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大班幼兒語言教案實用篇一
1、通過多種途徑,感受音樂的美。
2、感受和理解速度變化與樂曲性質的關系,提高音樂欣賞能力。
3、能創造性地表現音樂的美。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漁舟唱晚》。
2、古箏一架,老師熟練彈奏樂曲。
3、各種小樂器及紗巾、彩帶等。
活動過程:
一、整體感受部分
古箏是中國古老的民族樂器,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因為古箏音色悅耳動聽,所以深受人們喜愛。
二、分段理解部分
1、老師完整彈奏樂曲,幼兒進一步完整欣賞,為樂曲分段。
2、分段欣賞,跟著樂曲打節拍,感受樂曲速度的變化。分辨樂曲三部分特點:先緩慢優美,然后逐漸加速,最后回到緩慢優美。
3、結合多媒體課件,再次完整欣賞樂曲,充分感受樂曲的美。
三、藝術同構活動
2、聽第二段音樂(同上)。
四、創造表現部分:
1、 簡單介紹小樂器和舞蹈道具,請每人選一件自己喜歡的道具。
3、幼兒大膽地、創造性地表現音樂的美。
大班幼兒語言教案實用篇二
1.通過活動體會父母養育自己的辛苦。
2.感應家庭的幸福、感受父母的愛,培養孩子愛父母愛家庭的情感,培養他們的家庭責任心。
3. 通過活動,把認識體現在今后的生活中。
4. 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 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1.知道父母養育子女的辛苦,自己是在爸爸媽媽的親切關懷、照顧下長大的。
2. 能夠體會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 ,產生愛爸爸媽媽的情感,愿做孝順爸爸媽媽的好孩子。
一部分孩子選好的一張全家福,卡片,印尼。
教師介紹本次班會的主持人。
一張照片就是一個個幸福的家庭。
(1)談話引題。
主持人:家是我們溫暖的搖籃,家里有親愛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我們一家人血脈相融,下面就請幾位小朋友來介紹一下自己的家庭。(部分孩子介紹自己的家庭)
(2)以詩歌激情。
主持人:我們生活在爸爸、媽媽的身邊,是他們把我們撫養長大,爸爸媽媽是我們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我們的終身老師,我們要感謝爸爸、感謝媽媽。請聽詩朗誦——我有一個幸福的家。
(3)主持人:大家都知道自己和父母是最親的,是啊!只有在爸爸媽媽身邊生活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你知道嗎?從呱呱落地到現在即將成為一名小學生,他們在我們的身上傾注了多少心血啊!現在請老師給大家看一看一位小朋友小時候的照片,請你猜猜是誰?(出示李佳霖小朋友的成長照片,先讓學生猜一猜,最后讓他來說一說自己的家庭)
2.我向父母表心意。
(1)小小卡片傳心聲。
主持人:爸爸媽媽為了我們這個家不辭辛苦、為我們付出了全部的愛,我們應該拿出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他們,我們來給爸爸媽媽做一張表達濃濃情意的小卡片吧!并在上面寫出要對爸爸媽媽說的心里話,現在開始制作吧!(教師指名交流)
(2)在歌聲中升華感情。
主持人:讓我們在“我愛我家”的音樂中,一起來祝愿我們的爸爸媽媽身體健康、平安幸福!
每個人都有一個家,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家有深深的感情,“我愛我家”這主題活動的開展更有剛煩的意義。爸爸媽媽是家庭教育中永恒的話題,幼兒對此永遠有話可說,有話想說。通過這樣的情感體驗活動,可以很好地培養幼兒關愛他人的意識。我設計了一個讓幼兒自由發言的平臺讓他們說出生活中爸爸媽媽與自己之間的故事,體會父母對自己的深情。同時照片、詩歌、卡片、歌曲等多種形式的應用,使本次的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可是在“成長照片徐話題”的活動中,我向幼兒展示了一位同學小時候的照片,孩子對此發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很多孩子會說到:我小時候是…..樣的,這樣是活動無法達到收放自如,加入本課重新開展,我會采取 “分組討論等方式”,使幼兒有充分表達的時間,自主發揮。
小百科:家庭是指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或收養關系基礎上產生的,親屬之間所構成的社會生活單位。
大班幼兒語言教案實用篇三
一、活動目標。
1、通過理解故事內容,懂得謙讓的道理。
2、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
二、活動準備。
食物兩個梨子,動畫視頻,ppt課件。
三、活動過程。
1、導入新課。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挑梨子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老師完整講述故事。
提問:故事的名稱叫什么?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3、結合圖片,講述故事。
(1)教師一邊講述邊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前半段內容。
(2)結合圖片完整的講述故事的后半段內容。
提問:爸爸又是怎么問孔融的,孔融又是怎么說的?
提問:爸爸是怎么夸孔融的?(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個好孩子。)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孔融嗎,為什么?
小結:孔融能讓著哥哥又能讓著弟弟他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4、完整觀看《孔融讓梨》視頻。
5、創設情景,情感遷移。
提問:平時你認為謙讓的事情有哪些呢?
提問:小妹妹喜歡你的玩具,你會怎么做?
提問:如果你在公交車上,上來了一位小妹妹,又沒有座位,你會怎么做?
總結:今天我們學了一個讓梨的故事,懂得了謙讓的道理,希望小朋友都能做到像今天這樣能夠謙讓別人,關心別人。如果現在讓你把梨送出去,會把梨送給誰?為什么?(幼兒自由說)。那么現在請小朋友們起立,我們一起把梨送給他們吧!(在音樂聲中,帶領幼兒走出教室。)
附故事:
從前,有一個四歲的男孩子叫孔融,他有五個哥哥,一個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大家坐到一起來,哥哥先讓孔融挑一個,孔融想了想,到底要挑哪一個梨呢,于是他就拿了一個最小的梨子。爸爸看見了也覺得奇怪,就問孔融,這么多的梨子,又讓你先挑,你為什么不拿大的,不拿好的,偏偏拿一個最小的呢。孔融說,我年紀小,應該把大的讓給哥哥吃。爸爸又問孔融,弟弟比你小,為什么不把最小的留給他呢?孔融又說:我比弟弟大應該把大的讓給弟弟吃。爸爸聽了特別的高興,他對孔融說,好孩子,好孩子,真是個好孩子。孔融四歲時就知道讓梨,上面讓著哥哥,下面讓著弟弟,大家都很稱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