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讀后感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那么我們該如何寫好一篇讀后感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篇一
儒勒·凡爾納是法國著名的科學幻想小說家。《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則是他著名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小學作文,《神秘島》中的一部。小說描寫了格里那凡爵士一伙人尋找被漂流荒島的格蘭特船長所經歷的冒險故事。
蘇格蘭籍游船“鄧肯號”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得到了兩年前因海上事故而遇難的蘇格蘭航海家哈利·格蘭特發出的求救漂流瓶,他請求英國政府派遣船隊去找。可英國政府一直對蘇格蘭人很歧視,所以拒絕了爵士的請求。爵士感到很氣憤,覺得英國政府見死不救,便自行組織了小型旅行隊,親自去營救格蘭特船長。
他帶著旅行隊和格蘭特船長的一對兒女,沿著格蘭特船長留下的“南緯37度線”線索,穿過南美洲的高山和平原,橫貫了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環繞地球一周,以無比的毅力和勇氣,戰勝了所有的艱險,終于在太平洋的一個小島上找到了格蘭特船長。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中,格里那凡爵士一伙人遭遇了安第斯山地震,又險些被艾爾通或野蠻人殺害,格蘭特船長和他的伙伴們也孤孤單單的呆在荒島上,用辛苦勞動維持著生命。本不相干的兩伙人,都以超常的毅力和默契,完成了營救活動——格里那凡爵士克服了困難,營救出了格蘭特船長,格蘭特船長也堅持等待,終于等來了好心人的營救。他們都值得我們敬佩,他們的故事也會長久流傳下去。
書中人物個性鮮明:博愛的格里那凡爵士,冷靜的麥克那布斯少校,博學卻又粗心的巴加內爾,航海技術高超的孟格爾船長以及慈祥的格蘭特船長。其中我比較喜歡麥克那布斯少校,因為他一直保持著冷靜的狀態,多次幫助格里那凡爵士度過險境。還有一個角色不得不提,那就是塔卡夫。這個勇敢,仗義的印第安人幫了格里那凡爵士一伙人不少忙。在一次洪水中,他為了救自己的馬桃迦,與格里那凡爵士一伙人分別。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中格里那凡一行人的樂于助人深深感動著我們。也正是這千辛萬苦的跋山涉水換回了格蘭特船長的生命和格蘭特船長一家人的團聚,這種無私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篇二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的故事發生在1864年。蘇格蘭貴族格里那凡爵士是鄧肯號游船的船主,他從海上的漂流物里獲得了一份文件,從中得知兩年前在海上遇難 失蹤的蘇格蘭航海家格蘭特船長尚在人間,于是毅然帶著船長的女兒瑪麗和兒子羅伯特等人,駕駛著自己的游船“鄧肯號”去尋找和營救。
他們到達南美后橫穿美洲大陸,最后發現船長的遇難地點是在澳大利亞海岸。他們乘船到達澳大利亞后,遇見了船長原來的水手艾爾通,上了這個海盜頭子的當,又橫穿澳洲大陸,被土人俘獲后陷入絕境。
他們逃脫后重新回到了“鄧肯號”,并且見到了被俘的艾爾頓,與他協商:讓他說出事實,不把他交給英國警方,讓他在一個孤島上自生自滅。于是選擇了在太平洋里荒涼的塔博爾島上,不料在島上巧遇格蘭特船長,于是一起勝利地回到了蘇格蘭。
本書還描寫了人們在大自然里的種種奇遇,其中有地震,有颶風,有狼群;有幾百頭牛一起陷入泥潭,滔滔的洪水使平原變成海洋;有他們逃離被閃電擊中的大樹,又碰上潛伏在水里的鱷魚;真可謂千難萬險,扣人心弦。
儒爾·凡爾納是法國科幻小說的奠基人,被公認為現代科幻小說之父。他出生在海港城市南特的一個律師家庭,遼闊的海洋、揚起的風帆和汽笛的鳴響,孕育了他對 大自然的奇妙幻想;他在中學里頑皮成性卻成績優異,畢業后遵從父親的意愿攻讀法學,1849年在巴黎獲得法學學士學位。凡爾納在巴黎幸運地結識了探險家雅 克·阿拉戈,并與在他家經常出入的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和地理學家等科學家交往頗深,在他們的影響下刻苦鉆研數學、物理、化學和地理等自然科學,同時閱讀當 時流行的愛倫·坡的偵探小說,借以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提高寫作的技巧。 凡爾納的小說景色壯觀、情節驚險、構思巧妙、引人入勝,充滿了異國情調,兼有科幻小說和探險小說的特色。它們既體現了人類渴望自由翱翔的夢想,又具有充分 的科學依據,因而使獨具特色的幻想變成了科學的推理和預言。現在不但海底潛艇早已成為現實,而且連人類登月、太空飛行這樣的夢想也已經實現。正因為如此, 凡爾納的小說才始終令人愛不釋手,在世界上擁有最廣大的讀者。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篇三
在這個寒假,我又讀了許多有意義的書,而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法國號稱“科幻小說之父”的凡爾納的《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小說主要講了格蘭特船長在1862年的航海中失蹤了。1864年,蘇格蘭貴族格里那凡爵士偶得格蘭特的求救信。在格蘭特的孩子瑪麗、小羅伯爾的請求下,爵士義無反顧的組織了一支小型救援隊,駕駛自己的游船“鄧肯號”前去營救,開始了他們的冒險歷程。他們環繞地球一周,上海盜的當,被土人俘獲,遭遇地震、颶風、狼群、鱷魚,真可謂千難萬險,扣人心弦。最終,他們以無比的毅力和英勇戰勝了重重艱險,找到了格蘭特。
作者用幽默樂觀的語言讓你在波濤侵襲的深夜仍能夠感到一絲溫暖,并且格里那凡他們費盡千辛萬苦仍沒有找到格蘭特,最后竟意外相遇,讓你意想不到。
相信,讀了它你會受益匪淺。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篇四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在這首詩中,我們足以看出,毅力在生活中是多么重要。一開始,我只是模模糊糊懂得了它的意思,但自從讀了法國著名作家儒勒凡爾納的《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們》,我的理解更透徹了,更加懂得了只要堅持一下,就能離成功更近一步。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位富有正義感和同情心的紳士和船長的一對兒女,漂洋過海,環繞地球一周,去尋找失蹤的蘇格蘭航海家格蘭特船長的故事。
在這次營救中,同行的人性格截然不同:剛毅的孟格爾船長,熱忱的水手們,沉穩的麥克那布斯少校,豪爽的海倫夫人,勇敢的小羅伯爾,見多識廣的巴家內爾……其中,我最敬佩的,還是堅持不懈、懷著必勝信念的格里那凡爵士。每次遇到危險,他總是第一個安慰大家,并且堅毅地繼續走下去。
格里那凡爵士一行人沿著南緯三十七度繞地球走了一圈,可以說是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途中有過失望,有過退縮,但最終都咬緊牙關堅持下來了,他們憑著強大的毅力安全地回到了家。
我也有類似的經歷。一次暑假,媽媽沒和我商量就讓我去參加古箏比賽。我一開始十分抗拒,在媽媽鼓勵下才堅持了下來,雖然幾近崩潰,但還是咬牙堅持練習。當我自信地走上舞臺彈奏時,緊張在所難免,但更多的是興奮與激動。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進入了半決賽。聽到這個消息,我的心情不亞于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的心情。再看看格里那凡爵士他們,一路上,他們遭遇了無數險境:火山噴發、地震、暴雨、洪水、雷火、被狼群攻擊、被土著部落綁架……這些可比比賽可怕多了。要是我參加了這次冒險,一定會半途而廢。他們是那么堅持不懈,硬是沒喊一句放棄。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們的堅持感動了上天,他們的運氣出奇的好,先是遇到了助人為樂的塔卡夫,又誤打誤撞到了新西蘭,救出了格蘭特船長。一句話,途中要是沒有堅持的力量,格蘭特船長不會被救出來!
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挫折,輕言放棄是如此之簡單,但如果你堅持一下,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篇五
放假了!我終于有時間看圖書館借的書了。這幾天我看了一本凡爾納寫的科幻小說——《格蘭特船長的兒女》。這本書是凡爾納的“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這本書的小說背景是1864年豪華游輪“鄧肯”號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在一次出海時,無意間發現一條被捕的鯊魚肚子里發現了一個漂流瓶,里面裝著格蘭特船長的求救信。爵士向英國政府請求派軍艦去營救格蘭特船長,讓英國政府去尋找這些遇難的船員,但英國政府卻拒絕了格里那凡爵士的要求。他決定和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們一起踏上尋找失蹤已久的格蘭特船長的路程。
“鄧肯”號沿著南緯37度線穿越了智利、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他們圍繞地球一周,經歷了許多奇怪的事情,還遇到了恐怖的毛利人。他們以無比堅強的勇氣戰勝了無數的困難,最終在太平洋的一個荒島上發現了格蘭特船長。
我喜歡的片段是他們被草原紅狼包圍的時候,在最后時期,勇敢又機智的小羅伯特不顧生命騎上桃迦把草原紅狼引開了。這個片段給我了深刻的印象。
謝謝凡爾納先生讓我懂得“勇氣”二字。
我還學會了助人為樂。為了一個不曾相識的人發出的求救信,英國政府與爵士一行人的措施截然不同,他們勇敢得去尋找了一個不認識的人,他們的助人為樂深深的感動著我們。也正是他們千辛萬苦換回格蘭特船長的生命,使一家人團聚。這樣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