妹拿好小樂曲出教室。
冬天中班教案藝術(模板16篇)篇十六
藝術、語言。
1、引導幼兒用銅芯線將各種花瓣進行規律性穿串。
2、培養幼兒用自然物裝飾的美感,從而進一步感受自然美與萌發創造的欲望。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收集各種花瓣。
1、感受花瓣美。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欣賞、傾談大家搜集來的一瓣瓣黃、白、紅、粉紫……五顏六色的花瓣。
2、選花瓣。
讓幼兒自由選擇自己最喜愛的花瓣。
3、穿項鏈。
引導幼兒用銅芯線穿花瓣項鏈。感受花瓣美。
本次活動我主要分三個環節來完成:第一環節,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來串項鏈;第二環節,分析有規律排列的項鏈;第三環節,運用有規律排序的方法再次串項鏈。我認為取得成功之處有:
1.活動設計有創新。
本次活動主要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理論指導,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讓幼兒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本次活動設計上進行一次創新,打破了傳統的以老師說教、灌輸為主的教學方法?;顒又校煤唵蜗嗤牟牧?,分前后兩次不同目的的操作來完成,第一次操作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來串項鏈,這樣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氣氛輕松,幼兒有參加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從幼兒的作品看,串的項鏈多種多樣:有些是用一種顏色,一種形狀的珠子串成的,看起來很簡潔;有些項鏈用多種顏色,多種形狀的珠子串的,看起來很艷麗;還有些項鏈用兩種珠子間隔重復整齊排列的。然后,老師根據幼兒的作品來引導幼兒多角度欣賞項鏈的美麗,提高了幼兒的審美情趣,同時為下一階段學習了有規律排序打下伏筆。
2.活動由易到難,逐漸深入。
第二次串項鏈,操作目的是幼兒學習了有規律排序后,引導幼兒運用有規律排序的方法進行設計項鏈的序列。從幼兒的第二次串的.項鏈來看,每個幼兒在原有的不同水平上都獲得了發展。比如:第一次操作,懂得用有規律排序的孩子不多,就5、6個人,排的序列也是比較簡單,都是以aabb、abab的形式排列,在學習了有規律的排序后,幼兒的作品非常豐富,排的序列也是比較復雜,懂得用三個不同的物品間隔重復排列。相同的材料通過兩次操作,讓幼兒學習、觀察、比較能力有很大進步,他們的體驗更深入、規范、條理化,更容易讓幼兒理解有規律的排列。
3.根據幼兒能力差異來提供材料。
為了照顧到幼兒能力的個別差異,我提供的材料有難易之分,比如:提供一種形狀多種顏色珠子,供能力比較差的幼兒操作,還有提供兩種形狀多種顏色的珠子,三種形狀多種顏色的珠子供能力中等和能力強的孩子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