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方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劃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一校一策開學工作方案集合教案篇一
全面做好開學前后校園的工作,及時有效地采取各項預防措施,保障學生平安返校,教學平穩運行,防止不必要的恐慌情緒,維護學校正常秩序和校園穩定。
成立學生返校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學生返校期間的預防、管控、科普宣傳、監管協調、掌控及及時報告、應急處置等工作。
組長:李會
副組長:梁玉蘭盛景峰
成員:各班主任
(一)開學前全員排查分類處置
1、由政教處及學校防疫員負責排查統計。未接學校通知不得返校。學校全面通過微信群、釘釘群等各種渠道向學生和家長宣傳普及防治知識和防控要求,收集有無外地返回、與外地人員接觸和有無發燒、干咳、乏力等癥狀的相關信息。由政教處主任做好開學準備。從外地返回與外地人員接觸、由發燒、干咳乏力等癥狀的同學在家自主隔離、14日后方可報到。
2、學校做好返校學生信息統計,政教處做好食宿安排。
3、后勤處負責完成對校園、食堂、教室、辦公等重要場所的消殺任務。積極采購物資,配發洗手液。
(二)報到時全員檢查妥善安排
1.防疫人員負責在學生進校門時測量體溫。車輛進入校園進行消毒處理。禁止校外人員進入校園,確需進入的,實行嚴格實名登記,并測量體溫,一旦發現,實行倒查制,及時將接觸人員送留觀室觀察。
2.及時了解學生情況,對外地返回、與外地人員接觸和有無發燒、干咳、乏力等癥狀的同學送留觀室觀察
(三)報到后全程防控及時處置
1.堅持對所有學生每日進行早、午、晚三次體溫檢測,體溫合格后按指定路線依次進入教室。體溫異常者到隔離室由防疫員負責。
2.各部門不進行不必要的學生集會和大型活動。
3.政教處、安監辦負責做好防控期間的安全工作。
(四)工作要求
1.提高政治站位,把確保學生平安返校,保障校園教學生活秩序當作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
2.強化責任意識,及時掌握有關信息,做到早發現早處置,不瞞報、不漏報。
解放營子鄉中心小學學生復課具體安排:
根據解放營子鄉中心小學的實際情況,住宿生入校由校車接送,不可能分年級、班級錯峰入校,只能根據校車接送的先后順序入校,第一輛校車將學生送到學校門口有序下車后,由班主任在校門口接待,其它校車在待定區等待。前一輛校車學生全部下車后,待前面校車離開校門口,后面的校車依次跟進。
學生下車后由班主任接待登記后,依次經過測溫臺進行體溫檢測,每生間隔距離為一米,并佩戴口罩,體溫檢測合格后由各班引導員(四年一班:康孝平四年二班:盛武軍五年一班:禹晴五年二班:楊曉娟六年一班:劉麗麗六年二班:張宏志)引導學生按指定路線進入教室并負責學生的.安全,將學生的行李依次送到宿舍交給舍間教師安排住宿,確保學生不聚集。
學生就餐時,由班主任引導按指定路線間隔保持一米進入餐廳,先洗手然后按指定餐號就餐,就餐紀律及安全由值周領導、值周教師、食堂教師負責。就餐完畢后,按指定路線依次退出。中午和晚上到指定的生活區活動,早上就餐后,按指定路線依次回到班級。
學生入廁時,按指定路線保持一米的距離入廁,入廁時男生每次不超過20人,女生每次不超過15人,便后依次返回,進入班級先洗手在入座。
課間活動時由本節課的教師負責學生的安全并指導學生不聚堆,進行課間活動。
走讀生入校時要佩戴口罩按指定路線進入測溫臺進行體溫檢測,體溫合格后按指定路線保持一米距離進入班級。放學時按指定路線保持一米距離依次離校。
所有學生每日進行早、午、晚三次體溫檢測,體溫合格后按指定路線依次進入教室。體溫異常者到隔離室由防疫員負責。
教室和宿舍每天進行3次消毒5次通風并做好相關記錄。
中午學生就餐后按指定路線依次回到宿舍,由舍間教師負責學生的午休安全,晚上學生就餐后、入舍前的區域活動由值周教師和賈春剛老師負責,活動結束后進入宿舍由舍間教師負責學生的寢前衛生和就寢。早上起床后由舍間教師負責學生有序進行洗漱,并做到不聚堆。就寢和午休期間學生入廁時要求學生按指定路線保持一米距離,做到不聚堆,由舍間教師負責。
三區衛生由班主任老師負責合理安排學生分散打掃,結束后依次進入教室洗手入座。
學生的早操由值周人員和值班體育教師負責,間操課由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負責分三個區域進行活動,并保持一米距離,做到不聚堆。
學生放假時乘坐校車由值周領導值周教師和舍間教師負責,對學生進行體溫檢測,合格后保持一米距離有序上車。
幼兒園一校一策開學工作方案集合教案篇二
為切實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們將全力做好學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疫防控工作。
1.了解教職工的健康情況,制定檔案,實行一人一表日報告制度。
2.整治園內環境衛生,清除衛生死角,進行全面消毒。
3.對全體教職工進行防疫防控知識和技能的培訓。
4.做好防疫防控物資儲備,包括體溫計、防護用品和消毒液等。
1.晨午檢制度
每天的早中晚要給幼兒測量體溫,并且全日觀察幼兒健康狀態,做好日常缺勤隨訪和缺勤原因登記情況。
2.健康檢測制度
如果發現發熱、干咳癥狀的幼兒,盡快通知家長并及時到就近發熱門診就診。
3.環境衛生制度
教室對園內的活動室及公共場所進行徹底的消毒。
(1)每天用消毒過的毛巾擦拭桌子及活動室櫥柜兩次。
(2)幼兒水杯分別上午和下午各消毒一次。
(3)毛巾每天用消毒水浸泡清洗一次。
(4)室內、走廊、活動室、辦公室、衛生間等每天噴消毒水兩次。
(5)保持室內良好的開窗通風,上午和下午各一次,每次不得少于30分鐘,通風時注意給幼兒保暖。
(6)幼兒玩玩具后,對玩具進行浸泡清洗消毒。
(7)戶外的游戲器械要保證每次游戲完都進行消毒。
4.個人衛生制度
指導教職工和幼兒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做好個人防護。
(1)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配備香皂或者洗手液,指導幼兒用流動水洗手。吃東西前、如廁后、從室外進入室內、玩玩具前后等必須洗手。教育幼兒要勤洗手,洗干凈手。
(2)教育幼兒打噴嚏、咳嗽時要用手或者紙巾捂住口鼻,之后進行正確的洗手步驟。
(3)教育幼兒防控知識和技能,提高幼兒自主防疫意識。
(4)指導家長做好家庭通風消毒,不帶幼兒去人群密集場所。
5.健康習慣制度
(1)教育幼兒外出要佩戴口罩。
(2)隨手保持手的衛生,不管在哪里不亂摸,勤洗手。
(3)不隨地吐痰,用過的紙巾和口罩要包好扔進垃圾桶。
(4)注意營養,不挑食,多喝溫水多吃水果蔬菜。
(5)適當運動,增強身體免疫力。
6.加強校園安全制度
(1)嚴禁外來人員進入園內,如果因為工作原因需要來訪,必須進行登記測量體溫并且佩戴口罩。
(2)疫情防控期間,園內場地活動器械一律暫停對外開放,與教育教學無關的聚集性活動一律暫停。
7.配合疾控機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制度
生命重于泰山!
疫情期間嚴格做好防控工作,保護好幼兒,保護好自己,義不容辭!
幼兒園一校一策開學工作方案集合教案篇三
為有力地保護全校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促進學校發展,維護學校穩定,將常見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依法納入科學、規范、有序的軌道,形成工作常規,根據省、市、區有關加強學校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工作的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此預防控制措施和應急預案。
成立常見傳染病防控領導小組
組長:_
副組長:_
組員:_
職責:負責領導、協調、組織全校常見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提供必要的預防經費和物資保障。
1、做好常見傳染病防治宣傳工作,增強師生衛生防疫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1)通過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預防傳染病知識的宣傳教育,出好宣傳專刊。(責任部門:醫務室)
(2)利用健康教育課,開展好以預防常見傳染病為重點的健康知識教育。
2、印發《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供全校教職工傳閱學習,增強教職工法律意識和責任感。
3、開展“三管四滅”(管污水、管糞便、管垃圾處理、滅蠅、滅蚊、滅鼠、滅蟑螂)為中心的愛國衛生運動,搞好環境衛生,在衛生防疫部門的指導下做好環境消毒工作。(責任部門:醫務室)
4、有計劃地做好師生健康體檢和常見傳染病的預防接種工作。(責任部門:醫務室)
5、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不與傳染病人接觸,生病及時就醫;教育學生堅持鍛煉,增強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6、積極爭取相關部門的支持,共同做好學校周邊不符合食品衛生要求的飲食攤點的整治,消除引發學校傳染病的隱患。
7、加強門衛管理,切斷外來傳染病源。(責任部門:值周、保衛)
8、做好預防常見傳染病的必要藥品等物資儲備。(責任部門:醫務室)
1、教師要堅持對幼兒進行晨、午間檢查,把預防傳染病工作有機統一起來。對因病請假在家的幼兒要通過電話等方式詢問病情;在校生病的幼兒要及時送醫務室診治,對需送市級醫院進一步診治的幼兒要及時通知家長陪同前往(對暫時無法通知家長的幼兒由教師陪同前往),發現傳染病患者及時報告學校傳染病預防辦公室。(督查部門:教導處)
2、教職工生病被診斷為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要及時主動報告學校傳染病預防辦公室。
3、醫務室要堅持就診登記制度,健全常見傳染病監控信息表冊,做到發現疫情能快速、準確的向學校領導組報告。
4、學校傳染病預防辦公室接到疫情報告后,立即報告學校領導小組。
1、當學校出現傳染病疫情時,立即報告區教育局和區衛生部門,指揮全校應急處理工作。
2、對病人立即送醫院隔離治療。
3、立即對與病人有密切接觸的師生進行調查處理。
4、迅速、嚴密、徹底地做好全面消毒工作。
5、配合上級有關部門作好調查及善后處理工作。
幼兒園一校一策開學工作方案集合教案篇四
為做好復學疫情防控工作,營造干凈、整潔的校園環境,根據相關政策及法律法規,并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一)校園環境綜合整治。
返校復學后校園進行全面清理打掃,重點對教學樓、宿舍樓、行政樓、招待所、學生事務中心、門崗、主干道等人群較多區域開展衛生及消殺工作,定期對值班室、樓宇大廳、樓梯間、走道、電梯、校車、衛生間等疫情高風險區域進行及時消殺和通風。及時清運校園垃圾,不堆放或囤積垃圾。
(二)保持下水管網暢通。
提前做好挖溝排水、除雜去污、疏通下水、清理化糞池等保障工作,化糞池每一個月掏一次,并做好密封工作,為即將到來的梅雨季提前做準備,避免下水管網淤積不暢通。
(三)保持校園環境衛生
1.每天全面清掃與重點清掃相結合,做到校園無死角,衛生全覆蓋,保持校園全天清潔、衛生、美觀。
2.教學樓公共部分衛生每天清理并消毒(含教室),并有記錄。
3.定期清理房屋明溝、綠化帶、馬路上的紙屑果皮及其他垃圾。
4.嚴格控制蚊蠅的滋生地,以免傳播疾病。
5.校園綠化帶定期剪枝,并將廢枝及時清理。
(一)消毒通風重點場所:教學樓、宿舍、行政樓、事務中心、圖書館以及其他各樓宇。
(二)消毒通風周期:公共區域每天開展通風消毒工作,其他區域以復學前每5天消毒、封閉、開門窗通風為一個周期,學生返校復學后每7天一個周期,確保環境衛生全方位覆蓋,不留死角。
(三)消毒具體要求
1.消毒范圍:室內地面、陽臺、衛生間及各個衛生死角。(如果同學有其它的消毒要求,可以通知工作人員,消毒時多加注意。)
2.所有參加消毒的工作人員,都要進行相關的知識培訓,確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順利完成消毒工作。
3.消毒水嚴格按照說明書的要求進行稀釋,消毒時進出宿舍必須兩人以上,消毒的工作人員在進行消毒時要愛護同學們的物品,消毒要仔細認真,噴灑到位。
4.工作人員消毒前,應確保所有門窗是關閉的,使消毒水作用發揮到最大,消毒后,可能會有殘留消毒水的氣味48小時后開窗通風。
(四)消毒通風管理的具體要求
1.每棟宿舍樓由樓長負責,每次消毒都要有詳細記錄并簽字。
2.樓宇管理中心對每次消毒后的樓棟進行檢查驗收,并將檢查結果公布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