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寫水滸傳篇一
1、《水滸傳》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朝代)
3、按要求寫出《水滸傳》中的人物及形象特征。?
5、《水滸傳》中的英雄形象,栩栩如生,性格特征各異,請比較分析武松、李逵、魯智深這兩個人物的共性與個性。
8、智取生辰綱的關鍵在于:下蒙han藥的時間和方式。?
9、《水滸傳》中選一個你喜歡的人物,分析其性格特點?
10、三打祝家莊是怎樣打下來的?說明了什么道理??
11、魯達為金老父女湊盤纏時,李忠摸出二兩銀子來,魯達不收,“丟還了李忠”。為什么用一個“丟”字?體會這些細節對塑造人物的作用。
魯達不肯收那二兩銀子,“丟還了李忠”,是嫌他不痛快,比較小氣。當時為了幫助金老父女,魯達把自己身上帶的五兩銀子都給了金老,覺得太少,又向史進和李忠借錢,準備統統送給金老,讓他們父女回老家去好好過日子。史進取出一錠十兩銀子,像個江湖好漢的樣子;而李忠卻只“去身邊摸出二兩來銀子”,魯達嫌他“不爽利”,干脆不要他的銀子,丟還與他,給他一個難堪。魯達仗義疏財,主張? 人就要徹底,李忠的作風他很看不起。這個細節描寫寫出了人物性格的豐富性。
寫水滸傳篇二
《水滸傳》中所記一百零八人,人人有性格。他們豪俠仗義,深受人們的喜愛。
小說前四十四回,先講述單個英雄的故事。后來逐步發展為梁山大聚義,七十回以后,寫他們歸順朝廷走向失敗。整部小說環環相扣,線索分明。
《水滸傳》情節生動曲折,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其中的一篇“智取生辰綱”。作者施耐庵選取兩條線索,一條明線是楊志押運生辰綱,另一條暗線則是晁吳智取生辰綱。文章通過對環境的描寫,將人物形象刻畫的生動形象,如其中的“此時,正是五月半天氣,雖是晴明的好,只是酷熱難行”,這處環境描寫突出了當時天氣的炎熱,楊志又急功近利,粗暴蠻橫,使其與廂禁軍發生沖突。作者又通過對楊志及押送人員的語言描寫,在矛盾沖突中推進情節,快速轉換場景,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
后來吳用等人又運用心理戰,讓眾人先吃好酒,使楊志等人誤認為酒中無毒,是好酒,讓人放下顧慮,這個便是計策。
《水滸傳》中人物形象鮮明,深入刻畫了人物的性格以及他們命運的發展史。這些梁山好漢號稱“一百單八將”,宋江、吳用、林沖、魯智深、武松……無不有血有肉,個性鮮明。
武松是下層俠義之士的典型人物,有仇必復,有恩必報。為兄報仇,不惜斗殺西門慶,血濺鴛鴦樓。林沖是上層人物的代表,他是被迫造**的。他一直安分守己,卻因被陷害誤入白虎堂,在發配期間,被董超和薛霸陷害,幸得魯智深相救,最后被逼上了梁山。
《水滸傳》是一部不朽的傳奇,它記敘了梁山好漢們從起義到興盛再到失敗的全過程,表達了作者對平等社會的向往。
正如胡適所說的“重興《水滸》,再造梁山,畫出十來個不會磨滅的英雄人物,造出一副永不磨滅的奇書。我想,這也正是從古至今,人們都愛《水滸傳》的原因吧!
從今天起,我也要把這部奇書從書架上取下,再次品味。
寫水滸傳篇三
1、且說這端王來王都尉府中赴宴,都尉設席,請端王居中坐定,都尉對席相陪。酒進數杯,食供兩套,那端王起身凈手,偶來書院里少歇,猛見書案上一對兒羊脂玉碾成的鎮紙獅子,極是做得好,細巧玲瓏。端王拿起獅子,不落手看了一回道:“好!”王都尉見端王心愛,便說道:“再有一個玉龍筆架,也是這個匠人一手做的,卻不在手頭,明日取來,一并相送。”端王大喜道:“深謝厚意,想那筆架,必是更妙。”王都尉道:“明日取出來,送至宮中便見。”端王又謝了。兩個依舊入席,飲宴至暮,盡醉方散。端王相別回宮去了。
2、青松屈曲,翠柏陰森。門懸敕額金書,戶列靈符玉篆。虛皇壇畔,依稀垂柳名花;煉藥爐邊,掩映蒼松老檜。左壁廂天丁力士,參隨著太乙真君;右勢下玉女金童,簇捧定紫微大帝。披發仗劍,北方真武踏龜蛇;趿履頂冠,南極老人伏龍虎。前排二十八宿星君,后列三十二帝天子。階砌下流水潺。墻院后好山環繞。鶴生丹頂,龜長綠毛。樹梢頭獻果蒼猿,莎草內銜芝白鹿。三清殿上,擊金鐘道士步虛;四圣堂前,敲玉罄真人禮斗。獻香臺砌,彩霞光射碧琉璃;召將瑤壇,赤日影搖紅瑪瑙。早來門外祥云現,疑是天師送老君。
3、且說菜園左近有二三十個賭博不成才破落戶潑皮,泛常在園內偷盜菜蔬,靠著養身,因來偷菜,看見廨宇門上新掛一道庫司榜文,上說:“大相國寺仰委管菜園僧人魯智深前來住持,自明日為始掌管,并不許閑雜人等入園攪擾。”那幾個潑皮看了,便去與眾破落戶商議道:“大相國寺里差一個和尚,甚么魯智深,來管菜園。我們趁他新來,尋一場鬧,一頓打下頭來,教那廝伏我們。”數中一個道:“我有一個道理。他又不曾認的我,我們如何便去尋的鬧?等他來時,誘他去糞窖邊,只做參賀他,雙手搶住腳,翻筋斗,那廝下糞窖去,只是小耍他。”眾潑皮道:“好,好!”商量已定,且看他來。
4、太守慌忙上馬,來到東門外接官亭上,望見塵土起處,新官已到亭子前下馬。府尹接上亭子,相見已了,那新官取出中書省更替文書來,度與府尹。太守看罷,隨即和新官到州衙里,交割牌印,一應府庫錢糧等項。當下安排筵席,管待新官。舊太守備說梁山泊賊盜浩大,殺死官軍一節。說罷,新官面如土色,心中思忖道:“蔡太師將這件勾當抬舉我,卻是此等地面,這般府分!又沒強兵猛將,如何收捕得這伙強人?倘或這廝們來城里借糧時,卻怎生奈何?”舊官太守次日收拾了衣裝行李,自回東京聽罪,不在話下。
5、山門侵翠嶺,佛殿接青云。鐘樓與月窟相連,經閣共峰巒對立。香積廚通一泓泉水,眾僧寮納四面煙霞。老僧方丈斗牛邊,禪客經堂云霧里。白面猿時時獻果,將怪石敲響木魚;黃斑鹿日日銜花,向寶殿供養金佛。七層寶塔接丹霄,千古圣僧來大剎。
6、智深、史進來到村中酒店內,一面吃酒,一面叫酒保買些肉來,借些米來,打火做飯。兩個吃酒,訴說路上許多事務。吃了酒飯,智深便問史進道:“你今投那里去?”史進道:“我如今只得再回少華山去,投奔朱武等三人,入了伙,且過幾時,卻再理會。”智深見說了道:“兄弟也是。”便打開包裹,取些金銀,與了史進。二人拴了包裹,拿了器械,還了酒錢。二人出得店門,離了村鎮,又行不過五七里,到一個三岔路口。智深道:“兄弟須要分手,灑家投東京去,你休相送。你打華州,須從這條路去,他日卻得相會。若有個便人,可通個信息來往。”史進拜辭了智深,各自分了路,史進去了。
7、且說東京開封府汴梁宣武軍,一個浮浪破落戶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業,只好刺槍使棒,最是踢得好腳氣毬,京師人口順,不叫高二,卻都叫他做高毬。后來發跡,便將氣毬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便改作姓高,名俅。這人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頑耍,亦胡亂學詩、書、詞、賦。若論仁、義、禮、智、信、行、忠、良,卻是不會,只在東京城里城外幫閑。因幫了一個生鐵王員外兒子使錢,每日三瓦兩舍,風花雪月,被他父親開封府里告了一紙文狀,府尹把高俅斷了二十脊杖,迭配出界發放,東京城里人民不許容他在家宿食。高俅無計奈何,只得來淮西臨淮州,投奔一個開賭坊的閑漢柳大郎,名喚柳世權。他平生專好惜客養閑人,招納四方干隔澇漢子。高俅投托得柳大郎家,一住三年。
8、且說團練使黃安,帶領人馬上船,搖旗吶喊,殺奔金沙灘來。看看漸近灘頭,只聽得水面上嗚嗚咽咽吹將起來。黃安道:“這不是畫角之聲?且把船來分作兩路,去那蘆花蕩中灣住。”看時,只見水面上遠遠地三只船來。看那船時,每只船上只有五個人:四個人搖著雙櫓,船頭上立著一個人,頭帶絳紅巾,都一樣身穿紅羅繡襖,手里各拿著留客住,三只船上人,都一般打扮。于內有人認得的,便對黃安說道:“這三只船上三個人,一個是阮小二,一個是阮小五,一個是阮小七。”黃安道:“你眾人與我一齊并力向前,拿這三個人!”兩邊有四五十只船,一齊發著喊,殺奔前去。那三只船唿哨了一聲,一齊便回。黃團練把手內槍拈搭動,向前來叫道:“只顧殺這賊,我自有重賞。”那三只船前面走,背后官軍船上,把箭射將去。那三阮去船艙里,各拿起一片青狐皮來遮那箭矢。后面船只只顧趕。
9、香焚寶鼎,花插金瓶。仙音院競奏新聲,教坊司頻逞妙藝。水晶壺內,盡都是紫府瓊漿;琥珀杯中,滿泛著瑤池玉液。玳瑁盤堆仙桃異果,玻璃碗供熊掌駝蹄。鱗鱗膾切銀絲,細細茶烹玉蕊。紅裙舞女,盡隨著象板鸞簫;翠袖歌姬,簇捧定龍笙鳳管。兩行珠翠立階前,一派笙歌臨座上。
10、當夜子母二人,收拾了行李、衣服、細軟、銀兩,做一擔兒打挾了。又裝兩個料袋袱駝,拴在馬上的。等到五更,天色未明,王進教起李牌,分付道:“你與我將這些銀兩,去岳廟里,和張牌買個三牲煮熟,在那里等候。我買些紙燭,隨后便來。”李牌將銀子望廟中去了。王進自去備了馬,牽出后槽,將料袋袱駝搭上,把索子拴縛牢了,牽在后門外,扶娘上了馬。家中粗重都棄了,鎖上前后門,挑了擔兒,跟在馬后。趁五更天色未明,乘勢出了西華門,取路望延安府來。
11、且說菜園左近有二三十個賭博不成才破落戶潑皮,泛常在園內偷盜菜蔬,靠著養身,因來偷菜,看見廨宇門上新掛一道庫司榜文,上說:“大相國寺仰委管菜園僧人魯智深前來住持,自明日為始掌管,并不許閑雜人等入園攪擾。”那幾個潑皮看了,便去與眾破落戶商議道:“大相國寺里差一個和尚,甚么魯智深,來管菜園。我們趁他新來,尋一場鬧,一頓打下頭來,教那廝伏我們。”數中一個道:“我有一個道理。他又不曾認的我,我們如何便去尋的'鬧?等他來時,誘他去糞窖邊,只做參賀他,雙手搶住腳,翻筋斗,那廝下糞窖去,只是小耍他。”眾潑皮道:“好,好!”商量已定,且看他來。
12、林沖再要讓時,晁蓋、吳用、公孫勝都不肯。三人俱道:“適蒙頭領所說,鼎分三足,以此不敢違命。我三人占上,頭領再要讓人時,晁蓋等只得告退。”三人扶住林沖,只得坐了第四位。晁蓋道:“今番須請宋、杜二頭領來坐。”那杜遷、宋萬見殺了王倫,尋思道:“自身本事低微,如何近的他們?不若做個人情。”苦苦地請劉唐坐了第五位,阮小二坐了第六位,阮小五坐了第七位,阮小七坐了第八位,杜遷坐了第九位,宋萬坐了第十位,朱貴坐了第十一位。
13、香焚寶鼎,花插金瓶。仙音院競奏新聲,教坊司頻逞妙藝。水晶壺內,盡都是紫府瓊漿;琥珀杯中,滿泛著瑤池玉液。玳瑁盤堆仙桃異果,玻璃碗供熊掌駝蹄。鱗鱗膾切銀絲,細細茶烹玉蕊。紅裙舞女,盡隨著象板鸞簫;翠袖歌姬,簇捧定龍笙鳳管。兩行珠翠立階前,一派笙歌臨座上。
14、卻說魯智深來到廨宇退居內房中,安頓了包裹行李,倚了禪杖,掛了戒刀。那數個種地道人,都來參拜了,但有一應鎖鑰,盡行交割。那兩個和尚,同舊住持老和尚相別了,盡回寺去。且說智深出到菜園地上,東觀西望,看那園圃。只見這二三十個潑皮,拿著些果盒、酒禮,都嘻嘻的笑道:“聞知和尚新來住持,我們鄰居街坊都來作慶。”智深不知是計,直走到糞窖邊來。那伙潑皮一齊向前,一個來搶左腳,一個便搶右腳,指望來智深。只教:智深腳尖起處,山前猛虎心驚;拳頭落時,海內蛟龍喪膽。正是:方圓一片閑園圃,目下排成小戰場。
15、且說兩個牌軍,買了福物煮熟,在廟等到巳牌,也不見來。李牌心焦,走回到家中尋時,見鎖了門,兩頭無路。尋了半日,并無有人。看看待晚,岳廟里張牌疑忌,一直奔回家來。又和李牌尋了一黃昏,看看黑了。兩個見他當夜不歸,又不見他老娘。次日,兩個牌軍又去他親戚之家訪問,亦無尋處。兩個恐怕連累,只得去殿帥府首告:“王教頭棄家在逃,子母不知去向。”高太尉見告,大怒道:“賊配軍在逃,看那廝待走那里去!”隨即押下文書,行開諸州各府,捉拿逃軍王進。二人首告,免其罪責,不在話下。
16、且說兩個牌軍,買了福物煮熟,在廟等到巳牌,也不見來。李牌心焦,走回到家中尋時,見鎖了門,兩頭無路。尋了半日,并無有人。看看待晚,岳廟里張牌疑忌,一直奔回家來。又和李牌尋了一黃昏,看看黑了。兩個見他當夜不歸,又不見他老娘。次日,兩個牌軍又去他親戚之家訪問,亦無尋處。兩個恐怕連累,只得去殿帥府首告:“王教頭棄家在逃,子母不知去向。”高太尉見告,大怒道:“賊配軍在逃,看那廝待走那里去!”隨即押下文書,行開諸州各府,捉拿逃軍王進。二人首告,免其罪責,不在話下。
17、根盤地角,頂接天心。遠觀磨斷亂云痕,近看平吞明月魄。高低不等謂之山,側石通道謂之岫,孤嶺崎嶇謂之路,上面平極謂之頂。頭圓下壯謂之巒,藏虎藏豹謂之穴,隱風隱云謂之巖,高人隱居謂之洞。有境有界謂之府,樵人出沒謂之徑,能通車馬謂之道,流水有聲謂之澗,古渡源頭謂之溪,巖崖滴水謂之泉。左壁為掩,右壁為映。出的是云,納的是霧。錐尖像小,崎峻似峭,懸空似險,削如平。千峰競秀,萬壑爭流,瀑布斜飛,藤蘿倒掛。虎嘯時風生谷口,猿啼時月墜山腰。恰似青黛染成千塊玉,碧紗籠罩萬堆煙。
19、太守慌忙上馬,來到東門外接官亭上,望見塵土起處,新官已到亭子前下馬。府尹接上亭子,相見已了,那新官取出中書省更替文書來,度與府尹。太守看罷,隨即和新官到州衙里,交割牌印,一應府庫錢糧等項。當下安排筵席,管待新官。舊太守備說梁山泊賊盜浩大,殺死官軍一節。說罷,新官面如土色,心中思忖道:“蔡太師將這件勾當抬舉我,卻是此等地面,這般府分!又沒強兵猛將,如何收捕得這伙強人?倘或這廝們來城里借糧時,卻怎生奈何?”舊官太守次日收拾了衣裝行李,自回東京聽罪,不在話下。
20、林沖再要讓時,晁蓋、吳用、公孫勝都不肯。三人俱道:“適蒙頭領所說,鼎分三足,以此不敢違命。我三人占上,頭領再要讓人時,晁蓋等只得告退。”三人扶住林沖,只得坐了第四位。晁蓋道:“今番須請宋、杜二頭領來坐。”那杜遷、宋萬見殺了王倫,尋思道:“自身本事低微,如何近的他們?不若做個人情。”苦苦地請劉唐坐了第五位,阮小二坐了第六位,阮小五坐了第七位,阮小七坐了第八位,杜遷坐了第九位,宋萬坐了第十位,朱貴坐了第十一位。
21、梁山泊自此是十一位好漢坐定。山前山后,共有七八百人,都來廳前參拜了,分立在兩下。晁蓋道:“你等眾人在此,今日林教頭扶我做山寨之主,吳學究做軍師,公孫先生同掌兵權,林教頭等共管山寨。汝等眾人,各依舊職,管領山前山后事務,守備寨柵灘頭,休教有失。各人務要竭力同心,共聚大義。”再教收拾兩邊房屋,安頓了阮家老小,便教取出打劫得的生辰綱--金珠寶貝,--并自家莊上過活的金銀財帛,就當廳賞賜眾小頭目并眾多小嘍羅。當下椎牛宰馬,祭祀天地神明,慶賀重新聚義。眾頭領飲酒至半夜方散。次日,又辦筵宴慶會,一連吃了數日筵席。晁蓋與吳用等眾頭領計議,整點倉廒,修理寨柵,打造軍器--槍、刀、弓、箭、衣甲、頭盔--準備迎敵官軍;安排大小船只,教演人兵水手上船廝殺,好做提備,不在話下。自此梁山泊十一位頭領聚義,真乃是交情渾似股肱,義氣如同骨肉。
22、智深、史進來到村中酒店內,一面吃酒,一面叫酒保買些肉來,借些米來,打火做飯。兩個吃酒,訴說路上許多事務。吃了酒飯,智深便問史進道:“你今投那里去?”史進道:“我如今只得再回少華山去,投奔朱武等三人,入了伙,且過幾時,卻再理會。”智深見說了道:“兄弟也是。”便打開包裹,取些金銀,與了史進。二人拴了包裹,拿了器械,還了酒錢。二人出得店門,離了村鎮,又行不過五七里,到一個三岔路口。智深道:“兄弟須要分手,灑家投東京去,你休相送。你打華州,須從這條路去,他日卻得相會。若有個便人,可通個信息來往。”史進拜辭了智深,各自分了路,史進去了。
24、梁山泊自此是十一位好漢坐定。山前山后,共有七八百人,都來廳前參拜了,分立在兩下。晁蓋道:“你等眾人在此,今日林教頭扶我做山寨之主,吳學究做軍師,公孫先生同掌兵權,林教頭等共管山寨。汝等眾人,各依舊職,管領山前山后事務,守備寨柵灘頭,休教有失。各人務要竭力同心,共聚大義。”再教收拾兩邊房屋,安頓了阮家老小,便教取出打劫得的生辰綱——金珠寶貝,——并自家莊上過活的金銀財帛,就當廳賞賜眾小頭目并眾多小嘍羅。當下椎牛宰馬,祭祀天地神明,慶賀重新聚義。眾頭領飲酒至半夜方散。次日,又辦筵宴慶會,一連吃了數日筵席。晁蓋與吳用等眾頭領計議,整點倉廒,修理寨柵,打造軍器——槍、刀、弓、箭、衣甲、頭盔——準備迎敵官軍;安排大小船只,教演人兵水手上船廝殺,好做提備,不在話下。自此梁山泊十一位頭領聚義,真乃是交情渾似股肱,義氣如同骨肉。
25、青松屈曲,翠柏陰森。門懸敕額金書,戶列靈符玉篆。虛皇壇畔,依稀垂柳名花;煉藥爐邊,掩映蒼松老檜。左壁廂天丁力士,參隨著太乙真君;右勢下玉女金童,簇捧定紫微大帝。披發仗劍,北方真武踏龜蛇;趿履頂冠,南極老人伏龍虎。前排二十八宿星君,后列三十二帝天子。階砌下流水潺。墻院后好山環繞。鶴生丹頂,龜長綠毛。樹梢頭獻果蒼猿,莎草內銜芝白鹿。三清殿上,擊金鐘道士步虛;四圣堂前,敲玉罄真人禮斗。獻香臺砌,彩霞光射碧琉璃;召將瑤壇,赤日影搖紅瑪瑙。早來門外祥云現,疑是天師送老君。
26、且說東京開封府汴梁宣武軍,一個浮浪破落戶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業,只好刺槍使棒,最是踢得好腳氣球,京師人口順,不叫高二,卻都叫他做高球。后來發跡,便將氣球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便改作姓高,名俅。這人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頑耍,亦胡亂學詩、書、詞、賦。若論仁、義、禮、智、信、行、忠、良,卻是不會,只在東京城里城外幫閑。因幫了一個生鐵王員外兒子使錢,每日三瓦兩舍,風花雪月,被他父親開封府里告了一紙文狀,府尹把高俅斷了二十脊杖,迭配出界發放,東京城里人民不許容他在家宿食。高俅無計奈何,只得來淮西臨淮州,投奔一個開賭坊的閑漢柳大郎,名喚柳世權。他平生專好惜客養閑人,招納四方干隔澇漢子。高俅投托得柳大郎家,一住三年。
27、趙員外與魯提轄兩乘轎子,抬上山來,一面使莊客前去通報。到得寺前,早有寺中都寺、監寺,出來迎接。兩個下了轎子,去山門外亭子上坐定。寺內智真長老得知,引著首座、侍者,出山門外來迎接。趙員外和魯達向前施禮,真長老打了問訊,說道:“施主遠出不易。”趙員外答道:“有些小事,特來上剎相浼。”真長老便道:“且請員外方丈吃茶。”趙員外前行,魯達跟在背后,看那文殊寺,果然是好座大剎!
28、話說魯智深走過數個山坡,見一座大松林,一條山路。隨著那山路行去,走不得半里,抬頭看時,卻見一所敗落寺院,被風吹得鈴鐸響。看那山門時,上有一面舊朱紅牌額,內有四個金字,都昏了,寫著“瓦罐之寺”。又行不得四五十步,過座石橋,再看時,一座古寺,已有年代。入得山門里,仔細看來,雖是大剎,好生崩損。
29、太守慌忙上馬,來到東門外接官亭上,望見塵土起處,新官已到亭子前下馬。府尹接上亭子,相見已了,那新官取出中書省更替文書來,度與府尹。太守看罷,隨即和新官到州衙里,交割牌印,一應府庫錢糧等項。當下安排筵席,管待新官。舊太守備說梁山泊賊盜浩大,殺死官軍一節。說罷,新官面如土色,心中思忖道:“蔡太師將這件勾當抬舉我,卻是此等地面,這般府分!又沒強兵猛將,如何收捕得這伙強人?倘或這廝們來城里借糧時,卻怎生奈何?”舊官太守次日收拾了衣裝行李,自回東京聽罪,不在話下。
30、鐘樓倒塌,殿宇崩摧。山門盡長蒼苔,經閣都生碧蘚。釋迦佛蘆芽穿膝,渾如在雪嶺之時;觀世音荊棘纏身,卻似守香山之日。諸天壞損,懷中鳥雀營巢;帝釋欹斜,口內蜘蛛結網。沒頭羅漢,這法身也受災殃;折臂金剛,有神通如何施展。香積廚中藏兔穴,龍華臺上印狐蹤。
31、且說團練使黃安,帶領人馬上船,搖旗吶喊,殺奔金沙灘來。看看漸近灘頭,只聽得水面上嗚嗚咽咽吹將起來。黃安道:“這不是畫角之聲?且把船來分作兩路,去那蘆花蕩中灣住。”看時,只見水面上遠遠地三只船來。看那船時,每只船上只有五個人:四個人搖著雙櫓,船頭上立著一個人,頭帶絳紅巾,都一樣身穿紅羅繡襖,手里各拿著留客住,三只船上人,都一般打扮。于內有人認得的,便對黃安說道:“這三只船上三個人,一個是阮小二,一個是阮小五,一個是阮小七。”黃安道:“你眾人與我一齊并力向前,拿這三個人!”兩邊有四五十只船,一齊發著喊,殺奔前去。那三只船唿哨了一聲,一齊便回。黃團練把手內槍拈搭動,向前來叫道:“只顧殺這賊,我自有重賞。”那三只船前面走,背后官軍船上,把箭射將去。那三阮去船艙里,各拿起一片青狐皮來遮那箭矢。后面船只只顧趕。
32、且說團練使黃安,帶領人馬上船,搖旗吶喊,殺奔金沙灘來。看看漸近灘頭,只聽得水面上嗚嗚咽咽吹將起來。黃安道:“這不是畫角之聲?且把船來分作兩路,去那蘆花蕩中灣住。”看時,只見水面上遠遠地三只船來。看那船時,每只船上只有五個人:四個人搖著雙櫓,船頭上立著一個人,頭帶絳紅巾,都一樣身穿紅羅繡襖,手里各拿著留客住,三只船上人,都一般打扮。于內有人認得的,便對黃安說道:“這三只船上三個人,一個是阮小二,一個是阮小五,一個是阮小七。”黃安道:“你眾人與我一齊并力向前,拿這三個人!”兩邊有四五十只船,一齊發著喊,殺奔前去。那三只船唿哨了一聲,一齊便回。黃團練把手內槍拈搭動,向前來叫道:“只顧殺這賊,我自有重賞。”那三只船前面走,背后官軍船上,把箭射將去。那三阮去船艙里,各拿起一片青狐皮來遮那箭矢。后面船只只顧趕。
34、山門侵翠嶺,佛殿接青云。鐘樓與月窟相連,經閣共峰巒對立。香積廚通一泓泉水,眾僧寮納四面煙霞。老僧方丈斗牛邊,禪客經堂云霧里。白面猿時時獻果,將怪石敲響木魚;黃斑鹿日日銜花,向寶殿供養金佛。七層寶塔接丹霄,千古圣僧來大剎。
35、黃安被劉唐扯到岸邊,上了岸,遠遠地晁蓋、公孫勝山邊騎著馬,挺著刀,引五六十人,三二十匹馬,齊來接應。一行人生擒活捉得一二百人,奪的船只,盡數都收在山南水寨里安頓了。大小頭領,一齊都到山寨。晁蓋下了馬,來到聚義廳上坐定。眾頭領各去了戎裝軍器,團團坐下,捉那黃安綁在將軍柱上;取過金銀緞匹,賞了小嘍羅。點檢共奪得六百余匹好馬,這是林沖的功勞;東港是杜遷、宋萬的功勞;西港是阮氏三雄的功勞;捉得黃安,是劉唐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