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春節變化二三事春節變化字篇一
“太好了,太好了。”我一邊說一邊蹦蹦跳跳的向奶奶家跑去。因為今天是大年三十,一家人都到奶奶家團聚,所以我才那么高興。全家人終于可以在一起吃團圓飯了,特別讓我難以忘懷的是一家人吃餃子的情景,其樂融融啊!其中的趣事我更是記憶猶深。
我呢,非常想吃到有硬幣的餃子,于是,就想了一個小花招。我對媽媽說:“媽媽,我也想和你們一起包餃子,可以嗎?”媽媽回答說:“好的。”于是我就包起餃子來。在包餃子的同時,我也包了3個硬幣,并且在保有硬幣的餃子上面一一作了記號。心想,現在,我一定會吃到包有硬幣的餃子,心里樂滋滋的等著12點的鐘聲響起。
“叮、叮、叮……”十二點的鐘聲終于敲響了。媽媽和奶奶端出餃子來,讓大家吃,我左瞅瞅、右看看。啊!!!我做的記號一點也看不出來了。
怎么辦呢?為了吃到有硬幣的餃子,我只好用“狼吞虎咽”這一招了。我把餃子一口一個的往嘴里吞,可是,半盤都吃完了,我還是一個也沒有吃到,這時,我的肚子已經滿滿的了,一個也吃不下了,于是,就夾起一個放到媽媽的盤子里。結果媽媽一咬,里面居然有一個5毛錢的硬幣。我后悔極了,全家人都笑我,我只好裝糊涂,根著大家儀器向媽媽祝福。
從這件事中,我知道了做事不能半途而廢,做什么事情也不能投機取巧,聯想平時的學習,更應當軋軋實實,認認真真的做好每一道題目。
春節變化二三事春節變化字篇二
隨著時光的流逝,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于“過年”不再感覺狂喜,因為現在基本上天天都“過年”,天天都有好東西吃、好衣服穿……30年的滄桑變化,使春節成為衡量生活水平變化的顯著標志,也見證了中國30年走過的風風雨雨,更讓人們看到了國家的強大和生活的富足。
爺爺過年—— 只為吃頓大餐
進入臘月,家家戶戶便開始為“過年”而忙碌著,大人們談論最多的話題就是“年貨”,爺爺小時候更是掰著手指算計著還有幾天“過年”。那時候,“過年”可是改善生活水平的惟一標志,只有在這時才可以吃頓吃頓豐盛的晚餐。
春節那天,家人早就在天亮前爭分奪秒地趕到菜場,買一些平時“高攀不起”的菜,例如豬肉、雞等。到了晚上,爺爺就等著自己夢寐以求的年夜飯,魚是不能吃的,因為那時候人們講究“年年有余”的風俗。爺爺最開心的時候,就是討要壓歲錢了,為了圖喜慶,長輩們從并不寬裕的口袋里,摳出5角錢小心翼翼地遞給了爺爺,爺爺度過了一年最快樂的一天。
爸爸過年——只好“精神”大餐
“春節”的氛圍變得越來越濃,在春節那天,一家子全都在6點時出去買菜,當然還會捎帶一瓶“二鍋頭”,為孩子買點小鞭炮------除夕夜的餐桌上不再是曾經的老三樣——魚、肉、蛋,而完全被蝦、蟹等海鮮占據著,家家戶戶吃著豐盛的年夜飯,然后看著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春節聯歡晚會成為爸爸那時“守歲”的一種習慣,也成為那時老百姓過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家在節目的歡聲笑語中感受到了“年”的味道,“年”的溫馨。
我過年——煙花滿天飛
春節美味的年夜飯并不豐盛,沒有大魚大肉,5個蔬菜一個湯,以綠色、健康為標準,(現在人們都要求吃出健康,吃出文化,所以我家的餐桌上葷菜越來越少,野菜、野味越來越多。)晚飯后是我最開心的時候,急吼吼地向長輩們討要壓歲錢,一句“恭喜發財,紅包拿來”,轉眼間就能讓我變成“小大款”。放煙花,對于我來說是最開心的時候,“嘭、嘭、嘭”天空中不時綻放出五彩繽紛的煙花,火樹銀花不夜天,更是增加了春節的喜慶氛圍,就連空氣中彌漫的火藥味似乎都融入了“年味”! 我在五彩繽紛的世界里度過了最幸福開心的一天。
春節變化二三事春節變化字篇三
新的學期剛剛開始,還沒有完全熟悉初三的生活,寒假已經在不經意之間到來了,還沒有好好體味這一年,新春又匆匆來到了。
這個寒假你過得快樂嗎?我很快樂!精彩嗎?對于我來說,是的。想聽聽我的故事嗎?聽我說說我的寒假生活二三事吧!這個寒假里我學會了很多的事,所以對于我來說這個寒假充滿了非凡的意義。
在寒假第二天下午的時候,我們去了科技館玩,那里有很多很多神奇的東西,首先我來到了一個區域,在那兒有一個奇怪的小房子,它表面看上去很平凡,走進一看,地板竟是斜的!我拼命向房子地板的高處走,可后面似乎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在拉著我,使我寸步難行。真令人不服氣,后來我一鼓作氣,一下子沖了上去,好不容易碰了一下墻壁又被這股神奇的力量拉了下來。真令人匪夷所思,這現象是怎么一回事呢?……我至今都不知道。
在科技館里,有很多事情,是非常神奇的,令人匪夷所思,其實這些事情都可以用科學來解釋,只不過我們不了解罷了,我迫切的想知道這些神奇的事情背后所存在的原理是什么。正因為這樣,在悠閑地玩樂中,我所汲取的知識越來越多,我的iq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這個下午我過得非常非常愉快,這個寒假生活注定會是有趣的,愉快的,令人興奮的,我期待著在接下來的寒假生活中發生的那些有趣的事!
春節變化二三事春節變化字篇四
我已經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過了十一個春節了,從我記事開始,我就特別愛過年。不僅有新衣服,新鞋子,還有好多好多好玩有趣的事情。而最最讓我喜歡的是過年走親戚,可以品嘗各種美食。
今年也不例外,姥姥家,爺爺家,姑奶家,大姨家….親戚們都使出渾身解數給我們做好吃的,我也樂在其中。只是,我漸漸發現了與以往不同的變化。
地方變了。以前都是在家里,主人忙碌一個上午,然后一家人開始吃飯,喝酒,打麻將。現在大家都喜歡在飯店訂餐,省時省力還可口。
天氣變了。春節開始“變暖”了。人們都穿的薄薄的,媽媽說這是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氣候變暖,許多專家學者乃至全世界的人民都在關注這個會帶給我們災難的問題。
美食變了。大魚大肉已經被我們請下餐桌,取而代之的是如何更加營養更加科學的飲食。的確,我們更加注重身體的健康。
呀,春節的變化真的是翻天覆地。明年的變化又是什么呢?
春節變化二三事春節變化字篇五
窗外,鞭炮聲噼里啪啦地響起,年來了。關于年的記憶也隨之蘇醒,鮮活地飄蕩在眼前。
4歲時,過年很可怕。媽媽說:“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所以,年根底下,我必須去剃頭。理發師給我圍上一塊大布,拿一把小刀在脖子后刮來刮去,很嚇人,我就哭。媽媽則使勁地用手按著我,我更怕,更使勁地哭。等到剃完頭,圍在前面的布都濕透了。
大年三十,我要跟著奶奶守歲,很困,卻不讓睡覺。年初一,媽媽帶著我給長輩拜年,要跪在地上磕頭,跪得膝蓋疼,還要走很多路。最開心的是拿紅包,但是只有幾塊錢是屬于我的,其余的都裝進了媽媽的腰包。
7歲那年臘月底,跟著媽媽給姥姥掃屋,打掃衛生。媽媽說,每擦一扇窗戶給1毛錢。我和表妹爭著擦,擦了五六扇窗,我喜滋滋地去領工資,拿著掙來的錢,心里樂開了花。可是媽媽不讓花,回家后又替我收了起來。
1
10歲那年年初五,奶奶家來了一大堆人,有兩個姨奶奶,3個姑姑,5個哥哥。我左一個右一個地要紅包,可沒一個給的,最后屁股上還挨了媽媽一腳。媽媽的眉毛擰成一個大疙瘩,訓斥我:“10歲的大小伙子,還要紅包,羞不羞?”我哭了。奶奶心疼我,便背著媽媽,偷偷地塞給我10元錢。于是,那一年我第一次收了紅包沒給媽媽。回家后,嚴嚴實實地藏起來,可惜,后來卻找不到了。
……
噼里啪啦的鞭炮還在響著,過年了,我又長大一歲。現在,我不要紅包也不要鞭炮,能跟爸爸媽媽和和美美、團團圓圓地一起過年,比什么都好!