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什么樣的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讀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水孩子讀后感篇一
這本書讀來筆調甚為清新、自然,字里行間充滿著一位教師對于學生的獨具匠心——這本書不但是韓興娥老師多年推廣的“海量閱讀”教學經驗的總結,而且適合推廣于廣大小學語文老師進行品鑒與欣賞。在韓老師的心中,所有的教學都是以“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為中心,在課堂上韓老師讓她的學生們享受到了閱讀時何等的幸福與快樂,用韓老師的話來說“當孩子沉浸于書香墨韻的時候,老師也步入了寧靜平和的港灣”。
眾所周知,在閱讀理解方面,這不僅是學生難以克服的難題,更是老師教學方面的重點,而韓老師的“海量閱讀”讓我們每一個困于應試教育制度下的老師看到了希望。按照當前的教育準則去看,韓老師的課外書籍怎么能拿到課堂去上呢?這不是本末倒置嗎?可事實卻顯而易見——課外書并沒有影響孩子的學習,相反促進了他們在閱讀方面的能力。
從書中我漸漸理清了韓老師的上課模式。在韓老師的課堂上,幾乎看不到激情澎湃的講解和那歇斯底里地諄諄告誡,她的學生就能扮演老師的角色,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發(fā)揮自身無限的思維和聯(lián)想。究其原因,是因為韓老師把握住了語文學習的核心,語文最重要的法寶就是——“讀”。
在我們看來一個小小的“讀”有什么好深究的?不就是個“讀”嗎?其實這種想法大錯特錯。而韓老師的課堂上關于“讀”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海量閱讀”,顧名思義,就是全班師生共同在課堂內閱讀某一本課外書,接連不斷讀讀下去,像學習課文一樣大量閱讀課外書。因為讀的多越多,書中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就會促使學生進行思考,在思考的基礎上進行時間,就成了創(chuàng)造。書讀的越多,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學會比較,可以比較相同時空中的平行人,可以比較不同時空卻有相同的行為模式的間隔人……。二是反反復復地朗讀,有些內容有些孩子能在課上就能進行背誦,這樣能夠減輕他課余的時間,并且有助于他寫作的基本架構模式,一舉兩得。三是讀的形式多樣化,可以通過領讀、開火車讀、點名讀……,讓學生們能夠從朗讀中既感受到共同性,又體會個性,而且不同學生所表達的情感和聲音強弱不同,這樣有利于學生之間能夠之間取長補短。
而教育一直倡導的“有教無類”一直貫穿著韓老師的教學工作。因為學生先天素質、后天的影響各不相同,學習的領悟能力和接受能力也大相徑庭,常常會出現(xiàn)“先進生”與“后進生”學習進度的不對等進程。而韓老師的“海量閱讀”不強求達到統(tǒng)一標準。她會根據(jù)每本書的具體情況,制定出不同的“星級標準”,即使部分學生達到了“一星級”的目標,也是老師眼中的好孩子,因為在她眼里,這些“一星級”的學生總有一天能夠達到老師的期望,而老師只有堅信這一點——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對所有的學生持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態(tài)度。
韓老師所說的一句話也是我應該奉為準則的——在“海量閱讀”的道路上,能飛的要讓他們飛起來,能跑的要讓他們跑起來,能走的走起來,能爬的爬起來。這不就是教育一直倡導的“因材施教”嗎?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
而且韓老師的教育理念也十分值得我去學習。當我們還在聲嘶力竭地叫著拼音,讓學生分清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區(qū)別,理清“b”和“p”的相似與不同……,韓老師早已經開始與學生一起步上真正高效的語文學習之路。
為了讓學生快速認字,韓老師就會花大把時間和精力在學生閱讀、識字的教材上,并通過網絡取得家長的協(xié)助。這樣的結果顯而易見——激發(fā)了學生對閱讀的極大興趣,極大地擴大了語文課堂的容納空間,充分考慮了不同學生的不同接受能力與方式,使學生熱愛閱讀、熱愛語文,真正意義上讓孩子們懂得中國語言的博大精深,讓學生知道語言文化不僅要傳承,更要有創(chuàng)新。
我在想,如果沒有讓學生進行“海量閱讀”,那么他們就永遠只能跟著我的身后,我的思維就會成為他們的思維,我的一舉一動就會成為他們的習以為常,我的話就會成為他們的至理箴言。但是一旦學生開啟了“海量閱讀”,他們的整個世界就會發(fā)生巨大的變化,可以時不時蹦出一些新奇的看法,可以在課上對我的一些觀點進行有道理地反駁,可以逐漸塑造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或許還能給我當老師,幫助我解決一些教學難題——真正地體現(xiàn)“教學相長”。想必,那樣的幸福感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那樣的滿足是無法用言語來描述的。我在想教師最大的幸福感就是看著學生能夠不斷超越你,給你靈魂的凈化,人生的啟迪。并且在學生遇到困難時,能夠給予及時且有效的幫助,那樣的教師的意義不言而喻。
車爾尼雪夫斯基曾說:“科學書籍讓人免于愚昧,而文藝作品則使人擺脫粗鄙;對真正的教育和對人們的幸福來說,二者同樣的有益和必要。”所以韓老師的這本書不僅讓許多文字得到了活水的滋養(yǎng),更讓老師教得熱血沸騰,學生學得博采眾長。學生的語文學習將在韓老師的帶領下,會是一個全新的身心體驗:眼界更加地開闊,學習更加地快樂,收獲更加豐盈,成績更加進步。
水孩子讀后感篇二
最近我閱讀了《發(fā)現(xiàn)孩子》這本書后,對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書是蒙特梭利著作之一,此書揭示了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新觀念和新方法。蒙特梭利認為,每個孩子都有去觀察、對外界作反應、去學習、去集中精力甚至讓自己獨處的需要。為此她一直致力于打破已有的教育傳統(tǒng),去尋求了解孩子和愛孩子的新方法。
蒙特梭利在書中提到任何一項教育制度的推行,絕對必須先從建立一個能夠保護孩子的環(huán)境做起。孩子的生命始于成人,也終于成人,這就是生命的歷程。只有孩子生活領域中所經歷的愛,才是人類生命道德的理想境地,是一種自我犧牲、無怨無悔的奉獻之愛。
有時候,我們會把孩子隨心所欲的特性,誤認為是任性的表現(xiàn),其實孩子一點也不任性,只不過是因為我們對孩子的了解還不夠罷了。大人的行為極有可能給孩子原本具有的天賦帶來負面的影響。
蒙特梭利主張:“大人絕不應把孩子塑造成小大人”大人在幫助孩子做手腳運動時,明顯是將大人的動作方式套用在孩子身上,這是一個普遍的錯誤,應對他們的行為不加干預讓孩子依照自己的稟性去工作、活動。教育者的首要素任應是去觀察孩子的人格,并對之予以尊重,當因為怕孩子吵鬧而不讓孩子和我們在一起時,我們就表現(xiàn)出對孩子的不尊重。在成人的世界里,讓大人覺得歡心舒適的事對孩子的也照著做準不會錯。
我們必須遵循這樣一條原則:應盡可能地把一切留給自然,才能為孩子設計出一套科學的、有利于其身體成長的方案。唯有自由才能引導孩子的性格、智力與情感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展。自由還要求我們教育者應該以一種寧靜的心態(tài)去關注孩子成長中出現(xiàn)的所有奇跡。自由的原則并非是放任的,而是引導我們從幻想進入現(xiàn)實,指導我們積極有效地照顧兒童的原則。
如果教師能夠尊重孩子的自由對孩子有信心,如果教師能夠把他的所學暫時放置一邊能謙虛一些不把他的指導當成是必要的;如果教師懂得耐心等待,他一定會看到孩子所發(fā)生的全新轉變。
孩子越專心就越能從工作中得到平衡,也越能發(fā)自內心地遵守紀律。要達到專心的地步,需要經歷三個不同的步驟:準備期,有具體目標的工作和能讓孩子的內在發(fā)展得到滿足,使疑惑得到了解。一個精神不平衡的孩子是沒辦法專心思考的,他也就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
蒙特梭利教育體系的基本方針,在于利用各種不同的感官教具喚醒孩子的安全感。教育宗旨志在引領、開發(fā)孩子的精神力量,而非一味地把知識灌輸給孩子。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一位真正理解了教學之道的老師,才更懂得用比強迫壓制更有效的辦法來引導孩子走入正軌毫無疑問,這有賴于隨時的觀察以及持續(xù)的付出努力!
水孩子讀后感篇三
在我的書柜里有一本讓我看了又看仍愛不釋手的書,名叫《水孩子》。這本書講述了一個掃煙囪的小男孩湯姆在河里變成了水孩子,經歷各種奇遇后改掉了以前的壞毛病,最后又回到了人間的美麗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湯姆是一個掃煙囪的小男孩,他完全沒有接受過教育,并且過著被老板虐待的生活。一次干活時湯姆被誤會成小偷,在逃跑中他迷迷糊糊走入河中,變成了水孩子,可以像魚兒一樣在水里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游往大海的途中,湯姆調皮搗蛋,擾亂了其他水生物的生活,闖了許多禍,受到了“自作自受”仙女的懲罰。水世界里還有一位“好心好報”仙女,她代表著至善的仁愛。在她的鼓勵和幫助下,湯姆不僅改掉了壞毛病,還成長為了一個熱愛真理、心胸開闊、正直勇敢的人,并重新回到了人間。
故事最有趣的地方是湯姆“發(fā)現(xiàn)自己的脖子兩側長出了奇怪的東西,隨著水流呼扇呼扇地,如同帶花邊的扇子,靈巧得像一條活潑的小鰻魚,成了一個水陸兩棲的水孩子。”湯姆在水里的經歷深深地吸引了我,他調皮搗蛋受到懲罰,我也跟著難受,他改正錯誤得到了大家的喜歡,我也跟著開心。我和湯姆一起游歷了海洋,經歷了成長。
書中對景色的描寫也非常生動,“太陽把燦爛的光芒投在水面,讓海水變成微小的水珠升上天空,堆成一朵朵巨大的白云。風從云朵間穿過,輕輕地把它吹散,再織成柔軟輕盈的薄紗。早晨的霞光把薄紗染成粉紅色、淡金色,傍晚的霞光把薄紗染成藍紫色、金紅色。然后,夜晚的月亮把大大小小熠熠閃光的銀星星粘在薄紗上,一副精美無比的彩紗就織好了。”讀著這優(yōu)美的句子,那薄紗、那霞光、那海洋仿佛就展現(xiàn)在我的眼前,讓人陶醉。
這本書我已經看了三遍,每一次都會被水孩子湯姆的經歷打動,每一次都會沉醉在那奇特美妙的世界里。通過這個故事,我也明白了要做一個正直、勇敢、善良、寬容的人才會受到大家的喜愛,也會讓自己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