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獨立宣言篇一
雖然我們有很多的不舍和很多的不適應,但是為了能讓自己更加成長,所以我們在爸爸媽媽關切的目光下,獨自收拾好了行李踏上去學校的旅程。
我與很多位不認識的小同學一起參加了一個由學校舉辦的軍訓,我們的訓練地點選在了一個特別值得我們去的一個地方,那就是廣州市黃埔區的風水寶地——長沙島上的“黃埔青少年軍校”。
雖然我們彼此都不認識,但是我們在見面的第一時間就對對方展露了友好的神情,所以我們在彼此在介紹后就開始相互的了解過程,慢慢的車里就開始充滿歡聲笑語起來。
有個胖子還總愛搶麥克風,可總是搶了又不會作答,使我記住了他——胖子。
到了軍校,我被分到第二排第四班。在軍校,哨聲就是命令,我們必須服從。
午飯時,我們學到了軍人進食的步驟,大概是初來報到,大家都很不習慣,不過在教官一再批評后,大家都進入狀態了。那些菜就當然沒有家里的好吃,但是你不吃就得挨餓,大家當然是硬著頭皮吃啦。
午休后,我們到軍校內訓練。我們先乘座了水陸兩棲坦克。看大家都挺愉快的,可沒想到后面是多么的“可怕”。
之后我們開始操練,學習軍人的立正、轉身、敬禮……你別以為這是件容易的事情,不斷反復地操練,真是挺辛苦的。可這,這是“可怕”的開始。
晚飯后,我們要洗澡、洗衣服,這可是件苦差事。洗澡是小菜一碟,可說到洗衣服,呵呵,別說他們,連我這個初中生都被弄得手忙腳亂。這是我首次獨自洗衣服,洗刷后的衣服確實不怎么干凈,可經過這次“實戰”,相信明天將有所進步。
最后就是整理內務,在教官的精心指導下,大家開始自己動手,分工合作,完成內務工作,這不正是自立與團隊精神的表現嗎。
獨立宣言篇二
自從來到英華小學以后,我慢慢獨立起來,可是還是不夠。后來,我在磨練中獨立了起來。
原來剛剛來時,每次來都總是哭,是因為不想離開家,不想離開家人,有一次還讓老師去門口接,把我拉下來,后來,我慢慢的適應,可還是有時候抑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可是比剛來時好了,不用老師出來接,不用家長拽。最終,我終于融入了這個家庭里,我不再哭了,每次都是高高興興的來,不會哭,不會鬧,但著還是因為那一次老師跟我的講話。
那一次,我不想來,就在車里哭、鬧,死活就是不下車,就說不想和家人分開,我媽一向是一個以我的學習為重的人,不肯接我走,后來,沒了辦法,我媽只好給老師發qq,讓老師來,老師來后,把我拽下車,緊緊地和我媽拉著我,把我弄到了辦公室,給我講道理,就是這次講道理讓我以后不哭了,高高興興來。
那次在辦公室,老師對我說:“你不能哭,假如你哭了,姥姥、媽媽也會哭,因為他們要離開你,你也要離開他們,你傷心,他們也傷心,所以不能哭,假如哭了,你的家人也會哭,也會傷心,也會難過。你是想讓他們傷心還是高興?”我哭哭啼啼地說:“當然是想讓他們高興。”老師就說:“那你想讓他們高興,你就要高高興興地來,讓他們高高興興地走,他們也不會傷心,那不是很好嗎?”
經過老師這次跟我的談話,后來,我就再也沒有哭過了,原因就是不想讓家人傷心。我每次高高興興的來,媽媽、姥姥高高興興地走,回家也是高高興興,我感覺這樣挺好的,在什么時候都是高興地,沒有人傷心。
是那次老師與我的談話讓我以后什么時候都是開開心心地,那次談話讓我受益匪淺。也是那次談話讓我獨立起來。
獨立宣言篇三
如果有人問我:你覺的什么事情對你來說最新鮮?我就一定會說:那就是我第一次獨立外出了。
記得那是我在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爸爸給我在巨人學校報了劍橋英語,華數和作文班,劍橋英語是從上午8點上到中午10點,華數是從中午十點上到中午12點,作文是從下午3點10分上到下午5點10分。那天媽媽去二姨家了,爸爸早上和下午都有事情,只能是我自己去上課了。雖然平時跟爸爸媽媽去過許多地方,但是這是我第一次獨立外出,我心里非常緊張。一出家門我的“冷汗”就從背后一點一點的流了下來,我走到了車站回頭看了看在窗戶上看著我的爸爸,又看了看已經來的的特6次公交車,爸爸給了我一個“去吧”的手勢,我就乖乖的走上了車。我坐在座位上一動不動的盯著前面的電視,這樣就可以緩解一下我緊張的心情了;我心里一直都在囑咐自己:不要害怕,你一定可以順利到達上課的地方的,沒有問題的!
“路口北站到了,請您帶好自己的隨身物品準備下車”車里報站員的這句話讓我的心情好多了,又過了一小會兒,車里又響起那清脆的報站聲“農大西校區到了……”太好了,終于到了!
我心里高興極了,突然覺的一陣輕松,我快步走下車隨著上課的同學走進了教室。
上完了課,我按原路線回到了家。爸爸夸我“終于長大了,變得勇敢了,能自己去上課了”聽了爸爸的話我自己也很高興。
通過這件事情,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管是什么事情,只要你有信心就會成功,如果你沒有信心,就一定不會成功。不管是什么事情,只要你敢于嘗試就是最好的。巨人學校農大分校
獨立宣言篇四
我從小就不敢一個人睡覺,因為我怕黑,怕蟲、怕閃電。
有一天,媽媽對我說:“你現在大了,必須獨立睡覺。”聽到這句話我簡直想哭了,媽媽見我如此害怕,摸著我的頭說:“該來的總是要來的,該面對的總是要面對的。”我猶豫了好一會兒,覺得的確有些道理,便勉強點了點頭。
我刷完牙洗完澡,關燈上床睡覺,啊!好黑呀!會不會有蟑螂大軍在床底議論如何趁我睡覺來襲擊呢?于是我就把眼睛睜的和鈴鐺一樣大。
可是那些“吱呀”“砰”的聲音不斷在我耳邊響起,我嚇的縮成一團。我很想閉上眼睛睡覺,可是有什么辦法呢?我便靈機一動,站起來跳了一支舞,然后又跳了幾下,可還是睡不著,就用自己的手來扮演小人拍故事,拍呀拍呀,但越拍越精神。那就玩眨眼睛的游戲吧,把眼睛閉上再打開,再閉上……一直重復,不知不覺,我的眼睛打不開了,于是我進入了夢鄉。
半夜,我突然想上廁所,于是我習慣性地伸手去找媽媽,可是媽媽并不在我的身邊,我便失望地下了床,閉著眼睛迷迷糊糊的走向洗手間,我打開門的一瞬間,一道光打在蟑螂的身上,把我嚇了一大跳,突然清醒了過來,蟑螂也嚇得藏在了黑瓷磚那兒,我勇敢的用拖鞋打死了那只蟑螂,原來一個人睡覺也沒什么可怕。
第二天,媽媽問我:“你昨天晚上是不是起來上廁所了?”
“是的!”我很得意地答道“我還打死了一只蟑螂呢!”
“那你可真厲害!”媽媽一邊夸我,一邊對我豎起大拇指。
從此以后,我再也不怕自己獨立睡覺啦!
獨立宣言篇五
“養不教父之過”是我國傳統的教育觀念,但這個“教”字在今天看來必須賦予它新的意義。孩子不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更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愛因斯坦說過:“教育的目的必須是培養獨立行動和獨立思考的個人。”
如何才能塑造兒童獨立健康的人格呢?每天望著日漸成長的孩子,我積極的探索著。通過在家長學校里上課跟老師學習,看《家長會》等一些教育書籍,我決定馬上從以下幾點入手。
首先生活上自理,俗話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經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并不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反而會調節其精神狀態,促進其高效率的學習。對孩子來說,家務勞動有時候是游戲,家長要允許孩子犯一些錯誤,重要是讓他們在做家務的過程中懂得規劃,培養孩子制定計劃的意識和能力。
其次杜絕孩子學習生活的依賴性。每天早上鬧鐘響了還要家長喊幾遍才起床,穿衣、梳洗、吃飯都要媽媽在后面督促,一家人為了孩子都緊緊張的`,這就是孩子們生活依賴性。有些責任是應該孩子承擔的,因為起床晚,吃飯慢,沒有媽媽倒洗臉水就在一旁等著導致了上學的遲到,那就讓他遲到一次吧!孩子遇到不會的題不去主動的思考,空起來等媽媽來填空,做完作業不檢查等爸爸來。我們該放手了,你只需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自己承擔、體驗過失的后果。
另外做一份學習計劃表,就像我們上課的課程表。特別是周末和節假日要和孩子一起列一份詳細的計劃書。計劃書目標要明確,甚至精確到幾點幾分做什么。比如:“每天早上跑步”就太空洞,應明確的表示為:“每天早上6.50出門跑步半個小時”還要對計劃的每一項完成的情況跟蹤,嚴格執行獎懲制度。
孩子成長的腳步不會停止,我們做父母的對家庭教育的學習也不會止步。
獨立宣言篇六
今天,老師給我們推薦了一個有趣的游戲——“金雞獨立”。
同學們被分為兩組輪換進行,一組單腳獨立表演“金雞”動作,另一組負責逗笑“金雞”,以讓他們失衡腳落地。
我先被分在逗笑組。我使用最普通的戰術——利用動作來動搖他們的思想,想使他們失去平衡,雙腳落地。我向后退幾步,裝作要與他拼命的樣子,猛地往前一沖,在快碰到他面前時猛地停了下來,本以為這只“金雞”會因為想要躲避沖撞而不得不腳落地,閃避,沒想到他卻臨危不懼。見使出的動作沒反應,我又開始利用我魔性的歌聲,想使他們發笑,笑了身體自然會搖晃,腳就落地了。“今天是個好日子……”我大展歌喉,“金雞”們被我的歌聲所征服,身體狂抖不止,笑得不能自控,全員敗下陣來。
接下來輪到我扮演“金雞”了,是時候展現我真正的定力了。逗笑方先使用魔性舞蹈,讓人跟著想一起跳,旁邊的“雞”隊友幾秒鐘便腳落地,敗下陣來。我屏住氣,不受影響。這時,逗笑組又開始說起了惹人大笑的段子,我“金雞”獨立著,不動如山,臉上雖然笑哈哈,可腳下卻像有定海神針。
眼見“金雞”一個個倒下,只剩我孤身一人,我心里想:我要成為全隊的希望,忍住,不能笑!逗笑組見只剩一人,便更來勁兒了,他們故技重施,我轉過頭,眼不見心便靜。我面無表情,盡量保持身體平衡。漸漸地,我站著的單腳開始發麻了,身體也開始東倒西歪,飄忽不定。我的腿抖個不停,只好伸展雙手,像飛機的翅膀,保持平衡。
“5分鐘時間到!”最后一刻,我覺得全身都在散發著光芒。
表演“金雞獨立”,考驗的不僅是你的身體平衡力,還有你能否經受住逗笑組層出不窮的干擾。
獨立宣言篇七
今天,我們學了《剝豆》這一篇課 文,給我的啟示受益終生。
課文講的是:一天,媽媽和兒子比 賽剝豆,兒子剝的很慢,我順手想抓一 把豆子放進他的盆里,卻被兒子止住了 ,兒子說:“這樣才能使我的速度。”最 后是媽媽贏了。
我從“不,”他按住我的手,“就這樣 才能使出我的速度”體會到兒子按住母親 的手是因為兒子不希望得到虛假的勝利 ,兒子希望得到的勝利是靠自己努力得 來的。
我還從“在外面競爭的是實力,誰會 讓你?要讓他知道,失敗,成功皆是嘗 試。”體會到在外面競爭時,沒有人會讓 著你,成功和失敗都是平平常常的事, 成功不要驕傲,失敗不要沮喪,這是做 人的根本。
讀完這篇課文,我想到了自己:那 一次,我和媽媽比賽包餃子,爸爸當裁 判,姥娘姥爺當拉拉隊,很有比賽的氣 息,我剛學會,所以包的比較慢,我在 心里沾沾自喜:媽媽一定會看在我剛學 會,包的比較慢上,肯定會故意包的慢 些,出乎我的意料,媽媽就想知道我心 里想的什么一樣說:“妮妮,你別在心里 沾沾自喜,我不會故意讓給你的,別覺 得你剛學會,我就會讓著你,假如有一 天,你自己獨立面對生活,在社會競爭 上,在競爭崗位上,誰會讓著你?”說完 ,他的速度又加快了許多,聽到媽媽說 的話,我的心涼了半截,疾步跑到房間 里,失聲痛哭起來。
看了這篇課文,我對自己的行為感 到后悔;從這篇課文中,我體會到:對 孩子來說,該承受的,該經歷的,都應 該讓他體驗。失望、失誤、失敗,傷痛 、傷感、傷痕,自有它的價值,生活是 實在的,真實的生活又快樂,也有一定 的磨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